历史上最真实的太监汪直是一个怎样的人

Posted

篇首语:丈夫欲遂平生志,一载寒窗一举汤。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上最真实的太监汪直是一个怎样的人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上最真实的太监汪直是一个怎样的人

明朝成化3年,汪直第一次来到了北京城,此时的汪直还是幼童,在午门以战俘的身份参加了盛大的“献俘”仪式。藤峡瑶民起义被朝廷血腥镇压后,作为“叛民”后代的他,也成为了明军的战利品被送入北京。多年之后汪直回忆起当年的那些事情,很多细节已经记不清了。他只知道那天的阳光非常的刺眼,而且身子很寒冷,而午门楼台上一个身着红袍的男子,威严无比地打量着自己。

成化十二年,北京禁宫内弥漫着一团黑气,数日不散。一个叫李子龙的道士在几个太监的引领下,在大内闲逛。李子龙很得意,在一些信徒的帮助下,他可以肆无忌惮地在后宫游走,可以品尝各种宫廷美食,可以登上万寿山欣赏只有皇帝才能看到的景致,甚至连宫里的女子他都可以染指。只是他不知道,今天是他最后一次踏足禁宫了,就在远处,汪直正率领着一队锦衣卫向他奔来。

幼年入宫,少年得志——为什么汪直能够脱颖而出?

汪直,大藤峡瑶族后裔,与王振,刘瑾,魏忠贤并列为明代四大权阉。很多朋友一谈起汪直,马上便会想到明代的特务机构——西厂。而汪直和西厂,似乎总会给我们后世吹来一股阴冷之风,让人不寒而栗。血腥,阴暗,暴戾,乱政等等这样的字眼,也会自觉不自觉地从我们的脑海里闪过。

那么朝史暮想这次和大家聊聊汪直,试着翻开那些史料,去还原一个真实的,有血有肉的汪直。

成化元年,广西大藤峡瑶民聚集地,发生了瑶民暴动。朝廷进行了残酷血腥的镇压,并且俘虏了一大批的瑶民。而汪直作为“叛二代”,也成为了明军的战利品。之后被押送京城,阉割净身,进入大内。

关于汪直的确切出生年月,已无可考,但有专家考证,其入宫的年纪应该不大,可以被称为幼童。成化三年,汪直入宫,被安排到昭德宫。住在那的,就是后来大名鼎鼎,集六宫宠爱于一身的万贵妃。

朝史暮想在开篇,选取了两个历史场景,一个是汪直进京入宫,另一个则是汪直带人逮捕妖道李子龙。这两个事件对于汪直都是重要的人生转折点,特别是后者,直接促成了汪直创建西厂。

那这里就有一个问题,就是为什么是汪直能够受到明宪宗朱见深的另眼相看?

史书里是用汪直为人善于迎上,性狡黠来解释其的一步一步上位,但朝史暮想却认为这个说法太牵强。

其一,汪直肯定是当时众多幼童中的佼佼者,且进入过内书堂。

大藤峡之战,明军镇压手段非常残酷,而汪直只是众多“叛二代”之一。但是须知,能够送入皇宫做太监的幼童,必须是长相过关,且聪明伶俐的。很显然,汪直符合这个条件。从后来汪直做了御马监掌印太监和西厂提督来看,汪直是有一定的文化修养的。那么汪直在宫里,肯定是接受过教育,而宫里唯一能让太监读书的,就是内书堂。

用时多通文墨 , 晓古今 , 逞其智巧 , 逢君作奸......——《明史》

这段文字描述的是进入内书堂学习后的小太监,成材率会很高。甚至可以说,进入内书堂就是明代前中期很多宦官跃龙门的重要基础。由此可见,汪直的个人素养绝对不低。

其二,汪直是万贵妃的人。

熟悉这段历史的朋友都知道,万贵妃对明宪宗朱见深有着非常大的影响力。汪直从入宫开始,就一直侍候万贵妃,随着年岁的增长,汪直也自然发展成了万贵妃的心腹。

而万贵妃在自己的儿子夭折之后,性情大变,开始打压后宫诸妃,甚至不断强迫其他女子堕胎,同时积极保护和谋求自身利益,这就需要万贵妃不断扩大自身的影响力。

佞幸钱能,草勤,汪直,梁芳,韦兴辈皆假贡献,苛敛民财,倾揭府库,以结贵妃欢——《明史》

汪直等人,为了讨好万贵妃,经常进献财物。而汪直后来做上了御马监的掌印太监,其实就是万贵妃在明宪宗那吹的枕头风。看来,走裙带关系上位,历来都是小人物起家的捷径之一。

其三,就是史书里说的,汪直善于迎上,且机敏。

我们知道,但凡能够让皇帝信任,并且去做情报工作的,最基本的一个条件,就是懂得主子的想法,并且帮主子顺利地处理麻烦。从后来汪直创建和掌管西厂的一系列作为来看,汪直非常善于此道。

其四,汪直瑶民的身份,符合当时朝廷尝试民族和解的政策。

汪直虽然是战俘,但明宪宗显然从民族和解的角度去考虑,把身为瑶族的汪直放到比较重要的职位,意在对外传递朝廷既往不咎的信息。也在告诉所有人,只要拥戴朝廷,忠君报国,朝廷对所有人,所有治下的民族百姓都一视同仁。

基于以上四点,汪直从一个“叛二代”的幼童,慢慢开始往上爬,做到了御马监掌印太监,到后来创建西厂。而汪直做西厂提督的时候,年龄绝对不超过二十岁。如此看来,确实有一番少年得志的气象。

制衡朝臣,掌控兵权——汪直做的比你想象得还要多

我们在聊汪直的一些行为之前,我们先搞清楚,为什么明宪宗在已有锦衣卫,东厂这样的特务机构存在的前提下,仍然要创建西厂?

再次回到开篇,妖道李子龙事件。很多人说,因为明宪宗感觉到自己的大内非常容易被人渗透,宫女太监很容易被策反,而锦衣卫,东厂明显有失职行为,故而重新创建一个特务机构——西厂。

这么说,没有问题。要知道,李子龙在多次进出大内之后,甚至出现了想谋刺皇帝的想法,并且已经有了初步的计划,只是还没实施就被捕获了。明宪宗的安保事宜,的确非常有问题。

但除了这个缘由外,我们不妨再把眼光往前看一点。我们把时间定格到朱祁镇时期,定格到“夺门之变”。

明英宗朱祁镇有过两次即位登基的经历,而第二次是通过发动政变,即“夺门之变”,推翻了自己的弟弟重新登上皇位的。而在“夺门之变”中,明英宗的顺利上位,和当时有锦衣卫和大量宫监反水到自己阵营有莫大关联。比如当时的京师镇守太监曹吉祥,比如时任锦衣卫指挥佥事的门达。

而明英宗第二次上位后,基于和文官集团达成协议,和整个复辟联盟的旧谊,锦衣卫,东厂这种原本只是绝对被掌控在皇帝手里的系统,也开始被文官集团渗透,同时,军队系统也问题频发。

那么我们再看明宪宗朱见深创立西厂的事情。对于明宪宗而言,如果不能有效遏制锦衣卫,东厂这种情报侦缉系统被文官集团渗透的趋势,不但自己的人身安全无法得到根本的保障,甚至自己的皇权都会逐渐被弱化,被边缘化,因为皇权和文官集团永远都处在此消彼长的斗争状态。而这个时候,他看到了汪直。

成化十三年正月,西厂正式创建。

自是上锐意欲知外事 , 乃选锦衣官校善刺者百余人别置厂于灵济宫前 ,号西厂....../广刺督责,大政小事,方言巷语,悉采以闻......——《明史》

选取原锦衣卫校官,另立创建西厂,负责刺探监督大小政务,街言巷语,无所不包。而事实上,为了体现西厂的职权,东厂和锦衣卫可以做的事情,西厂可以做,他们不敢做的事情,西厂也可以做。而仅仅从人员配置上来说,西厂的规模要远远大于前者。

从当时的情况来看,汪直率领西厂,的确起到了打压文官集团的作用,一方面加强了皇权的权威性,一方面震慑了官场贪腐不法的风气。

比如南京镇守太监利用运河大量走私,骚扰沿途府县,西厂抓了杀之;福建建宁卫指挥同知横行乡里,谋财害命,西厂抓了杀之;还有一些犯罪官员,比如刑部郎中,太医院医判,礼部郎中,行人司行人(传旨的),浙江布政使司等,也都被西厂抓捕羁押。

可如果你以为汪直的作用,仅仅只是明宪宗用来敲打文官集团的,那就太天真了。

从成化十三年创立西厂,到成化十九年汪直慢慢退出历史舞台,汪直真正在京时间也就一年多,其他大多数时间都在北边戍边。与很多小说中将汪直描述成贪功无能的小丑不同,汪直在戍边的时候,是实打实地立下过大量战功的。

成化十四年,汪直前往辽东督办边务。

成化十五年,汪直参与了对女真的作战,受到嘉奖,之后便被任命总督京军十二团营。

成化十六年,汪直与时任兵部尚书的王越,保国公朱永大败蒙古达延汗部。

成化十七年,汪直所率明军截杀南下蒙古鞑靼骑兵。之后汪直总督军务,追剿鞑靼。

成化十八年,汪直被任命为大同镇守太监。同年,于延绥击败南下袭扰的蒙古军队。

而从成化十九年,汪直等人被调离北境回京后,北边就开始连续吃败仗,边军战力急剧下滑。

朝史暮想举了以上战例,意在说明两点。

第一,汪直确有领兵御敌之才。这个已经很明显了,无需多说。

第二,汪直去戍边, 有明宪宗重掌军权的意味。

我们看,成化十四年汪直赴辽东,成化十五年打了一仗,汪直马上就被任命总督十二团营。这是于谦在“土木之变”后改组的京师主力部队,负责京师防务。明宪宗此举,意图非常清晰。同时,与汪直交好的兵部尚书王越等人,也都是常年带兵的一线边臣,而汪直与他们关系的密切,是否可以解读成明宪宗的一众拉拢?事实上,这些边臣,与常年在京的文官集团关系并不融洽,是明宪宗可以团结的对象。

所以,我们得出了一个结论,即明宪宗用汪直,用西厂,除了保卫自身安全,加强大内警备外,同时也意在打压制衡文官集团,收揽掌控兵权,团结其他政治势力,从而从根本上巩固皇权。

伴君伴虎,时也命也——平衡被打破后即是汪直失势之际

朝史暮想一直认为,封建王朝绝大多数宦官,外戚势力的得势,其实就是皇权的延伸。而皇权最大的敌人就是内部的封建文官集团。汪直和西厂的所作所为,无疑会加剧这个矛盾的激化,汪直也就自然成为了文官集团的眼中钉,肉中刺,欲除之而后快。这是皇权和文官集团先天敌对属性所决定的,无法从本质上和解。

在汪直新官上任,三把火烧得正旺的时候,文官集团也发起了反击。

以大学士商辂,万安等人为首的文官势力,就开始上疏弹劾汪直:

某等奉侍......身上于青宫迄今几二十年 ,幸而朝廷清明四方无事,今忽汪直为害,使远近不安,何忍坐视 ,某等誓不与彼共戴天....../今汪直年幼未谙世事,......祖宗旧制所改未多,其失人心则已甚矣。——《明宪宗实录》

牢骚很明显,我们一群人做官几十年了,朝廷国家现在搞得这么好,其实都是我们的功劳。这个时候,皇帝你忽然搞出一个汪直,到处查我们,到处搞事情,不怕把国家搞乱了?不怕寒了我们这群老臣的心吗?

明宪宗看到这封上疏,其实非常气愤。连朝史暮想都能读出那股倚老卖老的意味,作为当事人的明宪宗怎么会不生气?不过好在明宪宗还算好脾气,给的回复还有点委屈:“一个太监就能把国家搞乱?”甚至当时王越也为汪直鸣不平,曾直言不讳地说:“二公在任久,是非多,故有所忌惮。”

王越的意思更直白:商辂等人做官这么久了,屁股不干净,这么反对汪直,无非是怕有一天火烧到自己罢了。

但是文官集团始终不肯妥协让步,甚至闹出了六部九卿集体联名上疏的事情。要知道,六部九卿,几乎就等于说是整个文官行政体系的抱团了。明宪宗终于还是感受到了压力,于成化十三年废除了西厂。

不过这次废除西厂,只是明面上的。西厂原班人马虽然没了职称,但是依旧在做同样的事情。可以看出,明宪宗依然坚定地站在汪直这边。没过多久,明宪宗便重开西厂。

但是人的欲望,是永远无法满足的。汪直也不例外。

随着汪直的权势越来越大,他也开始借机打击异己,培植势力。于是,冤案开始增多,镇压手段开始血腥,私生活越来越奢靡,朝臣开始敢怒不敢言,渐渐地,微妙的平衡开始被打破。

一朝廷威福不可下移,自立西厂之,后汪直每日出外随从之人数多,但于官员人等无不喝令下马 , 虽大臣亦谨,迥左掖门下呼叫......——《明宪宗实录》

汪直威势日增,且愈发嚣张跋扈,不把百官放在眼里,目无法纪。甚至到后来出现了天下人“只知汪直,不知天子”的言论。

朝史暮想从来不认为明宪宗是一个昏庸之辈。从成化十三年启用汪直,到成化十九年前后,明宪宗的一系列战术战略意图其实已经完成。而文官集团对汪直的忍耐也已经到达了极限。

明宪宗始终只有一个目的,即巩固皇权。汪直一开始就只是皇权的一条悍犬,可到后来,明宪宗发现自己养的爪牙有反咬自己一口的实力后,便马上开始打压。注意,朝史暮想在这里的用词,是指有反咬一口的实力,有威胁皇权的可能,并没有说汪直这么做了,或者打算这么做。

成化十九年,汪直被贬南京。

明宪宗的及时止损,是帝王权术的高瞻远瞩,同时也是保护汪直的一种手段。明代四大权阉,只有汪直最后算是“善终“的。甚至到弘治朝,有朝臣建议处置汪直,被明孝宗朱佑樘给挡住了,且在弘治十一年的时候,把汪直召回了北京。

由此可见,汪直发挥过的作用,不但明宪宗是认可的,连后来的明孝宗也是承认的。而所有的这一切,其实不过是帝王心术罢了。

二十高名动都市,一身孤注掷温柔。平生未信江南好,但折梨花照暮愁。

虽然作为明代四大权阉之一,但汪直还是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没有王振公然捣毁明太祖禁止宦官干政的铁碑,没有刘瑾号为“立皇帝”的“谁敢问我者”,也没有魏忠贤号“九千岁”的生祠遍地,汪直其实一直都还算勤勤恳恳地做着自己的事情。

汪直作为瑶民后裔,以明军战俘的身份被阉割入宫,虽然年幼,但心理和身体的创伤,相信不是岁月可以轻易治愈的。他忘不掉在午门“献俘”时,卫兵的呵斥,朝臣的讥笑,百姓的围观,还有明宪宗的志得意满。也许就在那个时候,一颗追寻权势的种子在他心理已播下,慢慢生根,发芽。只有足够强大,才能让羞辱不再重演。

汪直,大明成化年间御马监太监,西厂提督。他保护过明宪宗,打压过文官集团,立过军功,但也始终不被士大夫们所接受,承认。他也打压过异己,也曾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也遭遇过战败,甚至最后因为皇帝的猜忌,而被迫突然中止了自己的政治生命。他是皇权的工具,却也是一个有血有肉的历史人物,而所有人都希望,自己能够被历史温柔地对待。

朝史暮想独家原创,总有些干货可以在历史中挖掘。

相关参考

汪直是真太监还是假太监

汪直是真太监。汪直是广西大藤峡瑶族人,祖先因反对朝廷被抄家,成化年间被明军俘入后宫,被阉为宦人,伺候万贵妃。因万贵妃是成化帝最宠爱的妃子,皇帝爱屋及乌,崇信万贵妃的太监,就这样汪直平步青云而统领西厂,...

汪直是真太监还是假太监

汪直是真太监。汪直是广西大藤峡瑶族人,祖先因反对朝廷被抄家,成化年间被明军俘入后宫,被阉为宦人,伺候万贵妃。因万贵妃是成化帝最宠爱的妃子,皇帝爱屋及乌,崇信万贵妃的太监,就这样汪直平步青云而统领西厂,...

朴不花:历史上最特殊的太监,来自外国还权势滔天

  朴不花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奇妙奇闻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  看朴不花的名字估计大多数人都知道是什么地方的人了,没错,就是现在朝鲜半岛上的人,当时名称叫高丽。朴不花生于元文宗时代,7岁时被送到元朝...

李莲英究竟是个怎样的人

李莲英是历史上最出名的太监之一,他是慈溪太后身边的大红人,深得慈禧重用,同时也是太监总管。慈禧太后甚至为了李莲英打破太监最高只能是四品的限制,破格将李莲英升为正二品,这也让李莲英成为清末最有权势的宦官...

李莲英究竟是个怎样的人

李莲英是历史上最出名的太监之一,他是慈溪太后身边的大红人,深得慈禧重用,同时也是太监总管。慈禧太后甚至为了李莲英打破太监最高只能是四品的限制,破格将李莲英升为正二品,这也让李莲英成为清末最有权势的宦官...

太监汪直的结局,汪直真的是太监吗

汪直在成化二十年被御史徐镛等人弹劾汪直欺君枉法。明宪宗对他渐渐疏远,让汪直外出镇守大同、宣府,其后贬往南京。正史后续无提及汪直结局,有指其在南京去世,一般认为其得善终。汪直出生于少数民族峡瑶族,在成化...

太监汪直的结局,汪直真的是太监吗

汪直在成化二十年被御史徐镛等人弹劾汪直欺君枉法。明宪宗对他渐渐疏远,让汪直外出镇守大同、宣府,其后贬往南京。正史后续无提及汪直结局,有指其在南京去世,一般认为其得善终。汪直出生于少数民族峡瑶族,在成化...

历史上的阿提拉是一个怎样的人

...个恶魔。那么为何后世对阿提拉的印象是如此的邪恶呢?历史上真实的阿提拉真的是这样的吗?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吧。阿提拉本人给了同他一个时代的人留下的是一个极其深刻且可怕的印象。公元449年,在一位古罗马学者...

历史上的阿提拉是一个怎样的人

...个恶魔。那么为何后世对阿提拉的印象是如此的邪恶呢?历史上真实的阿提拉真的是这样的吗?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吧。阿提拉本人给了同他一个时代的人留下的是一个极其深刻且可怕的印象。公元449年,在一位古罗马学者...

田义:历史上最正直的太监,死后皇帝还为他停朝三日

...冒死在皇帝面前据理力争并劝勉皇帝勤政爱民。真是中国历史上太监中难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