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知府和知县的区别

Posted

篇首语:愿君学长松,慎勿作桃李。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清朝知府和知县的区别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清朝知府和知县的区别

清朝地方机构的设置,从上到下大致可分为省、府、县。一省或一区的最高长官,就是我们熟知的总督和巡抚。基层的组织机构,则是县,一县之长,就是我们更熟悉的七品芝麻官儿——县令,也就是知县。

而在省级和县级之间的行政机构,就是府。因此,府就是省的二级行政机构,一府的最高长官被称之为知府。当然也有例外,例如京师所在地的长官则被称之为府尹。清朝时期,府一级的行政机构,大致与我们今天的地级市相似。

作为辖有数县乃至于数十县的一府之长,知州之中当然不可能是光杆司令,按照清廷的设置,一个府设有知府一人,同时,作为知府的副手,还设有同知、通盘、推官等官职。当然,后来清朝又将推官一职裁撤,所以,知府的佐贰官分别为同知和通判。

按照清廷的组织机构设置,一府之长的知府统领全局。而作为他的副手,同知、通判则分管掌握粮食、食盐、江海防务、督捕、河工水利、清军理事等诸多事务。而且,根据清朝的明确设置,同知只是知府的副手。

因此,同知并不具备与知府对着干的底气和能力。至于出现如巡抚和总督一般的争斗,就更不可能了。更何况,清廷还明确规定了:一个府的所有政务,都必须由知府上达总督和巡抚,才可以实行。因此,这就从根本上切断了同知跳反的可能。

作为一府之长,知府的权力令人咋舌,再加上清朝人治和监察的落伍,于是有了“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的说法。

在清朝将推官裁撤之后,同知、通判等知府的佐贰官,多被派遣到一府之地的其他地域分防。因此,同知不但在职权上明确属于知府的下属,而且,连驻地都不一样,彼此之间起冲突的可能性很小。由于同知、通判多被派遣到一府之地的其他地方分防,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厅”这样一个行政单位。

至于知州,自然指的是一州的最高长官。州一行政机构在清朝也有设置,而且,清朝的州还为了直隶州和散州两种。直隶州相当于府,而散州则与县等同。因此,清朝时期的知州级别变化比较大,直隶州的知州相当于知府,而散州的知州则只相当于知县。清朝时期,全国直隶州有76个,而散州为48个。

至于知县,就更好理解了,知县大概是普通人最为熟知的古代官员了,所谓七品芝麻官儿,指的就是知县。当然,虽然被调侃为七品芝麻官,但是,作为一县之长,知县的权利其实并不小。

一县之内的几乎所有事物,知县都可以做主过问,所辖县境内数万乃至数十万的百姓命运,知县也几乎都能一言而决,正所谓“破家的县令”。清朝的知县,相当于集今天的县长、县委书记、法院、公安等诸多职权于一身。清朝时期,全国知县一共有1358个。

相关参考

清朝四品相当于现在什么官

清朝的正四品对于现在官职级别,差不多是正部级和副部级,从四品则差不多对应正厅级。清朝的官制是九品十八级,而清代的行政划分是省、府、县,其长官分别为正二品的巡抚(正常从二品,一般加兵部侍郎衔,相当于省委...

清朝四品相当于现在什么官

清朝的正四品对于现在官职级别,差不多是正部级和副部级,从四品则差不多对应正厅级。清朝的官制是九品十八级,而清代的行政划分是省、府、县,其长官分别为正二品的巡抚(正常从二品,一般加兵部侍郎衔,相当于省委...

清朝一知府被杀,强盗冒充为何无人察觉

  清朝的杂史《清稗类钞》的盗贼卷,记载了这件奇案,1664年,康熙三年,在京候缺的郭世纯终于等到了一个外放做官的机会。而且还是安徽池州知府。俗话说,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得到肥差的郭世纯,马上就收拾好自...

一件小案子看出清廷的腐败

清朝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发生在四川嘉定府所属的一个小县城发生了一件案件,因为牵扯到退休官员,又被百姓议论纷纷,县令处理不下,知府不敢乱判,而四川总督锡良把这个烫手山芋奏报到光绪皇帝那,轰动了清朝政...

清朝一九旬老头,买了四个丫鬟一月后就死了

  今天奇妙奇闻小编为大家带来清朝的故事,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  清朝乾隆年间,南通州(今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有一奇人,此人姓柳,人称柳翁。他本是进士出身,曾经在外省做过知县,退休后在老家乡下,大起宅...

包拯三谏宋仁宗的故事,宋仁宗和包拯的故事

...40年),迁官大理寺丞,知端州。嘉祐二年(1057年),任开封知府。由于包拯在开封府执法严明,铁面无私,替民伸冤除害,深得人心。不久,又以御史中丞兼领京畿转运使,因成绩卓绝,被宋仁宗任命为枢密直学士、权三司使。嘉...

八府巡按是什么官职

...下倒是有十三省巡按一职全称为巡按御史,正七品。到了清朝,监察御史官职稍微大了一些。清朝监察御史为正四品,位知府上,和明朝的巡按

八府巡按是什么官职

...下倒是有十三省巡按一职全称为巡按御史,正七品。到了清朝,监察御史官职稍微大了一些。清朝监察御史为正四品,位知府上,和明朝的巡按

尸骨中竟然藏了个汉代玉握

清朝末年的燕儿山,近日里忽然传遍了一个消息:一批致力于改革的革新派,兴起了洋务运动,要开矿修路,意欲给垂老的清廷注入新鲜血液。而处于要塞的燕儿山,正是一条新铁路将要穿越的主干线。可恰在此时,不知何处传...

梁平柔性铸铁管(竹阳八景之高寺晓钟)

竹阳八景之高寺晓钟清朝乾隆《大竹县志》载,当时在大竹县城周边,有八大名胜,分别名为:雁塔兆祥、高寺晓钟、风山晚翠、东桥垂柳、梅村古碣、西山积雪、云台烟雨、竹溪偃月。仅看名字,便可想象这些景点多么富有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