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字印刷用纸讲究吗(体验古法造纸与活字印刷术,变身巧手匠人)
Posted
篇首语:春衣少年当酒歌,起舞四顾以笑和。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活字印刷用纸讲究吗(体验古法造纸与活字印刷术,变身巧手匠人)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活字印刷用纸讲究吗(体验古法造纸与活字印刷术,变身巧手匠人)
这个周末一起体验古法造纸
与活字印刷术变身巧手匠人吧
2021年10月17日
由广州市科学技术局指导
广州市科学技术交流馆
广东非遗梦文化产业有限公司共同承办的
古法造纸与活字印刷术体验课
在非遗传承与课程实践科普基地举办
造纸术

发明于汉朝西汉时期
改进于汉朝东汉时期
是中国四大发明之一
纸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
长期经验的积累和智慧的结晶
它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项杰出的发明创造
造纸术的起源

远古以来
中国劳动人民就已经懂得养蚕、缫丝
秦汉之际,以次茧作丝绵的手工业十分普及
这种处理次茧的方法称为漂絮法
操作时的基本要点包括
反复捶打,以捣碎蚕衣
这一技术后来发展成为造纸中的打浆
此外中国古代常用石灰水或
草木灰水为丝麻脱胶
这种技术也给造纸中为植物纤维脱胶以启示
纸张就是借助这些技术发展起来的
蔡侯纸

在东汉和帝时期,蔡伦用树皮,麻头,破布和旧渔网等,代替了以前造纸用的麻布,丝帛,线头等原料,这些来源广泛的原料价钱便宜,不但解决了原料问题,还大大降低了物料成本。
经过了蔡伦的改进,形成了一套较为定型的造纸工艺流程,其过程大致可归纳为四个步骤:
①原料的分离:用沤浸或蒸煮的方法让原料在碱液中脱胶,并分散成纤维状;
②打浆:用切割和捶捣的方法切断纤维,并使纤维帚化,而成为纸浆;
③抄造:把纸浆渗水制成浆液,然后用捞纸器(篾席)捞浆,使纸浆在捞纸器上交织成薄片状的湿纸;
④干燥:把湿纸晒干或晾干,揭下就成为纸张。

汉代以后,虽然工艺不断完善和成熟,但这四个步骤基本上没有变化,即使在现代,在湿法造纸生产中,其生产工艺与中国古代造纸法仍没有根本区别。
进入近代以后,西方发明了以木材为原料的机制纸,大大提高了纸张的种类和生产效率,手工纸的使用范围日渐缩小,现在已基本退出了日常书写、印刷等领域。
如今,只有在中国少部分地方依然保持着传统的手工造纸方式。
活字印刷术

活字印刷术是一种古代印刷方法
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
经过长期实践和研究才发明的
先制成单字的阳文反文字模
然后按照稿件把单字挑选出来
排列在字盘内,涂墨印刷
印完后再将字模拆出
留待下次排印时再次使用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是印刷史上一次伟大的技术革命。北宋庆历间(1041年-1048年)中国的毕升(970年-1051年)发明的泥活字,标志着活字印刷术的诞生。他是世界上第一个发明人,比德国人约翰内斯·古腾堡的铅活字印刷术早约400年。元代王祯成功创制木活字,又发明了转轮排字。明代中期,铜活字在江苏南京、无锡、苏州等地得到较多的应用。
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中国的造纸术和活字印刷术同时被列为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10年"中国活字印刷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中国是发明活字印刷术最早的国家,中国明朝有个大学者叫王阳明,他说知行合一,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那就让我们一起在实践中,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吧!
作品示例

相关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