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坚持而失败的名人事例(完美实践“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又能功成身退的将领,有几个?)

Posted

篇首语:正确的道路是这样:吸取你的前辈所做的一切,然后再往前走。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没有坚持而失败的名人事例(完美实践“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又能功成身退的将领,有几个?)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没有坚持而失败的名人事例(完美实践“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又能功成身退的将领,有几个?)

军事上有一句古语:“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是说古代将领在外征战,遇到突发情况,来不及跟君主沟通,或者君主的命令是乱命,可以不必请示而“先斩后奏”。

然而,话虽如此,大多数君主对此种行为还是十分厌恶的,只要将军有一点点“异动”,君主都会如坐针毡,乃至秋后算账。

今天我们就来盘点一下那些完美实践“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又能功成身退的将领,看一看他们是如何做到此点的。

一、田穰苴

田穰苴,齐景公时齐国军事统帅,“武庙十哲”之一。曾率齐军击退晋、燕入侵之军,因功被封为大司马,子孙后世称司马氏,所以又称司马穰苴。著有《司马兵法》一书,未能传世。太史公司马迁称《司马兵法》“闳廓深远,虽三代征未能竟其义”。

齐景公时,齐国国力大衰,对外作战接连失利,为此齐国上大夫晏子向齐景公推荐了田穰苴,田穰苴军事上的见解甚得齐景公的欢心,便任命其为将军。

但田穰苴因自己出身低微,为稳定军心,让齐景公派监军随他一起出征。齐景公答应了他的要求,派出自己的宠臣庄贾担任监军。随后田穰苴便和庄贾相约第二天营门口集合出发。第二天,田穰苴早早等候在军中,庄贾却因朋友相送,迟迟未来。

田穰苴非常生气,派士兵去请监军,这时的庄贾还在府中满脸通红地招呼他那些送行的朋友,听到士兵的传话,他不屑一顾,并嘲讽说:“小平头当将军,总把鸡毛当令箭,时间到了又怎么样?”

下午,田穰苴又让副将去请,庄贾此时已经喝高了,他不耐烦地说:“你先回去告诉他,说我马上就到。”这时快马来报,前线军情紧急,田穰苴听后准备亲自去请庄贾。

正在这时,庄贾晃晃悠悠进了军营。田穰苴上前指责庄贾为何不按约定时间来军营。庄贾却像没事似的,笑嘻嘻地说:“不佞大夫亲戚送之,故留。”

田穰苴忍无可忍,说:“将受命之日则忘其家,临军约束则忘其亲。今敌国深侵,邦内骚动,百姓之命皆悬于君,何谓相送乎!”不待庄贾回话,召军正问曰:“军法期而后至者云何?”对曰:“当斩。”

庄贾忙派人骑快马向齐景公求救。但是,还没等人回来,田穰苴就已下令把庄贾斩了,并告示三军,“三军之士皆振栗”。

不久,齐景公派的使者拿着符节驰入军中,前来赦免庄贾。田穰苴说:“将在军,君令有所不受。”问军正曰:“驰三军法何?”正曰:“当斩。”使者大惧。穰苴曰:“君之使不可杀之。”乃斩其仆。

于是,病者皆求行,士卒皆求战,“晋师闻之,为罢去,燕师闻之,度水而解。”田穰苴大胜而归,齐景公与诸大夫郊迎,尊之为大司马。

虽然最后田穰苴因劝谏齐景公而免官,但也算寿终正寝。

田穰苴是第一个将“将在军,君令有所不受”付诸实践的将军。

二、孙武

“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这句话,最早是大军事家孙武说的。他在《孙子兵法》中写道:“城有所不攻,地有所不争,君命有所不受。”

孙武是这么说得也是这么做的。

孙武的祖上原是齐国贵族,最高做到了“上大夫”,但到了孙武这一代已经家道中落,孙武只得在吴国隐居八年,并写成《孙子兵法》,公元前512年,孙武经伍子胥的推荐,被吴王阖闾拜为上将。

初出茅庐便担任统帅,自然会有很多人不服,其中不少吴国老将就蓄意刁难他,孙武为了树立威信就在校场用一百多名宫女来练兵,其中吴王最为宠爱的两位美姬为左右队长。

在练兵中,这两个妃子故意不听孙武的调遣,还嬉戏打闹,这导致所有的宫女不听号令,队形大乱。为了严肃军纪,孙武决意杀掉二人。阖闾一看大事不妙就让伯嚭带话,要孙武放过两个妃子,可孙武用“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来回应阖闾,并杀了她们。妃子被杀,阖闾心痛不已,但为了吴国的前程只好默认了既定事实。

孙武经校场练兵后,吴国将领都叹服于其才华,他也得以在在战场上纵横驰骋。后来,孙武因厌倦战争而选择了归隐山林,阖闾也始终没有追究孙武杀其两爱妃的事,孙武也算是功成身退。

孙武是历史上第一个明确提出“君命有所不受”的将军。

三、霍去病

纵观霍去病短暂的五年作战生涯,他可谓是战场上“君命有所不受”的典型代表。17岁第一次随舅舅卫青出征时,卫青让他带领800骁骑去抓几个敌军舌头,领命而去的霍去病却深入敌境数百里,不仅把匈奴杀得四散逃窜,还斩杀、俘虏了不少匈奴王公大臣。此后的霍去病为了达到自己日行千里、出其不意的战略目的,往往不向汉武帝报告其军事动态,以至让汉武帝都搞不清楚霍去病的真实情况,有时霍去病干脆置汉武帝的命令于不顾,这让汉武帝既生气又担心,不过,好在霍去病从来都没让汉武帝失望。

霍去病的羁傲不逊不仅体现在战场上,更体现在生活之中。当汉武帝提出教他兵法的时候,他断然拒绝,直言打仗不能靠死读书。当汉武帝特地赐他新宅时,他却不屑一顾,还说了一番豪言,“不灭匈奴,无以为家”。

而在对待士兵这一方面,霍去病与卫青也相距甚远。卫青爱惜自己的部下、士兵,受人尊敬。而霍去病却不是如此,《史记》记载:“其从军,天子为遣太官赍数十乘,既还,重车余弃粱肉,而士有饥者。其在塞外,卒乏粮,或不能自振,而骠骑尚穿域蹋鞠。”就是说,霍去病吃得好穿得好,还玩踢球,而他的士兵却饿肚子,饭菜宁愿倒掉,也不给自己的士兵。

霍去病不仅桀骜,还不把任何人放在眼里。就因为李敢为父鸣不平,打了卫青,连当事人都原谅了李敢,而霍去病却强出头,光天化日之下当众射杀了李敢。李敢是谁?不仅是九卿之一的郎中令,负责皇帝的护卫安全,而且出身于武将世家,飞将军李广的儿子,就这样一位功勋之后,被“朝中新贵”公然射杀,若不是汉武帝还要用霍去病抗击匈奴,只此一事就能让霍去病吃不了兜着走,难怪一向秉承以实为史的太史公都对霍去病颇有微词。

作为大臣,理应谦虚谨慎,守之以愚。功高盖世,守之以让,勇武过人,守之以怯,这才能平安一世。像霍去病这样桀骜不驯,不把皇命放在眼里的人,就算汉武帝能容忍一时,待其百年之后,为了自己的儿子,就像赐死钩弋夫人一样,霍去病能得到的怕也是一杯毒酒罢了!

四、周亚夫

一提到周亚夫,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中学时学的一篇古文《周亚夫军细柳》,讲的就是周亚夫“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故事。

公元前158年,周亚夫驻军细柳营,防备匈奴。有一次汉文帝亲自去慰劳军队,先是去了霸上和棘门,在军营里汉文帝驾车直入,将军和他下面的官兵骑马迎进送出。接着到了“细柳营”,营中的将士各个披坚持锐,刀出鞘,弓上弦,持备战状态。文帝的先导驱车门下,不得入。然后先导就对守门的兵士说天子即将到了,让他们打开营门,但是兵士不但不让进,还说只知道将军的命令,不知道皇帝的命令,“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

不久,文帝到了,还是不能进入军营,于是文帝便派使者拿了符节告知周亚夫:“朕要劳军。”周亚夫才传令开门。营门卫士又告诉天子一行说:“将军规定,军营里车马不得奔驰。”于是文帝紧扣马缰,徐徐前行。

到了营中,周亚夫又以戎装在身不行跪拜礼。

出了营门,群臣个个心中惊慌,文帝却说:“嗟乎,此真将军矣!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称善者久之。

虽然周亚夫因为个性耿直,不善阿谀权贵,最后绝食而死,算是不得善终,但他的死和“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没有多少关系。

五、赵充国

赵充国“君命有所不受”的例子在历史上是非常有名的,后世常拿他的例子来劝谏皇帝不要对前线军务“横加干涉”。

赵充国,西汉名将。汉武帝时,曾随李广利出击匈奴,率百壮士突围,被拜为中郎将、水衡都尉。后来率军击败氐族叛乱,俘虏西祁王。汉昭帝死后,赵充国与霍光等拥立汉宣帝,获封营平侯。

公元前61年,羌人各部落联合叛乱,此时年逾七十的赵充国仍督兵西陲,他领骑兵不满万人,迅速出师,到达湟水岸边,羌人多次挑战,他坚守不出,只以威信招降。

这时汉宣帝已调发六万人准备大战。酒泉太守辛武贤上奏:羌人以畜产为生,汉军分兵出击,就算不能全灭,只要夺了他们的畜产,羌人必定丧胆,望风归降。

汉宣帝将辛武贤的奏书交给赵充国,命他主动出击。赵充国以为辛武贤之策不妥,他权衡利弊后上书:对羌族各部,应当区别对待,严惩主谋者,宽恕胁从者,选择良吏抚慰羌民,这才是万全之策。一句话,就是不同意四面出击。

宣帝无奈,于是又将其上书发给群臣议论。结果公卿都以为先零部落兵马强盛,应当主动进攻依附先零的破、开等部落。这种意见完全与赵充国之策相反。

于是宣帝任乐成侯许延寿为强弩将军,任辛武贤为破羌将军,发下玺书嘉纳其策。同时发书给赵充国,指责他迟迟不肯用兵,不顾士兵艰苦,不计国家开支;命令他“引兵便道西并进”,并说天道顺当,出兵必胜。

赵充国受到宣帝指责,但并不放弃,他以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拒不奉诏。他再次上书陈述厉害,宣帝最终被他的坚持所感动,采纳了赵充国之策。

于是赵充国先驱逐先零羌,对其余部落秋毫无犯,余羌皆服,派人来说:“愿得还复故地”,于是羌乱竟不烦兵而平定。

赵充国晚年致仕后,朝廷议论“四夷”问题时,还常常请他参与意见。甘露三年赵充国去世,年八十六,谥号“壮”,绘像未央宫麒麟阁。

六、李靖

贞观四年,李世民命兵部尚书李靖为定襄道行军总管,领军十万,征讨东突厥。当时东突厥虽经唐朝分化利诱和打击,回纥和薛延陀等部叛离,又遭受天灾,实力大损,然而与唐军开战前,拥兵仍不下二十万骑。

然而李靖可不是凡人,他在受命后,命李勣统大军,自己则亲率骁骑三千,疾行60余里,夜袭定襄,大破突厥军,俘虏了隋齐王杨暕之子杨政道及原炀帝萧皇后。

颉利可汗率败军退至碛口(阴山北麓一个滩石谷口),然后向唐朝假意请降,以求一时喘息之机,等到草青马肥之时,再卷土重来。

李世民虽然对于多次出尔反尔的老对手颉利不大信得过,但也知道想一气灭掉东突厥也不太现实,于是他一面派唐俭作为使者到突厥安抚颉利,“诏许其降”;一面又命李靖带兵前去察看突厥动向。

颉利见到唐朝使者“大悦”,以为李世民已经中计,防备也松懈下来。

此时李靖领兵到了白道(今呼和浩特西北),与李勣胜利会师。两人随即召开前敌会议,商量怎样对付突厥。李靖分析说,颉利虽然打了败仗,但是手下人马不少。如果让他逃脱,以后再想消灭他,就很困难。此时颉利没有防备,正是除掉他的最好时机。

对于李靖的判断,李勣也非常赞同。但他有所顾虑,毕竟唐俭此时作为大使,正在敌营,皇帝陛下的意思,看来还是以招抚为准。李靖认定机不可失,仍然力主进兵,他说,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我只要1万精兵,带20天粮,跟踪袭击,一定能把颉利活捉。

最后,李勣被说服,李靖挑拣精骑万人疾行,相隔十五里,突厥发现唐军踪迹,李靖令部将苏定方以二百骑为先锋,乘雾突击可汗牙帐,颉利惊慌下单人独骑西逃。

接着李靖大军亦至,与斗志溃散的可汗亲军决战,最终斩首万余级,俘虏人口十余万,缴获牛羊数十万计,隋义成公主被杀,颉利也被西道行军总管张宝相擒获,押回长安跳舞,自此再无东突厥。

(苏定方)从李靖袭突厥颉利于碛口,率彀马二百为前锋,乘雾行,去贼一里许,雾霁,见牙帐,驰杀数十百人,颉利及隋公主惶窘各遁去,靖亦寻至,余党悉降。

——《旧唐书》

事后,对于李靖的擅作主张,李世民不仅没有怪罪,反而大加赞赏。贞观二十三年,李靖病重,李世民亲临病榻慰问。李靖死后,不仅陪葬昭陵,坟墓也如同卫青、霍去病一般,坟形同突厥内燕然山、吐谷浑内积石二山形状,“以旌殊绩”。

七、刘仁轨

刘仁轨原是贞观朝的一个小小县丞,李治登基后,他被任命为给事中,后又升任山东刺史。但是后来刘仁轨得罪了李义府,被陷害下狱,幸亏他原来上过一篇《平高句丽五策疏》,得到武则天的赏识,武则天为他说情,才免于一死。

公元660年,苏定方平定百济,战后,刘仁愿被任为都护,镇守百济都城泗沘城,王文度为都督,镇守熊津。但王文度在渡海时病亡,这时百济旧将僧道琛等人又拥立扶余丰为王,起兵反抗,围攻刘仁愿于都城。

由于苏定方此时被高句丽拖住,分不开身来救援刘仁愿。李治经武则天提醒,起用刘仁轨(此时正在前线运粮)。于是刘仁轨被任命为带方州刺史,代行王文度之职。

这一年刘仁轨已经59岁,但这个意外的任命,却让花甲之年的刘仁轨大放异彩。

第一战是开胃菜,刘仁轨征调新罗7000人,击退围攻泗沘城的百济军,与刘仁愿会合。但即便如此,接下来也不好办,唐军只有刘仁愿这一万人,对付整个百济难度太大。于是高宗下旨:班师回朝,放弃百济。

诏令传到军中,刘仁轨却将圣旨扔到一边:“不能撤,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只要我们一退,百济就死灰复燃,之前的仗就白打了,还会影响高句丽之战。别看百济气势汹汹,其实他们内部并不团结,是我们安社稷的时候了。”

于是刘仁轨一面向朝廷陈述厉害,请求援兵;一面指挥新罗人攻克真岘城,打通唐军与新罗之间的粮道。

这时,百济内部产生了分歧,福信杀了道琛,扶余丰又袭杀了福信,然后大权在握。扶余丰派人向高句丽和倭国求救,企图从陆路和海上两路配合百济夹击唐军。

但是百济的内乱,给刘仁轨留出了足够的时间,当3.2万倭寇从海上浩浩荡荡到达时,唐军右威卫将军孙仁师率一万人马170条船,已经先其一步到位,双方在周留城外的白江口展开厮杀。

随后,唐军四战四捷,倭军四百条战船被焚毁,“烟焰涨天,海水皆赤”。扶余丰见势不妙弃城逃跑,顿时百济兵败如山倒,倭军也仓皇逃窜。

白江口之战结束后,刘仁轨又重用百济降将沙吒相如和黑齿常之,平定了全境叛乱。

后来的刘仁轨官至太子太傅,备受荣宠,武则天亲政后,大肆清洗前朝旧臣,但对刘仁轨不改宠信,甚至将他看做汉之萧何“昔汉以关中事委萧何,今亦委你”。公元685年,加封左相的刘仁轨病死于任上,年八十四,武则天令停朝3日以示悼念!

八、赵延进

众所周知,北宋建立后,赵匡胤杯酒释兵权,实行“将兵分离”、“重兵集权”,以避免重蹈唐末藩镇之祸。

但赵匡胤有一桩好处,就是只做战前思路分析,不过份干扰将军在外征战的主观性策略,这也被赵匡胤称之为“所用之将专而不疑”。

但赵光义就不一样了,他虽然打仗不行,却喜欢“瞎指挥”,他明确提出“在外将领,仍受君命”(史称“将从中御”),在打仗之前,他都“亲授阵图”,要求军队在战场上必须严格按照他事先布置的阵图来打仗。这也导致很多将领因为他的乱命打了很多冤枉仗,比如第二次北伐幽云时,东路军主帅曹彬本来半路上已经意识到粮道被断的危险,准备退回雄州取粮,但是被赵光义一诏挡回,退而复进,终为耶律休哥所乘。

但也有一位将军因为没有按照皇帝的阵图行事,而打了胜仗,他就是宋初名将、右龙武将军赵延进。

高梁河战后,辽景宗为报燕京被围之恨,于979年,以燕王韩匡嗣(韩德让之父)为都统,南府宰相耶律沙为监军,与耶律休哥、耶律斜轮、耶律抹只率所部兵南下攻宋。9月辽兵进至满城之西,集结兵力,准备进攻宋朝镇州。

当时宋军得知辽军南来,已经按照赵光义所留之阵图,兵分八阵以待辽师。辽军到达满城时,宋将刘廷翰军在徐河,崔彦进自关南潜师衔枚蹑敌后,李汉琼及崔翰又引兵自镇、定继至,三军会合,此时宋军的军力已超过辽军,于是右龙武将军赵延进向赵光义钦点的主将崔翰建议:“今敌骑若此,而我师星布,按图布阵,阵相去各百步,其势悬绝,士众疑惧,彼如乘我,将何以济?不如合而击之,可以决胜。”其用意很明白,就是按阵图布阵凶多吉少,不如随机应变。

崔翰还在疑虑,说:“万一不捷,则若之何?”赵延进毅然答道:“倘有丧败,延进独当其责。”崔翰这才下定决心违诏而行,将在徐河的八阵改为二阵,并出诈降之计,遣人往辽营约降,辽都统韩匡嗣中计,不做防备。

不久,宋军鼓噪而进。崔彦进出辽军之北,挡住辽军退路;李汉琼、崔翰、刘廷翰等军在辽军之南发起攻击。辽军仓促接战,不敌败走,结果溃兵荒不择路,被宋军追至遂城,斩首一万三百余级,获马千余匹,生擒辽将三人,俘老幼三万口,及兵器军帐不可胜计。

宋师大获全胜,赵光义大喜,没有追究违诏之罪,并封赏了有功战将,赵延进迁右监门卫大将军,知镇、扬、相、邓四州。

宋真宗时赵延进入朝拜右金吾卫大将军。999年,赵延进去世,年七十三,获赠左武卫上将军。

满城之战是宋军对辽国少见的大胜,如果不是赵延进劝谏主将变通一下,并愿意担责,崔翰绝对不敢擅改阵图,那么宋军就不可能有满城之胜。不过,赵光义还算明智,并没有因此处罚或者秋后算账,或许这也与赵延进的外戚身份有关。

相关参考

爱迪生坚持不懈的故事简短(高考作文经典素材:凭借坚持成功的名人事例汇总)

...学也失败了;考大学更是考了三年才考上;想念哈佛大学也没有成功。但他有坚持不懈,勇往直前的精神,俗话说:“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他通过自己的努力,最终成功了。他说:梦想,要脚踏实地,和眼泪是息...

环保的名人简短事例(飞行万里去波士顿颁环保奖,贝克汉姆被批)

来源:环球时报【环球时报报道记者袁自迩】4日晚,一直在卡塔尔参加世界杯相关活动的退役足球运动员大卫·贝克汉姆乘飞机抵达美国波士顿,出席“为地球奋斗奖”颁奖典礼,为“建设零浪费世界”议题颁发百万英镑大奖。...

环保的名人简短事例(飞行万里去波士顿颁环保奖,贝克汉姆被批)

来源:环球时报【环球时报报道记者袁自迩】4日晚,一直在卡塔尔参加世界杯相关活动的退役足球运动员大卫·贝克汉姆乘飞机抵达美国波士顿,出席“为地球奋斗奖”颁奖典礼,为“建设零浪费世界”议题颁发百万英镑大奖。...

环保的名人简短事例(飞行万里去波士顿颁环保奖,贝克汉姆被批)

来源:环球时报【环球时报报道记者袁自迩】4日晚,一直在卡塔尔参加世界杯相关活动的退役足球运动员大卫·贝克汉姆乘飞机抵达美国波士顿,出席“为地球奋斗奖”颁奖典礼,为“建设零浪费世界”议题颁发百万英镑大奖。...

写给自己的励志短句

...长。能坚持别人不能坚持的,才能拥有别人不能拥有的。没有礁石,就没有美丽的浪花;没有挫折,就没有壮丽的人生。不论你在什么时候开始,重要的是开始之后就不要停止;不论你在什么时候结束,重要的是结束之后就不要...

历史名人对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的评价

...战所粉碎了。希特勒的实力和他的野心之间的矛盾,是他失败的重要原因。这个矛盾,表现在他采取避实击虚政策上面。列宁格勒、莫斯科是被认为应该避开的

嗅苹果明白了什么道理

1、有些时候自己的原则是正确的,却不能坚持下去,获取成功。2、反而随波逐流,得到失败。在生活中我们应当用自己的感觉找到问题的答案,再通过自己的实践找到真理,得到正确的答案,获取成功!3、所以我们一定要坚持...

嗅苹果明白了什么道理

1、有些时候自己的原则是正确的,却不能坚持下去,获取成功。2、反而随波逐流,得到失败。在生活中我们应当用自己的感觉找到问题的答案,再通过自己的实践找到真理,得到正确的答案,获取成功!3、所以我们一定要坚持...

嗅苹果明白了什么道理

1、有些时候自己的原则是正确的,却不能坚持下去,获取成功。2、反而随波逐流,得到失败。在生活中我们应当用自己的感觉找到问题的答案,再通过自己的实践找到真理,得到正确的答案,获取成功!3、所以我们一定要坚持...

嗅苹果明白了什么道理,嗅苹果的体会

1、有些时候自己的原则是正确的,却不能坚持下去,获取成功。2、反而随波逐流,得到失败。在生活中我们应当用自己的感觉找到问题的答案,再通过自己的实践找到真理,得到正确的答案,获取成功!3、所以我们一定要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