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窝是什么地方(这里的村庄为什么叫“沙窝”“大河”“皂户”——滨州市村名前缀漫谈)

Posted

篇首语:绳锯木断,水滴石穿。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沙窝是什么地方(这里的村庄为什么叫“沙窝”“大河”“皂户”——滨州市村名前缀漫谈)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沙窝是什么地方(这里的村庄为什么叫“沙窝”“大河”“皂户”——滨州市村名前缀漫谈)


邢恩和

几年前,写过一篇文章《这里的村庄为什么叫“道口”“山子”“码头”?——滨州市村名后缀漫谈》,当时就有一股冲动——接着写一篇滨州市村名前缀漫谈,但人一忙,就搁下了。心账早晚要还的。最近有闲,于是借着原作的架子,动笔结了这笔旧账。

村名往往承载了一段厚重历史,是一份特殊的文化遗产。在滨州,要了解村名文化,除了看后缀,还可以看前缀。村名前缀通常能传递出村落的地理、经济、宗教信仰、军事等多项信息,也是一个重要入口。


一、地理色彩的前缀

1.以自然地理实体为前缀

沙窝(洼) 以“沙窝”为前缀的村名大都离古河床或河流较近,淤沙积聚成沙窝,以自然实体(沙窝)名称作为村落名。黄河几度从滨州入海,水患多发,黄河水浸漫带来大量泥沙,洪水退去以前低洼处沉积细腻疏松的沙土,形成沙洼,又叫“沙窝”。因此滨城区西沙河畔以“沙洼”为前缀命名的村子屡见不鲜,比如沙洼于、沙洼韩、沙洼郭、沙洼魏等村。惠民县是典型的沿黄县,境内有沙窝路、沙窝张、沙窝翟等村。再如,阳信县流坡坞镇驻地东北七里处的沙窝李和沙窝蔡两个村,系明永乐年间李姓人由河北武邑、枣强迁来立村。据说这里曾是猪龙河(猪龙河是流经淄博的一条重要河道,相传以后接壤到位于流坡坞镇的古鬲津河)故道,沉沙积淀,形成一个个沙土窝子,村名也就叫“沙窝”。明朝末年,蔡姓人仍然由河北武邑、枣强迁徙而来。依靠老乡的照顾,在“沙窝”村西边,开垦荒地,落脚立村蔡家。

此外,阳信县河流镇有沙窝吕村、沙窝王村、沙窝高村,滨县有沙窝张,博兴县店子镇有沙王庄(因东临沙河,西依沙滩,故名,后改为沙旺村)。当然,直接以“沙窝”命村的也有,但为数不多,如阳信县商店镇的沙窝村、邹平市台子镇沙窝村等。

有趣的是,在滨州市内,以“沙窝”作后缀的村名一个也没有,这是为什么呢?以沙窝于为例,如果以“沙窝”作后缀,村名岂不成了于家沙窝,这样很容易引起人们的质问——难道沙窝是你于家的不成?

大河(崖) 与以“沙窝”为前缀的村名一样,以“大河”为前缀的村名带有明显的地理因素印记。滨州市滨城区西北部,以“大河”为前缀的村子有七个:分别是大河卢、大河王、大河刘、大河姚、大河孙、大河于、大河郭。这些村子临河而建,以“大河”为前缀命村,如今“大河”早已堙没无存。大河郭村碑记载:“明代郭氏、朱氏自枣强迁此,村前有宋代运粮河道,故名大河郭。简称郭家。”据当地村老讲,这里的“大河”是一条赵匡胤用兵的运粮河,笔者曾撰文考证,该河的本名即是大清河。其它诸如沾化区的大河郭村,以及邹平市韩店镇的大河崖北村、大河崖南村、大河崖西村等,命村方式基本相同。

2.以地理方位为前缀

在村名前面添加表示地理方位的前缀,目的很明显,就是为了给村庄准确定位,使人们可以快速了解村庄的位置。滨州市表示地理方位的常见村名前缀有“东”“西”“南”“北”“中”“前”“后”等。据不完全统计,在滨州市现有5194个自然村中,以“东”为前缀的村名大约有299个,以“西”为前缀的村名大约有306个,以“南”为前缀的村名大约有158个,以“北”为前缀的村名大约有145个,以“中”为前缀的村名大约有36个,以“前”为前缀的村名大约有104个,以“后”为前缀的村名大约有97个。滨州市村名之所以会有如此之多的地理方位前缀,是因为以姓氏命村的同名村庄太多,为了把临近或相距不远的两个同名村庄区分开来,添加表示地理方位的前缀不失为一种很好的办法。因为滨州地处鲁北平原,自然地理实体特征区分度不大。在一众表示地理方位的前缀中,以“东”“西”两个前缀命村的数量最多。如阳信县河流有东马村、东孟村、东杨村、东周村等,劳店镇有东陈王村、东风村、东官村、东何村、东纪村、东街村、东秃李村、东王村、东杨村、东姚村等,举不胜举。一般地说,在这些地理方位前缀中,“东”和“西”、“南”和“北”、“前”和“后”一般是两两相对的。如,河流镇东孟村西边有个西孟村,东杨村、东周村分别有西杨村、西周村对应。再如,无棣县无棣镇有后丁家、后丁家。丁氏谱书记载:“丁氏先祖九进、九时、九德、九常兄弟四人于明永乐二年由义门迁来海丰城东五公里处立村”,取村名为丁家,后分为二村,该村在前,称前丁家。当然这仅是相对而言,如无棣县水湾镇南齐家,系明初齐姓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建村,因村址位于齐家南边,故取姓氏冠以方位为村名,称南齐家。在这里,与南齐家相对应的齐家,而非北齐家。

3.以自然地理实体+地理方位为前缀

滨州,地处渤海湾南岸九河尾闾之地,河汊密布,因此以自然地理实体“河”与地理方位、“河”与其它相关语素组成的组合前缀比较常见,前者如“河北”“河南”“河东”“河西”“河中”等,后者如“河沟”“河底”“河套”“河崖”“河堤”等。据不完全统计,在滨州市以“河北”为前缀的村名大约有7个,以“河南”为前缀的村名大约有5个,以“河东”为前缀的村名大约有12个,以“河西”为前缀的村名大约有14个。滨城区三河湖镇有徒骇河、土马沙河、付家河三河交汇,辖区内村名此类组合前缀较多,有河东付村、河东李村、河东朱村、河南郑村、河西褚村、河西董村、河西姜村、河西马村、河西宗村。无棣县水湾镇河崖刘,系明初刘姓从山西洪洞县迁于运粮河北岸建村,取姓氏冠以“河崖”为村名,曰河崖刘。其它如惠民县李庄镇河套邢村,阳信县流坡坞镇河底刘村、翟王镇河堤孟村等,命村情况大体相同。

4.以“大”“小”为前缀

区分同名村庄,除了添加表示地理方位的前缀以外,在村名前添加“大”“小”前缀也是一种常用的方法。据不完全统计,在滨州市以“大”为前缀的村名大约有159个,以“小”为前缀的村名大约有204个。一般地说,“大”与“小”对应,如惠民县淄角镇既大沙窝村,也有小沙窝村。传奇式的平原突围战就发生在大沙窝村,1940年2月,八路军“挺纵”和地方武装千余人,在纵队政治部主任符竹庭率领下,突破了日伪军三千多人的合围。当然,也有一些村子的确不大,所以前面冠以“小”的前缀,如阳信县商店镇小张村就是因为村小故有此名,并无大张村与之相对。另外,还有一种情况,即为了区分两个同名村庄,将其中人数少的村子加上“小”的前缀,另一个村子原名不变。如无棣县无棣镇小崔家,原名崔家。据崔氏谱书载:明永乐二年(1404年),崔守信、崔守师兄弟二人,从山西省平阳府迁于庆邑城南三崔家,后又迁此立村,以姓氏取村名崔家,因与车镇乡崔家重名,1984年更今名。


二、经济色彩的前缀

1.带有农业色彩的前缀

滨州市地处鲁北平原,历代村民主要以务农为业,但带有农业色彩的村名前缀并不多。究其原因,一是因为这里的命村方式以姓氏为主;二是因为各村种植的农作物基本相同,主产小麦、玉米、棉花、大豆等,以此命村,村名的区分度不大。滨州市村名中带有农业色彩的前缀主有“菜”“菜园”“菠菜”“稍瓜”“西瓜”“棉花”“梨园”等。以“菜”“菜园”为前缀的村名有滨城区菜刘社区、菜园李社区,阳信县水落坡镇菜园刘村,惠民县胡集镇菜园张村。这些村子祖祖辈辈以种菜为业,以故以从事职业和姓氏命村。以“菠菜”为前缀的村名有有惠民县何坊街道菠菜孟村、菠菜郑村,李庄镇菠菜陈村,辛店镇菠菜翟村。这些村人大概惯种菠菜,善种菠菜,故有此名。其它带有农业色彩前缀的村名更少,仅有一两例,如阳信县金阳街道稍瓜张,惠民县辛店镇西瓜陈村、棉花李村、棉花王村,孙武街道水萝卜赵村。

那些带有“皂户”的村名,多数是因种“皂户”地而由官府命名的。这些皂户地的形成,有的属于王候封赠之地,有的是公差皂隶之地,还有的是帝王子孙的“私房地”,这些“皂户”地的赋税多是免征或少征。滨州市以“皂户”为前缀的村名约有11个。如惠民县皂户李镇有一个皂户李村,据民国《续修惠民县志》载,该村始祖李署,明宣德元年(1426年),于安徽凤阳府迁此。又据其李氏谱记。李署有战功,封食地5顷,名皂地,免征赋税,故村名皂户李。姜楼镇的小赵村,因村中种有免征赋税的皂户地,曾改村名为皂户赵。今因其小于邻村,故名小赵。博兴县庞家镇的皂李村曾名户李。据《李氏族谱》记载,明崇祯年间李姓由河北省枣强县迁此建村。经官府批准开荒种地,皇帝御旨“轻其徭,免其赋”,只担负宫庭皂旨(现在的洗化用品)费用,故名皂户李家。无棣县余家巷乡皂户张,明永乐二年,张姓从京师顺天府周口店一带迁此建村,因该姓为皂粮户,故取姓氏冠以“皂户”为村名,称皂户张。其它同类村名还有滨北街道皂户赵村、皂户李村,小营街道皂户杨社区,梁才街道皂户张村,杨柳雪镇皂户王村,惠民县胡集镇皂户杨村,邹平市九户镇皂户王村等。

一般地说,带有农业色彩前缀的村名,并非村庄的起始名,它们的起始名多为姓氏名。后来随着移民宗族观念的淡薄,生存与发展的需求变得更为迫切,于是一些村庄在原来的姓氏前面加上了村庄生产的特色农产品名称,作为前缀,形成新名。如阳信县梨园郭村,是阳信鸭梨的主要产地。明天顺年间,郭姓人由河北武邑、枣强一带迁入,原村名为“郭家”,后来该村的鸭梨名声鹊起,便更名为“梨园郭”。新形成的村名好比一个村庄抢注了一个商标品牌,既是宣传,也是荣耀。如惠民县水萝卜赵村位于县城外西南4.5公里,沙河北岸,相传明洪武年间,水萝卜村赵姓始祖(名失考),由河北枣强县迁此立赵家村,后因水萝卜村种的萝卜大而脆,水份多,于是以水萝卜赵称村名,借以宣耀其特产,当地人亦简称其水赵。

2.带有盐业色彩的前缀

滨州是滨海之州,自古便有鱼盐之利、因盐而兴,盐业历史悠久,曾是各个封建王朝的支柱产业。发达的盐业,在村名前缀里也有一定的折射。在古代,盐业生产主要靠煮海熬盐,五代时设灶煎盐的盐户为灶户,唐代叫作“畦户”、“亨户”,宋代也叫作“亭户”,还叫作“锅户”。《宋史·食货志》:“凡鬻盐之地曰亭场,民曰亭户,或谓之灶户,亦称灶丁。”煎盐场地称为“亭场”,亦称“灶地”。明代按照职业将地方人户分为军、民、灶、匠等不同户类,其中灶户专门给国家生产食盐,在无棣、阳信、滨城、沾化一带曾经普遍存在。

灶户与皂户不同,前者煮盐,后者种地,两者并不存在演变关系,有人在村名里将两者混为一谈,这是不对的。据粗略统计,滨州市以“灶户”为前缀的村名有4个。如阳信县水落坡镇有一个灶户张村,相传明永乐年间,张姓人由河北武邑、枣强处移民迁来,因耕种逃亡灶户遗留下来的碱薄灶地,被官府封为“灶户”,不缴皇粮,故名“灶户张”。阳信县水落坡镇灶户董村、无棣县信阳镇灶户杨村和水湾镇灶户王村的得名与之大体近似。

4.带有渔业色彩的前缀

滨州市带有渔业色彩的前缀只有“打渔”,村名为打渔张。《山东省滨县地名志》记载:明初,张报从枣强迁此,因近河打渔为生,故名打渔张。张氏后代人丁兴旺,世代依水而居,忙时农耕,闲时打鱼,足衣足食,生活安逸祥和。后有外来李姓、王姓、兰姓加入,村庄越发壮大,是黄河滩区数得着的大村。

5.带有工商色彩的前缀

明清时期资本主义经济萌芽,手工业开始发达,商品经济日渐活跃。这些从事手工业、商业活动的移民也出现在滨州大地,由此产生了一批与经济活动相关的村名。比较常见的前缀主要有“簸箕”“油坊”“豆腐”“鹁鸽”“棒槌”等。以“簸箕”为前缀的村名有7个。惠民县皂户李镇簸箕常村原名常家,后因村人多会柳编技术,制作簸箕出售,故村名为簸箕常。无棣县海丰街道簸箕赵村以编簸箕为业,故名簸箕赵。其它例子还有惠民县孙武街道簸箕刘村、麻店镇簸箕张村、石庙镇簸箕田村、魏集镇东簸箕王村、西簸箕王村。

以“油坊”为前缀的村名有5个:阳信县水落坡镇油坊刘村、洋湖乡油坊张村,惠民县清河镇油坊李村,滨北街道油坊许村,市西街道油坊李社区。此外,惠民县李庄镇打油冯村的村名前缀与之近似。 以“豆腐”为前缀的村名有4个。惠民县皂户李镇豆腐寨村原名张家庄,相传明洪武年间,张姓始祖由河北省枣强县迁居于此,立村张家庄。至明永乐时,又有窦姓从枣强县迁此,并以开豆腐店谋生。后来在一场传染病中,村中人多因病死亡,唯卖豆腐的几家幸存,由此,张家庄改称豆腐寨沿用至今。其它例子还有惠民县魏集镇豆腐胡村,沾化区黄升镇豆腐李村,邹平市魏桥镇豆腐赵村。

以“鹁鸽”为前缀的村名有有4个。无棣县车王镇鹁鸽王村并非因养鹁鸽而得名。据记载,该村先祖王子和、王子汉于清乾隆十八年,由本县小王家迁此立村,建村时飞来一对鹁鸽,认为是吉祥之兆,于是取村名鹁鸽王。阳信县洋湖乡鹁鸽李村、惠民县辛店镇鹁鸽田村、孙武街道鹁鸽孙村。

滨州市毕竟是传统农业地区,工商业不发达,这种情况折射在村名里,具体表现为:带有工商色彩的村名前缀虽然不少,但往往缺乏共性,同一前缀的村名比较分散,数量较少,多的不过六七例,少的仅有一两例。

在滨州,两个前缀相同的村名比较常见。阳信县水落坡镇棒槌刘村,明永乐年间,有旋棒槌手艺的刘玉纲、刘玉能、刘玉绪兄弟三人,由今河北省武邑、枣强一带迁此立村,取名棒槌刘。该村村北有著名的棒槌刘商代遗址。滨城区市西街道有一个棒棰孙社区。在这里“棒槌”与“棒棰”属于异形词,意思是一样的。以“打箔”为前缀的村名有惠民县皂户李镇打箔李村、打箔路村两个。打箔路村位于乡驻地皂户李村西北5公里。沙河南岸。据《路姓族谱》记载,始祖路尧于明宣德年间,由河北省枣强县迁居于此,以打苇箔为业,故村名打箔路。

1944年12月28日,在此曾发生一起日本侵略军残杀我无辜百姓30余人的惨案。打箔李村与打箔路村是近邻,受其影响,习其成业,故村名亦冠以“打箔”二字,名曰打箔李。其它例子还有:以“皮户”为前缀的村名有金阳街道皮户刘村、水落坡镇皮户刘村,以“茶棚”为前缀的村名有滨城区杨柳雪镇茶棚赵村、惠民县李庄镇茶棚张村,以“绳”为前缀的村名有邹平市台子镇绳刘村、博兴县庞家镇绳耿村,以“狗皮”为前缀的村名有李庄镇狗皮苏村、魏集镇狗皮王村。

有些带有工商色彩前缀的村名,在滨州仅有一村的例子也不少。滨城区滨北街道香坊王村位于南海西岸、秦皇河公园南首。据滨县地名志记载:“洪武二年,王姓从枣强迁至,以做香为生,故名香坊王村。”后因族人入冬后多以外出劈火头为生计,故又名“火头王”。“铁匠”作为后缀比较常见,如阳信县流坡坞镇李铁匠村,作为后缀,有惠民县魏集镇铁匠魏村一例。惠民县石庙镇有一个柳编彭村,至今仍有十余户坚守柳编。沾化区灰堆刘村的刘姓村民大概以打铁为业,因炉渣经年增积成大堆,故得此名。阳信县河流镇烟花陈村原名陈家,改革开放后因生产烟花而闻名,以故在村名前冠以“烟花”二字。其它例子还有:惠民县李庄镇筢子吴村、石庙镇瓜子刘村、武定府街道饽饽李村、淄角镇帽子王村、何坊街道杀猪徐村,滨北街道炊帚王村、刀子王村。

相对而言,滨州市带有经济色彩前缀的村名以惠民县居多,大约有40余例,沾化区也就是几例,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惠民在明清时期长期作为府治中心,大量的物资需求,刺激并带动了周围乡村的经济发展,以故领跑辖区内其它地区。

需要进一步指出的是,由于手头资料匮乏,有些村名虽然带有经济色彩的前缀,但不敢遽然断定就是属于这一类型。其村名前缀不一定是该村村民的主打产业或主要职业,命村时可能带有很大的偶然性,这样的例子并不少。如以“瓦屋”为前缀的村名有秦皇台乡屋张村、梁才街道瓦屋李村、滨北街道瓦屋邢村、三河湖镇瓦屋聂村四个,这些村子的命名,或许是源于“瓦屋”这一村落特色建筑标志,村民未必以烧瓦为业。再如阳信县翟王镇苇子高村、流坡坞镇苇子刘村,村落未必以编织苇子闻名,也许是村落周围的苇子较多,以周围的地理特点为前缀命村。惠民县皂户李镇草碾郭家,相传清顺治年间始祖郭继功,由河北省枣强县迁居于此,立村郭家,后因村里有一草碾子,村名遂被称草碾郭。惠民县孙武街道桃王,原名李家庄,清同治年间,村北曾有一桃园,在当地较知名,因属王姓所有,遂称其村为桃王。


三、宗教色彩的前缀

滨州市村落以“寺”“庙”“庵”等为后缀的村名很多,以此作为前缀的村名也有,但相对少一些。庙本是供祀祖宗的地方。汉代以后,庙逐渐与原始的神社(土地庙)混在一起。随着佛教的传入,后代的佛教寺院也称庙。滨州市直接以“庙”为前缀的村名有滨城区里则街道庙张家村和阳信县洋湖乡庙李村2例。

在“庙”前加上修饰词组成复合前缀的村名相对较多,常见的有“高庙”“双庙”“石庙”等。如滨城区内滨北办事处有高庙张村,村中筑高台,修泰山奶奶庙,人称高庙。庞家镇有高庙李、高庙刘、高庙寺、高庙邢(邢家)、高庙吴(吴家)村,因附近五村(李家庄、刘家庄、邢家庄、吴家庄、寺上)在邢家庄南筑高台建了一座石佛寺大庙,俗称高庙。清河镇高庙魏村,原名阁庙魏,据该村碑记载:始祖魏忠,安徽省凤阳县人,明永乐二年(1404年)迁居于此。因村中建一神庙,名玉皇阁,俗称阁庙,遂取村名为阁庙魏。后因神庙高大又建于高台之上,改名高庙魏。

一般一个村建一座庙的很多,建两座的则少见,于是此类村以“双庙”作为村名。博兴县陈户镇有双庙村(今董家村),因村南修了董公庙,村北修了观音庙,且香火旺盛,便以庙名村双庙董。同类前缀村名还有滨城区市西街道双庙刘社区、杨柳雪镇双庙赵村,温店镇双庙杨村,魏集镇双庙崔村、双庙杨村。带有此类前缀的村名共计7例。

在滨州,还有几个以“庙”为复合前缀的特殊村名。如惠民县石庙镇石庙董村,该村因曾出土七尊石雕神像,建庙供奉,称为石庙。后因董姓兴旺,改村名为石庙董。相邻的石庙李村、石庙赵村亦因故得名。滨城区杨柳雪镇风神庙陈村、风神庙王村因有专司祭祀风神的庙宇而得名。惠民县何坊街道有一个七庙韩村,命村原因不得而知。

此外,在滨州市以“老观”为前缀的村名有阳信县商店镇老观王村、翟王镇老观姚村和惠民县石庙镇老观赵村三例,以“寺”为前缀的村名有滨城区青田街道寺后于村一例,以“庵”为前缀的村名有惠民县石庙镇庵里吴村一例。于理推之,当以临近某“观”“寺”、“庵”名村。其中老观王村有山东渤海军区教导旅成立旧址,曾经诞生一支从中国最东部打到最西部的神勇部队。

村名溯源表明,多数以“庙”为前缀的村落,都是“先有庙而后有村”,以“庙”为后缀的村落,往往是“先有村而后有庙”,立村、名村在前,修庙在后,大多更名为“某(姓氏)家庙”。此可视为通则,用以解释其它相近前缀。

四、军事色彩的前缀

堡 通常指军事上防守用的建筑物,在村名中大都已失去军事含义,多指驿站、村落。在滨州,以“堡”做为前缀的县区只有惠民县。如惠民县孙武街道堡马村原名马家,据传,马姓始祖于明宣德年间,由河北枣强县迁居于此,以姓立村马家。1985年建村民委员会时,因避重

名,更为堡马,以其靠近十里堡故名。邻近的堡武村、堡徐村与堡马村的得名原因完全一样。在惠民县,在“堡”这个前缀的前面再加上修饰词的例子也有几个。皂户李镇二堡宋村原名宋家,相传,明永乐年间,宋姓始祖由河北省枣强县迁居于此,立村宋家。清康熙时因沿

官马大道设驿站,亦称堡,十里一堡。宋家距州城(今县城)20里,恰好在此设堡,故村名改称二堡宋。邻村二堡杨村和武定府街道二堡朱村也是因此得名。至此,皂户李镇头堡赵村的命村原因不言而明。

寨 与“堡”一样,滨州市以“寨”为后缀的村名也大多没有军事含义,意为村庄。据粗略统计,滨州市前缀为“寨”的村名共有7个,都在博兴县,这正应了旧时曾有“乐安多寨营,官庄数不清”的传说。湖滨镇有寨卞村、寨郝村、寨卢村、寨高(2005年改为丈八佛)四个村。这四个村因明清时期属于贝丘乡北寨社而得名。寨卞村北1公里处有商周时期的寨卞遗址,寨高村内有东魏年间建造的丈八佛石造像。

吕艺镇有寨韩村、寨李村、寨马村、寨王村。前缀为“寨里”的村名仅有秦皇台乡寨里孙村1例。

(大)营 滨州市前缀为“营”的村落只有博兴县吕艺镇营李村1例,这里“营”的含义基本没有兵营的意思。前缀为“大营”的村落有滨城区三河湖镇大营冯村、大营胡村、大营兰村、大营刘村四例,传说早年曾有军队在这里安营屯驻,因而得名。

总起来看,滨州市村名前缀的主要有两大作用:一方面为标明地理位置,一方面为避免重名。通常来说,滨州市村名前缀绝大多数不能做后缀。如“菠菜张”不能倒过来叫“张菠菜”,“簸箕赵”不能倒过来叫“赵簸箕”。不过,特殊的例子也有,如“铁匠张”可以倒过来叫“张铁匠”,“木匠王”可以倒过来叫“王木匠”。村名是一种文化,里面大有学问,不是随便叫的。

2022.10.30于滨州

相关参考

沙窝是什么(全国“沙窝”竟有这么多,而且各有特产,网友:人手一个沙窝亲戚)

天津的沙窝萝卜已经成了网红产品,人们可以不知道沙窝,但不会不知道沙窝萝卜。其实,全国各地叫“沙窝”的地方有很多,而且各有特产,甚至好多宫廷贡品,简直就是一个特产集会,甚至有网友调侃:人手一个沙窝亲戚。...

沙窝附近搬家(38元和338元的木碗,究竟有什么区别?)

...成为央视纪录片的拍摄主人公肩负着500年历史的传承他是沙窝木碗第十一代传人——李学民▲木工车旋有点类似陶艺最开始制作毛坯的时候,也是利用旋转来取得想要的形状沙窝村是中国民间手工木旋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沙窝木...

沙窝萝卜怎么腌制(要解油腻吗?要减肥吗?今天来一道“贵族”萝卜丝)

...快10块钱一斤了,不过比起我去年春节买的12块钱一斤的沙窝萝卜来说,我又暗自窃喜了,哈哈,毕竟这个口感更好,营养也更高;二、这个萝卜是沙窝萝卜,不是所有地方产的都一样,天津沙窝萝卜很出名,而这个紫

沙窝萝卜饺子怎么做好吃(全国哪的萝卜最好吃?经过评选,这8个地方比较出名,有你家乡吗)

萝卜是世界上古老的栽培作物之一,据说早在4500多年前,萝卜就已经成为埃及人的重要食物。自古以来,萝卜都深受人们的喜爱,很多名人也都善食萝卜。萝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粗纤维,芥子油,木质素等多种营养成分,...

沙窝萝卜产地是天津哪里(天津沙窝萝卜畅销,为何天津特产沙萝卜?)

沙窝萝卜赛鸭梨”。春节期间,天津沙窝村的沙窝萝卜销售中心预计将有25万公斤沙窝萝卜从天津发往全国各地。村民在忙碌中度过春节,一批批订单带来一笔笔收入,他们心里美滋滋的。 “今年的沙窝萝卜又脆又甜,很好吃...

沙窝萝卜哪里产(沙窝萝卜“扎根”冰城)

沙窝萝卜是和狗不理包子齐名的天津知名特产。今年哈尔滨首次种植沙窝萝卜,产量大,味如水果赛鸭梨,目前已进驻哈市生鲜店,每斤售价2元。“去年特意去天津考察,感觉很有市场前景,我们也是第一年种。”呼兰长岭街...

潍坊沙窝(潍坊沙窝污水处理厂恢复提升再启用)

潍坊市沙窝污水处理厂是城区的老牌污水处理厂之一,2015年实施迁扩建工程,厂址迁建扩建为城北污水处理厂,原沙窝污水处理厂于2016年2月停运。2019年,随着城区不断发展,污水排放量持续增加,这座原本已经要退出历史舞台的老污...

潍坊沙窝(潍坊沙窝污水处理厂恢复提升再启用)

潍坊市沙窝污水处理厂是城区的老牌污水处理厂之一,2015年实施迁扩建工程,厂址迁建扩建为城北污水处理厂,原沙窝污水处理厂于2016年2月停运。2019年,随着城区不断发展,污水排放量持续增加,这座原本已经要退出历史舞台的老污...

正宗沙窝萝卜产地是哪里(都说“沙窝萝卜”是可以当水果吃的蔬菜,知道这些不踩坑)

...众号【真的有料】~冬天各种火锅大餐吃的太油腻?来点沙窝萝卜消消食儿。前几天,料料邀请了真的有料“粉丝团”用户来尝鲜,端上几盘切好的沙窝萝卜,大家吃的不亦乐乎。沙窝萝卜作为一种蔬菜,却具备水果该有的特点...

沙窝萝卜怎么做才(沙窝萝卜做的咸菜,清脆鲜甜爽口好吃特下饭,不是水果胜似水果)

今天用根沙窝萝卜(大青萝卜),鲜嫩、翠绿的外表让人见了就垂涎欲滴,单从颜值上来讲就比普通的萝卜更加诱人些,今天教大家用它来,制作一样家常的小咸菜,口感清爽口特别的好吃,吃饭时,餐桌上摆上一小碟,吃上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