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溶解剂有害物质有哪些(定期拉高速可以清理积碳吗?积碳的清理与预防,哪种方式更重要?)
Posted
篇首语:如果你等到每件事都确定是对的才去做,那你也许永远都成不了什么事。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水泥溶解剂有害物质有哪些(定期拉高速可以清理积碳吗?积碳的清理与预防,哪种方式更重要?)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水泥溶解剂有害物质有哪些(定期拉高速可以清理积碳吗?积碳的清理与预防,哪种方式更重要?)
汽车定期拉高速似乎成为了“老司机”公认的正确用车方式:定期跑一跑高速可以清理发动机积碳!然而这种说法是绝对错误的,是对积碳形成的原理与清理积碳方式的错误解读。想要了解如何清理或预防发动机积碳的产生,首先需要学习的是内燃式发动机的运行原理,以及存在的“通病”。

积碳形成的原理与阶段
关键词:冷启动!
汽车长时间停放后会降温,机体与车体温度都会降低到与环境温度相同。而发动机理想的运行温度约为100℃(摄氏度)左右,在没有达到这一标准之前,发动机存在较大的冷却液热效率损耗。燃油动力汽车装备的发动机为“内燃式热机”,是通过燃烧燃油产生热能、将热能转化为机械能的化学机器;但是热能会从高温环境或物体上无序传导至低温物体,这就涉及到低温冷却损耗动力的知识点了,参考下图。

热效率指燃烧燃油产生的总热能(假设为100%),其中能够转化为机械能(有效功)的占比。大部分内燃机的热效率都低至35%左右,剩余的绝大多数热能会因为冷却、运动磨损、进排气等因素转化为无效功。所以如何降低损耗则是重中之重,不过本篇讨论的重点不是如何降低,而是冷启动汽车时过量的冷却。

计算题:
- 环境温度0℃,0-100=-100℃温差
- 环境温度40℃,40-100=60℃温差
综上所述,环境温度等于长期停放后的发动机机体,以及防冻冷却液的温度。其温度与理想云顶温度总会有温差,区别只是温差大小的问题。在启动发动机后事实存在的温差就等于【过度冷却】,本质为冷却因素过度吸收了有效热能,这是不是等于机体与冷却液低温浪费了部分动力呢?——热能就是动力,也就是发动机参数中的扭矩。

在冷启动后存在温差的阶段内,发动机的扭矩因为冷却而变小,扭矩的降低会造成发动机输出功率的降低。而发动机启动后就要维持怠速(低转速)运转以保证不熄火,但是输出功率降低则等于没有充足的动力能够维持怠速;想要解决这一问题就得提高发动机进气量与喷油量,以燃烧更多燃油为代价提升输出功率,这一设定叫做【加浓喷油】。

冷启动时需要ECU依据“实时热效率”进行加浓喷油,为了保证动力冗余以稳定转速则需要“过量喷油”。理论上空燃比为14.7:1(E汽油会略微改变比例),在加浓喷油的克服温差(热机)阶段,喷油量与进气量的比例是失调的——指喷油量超过理论比例,结果则造成了没有足量的空气中的氧气为燃油助燃,燃油会出现不充分燃烧的状态。这种燃烧状态会产生过量的碳氢化合物、氮氧化物排放,同时还会生成游离碳颗粒,也就是形成积碳的基础物质。

清理还是预防?
汽车不可能总是怠速运转,长时间停车一定会熄火,熄火就一定会造成发动机与冷却液的降温。再次启动车辆后又要经历一次克服温差的升温,以及发动机加浓喷油的阶段。也就是说积碳在每一次驾车过程中都会生成,这是内燃式热机无解的问题。而积碳在形成初期如果不及时清理的话,结果则会与水蒸气、燃油蒸汽以及空气中的其他杂质混合成为胶状物,在发动机高温的烘烤下会成为质地坚硬且附着力很强的积碳;清理这些积碳需要用溶解剂或者物理方式长时间清除才有效果,拉高速有什么用呢?

理论上拉高速清理积碳是一点用都没有的,这就像是用电风扇吹水泥墙,期望用风力吹掉墙皮一样的异想天开。真正的积碳没有“风力清理方式”,不过确实可以预防:每一次冷启动时形成的积碳附着力还很小,此时只要正常驾驶汽车,依靠2000~3000rpm的转速即可吹走积碳;这是利用中高转速的进气湍流的积碳预防方式,在热车(发动机水温达到中线)后再拉一拉转速,达到3000~4000rpm后则能够接近彻底的清理了。

总结:定期拉高速清理积碳的方式没有意义,因为积碳已经达到了难以清理的程度了。想要保证发动机的理想工况就得在每一次冷启动的热车过程中“拉高转”,以正常驾驶的状态渡过克服温差的升温阶段,之后拉几脚油门就能达到理想的预防效果了。严重积碳的清理方式应该是拆卸相关零部件磨除,这是最简单且效果最理想的方式。

编辑:天和Auto-汽车科学岛
责编:天和MCN
欢迎转发留言讨论
相关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