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气化工厂合作供求(三友化工:粘胶纯碱双龙头成本优势突出,三链一群打开成长空间)
Posted
篇首语: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常常做,不怕千万事。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氯气化工厂合作供求(三友化工:粘胶纯碱双龙头成本优势突出,三链一群打开成长空间)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氯气化工厂合作供求(三友化工:粘胶纯碱双龙头成本优势突出,三链一群打开成长空间)
(报告出品方/作者:光大证券,赵乃迪)
1、 粘胶纯碱双龙头,“三链一群”打开成长空间
1.1、 打造“两碱一化”特色模式,循环经济优势突出
公司拥有化纤、纯碱、氯碱、有机硅四大主业并配套热电、原盐、碱石、物 流、国际贸易等循环经济体系,是国内纯碱、粘胶行业的双龙头企业。唐山三友 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 1999 年 12 月,公司总部坐落于“渤海之滨”唐山市 曹妃甸区。自 2003 年上市以来,公司由成立之初单一的纯碱生产企业发展成为 具有“两碱一化”特色循环经济模式的纯碱粘胶双龙头企业。目前,公司主要产 品产能包括 340 万吨纯碱(权益产能 286 万吨)、78 万吨粘胶短纤、52.5 万吨 PVC、53 万吨烧碱、20 万吨有机硅单体。其中纯碱、粘胶短纤产能规模位居国 内领先地位。
公司制定“三链一群”发展计划,打开未来成长空间。三友化工 “十四五”、 “十五五”期间计划构建“两碱一化”循环经济产业链、有机硅新材料产业链、 精细化工产业链、新能源新材料“双新”战略产业集群布局,努力将公司打造成 为河北省沿海经济带盐化工、化工新材料领域的领军企业。“三链一群”产业发展计划投资总规模约 570 亿元,布局完成后公司四大主营产品将有望新增 30 万 吨/年新溶剂法绿色纤维素纤维;55 万吨/年烧碱及下游高端新材料、功能性树 脂;扩建 20 万吨/年有机硅单体及下游产品;开发纯碱副产物资源化利用技术及 项目。此外,公司筹划有机硅新材料板块独立上市,并计划投资 220 亿元发展 光伏发电、海水淡化、绿电制氢、氢能利用等新能源、新材料业务。
公司具备循环产业链,成本优势明显。公司在国内首创以“两碱一化”为主, 热力供应、精细化工等为辅的较为完善的循环经济体系,以氯碱为中枢,纯碱、 粘胶短纤维、有机硅等产品上下游有机串联,实现了资源的循环利用和能量的梯 级利用,达到了增产、增效,降成本、降能耗,节水、节电、节汽的良好效果。 作为公司循环经济中枢,生产的烧碱 80%用于粘胶短纤维生产;产生的氯气、 氢气生产氯化氢,用于 PVC、有机硅单体生产;氯碱产生的废电石渣浆用于纯 碱生产,通过发挥循环经济中轴作用,合理有效的平衡耗氯产品结构,为公司稳 定经营提供有力支撑。同时公司实施循环海水系统改造,充分利用循环经济及自 备电厂优势,强化成本费用控制。(报告来源:未来智库)
1.2、 公司股权结构清晰,奖金激励制度明确
公司股权结构清晰,两大股东合计持股比例 44.50%。唐山三友碱业集团持 有公司 36.40%的股权,是公司的控股股东。唐山三友集团持有碱业集团 100.00%的股权,直接持有公司 8.10%的股权。三友集团现有 10 家股东,持股 较为分散,三友集团目前无实际控制人。目前,河北省国资委对三友集团履行出 资人职责。此外公司下属 11 家子公司分工明确,围绕公司主营业务展开,涉及 粘胶短纤、纯碱、氯碱等产品的生产与销售。
公司奖励机制的依据为 ROE 水平。奖励机制与公司业绩挂钩有助于增强公 司高管人员对实现公司持续、健康发展的责任感、使命感,确保公司发展目标的 实现。根据公司 2019 年修订的《奖励基金管理办法》,奖励基金以 ROE6%和 10%作为两个临界点,公司当年 ROE 水平越高,奖励基金的提取比例越高。奖 励基金 60%分配给公司高管人员,40%分配给公司员工。此次办法的修订有利 于提高公司员工工作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使员工认识到其与公司利益具备一致 性。
1.3、 21 年化工行业景气度回暖,公司四大主营产品价 格大涨推升业绩
近十年,公司营收整体呈现上行趋势。2021 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231.8 亿 元,相较 2012 年 104.8 亿元营业收入增长 121%,CAGR 为 9%;2021 年公司 实现归母净利润 16.7 亿元,相较 2012 年 1.14 亿元归母净利润增长 1366%, CAGR 为 35%。回顾公司历史,2013、2017、2021 年是公司业绩增速的三次拐 点:2013 年受益于原料价格下降、下游市场需求回升,以及 16 万吨差别化粘胶 短纤项目投产、青海五彩碱业 110 万吨纯碱项目进入试生产阶段,公司业绩大 增;2017 年环保因素推动各项主营产品价格上涨,纯碱行业进入上行周期。
2021 年公司主营产品价格大涨推升业绩。2020 年受疫情冲击,公司主营产 品产销量同比降低。21 年行业景气度回升,公司纯碱内销价格创历史新高,粘 胶短纤维售价达到 2018 年以来新高,营收、归母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 30%、 133%。
公司纯碱、粘胶短纤贡献六成毛利。2021 年公司粘胶短纤、纯碱收入在总 营收中的比例分别达到 36%、27%。21 年纯碱、粘胶短纤景气度上行,公司盈 利能力随之提升,21 年公司毛利率为 22%,相较于 20 年增长 4 个百分点。公 司毛利主要来源于纯碱、粘胶短纤、烧碱业务,21 年公司纯碱、粘胶短纤和烧 碱业务毛利率分别为 31.5%、12.0%、46.5%,分别贡献毛利占比 38%、19%、 8%。(报告来源:未来智库)
1.4、 公司是粘胶纯碱双龙头,规模及成本优势显著
1.4.1、粘胶短纤:成本优势明显,差别化率领先
公司粘胶短纤产能规模领先,产品差别化率行业第一。21 年三友化工粘胶 短纤维产能 78 万吨/年,市占率约为 15%,在行业中拥有一定的话语权和影响 力。公司粘胶短纤维始终坚持高端化、差别化发展路线,能够满足不同客户的个 性化需求。国内首创莫代尔纤维、全球首创竹代尔纤维后,公司成功研发出莱赛 尔纤维,是国内唯一拥有三代纤维产品的公司。21 年公司抓住莫代尔纤维市场 机遇,两条生产线莫代尔改造顺利完工,实现了四线同时生产莫代尔纤维产品。
绿色环保成粘胶短纤发展趋势,公司积极推进绿色纤维素项目建设。生产 1 吨粘胶纤维需要消耗烧碱 595 公斤、硫酸 850 公斤,但生产 1 吨莱赛尔纤维仅 消耗烧碱 45 公斤、不需要使用硫酸,故被誉为“21 世纪的绿色纤维”。目前, 我国莱赛尔纤维刚刚起步,产能不到粘胶短纤总产能的 5%,单线产能较低,成 本较高,在差别化纤维领域仍有发展空间。目前公司正积极推进年产 6 万吨新溶 剂法绿色纤维素纤维项目,进一步加快动能转换,优化产业结构。“十五五”期 间,公司将根据一期 6 万吨/年新溶剂法绿色纤维素纤维项目产品市场的拓展情 况,推进二、三期合计 24 万吨/年新溶剂法绿色纤维素纤维项目发展。
自循环模式生产,公司粘胶短纤成本优势国内领先。原材料方面,公司自产 的烧碱超过 80%用于粘胶短纤生产,棉浆、木浆、竹浆主要由下属子公司提供, 采取“低价增储,高价缩量”策略采购浆粕,降低采购成本。技术方面,公司大 力实施化纤酸性水回收新工艺开发等三百余项科技创新项目,“粘胶废气生物法 超净处理及资源回用技术”通过中纺联鉴定,引进先进技术回收粘胶短纤维生产 废气中的二硫化碳循环利用,降低原材料和能源的消耗。近年,公司粘胶短纤生 产成本处于 8621 元/吨至 11758 元/吨区间,其中原材料成本占比近九成。21 年公司粘胶短纤毛利约为 1454 元/吨,较 20 年同比增加 185%,毛利率为 11.97%,处于行业领先地位。
1.4.2、纯碱:氨碱法龙头,规模优势显著
公司纯碱年产能 340 万吨,“十四五”末有望达到 380 万吨。公司目前拥 有的纯碱产能包括本部230万吨和青海五彩碱业110万吨(公司持股比例51%)。 公司采用氨碱法生产纯碱,主要原料为原盐、石灰石、焦炭。公司生产的纯碱中 重质碱占总产量的 70%左右,而公司主要利用液相水合法进行超低盐重质纯碱 的生产。三友化工由成立之初具备 100 万吨/年产能的单一纯碱生产企业稳步发 展至纯碱散装化率、重质化率以及低盐化率三项指标均居行业第一位的龙头企 业,产品质量处于行业领先水平,规模优势显著。
公司纯碱成本在氨碱法企业中独具优势。2019-2021 年,公司纯碱平均营业 成本为 1094 元/吨,而同样采用氨碱法的山东海化纯碱平均营业成本约 1391 元 /吨。而远兴能源由于采用天然碱法,具有天然的低成本优势,同期平均成本约723 元/吨。可见,三友化工在同样采用氨碱法的企业中纯碱成本较低,但与采 用天然碱法的企业相比有一定差距。(报告来源:未来智库)
1.4.3、有机硅:20 万吨扩产项目稳步推进,有机硅板块有望分拆 上市
公司大力研发有机硅下游产品,产业链一体化优势凸显。目前公司拥有 20 万吨/年有机硅单体产能,远期规划产能 40 万吨/年。2021 年子公司硅业公司有 机硅下游 2.5 万吨/年 110 硅橡胶装置、1 万吨/年 107 胶装置、1200 吨/年高含 氢硅油生产线均顺利投产,消泡剂用硅膏、聚醚硅油成功中试生产,实现了硅膏、 硅油在油田行业的首次应用。公司将有机硅产业链延伸至下游,已具备环体下游 加工项目包括 107 胶 3 万吨/年、110 胶 4.5 万吨/年的生产能力。公司布局下游 高附加值产品的同时,发展循环产业链,充分利用副产品降本增效,将有效平抑 “双碳”目标下原料供需波动对经营业绩的压力。
三友化工有机硅生产成本约在 1.1 万元/吨至 1.7 万元/吨区间波动。公司将 氯碱产生的氯气、氢气用于有机硅单体生产,采取低价增储等方式采购原材料硅 块,成本具备竞争力。2021 年,三友化工有机硅环体生产成本约 1.66 万元/吨, 毛利约 8187 元/吨,单吨成本虽高于行业龙头合盛硅业,但低于其他同行水平。 未来待三友成功建成上游工业硅基地,公司有机硅成本有望进一步下降。
公司计划做强有机硅新材料产业链,建设工业硅基地,未来硅业公司有望分 拆上市。三友化工立足于当前 20 万吨/年有机硅单体产能,持续向产业链上下游 延伸:上游筹划建立硅石基地将降低原料成本;下游发展硅橡胶等新材料产业将 提升高附加值产品市场份额;此外,20 万吨/年单体产能扩建项目正稳步进行。 2022 年 3 月公司公告称,为做大做强有机硅新材料产业,拟分拆硅业公司上市, 公司整体盈利能力和综合竞争力有望持续提升。
1.4.4、PVC:成本把控良好,盈利大幅改善
公司开拓 PVC 原料供应新渠道,积极研发下游功能性特种树脂产品。2021 年子公司氯碱公司 2 万吨/年 PVC 专用树脂改造项目达产,公司 PVC 产能达 52.5 万吨(含 9 万吨专用树脂)。2020 年新冠疫情使下游手套成为 PVC 需求增长点, PVC 糊树脂市场规模迅速扩大,三友化工 PVC 糊树脂主要产品型号有 SY-Z170 (可用作医用手套原料)、SY-Z140,20 年公司专用树脂手套料销量同比增长 85%,PVC 毛利率上涨至 18%。21 年公司开拓宁夏、新疆等地原料电石货源渠 道;氯碱公司主产高利润率产品,专用树脂产量达 3.5 万吨;膜材树脂实现工业 化生产,劳保防护手套专用树脂完成小试,计划 2022 年完成验收。
20-21 年 PVC 盈利大幅改善,22 年电石价格大涨支撑 PVC 价格。公司 PVC 生产采用电石法工艺,成本主要受原料电石价格波动影响。2017-2020 年公司 PVC 生产成本稳定在 5500-6000 元/吨,2020 年受益于糊树脂行情,公司 PVC 单吨毛利高达 1262 元。受原料供应紧张传导,21 年公司 PVC 产品售价同比大 幅上涨,毛利约 600 元/吨。受区域性环保政策制约、“能耗双控”政策收紧等 影响,22 年 Q1 原料电石价格持续走高,对 PVC 价格形成刚性支撑,公司 PVC 生产成本相应升至 8000 元/吨左右。(报告来源:未来智库)
2、 粘胶短纤新增产能有限,供需持续改善
2.1、 粘胶短纤是三大棉纺原料之一,处于纺织产业链中游
粘胶短纤属于天然纤维素的再生纤维,和棉花、涤纶短纤同属于三大棉纺原料。它是以天然纤维素(浆粕)为基本原料,经碱化、老化、磺化等工序制成可 溶性纤维素磺酸酯,再溶于稀碱液制成粘胶,经湿法纺丝而制成。粘胶短纤的特 性类似于棉,又称作人造棉。在主要的纺织纤维中,粘胶纤维的含湿率最符合人 体皮肤的生理要求,具有光滑凉爽、透气、抗静电、染色绚丽等优点,兼具天然 纤维的舒适和合成纤维的功能性,常与棉、毛或各种纤维混纺、交织,用于各类 服装及装饰用纺织品。近年来,随着粘胶短纤自身产品升级以及下游纺织工艺提 升,粘胶短纤“出于棉而优于棉”的特点愈发明显,广泛应用于高档服饰。
粘胶短纤作为我国纺织工业的重要原料,处于产业链中游。纺织产业上游主 要原材料包括棉、木、竹浆粕等;下游产品主要包括人棉纱、混纺纱和无纺布, 主要用于服装、床上用品、防尘罩、湿面巾、尿不湿以及医疗卫生用品等消费领 域。
2.2、 粘胶短纤新增产能有限,行业集中度不断提高
2021 年中国粘胶短纤产能的全球占比为 73%,未来产能或逐步向东南亚转移。我国是粘胶短纤第一生产大国,21 年产能占比达到 73%,印尼是全球第二 大生产国,产能占比 13%。2021 年我国从印度尼西亚、印度、泰国进口粘胶短 纤量增速较快,东南亚国家本土粘胶短纤生产线持续扩张,粘胶短纤产能未来或 将逐步向东南亚国家转移。
粘胶短纤行业作为传统周期性产业,市场变化周期一般为 4-5年。2014-2017 年期间,粘胶短纤行业处于景气上行周期,国内粘胶短纤企业纷纷扩产;2018 年,新建产能集中投放,国内共计 100 万吨产能建成投产,18 年国内产能同比 增长 17.2%。随后行业景气下行,市场进入消化新增产能阶段,产能增速放缓; 2019、2020 年产能分别同比增加 2.3%、2.1%。
2022 年粘胶短纤新增产能有限,供需格局有望持续改善。2021 年,我国粘 胶短纤行业有效产能约 508 万吨,同比增长 3.6%;产量为 372 万吨,同比增长 5.5%。2021 年 4 月,三友化工发布公告称拟投资 16.35 亿元建设 20 万吨/年新 溶剂法绿色纤维素纤维项目一期(一期产能为 6 万吨/年),项目建设期 3 年, 短期暂不对行业供给格局产生影响。2022 年国内粘胶短纤企业暂无投产计划, 行业整体产能稳定。
准入门槛趋严,中小产能陆续退出。2017 年工信部发布《粘胶纤维行业规 范条件》,指出严格控制新建粘胶短纤维项目,新建项目必须拥有与新建生产能 力相配套的原料基地等条件;改扩建粘胶纤维项目总生产能力要达到:连续纺粘 胶长丝年产 1 万吨及以上;粘胶短纤维年产 8 万吨及以上,产品差别化率高于 30%。随着环保成为刚性要求,粘胶短纤行业的准入门槛不断升高,更多中小产 能也将陆续淘汰。
行业集中度不断提高。2021 年中国粘胶短纤行业共有 14 家在产企业,行 业产能集中度不断提高,CR3 提升至 66%,CR6 提升至 84%。赛得利、三友化 工、中泰化学产能规模行业领先,头部效应明显。国内 22 年无新增产能,粘胶 短纤行业正向差别化、功能化产品转型升级,资源利用率和行业集中度有望进一 步提高,头部企业规模效应优势明显。
粘胶短纤外贸依存度较低,22 年受益于海外消费需求回暖出口量或有提升。 2021 年,我国粘胶短纤出口量为 32.6 万吨,同比下降 13%,出口量占总产能 6%左右;出口均价为 1843 美元/吨,同比上涨 41%。21 年出口量下降的主要 原因是出口均价较高,相较东南亚等国优势不足,疫情反复及高昂的海运费导致 海外消费需求降低。我国粘胶短纤主要出口国为巴基斯坦、土耳其、美国。目前, 我国粘胶短纤进口依存度较低,自给率高。2022 年随着海外疫情形势的好转, 下游纺服需求消费提升,粘胶短纤出口市场向好。
粘胶短纤 22 年 Q2 产量平稳,需求回暖去库明显。2022Q2 粘胶短纤产量 为 88 万吨,与 21 年 Q2 基本持平。2022 年 Q2,粘胶短纤库存持续消化,保持 在低位水平。(报告来源:未来智库)
2.3、 疫情好转内需有望回暖,人民币贬值提振外需
粘胶短纤下游主要应用于纺纱和非织造布(无纺布)两大类。2021 年,中 国粘胶短纤行业的表观消费量在 360 万吨左右,同比增长 9%,其中 86%应用 于纱线领域,14%应用于无纺布领域。纺纱(纱线)中的人棉纱为粘胶短纤的主 要需求来源,人棉纱综合多种面料的优点于一身,兼具棉布的舒适性,涤纶的韧 性强度以及真丝的柔软坠感,其用途非常广泛,可以用来纺织衣物和床品,也能 作为高级织物及针织品的原料(精梳纱)。
无纺布的消费量占比从 2016 年的 5%上升到 2021 年的 14.1%,成为新的 需求增长点。无纺布,又称非织造布,具有防潮、透气、易分解等特点。粘胶短 纤多应用于水刺无纺布行业,无纺布领域对粘胶纤维的白度指标要求更高,通常 称之为“高白粘胶纤维”,其在医疗的医用纱布、一次性毛巾、一次性手套、外 科用一次性手术服(非防护服)、一次性床单等医用物资中应用广泛。2020 年 新冠疫情为无纺布行业带来了巨大的机遇,无纺布在各行业领域中的应用需求得 到大幅提升,消费量同比增长 44%。随着人们的公共卫生安全意识增强以及消 费升级,医疗卫生用品、面膜、婴儿纸尿布等产品将带动无纺布需求增长,进而 为粘胶短纤带来需求增量。 图 27:21 年粘胶短纤表观消费量复苏。
疫情影响持续,下游纺服需求 22 年下半年有望回暖。2021 年国内纺织服 装业营业收入为 1.48 万亿元,累计同比增长 8%。21 年上半年国内纺服收入累 计同比增速较高,21 年下半年下游纺服业营收累计同比增速放缓。同时,高昂 海运费抑制出口需求,21 年粘胶短纤出口量同比下降 13%。22 年 3 月以来疫情 持续影响上海、北京等多个一二线城市,终端消费需求恢复的速度仍需关注疫情 防控进展,品牌服饰销售数据已经体现出了疫情的负面影响。展望 22 年下半年, 随着疫情缓解,预计内需有望逐步回暖,同时在人民币贬值背景下,出口有望提 振。
棉花与粘胶短纤同作为棉纺原料,构成直接替代关系。棉花是纺织业生产的 重要原材料,与涤纶短纤和粘胶短纤为主的棉型化学纤维形成直接竞争和替代关 系。棉花作为天然纤维,受制于种植业规模的限制,难以满足经济发展中旺盛的 纺织需求,地位逐渐被化纤替代。棉花与粘胶短纤性能十分接近,都具有亲肤、 透气性好等特点,同时可再生易降解。与此同时,下游应用领域重叠度较高,价 格趋势趋同,故常常被作为竞品进行比较。
棉花-粘胶短纤价差处于高位,未来替代效应有望带动粘胶短纤需求增长。 2021 年棉花-粘胶短纤平均价差约为 4376 元/吨,2022 年价差进一步扩大达到 近万元高位。高居不下的棉价有望刺激替代品粘胶短纤的消费,未来下游使用粘 胶短纤替代棉花的动力进一步增强。
棉花供应紧张支撑高价,22 年或将筑顶回落。近年来我国棉花种植面积持 续下降,棉花供应持续趋紧,为棉花价格提供坚强支撑。2021 年全国棉花种植 面积为 3107 千公顷,同比降幅为 2%。21 年全国棉花总产量为 573 万吨,同比 降幅为 3%。2021 年 1-8 月消费复苏助力棉花价格稳定上涨,“新疆棉”事件 和疫情对市场冲击整体可控。2021 年 8 月“能耗双控”政策加码,对包括棉花 在内的纺织品上游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面对棉花增产预期、纺织品消费下行 等多重压力,22 年棉价或将短期冲顶后温和回落。
2.4、 下游需求逐步改善,粘胶短纤行业有望筑底回暖
2022 年粘胶短纤下游需求有望恢复,价格有望上涨。2021 年粘胶短纤价格 波动较大,成本端上涨挤压粘胶短纤企业利润。2021 年粘胶短纤均价为 13364 元/吨,同比上涨 45%,粘胶短纤-溶解浆价差为 5571 元/吨,同比增长 55%。 2022 年国内粘胶短纤新增产能仍然有限。随着全球疫情逐渐好转,21 年高涨的 海运费或将回落,海外纺服消费回暖有望拉动粘胶短纤需求增长,叠加国内疫情 缓解后纺服需求回升,粘胶短纤行业有望筑底回暖。(报告来源:未来智库)
3、 纯碱供需偏紧,高景气有望持续
3.1、 纯碱是重要的化工原料,我国以合成碱为主
纯碱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化学式为 ,又称苏打、碱灰,分类属 于盐,但因其水溶液呈现弱碱性被称为纯碱。根据密度的不同,纯碱主要分为轻 质纯碱和重质纯碱,轻碱通过水合法或挤压法得到重碱。纯碱下游应用广泛,主 要用于平板玻璃、玻璃制品和陶瓷釉的生产,还广泛用于生活洗涤、酸类中和以 及食品加工等。
目前纯碱工艺主要分为天然碱法和合成法,而合成法又分为氨碱法和联碱 法。原材料大致包括原盐、合成氨、二氧化碳、石灰石、天然碱等。目前我国纯碱装置中联碱法最多,氨碱法其次,天然碱法由于受到资源限制占比较小。氨碱 法生产过程中需用氨作为媒介,原料价廉易得,且生产连续、产品纯度高,但原 盐利用率低,排出的废液废渣污染环境;联碱法生产纯碱的同时产出副产品氯化 铵,无需投入石灰石、焦炭等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环境污染较小,但联碱法工艺 流程复杂,副产品氯化铵易受复合肥行业发展制约(复合肥的基础肥料);天然 碱法成本较低,但受限于碱矿资源分布不均。
3.2、 全球短期新增产能较少,新兴市场需求增速较快
全球纯碱供给稳定,中国产量位居全球第一。全球纯碱产能在 7100 万吨左 右,据 Bloomberg,2021 年全球纯碱产量为 6827 万吨,近五年 CAGR 为 3%, 产量稳定。按照区域划分,产量最高的地区是中国,2021 年产量占比达到 48%, 其次为北美和西欧,占比分别达到 19%和 11%。增速最快的是中东和非洲地区, 近五年产量年均增速超过了 10%,中国、南亚与东南亚地区的产量增速维持在 3-4%水平。
全球纯碱生产主要以合成碱为主,美国是第一大天然碱生产国。全球纯碱生 产维持合成碱占比约 70%,天然碱法占比约 30%的格局。目前全世界发现天然 碱矿的只有美国、埃塞俄比亚、土耳其、中国等少数国家,其中美国是全球最大 的天然碱生产国,储量达到 230 亿吨,2021 年产量达到 1200 万吨,土耳其是 第二大天然碱生产国,储量 8.8 亿吨,2021 年产量达到 440 万吨。
海外纯碱企业以大型跨国公司为主,产能集中度较高。全球纯碱龙头企业包 括索尔维 Solvay ,辛那 Ciner,创世纪碱业 Genesis Energy,塔塔化学 Tata Chemicals,Şişecam,Ciech 等企业,几家头部企业合计年产能超过 2300 万吨。 其中索尔维计划将纯碱部门进行独立拆分,Şişecam 将购买大西洋项目和辛纳资 源的 60% 股份,待整合重组后全球产能有望进一步向头部集中,行业呈现出加 速整合的趋势。
全球纯碱消费量稳定增长,新兴市场增速相对较快。2010-2021 年全球纯碱 消费量 CAGR 为 3.3%,增速较为稳定。按地区划分,中国是最大的纯碱消费国, 21 年消费量达到 3053 万吨。中东和非洲地区消费量增速最快,2010-2021 年CAGR 达到 5.2%。南亚与东南亚消费增势同样迅猛,消费量从 2010 年的 546.5 万吨增长到 2021 年的 821.5 万吨,增幅达到 50%,消费量已经超越北美。
全球纯碱下游需求结构稳定,玻璃占比过半。按照结构划分,玻璃是全球纯 碱消费中占比最高的产品,2021 年消费量为 3558.6 万吨,占比达到 52.1%。 其他主要需求领域包括肥皂与洗涤剂、无机化学品等,占比分别达到 13.20%、 12.03%。(报告来源:未来智库)
3.3、 国内纯碱供给偏紧,新增产能有限
国内纯碱产能增长缓慢,供给端基本稳定。2021 年我国纯碱有效产能为 3231 万吨,有效产能同比增长 2.8%;据百川盈孚,2022 年,我国纯碱有效产 能预计为 3186 万吨,较 21 年同比下降-1.4%。2021 年,我国纯碱产量约为 2716 万吨,同比增长 6.3%。我国由于天然碱资源较少,纯碱行业主要采用氨碱法和 联碱法生产工艺,2021 年产能占比分别为 47%和 47%,合计约占国内纯碱总供 给量的 94%。
纯碱行业产能集中度较低,仅远兴能源采用天然碱法生产。2021 年我国纯 碱行业产能大于 100 万吨的企业共 10 家,合计产能 2120 万吨,约占总产能的 62%。其中位列前三的中盐化工、三友化工、河南金山的产能分别为 390 万吨、 340 万吨、330 万吨,CR3 集中度约为 31%,CR6 集中度近 50%,国内纯碱行 业产能分布较分散。
行业进入壁垒高,2022 年纯碱新增产能有限。2010 年工信部印发的《纯碱 行业准入条件》中规定,新建、扩建的氨碱法纯碱年产能不得小于 120 万吨/年, 联碱法纯碱年产能不得小于 60 万吨/年,此外,亦对新建、扩建的纯碱项目的能 耗、排污、产品质量提出一定要求。环保政策压力导致部分纯碱厂家关停。根据 发改委颁布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 年本)》,除天然碱项目外,其 余纯碱项目均被划为限制类产业,因此目前只有天然碱项目具备扩产条件。虽然 2020 年工信部对《纯碱行业准入条件》予以废止,但作为高污染产业,纯碱新 建项目仍然有限。21 年年底江苏连云港 130 万吨/年装置停车;安徽红四方 20 吨/年装置、连云港德邦 60 万吨/年装置有望投产、内蒙古远兴能源 340 万吨/ 年天然碱法装置有望于 2022 年三、四季度建成,对 2022 年纯碱供需格局影响较小;23 年南方碱业 60 万吨/年装置预计淘汰。此外,纯碱供给端 22 年仍可能 受停车检修、能耗“双控”、限电等因素扰动,短期内无显著增量。
纯碱去库明显,2022 年产量稳定增长。纯碱月度生产情况较为稳定,2022 年前五个月平均月产量为 236 吨,较 2021 年平均月产量增长 1%。22 年以来纯 碱处于去库阶段,历史上纯碱去库最长经历 4-6 个月,因此下半年有望迎来累库 需求。进入 2022 年以来,利润高位驱使纯碱装置开工率维持高位。
3.4、 需求端地产静待复苏,光伏快速发展
2021 年纯碱需求增长明显,下游玻璃需求约占国内纯碱需求量的七成。 2021 年纯碱全年表观消费量约为 2664 万吨,同比增长 8.6%。纯碱下游需求主 要来自于玻璃,与房地产、汽车行业紧密联系。平板玻璃和日用玻璃在纯碱下游 消费量中的占比分别为 47%、17%;其次是光伏玻璃,占比约为 8%。
平板玻璃对纯碱需求刚性,2021 年以来产销两旺。平板玻璃行业比较特殊, 生产线停产冷修成本高、周期长,一旦点火投产一般会保持 8-10 年不间断生产, 因此对纯碱的需求量非常稳定。 2020 年平板玻璃月度产量变化较小,21 年产 量创下新高。2021 年至今平板玻璃开工率较为稳定,长期保持 85%以上。出口 方面, 2016-2019 年,平板玻璃出口金额稳定在 15 亿美元。
“稳增长”政策基调不变,地产后续仍有望发力。自去年 12 月以来,中央 在多次会议中强调经济工作“稳字当头”,今年 4 月 29 日的政治局会议再次强 调了维稳,虽然 22 年开年疫情导致房地产数据低迷,但随着疫情好转,地产基 建后续有望发力,期待地产开工数据拐点来临。
地产是平板玻璃下游最大的需求领域。地产占据玻璃 75%的需求份额,玻 璃安装处于地产施工流程的后期。2020 年疫情导致房屋竣工周期延后,21 年房 屋竣工面积同比增长,为玻璃需求提供支撑。22 年以来受疫情影响,房屋开工、 竣工数据同比大幅下滑,期待疫情好转后地产行业复产带来的需求增量。
国内光伏利好政策频传,新能源发展成效显著。近年来,我国以风电、光伏 发电为代表的新能源发展态势良好,装机规模稳居全球首位,发电量占比稳步提 升,成本快速下降,已基本进入平价无补贴发展的新阶段。2022 年 5 月 30 日, 国家能源局印发《关于促进新时代新能源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提出到 2030 年我国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 12 亿千瓦以上的目标,加快构建 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
欧美各国重注光伏发展,新能源加速发展成全球趋势。近年来,以欧美发达 国家为首的各国纷纷加大新能源领域投资,包括欧盟和英国在内的国家和组织不 断上调减排目标,提高光伏系统装机量上限,新能源的发展成为全球共识。
2021 年光伏玻璃产能集中释放,拉动 200 万吨以上的纯碱消费量。据国家 能源局,我国 2021 年光伏新增装机容量约 54.88GW,连续 9 年稳居世界首位; 21 年我国光伏累计装机容量达 306GW,较 2013 年的 19.42GW 翻了近 16 倍。 中国光伏行业协会预测 2022 年国内光伏新增装机可能增至 75GW 以上,乐观预 测 2025 年我国光伏新增装机量将达到 110GW。“双碳”目标下,光伏行业的 快速发展将极大带动光伏玻璃需求量,进而打开纯碱需求增量空间。根据 CPIA 保守预测口径,2022 年国内光伏新增装机量 75GW,对应 313 万吨纯碱需求量。(报告来源:未来智库)
3.5、 纯碱价差处于高位,企业高盈利状态有望延续
纯碱价差达到高位,轻质纯碱盈利改善。纯碱价差于 21 年四季度达到历史 高位,21 年底至 22 年初快速回落,2 月以来价差回暖,盈利改善,维持在历史 相对较高水平。纯碱供给端持续偏紧,在需求端地产复苏预期,以及光伏领域需 求持续增长的情况下,后续价格有望维持强势。
4、 有机硅:有机硅需求有望延伸至新能源领 域,长期看好行业发展
4.1、 有机硅应用广泛,二甲基二氯硅烷是最重要单体
有机硅为硅有机化合物的统称,二甲基氯硅烷是最重要单体。有机硅通过金 属硅和氯甲烷合成水解而成。合成有机硅的第一步为生成甲基氯硅烷,然后通过 合成水解可得到一甲基三氯硅烷、二甲基二氯硅烷及三氯硅烷。其中二甲基二氯 硅烷是有机硅最主要的单体品种,其主要下游为硅橡胶和硅油。由于有机硅单体 状态不稳定,企业一般将单体合成为 DMC(二甲硅氧烷)或 D4 等中间体进行 出售。目前国内所提到的有机硅产能一般指甲基氯硅烷产能,而目前所统计的产 量情况均为二甲硅氧烷的产量。
4.2、 产能快速扩张,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
国际市场方面,我国为有机硅主要生产国,承担全球 50%以上产能。2008 年后,我国本土有机硅企业快速发展,国内产能持续扩张,世界产能向中国国内 转移,目前中国已成为全球有机硅主要生产国。2021 年中国有机硅产能达到 373 万吨,占全球产能的 62%左右。
供给端,近 5 年来产能及产量持续扩张。2017-2021 年,我国有机硅单体 产能基本呈现平稳上升趋势。2017年中国有机硅单体产能为285.5万吨,至2021 年提升至 372.5 万吨,2017-2021 年 CAGR 为 7%;产量方面,2017-2021 年我 国有机硅 DMC 产量呈现总体上升趋势,2017 年中国有机硅 DMC 产量为 98.5 万吨,至 2021 年提升至 142.0 万吨,2017-2021 年 CAGR 为 10%。
产能即将进入快速扩张周期,2022 年新投产产能有显著突破。近几年有机 硅行业持续快速发展,国内有机硅企业纷纷进行扩产,新增产能将集中于 2022 年-2023 年投产,行业产能即将进入快速扩张周期。根据百川盈孚预测,2022 年我国有机硅新投产产能将有显著突破,预计将有 205 万吨单体产能释放,总 产能将突破 550 万吨,同比增长超过 50%。
4.3、 海外出口强劲,新能源领域需求有望快速增长
有机硅产品种类众多,应用领域广泛。由于有机硅材料具备耐温、耐候、电 气绝缘、低表面张力等优异的性能,因此其在建筑、电子电气、纺织、汽车、机 械、皮革造纸、化工轻工、金属和油漆、医药医疗、军工等行业得到广泛应用, 并形成了丰富的产品品类,大约共有 8000 多个品种,应用在各个行业,有“工 业味精”之称。根据百川盈孚数据,2021 年国内有机硅 DMC 表观消费量为 118 万吨,下游应用主要集中在建筑领域,占比约 34%,比例相比过去 5 年略有下 滑。硅胶手套、钱袋、装饰品等生活日用品领域有机硅应用前景广泛,对整体需 求拉动作用强劲。
新能源汽车、光伏、5G 等新兴市场需求增长点正在形成。硅橡胶是有机硅 下游主导产品,有机硅良好的性能使其被用作建筑领域的粘胶剂、密封胶,也应 用于电子器件、光伏背板的粘结封装,对半导体进行灌封和保护,以及凭借耐高 低温性和绝缘性能在汽车领域广泛应用。有机硅需求从传统领域延伸至新兴领 域,随着国家对新能源汽车大力扶持,光伏、5G 等领域发展向好,有机硅需求 有望迎来新增长点,为行业带来发展机遇。
疫情及产业结构调整抑制海外产能,有机硅出口增长明显。2008 年后,随 着国内产能快速扩张,国内有机硅技术工艺逐步成熟,国产产品质量不断升级, 有机硅国产化进程快速推进,有机硅进口量呈持续下降趋势,进口替代效应显著。 与此同时,随着世界产能向中国国内转移,本土优势企业亦逐步拓展海外市场, 我国有机硅出口量持续快速增长。2014 年,我国成为有机硅净出口国,据海关 总署数据,2021 年中国有机硅出口 39 万吨,同比增长 60%。近 5 年来,有机 硅出口增长明显,主要原因在于海外陶氏、迈图等巨头厂商受疫情影响以及产业 结构调整,初级形态聚硅氧烷生产减少,我国有机硅国际市场地位得到进一步稳 固。在世界有机硅行业竞争格局优化背景下,预计未来我国有机硅出口增速将持 续保持高位。(报告来源:未来智库)
4.4、 成本端支撑 21 年有机硅行业景气度上行,看好需 求增长持续性
预计未来需求增长持续,看好有机硅需求空间逐步打开。根据美国市场调查 公司 Markets and Markets 发布的有机硅市场预测报告,未来有机硅市场将保 持稳健增长,其增长动能主要为:1)有机硅在越来越广阔的领域展示其优越性 能并发挥作用,新材料、生物医疗、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及日用品等新兴应用 领域对有机硅的消费需求均保持快速增长,以有机硅液体胶为例,该产品在医疗 器械方面的应用将推动该产品在全球范围内的需求进一步增长;2)新兴市场国 家人均 GDP 较低,人均有机硅消费量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增长前景 广阔,这将显著带动有机硅的市场需求。
我们基于以下假设,对国内厂商面临的有机硅需求量进行测算:
假设一:有机硅内需方面:根据百川盈孚数据,2021 年我国有机硅表观消 费量约 118 万吨,由于我国是有机硅净出口国,表观消费量可近似认为是国内 有机硅下游市场对国内有机硅厂商的有机硅需求量。据此假设 2021 年我国有机 硅厂商面临的内需为 118 万吨。
假设二:有机硅内需增速方面:SAGSI(全国硅产业绿色发展战略联盟)预 计国内有机硅消费量 2018-2023 年复合增速为 8.4%。据此假设 2022-2023 年 有机硅内需同比增速均为 8.4%,并谨慎假设 2024 至 2025 年同比增速降至 7%。
假设三:有机硅出口方面:根据海关总署,2021 年我国有机硅出口量约 39 万吨,相比 2020 年同比大幅增长约 60%。由于有机硅出口已阶段性到达历史高 位,叠加全球疫情逐步得到控制,假设 2022-2025 年我国有机硅出口量保持 5% 平稳增长。
根据以上假设,我们测算得出 2022 年国内厂商面临的有机硅需求量将达到 167 万吨,同比增长 8%,到 2025 年,有机硅需求量将达到 204 万吨,2021 年-2025 年 CAGR 为 7%。
我们对有机硅价格进行复盘与展望:
2020 年:疫情前期抑制需求,后期价格伴随全球补库存周期拉升。2020 年 初新冠疫情突发,上半年市场需求明显下行,有机硅价格逐步下行;下半年伴随 疫情逐步缓解,全球补库周期开启,有机硅价格经历快速反弹并在相对高位震荡。
2021 年:价格创新高后回落。2021 年上半年,国内有机硅价格由低点震荡 上行。2021 年下半年,受益于下游光伏、新能源以及传统消费需求增长,叠加 能耗双控政策致使上游原料工业硅短期出现短缺,有机硅价格大幅上涨并突破 6 万元/吨,创历史新高。随后伴随有机硅价格过高对下游需求产生抑制,有机硅 价格立即出现断崖式回落,至 2021 年底已降至 2.58 万元/吨,较年初的涨幅已 较小,为 18%。
2022 年:下半年或存在价格下行压力。2022 年一季度部分企业新增产能投 产,但由于春季需求旺盛,有机硅价格维持在较高位置;二季度受疫情影响,需 求下滑,有机硅供需失衡价格持续下跌;三季度由于新增产能进一步投产,叠加 需求淡季到来,价格或持续下滑;四季度由于原料工业硅产能释放,有机硅成本 松动,价格下行压力或将进一步凸显。(报告来源:未来智库)
5、 电石成本支撑 PVC 行业高景气, PVC 产业链 延伸至下游精细化工产品
5.1、 PVC 是世界上产量第二大的通用塑料,我国电石法 生产占比八成
PVC 即聚氯乙烯,是世界第二大通用塑料。PVC 是氯乙烯单体在过氧化物、 偶氮化合物等引发剂或在光、热作用下按自由基聚合反应机理聚合而成的聚合 物。根据氯乙烯单体的制得方法来区分,可分为电石法和乙烯法。PVC 本色呈 微黄色半透明状,具有阻燃、耐化学药品性高、机械强度及电绝缘性良好的优点。 随助剂用量不同,PVC 可分为软、硬聚氯乙烯,制品应用领域广泛。
电石法是目前我国 PVC 主流生产工艺,占比高达 80%。PVC 的生产工艺主 要有电石法和乙烯法两条路径。电石法由乙炔和氯化氢通过加成反应生成氯乙 烯,再经聚合制得 PVC,过程中需使用氯化汞催化剂,产生汞污染问题且能耗 较大,但优点是工艺和设备较简单、投资低、收率高。乙烯法以石油乙烯为原料, 采用乙烯氧氯化法,经二氯乙烷裂解生成氯乙烯,再聚合制得 PVC,优点是污 染少、耗能小,但设备投资大、流程长、且乙烯法源头为原油,而我国原油对外 依存度高,乙烯国内供给不足,使乙烯法制 PVC 成本受到制约。我国资源禀赋 具有“富煤、贫油、少气”的特点,故目前近 80%的 PVC 生产工艺采用电石法。
5.2、 环保压力提升 PVC 行业准入门槛,2022 年实际新增产能有限
环保力度增大,2017-2021 年 PVC 产能增速放缓,五年 CAGR 仅为 3%。 据中国氯碱网和卓创资讯,2021 年我国 PVC 总产能约 2711 万吨,同比增长 1.8%;产量约 2217 万吨,同比增长 9.6%。随着 17 年 8 月《关于汞的水俣条 约》生效,近年 PVC 行业产能增速放缓,2017-2021 五年复合增长率仅为 3%。 该公约要求减少汞排放,支持低汞、无汞触媒研发,无汞触媒技术确认可行 5 年后,不允许使用含汞触媒。氯碱行业相关环保政策持续收紧,倒逼产业结构转 型升级,同时行业集中度得以提高,中小落后产能相继出清。
2022 年受电石供应紧张和环保政策影响,新增产能仍将有限。2021 年我国 PVC 合计新增产能仅 52 万吨,其中电石法新增产能仅 16 万吨,部分装置投产 计划推迟至 2022 年。22 年 PVC 行业或有 265 万吨产能释放,但考虑原材料电 石供应紧张、限电限产等因素,部分装置实际落地存在不确定性,新增产能或将 有限。
未来新增产能以乙烯法居多,电石法制 PVC 产业加速绿色转型升级。2021 年及以后 PVC 投产计划中,新增乙烯法制 PVC 产能占比约六成,新增电石法制 PVC 产能占比约四成。传统电石法制 PVC 的落后小规模产能因环境污染问题逐 步被淘汰,但由于我国乙烯法制 PVC 所消耗的原油和乙烯资源有限,成本或受 国际油价波动影响,故电石法制 PVC 仍不可被完全替代。随着电石法 PVC 生产 装置的大型化、规模化和循环经济体系的建立,我国电石法 PVC 产业加速转型 升级,企业积极研究废水、废气、废渣的循环利用以及推动低汞触媒、无汞触媒的研发应用,为电石法制 PVC 赢得良性发展空间。
5.3、 PVC 下游地产、基建需求稳步增长
管材、型材/门窗需求在 PVC 下游制品中占据主导地位。PVC 是世界上产量 最高的通用塑料之一,应用领域广泛。根据所加增塑剂使用量的不同,聚氯乙烯 可呈现不同的物理性能和力学性能。PVC 制品主要有两类:一是软制品,主要 包括包装材料、薄膜、鞋底、人造革等;二是硬制品,主要包括型材、管材、地 板、墙板等板材。2017-2021 年,PVC 表观消费量复合增速为 3%。21 年 PVC 表观消费量约 2082 万吨,较上年同比增长 0.9%。下游消费结构中,建材行业 仍是 PVC 主要应用领域,管材管件及型材门窗合计占比约 50%,与地产、基建 行业密切相关。
2021 年出口市场向好,PVC 海外需求大增;2022 年出口量或回落但仍将 处于高位。21 年 PVC 出口量约 175 万吨,较上年同期增长 200%,主要系春节 期间,美国德州受寒潮影响,多套 PVC 装置停车。2-4 月东南亚国家订单需求转 移至国内,PVC 出口量大增。相较于 21 年海外装置在极端气候影响下停工检修, 我国 PVC 出口量屡创新高而言,2022 年我国 PVC 出口市场或将恢复常态,但 随着海外疫情逐渐得到控制,下游需求稳步恢复,我国 PVC 出口市场仍将保持 良好态势
“稳增长”目标下,PVC 下游地产基建领域需求有望提升。由于 PVC 下游 制品主要为管型材等硬质品,多应用于门窗管道建设,因此 PVC 下游需求与基 建投资、房屋竣工、新开工面积关联度较高。2021 年上半年基建投资、房地产 市场各项数据达到近年高值,下半年指标逐步回落,终端地产基建需求将滞后传 导至 PVC 行业,二者趋势变化关联度高。3 月《政府工作报告》提出 2022 年我 国 GDP 预期增长目标在 5.5%左右。“稳增长”目标下,PVC 下游建材需求韧 性较足,且“十四五”期间我国计划完成约 21.9 万个城镇老旧小区改造任务, 城市更新项目将增加未来 PVC 管材替换需求。(报告来源:未来智库)
5.4、 电石成本支撑 21 年 PVC 价格上涨,2022 年原料 供应仍将偏紧
21 年“能耗双控”及限电推升 PVC 电石成本,电石供给长期偏紧。2021 年受“能耗双控”和不定期限电政策影响,内蒙古和宁夏电石企业开工率下滑, 原料电石供应紧张,电石价格创历史新高,2021 年 10 月下旬电石价格一度涨至 8139 元/吨历史高位。随着电价、原料价格的上涨,PVC 价格升至高位。四季度 国家出台煤炭保供稳价政策后,PVC 成本端支撑走弱,价格回落。21 年 11 月内 蒙古明确“十四五”期间,不再审批兰炭、电石、PVC、合成氨、甲醇等新增产 能项目,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2022 年及中长期电石供应或仍将维持紧 张格局,PVC 成本端支撑坚挺。
(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如需使用相关信息,请参阅报告原文。)
精选报告来源:【未来智库】。未来智库 - 官方网站
相关参考
水洗高岭土的价格(陶瓷行业原料、化工、设备供求资讯集锦(201983))
...企业牵线搭桥,提供一个专业的、有效的沟通平台。寻求合作1哈萨克斯坦里海沿岸有一间瓷砖厂停产5年至今,现寻求中国同行合作。该厂大致情况为:1、工厂位于乌拉尔市,有一条中小型二次烧成瓷片生产线,设备从球磨机到...
...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在北京发布了2022年全国石油和化工行业能效“领跑者”、水效“领跑者”榜单,交流推广节能降碳新技术。山东海化股份有限公司纯碱厂再度蝉联2021年度全国纯碱行业能效“领跑者”、水效“领跑者”...
...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在北京发布了2022年全国石油和化工行业能效“领跑者”、水效“领跑者”榜单,交流推广节能降碳新技术。山东海化股份有限公司纯碱厂再度蝉联2021年度全国纯碱行业能效“领跑者”、水效“领跑者”...
梳理机里面化纤渣子怎么处理(中央环保督察组反馈河北情况 三友化工倒碱渣破坏生态)
...理存在薄弱环节,比如围填海生态破坏禁而未绝。唐山市三友化工公司2020年以来以生态修复名义,将220万立方米碱渣倾倒在早已停用的一、二渣场。经中国
...纯碱,但分类属于盐,不属于碱。纯碱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主要用于平板玻璃、玻璃制品和陶瓷釉的生产。还广泛用
...纯碱,但分类属于盐,不属于碱。纯碱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主要用于平板玻璃、玻璃制品和陶瓷釉的生产。还广泛用
有哪些重要化工产品(需求旺盛,供给吃紧这个化工原料景气上行?)
脱水回顾:今日内容:Ⅰ需求旺盛,供给吃紧!这个化工原料景气上行?纯碱,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绝大部分纯碱被广泛应用于工业,如轻工日化、石油、国防、建材、医药等领域。我国纯碱生产基本可满足国内下游生产需...
焦炭清洗剂(纯碱的用途,它是化工基础原料,众多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纯碱实际上并不是碱,而是一种盐,它的分子式为Na2CO3,学名是碳酸钠。它的水溶液中富含氢氧根,所以其水溶液是碱性的。在草木灰里,就有类似的物质Ka2CO3,所以自古以来人们就用草木灰水来洗东西和做面食。在自然环境中...
焦炭清洗剂(纯碱的用途,它是化工基础原料,众多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纯碱实际上并不是碱,而是一种盐,它的分子式为Na2CO3,学名是碳酸钠。它的水溶液中富含氢氧根,所以其水溶液是碱性的。在草木灰里,就有类似的物质Ka2CO3,所以自古以来人们就用草木灰水来洗东西和做面食。在自然环境中...
快速水分测试仪使用说明书(无机盐水分测定方法及其水分检测仪器)
...基本化学工业主要产品中的盐酸、烧碱、纯碱、氯化铵、氯气等主要是用工业盐为原料生产的。此外,还用于肥皂制造、陶瓷、玻璃生产、日用化工、石油钻探、钻井工作液、完井液、石油化工脱水液、建筑行业早强剂、生产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