氮气包装含氮量(解答“养殖肥水”相关的22个问题)

Posted

篇首语:逆水行舟用力撑,一篙松劲退千寻。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氮气包装含氮量(解答“养殖肥水”相关的22个问题)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氮气包装含氮量(解答“养殖肥水”相关的22个问题)

1、我国渔肥的发展历程

我国渔肥的发展有主要渔肥厂家都集中在江西、湖南、湖北地区,这与其当地的养殖模式——肥水养鱼有关。渔肥的发展基本上是沿着农业肥的发展路线一路走下来的,即先有农家肥发展到化肥,再到复合肥,然后又发展到生物肥和现在的配方肥。

2、水体施肥的目的是什么?

水体施肥一般有两个目的,一是改变水环境,通过施肥来促进浮游生物的生长,增加溶解氧,而氧是所有生态因子的原动力,可以改变水体肥瘦、氨氮和 亚硝酸盐超标等不良水体状况。二是为了培育优质、适口、水产动物易消化吸收的天然饵料(浮游生物)或二级饵料(有机碎屑),通过人工促进饵料生物增长从而 提高水产品产量,从而降低饵料系数,减少养殖成本。

3、我国养殖水体分哪几类?

我国的养殖水体根据其养分情况大致可分为三种类型:一是新水体也叫缺养水体,主要指新开挖的池塘水体及水库等大水面;二是富养化水体,指那些局部养分高、营养不平衡的水体;三是老化水体,是那些营养固着的水体。所以我们要判断准确后再针对不同水体情况来施肥。

4、如何判断水体的肥瘦程度?

水体的肥瘦程度,主要指水中作为鱼类饵料的浮游生物的含量。

浮游生物本身带有色彩,可以使水体呈现各种颜色,生产应用中常通过观察各种优势藻类形成的水华颜色来判断水质肥度,同时,浮游生物在水体中数量的多少会直接影响透明度,因此,透明度大小反映浮游生物量的多寡。

在生产实践中通过测定透明度和观察水色二项指标来判断水体肥度。

5、怎样简单测定透明度?

透明度即阳光在水中的穿透程度。其大小由水中浮游生物、有机碎屑、泥沙及其他悬浮微细颗粒的含量所决定。

一般而言,夏、秋季浮游生物繁殖快,透明度低;冬、春季浮游生物生长受到抑制或死亡,透明度高。刮风、下雨时有波浪,水中泥沙泛起,透明度低;无风、晴天时,透明度高。因此,正常情况下,透明度的大小直接反映水体的肥瘦。

测定透明度的标准方法是用透明度盘。无透明度盘时,可将手臂伸直,掌心对着脸,使掌心与胳膊成直角,慢慢将手由水垂直伸入水中,直到恰好看不见掌心(来回测试),测定水到手臂的长度即透明度。

6、如何根据水色判断水质类型?

水色是水中溶解物质、悬浮颗粒、浮游生物、天空和池底色彩的综合反映。因此,可以根据水色的不同,将养殖水体划分为瘦水与不好的水、肥水、恶水、工业污染水等几大类。

(1)瘦水与不好的水 瘦水——清淡,呈淡绿色或淡青色,透明度达60cm~70cm或以上,浮游生物少,丝状藻类(水绵、刚毛藻等)和水草较多。不好的水——以下几种水色的浮游植物数量虽多,但其表面具胶质或纤维质,不能或难于被鱼类消化利用,对养鱼不利。

①暗绿色:天热时水面常有暗绿色或黄绿色油膜,以裸藻、团藻为主;②灰蓝色:透明度低,浑浊度大,以颤藻为主或蓝藻较多;③蓝绿色:透明度低,浑浊度大,天热时水面有灰黄绿色浮膜,以微囊藻、绿球藻为主。这几种水体需要投饲、施肥,改变浮游植物种群组成。

(2)肥水 呈黄褐色或油绿色,混浊度较小,透明度适中,一般在20cm~40cm,以鱼类易消化的硅藻、隐藻、金藻、轮虫为主,也有部分枝角类、挠足类,适合养鲢、 鳙等滤食性鱼类。水色有以下2类。①褐色水:包括黄褐色、褐带绿色等,以硅藻为主,也有一些隐藻、绿球藻和栅藻。②绿色水:包括油绿色、黄绿色、绿带褐色 等,以硅藻为主,也有一些隐藻、绿球藻和栅藻;

(3)转水 水质随天气变化而发生改变的水体,也称水华水、乌云水,通常出现在春末或夏秋季节晨雾浓、气压低的天气,浮游生物数量多,水色呈蓝绿色、带状或云状绿色,浮游植物以裸甲藻、隐藻为主。

(4)恶水 呈红褐色、棕色,以含有毒素的红甲藻为主,鱼类摄食后消化不良甚至引起死亡。未经处理不能用于养殖。

(5)工业污染水 水色混乱,有红色、褐色、乳白色等,水中含过量的硫化物、氰化物,以及汞、铬、铅、锌、砷、镍等重金属,对鱼类的生存、生长和发育极为不利。未经净化处理不能用于养殖。

7、“肥、活、嫩、爽”的具体含义是什么?

肥:浮游生物多且鱼类易消化种类的数量多,透明度在30cm左右;

活:水色和透明度常在变化,不滞死,是浮游植物处于繁殖旺盛期的表现;

嫩:水色鲜嫩不老,易消化浮游植物多(蓝藻等难消化种类大量繁殖,水色灰蓝或蓝绿,或者浮游植物细胞衰老,均会减低水的鲜嫩度,变成“老水”);

爽:水质清爽,水面无浮膜,混浊度较小,透明度一般大于20cm~25cm,水中溶氧量较高。

要保持“肥、活、嫩、爽”的水质,就要“定时、定量、定质”向池塘输送物质(饲料、肥料),经常更新池水,改善溶氧状况,注意水色变化。

8、如何通过“四看”来判断水质?

四看主要是通过看水色、水色的变化、下风油膜、水华等对水质进行判断。

(1)看水色 由于各种肥料所含养分不同,培育出的浮游生物种群和数量有差别,水体会呈现不同的水色。水色呈褐色和绿色,均是典型的肥水,含有大量鱼类易消化的浮游生物。

(2)看水色的变化 鱼类易消化的浮游植物具有明显的趋光性,白天随着光照增强,藻类逐渐趋向上层,下午14时左右藻类的垂直分布十分明显;夜间由于光照的减弱,藻类的分布较均匀。水体形成上午透明度大、水色清淡。下午透明度小、水色浓厚的日变化特点。

此外,水色间隔10天~15天会出现浓淡交替变化,这是由于藻类的一个优势种群被另一个优势种群替代的结果。鱼类易消化藻类种类的不断更新,是“活水”的最好表现,也是稳定高产的前提,另一方面,以藻类为食的浮游动物也随之出现明显的日或月的周期性变化。

(3)看下风油膜 根据池塘下风处油膜的颜色、面积、厚薄来判断水质好坏。

肥水:一般下风油膜多、较厚、性粘、发泡并伴有明显的日变化,即上午呈褐色或烟灰色,下午多呈绿色。油膜中除有机碎屑外,还含有大量藻类。

坏水:下风油膜面积过多、过厚且伴着阵阵恶心味,甚至发黑变臭。应立即进行换、冲水,同时根据天气情况,严格控制施肥量或停止投饵或放肥。

(4)看水华 水华能直观地反映水的理化性质、生物特点,以及对鱼类的影响与危害,是判断水质的理想指标。水华带状或云块状,是过肥状态,继续发展对鱼类有明显危害,应加以控制。

9、为什么要在水体中施肥?

各种水产养殖对象都是异养生物,其生长的物质、能量需要完全依赖于外源性饵料。除工业化、高密度养殖生产主要依靠人工配合饲料外,天然饵料是水 产养殖生产中主要甚至是不可替代的基本食物。在苗种培育、大水面天然增殖,以滤食性水产动物(鱼、虾、蟹、蚌、贝等)为主要养殖对象的水体,若能及时地供 给天然饵料,满足水产动物的物质、能量需求,优质高产就有了物质保证。

大量的研究结果表明,营养盐类在自然阳光照射下,能很好地促进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从而大量繁殖浮游植物,提供天然饵料。水产动物通过摄食水体 中的天然饵料生物而生长,因而水产动物的生长与水体中的无机盐类有直接或间接的联系。人们每年从水体中捕捞出大量的水产品,相应带走了水体中的无机盐类, 如果不及时向水体中补充这些物质,就会发生入不敷出的情况,而使养殖水体的物质循环和饵料生物的生长发育受到影响。因此需要通过施肥来增加营养元素(主要 是氮、磷)的含量,加速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促进浮游动物的生长发育,保证水体最大限度的生产力。

10、施肥的具体作用有哪些?

施肥的目的是培育优质、适口、水产动物易消化吸收的天然饵料(浮游生物)或二级饵料(有机碎屑),达到提高产量的效果。施肥的具体作用主要是使浮游植物得到必要的营养元素而大量繁殖;促进以浮游植物为饵料的浮游动物、有益菌的增殖,为鲢、鳙、鲤、鲫、鲂、虾、蟹、蚌、贝等提供各种适口饵料;增加水体中的有机碎屑,直接为水产动物所利用。

11、施肥对水中细菌有都些影响?

细菌是促进水体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不可缺少的分解者,也是浮游动物、底栖动物的食物。因此,水中细菌的数量多少对提高养殖产量有很重要的意义。施肥可以提高养殖水体细菌的数量。施用不同肥料,对细菌繁殖的效用也不同。

在生产中可以看到,施肥区及施肥区附近的细菌大量聚集,同时施肥水域有大量的吞食细菌的浮游动物。由于浮游动物的吞食及营养物质的逐渐消耗,施肥区细菌的数量也开始减少。为保证细菌的繁衍增长,必须投入新的肥料。

12、施肥对浮游生物有哪些影响?

(l)浮游生物种群和数量与施肥的性质有密切关系。施有机肥时以隐藻、尾毛虫、周毛虫等为优势种群,4天~7天达到数量高峰,施无机肥时以放射硅藻、栅藻、榴弹虫、弹跳虫等为优势种群,2天达到数量高峰,施氮肥时,绿球藻形成优势种群,施磷肥时固氮藻类形成优势种群。

(2)浮游生物种群和数量与施肥量也有密切关系。施肥量较大、水温较高,以绿藻和蓝藻为优势种群;施肥量较小、水温较低,以小型硅藻(如纺锤硅藻、圆盘硅藻)或金藻等为优势种群。

(3)施肥对浮游植物的控制作用主要在初期,以后随着浮游植物种类的增多、密度的增大以及生态环境的复杂化,浮游植物的优势种群转为营养需求复杂、增长率较低但竞争力强的大型种类(例如鞭毛藻类、蓝藻)。

(4)施传统肥料后,在条件适合的情况下,鲢鱼易消化的浮游植物一般在4天~5天达到数量高峰,鳙鱼易消化的浮游动物在5天~7天达到高峰。

(5)底栖藻类与浮游植物之间在养分和光照上存在着尖锐竞争。如果水绵等大型丝状藻类先增长起来,则养分被吸收,浮游植物就难以增长;反之浮游 植物若大量繁殖,由于透明度降低,底栖藻类也难以滋生。这种情况在早春清塘、施肥后可能出现。早春的水温低,必须选择晴朗、温暖天气,施足基肥或追肥,使 浮游植物抢先繁殖起来。

(6)施肥后浮游动物出现顺序为:原生动物→轮虫→枝角类→挠足类。因此,在施肥时应掌握好各类浮游动物的数量达到高峰期所需时间,以保证培育的浮游动物在个体大小和数量上及时满足水产动物生长发育的需要。

13、水温对施肥有何影响?

水温的高低直接影响水生生物的新陈代谢程度,从而影响它们对肥料的吸收利用。水温较高,水生生物的活力强,新陈代谢旺,对肥料的吸收利用率也强,反之亦然。

施肥后,浮游生物达到高峰期的时间也随水温和天气情况不同而有所差异。例如水温在22℃左右,天气晴朗,适量施肥后2天~3天水色可达到肥水标 准;若施肥后遇到阴雨天气,由于温度降底,光照不足,有机成分的分解和浮游生物的繁殖较慢,有时5天~6天后,水质也不转肥,此时不要轻率地肯定是施肥量 不足而大量施加追肥,待天气晴l天~2天后视水色情况再决定是否施追肥。

14、酸碱度(pH)对施肥有何影响?

在中性和弱碱性水体施肥,能产生最大效果,此时浮游生物繁殖最快且数量最多。

若水体中淤泥过多,水质极度污染,土壤和水呈酸性反应,微生物的生命环境恶化,有机物无机化的进程大大减慢,这样的水体施肥效果不好。出现这种情况,我们可通过施用石灰水调节水体的pH至碱性,等毒性消失后再施肥。

15、溶氧对施肥有哪些影响?

施常用肥和溶氧是一对矛盾的统一体,施肥不足,水质较瘦,虽然含氧量较高,但是水产动物的天然饵料不足;施肥过量则易污染水质,造成水中溶氧缺乏。因此,必须掌握适当的施肥量,既要使水质较肥,天然饵料过多,又要使水中溶氧量不致过低而影响水产动物的生存和生长。

施有机肥,特别是未经腐熟发酵,使之分解成简单的有机物和无机盐类后再施,可减少施肥后的耗氧,而且其肥效也比较稳定,这是施腐熟有机肥的优点。施无机肥,由于不经过有机物分解过程,且施肥后浮游植物迅速繁殖,其光合作用能吸收CO2:并释放出02, 从而增加水体的溶氧,这是无机肥的一个优点。但是,施无机肥的水体,经过较长时间后,其水质容易变“老”,对水产动物及其饵料生物极为不利。此外,溶氧充 足,为固氮细菌、纤维索分解细菌和硝化细菌等有益的好气性细菌创造了良好的生存条件,提高肥效。而且溶氧高,水产动物摄食、代谢旺盛,生长较快,能获取高 产。

若溶氧不足,水中有害的厌气性细菌大量产生,有机物在厌氧细菌的分解作用下,产生各种有机酸及硫化氢、氨氮等有害物。同时反硝化细菌将硝酸盐还原成氮气而失去营养作用,导致水休的生产力降低。

16、土壤和底质对施肥有什么影响?

不同土壤的物理结构、化学成分、酸碱反应以及对肥料的吸收能力均有差异,在决定施肥时,必须考虑这些因素。首先,土壤必须有很好的保水性,才能保证水体的水位和肥度。砂质土壤由于颗粒大,对肥料的吸收很弱,而且极易渗漏,这种土壤的水体要加速淤泥的形成,以保证水的肥度。

其次,土壤中含有各种无机物,对施肥也有很大影响,如土壤中含有的氮、磷、钾等有效无机盐类,溶解于水后,增加了水的肥度。

再次,土壤中含有一定数量的有机物,经细菌分解变成简单的有机物和无机盐类而释放至水中,同样有利于水质变肥。

此外,土壤中含有特殊的有机质,它不但向水中提供营养物质,而且与土壤中的无机矿物胶体一起,对水中的无机物特别是一些营养盐类产生吸附作用,这一点对大水面施肥有很重要的作用。

根据资料显示,磷肥在泥炭土底、黑钙土底以及有少量淤泥的水体中,施肥效果很好,而水体中沉积的大量淤泥,往往成为磷元素的陷阱,大大降低肥效,施磷肥前要注意清淤。

总之,在施肥前,应对水体中的理化条件有详细了解,对不适宜的水域条件进行改良,中和酸性、增加溶氧,是提高肥效的必要举措。

17、施肥应注意哪些问题?

(1)确定适宜的养殖对象 对于水体较肥、溶氧较低的水体,应以养殖耐低氧、对腐败毒物抵抗力强、食物链短的负类为主,特别是以腐殖质为食物的鱼类。目前,异育银鲫、彭泽鲫、鲤、鲢、鳙、虾、蟹、蚌、贝等是优选品种。

(2)判断水质肥度 在施肥前先检查水体肥瘦,通常以水色、水华、油膜以及用化学手段检测来判断水体的肥瘦程度。如果是肥水,可暂不施肥;如果是水华水,则应采取相应措施,控制优势种群的继续发展;如果是瘦水,则要根据相应的水质、土质和环境,适当施肥。

(3)确定施肥量 根据土壤的结构与特点、水体自身的条件、水质的肥瘦、水的深浅、养鱼的方式及水平、饲养对象决定施肥最。

同一水体同一生长期中总施肥量不宜过高。因此,从放苗开始,就要拟定总施肥量,并根据水中养分或通过水色判断来决定每次施肥量和施肥频率。

(4)确定施肥时间、次数和方法 总的原则是“少量多次、少施勤施”,充分发挥肥效,避免浪费,提高经济效益。

施肥的时间与水温有密切的关系:一般情况下,水温15℃以上时,就应先施基肥,要求一次性施足,以后再施追肥。水温20℃~30℃时,浮游植物 在适宜的光照、温度条件下,出现繁殖高峰期,需要大量的能量供应,此时也正是水生动物快速生长的旺季,施肥量要适当增加,主要是增加施追肥的次数,并注意 选择在晴天中午施肥。

施肥次数根据肥料类型、养殖对象、水体条件、水色、营养成分转化时间的长短等决定和调整施肥次数。一般20℃~25℃时,间隔7天~10天;25℃~30℃时,间隔4天~5天。因此,在施肥过程中应掌握肥效的消失时间,及时准确地施追肥,确保肥效的持续性和稳定性。

施肥方法,施肥时,先将肥料用水溶化并稀释,均匀施入。施肥原则“少量多次、少施勤施”。通常选择在晴天中午光照强度大时施肥,雨天尽量不施;但夏季如果连续阴雨,水质较瘦时,也得及时施用。

特别注意的有:在混合用磷肥、氮肥时,必须先施磷肥,后施氮肥,次序不能颠倒,也不能同时进行。如果氮、磷肥同时施用,就会产生种有毒、无肥效的偏磷酸,既降低肥效又对水产动物产生毒性。

(5)注意水质调控 在立体开发、高产高效的综合养殖条件下,为防止因投放大量饲料和养殖密度过大而造成有机质过多、水体缺氧、鱼浮头等,可用微生物制剂改善缺氧状态。

18、有机肥与无机肥的配合施用应注意哪些问题?

有机肥或无机肥单独使用,各有优点,如果将二者同时施用或交替施用,可发挥两类肥料的优点,相互弥补缺点。

根据肥料的性质,有些肥料可以混合施用,混合后双方优缺点互补,增进肥效,如无机的过磷酸钙肥料和有机肥料混合施用就是一例;有些肥料则不能混 合施用,如果盲目混合施用,就可能劳力费神,肥效降低甚至毒害鱼类,如磷肥与石灰、草木灰等强碱性物质混合时,则生成了不溶性的磷酸三钙,影响肥效,这类 肥料就不能混合施用。各种肥料是否可以混合施用,主要取决于它们本身的性质。

一般而言,酸性肥料和碱性肥料不宜混合施用;混合后产生气体逸出或产生沉淀而使养分损失的则不宜混合施用;影响双方肥料有效成分稳定性的不宜混合施用;混合后产生有毒物质,如NH3、H2S、HPO3(偏磷酸)等,毒害鱼类,破坏水质的肥料不宜混合使用。

19、“施肥+忌”有什么含义?

施肥养鱼是提高产量的有效措施之一。但是,由于种种肥料有其优缺点,因此施肥也是一门专业性较强的学习,为了充分有效地发挥施肥养鱼的最大效果,切记“施肥十忌”。

(l)忌雨天施肥:雨天施肥至少有4大弊端:①天气阴暗光照减弱,水体中浮游植物光合作用不强,对氮、磷等元素的呼吸能力较差;②随水流带进的有机质较多,不必急于施肥;③水量较大,施肥的有效浓度较低,肥效也随之降低;④溢洪时,肥料流失性大。

(2)忌闷热天气施肥:天气闷热时,气压较低,水中溶氧较低,施肥后则使水中有机耗氧量增加,极易造成水体因缺氧而浮头;同时,天气闷热时,可能即将有大雨降临,犯了下雨天施肥的大忌。

(3)忌浑水施肥:水体过分浑浊时,说明水体中粘土、矿粒过多,肥料中部分离子易被粘土粒子吸附、固定、沉淀,迟迟不能释放肥效,造成肥效损失。

(4)忌化肥单施:施肥的目的是培育水体中的水产动物易消化的浮游植物与浮游动物,经过食物链与能量流动,最终供水产动物摄食。浮游动物吸收营 养是有一定比例的,一般要求氮、磷、钾的有效比例为4:4:2。如果单施某种化肥,肥效的营养元素比较单一,则其他的营养元素就会成为限制因子而制约肥效 的充分发挥。

(5)忌盲目混施:某些酸性肥料与碱性肥料混合施用时,易产生气体挥发或沉淀积于淤泥中而损失肥效;某些无机盐类肥料的部分离子与其他肥料的部 分离子作用会丧失肥效;有些离子被土壤胶粒吸附也会丧失肥效。因此,并不是每种肥料都可以混合使用的。如果因防治疾病、调节水质需施生石灰时,最好等3 天~5天后再施肥,以免使肥效丧失。

(6)忌高温季节施肥:施肥最适合主养鲢、鳙等肥水性鱼类,根据鲢、鳙的生长规律,施肥的季节宜在每年的5月~10月,水温在22℃~30℃的 晴天中午进行,但并非温度越高越好。因为在7月~8月的高温季节,水体中许多鱼类喜食的浮游生物种群较少,水温超过30℃时应少施肥,水温超过35℃时应 停施肥。

(7)忌固态化肥干施:干施的肥料呈颗料状,由于其自身的重力因素,肥料在水表层停留时间较短,易沉入水底,被污泥吸附,从而影响肥效。正因为这个原因,许多鱼类专家将淤泥比喻成磷肥的“陷井”。一般在施用固态肥时,采用先溶解后兑水施入为最佳。

(8)忌摄食不旺或暴发疾病时施肥:在水产动物摄食不旺时施肥,培育的大量浮游生物不能及时地被有效利用,易形成水华,败坏水质。在暴发疾病时,水产动物的抵抗力减弱,易引起中毒死亡。

(9)忌一次施肥过量:如果过量施用铵态氮肥,会使水体中氨积累过多,造成鱼中毒现象;同时施有机肥过量,则使水体中有机物耗氧量增大,容易造 成缺氧而鱼浮头。所以施肥时,不能图省事,一次将肥料下足,应严格遵循“少量多次、少施勤施”的施肥原则。一般要求3天~5天施追肥1次,使水体中的总氮 有效浓度始终保持在0.3mg/L以上,总磷浓度保持在0.04mg/L~0.05mg/L。

(10)忌施肥后放表层水:施用不同肥料后,经过一系列的理化反应,3天~5天后才可以转化成浮游生物,4天~7天左右优势种群的数量达到高峰 期,而且浮游生物的种群一般均匀分布在水体表层的lm~2m处。如果施肥后放走表层水,则培育的浮游生物明显受到损失,造成肥效的下降,如果确因农业用水 的需要,则应放底层水。掌握施肥技术在于既要使水质变肥,水产动物易消化的浮游生物的种群和数量多,又要使水中溶氧不致过低,而影响水产动物的生存和生 长。因此,施肥时应掌握科学施肥,注意以上所述“施肥十忌”。

20、大水面养鱼施肥技术与方法

(l)判断水质 肥度在施肥前先检查水体肥瘦。通常以水色、水华、油膜以及用化学手段检测来判断水体的肥瘦程度。如果是肥水,可暂不施肥;如果是水华水,则应采取相应措施,控制优势种群的继续发展;如果是瘦水,则要根据相应的水质、土质和环境,适当施肥。

(2)确定施肥地点 大水域中施肥地点的选择十分重要,如果选择不当就不能发挥最佳肥效。应选择阳光充足,水深在3米以内,水温较高,风浪较小,鱼类较多的上游浅水区、沿岸 带及距放水涵闸较远的库湾等地,以减少肥分的流失,有利于进行光合作用。因为浅处水可以垂直循环,把氧送到底层促使有机物矿化和向水表层转移。若在汛期水 体交换量大的季节应重点在滞水区施肥,防止肥份流失。

(3)掌握好施肥时间 施肥的时间应根据水中浮游植物对肥料的利用状况及鱼类和浮游动物对浮游植物的利用状况而定。应选择阳光照射时间长的4~10月,重点放在7~9月。施肥一定要在晴天的上午进行。

施肥的时间与水温和透明度有密切的关系:一般情况下,当水体透明度降到40cm以下,水温上升到20℃以上时开始施基肥,要求一次性施足,以后 再施追肥;如水温低于20℃,应施用低温能起效的肥料;当水温上升到20℃~30℃时,浮游植物在适宜的光照、温度条件下,繁殖期来到,需要大量的能量供 应,此时也正是水生动物快速生长的旺季,施肥量要适当增加,主要是增加施追肥的次数,并注意选择在晴天中午水趋于分层时施肥为宜,这样可延长肥料在表层停 留的时间。

(4)施肥种类 要做到长效肥与速效肥、营养完全性肥料与单一性肥料相结合。在早春汛期前可增施有机肥,汛期及水温较高的6月~9月多施无机肥或者生物复合肥,前二者兼施 效果较好,后者因为营养较全面可以进行单施。无机肥以肥效快的碳酸氢铵和水溶性磷肥过磷酸钙和重过磷酸钙为主。有机肥可选用粪肥、绿肥、厩肥、堆肥等,具 体应根据当地肥料来源,经济效益而定。

(5)施肥数量 年施肥量应根据水质肥瘦,鱼种放养的数量及经济实力而定。一般年施肥量应按计划产量的多少和化肥养鱼系数为2~3的原则合理掌握。

以通过施肥使水中有效氮、有效磷浓度的比例达到(6~7):1为宜,比例不当就会造成浪费。当有效氮浓度低于0.3mg/L时,就应当进行施 肥。一般每亩施碳酸氢铵2.5kg~3.5kg或尿素1.3kg~1.4kg、过磷酸钙2kg~2.5kg,施肥后6天~7天浮游植物量达到高峰。

(6)施肥次数 根据肥料类型、养殖对象、水体条件、水色、营养成分转化时间的长短等决定和调整施肥次数。在整个施肥季节,每次施肥后,水体透明度应达到:小型水库30~35厘米,中大型水库35~40厘米。

一般情况下,水温20~25℃,8~10天施一次;水温25℃以上,5~7天施一次。具体到月施肥量与次数大体如下:4~5月施全年肥量的 10%,分2~3次施;6月施全年肥量的15%,分3~4次施;7~8月施全年肥量的45%,分6~7次施;9月施全年肥量的20%,分4~5次施;10 月施全年肥量的10%,分3~4次施。因此,在施肥过程中应掌握肥效的消失时间,及时准确地施追肥,确保肥效的持续性和稳定性。

(7)施肥方法 化肥和复合肥溶于水后用水泵全湖、库喷撒,在混合用磷肥、氮肥时,必须先施磷肥,后施氮肥,次序不能颠倒,也不能同时进行。如果氮、磷肥同时施用,就会产 生一种有毒、无肥效的偏磷酸,既降低肥效又对水产动物产生毒性。施肥的最佳方法是每次第一天将所投磷肥先捣碎后加水溶化,再在选定的施肥地点遍洒,这样能 使磷肥较长时间保留在水层中,被浮游植物充分利用,增加肥效。第二天,以同样的方法,将所投的氮肥先溶化再遍洒在施肥地点上。

有机肥可采取堆肥和沤肥相结合,最好经腐熟后再泼洒,低温时施堆肥,20℃以上时可全湖沿岸泼洒,其用量和间隔时间视水色、透明度和其他肥料用量而定。另外施肥时最好站在上风口,或者在湖湾、库汊等处施肥较好。

施肥原则“少量多次、少施勤施”。通常选择在晴天中午光照强度大时施肥,雨天尽量不施;但夏季如果连续阴雨,水质较瘦时,也得及时施用。

21、大水面施肥养鱼应注惫哪些问题?

在大水面进行施肥养鱼主要是适用于拦网养鱼,即“半精养”,是介于精养鱼池与大水面粗放养殖之间的一种模式,这种模式以施肥为主,人工投饵为辅。

大水面施肥应注意的要点:

(l)防止缺氧,以免在反硝化细菌的作用下进行脱氮作用,造成氮肥元素的损失增大,并加快有机氮的矿化速度。

(2)投放鱼种与投施化肥的比例要相适应。投施化肥的水面如果鱼种不足,又盲目施肥或施肥量过大,就会造成化肥的浪费;鱼种数量过多或者规格过小,又没按比例投足化肥,就会造成成鱼规格偏小,影响鱼的产量和养殖效益。

(3)施肥只在浅水处不分层的水域中进行,因为浅处水可以垂直循环,把氧送到底层促使有机物矿化和向水表层转移。

(4)施肥时间以午前水趋于分层时为宜,这样肥料可多在水表层停留。水温低的阴雨天或阳光少的天气不宜施肥。

(5)施肥应掌握适量多次,间歇施放。

(6)施肥可根据透明度确定,透明度维持在40cm为佳,这时的浮游植物生物量可达30mg/L;透明度降到50cm,可施一次追肥。

(7)施肥间隔应根据每个季节的水温情况来确定。6月~8月,浮游植物在施肥3天~4天后达到高峰,6天~7天恢复到施肥前水平;9月(上半月 平均水温为23℃~25℃,下半月水温为20℃),浮游植物出现高峰期是在施肥后4天~5天,7天~8天恢复到原来水平。从以上情况看,施肥间隔要根据温 度来掌握,天热间隔短,天冷间隔长,以免浪费肥料。

(8)注意施肥产量的安全问题。多数氮素化肥含铵,即使施用硝态氮肥,在缺氧和富含有机物的水中,也会还原成铵态氮,含氮的有机物分解也产生 氨,氨在水中通常有两种状态,即离子态铵(铵根离子)和非离子态氨(氨气),只有后者才对水生动物构成较大的毒性;铵根离子也有毒,但对水蚤和一些鱼类的 毒性只有氨气的1/50,而非离子态氨对水生动物的毒性是很大的,轻则使水质老化、动物生长停滞,重则导致水产动物急性氨中毒而发生大量死亡现象。溶氧量 的减少也会使氨气的毒性增强。尿素中的氮是酰胺态氮,一些藻类虽可直接利用尿素,但据研究在有7μg/L铵态氮共存时,藻类利用尿素的能力就受到抑制。只 有待尿素转化为氨氮时才能被利用,这个过程在高温季节需要2天~3天,低温时需7天~10天。此外,只单施有机肥会造成鱼中毒现象。

(9)要严格按照氮、磷1:1的施用量施肥。如果随意增大氮肥的用量,错误理解“肥水养鱼”,不但浪费化肥,增大费用,而且容易使水体中的氮元素增加。施肥水质以pH值在6.5~7.5为好,因为pH接近中性时,肥料中的磷以偏磷酸根离子(HPO42-)、磷酸二氢根离子(H2PO4-)状态溶出,有效性最大,若水体pH过高,可先将磷肥充分溶解,然后泼洒,以减少肥分损失。当水体pH值超过8.3时,仍对其施用氮肥,就容易使其放出大量的氨,致使水中分子态氨的浓度增加,对浮游生物和鱼类都有较强的毒性。

(10)投施化肥时切忌将整车、整袋的化肥不经溶化直接倒入水中,而且一定要坚持先溶解磷肥再溶解氮肥的原则,以免产生有毒物质,致使鱼类死亡。投施化肥应尽量避开蓄洪、泄洪和灌溉高峰期,如确需放水应尽量开底涵,减少“肥”水流失。

22、市场上出现的渔肥种类有哪些?

目前市场上存在的渔肥大体可分为三类:一是补充性肥料,例如粪肥、尿素和磷肥等,都是以补充水体中养分为主要目的的渔肥;二是分解型肥料,其分 解原理为依靠生物芽孢进行生物分解来释放水体中固着的部分营养元素;三是分解氧化型肥料,这种渔肥比上一种增加了生氧的功能,比上一种渔肥生效快。

(文章来源:中国水产养殖网 特此致谢)

相关参考

水质总氮消解温度可以多少度(总氮、氨氮、硝态氮、凯氏氮的关系与区别)

...氏氮4个方面。 1、总氮 总氮是指可溶性及悬浮颗粒中的含氮量(通常测定硝酸盐氮、亚硝酸盐氮、无机铵盐、溶解态氨几大部分有机含氮化合物中氮的总和)。可溶性总氮是指水中可溶性及含可过滤性固体(小于0.45µm颗粒物)...

水产养殖如何正确肥水(水产养殖肥水的正确做法)

关注我⬇⬇⬇带你走入水产养殖届水产养殖肥水操作流程的正确做法对虾养殖过程中,肥水是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但在实际操作中往往事倍功半。常规的肥水方法存在一定的利与弊。如何把握肥水原则,掌握正确的做法有两个...

水产养殖产品种类肥水(水产养殖,池塘肥水有讲究,用药有门道)

...么药比较好?看到这个问题,我先给你纠正一下,在水产养殖上肥水是用的肥料,不是什么药,在水产养殖过程中我们经常用到的很多调水、肥水等一系列产品都不是药品。那么在养殖第一次肥水时都用什么肥料呢?不同的养殖...

氯化铵水溶液显什么性(配制大量元素水溶肥料,供氮原料详解)

...具有催化剂存在时,由氨气和二氧化碳反应而制成。尿素含氮量达46%,是目前含氮量最高的固体氮肥。纯品尿素为白色针状结晶,吸湿性强。目前应用于农业领域的尿素,为防

滴管带颗粒(尿素是大颗粒好还是小颗粒好,都是氮肥,有区别吗?)

...技科普大赛第二季#尿素是农村最常用的一种优质氮肥,含氮量高达46%。尿素是一种“全能”氮肥,既可以作为基肥使用,又可作为追肥使用,还可以作为叶面肥喷施由于尿素是速溶肥,可以作为水溶肥。因此,尿素无论怎么用...

滴管带颗粒(尿素是大颗粒好还是小颗粒好,都是氮肥,有区别吗?)

...技科普大赛第二季#尿素是农村最常用的一种优质氮肥,含氮量高达46%。尿素是一种“全能”氮肥,既可以作为基肥使用,又可作为追肥使用,还可以作为叶面肥喷施由于尿素是速溶肥,可以作为水溶肥。因此,尿素无论怎么用...

水产养殖肥水肥料配方(水产养殖肥水新理念:均衡肥水)

水产养殖中水质管理是关键,水质管理最重要的就是肥水,说到肥水是养殖户最熟悉的,但是传统的肥水方法只向池塘中投入各种有机肥,例如:氮肥、磷肥等,这种肥水方法不经过杀菌消毒,容易产生有害细菌,引起养殖动...

氨氮高亚硝酸盐不高(水产养殖中氨氮 亚硝问题不解决,谈高产量就是天方夜谭)

一般池塘的氮循环中,残饵、排泄物、生物残体等含氮有机物是水体中氨氮的主要来源,在溶氧充足的条件下,两步硝化作用最终生成无害的硝酸盐是其消耗的主要途径。我们将氮循环的主要环节简化成下面的转化过程:氨中毒...

淡水养殖用什么肥水最快(早春时节,如何快速有效肥水,你知道吗?)

肥、活、嫩、爽”是淡水养殖池塘优良水色的四字诀。“肥”字当头,可见肥水对水产养殖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早春季节是水产养殖的投苗季,在进行完清塘、解毒后,就要开始肥水了!!!而肥水(特别是早春的肥水),在...

淡水养殖用什么肥水最快(早春时节,如何快速有效肥水,你知道吗?)

肥、活、嫩、爽”是淡水养殖池塘优良水色的四字诀。“肥”字当头,可见肥水对水产养殖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早春季节是水产养殖的投苗季,在进行完清塘、解毒后,就要开始肥水了!!!而肥水(特别是早春的肥水),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