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窑陶瓷(民窑VS官窑:那些被低估的民窑“贵族”精品)
Posted
篇首语:走路不怕上高山,撑船不怕过险滩。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民窑陶瓷(民窑VS官窑:那些被低估的民窑“贵族”精品)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民窑陶瓷(民窑VS官窑:那些被低估的民窑“贵族”精品)
《饮流斋说瓷》有云:“自宋以来已有官窑、民窑之分。官窑考,由官监制以进上方备赏赐者也。民窑产客货,民间所通用者也。”
民窑所指,为民营陶瓷手工业烧造户,它是相对于官窑而存在的一种称谓。应当说,在没有官窑的时候,人们用的瓷无非都是那般模样。而由于人所处的社会阶层的差别,导致了审美意向、生活条件以及物质需求上的差别,于是官民之别也渐渐变得愈发明显。
相比于官瓷的极尽工巧,民瓷往往显出洒脱自由之感,它的材料、工艺、风格、装饰与造型往往带着强烈的民俗色彩。自由是它的生命力,人间的烟火气是它的魂灵。
《考工记》云:“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精品民瓷在这四点上固然与官瓷有所差距,却也从不输阵。
在材质上
明清精品民窑所选亦是高岭土与瑶里釉果,其胎质依然有洁白如玉、温润而少杂色的特征。
在装饰上
民窑精品亦采用釉装饰、加彩装饰和坯体装饰,瓷画同样具有纸上绘画的效果,且往往把绘画技巧渗透进图案装饰中,使得瓷画在立体器皿上呈现出不同的视觉感受,空间感得以延伸。
在纹饰上
民窑精品同样绘制各种动物纹、植物纹、龙纹以及人物纹,一方面取材于大自然和人类生活,另一方面又将这些具有美感的纹饰进行变化改造,成为表达精神与情感的符号。
在人文精神上
民窑精品所体现出的器物内在精神,其热爱生活之情趣,比之官窑,有增无减。民窑器物中大量出现的是婴戏图、动植物图、吉祥纹饰和仕女图等,另外还有相当一部分的文人题材与典故出现。
中国传统文化对艺术有两种态度
其一要求艺术服从正统思想,艺以载道,强调艺术为政治服务,故而它显得有所节制。具体表现在官窑拥有精湛的工匠,使用最好的原料和拥有充足的资金,造器不惜工本而精益求精。它在出产的过程中,有其制式,经过内务府发器样,有严格的要求。
相较之下,民间艺术则显得更具有自由性,以浪漫主义的形式直抒胸襟,艺无定法,展现出一种活泼、自然的风格。它以实用性和迎合民俗文化为主。且装饰题材上具有更大的广泛性,人物、动物、花鸟、山水树石、吉祥图案、书法装饰等应有尽有,不胜枚举。
官窑与民窑在器物审美价值上所体现的,不能说是等级分别,应该说只是大小传统的分野,这是两种审美体系的区别,是两个阶层对美的欣赏与表达。
官瓷中所见,是帝心,是宫廷的华美与贵族的文化精神;而民瓷的表达则是当时的民间情趣与社会大环境氛围。
官窑和民窑是同一片土壤里生长出来的白玫瑰与红玫瑰,你若喜欢白玫瑰,它便是你床前的白月光;你若钟情红玫瑰,它便是你心头的朱砂痣。
相关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