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安信号发生器(我的第一篇论文)

Posted

篇首语:愿君学长松,慎勿作桃李。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毫安信号发生器(我的第一篇论文)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毫安信号发生器(我的第一篇论文)

我的第一篇论文

(曾广伦)

在仕途上,原则上是不能挣钱了。但是,有一种东西比钱更值钱,她就是荣誉。能挣到荣誉,就可能挣到地位,就可能晋升职务。荣誉,可以带动地位和工资的提升。比钱更值钱。

假如你有能力,一定会向社会辐射你的能量。当你的能量被认为对认识社会、认识自然有作用时,就会通过一种合适的途径在社会流传。当你全身心地投入到一件事,将事件的原因,过程和结果细致地描述下来,有观点、有创意、有实用价值,就是文章。说实话,要从有限的报刊里发表自己的文章,是一件不容易的事。你看今天,有些身为“为人师表”的大学教授,为发表论文,甚至走上了剽窃之路。如果你没有太大的压力,就试着从自己的身边开始,从做小文章开始,将自己最优势的东西写出来吧。只要坚持10年或更长,就有可能实现0的突破。

自从有了“我的万用表”,心里安稳多了。就如在大海的波涛中有了救生艇一样。每当想到自己用的三用表是自己设计、制造的,顿觉“没有枉度人生”。因三用表的制作过程太难了、太长了,所以留下的记忆也太深刻了。就像登山运动员付出了巨大努力终于攀上高峰时那样,总会深深地吸上一口气,舒展一下疲乏的躯体,俯视着登山路途留下曲折、艰辛的脚印。享受到登上峰顶之后,极目眺望,高处无限风光的那种舒畅豪情,心胸顿然开阔。真的,我为拥有自己的万用表心满意足。

有了三用表,对有关三用表设计、制造、使用、测量、改进等的信息就十分敏感。一旦发现有关的信息,就生怕忘了,就要剪,就要抄。目的就是要记住。天长日久,把收集到的资料一整理,才发现,工夫不负有心人,都快成书了。我想编写一本题为《三用表测量》的书。于是:三用表测量电阻;三用表测量小电容;三用表测量晶体管;三用表测量集成电路;三用表测量稳压管;三用表测量可控硅;三用表测量场效应管;三用表测量BT双基极触发管;三用表测量电子管、显像管的衰老等等都一一收集到了。在三用表设计、制造、测量、使用这个飞机维护的圈子里,我成了知名人士,有了咨询能力,在向权威方向迈进了。

“熟能生巧”。利用有机玻璃制作台灯的人们在他们精雕细刻中体验到了。我对台灯没有兴趣,只对三用表的制作有瘾。在漫长的制作过程中,也有熟变巧这个飞跃过程的深刻体验。

在高技术的环境中,不仅对人的要求高了,对维护设备所用的检测仪器要求也高了。一个手无寸铁的人,哪怕他拥有最新科技的前沿知识,一旦他离开了工具,也会束手无策。维护飞机,是一项技术保障工作,必须依靠仪器来验证人的逻辑判断,再用仪表检测出证实失效的零件。总之,仪表才具有“超人”的能力。没有仪表,天才也无法解决问题。

1982年夏天,经过整编后的军代表队伍,以前所未有的新姿活跃在国防工业战线上。1958年、1960年、1962年的老牌大学生不断地从基层调入军代表队伍,以弥补军代表在10年动乱中的人才流失。我的单位,有1958年武汉雷达学院的大专毕业生;有1960年考进华南理工大学的本科生;有1962年西安空军导弹学院的大学生。由于“文革”的影响,大学生的年龄出现了断层,一跃就到了1968、1969年的兵了。由于大学生多,军代表的工作又相对比较稳定,在全国恢复了技术职称评定的大形势影响下,军代表队伍的学术风气较浓。不少单位出了书,很多军代表发表了论文。在这样的环境中,我是最年轻、学历最低的新兵。

总代表站在领导的位置上,深知其他兄弟单位创下的丰功伟绩。急需改变本单位大学生多,却既无文章发表也没有出书的被动局面。为了激励全体人员撰写理论文章的积极性,他给全室人员上了题为:《谈科技论文选题法》的课。

“首先,我讲一讲正确选题的意义和作用”。他是1951年的兵。在南昌飞机制造厂当过军代表,经历多,见过大世面,处事极有主意,是我军最有资格的老军代表。

“正确选择题目等于写好半篇文章。”他吐字清楚、不紧不慢地说。

“作文主要解决写什么和怎么写两个问题。题目选好了,不就等于写好了半篇文章吗?”他稍作停顿后接着说:“画龙点睛,龙体就是文章,眼睛就是题目。可见选题的意义关系重大”。

“科技论文的题目具有高度的概括性、扼要性和吸引性,因此选择题目有利于提高科技论文的学术价值和有利于提高论文发表的命中率。这是我要讲的第一个问题”。

“第二,讲讲选题的原则”。

“科技论文与一般文学作品不同,选题主要考虑五个原则:实用原则;客观原则;创造性原则;可行性原则;熟悉原则。其中:实用、具有新意和创见是最基本的原则。例如,维修性的技术文章,首先要有用,要能够解决实际、具体的技术问题。能够解决问题这就是技术论文的立足点。能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法可能很多,经常用的、普遍熟悉的方法没有太大的价值,难能可贵的是新发现的,具有创造性的方法。这才是论文的真正价值所在。当然,任何一篇论文,都来自于熟悉它的作者。因此,作者必须写他所熟悉的东西。人各有所长,发挥自己的长处,大写特写自己的长处,这也是必须遵循的原则”。这位脑袋像列宁一样的总军事代表,不用看稿,出口成章。我一直认为他的技术远不如我,他甚至不会使用三用表。因为他是学机械的。我并不佩服他的技术。但他讲论文的写作方法深深地打动了我。我必须向他学,我下定决心要写出自己的论文。

“最后,我再讲讲选题的途径和方法”。

“一要从生产实践和社会发展需要中选题:例如从已经实现的技术中选题;从基础理论中选择应用性课题;从实践中选择新课题。

“二要从自然科学的内部矛盾中选题:从分析新事物与已有理论、观点的矛盾中选题;从分析不同观点和不同理论学派之间的矛盾中选题;从分析科学理论自身发展的矛盾中选题。

“三要从科学交叉的领域中选题。随机选题等等”。

我已经溜神了,他后面讲了些什么都不知道了。我像一个单稳态电路,受到来自外部的脉冲触发,在这个脉冲的触发作用下,内部发生了一连串的变换。在内部变化的过程中,对来自外部的再次触发已失去敏感。人啊,真像一部雷达,能发现目标,能跟踪目标,能根据需要对信息进行处理。而雷达之所以能完成那么多的功能,其中之一是因为它有很多的触发电路。就如触发脉冲吧,任何一种雷达都有。雷达的计时、同步、发射、扫描、显示都靠它。如同雷达需要触发一样,人也需要触发。“科技论文的选题方法”就像一个触发脉冲,它促使我的头脑发生一连串的变换。我仿佛找到了应该写什么的目标。

夜已深,一切都非常寂静。哪个被触发脉冲触发过的大脑,却依然活跃。我最年轻,学历最低,要在这样的环境中证实自己,得到同事和领导的认同,就必须拿出成绩来。

“你不是也一表人才吗,1米74的个,68公斤,标准身材,白面书生。外表不比别人笨。你平时不也爱学爱抄的吗,笔记本都有一尺高了,怎么到关键的时候就拿不出东西来呢?你不也非常爱好动手、喜欢实践的无线电爱好者吗,怎么连一篇专业一点的技术文章都写不出来?”

书到用时方嫌少,到了关键的时候,才会恨铁不成钢。这一天,是具有重大意义的一天,它不仅仅触发了我应该写什么的问题,还让我明白了自己并没有半斤八两的水平,离领导和个人所期望的目标还相距甚远。

护尾器(学名尾警器),是装在飞机上的一种雷达告警设备。据说,在抗美援朝中,因为有了它,挽救了我军很多飞行员的生命。它的主要功能是:当接收到敌方雷达信号时,以灯光和声音两种形式进行报警,提醒飞行员注意来自飞机后方的雷达跟踪。

这是一个全晶体管的电子设备。在“加强电子对抗设备研制”的形势中诞生,以极快的速度生产,在部队中广泛使用。与当时飞机普遍使用的电子管设备相比,技术是比较先进的。由于推广速度快,使用量大,再加当时晶体管的制造技术较差、可靠性不高,维修技术跟不上等原因,返厂修理的产品不少。

有一天,工厂检验部门送来了一份返修单。有一个部队的12台尾警器返厂修理。

“怎么一个部队送修这么多产品”?我为此感到惊讶。

“这个产品已在部队使用多年了,按理应该具备一定的修理能力了。什么原因导致要返厂修理呢”?我对此事有点敏感。

打开铅封,对照装箱清单一一检查无误后,我决定要对这批返修品进行跟踪检查,把返修的原因弄个明白。

岗位练兵中,我能非常熟练地默画雷达告警器的原理图,甚至能记住每一个元件的数值和型号。对尾警器的工作原理了如指掌,对工作过程、信号流程、电源供给电路等也如数家珍般的熟悉。我一直认为,这是一个比较简单的电子设备,与雷达相比,简直就是猪八戒吃豆牙,小菜一碟。

返修工作铺开了。工厂的条件,比部队好得多。首先,工厂有一批长期从事单一产品设计、生产、调试、维修的专业人才。部队无法达到这样的条件。为了减少兵员,每人必须一专多能,一个人负责五、六种型号的产品维修是常见的。其次,工厂有庞大的器材库,承制产品中的任一元件损坏,仓库都有备件。部队航材库,只有工厂随机出厂的备件,数量和品种都非常有限。另外,工厂的技术人员长期从事某一产品的维修,经验可以迅速积累起来,对故障的判断准确、高效,而且维修的安全性等都比较高。部队由于是一个流动的队伍,经验积累相对缓慢,再因为维修体制不顺,缺乏激励维修人才成长的机制,在谁干活,谁承担风险,为别人省钱的不合理机制下,维修技能每况愈下。总之,在飞机的维修中,机制欠妥,缺乏人才,缺乏器材,缺乏经验,这是部队存在的实际问题。

在“军工产品,质量第一;为部队服务,为战备服务”的国防工业建设方针的召唤下,维修者们加班加点,沿用他们已有的经验,一个管一个管地测,一个焊点一个焊点地测量。经过六天的修理、调整和测试,全部都恢复了性能。

“能否用最简单的仪表,最简便的方法对尾警器进行排故呢”?我在思考这个问题。

“假如就用一个三用表,就能排除尾警器的故障,简单易学,而且在战争的条件下也能使用,那将很有价值”。

“实际上,尾警器只有两个故障:一是该叫(报警)的时候不叫;二是不该叫的时候瞎叫”。我把尾警器的所有故障进行了分类,得出这个结论。

从原理上分析,能否报警,由很多因素影响。电路中的20多只晶体管,任一失效,都失去报警的能力。与晶体管组成的所有电路元件,共120多个,任一元件失效,都有可能导致尾警器工作失常。如果排故的过程,要逐个测试元件,仅晶体三极管一个元件就要测量BE、BC;EB、CB;CE、EC共六次正、反向电阻,才能较准确地作出失效与否的判断。这么多的元件,共要进行240多次的测量。这仅仅是电阻测量一项。还有电压测量呢。

如果能将故障部位压缩到一个单元电路,要作的测试就会大量缩减。这就非常有利于提高排故的效率。

“怎样才能迅速、准确地确定故障的部位呢”?

我反复思考着这个问题。我急需找到能够简单地确定故障部位的突破口。

实践,时间,笔记,思考,她们都在帮我。在我最需要的时候,她们凝聚在一起。将我曾给予她们的,一一回报。

在深入研究电路的过程中,我有了新的认识。我将这个认识用于其它的电子产品,证实非常准确。于是,出于习惯,我把这个认识记录下来。

《对晶体管偏置电路的认识》

偏置,是晶体管正常工作的基础。也是电路工作状态的设定。在一个典型的晶体管放大电路中,与偏置有关的元件约占百分之六十。在信号传输这一链条中,偏置就是链条中的一个环节,藕合元件就像是连接个环节的销钉。它们相依为命,只要任一失效,传递就中断。因此,晶体管的偏置也就成为维修人员必须把握的关键。

偏置的正常与否,直接影响到:电路的输出功率;放大器的增益;设备的温度特性;信号传输的失真度;电路的抗干扰能力;电路的工作效率以及晶体管的频率特性等。电路中的自动控制过程,如自动增益控制、自动频率控制等,实质都是通过控制晶体管的偏置这个方法来实现的。

总之,偏置就像一幢建筑的基础,假如基础欠妥,整幢建筑将有倒塌的危险。基于此,我有足够的理由要对晶体管的偏置电路作重点研究。

经过一个多月的研究,得出了11种实用的晶体管偏置电路形式。我把它们的电路形式汇集起来,再回到具体的电子产品原理图中去核验,证实如此。有了偏置电路的形式以后,看起电路图来就方便得多了。以晶体管为核心,基极、集电极、发射极这三个极所连接的电阻,都是偏置元件,它们都是决定晶体管工作状态的直流偏置电路。

学无止境。在研究晶体管偏置电路形式的过程中,我又萌发了如何根据偏置元件和电源电压确定晶体管工作电流的问题。一旦掌握到这一步,百分之六十的元件作用已经明白了,电路的核心元件晶体管的工作状态确定了,对这个电路的理解就比较准确了。就能够在没有图纸的情况下,根据实物就能建立起判断的标准了。

这是弯路吗?它们花了我整整两个月的时间。这60多天,只弄清了两这个问题。

现在,我要选题了。因为我已经找到了确定故障部位的突破口。我拿定主意,围绕着“用三用表检修WJ——2A尾警器”这个论题作深入的研究。

“尾警器实质上就是一台厘米波段的接收机。而且是一台直接检波式的接收机。检波→放大→调制→积分→间歇振荡。在判断故障部位这一点上,利用人体信号可以替代脉冲信号发生器。性能合格的尾警器,如果在输入端加入一个人体信号,它应该能正常报警”。这一想法一旦证实,就可以省去信号发生器。这是实践给我的启发。收音机如此,电视机如此,雷达告警器也可能如此。我急于验证“可能”的定义域。在几个师傅的帮助下,他们对我的想法开始了验证。

路是走出来的,办法是想出来的。人,一旦有了想法,就能悟出路,就能找到解决问题的门道。

其实,实验是非常简单的。在有日光灯的场所,让雷达告警器处在通电状态,启动日光灯,在起辉的瞬间,雷达告警器因接收到高频脉冲,就会发出告警。这一试验非常有效,几秒钟就得到了肯定。接着,把雷达告警器的天线拔除,用手拿着三用表表笔的金属部分接在天线输入端,人体的信号通过天线进入了接收机,雷达告警器发出了警告。实验证明,利用人体信号完全可以判断雷达告警器是否工作正常。这是用三用表检测雷达告警器的第一步,有了这个基础,就可减少维修仪器,使维修变得简单利落。

仅有基础是不够的。还必须找到排除故障的突破口。这时,对晶体管偏置电路的认识帮了我的忙。间歇振荡器之所以能间歇,关键在于控制它工作的偏置。正偏置时,间歇振荡器起振,零偏置时,间歇振荡器停振。我想,只要人为地改变间歇振荡器的偏置,就能让间歇振荡器工作起来,机器就会告警。一旦正常告警,就可断定间歇振荡器以后的电路是正常的。用什么方法能改变晶体管的偏置呢?三用表!利用三用表的电流档,并接在晶体管的发射极电阻上,因发射极电阻减小就能改变电路的偏置;利用三用表电压档的内阻变化,将其并联在晶体管偏置电路的上偏电阻上,使偏置电阻减小,也能改变电路的偏置。原理是可行的,是否成功,就差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了。

间歇振荡器、积分电路可以用改变偏置的方法来判断它们的工作与否,原因是一旦改变了它们的偏置,都能促使间歇振荡器自激,让人能观察到电路输出声、光报警信号。两级视频放大器是否正常用什么方法来判断呢?

人体信号注入法在局部电路中使用不灵,改变偏置的方法也无法导致间歇振荡器输出声和光。我尚未找到简单判断两级视频放大器是否正常的方法。

急需应用知识的人,急需解决问题的人,在山穷水尽、上天无门,入地无路的时候,才真正明白自己的斤两。人贵有自知之明,但现实中,能自知之明的人有几个?在理论上夸夸其谈的不乏其人,一到真正解决实际问题的时候,连门都摸不着的人有得是。理论上的巨人携着行动上的矮子,在畸形的年代畸形发展。

我佩服理论精深的人。没有理论的指导,电子事业就不可能蓬勃发展。我努力学习理论,目的是正确地指导实践。

实践教我明白,只懂得元件的原理不行,还必须掌握对它的检测判断方法。

实践使我领悟到:排除电子产品故障要有两把刀。一是对电子线路的理解能力。例如对线路工作原理的理解;元器件在电路中的作用;对器件量级的反设计能力;对线路的模拟测试等。二是对电子器件的检测能力。例如对器件功能原理的理解;对器件定性定量的检测;检测经验的积累;检测工具的配置等。这两把刀,如果都利,故障就会迎刃而解。否则,故障就会高枕无忧,永远都不必担心被解决的可能。

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反复、反复、再反复。这都要消耗大量的时间。功=时间X效率。实践的初期,效率较低,但我深信:只要时间无穷大,即使效率低一点,其功也不可小视。

漫长的积累,不一定就能出现山峰。积累在脑海里的知识,有时会闲置数年。当它被另一信息触发时,才会瞬间活跃起来,像平静的海面扬起浪花。

在阅读一篇关于“解决放大器自激问题”的文章时,“自激”这个信息立即触发了我。是啊,为解决放大器的自激,实现稳定放大,前人做了大量的工作。稳定,在电路中,特别是在直流放大器中是非常重要的设计。只有稳定,才有可靠。我经常将放大器的这一特性比作做人。人,稳定也十分重要。情绪波动很大的人,往往是不可靠的。放大器为了解决漂移问题,往往采取牺牲放大器的放大量来改善其稳定性。这最重要的技术就是在放大器中加入负反馈。

做放大器的,不知什么原因,往往做成振荡器;做振荡器的,鬼使神差,往往做成放大器。放大器与振荡器之间,只有一个差别,就是回输的正负不同。正回输,电路振荡;负回输,放大。这正负之差,就决定了电路的性质。

一石激起千层浪。我从内心感谢这一触发。正是有了这一触发,我才悟出了检测两级视频放大器的路数。

“利用三用表电压档的内阻变化,适当地选择回授点(回授相位相同),就可以使放大器从负回馈变成正回馈。即将放大器变成振荡器。”

“放大器的放大量越大,所需的回馈量越小。数量上只需1/K的回馈,就足以让放大器振荡起来。”

理论指导,像黑暗中的明灯,如茫茫大海中的罗盘。理论,是技术的升华,是人类社会中最珍贵的财富。

“理论要由实践来鼓舞、由实践来检验。”列宁的话,不仅对社会科学具有指导意义,对搞自然科学的人同样适用。

其实,无论做什么事,到了一定的深度,其所悟出的道理,都是相通的。

人体信号输入法已经试验肯定,改变偏置和利用正回输的方法尚待验证。为了安全,我必须找到一台试验样机。

为了弄明白一件事,为了证实一种新的排故方法,我从废品堆中找到适用的雷达告警器线路板,东拚西凑地把需要试验的单元电路组装起来,先在试验板上进行模拟试验。

工夫不负有心人,我的设想通过了试验。

要多少步才能确定故障的部位呢?第一步,检查电源。因为电源是机器正常工作的首要条件。第二步,人体信号注入。第三步,检查调置器。第四步,检查间歇振荡器。第五步,检查积分电路。第六步,检查视放第二单元。第七步,检查视放第一单元。按此思路进行模拟排故,果然不出所料,无需三用表以外的任何仪器,就可以判断任一单元电路的故障,以最简单的方法,最快的速度和最高的准确度将故障确定在某一局部电路。在局部电路中,利用三用表作电阻测量和电压校正,就能迅速地找到故障元件。这是一种全新的、充满了创造性的排除雷达告警器故障的方法。这七步,每一步都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每一步,都蕴涵着作者独到的思考。

事实已经有了,数据也在试验的过程中积累了。到了这一步,要做的事就是把要说明的主题用文字的方式表达出来。

我要说的主题就是“用三用表检修WJ——2A尾警器”。我要说的东西就是排故的七步。题目有了,内容也有了,剩下的事就是如何用文字把自己要说的东西准确、清楚地表达出来。

会做,是求生履历的第一步;会说,是第二步;会写,是第三步。会做的人很多,会说的人也不少,会写的人就大大的减少了。在科学的行程中,由于环境不同,既会做、又会说、还会写的人少之又少。我喜欢无线电,在电子的海洋中游荡了14年。从矿石机到外差机,从电子管到晶体管,从收音机到电视机,直流稳压电源、信号发生器、示波器、几乎所有能业余制作的东西都做过了。做,已不是关键问题。说,由于历经空军工程学院两年半时间,在为生存而学的积极态度激励下,对喜欢的那些课目收获甚丰。多少能说出个道理。写,却是一片空白。抄,倒不少,足有四大本共有24公分厚的笔记。

我的笔记,前人的东西多,自己的东西少;学习记录多,创意见地少;通用的元件图、电路图多,对实际产品的解剖、研究少;自测数据、体验多,能供交流的材料少。总之,三十多岁的人了,还没有一个属于自己写的,通过编辑用铅字发表出去的字。

我必须重新学,必须填补三十年尚无一个铅字面世的空白。

《形式逻辑》,对我认识事物和表达思想起了重要的作用。人的一生,总不能只凭自己的能力去认识世界,如果我们总是重复昨天,不善于利用前人的经验,我们将在人生的江河中到处碰壁。《逻辑》使我懂得:只有遵守文法规则,才能使语言具有一种有条理的、可理解的性质;也只有遵守形式逻辑的规律和规则,才能使思维具有有条理的、可理解的性质。

《大学语文》、《标点符号》、《应用写作》等等,这些老师们都在用他们的心血,默默地教导我,为我补习文革中失去的知识。

以心思作种,以纸当地,以笔作犁,用墨水浇灌的庄稼,要想收获,除了辛勤以外,至少要期待十年。我记录着哲学家的语录。

“要是有本事的话,永远都不要回来当农民”。外婆当了一辈子农民的深刻体会,在我遇到困难的时候总是不断地鞭策我。

我相信,外婆一辈子没拿过笔,她不知道笔比锄头还重。一个用惯了锄头的农民,一旦要他以笔求生,他将要付出极大的努力。

“学下去,站起来,世界上没有学不会的东西”。笔记本首页,鲁迅先生的17个字,激励着我。

“第一段,先写为什么要写这篇论文。就是论文的目的。然后进入主题,详细地论述“用三用表检修WJ——2A尾警器”的方法和步骤。最后写几句结束语”。岑有植这位空军研究所出来的军代表手把手地教我。

1983年初,在岑代表逐字逐句的推敲下,我的第一篇论文终于定稿了。以下是我的第一篇论文原稿。

用三用表检修WJ—2A尾警器

WJ—2A是机载全晶体管的公分波脉冲接收机。目前我军使用的半导体设备较少,维修经验也不足。为了在外场和仪表设备较少的情况下仍能完成排故任务,我们经过一年的摸索试验,用一个三用表在机器的七个部位进行测试,便能大概的判断故障所在;再对故障部位进行电压、电阻校正,就能迅速、准确地排除故障。我们用此方法在75和82批产品及部分返修机器中进行试验,效果很好。现将检测程序介绍如下,供有关人员参考。

脱除接收机外壳,按连接图接好护尾器(不接天线组合),备好三用表(表笔最好磨尖,以便刺破绝缘层),按以下步骤检测。

1.检查稳压电路

将三用置于直流50伏档,红表笔接2BG24负端,黑表笔接机壳。在电路正常时,电压读数应为20伏。若无电压或电压过低,应检查电源,控制盒电缆等是否正常,稳压管是否与电解电容相碰。在电压正常的条件下,方可进行下面的检查。

2.信号注入检查

将人体感应信号通过表笔接在2CZ1的插钉上,报警指示灯和音响信号应正常。若无声无光,则继续以下步骤的检查。

3.检查调置器

将三用表置于直流10伏档,红表笔接2BG22或2BG23的集电极,黑表笔接机壳。电表应有较大幅度的摆动。否则,该级电路有故障。

4.检查音频间歇振荡器

将三用表置于直流100毫安档,红表笔接2BG12发射极,黑表笔接壳体。电流表应指示20毫安左右,耳机应有连续声响,报警指示灯闪亮。若无声无光,应检查2BG12,2BG14-2BG16(二极管)的有关电路。

5.检查积分电路

将三用表置于直流10伏档,红表笔接2BG9的集电极,黑表笔接基极。因电源经过三用表内阻给积分电路加上正偏置,2BG11发射极电位上升,间歇振荡器工作,尾警器的声、光均应正常。否则,应检查2BG5、2BG6之间的有关元件。

6.检查视放第二单元

将三用表置于直流10伏档,红表笔接2BG6的集电极,黑表笔接2BG5的基极。由于2BG5、2BG6之间经三用表内阻形成正回输,电路自激振荡,尾警器应发出连续的声、光报警信号。否则,应检查2BG5-2BG8的有关元件。

7.检查视放第一单元

将三用表置于直流10伏档,红表笔接2BG5的集电极,黑表笔接2BG2的基极。由于2BG2和2BG5之间同样形成正回输,电路自激振荡,尾警器应有连续的声光报警信号。否则,应检查灵敏度调整电位器、2BG2-2BG4电路中的有关元件。也可用人体感应信号经表笔注至2CZ1的插钉,若无声无光,故障就在2BG1-2BG4的电路中。

判断出故障部位后,以附表1、2的数据为准,对被修机器进行比较和校正,便能迅速地排除故障。

这1000多个字和相当于一千多字的数据,整整耗费了我一年的时间。一年的血汗,就浓缩成这2000多个字符。

在人生的路程中,我们的上层建筑为人制定了详细的考核制度。工人阶级,以“做出来”为主,做出来的就是成果,就是实绩。一级、二级直至八级。知识分子,从助理工程师到工程师直至高级工程师,每一个阶梯,都要有发表的论文。“写出来”是晋级的基础。一个终生没有论文发表的工程师,是遗憾的。尽管也有从未发表过论文的工程师,但我敢肯定,他(她)们为拥有自己的论文,也曾经付出过。

我有运,能在周围都是长辈、学者和老师的环境中工作。他们的言行,他们的见地,他们的思维方法,他们对理论的追求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我自信没有深厚的理论功底。但我深信,有十多年对无线电的一腔热情;有在实践中根据需要,逐步建成的“我的实验室”;有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中,学到“定性”的理论,也有在大量的实践中掌握的“定量”数据。热情,激励着我,使我投入的时间不断延长;我的实验室,在需要的资助下,不断壮大,实践的效率不断提高。我在资历、学历的劣势中,形成了自己的特长和优势。

我从内心感谢伏特,安培,欧姆,麦克斯韦,波波夫,马可尼等科学巨匠。他们在百多年的历史长河中,以毕生心血为人类创造了攀登电世界的阶梯。因为有了他们的基础,我仅用了14年,就以惊人的速度走过他们百多年的历程。今天,我已经有了关于无线电实践应用的第一篇论文。即使没有发表,但我毕竟走完了论文的写作过程,其中的乐趣、奥妙、艰辛和刺激,令我心满意足。

论文,很快就复写好了。为能尽快面世,寄出的速度也惊人。

因为有了论文写作的首次实践,第二篇论文很快就找到了题目。尾警器不是只有两个故障吗,一是该叫的时候不叫。我的第一篇论文实际就是针对“该叫不叫”故障所作的论述。第二篇的题目就应该针对“不该叫瞎叫”的故障来写。叫“WJ-2A尾警器自鸣故障的分析及排除”挺合适。

围绕着一个主题展开的一切活动,都是实践。

实践,令我身心健康;

实践,令我生活得非常充实;

实践,激发我思考的热忱;

实践,不断地改变着自己。

就在我自发地投入到实践的洪流,掀起写作热潮的时候,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航空维修》编辑部给我寄来了汇款单和一份《航空维修》杂志。14元稿费和登载的刊物一齐都收到了。

这是人生的重大变化。首先,我的论文被承认了。要是没用的东西,即使你的文章文理通顺、文字流畅,在他们的眼里也一钱不值。刊物的篇幅有限,没用的文章他们绝不录用。其次,论文的发表,标志着我有三个突破:突破了有生以来没有铅字面世的记录;突破了本单位组建以来无发表文章的历史;突破了无稿费收入的空白。另外,论文的发表,证实了我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已经具有一定水平了。编辑们几乎没有删改我的文章,发表的文章与复写的原文一样。

“世事洞明皆学问”,曹雪芹先生的至理名言,又一次触动了我。

事,要洞明,就得下功夫。就得往深里钻。每走一步,都得付出巨大的努力。

试想,要不是热爱,哪来热情?没有热情,怎能持续?14年,在历史的长河中是一瞬间,但在人生的历程中,却是工作时间的将近一半。在这五千多个日夜中,有多少事要做,能将能量集中到一点使用的有几何?

我初次尝到了“能量聚焦”的威力。诺贝尔奖获得者昂尼斯说得好:只要养成做学问的习惯,那就跟一日三餐那样,到时不吃不喝,就会感到饥渴难忍。有了做学问的习惯,还要牢记一点,那就是专和精。跟整个知识相比,个人所掌握的实在是太渺小了。我认为,人可以在专和精中求广博。如果想懂得一切,那显然是不切实际的无稽之谈。

“今年,我们单位有了重大的突破,曾代表的论文在我们行业的最高权威《航空维修》杂志上发表了”。总代表在年终总结会上非常认真地对全体人员说。

“曾代表在我们的成员中,是最年轻的,学历也不算高。他为什么能在我们之中首先发表论文?这值得大家很好地思考”。他吸了一口气,稍稍停顿了一会儿。

“我认真地拜读过年轻人的作品,有几点感想,供大家参考。

第一,要用改革开放的思想,重新认识自己,改造自己的学习和工作。文革十年,对我国的人才造成的影响将持续较长的时间,人才断层的现象已经非常突出。现在,党的中心工作已经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了。政策变了,一切都会随之而变。在这种变化的大环境中,我们每个人都必须重新认识自己,从适应时代变革的要求入手,在改造自己的学习和工作中下一翻功夫。

第二,要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用成果来考核干部,重奖出成果的人员。作为军代表,不仅应具备分析问题的能力,还必须具有解决问题的能力。产品的质量问题,平时,威胁飞行安全,战时,就可能影响战斗胜负。我们要积极主动地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通过适当的渠道,使之变成成果。这才是有效的质量管理。曾代表在研究雷达告警器的排故中下了功夫,对指导部队的维修有积极的意义,出了成果,为我们的专题研究开了好头。我们要鼓励这种做法,大力提倡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作为示范,经支部研究,我们要重奖曾代表,以资鼓励”。

这小小的论文,在空军装备订货的基层单位,掀起了小小的浪花。对于别人,相信不会有太大的感触。但对我,感触良多。

我永远铭记,这是我的第一篇论文。


此后,写作的热潮不减。几十年来(截止2014年4月15日),在《电子报》等各种刊物上发表了79篇文章。

相关参考

约翰道尔顿:近代化学之父

...这个课题,最终发表了一篇关于色盲的论文──曾经问世的第一篇有关色盲的论文。后人为了纪念他,又把色盲症叫做道尔顿症。道尔顿一生宣读和发表过116篇论文,主要著作有《化学哲学的新

期刊发表费用(发表一篇职称论文需要多少钱?)

...就给大家详细讲解一下发一篇职称论文到底需要多少钱?第一种是免费的期刊。有些背后实力充足,办刊机构健全的话且有学术信仰的期刊杂志社,就会选择这种费用模式,甚至会奖励作者。免费的普刊较少,免费的核心或学报...

水质检测论文怎么写(聊聊论文写作: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论文?)

写论文是高明的水文字么?当然不是。如果你把写好一篇论文当作是水文字,但就错了。水一篇论文和写好一篇论文那差距简直太大了。举例来说,水一篇论文就是随便找点木头和砖石盖间房子,且不说没法盖高,就连质量也是...

液压起重机论文总结怎么写(毕业论文答辩自述应该怎么写?)

...,同学们:  上午好!我是xx学院xx系03本2班的学生xx。我的毕业论文的题目是《某某》,我的指导老师是曹国安讲师。  具体来说,我的论文分为以下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主要概述了。  第二部分,主要概述了。 ...

液压起重机论文总结怎么写(毕业论文答辩自述应该怎么写?)

...,同学们:  上午好!我是xx学院xx系03本2班的学生xx。我的毕业论文的题目是《某某》,我的指导老师是曹国安讲师。  具体来说,我的论文分为以下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主要概述了。  第二部分,主要概述了。 ...

物理实验小论文格式(如何写一篇数学研究论文)

本文译自MIT缅因数理学院的艾希礼·瑞特于1995年9月12日发表的论文,可供从事数学研究或者工作中要用到数学的读者书写论文时参考。原文引用的参考文献为:【2】Steenrod,N.E.,"HowtowriteMathematics",Amer.Math.Soc.1983,ISBN0821800558翻译:...

物理实验小论文格式(如何写一篇数学研究论文)

本文译自MIT缅因数理学院的艾希礼·瑞特于1995年9月12日发表的论文,可供从事数学研究或者工作中要用到数学的读者书写论文时参考。原文引用的参考文献为:【2】Steenrod,N.E.,"HowtowriteMathematics",Amer.Math.Soc.1983,ISBN0821800558翻译:...

求一篇高一论文(从放牛娃到北大博士,这篇论文后记刷屏了)

近日《一个放牛娃的博士论文后记》火了这篇论文后记来自肖清和的博士论文讲述了自己从一个放牛娃到考入北大的历程“母亲不止一次和我说过她不能死,她要忍,她要坚持因为她要让我上学她要让她的两个孩子好好活着”这...

教师论文范文(超经典的一篇“双减”论文,教师一定要看)

中小学作业改进必须坚持全面育人的基本导向,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作为作业改进的根本目的。这种发展不是学生通过作业中的反复练习获得高分的表面发展也不是学生在完成作业过程中掌握知识,实现认知能力的单一发展更不...

成本会计意义求一篇论文(会计专硕优秀毕业论文选题,直接拿去用)

大家好,我是事儿姐,点击上方“关注”,每天为你分享考研最新资讯和干货。MPAcc(会计专硕),近几年热度持续上涨,就业形式也比较好。毕业生可以进入会计事务所、审计事务所、银行、国企,各种大中型私企等。试问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