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皮大头鞋(满族的传统靴鞋)

Posted

篇首语:读书忌死读,死读钻牛角。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毛皮大头鞋(满族的传统靴鞋)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毛皮大头鞋(满族的传统靴鞋)

作者富察宝仁 吉林家谱

满族服饰俚俗

大东北满族的服饰俚俗,集这个古老民族几千年之大成,又谱写着近千年来其服饰俚俗之新篇,它既是本民族色彩斑斓的生活画卷,又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满族传统服饰俚俗起源于生活,扎根于民间,承载着人们传承久远的生活习俗。

满族的服装,具有浓厚的北方骑射民族的特色。早年,满族男女老少日常的主要服装是旗袍。旗袍在清朝曾作为“国 服”在全国推广。这种袍服有棉有单,适合北方骑射民族的生产生活。

清初时,满族人的衣着服饰是十分的原始简陋。《柳边纪略》记载,顺治年间流配关东的陈敬尹说,他在顺治十二年(1655)被流配宁古塔(今黑龙江省宁安)时,这里还没有汉族人。那时,满洲人的衣着十分简陋,主要是以兽皮或缉麻为衣从不知晓还有布帛。到了康熙中期,满族人的衣着已发生了重大变化:“今居宁古塔者,衣食粗足,则皆服绸缎。天寒披重羊裘,或猞猁狲、狼皮打呼(皮长外套)。惟贫者乃服布,而敬尹则至今犹布狍,或着一半羊皮缎套耳。”

一个民族的民风俚俗,是在长期的社会发展过程中形成的,而这种民风俚俗,又深受其所在地地理、气候等因素的影响。满族及其先民,世居于东北的白山黑水之域,这里正处于东北亚的季风圈里,冬季十分漫长寒冷,夏季则短暂温暖。故而,形成了与中原地区有较大差异的服装、鞋帽等方面的俚俗。

牛皮靰鞡

鞋与服装一样,是人类的生产生活所不可缺少的,不仅仅是起到了保护脚的作用,防止脚被磨伤、刮伤、冻伤或被虫、蛇所咬,又可有装饰的效果,是人类文 明 程 度 的 一 种 象 征 。故 而 ,服 饰 、鞋 帽 的 穿 着 及 式 样 都 具 有 一 定 的 民 族属性。

满族的牛皮靰鞡,是一种颇具民族传统色彩的鞋子,是满族先民为适应东北地区的严寒气候所独创的。满族世居于祖国的东北边陲,这里风大寒冷。早年间,农历的九月即已寒风凛冽,漫天飘雪,直至第二年的五月天气才转暖,一年中有半年多的时间是寒天大雪。为了抵御这种严酷的自然环境,满族先民发明了牛皮靰鞡,这种既就地取材又简单适用的奇特的鞋子。

牛皮靰鞡是用牛皮缝制的。早年间,靰鞡不仅仅是用牛皮来缝制,是猪、马、鹿、熊、狍等什么皮都用来做靴鞋、做靰鞡。满族先民是东北的渔猎民族,打到了野兽是食肉衣皮,自古便有穿皮衣、皮裤、皮靴鞋的传统。其几千年前的先民肃慎、挹娄、勿吉人便是“好养豕,食其肉,衣其皮”。其千年前的先民女真人更是“秋冬亦衣牛、马、猪、羊、猫、犬、鱼、蛇之皮,或獐、鹿、麋皮袴为衫。

袴袜皆以满族人冬季穿的牛皮靰鞡皮至(制)”。

到了明清之际,虽然做衣服、靴鞋的材料已很丰富了,但满族先民女真人还是喜欢用兽皮,因为它既坚实耐用又易得且不用花钱买。人们是那样喜爱兽皮,甚至连许多人名都用兽皮来称呼,像努尔哈赤即“野猪皮”之意,舒尔哈齐即“豹子皮”。可见满族人对兽皮喜爱之甚。

早些年,满族人是什么兽皮都用来做靰鞡。朝鲜的《李朝实录》中就记载有:努尔哈赤“足纳鹿皮兀剌(靰鞡)靴,或黄色,或黑色”。后来,满族人发现只有牛皮作的靰鞡最坚实耐用,才大多用牛皮来做了,于是人们也称靰鞡为牛皮靰鞡。

靰鞡是满语,即汉语的“革履”(皮鞋)。靰鞡又称“乌喇”“ 护腊”,是满族人为适东北地区大雪、泥泞、石碛等严酷的自然环境创造出来的。

清《扈从东巡日录》载:

关东塞路多石碛,复易沮洳,不可以履。缝革为履,名曰乌喇。

靰鞡的制作说简单也很简单。《鸡林(吉林)旧闻录》载:“ 方尺牛皮,屈曲成之,不加缘缀,覆以足背”。《黑龙江述略》卷六载:

靰鞡鞋与靴同,而底软,连帮而成,或牛皮,或鹿皮,缝纫极密。走荆棘泥潭中,不损不湿,且亦耐冻而久。

靰鞡制作起来,确实还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且不说鞣制皮子(熟皮子)得先用碱水、皮硝、石灰水泡制,然后刮削、去毛、晾制、熟鞣,做起来是既费事又劳累。待牛皮熟好了之后,还要用谷草进行烟熏,使牛皮呈黑红色。

靰鞡的最大特点,是鞋底和鞋帮是一块皮子做的,前面再加一块皮子做前脸。制作先将一块牛皮按靰鞡楦子翻上来,与前脸交接处捏褶用皮线缝合上。一双靰鞡须经崩楦、翻皮、上脸、拿褶、打孔、穿皮绳、钉扁钉等十几道工序方可完成。满族人常说:

这牛皮靰鞡经不经穿,全在皮子上;靰鞡好不好看则全在褶子上。

这说明一双靰鞡使用的牛皮很重要,牛最好的皮是脊骨两侧的皮,一头牛也就出八九双好靰鞡。再则,牛皮的熟制也很重要,皮硝、石灰水浸得时间长了,皮子便糟了不结实了,时间短了则皮子太硬不好加工。所以,熟牛皮也很关键,全在手艺人的技术啦!

皮子这关过了,那牛皮靰鞡穿着舒不舒服、样子好看不好看,就全在捏褶制作这手艺上了。捏褶前先将皮子浸湿使其柔软,然后用皮绳穿上二道,抽紧皮绳后将褶子捏好。最后,将前脸与褶子缝合起来,这样一双牛皮靰鞡基本成型了。做靰鞡的手法不一样,有的是在靰鞡两边各打几个孔,以便穿皮绳绑靰鞡;有的则是在靰鞡两边,各缝上一指宽的三道或四道皮条,以拴绑靰鞡。其穿着效果都是一样的,只是缝皮条的更美观些。

早年,东北满族人的靰鞡有大褶、小褶之分,大褶的捏 12 到 16 个褶,小褶的捏 20 至 26 个褶左右。大褶的粗犷结实、耐用,小褶的则精细美观,穿着更舒适。大褶产在吉林、乌拉街、宁古塔等地,小褶多产在辽宁的新宾、海城、凤凰城等地。

早年间,满族人冬季上山打围、捕貂、砍柴,江上捕鱼、赶爬犁等,穿的都是牛皮靰鞡。冬季趟雪窝子、走远道,人们都离不开牛皮靰鞡,而且是男女老少都可以穿,不分什么大小号。所以满族有俗语:“ 蹚雪窝,溜山道,牛皮靰鞡不分号!”

满族的靰鞡是用牛皮制作的,里面垫上柔软的乌拉草冬天穿着十分暖和,既轻便可御严寒又不怕冰雪。穿上牛皮靰鞡,零下三十几摄氏度蹚大雪窝子都不冻脚。穿靰鞡好处多了,既不用打鞋掌又不用穿袜子,只要把乌拉草絮好,裹上包脚布子就可以了。这对穷苦的山里人、“ 车老板”来说,真是既省钱又暖和最实用的鞋了,所以关东早年十分流行。

旧时,东北的牛很珍贵是用来耕地的。清太宗皇太极还专门下过圣谕,即便是祭祀也不许随意屠宰耕牛。于是,这牛皮靰鞡清时是很贵重的,满族人买卖时不但要看皮子的质量,还要论斤来卖的。鞋子论斤卖,也可谓是一桩怪事!闯关东的汉族人,见满族人的牛皮靰鞡鞋论斤卖,开始也很觉得奇怪,时间长了便也见怪不怪了,还留下了那两句关东老话:

见怪不怪,牛皮靰鞡论斤卖!

见奇不奇,棒打狍子瓢舀鱼!

靰鞡,满族人至少传承了千余年的时光,是何时何人发明的谁也讲不清楚,但传说却是很多。有一个传说讲,是辽代松花江边的女真人发明的。

传说,那是金太祖完颜阿骨打起兵反辽时,被契丹辽人欺压了 200 多年的黑水女真完颜部,在首领完颜阿骨打的率领下揭竿而起反辽,得到了东北各地女真部落的响应。一年冬天,阿骨打联合居住在宁江州附近混同江(今松花江)畔的女真人,与辽契丹兵激战了十几天。

战后,完颜部的女真兵脚都冻伤了,而松花江边的女真兵却无一人冻伤,个个还都健步如飞。阿骨打觉得很奇怪,但见那些女真兵,每人穿个奇特的牛皮缝制的大鞋,里面塞着厚厚的细茅草。阿骨打便问:“ 你们穿的是什么鞋呀?”那些来自江宁州边的女真人说:“ 这是靰鞡,里面楦的是我们混同江边的乌拉草”。阿骨打一看便明白了:“原来这肥大的靰鞡只是一个牛皮的鞋壳子,保暖的是里面的乌拉草啊!”那靰鞡确实神奇,虽然混同江(松花江)两岸遍地皆有,但它那御寒之功确是天下无双。清嘉庆年进士金朝觐有诗道:

草名乌拉古无传,近与村农用最便。

露重芒鞋侵晓去,霜凝葛履觉春还。

山中踟蹰名称异,王不留行义可捐。

几处芊眠平野绿,拟随谢屐到峰巅。

金太祖阿骨打再看,这靰鞡鞋很简单易做,乌拉草也是江畔河边到处都有的细茅草,但踏雪御寒效果却特别好。于是,他命人赶紧去制作了一大批,让每个女真兵都穿上。此后,不但阿骨打冬季的战斗捷报频传,那牛皮靰鞡在白山黑水的大地上也迅速地流传开来。

细细的乌拉草

穿靰鞡离不开乌拉草。正如前文所述,金太祖完颜阿骨打已看出,那靰鞡只是一个牛皮鞋壳子,真正保暖御寒的还是那细细的乌拉草。正如满族的那句老话:“靰鞡离不开乌拉草,老头儿离不开大皮袄”。

人们常说:“ 关东山有三宝,人参、貂皮、鹿茸角。”这是说关东的大山里这三种物产的珍贵。满族的老百姓却说:“ 关东山有三宝,人参、貂皮、乌拉草”。老百姓认为人参、貂皮贵重,上山得来可以换钱生活,而乌拉草虽然到处都有不值几个钱,但却是冬天人们穿的牛皮靰鞡里必不可少的,是人们赖以过冬御寒的宝物。

满族称乌拉草为“他姑儿哈非”,这种草原本无名,因将其楦在满族人穿的牛皮靰鞡里,以保暖越冬而得名。康熙年间扈从康熙帝东巡的大学士高士奇,在《扈从东巡日录》中记述道:

他姑儿哈非,乌喇草也。塞路多石碛,复易沮洳,不可以履。缝革为履,名乌喇。乌喇坚,足不可裹,泽有草,柔细如丝,摘而捶之,实其中草无名,因用以名。

乌喇草即是乌拉草,这种因靰鞡而得名的野草,不知是何时何故被书写成了乌拉草。也许是“乌拉”二字笔划少之故吧!

乌拉草是东北地区常见的一种野草,多生长在山脚下、江边或草甸子之上,是一种多年生三棱细草,秋后成熟便可收割了。割下的乌拉草须晾晒后贮藏在哈势房(满语:仓房)中,冬天用时要先将其用木槌轻轻砸软,然后楦在牛皮靰鞡里穿在脚上。《吉林汇征》中记载道:

乌拉草出近水处,温软细长,三棱实其中,摘而挞之,以木椎数十下,则软于绵,用以絮皮鞋(靰鞡)内,虽行冰霜中,足不知冷。

乌拉草又称护腊草,这种草在今天的吉林市附近的松花江两岸,生长的最多、质量最好。明朝时,松花江在这里又有乌拉河之称。故此,立都于此的海西女真,被称为“乌拉部”或“乌拉国”。生长于此的这种三棱细草,也被人们称为“乌拉草”,楦乌拉草越冬的牛皮鞋则被称为了“靰鞡”。

《大中华吉林省地理志》记载乌拉草道:

乌拉草最多,虽关东皆产,然吉林(市)为乌拉国,所产特佳,土人(满族人)冬日装入靴鞋·(靰 鞡),则 脚 底 生 春 。南方人来,用乌拉草为床垫、椅垫,其暖性更暖如棉也。

说起这乌拉草、靰鞡源起于乌拉河畔的海西女真乌拉国,还有一个历史传说。

那还是在明朝末年,居住在赫图阿拉(今辽宁省新宾满族自治县)一带的建州女真首领努尔哈赤,为报父祖之仇,起兵反抗明朝建立了后金国。这位后来的清太祖努尔哈赤为了壮大实力,开始了几十年的统一东北地区女真人的战争。

一年,时值严冬时节,努尔哈赤率建州女真兵,在乌拉河(今吉林市附近一段松花江)畔与乌拉国激战十余天。当时天气严寒,建州女真八旗兵虽然都穿着厚厚的兽皮靴,包着兽皮、棉布,但还是有许多人被冻坏了脚,使得努尔哈赤不得不退兵。

后来,细心的努尔哈赤发现,被俘的乌拉国士兵的脚却没有被冻坏。再一看鞋,原来他们穿的都是肥大的牛皮靰鞡,里面垫的也不是兽毛棉布,而是一种细细的毛茸茸的野草。努尔哈赤问道:“这是什么草?”

乌拉国的女真兵告诉他:“ 这是乌拉河边长的乌拉草。”努尔哈赤听罢,马上让人去做肥大的牛皮靰鞡,去收割江畔草甸子里的乌拉草。从此之后,努尔哈赤的八旗兵冬季打仗时如虎添翼,穿的都是暖乎乎的楦着乌拉草的牛皮靰鞡,再也没有冬季冻坏脚的事了。而那乌拉国的靰鞡、乌拉草也开始盛誉关东,在女真人中乃至整个东北地区流传开来。沈阳的清故宫,是后金时期的盛京都城。早些年,还有一双牛皮靰鞡收藏在故宫之中,据说那是清太祖努尔哈赤当年所穿之物。在沈阳的皇寺中也藏有一双靰鞡,据传也是努尔哈赤当年之物。《奉天通志》载:

靰鞡,满语革履也,通作靰鞡。沈阳皇寺贮有太祖所御靰鞡。今人皆着之。

满族人穿靰鞡用的乌拉草,有红根、青根两种,故有人又称其“红根草”“青根草”。乌拉草在吉林地区广泛生长,尤其是在吉林市北郊的乌拉街一带更是江边、草甸成片生长。乌拉草细长坚实耐腐,所以过去满族人也多用它来作泥草房的房草。用乌拉草苫的草房,可以挺十多年不用换房草。

早年,吉林地区有农谚:“ 立秋忙打甸,处暑动刀镰”。讲的是每当立秋时节,满族人会趁“挂锄”的短暂农闲时间,去荒草甸子打“羊草”“ 黄草”“ 猪鬃草”“柳毛草”“ 羊胡子草”等,晒干后好苫草房。这时,也是人们割乌拉草的时候。人们将青根或红根的乌拉草收割回来晒干,量大就用来苫房子,量少就留着冬天楦靰鞡用了。

穿靰鞡楦乌拉草也很有讲究,在楦乌拉草前,要先将三棱坚硬的乌拉草,平铺在木案板上有 20 厘米厚。然后,用直径 15 厘米左右、长 40 厘米的圆柱形乌拉草棒槌,轻轻地反复槌打,将乌拉草的三棱打倒,把坚硬的草槌打成纤细绵软状方可。人们在穿靰鞡时,要先用包脚布把脚包上,然后,再穿进楦得满满乌拉草的靰鞡里。最后,将靰鞡上的绳系牢,腿上还要打上几道绑腿。这样,走一天的路,趟一天的雪也不会冻脚。

晚上,穿靰鞡的人,都会把已潮湿的乌拉草和包脚布拿出来,放在炕头炕干,第二天还可以继续用。细细的乌拉草,竟像棉絮、皮毛一样保暖,确实很神奇。

小小的乌拉草,对冬天生活在冰天雪地里的满族人是那样重要,上山蹚雪打围、撵狍子、追野猪,赶着马爬犁顶着北风跑远道,哪一天也离不开靰鞡和乌拉草。

数九严寒天,满族人蹬上牛皮靰鞡,穿上皮套裤,裹上老羊皮袄,什么暴雪扬长、白毛风全不在话下。满族老人常说:“进山打围三件宝,套裤、靰鞡、大皮袄”。

清嘉庆年以后,尤其是咸丰十年(1860)柳条边开边之后,大批闯关东的汉族人进入东北地区。他们入乡随俗,很快便与当地的满族人打成一片。他们穿着牛皮靰鞡、垫着乌拉草,觉得真比大皮靴、大棉鞋还要暖和,均甚感新奇。清诗人沈承瑞见之也是倍感奇异,赋诗《乌拉草》叹曰:

天生小草御严寒,春雨秋风几度残。

碧带溅围新绿水,黄云淡抹夕阳滩。

朝随葛履留双印,夜趁糠灯絮一团。

自是圣恩能被远,微芒亦效雨心丹。

蹚蹚马、靴鞋、毡疙瘩

服饰鞋帽是一个民族的重要标识。满族是一个有着四五千年历史传承的古老北方民族,他们的衣着服饰承载着自己民族搏风斗雪的传统,以适应严酷的自然环境,也记载着本民族几千年的传统文化理念。

牛皮靰鞡,是满族早年冬天最常穿的越冬鞋。但牛皮靰鞡也是很贵的,尤其是好的小褶牛皮靰鞡,不但论双还要论斤卖。于是,好多人不进山打围、砍柴或走远道都舍不得穿呢!渐渐地满族人由牛皮靰鞡又发展出了两种平时穿的鞋来。一种叫“蹚蹚马”,另一种叫“草靰鞡”。

蹚蹚马,简单地讲就是靰鞡上加了个布腰,只是那靰鞡多不是牛皮做的了,而是一些猪皮、鹿皮、熊皮、狍皮等皮革。蹚蹚马比牛皮靰鞡轻便多了,还不用垫较费事的乌拉草,穿双棉袜子即可。蹚蹚马有高到小腿上的布腰,也省去了打绑腿。只是这简便的蹚蹚马,虽然好看但没有牛皮靰鞡暖和,上山打围或赶爬犁走远道还得穿牛皮靰鞡。

那种草靰鞡鞋就更简单了,是早年间满族贫苦人家必备的。草靰鞡又叫草鞋,样子和牛皮靰鞡差不多,是草甸子里的一种蒲草编制的。蒲草都很高,有手指般粗细。秋后人们将蒲草收割回来,挑选好的晾晒贮起来。编草鞋时 将 蒲 草 掐 头 去 根 ,在 木 楦 上 编 结 。草鞋编好后,还要在底儿上钉一块猪皮或狍皮以使其耐磨。穿草鞋要先穿棉 袜 子 ,既 柔 软 保 暖 又 穿 着 方 便 不磨脚。

由于这种草鞋价钱十分便宜,每年都可以换一双,故而深受人们的喜欢。笔者小时候家中兄弟姊妹多,因生活困难经常穿草鞋,故草鞋给我的印象是既深刻又亲切。

满族人穿布鞋很普遍,春夏秋冬不论男女老少都穿布鞋。布鞋也是分两种,一种是不带腰的布鞋,一种是带腰的布靴。布靴与布鞋一样款式很多,只是在布鞋上加了一个腰而已。早年,满族人穿的布鞋都是自家做的,一家几口或十几口人穿的布鞋,皆出自家中女人之手。满族凡是女人都会做鞋,鞋做得好坏、针脚的大小、绲边绣花是否精致,都是衡量一个女人是否心灵手巧的主要标准。做布鞋首先要“打袼褙”,就是面粉做糨子(即糨糊),将旧布头、破布块一层层地黏糊到一起。一般糊四五层到七八层不等,待晒干后即可按鞋样子裁剪了。裁剪好的鞋底片要一层层地摞起来,再用细茼麻绳将其密密实实地缝纳到一起。

满族人称其“纳鞋底”。早年,满族人家的女人没有闲着的时候,就是有了空闲和家人及邻里唠唠嗑儿(闲聊),小媳妇、老太太手里也会不停地纳着鞋底。

鞋底纳好后,要用白布条细针缝个鞋底边,面上粘层新里子布,就可以与鞋面缝合到一起了,称之“绱鞋底”。鞋面是由一层袼褙糊上新布做的。男人的鞋面没什么讲究,多是黑色或蓝色。女式的布鞋则精细得多了,除了黑色、蓝色还有粉色、红色、藕荷色、绿色、黄色等多种颜色。鞋口处也有平口、团口、尖口、小衩等多种款式,及前脸无脊、单起脊、双起脊等多种样式。家境殷实的富贵者用锦缎做鞋面,并绣花装饰称之“云子鞋”。

出于女人爱美的天性,满族的女鞋多有绣花。早年满族妇女很注重服饰、鞋帽的刺绣装饰,布鞋上多绣有鞑子香、山花、连钱草、翠鸟、绲花边等图案,展示着自己的心灵手巧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即使是贫穷人家的姑娘、媳妇,也要有一两双带绣花的好鞋以备出门穿。有的人为图方便,干脆将漂亮的花布剪裁做鞋面,也很美观。

满族是北方马上民族,自古便有穿靴的习俗。穿带腰的靴子,裤腿可以插在靴腰里,既有利于上下马又可防止寒风从裤腿中钻进。满族又是渔猎民族,整天在山林和蒿草荆棘中穿梭行走,带腰的靴子是既可以减少树枝荆棵子的刮伤,又可防止蚊虫及毒蛇的咬伤。

满族的靴子品种样式皆很多,像皮鞋加个布腰的蹚蹚马、踢死牛,布鞋布腰的布靴,长筒的皮靴“温得”,底薄腰短的快靴“卡萨”(即爬山虎);皮鞋皮腰的鹿皮靴、狍皮靴、豹皮靴、牛皮靴、羊皮靴、大头靴等,式样则有尖头靴、圆头靴、方头 靴 、乌 皮 靴 、单 脊 靴 、双脊靴、矮腰乌靴、高腰撒林皮皂靴、软底快靴、硬底鹿皮靴等样式众多。

清 末 之 际 ,随 着 时 代的发展东北出现了一种毡鞋 。毡 鞋 不 分 男 女 ,但 有高矮腰之分。毡鞋是由羊毛 毡 压 制 成 型 ,满 族 称 其蹚马为“毡疙瘩”。高腰的毡疙瘩 腰 至 膝 盖 下 ,虽 然 很 暖和但很笨重,人们称其“大毡 疙 瘩 ”。矮 腰 的 毡 疙 瘩很 宽 大 ,一 穿 便 可 又 很 暖和 ,故 人 们 家 里 家 外 很 喜欢穿。

大 毡 疙 瘩 很 暖 和 ,坐爬犁出远门不会冻脚。但因其上下一体活动不便,故到了地方都要换上方便的靴鞋。这两种毡疙瘩都是羊毛压制的,很贵重干活儿又不方便,故平民百姓很少穿用。

旧时,满族人穿靴鞋有两样东西是不可少的,那就是包脚布和布袜子。富贵及官宦人家穿鞋穿靴都要先穿布袜,平民百姓冬季穿鞋时多是裹一块包脚布,穿高腰的靴子时才会穿布袜。布袜分两种,即高腰、矮腰;按薄厚又分三种,即单、夹、棉。单、夹袜一是穿鞋时穿,二是夏天穿单靴时穿;棉袜则是冬季穿高腰靴时穿用。

满族的布袜,男女制作形制上是一样的,下面有一个如鞋底般布袜底,上面是个袜腰。只是夏天穿的单夹袜短些,内裤放在布袜外面。冬天穿的棉袜则就像一双薄棉靴,穿时要先穿单布袜,再穿棉袜,最后才将长腰皮靴穿上。这样不仅暖和,那穿在最里面的单布袜,还可以每天脱下来清洗,以不污染弄脏棉袜子。

满族的布袜如同衣服、鞋帽一样,贫富之间的区别是很大的。平民百姓的布袜是以实用为主,基本上没有什么绲边装饰或绣花,而官宦或富贵之家则讲究就多了,男女布袜都很注重布料的选择及式样、绲边、绣花等装饰。

大户人家的女人布袜,多用彩布、绸缎做面,在袜腰、小腿肚等处按人体曲线裁剪制作。一般是将袜底与袜腰用两色布料分开,有的还用三种、四种布料来做,还要在袜口、袜前缝及袜腰等处,绣上花、鸟、纹饰等图案,简直就是一双外穿的细腰小绣花靴。

满族女人的布袜,展现着满族这个马上民族衣着靴鞋的传统,也显示着满族女人精湛的女红技艺。

满族女人的“天足”大脚

满族是历史悠久的北方民族,在服饰、鞋帽、发式等方面,男人的长袍马褂、牛皮靰鞡,女人的旗袍、旗鞋、大拉翅最具有代表性,展示着这个世居于白山黑水之域的渔猎民族的民风俚俗。

清时,汉族人对满族女人的妆式甚感怪异,称之“金头天足”。讲的是满族女人非常重视头饰 ,燕 尾 儿 头 、大拉翅上还要插上名贵的扁方、玉簪棒 、小 耳 挖 、大 宝钉、东珠、小戟、翠花 、压 鬓 花 等 金银、翡翠饰物。所以,有的汉族人还称之为“大翻车”,意味着首饰车翻了,全扣在了满族女人的头上。

“天足”,是讲满族女人不裹脚,有一双“天生的大足(脚)”。这与早年间满族骑马射猎、捕鱼那种较原始的山林生涯有关的。由于早年满族人的生活原始落后,男女都要进行渔猎方可维持生计,每天上山下河的忙碌没有一双天足大脚怎么行,于是根本没人去想什么裹脚缠脚的无聊之事。

清定鼎北京之后,满族的高官新贵们也开始养尊处优起来。大量接受汉文化的一些八旗新贵,也开始让自己家中的格格裹脚缠足。这种事刚出现苗头,便引起了清廷统治者的警觉,他们认为“国语(满语)骑射”乃立国之本,服装、鞋帽等饰物也是民族的根本不可改动。乾隆皇帝见有人擅改满族人“一耳三钳”为两耳各一钳,就曾大为恼火,严令禁止。

禁止旗人(满族人)缠足,也是清时严律之一。清顺治帝的母亲孝庄皇太后,见竟有仿汉俗缠足女子入宫心中大怒。《清朝野史大观》载:

孝庄皇太后谕令:“有以缠足女子入宫者斩”。

并命将其旨谕悬于紫禁城的午门之上,以此严厉告诫满族旗民不许缠足裹脚。可见,满族进入中原吸收汉文化也是有选择的,对于那些陋习是严格禁止效仿的。

清嘉庆年以后,大批中原汉族人闯关东来到东北,他们携家带口与满族人比邻而居,民风俚俗相互间也在逐渐融合着。清康熙中期以后,宁古塔(今黑龙江省宁安)是宁古塔副都统的驻扎之地,驻有大批满洲八旗兵及家眷。大量闯关东的汉族人的到来使这里热闹起来,成为满汉民族共居之地。当年,宁古塔地区曾流传一个满族歌谣《比小脚》:

我脚大,你脚小,

坐在窗前比比脚。

脚大好?脚小好?

阿玛割来乌拉草。

槌它三棒槌,

变得像棉袄。

絮进靰鞡里,

冬天不冻脚。

小脚蹬,上山峰,

跌了一个倒栽葱。

鼻子尖儿,摔通红,

眼眶子,磕黢青。

扔了裹脚布,

换上乌拉草,

穿上皮靰鞡,

小脚变大脚。

可在雪里站,

能在冰上跑,

回家对你额娘说,

民装哪有天足好。

这首满族民谣,充满了对汉族妇女缠足陋习的嘲笑,并对她们“小脚变大脚”给予热情的帮助。歌谣里也对满族女人自己的大脚引以为傲,宣称“民装哪有天足好”。满族女人的天足大脚确实好,不但女人们少遭了不少罪,而且登山蹚雪、捕鱼种地也健步如飞。

早年,汉族妇女缠足的陋习已沿袭了千余年,畸形的审美观念认为“三寸金莲”是美女不可或缺的标准,可谁又是生来便是三寸金莲呢?于是中华大地上汉族人刮起了缠足之风。清入关之后,不但严禁满洲八旗妇女缠足,就连汉军八旗妇女也不许缠足。于是,从天足大脚和裹小脚上,便可看出满汉妇女之别。

清时,有俗语称满族是“父子不同姓,男女一双鞋”。讲的是,汉族人见满族人父子称呼不同认为是不同姓,其实这是一种无知。满族人日常只称名而不呼姓,只有正式场合须报身世家门时才称姓名全称。像清太祖努尔哈赤与太宗皇太极是父子,表面看确实不同姓,但他们的姓是爱新觉罗,即爱新觉罗·努尔哈赤、爱新觉罗·皇太极。

“男女一双鞋”便是讲满族女人脚大,男女甚至可以穿一双鞋。像满族的牛皮靰鞡就不分号,男女及老人都可以穿。但是脚大穿靴鞋确实不很美观,于是爱美的满族女人们,逐渐发明了许多种款式的旗鞋。像绣花便鞋、单脊绣花鞋、双起脊绣花鞋、寸子鞋、高底鞋、花盆底鞋、马蹄底鞋等,都是满族女人的天足大脚独享的具有民族特色的鞋子。

马蹄底鞋、花盆底鞋

满族的女鞋式样很多,但都具有北方马上民族的民族特质,曾是昔年满韵旗风的标志之一。

满族女式的绣花便鞋很简捷,与今日之女布便鞋没有太大区别,只是底稍厚一些。这是为了走路柔软不硬,再则隔潮隔凉,今日看来这厚底鞋也是很科学的。绣花便鞋穿着方便,主要是在鞋面料的色彩和刺绣花纹图案上下了不少功夫。

满族女人很注重服装、鞋帽的绣花装饰,忌讳素面无花无饰的鞋,认为这种鞋“丧气”不吉利。满族女式旗鞋样数很多,但鞋脸、鞋帮、鞋口处都有精致的绣花纹饰。满族是山林中的渔猎民族,故而所绣的纹饰多为花、鸟、鱼、虫、祥兽,也有许多镶边绲绣图案。

起脊的绣花鞋,比绣花便鞋更要精致些了。起脊鞋分两种,一种是在鞋前脸正缝起脊至鞋口,另一种是在鞋前脸两侧起脊至鞋口处。

单起脊鞋满族俗称其“一道筋”,在制作时使用了满族传统的镶嵌缝制工艺。即是在做鞋面时,先用包绣、割绣、补绣、十字绣等绣工将鞋面绣好,之后,将一根细兽皮绳,用与鞋面有反差又和谐美观的彩布条缝合。然后,再用细针缝 在 鞋 面 的 正 中 分 缝 处 ,使 之 上 自 鞋 口 下 至 鞋 底 上 部 ,形 成 一 道 色 彩 鲜 明的棱。

双起脊鞋满族俗称其“两道筋”,其做法与单起脊相同,只是从鞋前脸左右各掐一道脊。这两种前脸起脊的鞋,早年间上至达官贵人下至平民百姓穿着十分普遍,只是鞋的材料、绣工上大有区别而已。满族的女式鞋,清中期以后鞋底逐渐地厚了起来,这应该与满族是北方民族鞋底厚可以隔凉防寒有关。先是出现了寸子鞋,即鞋底是平坦的但有一寸多厚。逐渐又出现了“高底鞋”。

寸子鞋的鞋底已很厚了,满族妇女勉强用袼褙(亦称“千层布”)纳成,那高底鞋已有二三寸厚,需内用木块来做,外面缝上布绸来装饰。为了行走方便,高底鞋都是鞋底前部后缩、鞋尖前伸,侧面看形如船底,所以人们又称之“船底鞋”。

高底鞋的鞋底已是很高了,然而,还没有达到满族女人的审美高度。于是,史无前例的高底旗鞋“马蹄底鞋”出现了。《清稗类钞》载:

八旗妇女皆天足,鞋底以木为之。其法于木底之中部,凿其两端,为马蹄形,故称曰马蹄底。

这马蹄底的旗鞋鞋底,呈上宽、中间细、底部又放宽形。鞋底高则不等,有的四五寸,有的则高达八九寸。这样高度的鞋底只好用木块来做了,然后,用白细布或绸缎包裹起来镶在鞋底上。马蹄底的鞋底,在鞋跟中部由细开始放粗,鞋底呈前平后半圆状,如马蹄形。

满族是北方的马上民族,认为马是有神有灵的动物,供奉马为主要的动物神之一,在家祭时,都有祭“他合马”(神马)的祀仪。满族将这种旗鞋做成马蹄形,有其传统信仰的萨满教文化色彩,有着趋吉制恶、踩小人等民俚文化观念。

马蹄底鞋,是呈马蹄形向四面外扩的,所以汉族人又称之“四闪鞋”。四闪鞋还有一个形状,是上面宽渐之连结鞋,下面鞋底是窄的仅稍稍外放一点儿,人们称之“花盆底鞋”。花盆底鞋与马蹄底鞋一样,内用木块制作外覆白细布。鞋面鞋帮则是绣有花鸟等纹样,有的年轻女子好美,还在鞋尖儿处装饰有彩色丝线编成的穗子,长的甚至拖地。

满族女人为什么喜欢穿马蹄底、花盆底的四闪旗鞋,被人们附以了许多故事和美好的传说。其实,就是满族入关之后,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极大提高,人们的审美观念也相应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在抵制汉族女人缠裹三寸金莲的陋习之下,渐渐创造出来的。故此,在这种高跟的旗鞋中,流露着满族北方马上民族风情的特色,及关外渔猎民族女人天足大脚行走稳健的风采。因为这种马蹄底鞋、花盆底鞋虽然美观漂亮,但汉族女人的三寸金莲小脚是绝对不敢穿的。

满族女人的马蹄底、花盆底四闪旗鞋,在高度上是中国几千年来历朝之最。这样高跟的鞋与满族流行穿旗袍有关。满族传统的旗袍很长,几乎拖地很不方便,而这种木底高跟鞋则解决了这一问题。穿此鞋既可以增加女人的高度使人亭亭玉立,走起路来又可使人风度翩翩。

满族女人穿了高底儿的旗鞋,保留了北方民族的穿着传统习俗,旗袍既遮盖了脚面又无拖地之忧,而且还增加了女人的美感。清代,满族女人身着绲绣修长的旗袍,头戴高耸插簪、佩饰、垂流苏的旗头大拉翅,脚踏高高的绣花旗鞋马蹄底,使人显得挺拔轻盈,无疑增添了几分花姿秀色。

女人穿着这身儿旗装服饰,受大拉翅在头上脖后的约束,一定会昂首头正不随意左顾右盼;受马蹄底高跟鞋的约束,一定会挺胸立直、稳步慢行;再配以修长精工绣饰的旗袍,行走起来是轻盈又不失矜持稳重的风姿。满族有种传统的礼仪行走步伐,称“吉祥步”。女子穿旗袍、头戴旗头大拉翅、脚穿旗鞋马蹄底,就要行走迈出吉祥步。

满族女人的吉祥步,步伐适中、迈步端庄,起落舒缓;上身则挺胸收腹,两臂前后匀速轻摆,手持手绢或纱扇随之轻盈甩动。满族女人吉祥步的行态,可谓行之幽雅矜持、神采飘逸,如吉祥云朵飘动,显示着女人羞答答大家闺秀之美,与汉族妇女因三寸金莲所致,一走三晃行之不稳形成了鲜明对比。

满族的马蹄底、花盆底高跟女鞋,最早是起源于宫廷大内之中,流行于豪门富贵之户,后来才在平民百姓中盛行。平民百姓平时要劳作,所以不能经常穿旗袍、戴大拉翅、穿高跟的马蹄底鞋,只有在婚庆、节日或喜庆之时,才会穿着这一套正规的满族旗风装束。

满族别具风采的旗鞋马蹄底鞋,女人们会随着年龄的增加而渐之降低鞋底的高度,以使自己行之稳健。满族的马蹄底鞋、花盆底鞋,可谓是今天女高跟鞋的先驱,引领了后世女鞋的潮流。

有人讲,女式高跟鞋是从国外传来的,可谓是孤陋寡闻矣!中国三百年前即已出现并流行了高跟的女鞋,而且其高度也非今日之高跟鞋可比拟的。

相关参考

帽绣机(31款传统虎头鞋帽 ,忆即将消失的童年记忆附2款教程)

作为我国传统的手工艺品之一虎头鞋,是一种为儿童设计的鞋子。因鞋头呈虎头模样,故称虎头鞋一双地道标准的虎头鞋必须是纯手工缝制的,从打袼褙、纳鞋底、做鞋帮、绣虎脸、掩鞋口(滚口),直到把鞋帮和鞋底缝到一起...

特种兵靴鞋(金晨工装裤马丁靴酷劲十足,当过特种兵吧)

特种兵靴鞋(金晨工装裤马丁靴酷劲十足,当过特种兵吧)

宿迁有哪些有名小吃

...实令人惊艳!2、五香大头菜:五香大头菜是江苏宿迁地方传统名菜,腌制加工五香大头菜是一项纯手工制作的传统工艺,从大头菜采收、削根、清洗、晾晒、破片、到腌制、封甏到成熟出售,整个流程大约要半年多时间。来宿迁...

江浙冬至吃什么传统食物

1、杭州年糕。杭州人喜欢在冬至这一天吃年糕来庆祝,每逢冬至,都会制糕来祭祖或者馈赠亲友。在饮食上,三餐都会做不同风味的年糕,芝麻粉拌白糖的年糕、肉丝炒年糕等等种类繁多。杭州人冬至吃年糕图吉利,寓意年年...

江浙冬至吃什么传统食物

1、杭州年糕。杭州人喜欢在冬至这一天吃年糕来庆祝,每逢冬至,都会制糕来祭祖或者馈赠亲友。在饮食上,三餐都会做不同风味的年糕,芝麻粉拌白糖的年糕、肉丝炒年糕等等种类繁多。杭州人冬至吃年糕图吉利,寓意年年...

杭州冬至吃什么传统食物

1、杭州年糕:杭州人喜欢在冬至这一天吃年糕来庆祝,每逢冬至,都会制糕来祭祖或者馈赠亲友。在饮食上,三餐都会做不同风味的年糕,芝麻粉拌白糖的年糕、肉丝炒年糕等等种类繁多。杭州人冬至吃年糕图吉利,寓意年年...

浙江冬至吃什么传统食物

1、宁波汤果:“吃了汤果大一岁”,在宁波冬至必吃的一样东西就是汤果,汤果的食材与汤圆类似,只是内部没有馅料。现在宁波人过冬至,会把汤果改成糯米粉,加番薯粒,叫番薯汤果。2、杭州年糕:杭州人喜欢在冬至这一天...

毛皮机械(财经网:直播1小时卖爆31台压路机三一电商玩转快手“新大陆”)

美味的小零食,漂亮时尚的衣服鞋子,老铁家自己烤制的牛肉干……在快手上买点日常用品已经成为很多用户的习惯。三一重工行业闻名,生产的压路机价格高达三四十万元,但很多人没想到,这种重型机械也能在快手上找到销...

橡胶充气球(全国民族运动会比赛项目之珍珠球)

...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的竞赛项目,这项运动来源于满族群众采集珍珠的生产活动。满族先民在河中采蚌取珠时,领头的采珠人被称为“珠轩达”,各个“珠轩达”带领的队伍之间往往还会比赛,船上的采珠人将蚌扔到岸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