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瓷的市场(醴陵群力瓷厂记忆)
Posted
篇首语: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毛瓷的市场(醴陵群力瓷厂记忆)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毛瓷的市场(醴陵群力瓷厂记忆)
对一座城市来说,每一条街道,每一处角落,每一座工厂,都承载着时光的记忆。那些曾经辉煌的老瓷厂,在城市发展中渐行渐远,只有定格岁月的老照片,向我们诉说那段难忘的历史。今天,我们走进醴陵群力瓷厂旧址,来领略她独特的魅力。
举世闻名的釉下五彩瓷原产地
醴陵是一座自古就充满现代气息的南方城市,也是我国著名的瓷城。醴陵陶瓷生产已有近两千年的历史,自古就有天下名瓷,出醴陵之美称,被称为“东方陶瓷艺术的高峰”,是举世闻名的釉下五彩瓷原产地。
自清末创烧以来,醴陵瓷瓷质细腻,图案画工精美,尤以釉下五彩瓷特色“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罄”,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使用价值。虽历经几落几起,但从未燃尽其旺盛生命力。尤其是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恢复以来,更是受到青睐,成为为毛泽东烧制瓷器的“官窑”。之后,醴陵瓷历经更迭,吐故纳新,又融载新的历史和文化,淬炼成中华民族钻石级瑰宝。
群力瓷厂,瓷都人心中的一面旗。据群力瓷厂厂志记载,醴陵群力瓷厂便是一家生产釉下五彩高级细瓷的专业厂,为党、国家领导人生产生活用瓷、国家宴会瓷、国家礼品瓷和国家陈设瓷的重要生产基地。
醴陵瓷迎来了第二春——红色官窑时代
作为制造瓷器的“官窑”“民窑”大多数人早已有所耳闻,但“红官窑”知晓的人并不多。“红官窑”创建于1905年,最早也是“官窑”。夫官窑,朝廷设置,专有于朝廷而严禁于民间者也。官窑之所出,但求品质,不计成本;千中选十,百里挑一,尽皆选材高端、工艺精妙、品质精良。
走进群力瓷厂旧址,红砖砌成的厂房,方正的玻璃格窗,水泥地上铺上了一层深绿的青苔。置身其间,感觉仿佛时空穿越回到20世纪的群力瓷厂。
颇具沧桑感的大门前,密密麻麻的爬山虎中,2003年9月,时任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李铁映同志来到群力瓷厂视察,受红官窑传奇的文化底蕴与众多的传世杰作所感,欣然题词曰“红官窑”三字仍然熠熠发光尤为醒目。自此,醴陵始有“红官窑”也,中国始有“红官窑”也,世界始有“红官窑”也。古代“官窑”就是生产御用瓷或专给达官贵人定制日用瓷和陈设瓷的,其制作工艺是精益求精,造型也是寓吉祥富贵等内容。
据群力瓷厂厂志记载,红官窑醴陵群力瓷厂旧址即是醴陵艺术瓷厂旧址。红官窑,其前身为1965年成立的醴陵群力瓷厂,而醴陵群力瓷厂的前身,为1958年周恩来总理按毛泽东主席指示,亲自批准拨款800万元创建的醴陵艺术瓷厂,艺术瓷厂与群力瓷厂均为国有企业,也就是现代的官窑;而醴陵艺术瓷厂则是源自于熊希龄于1905年受清政府委派创建的湖南瓷业公司和湖南瓷业学校。自熊希龄而始的醴陵釉下五彩瓷走的是高端路线,在经历过短暂的辉煌后,因为各种原因,最终在1930年彻底停产。
千古而下,官窑名瓷辈出,均为一代之佼佼者也。”醴陵官窑于1906年更名为湖南瓷业公司,因为毛泽东主席对醴陵瓷器的偏爱,因而1955年,湖南瓷业公司和湖南瓷业学校改组为湖南省陶瓷研究所。1958年成立醴陵艺术瓷厂。已沉寂25年的醴陵瓷迎来了第二春——红色官窑时代。迄今百余年来,沧海桑田,世事变迁,而红官窑之官窑血统,一脉相传,代代赓续,始终未有改变。
极具传奇性的“毛瓷”
“那时,举全国之力,集全国知名艺术家几年之功,只为生产一款瓷器。”这里呈现出完全不同的景象,胡嗲嗲说。胡嗲嗲说的是 “毛瓷”。醴陵群力瓷厂为毛泽东特制的“毛瓷”,具有“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的特点,反映了特定时期我国瓷业发展的最高工艺和制瓷水平,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和艺术价值。
醴陵生产的“毛瓷”,主要由湖南省瓷器研究所研发,由群力瓷厂负责生产。总共研发、生产精品“毛瓷”1500多件。如今,这些“毛瓷”绝大多数都陈列在各大博物馆,流落于民间的不足200件,因而在拍卖市场每出现一件都会引起疯抢。2013年,一套五件釉下五彩毛瓷碗就曾拍出了800万元的高价。
据群力瓷厂厂志记载中,五六十年代老一辈醴陵陶瓷人设计的国宴茶具花面共有13种,其中牡丹、兰草、枫叶、松树是使用最多的。七十年代初,又将古代传统陶瓷中黄底满花装饰的洋莲图案重新创作,第一次采用釉下五彩工艺生产,解决了一直以来釉上满花装饰不环保的问题,并采用黄、绿、红的色彩搭配,令整套餐具呈现出釉下五彩从未有过的华贵绚丽,后被人民大会堂选为国家元首用瓷。
这两套满花设计的花面式样,如今仍可在国宴用瓷中见到。其中,1974年群力瓷厂为一代伟人毛泽东精制的专用瓷,深得毛泽东珍爱,这批瓷器被后世赋予了一个极具传奇性的名字——“毛瓷”。毛瓷是当时中国最优秀的陶瓷大师呕心沥血之作,是当时中国最高陶瓷技艺与生产工艺的结晶,创造了中国现代陶瓷艺术的高峰。
数十年来,不断出品国家领导人用瓷、国宴瓷、国家陈设瓷、国家礼品瓷,奠定了红官窑作为新中国国家用瓷重要生产基地与第一品牌的至尊地位,更在官窑血统的历史沉淀中,注入了新中国的红色内涵与意义,是举世无双的红色荣耀。
群力瓷厂,瓷都人心中的一面旗
“群力瓷厂天下有名,天下第一,六个年头里获得国家金奖两个,可谓展示出无尽的青春活力。”在群力瓷厂生活了大半辈子的胡嗲嗲,每每提及昔日瓷厂荣光,满脸的自豪的望向上空掠过一群群叽喳的麻雀,它们在此间飞落,高一声、低一声的合鸣着生命的咏叹调,好像在诉说着历历往事,唤醒记忆里那些过往。
据醴陵群力瓷厂厂志记载,醴陵群力瓷厂,总占地面积约1000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为50000平方米,厂内占地面积7500平方米。其中建有七栋五层职工楼房,陶瓷机械设备50多套。建厂以来,醴陵群力瓷厂的技术骨干群策群力,共同研究探讨,短短几年时间创造皮印线条代替釉下彩绘手工勾画线条的传统技法,使釉下彩绘手工艺术与皮印线条而相结合,提高生产工效四、五十倍;1966年便为北京三馆(即首都十大建筑中的军事博物馆、民族文化宫、量界工人体育馆)和人民大会堂湖南厅生产全部国家用瓷三万多件;1976年,全厂员工怀着对毛主席的敬爱之情,精心设计两款十多个大花缸,其中两个花缸摆放于毛主席遗体左右两侧,同时与伟人接受世人的瞻仰;1981年,中国女子排球队首次夺得世界冠军,群力瓷厂为瓷都醴陵代表,精工绘制一件高五十公分的花瓶赠送给女排,以示祝贺。花瓶诗画并茂,配以“电闪金毛跨五色,雄狮怒吼震千山”的诗句,深得全体女排队员的喜爱。
国家文物保护单位——醴陵群力瓷厂,所有的物件都保留在当年的状态。
胡嗲嗲的朋友老刘当年是厂里的技术骨干,老刘操纵着那些庞然大物般的机器,没有丝毫的闪失。老刘年纪不到五十,经常拿着抹布、螺丝刀、扳手,围着机器点检、擦灰、调节阀门。老刘之所以操作从来没有闪失,就在他严于律己,面对一台台高速运转的机器,他目光笃定,操作娴熟,犹如久经沙场的统帅。他常说,任何一道工序都马虎不得,这制泥,练泥要做到配方有数据,比例要精确,坚守八个“一样”:精工选料像淘金一样;泥釉配方过磅如配药方一样;清洁卫生像船上一样;生熟泥分级堆放像百货公司商品陈列一样;消灭杂质如消灭敌人一样;闲人免入像战场放哨一样;严格除纸屑像站岗一样;练泥水份准确像时针一样。
走进旧址老厂区,富有时代特征的厂房,红砖黑瓦平房已现颓相。木构的顶篷陈旧不堪,窗户门框的绿漆斑驳掉落,屋内石灰涂抹的墙体满是灰尘、蛛丝。那些富有年代感的电气设备、机器保存完好,没有一点生锈的痕迹。车间门隐约可见“一人把关一处安,众人把关稳如山”安全生产标语。依稀可以感受到历史的痕迹,和那几代人付出的青春和热血。
厂房内,随处可见堆积着数以万计的素烧胚,就像老战士身上的军功章,见证着曾经的不平凡。沉淀着厚厚的灰尘,成排的半成品仍整齐地安睡在架子上。搁置的各类工具,搭着手套的手推车随意放置在一旁,似乎不久后,就会有工人来装车运往下一个车间。走进的是一个模具车间,上千平方米的车间被水泥墙分隔成一个个三四平方米见方的小隔间。每个隔间,从墙壁到底面都立着大大小小各式各样的白色模具。一时让人有种错觉,仿佛来到了秦始皇陵兵马俑。这些形形色色的模具,有的产出过人民大会堂用瓷,有的出产过大名鼎鼎的毛瓷,有的只生产过寻常百姓家日用的粗瓷。但是如今,它们都被“搁置”,经年累月甚少有人来探望。数十年过去,这些瓷泥已经不复柔软,变得干燥而坚硬,却蕴藏着许多美好的故事。
老一辈瓷城人脑海里最深的记忆
“一缕缕晨光伴随着淡蓝色的雾气自厂区后山缠绕,空气中沁满清澈水雾,厂区原料仓库、制泥车间、成型车间、彩绘车间、花纸车间、窑炉车间、检验包装车间、成品仓库、五金车间、铁路运输专线遗址和办公楼等建筑几乎同时响起机器的轰鸣声,盖过鸟雀的叫声,盖过厂区食堂开饭的铃声……”胡嗲嗲每每谈起这样的景象,都会沉浸其中。“宿舍区高大的法国梧桐浓荫蔽日,孩子们在树下肆无忌惮地奔跑着、欢笑着、打闹着、欢笑着;三三两两的职工聚在楼前闲谈着,欢声笑语不时充斥于耳……”这番景象,这种火热与激情的存在,是群力瓷厂留在老一辈瓷城人脑海里最深的记忆。
走在旧址中,法国梧桐虬枝盘结,显得老态龙钟,整个厂区空空荡荡,再也看不到孩子们的身影,也听不到大人们的欢笑,一切都寥落地唯有寂寞在缠绕。厂区的地面不再清洁宽阔,到处长满苔藓,蕨、杂草、兰花等多种植物。雨滴溅落在黑色的房顶、破木门、旧铁锁和结着蜘蛛网的木窗上,多了被风雨蚀磨的沧桑味道。泥土尘封下,不时能发现旧报纸、工作记录本、旧烟盒、老式风扇和水杯凉鞋等用品,让人感觉满满的生活气息和难以忘却的记忆。
幸存的烟囱固执地屹立不倒,仿佛在向世人诉说,它见证了群力瓷厂的兴衰荣辱,目睹了一批又一批的群力瓷厂人川流不息,奋斗不止。对于生活区,老“群力厂人”有着说不清道不明的情感,难以割舍的、难以忘怀的情结。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醴陵釉下五彩瓷
釉下五彩这一装饰工艺的创始、正好在醴陵瓷业由粗到细的转折点,也就是说,它是随着醴陵细瓷的烧造成功而出现的。素称"瓷城"的醴陵,位于湘东,是湖南省的一个大县镇,此地交通便利,水陆相连,制瓷原料丰富,土质优良,具有发展瓷业的天然优厚条件。
据《醴陵县志》记载,从十八世纪初(清雍正7年)开始烧造瓷器,发展到二十世纪(光绪年间)的最盛时期,全县有瓷厂四百八十多家,窑户主要分布东、北二乡、形成了以东乡沩山为中心的醴陵瓷区。然而从1729年(雍正已酉)到1906年(光绪丙午)的一百七十八年间,这些瓷厂均只能烧造粗瓷,其产品是以碗为大宗的釉下青花器。
二十世纪初叶,著名人士熊希龄(字秉三,1866~1950年,湖南凤凰县人),鉴于两个世纪以来粗瓷生产的落后状况和为了抵制洋瓷的侵入,有志振兴湖南瓷业,于是他以出洋考察政治大臣的二等参赞官的身份东游日本,探索新的制瓷工艺。回湘后,又与醴陵县人文俊铎等人共赴醴陵沩山等地进行实地调查,总结了当时危及粗瓷业生产的九个问题,弄清了发展醴陵瓷业的有利条件,提出了"一立堂、二设公司"(熊希龄禀请湖广总督端方要求设立瓷业公司的呈文,见《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第三辑。1905年熊希龄呈文禀请湖广总督端方要求设立瓷业公司,得到端方的赞助,于1906年在醴陵城北姜湾创立官办"湖南醴陵瓷业学堂"。学堂设陶画、辘轳、模型三科,分永久、速成(六个月一期)两班讲授,除本省的师资外,还大量聘请江西景德镇的制瓷技师以及日本技师安田乙吉、大凡理吉等为教员。学习内容以专业为主,兼学文化。接着熊希龄又招商集股,在瓷业学堂前购地建设厂房,装置机器,组织制瓷工厂,成立湖南第一家官办瓷业公司,定名为"官办湖南瓷业有限公司",他亲自担任第一任总经理,锐意改良,专以制作上等瓷器为目的,当时很多的新式瓷器被选入皇宫为装饰品。从此以后,醴陵瓷业遂由乡村发展到城镇,由粗瓷发展到细瓷生产。
据传,熊希龄曾亲自携醴陵细瓷入京贡呈慈禧太后。慈禧太后以金牌赏之。至此,朝野中外都承认了醴陵釉下五彩瓷的成功,举国若狂,风靡一时。但1918年湖南瓷业公司毁于兵火,后虽稍恢复,但由于国乱或国民贫穷,精细釉下彩瓷质优价高难被人接受,已属惨淡经营。1930年前后,釉下五彩瓷基本停止了生产。
釉下彩瓷自1958年恢复生产并建厂后,光彩渐盛。当年由毛泽东主席亲口提议,周恩来总理亲手安排烧制“中山筒”胜利杯起,红官窑及其前身醴陵艺术瓷厂与醴陵群力瓷厂先后为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特制了一批批的生活用瓷。为人民大会堂、中南海、钓鱼台国宾馆等国家重要场所特制陈设瓷、专用瓷,为国家领导人特制馈赠给美国总统克林顿、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日本裕仁天皇等等元首的国礼瓷,以及联合国大厦专用瓷。
身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醴陵釉下五彩瓷有几十道工序,却有一个很奇怪的现象: 全部非物质文化遗产人都来自彩绘这一个工序。因为,醴陵瓷其它的工序,和其它地方的瓷器,从炼泥到拉胚再到烧制都大同小异,唯有釉下五彩是醴陵瓷安身立命的绝技,而彩绘决定釉下五彩的成败。
醴陵釉下五彩施彩瓷精品都是由手工施彩的,而手工施彩又分为彩绘和分水两种。彩绘,就是通过画笔用勾、皴、擦、点、染的方法在素胎上施彩,说白了就是以素胎为纸做水彩画;而分水,则是先用油墨在素胎上勾勒好线条,然后在墨线框内滴入含有大量水分的颜料。1907年,湖南瓷业学堂研制出黑、蓝、红、褐、绿五种高火釉下彩颜料,醴陵从此烧制出名扬天下的釉下五彩瓷。随着技术在不断改进,釉下彩料也已经由最开始的五种发展到现在几十个品种,几乎涵盖所有色系。现在依然延用釉下五彩瓷之名,“五”只是概数而已。
据群力瓷厂厂志记载,为醴陵釉下五彩恢复立下汗马功劳醴陵“四老”,即丁华汉、吴寿祺、林家湖、唐汉初。他们为恢复醴陵釉下五彩瓷,群策群力,大胆革新,正是有了他们的付出和坚持,釉下五彩的技艺才不至于流传,最终成功恢复,世界才真正拥有了这优美华丽的釉下五彩瓷。他们见证了醴陵瓷技艺从濒临失传到再绽光芒的曲折历程,是醴陵瓷发展进程的历史。他们一生致力于醴陵釉下五彩瓷,创作了很多优秀的作品,并让更多的人了解到了这项技艺,将醴陵瓷推出中国,推向世界。
“四老”之一,丁华汉设计的一款兰草胜利杯,色彩淡雅、生动秀朴,受到广泛喜爱,在国庆十周年(1959年)时,被选定为人民大会堂湖南厅用瓷,和其它茶具一起,成为首批“进京”且进入人民大会堂的醴陵釉下五彩瓷。
毛主席也很喜爱这款茶杯。在韶山毛泽东同志纪念馆的中南海丰泽园故居复原场景中,摆放在方桌上的兰草花面胜利杯,就是丁华汉当年设计。从那时起,经历几代国家领导人,兰草胜利杯被人民大会堂沿用至今,成为醴陵釉下五彩经典之作。
几代“瓷城”人为釉下五彩瓷所作出的贡献。醴陵釉下五彩瓷,从无到有,从粗到细,由实用到观赏,从简单再到复杂,一步步在验证着醴陵瓷器的发展历程,留下了许多不朽传世之作,很多珍品被世人争相收藏。
起源于我国汉末三国时期的釉下彩在历经几千年的传承后,在湖南醴陵又一次得到了光大和创新。千年中国,窑火熊熊,彩绘瓷似一条灿烂的长河绵延永续,釉上彩、釉中彩、釉下彩,都如朵朵奇葩绽放在中华文明浩瀚的历史传承之中。但无论从工艺的复杂程度,还是从烧制难度与资源投入以及品质内涵的文化积淀看,湖南醴陵的釉下五彩瓷,都堪称迄今为止中国彩绘瓷的一座高峰。
群力瓷厂旧址醴陵陶瓷的一面镜子
每一座老瓷厂,都是一个时代的印记。尽管蒙尘于岁月,却依旧代表着在老瓷厂生产生活过的人们的青春记忆。正如同在醴陵群力瓷厂生活了大半辈子的胡嗲嗲。
“湖南醴陵群力艺术陶瓷有限公司”的字样依然还在这座魏巍的瓷厂大门楼上,它们依然保持着瓷城几代人记忆中的模样。
胡嗲嗲回忆,在群力瓷厂在鼎盛时,曾经就有员工一万多人。但计划经济时代结束后,市场竞争加剧,产能过剩,工资发放不下来,瓷厂逐渐走向了萧条,也随着大大小小的国营瓷器厂纷纷倒闭。群力瓷厂改制后,一批老员工和技术人员主动适应时代潮流,下海经商办厂,现已成长壮大为醴陵陶瓷行业的半壁江山,群力瓷厂留给他们的是满满的财富和鲜活的记忆。
即使在停产改制后,“群力瓷厂”这块招牌仍旧影响着整个醴陵“瓷城”乃至陶瓷界,犹如静静流淌于生命里的血液,构成了醴陵陶瓷文化中重要的部分。
群力瓷厂旧址就是醴陵陶瓷的一面镜子,它记载了醴陵陶瓷的发展历史,群力瓷厂对醴陵陶瓷业的发展处于重要的地位,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从原有的旧厂房、旧车间,依稀可以感受到历史的痕迹,和那几代人付出的青春和热血。
群力瓷厂旧址新的旗帜冉冉升起
群力瓷厂旧址,它的存在,便是藏了醴陵瓷城几代人的青春记忆,便是留了醴陵古瓷城的时代印记。将一块块普通的泥土得以浴火后的重生,是钢与柔的碰撞和激情,任谁在心头被触及,都会泛起无数美好回忆。
醴陵群力瓷厂虽已经垂垂老矣但醴陵群力瓷厂历史悠久,铸就了无数的辉煌与传奇。这处红色官窑遗迹却得以完整延续,这处旧址保存状况良好,遗存要素保存完整,制瓷生产作业工艺流程完整,在全国极为罕见,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是传承和发展当代釉下五彩艺术的典范,是当代湖南陶瓷工业十分珍贵的活化石。
2019年10月,醴陵群力瓷厂旧址成功“晋升”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成为继李立三同志故居、渌江书院、沩山古窑、渌江桥之后株洲市第5个“国宝”。
如今,游走群力瓷厂旧址一翻,细细品味了“瓷城”遗韵,沧海桑田。群力瓷厂旧址泥土尘封下灌木树丛生,长得格外茂盛,空气中不时飘来一阵阵怡人的花香。历经风雨的醴陵群力瓷厂旧址,正在蜕变为陶瓷文化创意园和陶瓷文化旅游观光点,新的旗帜冉冉升起。
相关阅读
醴陵群力瓷厂旧址即红官窑旧址,位于醴陵市来龙门街道八里庵社区玉瓷路新村1号,始建于1958年。醴陵群力瓷厂的前身,是1958年周恩来按照毛泽东指示亲自批复拨款创建的醴陵艺术瓷厂。
醴陵群力瓷厂旧址总占地面积约1000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为50000平方米,主要文物构成包括:原料仓库、制泥车间、成型车间、彩绘车间、花纸车间、窑炉车间、检验包装车间、成品仓库、五金车间、铁路运输专线遗址和办公楼等建筑。
作者/宁翔
编辑/黄盼
投稿邮箱:610255300@qq.com
新闻热线:18173385049(李记者)、15907333036(舒记者)
声明:分享要尊重原创,转载请注明来源、作者。如有侵权,请联系“株洲发布”删除。
相关参考
1、苏瓷的身世比较可怜,她是一位外刚内柔、追求正义的天才少署,拥有超群的记忆力,探案时精明强干。实际上,苏瓷智商高、情商低,幸好遇到了裴昭。而苏瓷的身份并不简单,她之所以隐姓埋名就是担心自己的身世暴露...
搪瓷制品搪瓷厂搪瓷加(以搪瓷口杯为例,日用搪瓷生产厂家要如何选购釉料?)
...的需求?在产品竞争激烈的今天,搪瓷厂家想要不断突破市场份额,抢占市场提高销量,就需要做差异化产品,赢得用户的心智。7月,一家国内的搪瓷厂家因为长久苦于没有找到合适的釉料联系到了我们,该厂有一款搪瓷口杯...
近段时间,围绕着景德镇瓷的价格在平台和各窑口引起争议,惊叹于价格的暴涨。涨了吗?能感觉到,但不是全面的涨,也就是几个知名度靠前窑口的产品在涨,大部分的工坊也只是略涨。不管是推手助推也好,亦或是自身的要...
景德镇陶瓷博物馆官网(逃脱小作坊、大师瓷的景德镇如何蜕变重生?)
原标题:深赋文化韵味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小作坊粗制滥造的伪劣艺术瓷横行市场,不仅使景德镇陶瓷声誉受到严重损害,还影响了艺术家们的创作热情。一些企业为了追求短期利益,肆意模仿抄袭,“大师瓷”的价格泡...
湖南醴陵有什么旅游景点(湖南又一个景区走红,名字叫醴陵陶瓷谷,部分馆藏品价值连城)
...省的景德镇、位于福建省的德化县和位于湖南省株洲市的醴陵市。醴陵人进行陶瓷制作已有两千多年,这座城市因为陶瓷行业发达而兴旺,很多当地人早早地过上了小康生活。醴陵市同时拥有古典气质与现代气质,超高的颜值使...
湖南醴陵有什么旅游景点(湖南又一个景区走红,名字叫醴陵陶瓷谷,部分馆藏品价值连城)
...省的景德镇、位于福建省的德化县和位于湖南省株洲市的醴陵市。醴陵人进行陶瓷制作已有两千多年,这座城市因为陶瓷行业发达而兴旺,很多当地人早早地过上了小康生活。醴陵市同时拥有古典气质与现代气质,超高的颜值使...
景德镇雕塑瓷厂历史(“不来雕塑瓷厂,白来景德镇”参观景德镇雕塑瓷厂)
...划,这次得以成行来到景德镇很开心。有人说“不来雕塑瓷厂,白来景德镇。”所以,首先参观的是景德镇雕塑瓷厂。这个厂的前身是1956年,由当地的美术社、雕塑社和试验瓷厂等三家合并组建成工艺美术瓷厂,1966年更名为景...
景德镇十大瓷厂时代的印记它们,曾经贡献了“瓷都”景德镇财政收入的半壁江山;它们,是新中国计划经济时期,“四大名瓷”生产厂家的代表;它们,生产的精美瓷器在封闭的上世纪50—70年代远赴海外;它们,有着新中国...
汝州汝瓷厂家有哪些(共筑汝瓷辉煌 浙江龙泉市群力瓷业有限公司将入驻汝瓷小镇)
...23日,汝州市汝瓷电子商务产业园管委会、浙江省龙泉市群力瓷业有限公司在汝瓷小镇签订了合作框架协议。根据协议,浙江省龙泉市群力瓷业有限公司将入驻汝州市汝瓷小镇,进行陶瓷泥釉料及产品研发,利用龙泉市群力瓷业...
景德镇哪个地方买瓷器最好(不止景德镇,湖南这个地方竟也是瓷都,陶瓷产业已有2000多年历史)
...人大概都不知道,陶瓷是陶器与瓷器的统称。并且,陶与瓷的质地不同,性质各异。陶,是以粘性较高、可塑性较强的粘土为主要原料制成的,不透明、有细微气孔,击之声浊;而瓷是以粘土、长石和石英制成,半透明,不吸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