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威LED点光源(博物馆里的一座石窟寺——武威市博物馆天梯山石窟专题展)
Posted
篇首语:你无法叫醒一个装睡的人,也无法感动一个不爱你的人。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武威LED点光源(博物馆里的一座石窟寺——武威市博物馆天梯山石窟专题展)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武威LED点光源(博物馆里的一座石窟寺——武威市博物馆天梯山石窟专题展)
武威市博物馆的“天梯神韵 凉州佛光——天梯山石窟专题展”已开放一年有余,到访观众20.6万人,以1000多平方米的面积解读文物背后的历史信息和文化密码,将天梯山石窟的艺术特色和历史价值展现在世人眼前。
武威古称凉州,是丝绸之路的重要都会和佛教东渐的重要地区,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佛教文化。武威市文博系统收藏有数量众多、质量上乘的历代佛教文物,其中以天梯山石窟壁画最具特色。天梯山石窟亦称凉州石窟,始建于十六国时期的北凉,距今有约1600年历史,历经北魏、北周、隋、唐、西夏、元、明、清的开窟或重修,在各历史时期都留下了诸多艺术珍品,是云冈石窟、龙门石窟的源头,被誉为“石窟鼻祖”。作为我国早期石窟的杰出代表之一,天梯山石窟形成了佛教艺术史上的“凉州模式”,尤其是北凉洞窟内带有浓郁的古印度艺术风格的壁画,类型珍稀独特,极具艺术特色,反映了佛教传入中国初期的历史状况,对研究我国石窟寺建筑和石窟艺术的渊源具有重要意义。
八年修复
石窟文物展特色
“天梯神韵 凉州佛光——天梯山石窟专题展”是武威市博物馆常设专题展览,也是国内佛教石窟寺题材类展览的一次有益实践。展览紧密围绕天梯山石窟展开叙述,展出的文物以天梯山石窟搬迁壁画和彩塑为主,辅以内容相关的佛教文物,同时并不局限于阐释天梯山石窟的本体信息,在不同的历史时段和文化层面间进行切换,呈现守望千年的文化遗产——天梯山石窟。展览主题为“天梯神韵 凉州佛光”,意在突出天梯山石窟在中国石窟艺术史上具有“源流”的意义,渲染凉州佛事兴盛的历史画面,从地理、历史、艺术、文化、科技等多方面表现天梯山石窟的过去、现在与未来,呈现凉州千年佛教艺术的积累沉淀。
展览以“中心发散”思维构建叙事体系,将天梯山石窟置于广阔的多元化背景中进行展示,不断挖掘其内涵和外延。天梯山石窟文物的选择标准是尽量选取已经修复完成的壁画和彩塑,画面较为清晰、完整,时代和洞窟信息相对明确,能够反映出时代特征和纹饰特点,以达到良好的展示效果。
所展示的文物均为首次亮相,再现了天梯山石窟的千年变革,阐释了“凉州模式”在中国石窟寺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展厅面积1445平方米,展线长度426米,与展览的内容信息量和文物承载量基本匹配。文物展品总计81件套,其中天梯山石窟搬迁修复后的壁画和彩塑等文物76件。其中:壁画57件,彩塑19件,北凉、北魏石造像塔5件,依历史顺序展出。
在展览中,凉州佛教传播历程选取精当,文字介绍生动,分为展标、单元标、部题标、说明牌等四级标题,从地理、历史、艺术、文化、遗产等多角度提炼出切中展览主题的关键词,既简洁生动,又能准确反映展品精髓,通俗易懂。
展览分为“佛国·凉州盛况”“源流·凉州石窟”“瑰宝·耀世千年”“守护·焕然新生”四个单元,连同序厅,形成五个展示区域。序厅以人文地理的视角展示天梯山石窟风貌,四个单元分别围绕天梯山石窟的营建历史背景、艺术特色与影响、壁画展示与解读、文物保护与修复等方面展开演绎。
序厅“千年·山水盛境”,从人文地理的视角出发,还原了天梯山景色的晨昏交替、四季变换和文物的历史沧桑,营造出时空的穿越感和历史的代入感,引领观众走进天梯山石窟,由此开启展览的探索之旅。
第一单元“佛国·凉州盛况”,叙述凉州是十六国时期中国北方佛教文化发展中心:开坛讲经、翻译著述,开窟造像、兴建寺塔,影响波及中原。重点表现北凉沮渠蒙逊在姑臧南山大规模凿窟造像,天梯山石窟成为河西地区开凿最早的石窟寺之一。
佛国·凉州盛况
第二单元“源流·凉州石窟”,进一步展示天梯山石窟的窟形、造像、北凉壁画等艺术渊源和特色,以及“凉州模式”概念的提出和天梯山石窟在时空范围内承前启后的重要影响,延伸表现丝绸之路上的石窟艺术,如云冈石窟、龙门石窟等精彩篇章。
源流·凉州石窟
第三单元“瑰宝·耀世千年”,聚焦文物本体,展示石窟风貌与文物遗存。利用数字化成果复原北凉、唐代石窟。按时代顺序展示天梯山石窟保留的壁画和彩塑精品,重点解读壁画反映的文化内涵,尤其是北凉壁画带有浓郁的古印度艺术风格,反映了佛教传入我国初期的历史状况。
瑰宝·耀世千年(北凉壁画展区)
瑰宝·耀世千年(壁画、塑像展区)
瑰宝·耀世千年(明代壁画展区)
瑰宝·耀世千年(佛头、塑像展区)
第四单元“守护·焕然新生”,主要展示天梯山石窟文物的搬迁保护、原址恢复和搬迁壁画、彩塑修复技术,表现文物工作的艰辛历程,普及文物保护科学知识,致敬平凡又伟大的文物工作者,传递正能量,以此作为展览的结束和升华。
守护·焕然新生
展览呈现三大特点:
首先,它是“博物馆里的一座石窟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天梯山石窟自1959年整体搬迁以来,在国家省市文物行政部门和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和关怀下,修复、展览成为现实,该展览是天梯山石窟艺术特色最完整、最翔实的全面展示。不仅展示了修复完成文物的艺术特色和历史价值,也在很大程度上让人们见证了石窟保护的艰辛历程和成果。展览复原了天梯山石窟中的第十三窟和第十八窟,使观众能够真切感受到石窟的本来样貌,设计构思巧妙,引人入胜。
仿制的第十八窟(中心塔柱窟)
其次,它是“科学保护与修复的成果展”。天梯山石窟历经岁月沧桑,几经搬迁,文物病害严重。所展出的文物,经敦煌研究院历时八年修复完成,是一代又一代文物工作者不畏艰苦、刻苦钻研的成果。正是由于他们的无私付出,这座璀璨恢宏的文化宝库才能展现在我们眼前。
再次,它是“最清晰、最完整的天梯山石窟文化展”。展览内容围绕天梯山石窟展开,以天梯山石窟作为中国石窟艺术史上的源流,以全面的视角诠释出一个真实的天梯山石窟,展现出凉州佛教兴盛的历史,便于观众详尽了解天梯山石窟的文化内涵及其所蕴涵的文化积淀。
简约设计
展陈石窟深邃文化
“天梯神韵 凉州佛光——天梯山石窟专题展”再现了对我国石窟寺艺术发展具有深远影响的早期石窟优秀代表——天梯山石窟。展陈设计重点突出,从壁画、彩塑着手,注重氛围营造,打造不同于洞窟观感的参观体验。运用模拟洞窟、多媒体、数字化展示,增强观众的参与和互动。展厅设计简约而不失内涵,在增加观众游览趣味性的同时,展示了底蕴深厚的佛教文化,呈现出千年佛教文化的精髓。
展厅设计有三大特色:创设佛教文物的原生环境、科技创新互动以及营造舒适参观体验环境。
首先,创设佛教文物的原生环境,展现佛教文化的意蕴是本次展览的一大亮点。展品以天梯山石窟壁画、彩塑为主,辅以凉州佛教的传播及石窟保护的图文内容,声光电布局巧妙,主次分明,营造深邃、静穆、幽远氛围,内容和形式高度统一。高僧昙无谶圆雕立像,祥和睿智;造像石塔,集于四野,体小精美;造像石柱,模仿窟景,简朴写意,相辅相成。等比例复原的天梯山石窟第十三窟,恢宏大气,主尊释迦牟尼巍然端坐于其间,极具真实之感,带领观众走进石窟,开始他们的历史游览之旅。
声光电协调运用,营造深邃幽远的氛围。展览布置各式灯具约600盏,柜内灯光以点式照明为主,漫射照明为辅;柜外展版采用洗墙灯和射灯的组合;地面投射莲花图案,轻盈美妙。展版设计简洁洗练,色调沉着,灯带置于展版后营造出佛光普照的氛围。展版造型与内容展示紧密结合,运用佛教元素造型,提取其主要特征加以设计,游览其间使观众浸润古印度佛教艺术格调,很好地诠释了展示内容。展览所用灯光亮度与展品色光一致,暗黄的灯光打在佛像之上更显佛像安详静穆,达到光色完美结合的艺术境界。
峰回路转,玻璃通柜、立柜,各得其所,壁画、造像,精彩纷呈。结尾图文、影视、工具、笔记等,展示石窟保护的艰辛和意义。
其次,展览的另一大特色便是有趣的科技创新互动体验。展览内容巧用空间,运用VR技术,增强展览的吸引力。
针对展览内容,巧用空间,运用3D投影、场景复原、VR动捕技术等,设计千年回望、凿石造像、丝路佛光、天梯神韵、巧手良医等互动项目,通过三维动画、视频、触屏互动,让观众在放松的情绪下了解更多天梯山石窟知识,增强展览吸引力。利用天梯山石窟数字化成果,重点设计了北凉中心塔柱窟的场景复原。对于展厅现场无法以实体形式展示的文物,如收藏在甘肃省博物馆的几座造像,采用数字手段进行扫描复原并展示,观众可以全方位、近距离欣赏。针对北凉壁画,设计互动投影,通过数字扫描制作高清数码动态影像,生动展现壁画内容,观众可以在武威市博物馆微信公众号全方位浏览壁画内容。
在本展览设计之初,就将全景漫游形式作为展示手段之一,向观众呈现出一个360°全景虚拟展厅,真正实现了“线上云游博物馆”。制作过程中使用高精度图像采集设备对展览的49个展区进行360°的球幕数据采集,结合虚拟现实技术,通过全景漫游平台合成制作文件,真实还原展厅空间、重点文物等内容,使观众可以随时全方位多角度地欣赏文物、参观展览。为了使观众的漫游体验更身临其境,设置了具备缩略导航效果的场景选择模块,支持自动巡游与手动巡游两种模式,可按照预定路线自动漫游展厅,也可以点击切换相应的位置。VR虚拟展览与实体展馆紧密结合,突破了时间与空间限制,极大拓展了展览广度和深度,有效扩大了传播效果,真正做到“随时随地参观博物馆”。
再次,营造舒适参观体验环境也是本次展览的一大特点。展厅方正,展线流畅,不交叉、不逆行、不漏看。展线通道保留舒适的间距,给观众以充分的活动空间。展厅采用人工模拟自然光的照明方式,展示柜等重点照明灯具采用了眩光控制和不含红外线、紫外线的LED光源,既防止光对文物的破坏又能使观众身临其境。文物、图版和多媒体展示充分考虑人体工程学因素,对高度、视距、光线、文字的大小和柜体玻璃的反光都进行了测试,确保参观者的舒适感。
辅助展品14件,以诠释文物为本,兼顾序尾,平衡展线。序厅、中厅窟景模仿,如临实境。高僧昙无谶雕像,佐证历史。四大屏、沙盘、互动屏,顺次布设,播放天梯山石窟开凿、佛教传播及路径、石窟修复、数字化保护及成果数据,三维动画展示保护成果,修复工具、手稿让观众近距离感受文物的修复过程。
展示设备多采用钢结构龙骨,坚固耐用,所有装饰选用材料环保,展托等包覆物为纯棉环保纺织物。展柜采用定制超白夹胶低反射玻璃,反射低、透光高、防紫外线。针对展柜内微环境稳定及文物安全,针对壁画彩塑类文物特点,运用了必要的监测调控设备,确保监测调控到位。柜内LED灯为新技术环保光源,照明层次丰富,精密布置可调节光源。
馆内建筑空间划分利用合理,咨询台等服务设施完备,观众可选择步行或电梯顺达展厅。还设有游客中心、文创商店、自助购物机、游客休息区等,满足观众需求,大厅及展厅之间均设有休息椅。
策划巧妙
社教赢得满堂彩
展览开幕以来,截至2021年底,参观人数20.6万人,其中未成年人4.12万人,17家媒体宣传报道61篇,阅读量158.8万,开展教育活动36次,开发文创产品9种,物美而价廉,深受观众喜爱。
宣传上,展览采用“直播+新媒体+传统媒体”同步宣传模式,分前期预热、集中报道、深度推广三个阶段。在公众号和甘肃省文物局门户网站、主管部门媒体平台、今日头条、凤凰网、每日甘肃网、中国甘肃网、兰州晚报、网易新闻等媒体和网络新媒体平台,以图文、音视频、直播等方式进行了全面宣传推介,阅读量达158.8万人次。同时,还在微信公众号、抖音、快手等平台上发布了一系列线上展览及壁画鉴赏视频,丰富了宣传手段。
讲解服务上,提供双语种人工讲解、志愿者讲解、云游博物馆线上展览、微信语音导览,每天两场免费讲解。围绕展览开展“石窟密语”等系列研学活动和社教活动36次,4584人次参与。“现场教学基地”“研学旅游基地”“文创研发基地”等六个基地挂牌,开展观众调查两次,观众满意度高。
“石窟密语”系列活动课堂一景
第一期“小小泥塑师”
第二期“小小彩绘师”
第三期“小小壁画师”
第四期“小小修复师”
文创产品开发上,自开展以来,开发展览系列文创产品9款,已上架3款,均取材于天梯山石窟艺术形象,汲取天梯山壁画彩塑特点,依据亮点文物,进行设计创作。已上架的文创产品包括莲花座金属香插、天梯山石窟留念桌垫、天梯山主题文件袋等,定价适中,美观实用。
天梯山石窟历经岁月沧桑,保存了长达千年的佛教艺术精华。其开凿年代之久远,时间跨度之绵长,保存遗物之丰富,当属我国石窟开凿史上的一部恢弘巨制。天梯山石窟是中华民族多元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历史、艺术、科学、社会和文化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天梯山石窟文物的保护与修复是一代又一代文物工作者不畏艰苦、刻苦钻研的成果,他们的坚守与付出让残损的文物重新焕发生机,也通过“天梯神韵 凉州佛光——天梯山石窟专题展”把中华文明的瑰宝呈现在了世人面前。新时代,人人都是文化遗产的守护者、传承者和践行者,守望中华文化,让中华文明的薪火世代相传。
来源:博物馆中国
相关参考
武威LED数码管(搬下山的这两年——再访易地扶贫搬迁户胥存)
两年前,甘肃省武威市古浪县黄羊川镇石城村建档立卡贫困户胥存一家从海拔2400多米的高寒山区搬迁到古浪县绿洲生态移民小城镇。两年过去了,搬入新家的胥存一家如今生活得怎样?阳春三月,绿洲生态移民小城镇春暖花开...
...年后,再次写下关于甘肃彩陶的故事。当年采访了甘肃省博物馆的文物部负责人;而今天,采访对象是我的父亲,一位86岁的老人,甘肃省第一批收藏彩陶的民间藏友之一。今年5月,笔者从瑞典回到甘肃探望父亲。看到他书房里...
武威扒渣机(迈上项目建设“快车道”——兰张三四线铁路中川机场至武威段加快推进项目建设侧记)
...迈上项目建设“快车道”——兰张三四线铁路中川机场至武威段加快推进项目建设侧记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顾丽娟3月27日上午,记者来到兰州至张掖三四线铁路中川机场至武威段新乌鞘岭隧道进口施工点时,看到一辆辆运输车...
武威园林凉亭(甘肃省武威、金昌、嘉峪关市5A、4A级旅游景区名录,喜欢的收藏)
嘉峪关市嘉峪关文物景区嘉峪关位于甘肃省嘉峪市,是万里长城最西边的关口,历史上曾被称为“河西咽喉”。关城附近已建成一座中等工业城市,城区街道敞整洁,城区西北是著名的嘉峪关长城,西南是终年积雪的祁连山,城...
武威暖风机(2018年最后一天,你在过节,他们却在干这些事)
这是为您推送的第1305篇文章2018年12月31日星期一黑龙江黑河3早上3点50分,管道四公司中俄东线过境段项目部厨师严秋蓉(右一)的手机铃声就准时响起了,才响了两声,她就准确地摸到放在耳边的手机,按下停止键,因为宿舍...
武威玻璃钢化粪池(初心之路丨武威新农村建设者:摆脱脏乱差,贫困户住进幸福院)
...成了连城里人都羡慕的现代化新农村。十多年前,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上庄村的大多数村民还住在低矮破烂的土坯房里,村道尘土漫天,空气中充斥着一股刺鼻的牲畜粪便的气味。当地一名村民告诉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长...
武威金刚亥母洞简介:亥母洞历史传说有哪些?亥母洞有哪些历史文物?本文这就为你介绍:武威金刚亥母洞简介甘肃武威凉州区城南15公里处的缠山,是巨龙般横贯东西的祁连山北侧的一座黄土覆盖的红砂岩小山包,其南部祁...
武威金刚亥母洞简介:亥母洞历史传说有哪些?亥母洞有哪些历史文物?本文这就为你介绍:武威金刚亥母洞简介甘肃武威凉州区城南15公里处的缠山,是巨龙般横贯东西的祁连山北侧的一座黄土覆盖的红砂岩小山包,其南部祁...
武威电动观光车(「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我们这十年」文旅融合 风劲帆满——甘肃省公航旅集团武威项目建设走笔)
...史底蕴的城市。近年来,围绕做好文旅融合这篇大文章,武威市积极谋划新布局、拓展新业态、建设新高地,在省公航旅集团的融资、配套支持下,一幅色彩
14点,到毛沟村养殖合作社打卡。操作饲料搅拌机和撒料机,查看羊群健康情况,清理打扫棚舍卫生,询问其他合作社有无异常。18点,打卡下班。这是毛沟村村民李财年一个普通的星期三下午的安排。2017年8月,普康田园综合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