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教子方式 50种(南怀瑾先生的十一点教子之道,点赞收藏)

Posted

篇首语: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正确的教子方式 50种(南怀瑾先生的十一点教子之道,点赞收藏)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正确的教子方式 50种(南怀瑾先生的十一点教子之道,点赞收藏)

南怀瑾的教子观与中国传统的教子观一脉相承,是一种真正从做人、成人着手来培养孩子的方法,在此基础上再谈建功立业。这是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智慧的精髓,旨在让孩子先立君子之德,再谈丈夫之业。

在如今这个都盯着现代教育和西式教育的时代,这是极为稀有、难得的,几近于绝唱。所以尤其值得中国家长们重视,并认真领会。更重要的,是按照这种经过中国几千年历史证明有效的教育智慧,为自己的孩子树立高大深厚的人格和志趣基础。

一、教育孩子,先教做人

我常说我们这一百年来教育没有方向,没有目的,究竟想要把我们国家的孩子学成什么样子?教育方法也有问题,所以我们要重新思考。

《大学》讲的内容,就是触动中国教育的一个方法。什么是教育的目的?先教做人。做人从什么开始啊?从心性修养开始。

身心修养是做一个人的根本。不论你是什么职业,什么地位,只要你做人,都是以此为基本修养的。这是中国的教育根本。《大学》讲,“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

如果要问中华民族,中国人一直以来教育的目的是什么?让我们再重复一句:是为了“做人”,而不是为了“生活”。

二、只要孩子做个好人、有门手艺

孩子成长要靠自己,不要过分要求,让他自由发展。教育不在于他将来成功不成功,先希望他长大做个好人。

尤其是现代化的学校和课外补习等的教育方法,简直是“竭泽而渔”的办法,使一般还未成年童子们的脑力健康,受到过分负荷的伤害,最为严重。

古语说“良田千顷,不如一技在身”。孩子将来能有自我谋生的技术,比如做木匠、泥水匠,跟学问、身份、地位没有关系,这是起码的。学问归学问,吃饭归吃饭。中国原来有很多有学问有本事的人,但是不出来做“仕”的,因为他有谋生的本事。

我只吩咐孩子们,不要一定想升官发财,一定想做什么大事业,一定想读什么名大学,只要好好学个谋生技术,可以生活糊口,一辈子规规矩矩做事,老老实实做人就好了。发财做官,都是过眼云烟的事。我对孩子的教育是这样,一切要他们自立发展,这就是古人所说“人贵自立”的道理。

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害孩子

我认为古今中外的教育,大部分都犯一个错误,父母往往把自己一生做不到的愿望,下意识地寄托在孩子身上,可是却忘记了自己子女的性向与本质。

做父母的应当思考,如何正确地培养与辅导孩子,让他们成人立业。如果只是一味地要求读书、考试、上进,希望出人头地,是极大的错误观念。这样爱孩子,其实只会害了他们。

教育文化的目的,教育文化的伟大,就在要改变人的缺陷,而补充圆满他的遗憾。

四、首先要知道孩子的秉性

教育,首先要知道孩子的性向,先了解一个孩子的性情方向。……教育只是一个增上缘,老师尽量帮他,培养他,使他依靠自己的禀赋站起来,这是教育的目的。

很可惜,现代人所认识文化教育的基本目的,只是为了“谋生”。我们要孩子们去学习,读书受教育,就是为了孩子们将来的前途,有好的职业、有高的待遇,或是能够赚很多的钱,过得很好的“生活”。

甚之,有的人,还把自己一生的失意,或一生做不到的事,都寄托希望在孩子们身上,拼命迫他去上学读书。完全不考虑孩子们的“性向”个性的所好和兴趣,也不了解孩子们的脑力和健康,一味地迫孩子们读书学习,不知道“爱之反而害之”,因此,(导致)妨害了孩子一生的后果。

我简单明了告诉大家,《大学》上说“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父母对儿女有偏爱,所以只看到他的优点,而不晓得他的缺点。我们做父母的,要注意这两句古圣先贤的告诫。但是古人有另一面的说法,叫做“知子莫若父”,指出很重要的教育重点,是父母需要懂得自己子女的禀赋性向,因为老师和别人不见得真正全盘了解每一个学生。现在父母对孩子们的教育,只是过份宠爱关心,反而对子女的禀赋性向都没有深切关注。

五、让孩子从做好小事开始

儿童开始读书是一件事,但根据中国传统文化来说,真正的儿童教育学的是“洒扫应对”,小孩子在六岁至八岁之间入小学,怎么扫地、抹桌子,怎么与老师、大人、朋友讲话的礼貌态度、规矩,这个最重要。古代讲入小学开始学“洒扫应对”,是学做人的基础,教育的目的是做人。

你不要看扫地、抹桌子、端碗没什么了不起,这些都是一种生活的教育,生活教育会了,以后长大去做事自然会了。基本的教育没有学好,而专门去读书,那叫学知识,把知识学会了,而做人的基础没有,这个教育是失败的。

但现在人却与古人相反,现在小孩子进幼稚园也好,受小学乃至受大学教育,学的都是知识,而对于做人、处事的根本道理,都是不懂,所以社会一片混乱。

六、千万不可溺爱,让孩子自己站起来

古代的孩子是这样,父母对孩子用心培养,忍心把十二、三岁的孩子送出来当学徒,绝没有像我们现在父母对孩子这样溺爱。……一个孩子要自立,只要希望他有一口饭吃,不要做坏事,出来做什么事业是他的本事与命运。

我也是十八九岁自己混出来的,我不是伟人,你看那些伟人们都是自己站起来的,没有什么教育,都是自学出来的。我再一次跟你们讲,不要只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现在讲爱的教育,中国古文有一句话,“恩里生害”,父母对儿女的爱是恩情,可是“恩里生害”,爱孩子爱得太多了,反过来是害他不能自立了,站不起来了。

譬如父母教育孩子、骂孩子很痛苦,但是等他长大了,才知道你这打、你这骂对他多有用处。用痛苦磨炼人的教育,虽然当时他恨得要命,过后他会越想越对,就是“害里生恩”。现在你们教育孩子用西洋化的教育方法,我绝对不赞成,处处将就孩子,统统把青年人害了。所以现在青年人没有几个有用处的,都是在温室里养的,“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女子之手”,终究很难有大用处。

七、教育要从胎教开始

传统上,中国的教育是从胎教开始,从怀胎就开始教育了,都有规定的,夫妻分房,然后家里挂的画、用的东西都要改变,胎儿会知道。生出来以后重要的是家教,不是靠学校的。

《礼记》里早有记载,依照中国上古的道理,女性一怀胎,习惯就要改,看的书也不同了。其实胎儿在娘胎里三个月,已经知道了,五六个月以后,父母吵架等种种行为,好事、坏事,他都清楚知道,这是知性,意识已经成长,不过他出生就忘记了,可是那个影响染污得很深。

所以中国文化教育是从胎教开始,父母两个的意见,一切言谈、行为,不断地影响孩子,这种影响就是教育。

八、母亲的教育尤其重要

中国文化得以保持三千年,很大程度上有赖于女性,这个很重要了。一个家庭有个好主妇、有个好妈妈,才可以讲齐家之道。……中国历代都有好的主妇,所以讲到中国的教育,齐家之道,母教最重要,有个好的女性很重要。……现代女性教育很普及,可是女性反而很难做好贤妻良母,将来就更难了。

中国两千多年来的儒家理想中的“齐家”,只有在过去朴实无华的农村家庭里,每每可以看见那种“满眼儿孙满檐日,饭香时节午鸡啼”的情况。不过,这样的殷实家庭,一定是有一个有德而有持家之道的老祖母或主妇,作为真正幕后的主持者,并不一定是当家的男人或老祖父的成果。

母教,才是天下文化教育的大教化事业。大至国家、民族,小至一个儿女,没有优良传统贤妻良母的教育基础,那就什么都免淡了!

做女性,最难的是做一个贤妻良母。现在女性受了教育以后,出去做事了,孩子不会带,饭不会做,菜不会煮,衣服不会缝,家管不好。譬如生个孩子,第一流的家庭,受的却是末等的家教,把孩子交给佣人们去带,然后再把孩子送到学校里头,责任推给学校;要是犯了法,还推说这是社会问题。

我们有一位同学,她说想办女子大学,这更要注意《礼记》里头的《内则》一篇,还有《列女传》,是我们传统上关于女性的教育,包含对子女的教育。

九、一定要让孩子背经典

我这几年提倡小孩子们要读书,要背书。现在的教育演变很有趣,小学读的书,到了中学没有多少用了;中学的书,到了大学没多少用了;大学的书,留学又没有多少用处了,不晓得读的什么东西。人家说我有学问,我就笑,实际上一辈子在外面卖弄的,就是十三岁以前的东西。

一般人不懂,这是中国人已丧失的基本教育方法,也可以说,西方人也忘记了。人类最原始的教育方法,只有一个,就是背诵。尤其是读中国书,更要高声朗诵。高声朗诵,有什么道理呢?

这个含意很多,朗读多了,自然懂得言语与文字的音韵学。换句话说,也懂得文字和语言之间拼音的学问。不管中文、外文,高声朗诵,慢慢悟进去,等长大了,音韵学懂了以后,将来的学问就广博了,假使学外文,不管英文、法文、德文,统统会悟到音韵的拼法,一学就会。

不管四书五经,或是古书,任何一段,像唱歌一样,很轻松愉快地背诵,稍稍带讲解一点。这样背下去以后,一辈子都有用,一辈子都忘不掉。不但中国文化要背,外文也要背。

背书非专一、安定不能背起来。小孩子背东西是不痛苦,是很快乐的。因为专一唱歌、专一背书,脑筋就更宁定。思想行为都要变的。这个就要讲到脑波的问题,是使脑神经专一思维,专一思维,就宁定,使身体生理机能改变,健康起来。脑子变健康,那么思想行为也变健康了。

背书有很多很多好处的,现在一般医学,尤其脑科医学,还没有作详细研究。关于脑科医学这点,我也不是专家,只是大概提一下,背诵的作用可增加一个人的智力、记忆力、思考能力,使头脑就更细腻、更精详。

孩子们背诵古书,真的把古文背好,智能开发以后,读现在学校的教科书,一看就懂了,这效益已经出来了。我们看到现在的教育方法,每个孩子从小学到中学,书包越背越重,眼镜越戴越厚,晚上做功课到九、十点,天天考、年年考,考了高中,初中读的东西不要了,考了大学,前面的东西都不要了,这都是浪费。

十、教育一定要循序渐进,千万不可太过

我经常告诉朋友们,你的孩子太聪明了,教育上要小心。现在许多家庭的父母,看见自己的孩子聪明,便高兴得很,拼命去培养。实际上,教育孩子和种一棵好花一样,一棵好的花苗,如果肥料用得太多,浇水过勤,反而害了这个好花苗。

不要把孩子弄坏了,“小时了了,大未必佳”,小时候聪明,使用过度了,可能很快就有问题了,而且长大不一定聪明,这是一定的道理。

如果孩子以自我为中心,那样就坏了。由此我们也要懂得教育的问题,孩子又聪明又能干,功课样样好,注意!不一定好。尤其老师和父母一宠,前途就断送了。你看历史上的人物,失败的英雄都很聪明,文的武的样样好,因为太聪明,遭遇太好,宠坏了,结果都变成失败英雄。

十一、尊重孩子的爱好,支持并培养

我们中国人过去读书,的确有大部分人还保持了传统的作风。这一传统的作风,类似于现代大学中最新的教育,或者西方最新的小学教育,所谓注重“性向教育”,就是依照个性的趋向,就个人所爱好的,加以培养教育,不必勉强。

一个喜欢工程的人,硬要他去学文学,是做不到的。有许多孩子,自小喜欢玩破表、拆玩具,作父母的一定责罚他不该破坏东西。在教育家的眼光中,这孩子是有机械的天才,应该在这方面培养他。

来源:微信公众号“中华国学文化”

【声明:本号为“全民阅读推广”官方公益账号,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涉嫌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相关参考

子不学断机杼说的是哪位母亲教子的故事

1、这句话说的是孟子母亲教子的故事。“子不学,断机杼”的上一句是“昔孟母,择邻处”。这两句表达的是孟子的母亲为了孟子有一个好的学习环境,不惜搬家三次。有一次孟子逃学回家,孟母非常生气,于是就把织布用的...

子不学断机杼说的是哪位母亲教子的故事

1、这句话说的是孟子母亲教子的故事。“子不学,断机杼”的上一句是“昔孟母,择邻处”。这两句表达的是孟子的母亲为了孟子有一个好的学习环境,不惜搬家三次。有一次孟子逃学回家,孟母非常生气,于是就把织布用的...

油漆桶最大(10年前冰心孙子在祖母墓前泼油漆,叫嚣其教子无方,自称父亲出轨)

冰心的《繁星·春水》中曾经这样写到:“墙角的花!你孤芳自赏时,天地便小了”。此诗是要借由对墙角之花的吟咏,告诉人们做人要有宏阔的境界,如果一个人整天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像井底之蛙一样只看到自己眼中所见的...

油漆桶最大(10年前冰心孙子在祖母墓前泼油漆,叫嚣其教子无方,自称父亲出轨)

冰心的《繁星·春水》中曾经这样写到:“墙角的花!你孤芳自赏时,天地便小了”。此诗是要借由对墙角之花的吟咏,告诉人们做人要有宏阔的境界,如果一个人整天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像井底之蛙一样只看到自己眼中所见的...

围棋起源于哪个朝代

...在《博物志》中继承并发展了这种说法:“尧造围棋,以教子丹朱。或云:舜以子商均愚,故作围棋以教之。”2、1964年版的《大英百科全书》就采纳这种说法,甚至将其确切年代定在公元前2356年。3、唐代诗人皮日休所作的《...

蜀汉官二代为什么不如曹魏官二代

其实蜀汉和曹魏的开国一代君臣并没有拉开多大差距,但是从二代开始好像差距就越拉越大了。例如曹操和司马懿的儿子就要比刘备还有诸葛亮的儿子出色很多,关键是刘禅好像没有继承刘备任何优点,反而还有种玩世不恭的感...

蜀汉官二代为什么不如曹魏官二代

其实蜀汉和曹魏的开国一代君臣并没有拉开多大差距,但是从二代开始好像差距就越拉越大了。例如曹操和司马懿的儿子就要比刘备还有诸葛亮的儿子出色很多,关键是刘禅好像没有继承刘备任何优点,反而还有种玩世不恭的感...

晟新W型护栏(如何借鉴古诗词,给娃起个不俗的名)

...人起名都有寻经据典的习惯。古人云:“赐子千金,不如教子一艺;教子一艺,不如赐子好名。”中国人起名自古即有“女诗经,男楚辞,文论语,武周易”之说。诗经、楚辞、论语、周易,都是我国文学、语言学上的经典。小...

未成年男生声音变好听小技巧(父母教育孩子的12个法则,永远让孩子看到希望)

...庭的少儿教育之中。这些法则,其实很多与我们中国人的教子之道并不矛盾,只是在具体实施时需要知道如何顺应社会环境。但也有些是中国人缺乏的,需要

小娘惹大结局是什么

...。月娘是新时期的妇女,她不可能当一个只留在家里相夫教子的传统女人。再加上月娘对玉珠心有愧疚,她知道玉珠对陈锡有特别的情愫,所以她更不愿意和陈锡在一起了,她不想把自己的幸福建立在玉珠的痛苦之上。除了月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