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梯角(幼儿园里的边边角角如何高效利用,既美观又实用的布置分享)

Posted

篇首语:一身转战三千里,一剑曾百万师。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楼梯角(幼儿园里的边边角角如何高效利用,既美观又实用的布置分享)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楼梯角(幼儿园里的边边角角如何高效利用,既美观又实用的布置分享)

幼儿园中,大多有一些因不规则、狭小等原因而被闲置的角落,如果利用得当,亦可以成为独特且出色的游戏空间。

本文中,我们将根据角落空间的功能属性对其进行分类,通过一系列创意案例来发掘“角落里”的魅力。


角落是如何吸引幼儿的?

自有属性与人赋属性

______

角落对幼儿的原初吸引力首先来源于两个自有属性,一是“隐蔽”,二是“自然”。

尼尔· 波兹曼在其代表作《童年的消逝》中指出:“秘密在内心世界与外部世界的联系上发挥中介作用,秘密是儿童成长的自然需要。”

“隐蔽”使角落可以作为私密空间而存在,对幼儿来说是可以不被成人打扰,和朋友分享小秘密、随意玩耍的地方,多以室内为主。

同时,狭小和隐蔽是契合幼儿空间认知发展需求的,幼儿可以通过触摸的方式充分丈量空间,进而在小空间的基础上理解外面的世界。

“自然”这一属性以户外角落为主,大自然对幼儿有着无可替代的吸引力,故而户外角落的利用相比室内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可选择的功能与形式也更多。

在“隐蔽”与“自然”这两个自有属性之上,便是人为赋予的其他功能属性,可以分为五个主要方向。


NO.1 运动拓展、户外游戏

攀爬墙丨体拓角

______

以运动、游戏探索为主题的角落空间,比较常见的即攀爬墙、体拓角等。

墙面在角落空间的利用中较为特殊,因其不具备自有属性,完全依赖人为赋予,对创意提出了更高要求,也更需要考虑儿童的意见和积极性。

除成品攀爬墙外,也可以利用木板、轮胎等来自主搭建符合不同年龄幼儿运动需求的攀爬墙。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要鼓励幼儿提出想法、参与建造,让幼儿做环创工作的小主人。

体拓角的布置相对简单,在闲置角落投放相关游戏材料、玩具设备即可,在此基础上,如果能够铺设自然草坪,并设计有趣的游玩路线和游戏主题,可以让幼儿在亲近自然的同时,获得更丰富的游戏体验。


NO.2 阅读与休憩

阅读角

______

《指南》中提到,幼儿园应创造无所不在的语言教育环境以及阅读环境,而室内角落空间与这一要求极为契合。

在楼梯角、墙角等位置,半封闭空间流露出非常自然的私密性,幼儿可以沉醉于这方小小的天地中,交流彼此的奇妙发现。

因此,在正式的绘本阅读区之外,可以利用角落空间去做一些特色阅读角,结合幼儿意见与需求,让幼儿可以自主选择的阅读环境更加多样。

除了满足幼儿对环境真实的想法需求外,还可以通过丰富的游戏材料和有趣的游戏情境设计,充分发挥角落的空间优势,强化阅读角的游戏性,游戏+阅读是创设幼儿阅读空间的最优解。


NO.3 角色扮演

各类主题场景

______

幼儿园角色扮演区大多设置在室内,而户外角落也是非常适合进行角色扮演游戏的,其优势在于自然环境中的材料极为丰富,且强化了幼儿主动获取的过程。

如较为常见的户外厨房、霍比特小屋等,主要以成品设备为主,幼儿可以从大自然中直接获取树皮、花草、泥沙等材料,进而获得与室内游戏不同的生活体验,互为补充。


NO.4 自然与科学探索

种养殖丨科学角

______

自然角是角落功能形式中最为常见的一种,因其不受空间限制,在场地较大的情况下,可以是一小片种养殖园,场地较小时,也可以是一排花箱,或几个花架。

在自然角中,孩子们可以观察、种植、探索、发现、总结,在和动植物以及周边环境的相互作用中获得身心健康、科学认知等方面的成长。

除种养殖外,自然与科学探索主题下还有如触摸墙、考古发现、星空探索、数学建构等等有趣的角落形式的选择。

总的来说,这类角落的创设一方面要符合不同年龄段幼儿的观察和研究需求,提供丰富的感官体验,另一方面则需要充分调动幼儿积极性,让幼儿能够主动参与、直接感知和操作。


NO.5 艺术

涂鸦丨绘画丨音乐

______

《指南》中要求园所为儿童创设丰富的艺术环境,包括富有审美情感色彩的一日生活环境、大自然环境等。

与之对应的角落功能形式一般为涂鸦、绘画、音乐、布陶艺等。

在该类区角的创设过程中,除了投放材料需要有一定趣味性外,美术及音乐等活动的种类选择也可以丰富一些,不局限于单一的绘画,结合手工、雕塑等,提高艺术区角的艺术性和创意性,给幼儿带来更多灵感和启发。


小结

对“角落里”的高效利用和布置,能够提升环境的多样性和丰富性,给幼儿创造一个充满童趣又富有教育意义的学习、游戏空间,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健康的发展。

虽然本文将角落空间进行了分类,但在角落空间的创设过程中,其功能属性往往不是单独存在的,如自然角和艺术角、自然角和体拓角的结合等,能够产生更多维度的教育价值,所以在创设时需因地制宜。

在创设过程中,幼儿的参与无疑是最重要的,环境创设的过程所蕴含的教育性要远大于环境本身,角落空间也包含在内,只有强调幼儿与教师合作这一过程,才能让角落空间产生对幼儿的持续吸引力。

相关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