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体内最基本的化学元素(《环境科学概论》考试复习资料)
Posted
篇首语:有志者自有千计万计,无志者只感千难万难。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植物体内最基本的化学元素(《环境科学概论》考试复习资料)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植物体内最基本的化学元素(《环境科学概论》考试复习资料)
第一章:1、什么是环境及环境的组成?
对于环境科学而言“环境”的定义是以人类社会为主体的外部世界的总称。这里所说的外部世界主要指:人类已认识到,直接或间接影响人类生存与社会发展的周围事物。它既包括未经人类改进的自然界众多要素,如阳光,空气,陆地(山地,平原等),土壤,水体(河流,湖泊,海洋等),天然森林和草原,野生生物等;又包括经过人类社会加工改造过的自然界,如城市,村落,水库,港口,公路,铁路,空港,园林等。它既包括这些物质性的要素,又包括由这些要素所构成的系统及其所呈现出的状态。
2.什么是环境要素及其特征。
环境要素:构成环境整体的各个独立的,性质不同而又服从总体演化规律的基本物质组分称为环境要素,亦称为环境基质,环境要素分为自然环境要素和社会环境要素,目前研究较多的是自然环境要素,故环境要素同城是指自然环境要素。
环境要素的属性:最差(小)限制律:整体环境的质量,不能由环境诸要素的平均状态决定,而是受环境诸要素中那个与最优状态差距最大的要素所控制;等值性:是指各个环境要素,无论它们本身在规模上或数量上如何的不相同,但只要是一个独立的要素,那么对于环境质量的限制作用并无质的差别;整体性大于个体和:是指环境诸要素互相联系、互相作用产生的集体效应,是个体效应基础上质的飞跃;出现先后,互相联系,互相依赖:是指环境诸要素在地球演化史上的出现,具有先后之别,但它们又是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
3、什么是环境问题及环境问题发展过程。
环境问题:广义:由自然力或人力引起生态平衡破坏,最后直接或间接影响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的一切客观存在的问题。狭义:由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活动,使自然生态系统失去平衡,反过来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一切问题。
发展过程:1、根据环境问题发生的先后和轻重程度,可大致分为三个阶段:(1)环境问题的产生与生态环境早期破坏。包括人类出现以后直至产业革命的漫长时期,又称早期环境问题。(2)城市环境问题突出和“公害”加剧。从产业革命到1984年发现南极臭氧空洞止,又称近代城市环境问题阶段。(3)全球性环境问题,即当代环境问题阶段。它始于1984年英国科学家发现,1985年美国科学家证实南极上空出现“臭氧空洞”。这一阶段的核心是“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和“酸沉降”三大全球性大气环境问题。2、三个阶段的核心问题:①.“第一次浪潮”的环境问题:土地人口的大量增加;原始植被的大量破坏②.“第二次浪潮”的环境问题:环境污染五十年代前后出现的“八大公害事件”(马斯河谷烟雾事件、多诺拉烟雾事件、伦敦烟雾事件、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水俣事件、富山事件、四日事件、米糠油事件)近年来六大公害事件(意大利塞维索化学厂二恶英扩散事件、美国三里岛核电厂泄漏事件、墨西哥城液化气罐爆炸事件、印度博帕市农药厂化学品泄漏、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泄漏、瑞士巴塞士桑多斯化学公司火灾)③.“第三次浪潮”的环境问题:转移;全球环境问题
4、环境科学的主要研究任务是什么?
抓住人类与环境这一矛盾的实质,研究其间的对立统一规律,掌握其发展规律,以便能动地改造环境并积极调节其间的物质和能量的交换过程,促使环境朝着有利于人类的方向演化。
具体化的研究任务:全球范围内环境演化规律;人类活动同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环境变化对人类生存的影响;区域环境污染综合防治技术措施和管理措施
5、次重要的国际会议: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世界可持续发展大会,上网查资料总结三次会议召开时间、地点、会议主题、发表的宣言或形成文件。
6、简述我国召开的环境会议。
第二章:大气污染:是指大气中一些物质的含量达到有害的程度,以至破坏人和生态系统的正常生存和发展,对人体、生态和材料造成危害的现象.
二次污染物:由一次污染物在大气中互相作用,经化学反应或光化学反应形成的与一次污染物的物理、化学性质完全不同的新的大气污染物。
大气污染源:是指向大气排放有害物质或对大气环境产生有害影响的场所、设备和装置。
大气污染物: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过程排入大气的并对环境或人产生有害影响的物质。
一次污染物:直接从污染源排放的污染物质,如SO2、NO、CO和颗粒物等。
可吸入粒子(IP):
总悬浮颗粒物(TSP):TSP-用标准大容量颗粒样皿(流量在1.1~1.7立方米/每分钟)在虑膜上所收集到的颗粒物的总质量,是分散在大气中的各类粒子的总称, 其粒径大小绝大多数在100μm以下。
PM2.5:指环境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等于 2.5 μm 的颗粒物,也称细颗粒物。这个值越高,就代表空气污染越严重。
PM10:飘尘:能在大气中长期漂浮的悬浮物质,粒径在10um以下。也称可吸入颗粒物,PM10
空气污染指数:是根据空气环境质量标准和各项污染物的生态环境效应及其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来确定污染指数的分级数值及相应的污染物浓度限值。
1、什么是大气稳定度?它与烟型关系如何
大气稳定度:在垂直方向上大气稳定的程度。
2.大气污染物及大气污染类型?
大气污染物 — 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过程排入大气的并对环境或人产生有害影响的物质;类型:按存在的物理状态可以分为:气体状态污染物; 固体颗粒污染物。按其形成过程可以分为:一次污染物(反应物和非反映物);二次污染物。1.根据燃料性质或大气污染物的组成分:⑴煤炭型:煤炭燃烧时放出的烟气、粉尘、SO2等,一次污染物经过化学反应生成硫酸盐类气溶胶等二次污染物.⑵石油型:汽车排气、石油冶炼等排放NOx、O3 ⑶混合型:煤、石油等及工厂排放各种化学物质⑷特殊型:特殊工业企业排放的特殊气体。2.根据污染物的化学特性分(1)还原型(煤炭型):主要是SO2 、CO、颗粒物等,逆温下形成还原型烟雾。(2)氧化型(汽车尾气型):主要是CO、NOx、HC等一次污染物经阳光 照射、光化学反应形成O3、醛类、酮类、过氧乙酰硝酸酯(PAN)等二次污染物。3.根据污染物的化学特性分(1)还原型(煤炭型)主要污染物:SO2、CO和颗粒物,在低温、高温阴天、小风、逆温情况下,在当地地形条件的影响下,被封盖在城市上空,造成对人体健康极大的危害,致使上千人死亡。类似这样的事件发生过多起,最典型的当属1952年12月发生在英国首都伦敦的SO2烟雾中毒事件。(二)氧化型(汽车尾气型)污染物主要来自于汽车排气、燃油锅炉以及石油化工生产。一次污染物主要为NOX和HC、生成的二次污染物为O3、醛类、酮类、过气乙酸硝酸脂。发生在光照强烈的热带、亚热带、8~9月中午或午后阳光强烈时。最典型的当属1965年前后的洛杉矶光化学烟雾。
3、简述光化学烟雾形成机理。
含有氮氧化物和烃类的大气,在阳光紫外线的照射下发生反应所产生的产物及反应物的混合物。(80%O3、HNO3、PAN过氧乙酰硝酸酯、醛类、酮类)形成条件:(1)污染源条件:存在排放NO2、HC等污染物的污染源,如汽车尾气、以石油为原料的工厂排气。(2)地理条件NO2需吸收波长为290-430nm的光南北纬60度之间,光强大夏季可能性>冬季,夏季中午前后易发
利于污染物在地面附近聚积的天气,如天气晴朗、高温低湿、有逆温、风力不大。
4、大气污染影响因素?
一、大气污染的气象因素(一)气温垂直递减率绝热运动二)大气稳定度三)逆温(四)烟型五)、大气水平运动和湍流 1 大气水平运动2)风对大气污染扩散的影响3、降水的影响4、雾的影响二.影响大气污染的地理因素1.地形地物(动力效应)2.山谷风(热力效应)3.海陆风(热力效应)三、影响大气污染的其他因素1.污染物 性质、成分2.污染源按几何形状分:点源、线源、面源按排放方式分:高架源、地面源
5.如何进行大气污染防治?
大气污染综合防治:一、基本措施(一)全面规划、合理布局(二)选择有利污染物扩散的排放方式(三)区域集中供暖、供热(四)改变燃料的构成(五)绿化造林六)改善交通状况(公交车、小汽车、自行车)二 、主要大气污染物控制技术(一)烟尘控制技术1、改变燃料的构成2、在排放之前,进行除尘。除尘装置:1、机械式除尘装置 2、袋式除尘装置3、湿式除尘装置4、电除尘装置。决定除尘装置的类型:1.粉尘特性2.装置的气体处理量3.装置的压力损失4.装置的效率等(二) 二氧化硫(SO2)净化技术 : 主要方法1、燃料脱硫(燃烧前): 煤炭选洗;煤炭的转化; 重油脱硫2、燃烧过程脱硫(烟气脱硫)3、燃烧脱硫4、低浓度SO2的吸附净化(三)汽车尾气的催化净化:汽车尾气主要含烃类、CO 和 NOX等有害物质. 尾气催化转化1是 催化还原NOx 2.是 催化氧化CHX和CO. 前提:控制好空燃比。
6、某市环境质量检测后综合整理,该市当日主要污染物数据如下:二氧化硫浓度是0.23mg/m3,TSP浓度是0.453mg/m3,二氧化氮浓度是0.200mg/m3,试确定该市空气污染指数,首要污染物。
第三章:1、水污染:是指排入水中的污染物超过了水体的自净能力,从而使水质恶化。
2、生物化学需氧量:表示在好气条件下,水中的有机污染物经微生物分解所需的氧量,是反应水体中有机污染程度的综合指标之一
3、化学需氧量:在规定条件下,是水样中能被氧化的物质氧化所需耗用氧化剂的量,以每升水消耗氧的毫克数表示。
4、总有机碳:包括水中所有有机物质的含碳量,是评价水体有机污染的一个综合指标。
5、总需氧量:指把水体有机物中的碳、氮、硫、氢等元素全部氧化时所需氧的总量。
6、溶解氧:溶于水中自由状态氧分子的量。水质重要参数之一。
7、水体富营养化:由于氮、磷等植物营养物质含量过多而引起的水质污染现象称为水体富营养化,一般发生在湖泊、江河、海湾等缓流水体中。
8、重金属:主要是指汞,镉,铅,铬以及类金属砷等独行显著的元素,是无机有毒物质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具有潜在危害的重要污染物。
9、水体自净:受污染水体经过水中物理、化学与生物作用,使污染物浓度降低,并逐步恢复到污染前的水平。简单地说,水体受污染以后,靠自然能力逐渐变清洁的过程。
10、水环境容量:是指满足水环境质量标准条件下,水体所能成接纳的最大允许污染物质负荷量,又哦称水体纳污能力;简单地说水体环境对污染物质具有一定的承受能力。水环境容量大小取决于水体污染物自净能力。
11.水资源及我国水资源特点
水资源定义:广义上讲,指地球水圈中多个环节、多种形态的水,即水圈中所有的水体(包括海洋、河流、湖泊、沼泽、冰川、地下水及大气中的水分)。即地球上各种形态的水。狭义水资源指可供人们经常取用的水量,在大陆上由大气降水补给的各种地表水,浅层地下水的储量和动态水量组成。我国水资源的特点1)水资源总量多,人均占有量少2)地区分配不均,水土资源不平衡3)年内季节分配不均,年际变化很大 4)部分河流含沙量大5)用水效率总体水平低,污染严重。
12.简述常见的水体污染物及其危害
(1)耗氧有机物:生活污水和某些工业废水中含有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和木质素等有机化合物,这些物质进入水体以后,通过微生物的生物化学作用下分解为简单的无机物质二氧化碳和水,在分解过程中需要消耗水中的溶解氧,在缺氧的条件下发生腐败分解,恶化水质(2)各类工业废水,挥发酚,苯酚产生的臭和味的物质,有机农药,多环芳烃等容易致癌物质,洗涤剂,生活中洗涤剂以磷酸盐为主的增净剂,导致水体富营养化(3)严重危害水生生物,阻碍水的蒸发和氧进入,破坏地下水资源,使地下水质恶化(4)氰化物:电镀废水,焦炉和高炉的煤气,洗涤水,只要等废水,排入水中鱼类中毒死亡(5)重金属污染:重金属污染物排入水中不易消失,通过食物链的富集进入人体,长期积累可能促进慢性病的发作(6)热污染:降低水中溶解氧的含量,破坏水生生态平衡,加速细菌繁殖,助长水草,蓝藻(7)酸碱及一般无机盐类:是水体PH值发生变化,妨碍水体自净,对淡水生物和植物生长有不良影响
13.水体富营养化成因、危害及防治
成因:湖泊从天然江水中接纳氮,磷等营养物质,人口把大量含有氮,磷等营养物质的生活污水排入湖泊,河流和水库,增加了水体富营养化的速度,还有化学肥料和牲畜粪便等通过雨水的冲刷和渗透最后流入水中;危 害① 水质变劣,影响感官。②降低水体透明度。③减少水体溶解氧 ④影响水生生态 ⑤影响供水水质增加制水成本 ⑥加快湖泊老化的进程。藻类繁殖—水生生物增加—排泄物和残体沉积—湖床抬高—湖水变浅---沼泽化---加速了衰老进程;6、防治
①控制外源性营养物质输入②减少内源性营养物质负荷。工程措施:挖掘底泥、深层曝气、注水冲稀、底泥表层敷设塑料;化学方法:凝聚沉降、化学药剂杀藻;生物措施:水生生物吸收营养素 ,超声波抑藻杀藻
14.简述主要污染物在水体中迁移转化
一、耗氧污染物的转化(一)需氧有机物的生物降解作用,需氧有机污染物一般分为三大类,即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 碳水化合物:是C、H、O组成的不含氮的有机物 在不同酶的参与下,淀粉首先在细胞外水解成为乳糖,然后在细胞内或细胞外再水解成为葡萄糖。葡萄糖经过糖解过程转变为丙酮酸。在有氧条件下,丙酮酸完全氧化为水和二氧化碳。在无氧条件下,丙酮酸不能完全氧化,最终产物是有机酸、醇、酮。对水环境影响较大的就是这部分产物。二、植物营养物在水中的转化,含氮化合物的转化,有机氮和无机氮,有机氮的转化主要是氨化和硝化氨化的产物是NH3和NH4+,含磷化合物的转化,主要是底泥中沉积的磷和水中溶解的磷相互转化,磷只存在液,固态形式的循环。三、石油物质的转化:主要包括扩展、挥发、溶解、乳化、光化学氧化、微生物降解、生物吸收和沉积四.重金属在水体中的物理化学迁移转化:(1) 沉淀-溶解作用(2)吸附作用(3)络合作用(4)氧化还原作用(5)重金属的甲基化作用
15.简述水体自净过程
特征:污染物浓度逐渐下降;污染物毒性降低;重金属:溶解态→被吸附→不溶性化合物→底泥;复杂有机物→简单有机物;不稳化合物→稳定化合物;溶解氧经急剧下降→ 最低点→缓缓上升;生物种群趋于正常分布;自净过程:是消除水环境中污染物的一个重要途径,按作用机理可分为物理自净、化学自净和生物自净三类: 物理自净:指水体中污染物浓度的降低是由稀释、混合、挥发、沉淀等物理作用所引起的结果;化学自净:指水环境中污染物浓度的降低。是由氧化还原、分解化合、吸附解吸、沉淀络合等化学作用造成的。污染物发生了化学性质或形态、价态上的转化,水质向好的方面变化;生物自净:指水环境污染物浓度的降低是由分解、转化和富集等自然界中的生物作用引起的。主要是指悬浮和溶解于水体中的有机污染物在微生物作用下,发生氧化分解的过程。生物化学过程起着主要作用
16.简述水污染防治
1.控制污染物排放量及减少污染源排放工业废水量:技术改造,采取先进工艺;制定用水定额;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水的综合利用2.建立城市污水处理系统:注意有毒有害废水3.调整工业布局:充分利用水体自净作用4.加强水资源规划管理:查清水资源总量5.控制水环境质量标准,制定工业废水排放标准
第四章:土壤污染就是人为因素有意或无意地将对人类本身和其他生命体有害的物质施加到土壤中,使其某种成分的含量超过土壤自净能力或者明显高于土壤环境基准,并引起土壤环境质量恶化的现象。
环境背景值:指环境中诸因素,如大气,水体,土壤以及植物,动物和人体组织等在正常情况下,化学元素的含量极其赋存形态。
土壤环境容量:将土壤所允许承纳污染物质的最大数量成为土壤环境容量,或不使土壤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受到损害的条件下,土壤中所能承纳污染物的最大数量。
土壤退化:是指在各种自然和人为因素影响下,导致土壤生产力、环境调控潜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下降甚至完全丧失的过程。
1.土壤污染源,土壤污染物质及发生主要类型有哪些?
可分为天然污染源和人为污染源。
天然污染源是指自然界自行向环境排放的有害物质或造成有害影响的场所。
人为污染源是指人类活动所形成的污染源。
a工业污染源:主要为“三废”(废水、废气、废渣)影响:“三废”中含有多种污染物,其浓度较高一旦进入农田,在短时间内即可引起土壤、作物危害b农业污染源:农业生产本身带来的污染物包括(1)化学农药:杀菌剂、杀虫剂、除草剂等(2)化学肥料:N、P、K肥的施用3)牲畜排除的废物c生物污染源:主要为人粪尿、生活污水及被污染的河水等,若直接施用于土壤,会使土壤产生严重的水体污染问题。d其他污染源:(1自然状况:火山喷发、自然灾害等。(2大气污染源:沉降物、非工业污染物。(3矿山附近的土壤:风化、分解。
土壤污染类型:水质污染型;大气污染型;固体废物污染型;农业污染型;综合污染型
2.为什么说突然具有净化功能?
土壤中的动物和微生物的作用 如蚯蚓;植物的吸收利用;土壤胶体对污染物的吸附、解吸和代换过程
3.土壤污染的特征?
a、土壤污染具有隐蔽性(潜伏性)和滞后性:水体和大气的污染比较直观,严重时通过人的感官即能发现;而土壤污染则往往要通过农作物包括粮食、蔬菜、水果或牧草以及摄食的人或动物的健康状况才能反映出来,从遭受污染到产生恶果有一个逐步积累过程,具有隐蔽性或潜伏性。如日本痛痛病。b、土壤污染的易累积性:污染物质在土壤中并不像在大气和水体中那样容易扩散和稀释,因此容易导致污染物在土壤中不断积累而超标,由此也使土壤污染具有很强的地域性c、土壤污染具有不可逆转性和长期性:土壤一旦遭到污染后极难恢复,重金属元素对土壤的污染是一个不可逆过程,而许多有机化学物质的污染也需要一个比较长的降解时间。d、土壤污染的难治理性:大气和水体受到污染,切断污染源通过稀释作用和自净化作用,有可能会不断逆转。但积累在土壤中的难降解污染物很难靠稀释作用和自净作用来消除,靠换土、淋洗土壤才有可能解决。成本较高、治理周期很长e、土壤污染具有后果严重性
4.论述土壤重金属及农药污染的迁移变化?土壤重金属的迁移变化:(1)a土壤溶液中的重金属离子或配离子可以随水迁移至地面水体b而更多的重金属则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被包含于矿物颗粒内或吸附于土壤胶体表面上,随土壤中水分的流动而被机械搬运,特别是在多雨地区的坡地土壤,这种随水冲刷的机械迁移更加突出;c在干旱地区,这样的矿物颗粒或土壤胶粒还可以尘土的形式随风被机械搬运。(2)物理化学迁移和化学迁移:土壤环境中的重金属污染物能以离子交换吸附、配合—螯合等形式和土壤胶体相结合,或发生溶解与沉淀等反应。
(土壤胶体)Ca2++HgCl2——(土壤胶体)Hg2++CaCl2
(土壤胶体)3OH-+AsO43-——(土壤胶体)AsO43-+3OH-
(3)生物迁移:主要指植物通过根系从土壤中吸收某些化学形态的重金属,并在植物体内积累起来。可以看作是生物对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净化;另一方面也可以看作是重金属通过土壤对生物的污染。如果这种受污染的植物残体再进入土壤,会使土壤进一步富集重金属。除植物的吸收外,土壤微生物的吸收以及土壤动物啃食重金属含量较高的表土,也是重金属发生生物迁移的一种途径。但是,生物残体又可将重金属归还给土壤。
农药污染的迁移变化:1、土壤对化学农药的吸附作用:进入土壤的化学农药通过物理吸附、化学吸附、氢键结合和配价键结合等形式吸附在土壤颗粒表面。农药被土壤吸附后,移动性和生理毒性随之发生变化。所以土壤对农药的吸附作用,在某种意义上就是土壤对农药的净化。但这种净化作用是不稳定的,也是有限度的。当被吸附的农药在土壤溶液中的被其他物质重新置换出来时,即又恢复了原来的性质。2、化学农药在土壤中的挥发和扩散:土壤中的农药,在被土壤固相物质吸附的同时,还通过气体挥发和水的淋溶在土体中扩散迁移,因而导致大气、水和生物的污染。农药随水的迁移形式有两种:一些在水中溶解度大的农药可直接随水迁移;一些难溶性农药主要附着于土壤颗粒表面进行水的机械迁移,最终进入江河水体。3、农药在土壤中的降解:农药在土壤中的降解,包括光化学降解、化学降解和微生物降解等。(1)光化学降解:指土壤表面接受太阳辐射能和紫外线光谱等能流而引起农药的分解作用。(2)化学降解:化学降解以水解和氧化最为重要,水解是最重要的反应过程之一。(3)微生物降解:土壤中生物对有机农药的降解起着重要的作用,土壤中的微生物(包括细菌、霉菌、放线菌等各种微生物),能够通过各种生物化学作用参与分解土壤中的有机农药。
5.试述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措施?(1)施放改良剂(2)排土、客土和水洗法(3)电化法、热解吸法(4)生物修复,利用生物降解金属毒性或削减,净化土壤中重金属含量;植物的萃取(5)微生物的修复:通过其吸附功能能降低土壤中重金属的毒性,改变作物根系微环境(6)农业生态修复:通过农艺园艺来调节土壤周期,改变耕作制度。
6.试述 土壤荒漠化和水土流失主要成因和危害?
土壤荒漠化是指在脆弱的生态系统下,由于人为过度的经济活动,破坏其平衡,使原非沙漠的地区出现了类似沙漠景观的环境变化过程;荒漠化的成因 1、自然因素2、人为因素(1)土地资源利用不合理(2)植被资源不合理利用(3)干旱、半干旱地区水资源利用不合理(4)不合理耕作及粗放管理(5)其他人类活动;荒漠化的危害1、土地的生产潜力衰退 2、土地生产力下降3、草场质量下降4、对环境造成污染和破坏。水土流失:在水力和风力作用下,地表物质发生剥蚀、迁移或沉积的过程。水土流失的原因:自然因素——条件;人为因素——催化剂;水土流失现状:面积大,范围广;强度大,侵蚀重;成因复杂,区域差异明显 ;水土流失的危害 1、破坏土壤肥力、危害农业生产;2、影响工矿、水利和交通等建设工作;3、恶化生态环境,加剧贫困
7.控制和消除土壤污染源:控制和减少工业“三废”排放量; 加强污水灌溉区土壤的监测和管理;合理施用化肥和农药;慎用垃圾肥和污泥肥料;增加土壤容量和提高土壤净化能力
8.防治土壤污染的措施:施加抑制剂;控制土壤氧化-还原状况;改变耕作制度;客土深翻;制定农药的容许残留量;禁止和严格限制难降解农药的施用;根据土壤营养状况,合理选用不同类型的化学肥料;研制可降解地膜,回收费旧地膜。
第五章:1.固体废物:生产和生活活动中丢弃的固体和泥状物质,包括从废水、废气中分离出来的固体颗粒物
2.危险废物:又称为有毒有害废物,这类废物泛指 除放射性废物以外,具有毒性、易燃性、反应性、腐蚀性、爆炸性、传染性因而可能对人类的生活环境产生危害的废物
3.固体废物处置:是指最终处置或安全处置;是固体废物污染控制的末端环节;是解决固体废物的归宿问题。
4. “三化”:无害化:将固体废弃物通过工程处理的方法,达到不损害人体健康,不污染环境。资源化:采取一些先进的工艺,从固体废物中回收有用的成分、物质和能源。减量化:运用适当手段,来减少固体废物的体积和数量,利用压缩,也可用清洁生产的方法
5. “4R”:Reduce(减量):指减少废弃物的产生。Recycle(循环利用):指物料在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废物是否可以在工厂内被再循环利用或恢复其部分的功能。如冷却水再循环。Reuse(再利用):研究废物还有其他功能可以利用。如粉煤灰。Recovery(回收):对废物中可以回收的成分加以回收。如碱制法制浆可回收碱
1.固体废物的来源?
固体废物来源于人类的生产与消费活动。来源复杂(各行各业,各种生产和生活活动),种类繁多(几乎包括一切成形物质)。一般将其来源概括为两大类:生产废物和生活废物。生产废物:不能完全利用的资源:最典型的有冶金、化工、电力、煤碳等行业产生的废渣砷渣、铬渣 、铍渣、铊、汞渣、镉渣、铅等。超过使用寿命的产品:特别是电子垃圾;生活废物:生活活动产生的垃圾(Trash),每年以8-10%速度增加
2.固体废物的特点及危害。
固体废物的特点a资源性b特殊性;c危害性。危害:1)侵占土地:据估算,每堆积1万吨废物,占地需0.067hm2。2)污染土地:主要通过淋滤作用和细菌分解进入土壤,一方面污染土壤,一方破坏土壤的生态平衡3) 污染水体:主要通过浸渍、渗滤作用与细菌分解作用进入水体4) 污染大气:主要通过漂逸扩散、焚烧处理进入大气5) 影响环境卫生:主要是感官污染并引起疾病传播
3.危险废物的类别及越境转移的原因。
a、急性毒性废物:用1:1浸提液灌胃对小鼠(或大鼠),能引起小鼠(或大鼠)在48小时内死亡半数以上者定为有急性毒性的固体废物b、易燃性废物:闪点低于60℃的液体,经摩擦、吸湿或自发产生着火倾向的固体,着火时燃烧较剧烈并能持续,以及在管理期间会引起危险者;c、反应性废物①性质不稳定,在无爆震时即易发生剧烈变化②遇水能剧烈反应③遇水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④与水混合产生有毒气体、蒸气或烟雾⑤在有引发源和加热时能引起爆震或爆炸⑥在常温、常压下易发生爆炸或爆炸性反应⑦根据其他法规所定义的爆炸品;
d、浸出毒性。 废物越境转移的原因:工业发达国家废物产量巨大,处理费用巨大,因而处理量较小,导致废物的累积量巨大,影响生态环境和人们的身体健康;工业发达国家危险废物已称为“政治废物”,公众对废物问题很敏感,反对自己居住的地区设立危险废物处置场所;发展中国家某些人为了捞取好处,使得大量废物,尤其是危险废物大量涌入
4.固体废物有哪些基本处理方法。
a物理法包括收集、压实、破碎、分选等。b化学处理方法包括氧化、还原、中和、化学沉淀和 化学溶出等。c生物处理方法包括好氧处理、厌氧处理、兼性厌氧d热处理处理方法包括焚烧、热解、湿式氧化以及焙烧、烧结等e 固化处理方法:包胶固化、自胶结固化、玻璃固化f微波技术处理固体废弃物具有快速高效、操作简单、能耗少、成本低、资源回收利用率高等特点,因而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5.固体废物处置方法有哪些?
包括海洋处置和陆地处置两大类。海洋处置分海洋倾倒和远洋焚烧:海洋倾倒:实际上是选择距离和深度适宜的处置场,把废物直接倒入海洋;远洋焚烧:用焚烧船在远海对废物进行焚烧破坏,主要用来处置卤化物,冷凝液及焚烧残渣直接排入海。焚烧设施:船舶、平台或其他人工构筑物;陆地处置包括:土地耕作、工程库或贮留池贮存、土地填埋以及深井灌注等几种。土地填埋法是一种最常用的方法。
6.固体废物能否资源化及途径?
1、垃圾填埋场的选址是十分重要的。选址原则:远离生活区和水源地;避开上风口和水源地上游;自然地理条件不适宜漂浮扩散和渗漏。2.对填埋场要进行严格的防渗漏处理,以免垃圾 中的有害物在雨水或地表径流的冲刷下随水渗 漏,污染地下水和相临土壤。3.垃圾表面覆盖土和排气管网设置。填埋场主要包括:废弃物坝、雨水集排水系统(含浸出液体集排水系统、浸出液处理系统)、释放气处理系统、入场管理设施、入场道路、环境监测系统、飞散防止设施、 防灾设施、管理办公设施、隔离设施等优点:操作简便;施工方便;费用低廉;还可同时回收甲烷气体。缺点:浸出液的渗漏污染地下水;降解气体的释出易引起爆炸和火灾;臭味和病原菌的消除、场地有限。
第六章:1.全球环境问题:气候变化,特别是“温室效应”的发展,臭氧层破坏,有毒化学品和有害废物的急剧增加,生物多样性的被损害等,已成为国际社会的重大政治和环境问题。
2.全球变暖:指地球表层大气、土壤、水体及植被温度年际缓慢上升。指在全球范围、长时间平均的一种增暖现象。它是一个宏观平均和全局性的概念,并不表示全球在一年内时时处处在变暖。
3.温室效应:是大气保温效应。大气某些气体能使太阳短波辐射到达地面,而地表向外放出的长波热辐射却被温室气体吸收,使地表与低层大气温度升高,其作用类似于栽培农作物的温室。
4.酸雨:PH值小于5.6的降水(包括雨、雪、霜、雾、雹、霰等)
5.臭氧洞:
6.生物多样性:是指各种各样的生物及其与环境形成的生态复合体,以及与此相关的各种生态过程的总和。包括地球上所有的动物、植物、微生物和它们所拥有的基因、所形成的群落和所产生的各类生态现象
1、简述全球变暖的危害以及如何控制?
危害:a冰雪消融,海平面上升b气候带北移,引起水资源重新分配c影响农业,导致粮食减产d加剧洪涝、干旱及其他气象灾害e影响人类健康:有可能加大疾病危险和死亡率,增加传染病。高温会给人类的循环系统增加负担,热浪会引起死亡率的增加f引起生态环境变化:全球气候变暖引起生态环境变化,从而引起动植物物种生长发生变化,全球气候变暖影响和破坏了生物链、食物链,带来更为严重的自然恶果。控制:a国际社会的行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b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途径:(1)改变能源结构,控制化石燃料使用量,增加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使用比例(2)提高工业生产部门的能源使用效率,降低单位产品能耗,提高建筑采暖等民用能源效率(3)提高交通工具的能源效率c增加温室气体吸收的途径d控制甲烷的排放。
2、酸雨的成因及危害?
a污染来源:大气中的硫和氮的氧化物有自然和人为两个来源。二氧化硫的自然来源包括微生物活动和火山活动,含盐的海水飞沫也增加大气中的硫。自然排放大约占大气中全部二氧化硫的一半,但由于自然循环过程,自然排放的硫基本上是平衡的b与酸性氧化物浓度及转化条件有关:一般酸性氧化物浓度越高,降水酸性就越强。此外这个地区气温高、湿度大、有利于SO2等氧化物转化c与天气形势和降水有关:如果气象条件和地形有利于SO2等污染物质扩散,则酸雨程度减弱,反之加重d与土壤地带性差异有关:南方土壤多属酸性红壤和黄壤,气候湿润,大气中飘尘较少,对酸的中和能力较低;北方干燥,土壤多属碱性,空气中扬尘对雨水能起到中和作用。危害:a损害生物和自然生态系统b腐蚀建筑材料及金属结构c酸雨危害人体健康。控制:a对原煤进行洗选加工,减少煤炭中的硫含量b改进燃烧技术,减少燃烧过程中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产生量c采用烟气脱硫装置,以脱除烟气中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d改进汽车发动机技术,安装尾气净化装置,减少氮氧化物的排放
3、臭氧层破坏的反应机理是什么?
4、生物多样性损失的原因及保护途径?
a生境的丧失、退化和破碎化b掠夺式开发生物资源c环境污染:环境污染会影响生态系统各个层次的结构、功能和动态,进而导致生态系统退化d盲目引物e气候变化。保护途径: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主要途径包括就地保护、迁地保护和离体保护。 其中,就地保护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最有效的措施a就地保护:是通过立法,将有价值的自然生态系统和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集中分布的天然栖息地保护起来,限制人类影响,确保区内生态系统及其物种的繁衍,维持系统内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等生态过程。形式设立自然保护区、国家公园、自然历史纪念地b迁地保护:指将濒危动植物迁移到人工环境中或易地实施保 护,如设立动物园、水族馆和植物园和人工繁育中心。迁地保护有缺点:人工环境下物种自然竞争无法形成,容易出现近亲繁殖及繁殖力降低、物种衰退,不能完全保持物种的自然活力。 但是,当物种丧失在野生环境中生存的能力或即将灭绝时,迁地保护无疑提供了最后一套保护方案。c离体保护:使用现代技术手段使基因资源在没有动植物实体的状态下长期保存。建立种子库、精子库、基因库、胚胎库,对生物多样性中的物种和遗传物质进行离体保护。建立基因资源库,是将生物组织和细胞、孢粉、动物的精液、卵子和胚胎以冷冻储存(在-196℃的液氮环境中)或以培养液长期保存的场所。d其他措施:生物多样性可持续利用;合理处理生活垃圾,防止“三废”污染;不盲目引种,对已造成危害的物种应科学治理;加强教育和法制管理
相关参考
环境保护监理的含义(2022监理考试精华考点冲刺资料监理概论)
文末有免费领取完整高清版方式考点一:建设工程监理的涵义及性质一、监理的涵义1、建设工程监理行为主体是工程监理单位。2、建设工程监理实施前提是需要建设单位的委托和授权。工程监理单位在委托监理的工程中拥有一...
环境保护监理的含义(2022监理考试精华考点冲刺资料监理概论)
文末有免费领取完整高清版方式考点一:建设工程监理的涵义及性质一、监理的涵义1、建设工程监理行为主体是工程监理单位。2、建设工程监理实施前提是需要建设单位的委托和授权。工程监理单位在委托监理的工程中拥有一...
环境保护监理的含义(2022监理考试精华考点冲刺资料监理概论)
文末有免费领取完整高清版方式考点一:建设工程监理的涵义及性质一、监理的涵义1、建设工程监理行为主体是工程监理单位。2、建设工程监理实施前提是需要建设单位的委托和授权。工程监理单位在委托监理的工程中拥有一...
复习题答案一.名词解释题1.饲料转化率:是指每单位产品率或增重所消耗的饲料数量(如饲料/增重;饲料/蛋;饲料/瘦肉;饲料/乳等)。2.数量性状:指性状的表型值不能明显区分而要用数值表示,具有连续变异的特性,受多对...
...相关实践经验和国际经验的基础上,重点介绍了建设法规概论、建设法律基础和法律责任、城市与乡镇建设规划法规、建设程序与建设管理法规、建设发包承包与招标投标法规、建设勘察设计法规、建设监理法规、建设合同管理...
溶菌酶可以溶解细菌的细胞壁(抢分秘籍初中生物10大专题复习,掌握了考试分数涨涨涨)
专题一·科学探究科学探究过程及基本要求提出问题:尝试从日常生活、生产实际或学习中发现与生物学相关的问题。尝试书面或口头表述这些问题。描述已知科学知识与所发现问题的冲突所在。作出假设:应用已有知识,对问...
溶菌酶可以溶解细菌的细胞壁(抢分秘籍初中生物10大专题复习,掌握了考试分数涨涨涨)
专题一·科学探究科学探究过程及基本要求提出问题:尝试从日常生活、生产实际或学习中发现与生物学相关的问题。尝试书面或口头表述这些问题。描述已知科学知识与所发现问题的冲突所在。作出假设:应用已有知识,对问...
环境科学概论第一章绪论概念:环境:指以人类为主体的外部世界,环境就是人类生存环境,指的是环绕于人类周围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它包括自然环境,也包括社会环境。或者为指围绕着人群空间,以及其中可以直接、间接影...
环境科学概论第一章绪论概念:环境:指以人类为主体的外部世界,环境就是人类生存环境,指的是环绕于人类周围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它包括自然环境,也包括社会环境。或者为指围绕着人群空间,以及其中可以直接、间接影...
环境科学概论第一章绪论概念:环境:指以人类为主体的外部世界,环境就是人类生存环境,指的是环绕于人类周围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它包括自然环境,也包括社会环境。或者为指围绕着人群空间,以及其中可以直接、间接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