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施工与技术的关系(双飞翼中承复式钢箱拱桥体系转换施工技术)

Posted

篇首语:宁死不背理,宁贫不堕志。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桥梁施工与技术的关系(双飞翼中承复式钢箱拱桥体系转换施工技术)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桥梁施工与技术的关系(双飞翼中承复式钢箱拱桥体系转换施工技术)

韦永昌 何建乔

广西路桥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摘 要:在拱桥建设过程中,体系转换往往是施工过程中最危险的时段。以乌兰木伦河3号桥体系转换为例,介绍了采用支架法施工时,双飞翼中承复式钢箱拱桥的体系转换流程,即张拉主副拱吊杆-拆除副拱支架-张拉主拱与梁的吊杆-拆除主梁支架-拆除主拱支架。通过有限元建模对支架拆除过程中支架反力、支架变形等进行计算,最终确定了先副拱后梁的体系转换顺序,实践证明该体系转换顺序的安全性及可操作性。

关键词:钢箱拱桥;异形拱助;体系转换;支架法;双飞翼;有限元;

1 概述

桥梁吊杆是把桥面系的恒载与活载传递到拱肋的关键受力构件,通过吊杆的张拉受力将梁与拱连接为统一受力构件,达到自身平衡[1,2]。桥梁施工过程中,随着工序的进行,需将临时结构进行拆除,而永久工程通过自身受力达到平衡状态,即将临时结构的受力荷载转换为吊杆张拉力[3]。

常规拱桥中,吊杆垂直于梁与拱的截面,吊杆张拉时对称进行即可,受力元素较为单一,体系转换较为容易[4,5]。对于双飞翼中承复式钢箱拱桥而言,由于其造型独特,主副拱倾斜,且主拱与钢箱梁、主拱与副拱之间均存在吊杆。不同的吊杆张拉顺序及支架拆除顺序,对于吊杆及支架体系的安全性产生很大影响[6]。

目前,境内鲜有采用支架法进行异形拱肋拱桥施工。本文对乌兰木伦河3号桥的体系转换考虑钢管支架对于吊杆的影响,通过有限元模拟计算体系转换顺序同时考虑施工可行性,并对施工进行总结,以期为类似工程提供施工经验。

2 工程概况

乌兰木伦河3号桥是境内首座双飞翼景观特大桥梁,桥长348 m, 主跨200 m, 属于中承复式钢箱拱桥,桥面变截面宽度为42~65 m, 见图1。

桥梁上部主拱结构为外倾式钢箱拱,横桥向向道路中心线外倾斜17℃,顺桥向最大角度为57°,副拱结构为内倾式钢箱拱,横桥向向道路中心线内倾45℃,顺桥向最大角度为18°。主拱与钢箱梁通过17对吊杆进行连接,主拱与副拱通过6对吊杆进行连接,副拱与钢箱梁之间无吊杆。拱肋采用超高空间异形支架体系作为临时支撑体系,辅助完成钢箱梁、钢箱拱的吊装。

图1 双飞翼中承复式钢箱梁拱 下载原图

钢箱梁及主副拱采用支架法进行安装,通过支架反力对钢结构进行支撑。随着工序的进行,需将临时结构进行拆除,而永久工程通过自身受力达到平衡状态,即在拆除支架的同时需进行吊杆的张拉,以便将支架所受压力转为吊杆所受拉力,通过吊装的张拉及支架的拆除完成体系的转换。

3 结构计算

3.1支架体系

支架体系包括钢箱梁支架及钢箱拱支架。钢箱拱支架设计分为主拱支架、副拱支架以及主副拱交叉段、主副拱横连4部分,见图2。支架立柱均采用529 mm×9 mm无缝钢管,横杆及斜杆均采用180 mm×5 mm钢管,钢箱梁及主拱支架顶部设置双拼63工字钢,副拱支架顶部设置双拼56工字钢。钢管支架基础为桩基,桩基础直径1.3 m, 混凝土强度为C30,钢管埋入2 m。

图2 主拱支架平面布置 下载原图

在主副拱肋与支架连接处,采用楔形块支垫进行支撑。楔形块高度根据计算体系转换的节段最大变形量进行相应设计,见图3。吊杆张拉后,主副拱会产生竖向和横向位移,在体系转换时通过将楔形块移除,可实现拱肋节段与支架迅速脱离的目的。

图3 楔形块 下载原图

3.2体系转换流程

考虑钢箱梁、主拱、副拱之间的受力关系及采用支架法施工的影响,拟定体系转换的顺序为:张拉主副拱吊杆-拆除副拱支架-张拉主拱与梁的吊杆-拆除主梁支架-拆除主拱支架。主拱及副拱的吊杆张拉从拱脚向合龙段按顺序依次进行,上下游南北岸对称施工。支架拆除则从合龙段向拱脚方向对称进行。体系转换和流程,见图4和图5。

图4 体系转换顺序 下载原图

3.3支架顶部反力计算

利用Midas计算软件建立模型,见图6,采用节点弹性支撑代替拱肋支架支撑。拱肋节段划分见图7,计算出主拱支架拆除过程中支架顶部反力情况,见表1。

由表1可以看出,在主拱支架拆除过程中,支架顶部最大支反力在拆除第3节段时第2节段的支架,其支反力为1 750 kN,最大支反力出现在高度较低的第2节段支架上,支架失稳的风险最小,因此,现在拆除的顺序合理,即按照先副拱后钢箱梁、最后主拱的顺序进行支架拆除,支架体系安全。

3.4支架应力及变形分析

利用Midas计算软件建立主拱支架模型,见图8,计算出主拱支架拆除过程中支架应力和变形情况。

图5 体系转换流程 下载原图

图6 有限元模型 下载原图

表1 主拱支架拆除过程中支架顶部反力 导出到EXCEL


支架拆除位置


剩余支架支点反力最大的支架


支架位置

支点反力FZ/kN


拆除S12节段支架

S11节段支架

75


拆除S11节段支架

S10节段支架

87


拆除S10节段支架

S9节段支架

111


拆除S9节段支架

S8节段支架

241


拆除S8节段支架

S7节段支架

600


拆除S7节段支架

S6节段支架

1 185


拆除S6节段支架

S5节段支架

1 613


拆除S5节段支架

S4节段支架

1 637


拆除S4节段支架

S3节段支架

1 703


拆除S3节段支架

S2节段支架

1 750


拆除S2节段支架

S1节段支架

1 114

(1)通过有限元计算,得出主拱支架拆除过程中剩余支架的最大应力及最大变形,见表2。由表2可以看出,随着主拱支架的拆除,剩余支架仍具有足够安全性。即按照设计的顺序进行支架拆除,支架体系安全,见图9。

图7 拱肋节段划分 下载原图

图8 主拱支架有限元模型 下载原图

表2 主拱支架拆除过程中剩余支架受力情况 导出到EXCEL


支架拆除位置

剩余支架最大应力/MPa

剩余支架最大变形/mm


主梁

37.8

37.8


S12

37.4

38.0


S11

36.8

37.8


S10

37.1

37.0


S9

39.2

35.5


S8

43.4

32.6


S7

43.4

27.7

图9 主拱支架拆除过程中剩余支架受力情况 下载原图

(2)支架拆除后主拱最大变形见图10,由图10可以看出,左侧主拱拱顶最大竖向位移为50 mm, 向外偏移116 mm, 右侧主拱拱顶最大竖向位移为64 mm, 向外侧偏移166 mm。

4 吊杆张拉

吊杆张拉时,先张拉主拱与副拱吊杆,后张拉主拱与主梁吊杆,见图11。吊杆索张拉时,采用4套设备,每次4个对称吊杆同时张拉,张拉顺序按照D1、D2~D9依次张拉。张拉过程分4级进行,依次为25%、50%、75%、100%,每级张拉持荷5 min, 最后一次张拉至100%后,应超张拉至105%。

5 体系转换施工

根据设计体系转换顺序进行施工,首先进行主副拱吊杆张拉,然后进行副拱支架拆除,完成主副拱体系转换。接着进行主拱-钢箱梁吊杆张拉,再进行主拱和箱梁支架拆除,完成全桥体系转换。

图10 支架拆除后主拱最大变形 下载原图

图11 主拱吊杆编号 下载原图

(1)利用测量机器人对支架拆除过程拱肋的偏位进行监测,以右半幅拱肋为例,对比主副拱体系转换时拱肋实际与理论计算偏位,见表3,最大偏差出现在副拱跨中,副拱跨中向道路中心线偏移,实际偏位较理论计算向道路中心线偏差98 mm。整体偏位趋势与理论计算的趋势一致,基本可控。

(2)主拱与主梁体系转换时,主拱偏位见表4,由表4可以看出,在体系转换后主拱向外侧偏位,对比理论计算偏位和实际偏位发现,越靠近跨中主拱的实际偏位与理论计算值偏差越大,见图12,最大偏差出现在跨中,但偏差值仅为62 mm, 基本可控。

表3 主副拱体系转换理论计算偏位及实际偏位 导出到EXCEL

mm


副拱
节段


理论计算偏位

实际偏位值

偏差值

竖向

横向

竖向

横向

竖向

横向

T0

-1

0

0

0

-1

0


T1

-17

0

-5

-3

-12

3


T2

-51

-2

-36

-5

-15

3


T3

-100

-4

-88

-7

-12

3


T4

-162

-5

-194

3

32

-8


T5

-192

-4

-230

9

38

-13


T6

-206

-1

-214

10

8

-11


T7

-191

9

-180

19

-11

-10


T8

-140

23

-129

19

-11

4


T9

-74

32

-71

30

-3

2


T10

-17

21

-34

-10

17

31


T11

11

-17

-10

-51

21

34


T12

14

-66

-6

-101

20

35


T13

8

-103

8

-170

0

67


T14

0

-115

16

-194

-16

79


T15

-2

-112

31

-210

-33

98

注:横向偏差“-”为向道路中心线偏位,竖向向下为“-”。

表4 主拱-箱梁体系转换理论计算偏位及实际偏位 导出到EXCEL

mm


主拱
节段

理论计算偏位

实际偏位值

偏差值

竖向

横向

竖向

横向

竖向

横向

S0

0

0

0

0

0

0


S1

-1

5

0

0

-1

5


S2

-7

19

-2

10

-5

9


S3

-14

35

-10

30

-4

5


S4

-23

53

-21

50

-2

3


S5

-32

71

-39

94

7

-23


S6

-41

91

-43

100

2

-9


S7

-48

110

-56

120

8

-10


S8

-52

126

-48

139

-4

-13


S9

-56

142

-64

162

8

-20


S10

-60

155

-66

185

6

-30


S11

-62

163

-78

209

16

-46


S12

-64

166

-80

228

16

-62

注:横向偏差“-”为向道路中心线偏位,竖向向下为“-”。

图12 主拱实际偏位值和理论计算偏位差值 下载原图

注:正数为向道路中心线偏移。

6 结语

本文以乌兰木伦河3号桥体系转换为例,介绍了采用支架法施工时,双飞翼中承复式钢箱拱桥的体系转换流程,并通过有限元建模对支架拆除过程中支架反力、支架变形等进行计算,支架拆除施工过程对拱肋进行测量监控得到以下结论:

(1)从两端向跨中进行支架拆除,剩余支架最大支反力在第2节段,支架高度较低,拆除过程安全;

(2)设计楔形块支垫进行拱肋支撑,实现了快速体系转换;

(3)通过测量机器人对体系转换过程进行测量监控,并对比理论计算偏位和实际偏位,发现两者偏差小;

(4)采用“张拉主副拱吊杆-拆除副拱支架-张拉主拱与梁的吊杆-拆除主梁支架-拆除主拱支架”的体系转换顺序具有安全性和可操作性,可为类似工程体系转换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 王莉.系杆拱桥吊杆张拉方案优化试验研究[J].铁道建筑,2020,60(1):11-14.

[2] 胡成,周力,李霞.基于无应力状态法的下承式拱桥吊杆张拉次序优化[J].安徽建筑大学学报,2019,27(1):6-10.

[3] 柯红军,李传习,张玉平,等.双塔大横向倾角空间主缆自锚式悬索桥体系转换方案与控制方法[J].土木工程学报,2010,43(11):94-101.

[4] 柯红军.广州猎德大桥体系转换施工方法的确定及实施[J].桥梁建设,2010,(2):84-87.

[5] 姜云霞,赵志蒙.先简支后连续梁、板桥体系转换的研究[J].公路,2003,(11):12-16.

[6] 王瑞雪,吴丽萍.解析公路桥梁施工技术的不足及改进措施[J].黑龙江科学,2014,5(2):251-251.

声明:我们尊重原创,也注重分享。有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之用,禁止用于商业用途,如无意中侵犯了哪个媒体、公司、企业或个人等的知识产权,请联系删除,另本头条号推送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头条号运营方无关,内容真伪请读者自行鉴别,本头条号不承担任何责任。

相关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