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打索桥空调维修中(杭州城西文教区为什么房价那么高?那些曾经稻田上的大学)

Posted

篇首语: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杭州打索桥空调维修中(杭州城西文教区为什么房价那么高?那些曾经稻田上的大学)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杭州打索桥空调维修中(杭州城西文教区为什么房价那么高?那些曾经稻田上的大学)

关注城市秘密:拆开一座城,为你用解密的方式解读杭州



《城市秘密》作者:大倾城 设计:徐世明 / 摄影:子夷 / 编辑:大倾城、尤可部分老照片提供:章胜贤感谢浙江大学档案馆提供资料信息


今天开始,我们要揭开城西第二个区块的序幕了:天目山路以北,莫干山路以西,文一、文二、文三和教工路、学院路、古翠路之间构成的学院区。这个区块铸就了多少人的青春记忆,一想到要写这块地方,眼睛就有一点湿,心跳有点快,毕竟“大倾城”人生中最美的年华在这个区块度过。

文教区是浙江学术的圣地,是杭州的人文渊薮,是城市定义者的输出区,是土地价值的引领者,也是杭州气质的养成地。在这里曾经出现过省委党校、省市团校、杭州大学、杭州电子工学院、浙江丝绸工学院、浙江应用工程技术学院、杭师院、杭商院、中国计量学院、浙江教育学院、浙江财经学院、浙江省体校、学军中学、杭外、浙江银行学校、浙江供销学校等等20多所大中小院校,挤挤挨挨,书声琅琅。这儿的毕业生在很大程度上,从实际操作层面,规划、设计、建设、改造了当代杭州城;也从政治思想文化领域为杭州提供了有价值的创造和软实力;至于互联网经济和智慧城市的崛起更和文教区的传奇人物不可分。

文一路教工路上的石碑


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开始,这儿就有无数的青春肉体,垦荒一般用体温温暖了一块一块土地,创造了一个一个时代。多少热血、多少拼博、多少歌哭,多少爱恨都发生在这里,那是属于“天之骄子”们的象牙塔,现在这个城市里的人或多或少都和这个区域有丝丝缕缕的关系。除了学校生态外,这儿还是杭州第一个高新技术开发区,为杭州成为全国数字经济第一城埋下了基因。虽然2001年后,这些学校的学生开始出现在下沙,东迁师生总数有30万之众,城西文教区开始空心化,但杭州人眼里的文教区似乎没有发生变化,房价依然匹配高雅这个词。

看上周最新的新闻,光这天价房价就看得令人咂舌。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这块区域有大片的稻田、菜园、桑基鱼塘、纵横阡陌,松木场的旺盛水系让这儿成为种地蚕桑、打渔持家的好地方。西溪河从留下过来,贴着山峦(以前也叫沿山河),和天目山路平行,一路向东至古荡,在保俶路八字桥大拐弯后向北,过文一路后并入余杭塘河,最终注入大运河。这条河上的八字桥、道古桥、上宁桥,都是常见于土著回忆的,在那些桥上他们看到过松木场大码头的交易盛景,看到过渔船上的鸬鹚、水底的甲鱼和下水道出水处密集的白条鱼,当然还有一眼就能识别的读书郎。

80年代西溪河下“浙江幼儿师范”附近。图片提供:章胜贤

现在的西溪河下


1956年8月,钟久安(教育家、《说杭州》的作者钟毓龙先生之子)在暑假期间去文教区进修,同时探望在此地水电学校任教的弟妹,他说他们任教的学校(省)都在“湖墅与松木场间新辟之文化区,校舍彼此相望”,可以说各学校是在深密的草丛间拔地而起。

钟久安先生去文教区进修拍摄照片,左:小辈们在校舍前留影,右:小辈们在打索桥上合影。

从四妹宿舍三楼远眺水力发电学校全景。图片提供:章胜贤

这一年,杭州大学新校舍建筑工程全面铺开,据当时管基建的同志回忆,那时天目山路杭大这块“到处荆莽丛生,坟冢累累,这里原是国民政府一个刑场,在施工过程中常发现戴有镣铐的尸骨。”工地指挥部扎营在行将倾倒的铜佛寺内。

1929年《实测杭州西湖图》上就标有铜佛寺。

杭大教授、国学大师、敦煌学家蒋礼鸿先生的儿子蒋遂也曾经说过西溪路上的杭大新村“原址是一片墓地,一到夏天的晚上,就会有许多萤火虫在空中飞舞”。但是一栋一栋校舍及周边配套逐渐生成之后,文教区开始熙熙攘攘。经过“文革”的凋蔽之后,恢复高考让这儿再次成为全省乃至全国学子的归心之地。当年的他们年龄不一,境遇不一,但一个个意气奋发,拼命读书,为祖国的振兴废寝忘食。

80年代初城西松木场,现杭大路、世贸中心位置。左上侧是浙大求是新村。图片提供:章胜贤

▲上世纪50年代左右建的杭大新村(当时叫道古桥宿舍),是浙江知识分子最集中的小区:一代词宗夏承焘;国学大师姜亮夫、徐朔方;我国化学史和分析化学研究的开拓者王琎;著名历史地理学家、浙江大学终身教授陈桥驿;动物学家董聿茂;化学家周洵钧;“诗孩”孙席珍;研究敦煌学的蒋礼鸿;研究古文献及现代汉语的任铭善等名人都在此居住过。


蒋礼鸿夫妇曾于杭大新村八幢前合影。

有人记得自己第一天上大学的场景:“1978年3月6日上午,那一天,当我沐浴着初春的阳光,迎着和风,肩背军用棉被,腰胯军用书包,手里拎着不大的提包走进杭大政治系时,全然没有想到映入眼帘的校园竟是那样的狭小和简陋。”(《难忘的文二街杭大政治系》郭占恒,原载浙江人民出版社2010版《岁月如歌:新中国建立后浙江发展亲历》)你至今能感觉到这位新生文字间洋溢的兴奋和失落。因为这个政治系并不在本部,它处于文二街上一处不显眼的院落,门牌号是128号,使用了同样在五六十年代建成的浙江省财贸干校的校园,所以相对简陋,校门是两垛水泥柱,可能一般人也感觉不到它的存在。

后来读杭州大学的人只知道杭大分部就是学军中学边上的生物系,但其实在“文革”前和“文革”后,杭大都有很多分部。“自1956年松木场建校至1987年底止,杭大已经拥有校舍25万余方,校园土地面积641亩,其中本部417.2亩,河南80亩,河东21亩,生物系80亩,体育场路37亩,庆丰村5.8亩。”唉哟,作为在此校盘桓七年半之久的“大倾城”当时竟然只知道生物系,不知道连体育场路、庆丰村都有自家地盘啊!你看文二街有政治系分部,文三街有生物系分部,体育场路还曾经有过中文系和历史系分部,这所大学枝枝蔓蔓地塑形了文教区的各个角落,成为文教区的桥头堡。说到文教区,杭大就是一个汪洋。我们会有多少篇文章仔细讲它呢?讲一个消失的学校,讲远去的大师,讲影响了城市和时代的毕业生们,讲讲它和这座城市不可分。


母校睡在我们的体内,封印了青春和梦想。“时间难倒回,空间易破碎”,毕业离校后,我甚至很少再去这个地方,有点怕它变化,但更害怕自己的变化,像结婚后再撞见初恋的人,调整不好呼吸在这个时代很要命。但是生活在有母校的城市里,这莫名让人心安吧,起码要孩子好好读书的时候有了可以指点的实物。七八十年代的大学生为祖国的命运而读书,九十年代以后的大学生更多为自己的理想而读书,现在的大学生在为谁读书呢?



杭州大学诞生过两次,消失过两次。现在称呼这个学校会加个“老”字,老杭大,有些人以此为荣,有些人则只说浙大。这三个字很容易进行人群的区分,甚至是一种价值观的分野。
杭大第一次诞生在纸面上。浙一师(现杭高)的校长经亨颐在他1918年的日记本上写到过这件事(我翻阅到这一段),他当时还是浙江省教育会的会长。辛亥革命后,当时浙江可称为高等学校的,只剩下教会办的之江大学和法政、医药两个专门学校,是远远不够浙江人才储备和输出的。经亨颐在教育界有识之士的支持下,起草了《陈请省议会设立浙江大学文》。不过此文就是一个大纲,一个提议,除了形成普遍共识之外,并没有什么下文。因为议员们担心建个大学会增加大笔的财政支出而影响到自己加薪,所以根本就没让通过。

你用过的是哪款校徽?


三年以后,一晃啊。省议会通过了一项筹办杭州大学的建议案。为什么不叫浙江大学的名字了呢?因为杭州大学,听起来好像是一所杭州的大学,那么省里各专门学校就不会感到被归并的危险。看起来取好一个名字还要研究公众心理,提议的人很会拿捏。


议案通过了,正式就进入了筹办。《筹办杭州大学大纲》里列了杭州大学董事会成员名单,名儒大师,赫赫在列:蔡元培、陈榥、蒋梦麟、陈大齐、阮性存、马寅初等等十人,董事会公章都刻好了,办公室在省长公署内,校址呢圈定在了凤凰山万松岭一带。杭大的校友们,你们差一点要和梁山伯祝英台一起同窗了。


教育大师们非常兴奋,拟定了堪称完美的分步走的计划。从1923年到1931年,8年期间分四步完成,每两年完成一步:第一步建校,第二步建基础系,第三步还是建其他系,第四步再看还有没有需要建的院系再建起来。整个计划完美,思虑周密,决心也很大,但是没钱。


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这个事情在动乱的时局下更是一只扼住新事物咽喉的大手。杭州大学被掐死在没钱的摇篮里。


但是筹办杭州大学这件事留下了一个非常高级的精神文本。它在《杭州大学章程》里留下了21个字的“权利”表述:“本大学完全独立。1、学术自由;2、经济独立;3、学校行政独立。”这群董事们的意思是就算学校经费是政府拨给的,但是对不起,钱怎么花,得由董事会一起说了算,去买仪器不要报批,去买图书不要报批,给老师的薪水也由学校来定,经济独立之外,行政独立,学术自由,要完全独立。

1923年3月27日,《北京大学日刊》上刊登了《杭州大学章程》。


杭州大学第二次诞生应该说是在1952年的全国高校院系调整中诞生的产物,它的诞生和浙江师范学院不可分。


1952年,很多中国大学走到此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1950年5月,教育部在北京召开第一次全国高等教育工作会议,毛主席、周总理都出席了会议,与会的还有苏联专家阿尔辛杰夫。在这次会议上,中国高等教育确立了“以苏为师”的指导思想,按照苏联模式重建高教制度,那就是把知识分子的注意力从社会人文科学转移到培养具体的专门人才方向发展,主要是培养工程师、医生、教师、农业专家、统计专家、采矿专家等方向。全国的公(私)立院校都要进行调整,以便更好地配合国家建议的需要。彼时老浙大14个学院最后缩成了4个系,很大一部分理学院和社科系都支援给了当时还很羸弱的复旦大学,而文学院则走上了六和塔边上的秦望山,浙大成为纯工科学校。


浙江师范学院就此应运而生,这个浙师院和现在金华的浙师大是两回事,培养教师是国家建设的重要方向,浙江必须要有这样的院校。1952后2月5日,在浙江大学文学院与之江大学文理学院的基础上,同时合并浙江师范专科学校,正式成立了浙江师范学院,院址在六和塔秦望山原之江大学所在地,我们后来称为浙大三分部的地方,那是个城市秘境,至今十分美丽。


之江大学校区的校园主楼旧照。图自浙江大学校史馆

1954年数学系毕业合影,背景即为之江校区教学大楼。图片提供:章胜贤

但六和塔这个地方受地形影响,发展困难,连喝水都要肩挑手提,下雪天更是崎岖路滑,不易生活。在有关当局的指示下,学院开始谋划在新辟的城西文教区建校。1955年,经省文教厅、省文委报请华东文委批准,决定在松木场重新建校。


俯瞰钱塘江边的之江大学校区。城秘特邀摄影师:肖奕叁

“浙师院的松木场新址,原划定在庆丰村皇姑山附近,原杭州电视机厂以西。该地地形低洼,常年积水,并且离市区又远,经一再要求,才改到了天目山路。1956年,新校舍建筑工程全面铺开,首先开工的是第一、二、三、四幢学生宿舍,接着是饭厅和教学大楼。不到两年时间,到1957年底止,累计竣工面积已达3万多平方米,连幼儿园也造好了。全部工程设计由省建筑设计院负责,校舍总体平面布置,基本上采纳了上海同济大学建筑系的意见。”

黄龙大队耕地,杭州牛奶公司也在此耕地内,远处右上侧是天目山路杭州电视机厂。图片提供:章胜贤

所以最初的天目山路现西溪校区校舍是浙师院的,不过在新校舍开建的同时,浙江省制定了一个发展文教事业的十二年总规划,“省委决定筹建综合性大学一所,并定名为杭州大学”。而负责筹备者则是时任浙师院的党委书记陈烙痕,深深地在杭大建校过程中烙上了浙师院的痕迹,可以说浙师院这个混血儿把它的基因传给了新杭大,所以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杭大的师范生依旧很著名。

1956年10月9日,《新民报》上登的有关杭州大学将新建的信息。

1958年5月新杭大筹备委员会成立,暑假开始招生。校址设在文三街232号,校舍是原来的浙江省委党校和浙江省工农速成中学,即现在的学军中学、杭大生物系地块。

现在依然是老门牌号、老位置的浙大西溪校区北园,从原来的生物系变成了建筑设计研究院分院。

俯瞰学军中学旁的文三街老杭大校园

不过58年是个膨胀的年份,大跃进马上来了,杭大迅速扩大,文三街的校舍已经完全不能满足需求。1958年11月26日,省里决定,新的杭州大学跟老的浙江师范学院合并,全称杭州大学,校本部就从文三街搬入了现在的西溪校区。

教工路航拍图(浙江大学西溪校区本部和分部隔文三街相望,其实当年的分部才是本部。)

老杭大(浙江大学西溪校区)图书馆、教学主楼、五十年代老教学楼、邵逸夫科教馆等。


原来在六和塔秦望山上的校舍也和省委党校校舍进行了置换,山上的院系逐一下山搬入新杭大,文三街分部的那幢大屋顶建筑搬入了最后下山的生物系,从此这个区域充满了有趣的动物和植物,引发本部的学生时时前来探秘。

文三街校区中当年的生物系筒子楼,大屋顶的房子具有标志性效果。

“文革”期间,杭州大学的房屋土地纷纷被占、被借,遗留了不少问题,“文革”后,有部分归还,有部分则完全丧失了土地使用权。1977年后,学校基建进入蓬勃发展期,这段时期,杭大的新化学楼、风雨操场、图书馆、西四教学楼、旅游楼和金融楼都相继造好,学生宿舍多了四幢,1986年还建成了专家楼。教工宿舍有了30幢,有850余户教工搬进新屋。


从杭大建立开始,这所宝石山下、西子湖畔的大学便风行云从,大师云集、才俊辈出,成为浙江学子向往的圣地。虽然从综合情况看,它还不能和全国一流的大学相比,但它的部分院系却在全国大学里名列前茅。

▲建于20世纪60年代的原杭州大学行政楼,当时的功能是图书馆,在80年代时改造为行政楼。四校合并后,该楼成为浙江大学人文学院办公楼。图自浙江大学校史馆


“大倾城”来到文教区读书的时候已经是上世纪九十年代了,饶是如此,她依然在杭大路的西边看到了大片的田野,“这是能听到青蛙呱呱的学校,很野,好像设施还比不上我的高中母校。”她的这个记忆和六十年代读书的人并无二致:“20世纪60年代的杭城面积并不大,西出武林门,天目山路两侧基本还都是农田。杭大就坐落在道古桥北的一片农田中。朴素的校门,不大的校园,三层楼高的教学大楼,远非想像中的大学该有的豪华气派。”(《校园5年琐忆》沈友林)杭大自始至终是朴素的、实在的。

大树下就是道古桥。图片提供:章胜贤

60年代从沿山河畔眺望杭大校区。老杭大·周黔生先生拍摄


比如说大门,任是谁看到都不会感到这所学校的深不可测。但是据师长回忆,光是这头门当时也是花了不少心思的,杭大老书记夏越炯先生回顾了这个事情:


“八十年代的时候这个校门已经破破烂烂了,一块块补上去,两个柱子中间是门。1989年改造大门,设计的时候主要有三个方案,另外两个,一个方案像天安门城楼一样,一个像浙大一样大的门框,都不行。杭大啊,本身很小了,所以大门呢,要低要矮。大门口到图书馆台阶两百八十八米,这片土地,也绝对不能造房子。这样,从黄龙饭店看过来啊,全部能够看到里面,大家就会认为杭大是很大的。实际上杭大很小,整个学校只有四百亩土地啦,包括生物系还有八十亩土地,总共四百八十亩土地。

80年代的杭大校门,改造前。


改造大门,里面铺了一些地砖,花了四十万块钱。当时一个管文教的副省长打电话批评我,他说你们杭大花四十万块钱造个大门,你们教室宿舍都没造好呢,大门倒花这么许多钱。我说我们杭大啊是个知识分子的地方,很要面子。人家一看呢,黄龙饭店造得那么好,世贸中心造得那么好。黄龙饭店和世贸中心会赚钱,我们杭大是不会赚钱。我说杭大要面子,但是一点面子都没有。上面去看看,你们省里面啊,重视黄龙饭店,重视世贸中心,不重视这一个大学,省属唯一一个综合性大学这么不重视。还有呢,你们政府大楼里面有空调,我们教室里面连电风扇都没有。我说就是因为面子我们才造这个大门。”当年杭大的校长、书记们真的是很刚了,他们在各种政策条件下为大学的生存、光大呕心沥血,为一个地方的高等教育发展绞尽脑汁。

90年代的杭大校门,改造后。


杭大发展了40年,发展得连我们读中文的学生都知道,学校的数学、工业心理学、敦煌学、历史学、法学、地理学等等都很强大,全国知名的程度,但是它还是不可避免地消失了。1998年9月15日,早上约10点45分左右,浙江大学的名字替掉了柔软的“杭州大学”四个字。在换校牌之前,到处都是来和旧大学合影的学子。从此这个地方改称为浙江大学西溪校区。

浙大西溪校区门口,去年9月拍摄时正好有老杭大人回来留影。

校门背后刻着校训。


我从繁复艰苦的高中三年抵达大学校园,在文教区徘徊七年多,见证了学校通过“211工程”后的喜悦,满心狂喜看到金庸先生来院里当院长做讲座,也与有荣焉地因为百年校庆而吃到了很好的加餐,同样也心情复杂地看到四校合并,杭大消失于江湖。一位位我们喜欢的老师,渐次离开杭大,宝石山上的台阶也不再有一边授课一边爬山的国宝级大师和他的学生,熙熙攘攘的西溪路变得冷冷清清,杭大新村成为野猫们的乐园。我几乎不再回有紫藤花气息的校园了。

现在杭大新村内已经破败的教授楼。

▲被高楼大厦包围的杭大新村,老住户们已经陆陆续续搬走,野猫们被居民饲养了起来。图上总共有几只,你数数?


离开校园20年的人,就在杭州城里兜转,有时同城能过成异乡。现在回想起来,杭大可能有这个不好,那个不好,但最好的是什么呢?春日的阳光很刺眼,湖边的新绿漫山遍野涌来,我想那个最好的就是一种蓬勃的自由,温暖的宽容。


五十年代,政府规划这片文教区的时候,对马路是有总体设想的,东西向的以“文”字开头,按序号由北向南排列,如文一文二文三;南北向的以“教”字开头,按序号由东向西排列,如教一、教二、教三、教四,交织形成文教区。


但是教一路因为有条西溪河,是填没还是保留,一时难以决定,所以道路工程暂时给拖延下来。当大马路上竖起“教二路”的牌子时,杭州人惊呆了,“教二路,教二路,难听煞得!”文教区的马路名字竟然能和男人的“老二”读音相似,真是满脸通红。取名这件事,千万不要小看路人甲乙的嘲笑能力。教二路最后被沟通成功,变成教工路,其他的教字头也编不下去不见了。“文革”时,文一街文二街文三街还给改成了学工路学农路学军路,连杭大附中都给改成了学军中学。教二路改成了学文路。“文革”后又都改了回来。

东西向:文一文二文三路;南北向:教工(教二)路、学院路(教三)路。


八九十年代的文三街文二街,都还是一条短短的柏油马路,宽不过两车道,长不过数百米,文二街通往文三街杭大的沿河小路还是条砂石路,每当车辆碾过,尘土飞扬,扬得高大的泡桐树一身灰。文二街上有一家露天电影院,无论放什么电影,总有附近的学生来看,既看电影也泡妹子。文三街的KTV,没有包厢,要唱就在大厅里唱给所有人听。中磁会堂、杭商会堂、银苑,放的电影或录像都很超前,它们给了文教区最初的文艺滋养。


那时的文一街周边有很多的油菜花田,西溪河与余杭塘河在白荡海交汇,文一街上的省委党校及其东边原来都是白荡海水域,“白荡烟村”曾是湖墅八景之一。随着时代变迁,此处水面逐渐缩小,湖面一直保留至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来逐渐被填埋。现在白墙黑瓦的白荡海小区内还有一部分的水面,留作城市记忆。


那时的三条街上有15座桥,教工路则切断了它们向西的各种想法,所有的故事都在混沌而充满朝气的三横一竖中发生。

白荡海社区里藏着的小而美好的一片”海“。

文三街与教工路交汇处


除了学校及其衍生的集市之外,文教区最牛的生意还是配电脑。比文三街电子市场更早的其实是教工路的电子市场,卖碟,卖内存条。1994年左右,大概能在大学男生宿舍里看到珍贵的台式机了,他们轮流没日没夜地虐这台机器,玩的是“mud”游戏。杭州市政府在文教区形成气候之后,1987年,由市科委带头开展了杭州规划建设高新区的研究,在各方推荐的五个地点的基础上,最后提出了把文教区块作为首选地区。选址选得好,最后得到省市政府的认可,后经国务院批准成为国家级高新区,这是给杭州埋下了数字经济第一城的因子。后来才有浙大毕业的翁南道的颐高数码帝国和文三路电子信息一条街,北有中关村,南有华强北,中间一条文三路——全国信息技术版图“三足鼎立”的格局成型。2000年,马云的公司搬入华星科技大厦,从此杭州有了搅动世界的更神奇的篇章。

1998年,浙江第一家电脑专业市场开在了文三街上。


我们先粗略地把文教区的四至和基本情况讲了一下,接下去,将真正走进这片热土的每一个角落。因为匆匆那年的故事,如电闪雷鸣,如朝露夕晖,在和这个街区有关的人的生命里留下了最明亮最刻骨的印迹……


你是文教区的毕业生吗,你是文教区的居民吗?如果你也有文教区的故事,可以给我们留言。


参考文献:

[1]《从求是书院到新浙大 记述和回忆》许高渝 编

[2]《从浙江师范学院到杭州大学 1952-1998》许高渝 编著

[3]学校基本建设概述(1952-1987),项鹏飞 著

[4]浙大公众史学“浙江大学校庆120周年口述历史”之夏越炯书记口述史节选


相关参考

杭州彭埠空调维修(高颜值高科技,19号线来了)

今天14时,杭州地铁19号线开通运营。至此,杭州实现真正意义上“轨道上的杭州”。19号线是杭州市第一条轨道快线,也是一条横贯杭州全城的轨道大动脉。开通后,它将成为城西科创大走廊新添连接主城区的快速通道,同时连...

杭州文二西路空调维修(杭州文二新村突发火灾 未造成人员伤亡)

2019-01-1214:58|浙江新闻客户端|记者叶临风据杭州市消防支队发布的信息,1月12日下午1点42分,西湖区西溪街道文二新村12幢2单元502室发生火灾。接警后,杭州支队立即调派西湖中队4辆车21人赶赴现场扑救。随后又调派古荡、大关...

杭州打索桥搬家电(游走金沙江:见证向家坝工程建设风雨历程)

在围堰内沉井间跳跃施工区左岸自左岸缆机平台一下子来到谷底围堰,我迫不及待地下了车。与金沙江近距离相对,平生还是首次啊。它流淌千年万载,该不会责怪我拜谒来迟吧?跨向被江水冲刷的乱石堆,迎着滚滚奔来的浑黃泥...

杭州朝晖五区空调维修(推倒重建 杭州文一街小学+十三中加持的这两个小区“焕新生”近期成交单价近8万)

近日,杭州市规划局官网上,挂出了建工新村、日晖新村区块危旧房改造(一期)项目的公示,表示这里老小区即将迎来“新生”啦。△项目公示图位于西湖区下马塍社区的建工新村、日晖新村,建造于上个世纪50年代,房龄至...

杭州三墩空调拆装(1天谈崩4套没有次新房的三墩,和三墩北差距怎么那么大?)

▷预算200-500万,刚需都能在这找到自己的家。文|《地产小王子》花花◆二手房实探系列①:“吵翻天”的艮北二手房:实探5个小区,房东让不让还价?◆二手房实探系列②:三墩北二手房:真值钱还是炒上去?4个次新盘一个...

浙大附中空调维修(杭州年轻妈妈紧急就医连续64天没太阳,家里内衣裤终于顶不住了)

雨不停下,杭州人买内裤的事上了热门话题,被全国人民知道了。内裤干不了,怎么办?空调吹干?吹风机吹干?还是说人肉捂干?不过,杭州有个小姐姐捂着捂着就住院了。杭城的雨不止家里花样晾衣都不干家住城西的小姐姐...

浙大附中空调维修(杭州年轻妈妈紧急就医连续64天没太阳,家里内衣裤终于顶不住了)

雨不停下,杭州人买内裤的事上了热门话题,被全国人民知道了。内裤干不了,怎么办?空调吹干?吹风机吹干?还是说人肉捂干?不过,杭州有个小姐姐捂着捂着就住院了。杭城的雨不止家里花样晾衣都不干家住城西的小姐姐...

杭州城西空调安装(用了20年的空调起火了空调也有使用寿命,最好不超10年)

今年夏天格外热,“我这条命是空调给的”毫不夸张。不过,在很多人依靠空调续命的同时,一些“用着用着就着火了”的空调也让人们一惊。近期,媒体上有关空调安全事故报道明显增多,北京青年报记者梳理发现,这些出事...

杭州春兰空调维修(空调显示E5是什么情况?)

夏季的温度是特别高的,过于高的温度给我们的生活与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不方便,所以我们通过空调的工作为我们的家庭带来制冷,这样的话就能够为我们的家庭带来凉爽了。作为一个电器产品,空调在使用的时候出现故障的话...

杭州城西热水器维修点(多台“林内”热水器今冬冻裂漏水,用户希望品牌售后能人性化点)

苏先生在杭州余杭临平有套新房,是去年9月份交付的,一直没有入住,最近接到物业电话,让他赶紧过去一趟,一进门,苏先生傻眼了。1“林内”热水器冻坏地板泡水即使在保修期内依然有偿维修?苏先生:“1月8号晚上10点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