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馗拜母的故事
Posted
篇首语: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钟馗拜母的故事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钟馗拜母的故事
传说有一天,观音老母脚踩莲花手托净瓶,驾朵祥云,来到江南某地察访民情。当地地皇赶快跪迎。观音问:“此地是否有作恶多端难以驯服的刁民?”地皇赶紧回答:“据小臣察知,某府钟家山有个名唤钟馗的人,对其母很不孝敬。轻则骂,重则打,是个难以饶恕之人,求望菩萨施恩点化。”观音答应一声“知道”就走了。
钟馗,是个从小死了父亲,靠母亲一把泪一把汗哺养、缺少家教的山野之人,样子十分丑陋。三角形的脑袋,长着红鬃似的头发,马脸型的面上嵌着一对死鱼目般的眼睛,靖鱼嘴,连肋身子又粗又壮,野蛮得像条公牛,加上是天天白刀子进红刀子出的屠夫职业,人称他是“鬼见怕”。
他年过40了,竟无一女子与其相爱。因此,钟馗非但不感激母亲养育之恩,反而怨恨母亲生了他这样一副十分难看的相貌,害得他娶不上老婆,成不了家室。为母对他稍有不周,不是唾骂,就是拳打脚踢,谁也劝说不了,母亲十分骇怕他。
有一年初秋,正是乡里信男信女朝拜菩萨的时候。钟馗背着屠具,呆立道旁,看着各路香客汇集在一起,前不见头,后不见尾,前去观音庙朝拜。
观音老母在东土莲花上看到钟馗已有改悔之意,点化他的良机已到。于是,她即刻变成一位乡野老翁,来到他的面前,笑眯眯地问:“小老兄,你怎么不进朝圣的队伍,站在一旁发呆做么哩?”钟馗见老者笑眉笑眼向他问话,忙答道:“我心里也想去。无奈天天帮人杀猪,没法斋戒,去不得。”
“朝善只要有真心诚意,何必如此计较斋戒?你从今天起吃斋不就得了。心意到了观音老母是不会怪罪你的。”钟馗听老者之言很有道理,可又为难地说:“我的屠刀没有地方放。”老者说:“投入那边山塘里不就行了。”于是,钟馗依老者之言,丢了屠刀就朝拜观音的信徒们走去。
约莫走了十几里路,钟馗想:朝拜菩萨是为了求其保佑四季平安,同时,也是忏悔过错,永远积德行善。而我把屠刀丢弃在山塘里,倘若有耕牛下塘戏水,割破牛脚,岂不害了农夫?要是有大人、小孩入塘摸鱼虾,割破手脚那就更糟了。于是,钟馗调转头,回到山塘把丢弃在塘里的屠刀又捞上来,脱下身上血迹斑斑的围裙,把刀具包卷好,背在背上,又匆匆去追赶朝拜的人们了。
钟馗忍饥挨饿,走到天快黑了,也没有赶上队伍。这时,他前眺后望,左顾右盼,只见四野暮色苍茫,前不见村,后不着店,来到这深山旷野,归鸦如鬼嚎,黑影似妖邪。他不禁心里发休,加快了脚步。走了不到半个时辰,忽见前面山坡上一栋孤零零的茅房里,射出丝丝亮光。
近前一看,竹编房门虚掩着。他轻轻推开门,探头朝里望,见一富态适当,衣着朴素,品貌十分端庄的中年妇女,坐在一张四方竹桌旁,就着跳动的油灯,正聚精会神做针线。钟馗平生第一次轻言细语地向一个妇人问话:“大嫂,我能不能进来歇下脚,讨口水喝?”那妇人既不停手,也不抬头,不紧不慢地反问:“你是做什么的人。
钟馗忙说:“我听了一老者的话,去前面观音庙朝拜菩萨,因路上耽误,没赶上队伍,一个人山路不熟,不便夜行。如果大嫂可行方便,就借宿一晚,明晨见亮就上路。”
那妇人慢慢抬起头,见了钟馗那“鬼见怕”的模样一点也不惊恐,反而十分友善地说:“阿,原来是去朝拜观世音的。我也是她老仙家的虔诚信徒,咱们是‘志同道合’,请进吧。茶壶里有水,饭桶里有饭,菜橱里有菜,你尽管用。”钟馗惊喜过望,连连拱手作揖,满口称谢不已。
等钟馗吃喝好了,妇人才起身吩咐:“今天我家男人外出做生意,天晚了,大概不回来,你就将就着伏在这张竹桌上打个吨吧。”说完,进入房间,关门熄灯睡了。钟馗依妇人之言,伏在桌上一会儿就呼呼入睡了。大约睡到半夜,那妇人突然大声呻吟,像是什么病痛得在床上翻来覆去打滚。
钟馗被惊醒,忙问:“大嫂,你什么地方不舒服?”妇人道:“我有个老毛病,常患肚子疼,不想今晚又发作。”“那你平时发痛都吃些什么药丸,我帮得到忙吗?”“往常我丈夫在家里不需要药丸的,只要丈夫用手轻轻地摩摩肚皮我就能止痛。”钟馗为难了:“大嫂,你知道你丈夫在哪儿?我去请他连夜赶回来。”妇人道:“别。他云游四海,没有一个预先落脚点,谁也不知他如今驻足何方。”说罢,又不住地呻吟起来,声音十分痛苦。
钟馗心里犯难:这深更半夜,只有她与我俩人,岂能入室摩女人的肚皮?不摩,又止不了痛。若这样痛到天亮,不就要活活痛死?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于是,他急中生智,忙道:“大嫂,我有好办法了。”他推门进去,从衣袋里掏出朝拜菩萨用的黄裱纸:“这样吧,我在你的肚皮上垫上七层黄裱纸,然后给你摩肚止痛,又犯不了老规矩,你看行不?”
妇人见钟馗脸上毫无邪意,便点头同意了。钟馗垫好纸,便轻轻抚摩。那妇人立即安静下来。钟馗也因长途跋涉,浑身疲惫,竟也一边抚摩,一边呼呼地歪倒在妇人床上睡着了。“一觉醒来,钟馗睁开眼,天已大亮,他赶紧爬起一看,昨晚上那妇人、那茅房、那竹床、那家什一概都无影无踪了。抬头一看,只是手里还握住一张黄纸,摊开一看,上面有一行字。可他斗大字不识半升,正发呆时,来了一个秀才模样的人。
钟馗忙上前行礼,求问这张字条内容。秀才拿起一看,念道:“你已朝见真佛,不必上观音庙,赶快回家去朝拜你家那倒穿鞋菩萨吧。”钟馗知道这是观音菩萨点化他,于是,低头作揖。
黄昏时,钟馗心神不定地回到了家。心想:“我家除了老母,哪里供过什么倒穿鞋菩萨?难道,观音老母又到我家里来了不成?”他想起以往对母亲的不孝,心怕观音惩罚,不禁悔恨不止。来到家门口,他就急不可耐地放大噪门呼喊母亲。母亲昨天听人说儿子拜观音去了,要三四天才能回家,叫她不要牵挂,怎么就回来呢?准是对菩萨不诚心,半路回来了。
这天,她早早吃过晚饭,趁儿子不在家睡个安安稳稳的觉,不想刚刚脱鞋上床,猛听到儿子一声大喊,吓得她慌里慌张滚下床,把鞋子都穿倒了,赶快出来开门。门一开,钟馗低头一看,见母亲倒穿着鞋,晓得昨晚仙家点化的菩萨就是自己的母亲了。
于是,钟馗扑通一声,朝母亲跪下,倒头便拜,请求母亲宽恕。从此,他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为了赡养老母,他依然宰猪赚钱养家糊口,直到母亲百年归天,把母亲安葬好,才放下屠刀。
天上一瞬,人间数年。转眼十年过去,观音老母打了个吨后,记起了受她点化的钟馗已完全放下屠刀,敬奉老母。于是,亲驾祥云,连夜赶到钟家山,喊醒钟馗,送他一朵轻云,将钟馗调入天庭。
后因钟馗长相难看,众仙都不肯与他共事,没法,观世音才又把他遣回凡间,令他专门管督普天之下那些兴风作浪、无恶不作的妖邪鬼怪,保佑黎民百姓四时平安,成了名符其实的“鬼见怕”。从此,“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这句俗话和钟馗的故事,一直流传在民间。
相关参考
钟馗的故事始于唐开元年间。说的是玄宗皇帝在骊山巡视士兵操练之后,回到宫中忽然闷闷不乐,染上了疟疾,就躺在床上昏昏睡去,无端端地做起梦来。他梦见一个小鬼,一只脚打着赤脚,另一只脚穿着鞋,腰上还吊着—只鞋...
在古代神话和道教典籍中,中国有“三界”之分,即:天庭、人间、地府。最起码在周朝时期,人们就相信阳气的魂和阴气的魄结合而成人。生存于人间的人死后,神魂归于天庭;精魄则归于地府。所谓“地府”,即我们常说的...
手帕纸膜(她从小恐男,路过猫都要是母的,那天酒会却主动倒在总裁怀里)
每天读点故事APP签约作者:欣曦1何筱筱27岁的人生像是开了外挂。22岁从国内建筑学界首屈一指的A大毕业,留学海外又学成归国,二十四岁获得亚洲建筑业界头号巨奖,加盟地产巨头云舒集团,半年内接连为云舒夺下三个跨境项...
说到“钟馗”其实小编的印象就是一位会捉鬼的道士了,但是好像并不是这样的,那么有的人要问了,这个钟馗到底是谁,如果真的研究发现的话,钟馗这个人在历史上是不是真的存在呢?下面我们不妨就着这些问题一起来分析...
说到“钟馗”其实小编的印象就是一位会捉鬼的道士了,但是好像并不是这样的,那么有的人要问了,这个钟馗到底是谁,如果真的研究发现的话,钟馗这个人在历史上是不是真的存在呢?下面我们不妨就着这些问题一起来分析...
1、祛灾辟邪。钟馗是神话传说中的一种神仙,人们将它的形象制作成吊坠,寓意着驱赶邪佞避灾、保佑平安。古书记载他系唐初长安终南人,生的铁面虬鬓,相貌奇异。在民间,春节时钟馗是门神,端午节时钟馗是斩五毒的天...
1、除夕和春节时,通常将开光门神钟馗画像悬挂或张贴于大门及内外门的外面,一般每档门贴一张即可,双扇门也可以贴二张,门上还应贴春联,门顶贴横批。2、居家挂开光钟馗画像一般在正对进户门或进院门的内侧合理位置...
1、钟道挂件没有不适合戴的,任何人皆可佩戴,只要自己喜欢都可以买来佩戴,男女老少都不受限制。但是小孩子可能有点害怕,就要稍微顾及一点了,有些女生胆子小,也不要去挑战了,钟道的形象是比较可怕的,有时候自...
钟馗死后,当了鬼王。他那口宝剑就叫斩鬼剑。阳间人在门上贴起了他的画像,避邪驱鬼。有一天,他来到庙子头耍,看见二殿门口有副对联:开口便笑,笑古笑今,凡事付之一笑;大肚能容,容天容地,于人何所不容。又看见...
1、钟馗摆件,一般摆放位置在门口门后为最合适。民间钟馗的作用是缚魔捉鬼。看门为主,所以最合适的位置就是门口后面。2、家里的神像一般都有其位置。财神居西北为好。并且以安静别让陌生人看到,为之暗财神,象征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