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的一生经历详细(朱元璋的传奇故事)

Posted

篇首语:高斋晓开卷,独共圣人语。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朱元璋的一生经历详细(朱元璋的传奇故事)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朱元璋的一生经历详细(朱元璋的传奇故事)

朱元璋的传奇故事

王淮

话说天下大事,兴久必衰,衰久必兴。 家败出毛猴,乱世出英雄,国败出真龙。元朝末年,蒙古统治中国,由兴转衰,已到了官吏腐败、连年灾害、 烧杀抢掠、盗贼猖狂,民不聊生、妻离子散的境地,特别地蒙古族人对汉族人的统治,十分苛刻,任意践踏,蹂躏汉族人。还把人分为四等:即蒙古人、色目、汉人、南人四等。

蒙古和色目是贵族,汉人南人是贱民。杀蒙古人偿命,杀回族人罚银八十两,杀汉人罚交一头毛驴。 汉人村里新媳妇的头一夜一定要给蒙古保长,汉人甚至连姓名都不能有,只能以出生日期为名,不能拥有武器,只能几家合用一把菜刀。 赋役深重,再加为灾荒不断,广大汉人在死亡线上挣扎,已经达到了无法容忍的地步。百姓生灵涂炭,怨声载道,民族矛盾日渐恶化,激起了汉族人反抗压迫的万丈怒火。同时也预示了元朝气数已尽,朝代将要更换的情形。国家衰败,必出真龙。

一、元朝腐败衰亡,真龙天子降世。

大家都知道,明朝皇帝朱元璋祖籍是安徽凤阳县人。但是,对于朱元璋为什么会出生在南照寺,长在北照寺,出家在临水寺?这些笔者也都不太清楚。下面是朱元璋在民间流传的传奇故事,供大家欣赏。

话说元朝末年时期,有一天腐败的泰定皇帝心烦意乱,逐召见身边一能掐会算、能预测未来吉凶的军师。泰定帝问:“目前,盗贼四起,官吏腐败,如何治理?”当时,军师掐指一算,连呼不妙。泰定帝问何故。军师说:“今日将有真龙天子下凡,朝代将要更替...帝追问此人在哪里?”军师对曰:“此人投胎凡间,尚未出世。”泰定帝十分不安,就问:“怎么破解、防患呢?”军师沉思片刻,遂献上一计:“要想真龙天子不下 凡,必须把天下近日快要生产以及怀孕的女人全部逮起来,统统杀掉.....”.泰定帝心里稍微安定下来,遂立即下令:全国通缉所有快要生产以及怀孕的妇女,抓一个杀一下。 但该孕妇究竟在哪呢?国家地盘太大,怎么查找呢?要知此孕妇吉凶,请听下面分解。

话说黄河以南有一个地方,有一名能识破天机、周游四方、神机妙算的老先生;在民间观看风水宝地,与人算卦特别灵验,深得民间的好评和赞扬,人称朱半仙。

有一天朱半仙的两个儿子,一个叫朱大,一个叫朱二,问其父亲朱半仙:“你常年给外人看风水算命卜卦,预测未来,为什么不给自己家算一下, 看看咱家是否有风水?也算算我兄弟两人的命运如何?”朱半仙说:“儿啊,你们没有福气,看也枉然,还浪费我的精力和时间....”朱大朱二不服气,硬是逼着老父亲为其算上一卦。

朱半仙推脱不掉,万般无奈,只好选个良辰吉日,择一个晚上,为两个儿子算起命来,朱半仙夜观天象,看到天上霞光万丈,掐指一算,喜从天降,眉开眼笑,只因天机不可泄露,没有露出笑脸,两个儿子也未观察到父亲的态度。正在此时,一瞬间乌云骤起、狂风大作、电闪雷鸣、大雨倾盆,并且见到有一个火球落入自己的八亩旱地。朱半仙惊愕未了,心想此乃天助我也。

不动声色地对两个儿子暗示说:“你们两个找条拉网,无需别人帮助,也不用告诉他人,尽快到咱自己的八亩旱地里去拉鱼去,改善一下眼前的生活,看你俩的福气如何?”朱大朱二两人互相看了看,半信半疑地想:“咱家的八亩地明明是旱地,又没有水,上哪拉鱼呢?”但是朱大朱二也深知,天机不可泄露,又不好直问,也不敢违背父命。于是,朱大朱二两人找来渔网,深更半夜秘密前往自家地里进行拉鱼。

行至地中间,水渐渐涨至膝盖以上了,来回往返不见鱼影,拉到半夜子时猛然跳出一条鲤鱼,弟兄俩急忙用网逮住,重有八斤。两人欣喜若狂,并连声赞扬:“老父真是神机妙算,真有本事...... ’’。两兄弟刚走出旱地,回头看时,水已全部退去。两人回到家中,朱半仙仍然坐在堂屋里,口里还念念有词地说:“是不是重八斤的金黄色鲤鱼。”朱大朱二异口同声地说:“老爸你说得对。”这时,朱半仙又吩咐朱大朱二,将鱼剖洗干净,并叮嘱不要损坏鱼滑翅。两个儿子按嘱照办。立即唤来两个佣人起床做鱼:鲤鱼被红烧后端上桌来,两个儿子喝退下人,并唤起老父,烫酒一壶,三人共饮。

爷仨儿欢天喜地开怀畅饮,不知不觉酒酣鱼尽,只剩下一盘空架全整的鱼骨头。朱半仙命两个儿子送给两个儿媳妇食之。两个儿媳妇看见碗里剩下的鱼骨头让其吃掉,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谁也不愿吃掉。由于她们吃惯了大鱼大肉,哪肯吃鱼骨头,心中不免十分生气,于是她俩你推我,我推你,相互推诿;一气之下将鱼骨头扔到门外。

事有凑巧,正好有一位要饭妇女走到门前,接着鱼骨,一食而光,感到津津有味好不开心。食完扬长而去。大约过了一个时辰,朱半仙问:“那个鱼骨头谁食之?”两个儿子说:“谁也没吃,扔给一个要饭的了。”朱半仙听后唉声叹气地说:“我说你们没福气,真是没福气啊!一条真龙裹入她腹,岂不气煞我也!”逐叫两个儿子前去追赶,追回来后作为亲娘抚养,待小孩出世后共鸣天下。朱大朱二追至10公里之外,不见踪影,就立即返回,还未到家,忽听远处咔嚓一声雷响, 回到家里方知,朱半仙因泄露天机而遭雷劈,命已归天。此乃天意也,朱大朱二嚎啕大哭,为父操办丧事,但两人仍不知父死的缘故。要知后事如何,且听下文分解。

朱元璋出生在南照寺,躲过了元军第一次追杀。

再说那个要饭的女子,因淮北大地干早,庄稼也被蝗虫吃的干干净净,接着又发生瘟疫,灾害连绵不断,人民无处活命。一时间,家家户户都死了人,有的村子一天都死几十个人。出于无奈,这个本来安分守己的中年妇女,被迫与其夫和两个儿子分离,各自要饭度日。她走了数月,这年的四月天,一 连降了半个月的大雨,淮河泛滥成灾,瘟死的人顺水漂流,树上、河滩到处有洪水冲上来的腐尸,吃红了眼的野狗都受不了腐烂尸体的臭味,单拣还有一口气的活人和没死透的人下口。一个霹雳电闪,大雨磅礴之夜,骇人的雷声混在恐怖的雨声中撕扯着满是泥泞的大地,把淮河大地投入混混沌沌的境地。漆黑得伸手不见五指的暴风雨中,鬼火一样的风雨灯一闪一闪,归隐时现。她告诉自己,不能倒下,再往前走就有村庄了,到了那里也可以避避雨,于是她又走了数里地,这里的土地没那么滑了,雨好像也停了。不远处有一村庄,其中有一家灯火通明,她不顾劳顿,也不顾裹着被淋湿的衣服下冰冷的身体,一步一个冷颤的往村庄光明之处走去。

此时,宅院已在眼前,硕大的高墙挡不住鱼香阵阵,吞咽了两个唾液,便立即赶到门前,恰适屋内扔出的鱼骨头,急用手接住,匆匆道谢后,津津有味地吃了下去,此人正是明朝皇帝朱元璋的娘陈氏。 这个要饭女子不久就觉怀孕了 ,通过八个 月的奔波要饭,肚子也越来越大,倍感身体沉重,再害羞也没有办法,行走也逐渐困难起来。行至淮河岸边附近时,突被元朝官军捉拿,奇怪的是,他们只抓肚子大的妇女,不抓其他人员。当时,被抓关押杀害的孕妇不计其数。陈氏女子十分聪明,听其他女子议论说:“真龙天子即将出世,元帝害怕江山不保,下令杀掉全国怀孕妇女。”

此时,陈氏恰逢食物不洁,上吐下泻,手抱肚子弯腰对官兵说:找茅房解手。因紧张过度晕倒在茅房(厕所)内,身子已掉进粪坑,只留胳膊在地上趴着,白大的蛆在她的发臀上蠕动,一群大个的绿头苍蝇在她身边嗡嗡作响,粪坑里冒着泡,仔细听,还能听到那泡炸开的响声,整个茅房里此时已掀起一场前所 未有的恶臭,墙壁上、茅草檐下,被陈氏坠入粪坑时溅起的粪便沾稠,官军见状,无不作呕想吐,你推我,我推你,谁都不愿上前拉起捉拿,就报告该女子已被粪坑淹死,押着其他孕妇走了。

陈氏逃了难,一路乞讨来到了准河边的南照寺(位于安徽省阜阳市颍上县南照镇),为躲避军官追杀孕妇,经老方丈收留暂住了下来。于是陈氏在南照寺中生下了一个男婴,取名重八,又名兴宗,为什么会起名为重八呢?这还要从小兴宗的祖辈说起。小兴宗的世祖名仲八,生有三子,长子名六二、次子名十二、三子名百六,百六是小兴宗的高祖。朱百六有两个儿子,长子名四五、次子名四九、四九是小兴宗的曾祖。朱四九生了四个儿子,依次名为初一、初二、初三、初十,初一是小兴宗的祖父。朱初一有两个儿子,叫五一、五四,五四大名朱世珍是小兴宗的父亲。五一有四个儿子,五四有三个儿子,依出生先后排名,朱五一的儿子叫重一、重二、重三、重五;朱五四的儿子叫重四、重六、重八,重八就是后来的朱元璋。为什么不叫重七,而叫重八呢?即小兴宗刚生下来的时候,身上有虫子爬(可能是蛔虫),其母(朱五四妻陈二娘)即给他起名“虫扒”,后又改为重八。

小兴宗后来参加起义军,当了元帅,觉得重八这个名字太土,就请郭子兴为其取一名,郭子兴当时灭元心切,便想:朱元,乃诛元也,意为使元朝灭亡,用何使之灭亡呢?用武器,璋是一种利器, 是元朝的统治者自己铸出来的,就用璋灭元,用己之矛攻己之,岂不快哉?于是便有了朱元璋此名,小兴宗听之大悦,忙谢过,后又寻思,其名还有含义,元乃万物开泰,开始之意,璋乃宝玉,即开始荣华富贵、光宗耀祖之另一层意义,并与其义名兴宗无继结合,此乃天意!话又说回来。

三、朱元璋成长在北照寺,躲过了元军第二次追杀。

十年之后,元朝泰定皇帝问起军师:“真龙天子下凡了吗?”军师又掐中指算了一下,大声说:“不好,真龙天子已经出世。”帝大怒:“你说把天下孕妇捉光杀尽,就行了!我早已下令将全部杀光.....这究竟怎么回事?”军师说:“国之大,腐败官吏渎职而为。”于是,帝又下令:捉拿天下10周岁左右的儿童杀之。

话说要饭的陈氏女子在南照寺抚养兴宗到七八岁时,真是不容易,身体已每况愈下,力不从心:有一天, 她把小兴宗叫到面前说:“孩子,娘快不行了,离此地向北不远颍河旁有个北照寺,那庙里大和尚多,香火旺,你去好歹有碗饭吃。”这时小兴宗头上生疮,正值夏天,疮又生脓,部分已开始腐烂,散发出令人作呕的恶臭。苍蝇围在头上轰轰作响,怎么打也打不散。小兴宗跪在母亲面前泪流满面,再三苦求不愿离去。在母亲苦心的劝导下,小兴宗被迫无奈,又加之生活所迫,又不能违反母命。于是,小兴宗从沟塘里拾来荷叶盖在头上,手里拿着打狗棍,另-手拿着破碗,给母亲磕了三个响头,接过母亲给其早已准备好的包袱和几个干馍,向北而去。大约走了二十多里地,见迎面过来一群骑着快马,手里拿着皇上下令捉拿10岁左右男孩的通缉令书的官兵,他们沿途喊叫:捉拿小孩。这群官军见到躲在路边让路的小兴宗时,看见小孩全身破烂,腥臭难闻,苍蝇叮着头皮乱飞乱撞。没有抓他,就捂着鼻子离开了。这伙官兵赶到淮河边,遇到正准备向北履行公事、会掐会算的那个军师,军师急问: “抓到几个小孩?”这群官兵讲:“刚才碰到一个穿着肮脏破烂衣服,头上腥臭,前面走,后面一大群苍蝇尾随的小孩,因太脏未抓。”军师掐指一算,速叫:“不好,那个小孩正是真龙天子,头上顶着荷叶,正是皇伞,一群苍蝇,正是他带领的千军万马,手里的棍正是马鞭。军师立即下令:“快马抓回。”这批官兵追杀了半天, 行程300公里,也未见到小兴宗,无功而返。再说小兴宗是怎么躲过追杀他的元军的呢?为什么元兵快马追杀300公里也未见人影呢?难道是天神护驾,使小兴宗遁地或隐身了吗?其实不然,小兴宗还年动,本来就体弱多病,加上天气恶劣,又加东躲西藏的急速走了几十里地,已经体力透支,正值官兵在淮河边发现他来捉拿之时。小兴宗往前又走了会儿, 感觉浑身乏力、头痛、恶心,看到前方不远处有一破桥洞, 就忍受着万般痛苦,举步艰难的走进桥洞,进去之后才发现里面有很多和他同龄的小孩,正战战兢兢的龟缩蹲坐在角落里,发现有人走进去,顿时慌恐万分。小兴宗顿时感觉洞内阴凉、舒服,环视了一下四周,破桥洞内很是狭窄,到处布满了绿色的苔藓,然后找了个角落坐了下来。坐他附近的一个小孩,捂着鼻急忙就往旁边挪了挪,希望离小兴宗远点。因为小兴宗头上有疮,在桥洞内空间又小,空气又不流通,而且周围又潮湿,本来桥洞内已经有种难闻的味道,不过还能忍受,现在小兴宗进来了,头上还有恶臭,顿时这些小孩都捂住鼻子,不敢啃声。过了一.会儿,他们都受不了了,跑出桥洞。结果全部被刚挨了军师一顿臭骂的正在气头上的元兵捉住杀掉。只有在破桥洞内高烧不退并昏迷熟睡的小兴宗人幸免于难。 再说小兴宗真是命大,不知过了多长时间,也没吃药,也未进食。意神奇般地苏醒过来。小兴宗没忘母亲的教训和指引的方向,忍着饥饿和病痛,一路讨饭来到了 北照寺。由于他聪明伶俐,兴得北照寺老方丈喜爱。于是被留了下来当杂工,负责背柴烧饭。当上了一名小和尚。从此,小兴宗有了润育自己才能的好地方。既有了天然的藏身之地,也有了活命的场所。

小兴宗在北照寺里当了几年小和尚,由于年龄理渐增长,由开始的听话顺从,吃苦耐劳,十分能干,渐渐地就不断地违反寺规,顽皮成性,经常溜出寺院,和附近村里的孩子们一起玩耍,习拳弄武;有时还偷拿寺里的馍饭给孩子们吃。就因为这样,这些孩子们后米就成为小兴宗开创江山的得力助手。日子久了,小兴宗的行为被寺里的其他和尚发现了,告到方丈那里,小兴宗有时还免不了受到方丈的责罚。有一年四月初七,老方丈要到集市购买祭品以筹备每年一度的四月初八的庙会,临行前,方丈喊来小兴宗,让其带领几个师兄弟打扫寺内各殿,以便接待上香宾客。顽皮的小兴宗同寺外的孩子们玩的云天雾地,把这个打扫卫生的事忘得一干二净。天将中午,孩子们肚子饿了,小兴宗也感到饥饿,孩子们都各自回家。这时小兴宗突然想起师父安排的事情,就立即返回寺庙,带着师兄弟们开始打扫卫生。由于寺庙太大,方丈快要回来了,小兴宗怕挨责罚,就自言自语地说:“若各位神灵能在殿外委屈一时,我们打扫卫生也利索一些, 免得师父的责罚。”小兴宗的话刚落音,殿内的各神像竟自动移位到殿外,小兴宗见状大喜,不大一会,就把卫生打扫完毕。正在这时,恰好老方丈从集市上返回,发现殿外神像,惊问缘由,小和尚们如实告知,老方丈转怒为喜。从此老方丈对小兴宗奖罚分明,教育有方,疼爱无比,奉为神童地。以至于小兴宗走到哪里,老方丈就尾随偷窥到哪里。小兴宗的一举一动 都有和尚们监视和保护。

日子久了,老方丈与小兴宗形影不离,使本性好玩的小兴宗觉得很不自在,便产生了另到他寺谋生、自由自在的念头。于是小兴宗加倍刻苦偷拳学艺,虚心向师兄弟们求救,把偷看的拳术,练给师兄们看,求得他们的指教。好给自己另去他寺有一持之长。老方丈见状,也亲自投于几招拳术套路,哪里肯放手,寸步不离地跟着指教小兴宗。正是因数老方丈手把手的指教,小兴宗勤学苦练的结果,才使得小兴宗将来带兵抗元有了坚实的基础。有一天,小兴宗想乘机溜出寺外,见一下从小一起长大的孩子们,切磋拳路,共同习练。又被老方丈发现,小兴宗就立即辞别孩子们后,灵机动,指着老方丈隐藏的地方秫秸攒子,对老方丈说:“大师,你修道多年,积善养德,不就是想成佛吗?只要你钻进秫秸攒内打坐,你就能立地成佛。”老方丈成佛心切,依言照办,立即钻进秫秸攒内,闭目盘腿大座,静心等待成佛。小兴宗借机走开,云游四方去了。

后来师兄弟们到处寻找师父,才在秫秸攒内找到,老方丈已立地成佛了。就把老方丈抬回寺庙,将其塑为金身,准备将其放进和尚塔林。由于小兴宗在塔林里经常和村里的孩子习拳练武,已破坏严重,不能安放,于是就供奉在罗汉堂内,放在寺内的第十八罗汉最后面,作为第十九罗汉。从此,后人就称老方丈为第十九罗汉,法号为惠明大师。

  1. 朱元璋在临水市出家为僧,积累了宝贵的社会知识。

回头我们再看小兴宗离开北照寺后,边走边乞讨,他听人说哪里年景好就往哪里走,他从阜阳向北到了太和亳州,再向西直入河南商丘,转向南途经陈州、汝州、信阳固始等地,不久就进入安徽六安地区,在临水寺(安徽霍邱县)出家当了名和尚;在他云游流浪的三年中,他走遍了淮河两岸附近的名都大邑,接触到了各地的风土人情,体察了人民疾苦,见了世面,开阔了眼界,增长了知识,积累了宝贵的社会经验。艰苦的流浪生活铸就了朱元璋的坚毅、果敢的性格,但也使他变得残忍、猜忌心严重的心态。通过这段艰苦磨练对朱元璋今后从军奠定了一定基础,对他的一生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使他在当朝理事治理国家方面也有了初步的思想基础。在他云游的三年中,也正是元末农民起义凤起云涌的时期。他目睹了国事人非、证据不移、官府腐败、人民生活恶化的现状,意识到天下大乱很快就会来临了。于是他投身到临水寺后,有了落脚之地,也有了安心求学的机会,他决心广交朋友,发奋勤学,苦练拳术套路,准备干出一-番事业来。朱元璋在临水寺出家为僧,也给后来统治国家、当上皇帝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352年,郭子兴和孙德崖在濠州起义,朱元璋闻听消息后,就和临水寺和尚商量,决心投军报效国家,又因为元朝皇帝仍在下令通辑朱元璋,老在寺院里,随时可能被元官兵抓走,性命难保。于是,朱元璋思量再三,并征得和尚、老方丈的同意,就放下手中钵盂。日夜兼程前去投奔了郭子兴起义的红巾军队伍。这一年,朱元璋刚好25岁。

五、朱元璋投军抗元,屡建奇功。

朱元璋加入红巾军后,由于他深知民间疾苦,关心爱戴同事,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又加之他英勇善战,每次打仗他都一马当先,倍受大家的赞扬。他作战勇敢,而且机制灵活,粗通文墨,很快得到红巾军首领郭子兴的赏识。朱元璋身经百战、屡建奇功,由于他处事得当,打仗时身先士卒,获得的战利品每次都全部上交郭子兴元帅,多次得到赏赐。受到赏赐后,他每次都谦虚地说:“功劳都是大家的。”还把领到的奖品统统都分给大家。不久,朱元璋在部队中的好名声不断传播开来,名气大增。为了招兵买马,壮大起义队伍,朱元璋又重回到了北照寺,自称是白莲教指派回来招兵买马的,得到了师兄弟的支持,当地村里的伙伴们也闻信前来入伙,不到两个月就组建了100多人的队伍,他们把和尚坟当练兵场,寺庙当兵营,三角塘当饮马池。他亲自指挥,日夜操练。正当朱元璋的部队越来越发展壮大时,忽接上奉命令返回。后来郭子兴元帅接见朱元璋后,十分高兴,并委任要职,又把他视作心费知己。无话不谈, 有什么重大问题也和朱元璋一起商议。郭于兴见朱元璋是个人才,对自己的事业将会有很大的帮助。便把其收养的女儿马氏嫁给朱元璋(马氏名马秀英,后为高皇后),从此军中改称他为朱公子。有了地位和身份,再用以前名字就没有寓义了,于是郭子兴帮其取名朱元璋, 字国瑞。1353年, 朱元璋率部攻打和州时,任命虹县(今安徽泗县),以胡大海为前锋,一举攻克了和州。消息很快传到郭子兴的耳朵,郭子兴即刻任命朱元璋为总兵官,镇守和州。一次朱元璋外出,看到一个找父亲的小孩在哭,询问了小孩及路人才知道,原来孩子的父亲和母亲都在军营,父亲在营中养马,母亲和父亲不敢相认,只好以兄妹相称。这时朱元璋意识到,部队军纪存在问题,他们攻破城池后,扰民滋事,掳掠妇女,这样下去,部队将失去民心。于是,朱元璋召集众将,申明纪律,下令归还军中有夫之妇,让城中许多被拆散的夫妻团圆。此事广为传颂,朱元璋深受群众爱戴。

1355年3月,郭子兴病逝,朱元璋经刘福通丞相举荐,被幼主韩林儿任命为左副元帅,郭天叙(郭子兴的儿子)被任命为都元帅,妻弟张天右为副元帅。但是“大丈夫宁能受制于人也。”朱元璋拒绝受封,暴露了他窥视至尊的雄心,他开始笼络人才,并谋划夺取天下。名义上,都元帅是军中之主,右副元帅的地位也比左副元帅的地位高。但现有的军队中,多是朱元璋招募收编的,而且朱元璋比郭天叙和张天右有勇有谋,并且手下兵多将广。所以,朱元璋事实上已成为这支队伍的主帅了。

有一天,元朝皇帝不安地问军师:“我自感身体不适,心情烦乱,政局不稳,你再给我算上一卦,看我未来吉凶如何?”军师又掐中指一说。“真龙天子已从军,元朝气数已尽,朝代即将更迭。”又问:“有何破解良策?”军师说:“除非把起义军全部歼灭,否则元朝不保....于是,元朝皇帝下令拼命镇压起义军:但,此时的朱元璋已重权在握,他借刘福通丞相打着“复宋”的旗帜来发展自己的势力。在自己的部队里的旗帜。上也写着“山河奄有中华地,日月重开大宋天”,“九天日月开黄道,宋国江山复室图”,激发了人民群众的反元情绪:“复宋”主要是要反对元朝对民族的压迫。正是因为有这样的鼓动民心的旗号,才使得广大受苦百姓踊跃参军。元朝官兵由于惧怕的心理作用,才出现了士气低落。又因元军首领腐败,克扣军饷;导致了元朝军队两极分化,士兵们对蒙古贵族的统治都产生了刻骨仇恨。因此出现了元朝官兵斗志不一,节节败退。一座座城镇渐渐被起义军吞吃蚕食,濒临灭亡。虽然元帝费尽心血抵抗起义军,但官吏腐败,互相推脱,抵抗不力,终无结果。

六、朱元璋一统天下,登上明朝开国皇帝宝座。

1356年11月,身经百战的刘福通是助朱元璋能成功得天下的主要原因。这时的刘福通已经锻练为一个军事家、政治家。他指挥的战将已分布在河南、河北、山东等地,他用具有号召力的义旗,使元军闻风丧胆,使受压迫的老百姓踊跃加入反元的队伍。义旗上大书的是20个字,内容为“虎贲三千,直抵幽燕之地;龙飞九五,重开大宋之天”。以明确的政治语言,号召着全国贫苦百姓,提出了农民武装进军北伐大都,推翻元王朝的政治军事路线,作为农民军的行动战斗的纲领。

1357年至1359年,刘福通亲率本部人马,先后数次发动对梁(今河南开封市)的进攻,并攻下汴梁。将原来建都于亳州称帝的小明王,国号宋,建元龙风。迎接迁都到汴梁。这是“复宋”的具体实施,对元朝统治来说,刘福通攻占汴梁,无疑又是一个严重的打击。而对于当时红巾军来说,则大大鼓舞了士兵的土气。此时的红巾军出现了空前的鼎盛局面。巴蜀、荆楚、江滩、齐鲁,西至甘肃,四方兵起,互相联合。

这时,整个红巾军的军事形势已发生了重大变化,各地农民起义军呼应作战,发动攻势。徐寿辉天完军占汉阳,尽落湖南各路。朱元璋红巾军破集庆,雄踞长江中游:张士诚攻常熟,破平江,常州不战而下,进军又克杭州。方国珍的水师在江浙沿海占踞海道,断绝元军水运供给。元军忙于各地派兵应付,兵力分散,又加之供给不足,导致了元军节节败退。刘福通面对各地农民义军胜利发展的新形势,毅然决定大军北伐,开展了外线作战的军事部署,加速了推翻元朝统治的步伐。

1357年6月,刘福通指挥全军北进开始,自率主力攻打开封,确立“复宋”政权重建都城之地,对各地农民义军的反元斗争起到了一个巨大的鼓舞。另兵分三路:西路军白不信、大刀敖、李喜喜攻取关中,与李武、崔德会合作战:中路军关先生、潘诚、冯长勇等攻怀庆、入晋冀;东路军毛贵自山东直捣大都。几十万红巾军数路并发,军容浩荡,声威夺人,声势浩大。这是红巾军发展的盛期,也是刘福通发动反元战斗的高潮阶段。

比较起来,关先生的部队功劳更为突出,战果更为辉煌。因为关先生原来曾经为刘福通当过军师,其战略战术比较机动灵活。他率领的中路军避开了驻在彰德的元朝重兵。于1357年2月又绕道山西北上,7月攻克泽州,9月又克陵州,10月攻占潞州。次年2月,沙刘二部攻克太原,北进大同受阻折回。3月,刘福通亲命关先生、潘诚分兵并进。关、潘两军相互策应,出绛州、沁州、达太行。焚上党,下大同,攻保定,驰骋数千里,远及塞外诸郡。1358年12月,关先生率军攻克元朝上都,焚其宫阙。次年正月关先生挥军东进又克金宁,焚毁鲁王府宫室。随后继续东进,克辽阳、入辽东。1361 年,关先生在刘福通早已训练有素的水师的配合下,进入了高丽(今朝鲜国),攻下了元朝东都。由于关先生率军北进神速,战果卓著,在历史上委实罕见。

正是北方的捷报频传,带动了南方的朱元璋的部队也顺理成章的战功更加卓越,接二边三的连克南方安丰、淮南、滁州、六合县等诸城。

1361年朱元璋屡建奇功,被刘福通( 今安徽阜阳市界首人,据颍州志记载是今安徽省阜阳市颍东区枣庄镇人)挟持的小明王封为吴国公。朱元璋任职后,就下令不再征收“寨粮”以此减轻农民负担,得民心者,得天下。为了广积粮,抵抗元兵,赶走蒙古人,朱元璋还明令禁酒。在争得民心的同时,他不断网罗天下人才,以人为亲,任人唯贤,不到三年的功夫,亲率所属部队占领了全国大部分城镇。1363 年刘福通及小明王在安丰(今寿县)被元军围困,朱元璋亲临救驾,安置到滁州。

1364年元旦,朱元璋见一统天下的目的快要成熟,自称为吴王。1368年,朱元璋亲自带兵扫平了元朝的残余部队后,又夜以继日地攻破了各路农民起义军,改编了农民起义部队,增强了自己的军事势力。经过十六年的连年征战讨伐,朱元璋的威风名气日渐增大,各地起义部队闻风丧胆纷纷投靠,有的还谋取了一官半职。最终,朱元璋实现了自己渴望己久的梦想,从一个横笛牛背的小牧童、小和尚变成了明朝的开国皇帝,农民领袖。朱元璋没有背景、没有后台、没有依靠,他的一切都是凭着 自己的智慧一点滴的争取而来的,他经历了千辛万苦的磨练,凭着他的胆量及魄力,无数次与死神擦肩而过,铸就了一身本领。朱元璋的那个时代有着无数的厉害角色,各个都能征善战,朱元璋是赤手空拳,靠着自己敢冲敢打敢拼的精神,无所畏惧的勇气和坚如磐石的决心,得到了天下,建立了明朝庞大的帝国。其定都于南京,国号大明,年号洪武,庙号明太祖。他那富有传奇色彩的一-生,注定载满了无数的神奇故事及美丽的传说。

作者:王淮 民革党员、经济师、阜阳市颍东区政协一、二丶三届政协委员

原任阜阳市颍东区148法律服务所主任

原阜阳市颍东区司法局法律援助中心法律工作者

原阜阳市颍州西湖书法研究院副秘书长

原阜阳市书画院福缘分院副院长

2010-6-23撰写

相关参考

朱元璋小时候放牛的故事(朱元璋童年给地主刘德放牛,朱元璋当皇帝后,地主刘德结局如何?)

草根皇帝朱元璋的一生堪称传奇,从放牛娃一路逆袭,蜕变成为九五之尊。他经历了童年时的苦难,尝尽了人世间的冷暖,尤其小时候地主刘德的压榨。待到他衣锦返乡之际,他是如何对待地主刘德?出身贫寒朱重八,安徽凤阳...

戎马一生的郝思文,为什么最后死那么惨

...太后怀孕前,梦见太阳撞入其怀,于是汉文帝做了皇帝;朱元璋出身虽然贫寒,但他的母亲临盆时,家中红光普照,于是朱元璋也做了皇帝。郝思文的出

朱元璋传奇小故事(朱元璋传奇)

#历史开讲#朱元璋是中国明朝的开国皇帝。在他出生时,他的家庭贫苦,但他的母亲非常关爱他,认为他将来一定有出息。据说朱元璋小时候非常聪明,他甚至能够在河边捉鱼来解决家里的生活问题。有一次,他甚至被一条巨鱼...

朱元璋在位时间只有31年

...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朱元璋是我国历史上少有的平民皇帝,明太祖这一生富含传奇性。从一位穷苦的看牛娃到明朝的开国皇帝,这其中的故事不是三言两语能够说完的。但熟读明史的应该都有...

刘伯温为何阻止朱元璋攻打日本

朱元璋能够成为皇帝的经历,可也算得上是一段传奇故事了,原本只是一介平民的他,借助元朝末年的农民起义,一步一步从一个不起眼的农民,坐到了最终的至尊之位。明朝建立之后,他曾经因为日本对待明朝的态度问题,想...

刘伯温为何阻止朱元璋攻打日本

朱元璋能够成为皇帝的经历,可也算得上是一段传奇故事了,原本只是一介平民的他,借助元朝末年的农民起义,一步一步从一个不起眼的农民,坐到了最终的至尊之位。明朝建立之后,他曾经因为日本对待明朝的态度问题,想...

此人因一块地世代封侯,朱元璋葬父母有什么故事

  此人因一块地世代封侯,朱元璋葬父母有什么故事?奇妙奇闻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是历史上罕见的布衣天子,他和汉高祖刘邦一样,从最基层的农民最终逆袭成一国之君,谱写了一曲...

朱元璋当皇帝后,两个发小上门讨官最后结局如何

  今天奇妙奇闻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朱元璋的故事,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朱元璋是明朝的开国皇帝,也是我国为数不多的草根皇帝。他原是一放牛娃,后因父母双亡、兄弟走散不得已入寺当和尚。然而元朝末年,政治腐...

刘伯温和诸葛亮的故事,刘伯温和诸葛亮的故事情节

...一直以来,在民间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  刘伯温帮助朱元璋取得天下一统之后,有一次,他路过孔明庙,驻足观望一阵后,命随从进庙歇脚。面对孔明神位,他不禁喃喃自语:孔明先生一生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神机妙算,...

朱元璋出上联“老子天下第一”,大臣对出下联却被处死

...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奇妙奇闻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朱元璋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  不知道大家看过一个笑话没有,大致就是:一对男女在微信聊天,男生的问女生“你看老子照片吗?”,好奇心强烈的女生秒回“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