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体觉统合课(在家也能做的感统游戏,全面提升孩子前庭觉、视听觉、触觉本体觉)
Posted
篇首语:知识就是力量,时间就是生命。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本体觉统合课(在家也能做的感统游戏,全面提升孩子前庭觉、视听觉、触觉本体觉)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体觉统合课(在家也能做的感统游戏,全面提升孩子前庭觉、视听觉、触觉本体觉)
感统也叫感觉统合系统,指人体的感觉器官(眼睛、耳朵、鼻、舌、皮肤、前庭网膜等)从环境中获得不同感觉信息(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前庭觉和本体觉等),输入大脑,大脑对输入信息进行统合、分析,进而有所领悟、学习、或再命令运动系统做出适应性反应的过程。感统游戏就是通过游戏来锻炼孩子感觉统合7大感官系统。

感统失调的危害
1、视觉统合失调的儿童,在阅读时常出现跳字跳行、文字经常抄错等错误,在生活中还经常丢三落四;
2、听觉统合失调的儿童,多数表现为对老师、家长的话充耳不闻,同时会有记忆力差的表现;
3、触觉统合失调的儿童,往往对别人的触摸十分敏感或过分迟钝,表现为好动、不安、自言自语、无法和人沟通,甚至怕洗澡、理发、穿新衣等,有部分孩子喜欢啃手指甲;
4、平衡统合失调的儿童,喜欢激惹及攻击他人,动作协调能力差,穿袜子穿反,难学会系鞋带,写字时字距行距忽大忽小,画线歪等。
5、前庭觉统合失调的儿童,做事协调能力差,注意力不集中,易将鞋穿反,晕车,无法把握方向。
6、本体觉统合失调的儿童,多数不会跳绳、跑步动作不协调和容易受挫、缺乏自信、笨手笨脚。此外,有些孩子还会出现语言发展迟缓、表达困难等。大脑的学习有赖于身体感觉的输入,感官统合协调的孩子其大脑会发挥其指挥身体及感官的能力。

为什么会出现感统失调
孩子在成长发育的过程中由于成长空间相对狭窄,加上各种感觉刺激机会大幅度减少就容易导致感统失调,比如发育迟缓、自闭症等等都和感统失调有一定的关系。
家长们都知道孩子感统失调可以通过感统训练改善,但并不是将孩子送到感统训练机构就可以完全放手不管了。孩子们每天接触最多的其实就是自己的父母,所以家长们可以在家带孩子有意识地做一些感统训练为辅助。
今天就给各位家长介绍几个在家就能做的亲子感统训练。
1.与别人玩接球游戏;
训练目的:社交能力/手臂的运动能力
训练要求:家长与孩子对面而坐,家长把球递给儿童,鼓励儿童把球同样递给家长。
难度设置:A开始时家长可把球直接放入孩子手中;B家长把球伸向孩子,鼓励他/她伸手来接球。C当孩子主动把球给家长时,家长应该说“谢谢”。
帮助给予:如果孩子没有接球、给球的主动性,请另外一位成人给予身体指导,直到孩子开始有主动接、给球的意识,逐渐地撤销给予的帮助。

2.能抓着滚动的球,并把它推回去;
训练目的:手臂的运动能力/手眼协调
训练要求:家长与孩子面对面坐在桌子两端,家长把球推给孩子,鼓励他伸手把球接住并推回给家长。
难度设置:A开始时需要在一手臂的距离内进行推、接球,鼓励孩子双手接球。推球则用右手从右往左推。B逐渐地把距离拉大,并鼓励孩子用双手往外推球,用单手接球。
帮助给予:开始时需要另外一位成人的身体协助,注意培养孩子在每一难度的独立操作技能,然后逐渐撤销帮助的程度。

3.俯卧大龙球抓东西;
训练目的:改善身体协调,强化手眼协调及双侧肢体的平衡控制,促进运动企划能力。
训练要求:协助孩子俯卧到大龙球上,保持平衡姿势。把孩子喜欢的一个玩具放在大龙球滚动时孩子伸手可触的地方。协助孩子卧在球上前后慢慢滚动,让孩子探身去摸玩具,必要时可使用会发声的玩具,以帮助孩子辨明玩具所在的方位。
难度设置:
(1)开始时玩具只放在很近的距离,让孩子容易取到;
(2)逐渐地玩具可以放稍远一点,并在孩子探身取球时提醒他(她)尽量自己保持身体的平衡。
帮助给予:(1)由始至终的身体协助;(2)口头指导或提醒。
4.能弯腰并用手触摸脚指头5-10次;
训练目的:增进身体的柔软度及体能。
训练要求:在孩子的脚趾头上分别贴一贴纸,让儿童弯腰揭下。
难度设置:A开始时先让孩子把脚放在矮凳或最后一级楼梯上尝试并且只揭1-2张贴纸便可;B孩子掌握技巧后可要求一次性揭掉5或10张贴纸。
帮助给予:家长需要在孩子旁边或身后协助,用双手轻压孩子的双膝,如孩子无法同时弯腰及伸直膝盖,可让他扶着桌子的边缘进行尝试。

5.会走上、下倾斜约15度的小斜坡;
训练目的:重心、平衡、膝盖及小腿肌肉的控制能力。
训练要求及帮助给予:上斜坡:开始时家长先站在斜坡上孩子跟前,拉着孩子的双手协助;孩子的技巧纯熟后可站在其身后,只在他有需要的时候推或扶持孩子前进。下斜坡:开始时家长站在孩子身后,双手从孩子双肩上往下放在孩子胸前,鼓励他扶着你的手下斜坡;孩子的技巧纯熟后尝试在他双手放置两件小玩具,让他在不用搀扶的情况下下斜坡。
难度设置:A走上斜坡;B双手拿物走上斜坡;C搀扶下下斜坡;D独自下斜坡
如果您身边有自闭症倾向或者自闭症孩子所出现的问题,您可以关注+【私信】我来帮助您解决所有的问题。
相关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