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取威虎山黑话片段(一场电影吓坏杀害杨子荣的凶手,《智取威虎山》背后的真实故事)
Posted
篇首语:我们用人生最好的年华做抵押,去担保一个说出来都会被人嘲笑的梦想。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智取威虎山黑话片段(一场电影吓坏杀害杨子荣的凶手,《智取威虎山》背后的真实故事)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智取威虎山黑话片段(一场电影吓坏杀害杨子荣的凶手,《智取威虎山》背后的真实故事)
京剧《智取威虎山》改编自小说《林海雪原》,“少剑波”的原型正是小说的作者、山东龙口人曲波。
与虚构的“少剑波”不同,杨子荣是真实的人物,他的原名叫杨宗贵,山东省牟平县嵎峡河村人。
本文要说的是杨子荣及其家人的真实故事,也要说一说曲波和活泼可爱的“小白鸽”。
![](https://img.cha138.com/20230529/b0b0c7408d1345bf87c429de76974c55.jpg)
少剑波 曲波
曲波与《林海雪原》
曲波是山东黄县(今龙口市)人,原名叫曲清涛。1923年,曲波出生于一个贫农家庭,他虽然念过五年半私塾,却熟读了《说岳全传》、《水浒传》、《三国演义》等中国古典小说。
15岁那年,曲波参加了八路军,他先后担任过连、营级指挥员,抗战胜利之后,曲波随山东军区部队开赴东北。
部队到达东北后,曲波所在部队改编为牡丹江军区二支队,曲波担任了二支队二团副政委,杨子荣当时是二团三营七连一排一班战士。
由于团长和政委因故没有到位,因此,曲波实际上是二团的“一把手”,实际指挥了整整一个冬天的剿匪战斗。
曲波后来在辽沈战役中身负重伤,不得已于1955年2月转业到了地方工作。
因为对一些人生搬硬套苏联经验的做法有意见,曲波挨了批评,并被要求“深刻检讨”。
曲波对此满腹委屈,“闭门”写检讨书的时候,曲波想起了战争年代同生共死的战友们,情绪激动的时候,他在白纸上写下了一长串战友的名字:
杨子荣、高波、陈振仪、栾超家、孙大德、刘蕴苍、刘清泉、李恒玉……
也就是这个时候,曲波产生了写一部小说的念头,并很快动手写了几个章节。
曲波的创作动机很单纯,他想让更多人知道杨子荣、高波等战友们的英雄事迹。
然而,写一部小说远不是想象中的那么容易,15万字的初稿刚刚写完,曲波就把它扔进了火炉。
曲波的夫人问他:“为什么把稿子烧了啊?”
曲波只说了三个字:“不满意。”
曲波后来调任一机部设计院副院长,安顿下来之后,曲波又开始动笔创作。
当时,曲波在设计院的工作非常繁忙,他只能在晚上和休息日写作,曲波的夫人回忆说:“为了写作,曲波几乎利用了所有的空闲时间。”
1956年8月,曲波终于完成了小说初稿,他给自己的头一部小说起名为《林海雪原荡匪记》。
接下来,曲波带着稿件去了作家出版社,在编辑的指点下,曲波对这部小说进行了修改,并在小说里增补了女卫生员白茹(“小白鸽”)这个人物。
没想到,“小白鸽”白茹后来成为这部小说的亮点之一,因为小分队中只有白茹一个女性,而且还是“少剑波”的恋人。
正因为有了“小白鸽”,这部小说原来的叙事风格不再那么机械,在叙述一场接一场战斗的过程中,“小白鸽”的出现堪称“神来之笔”。
尤其要说的是,“小白鸽”白茹这个小说人物的原型就是曲波的夫人,而“少剑波”这个人物的原型正是曲波,因此还有过这样一段趣事:
《林海雪原》出版后,曲波有一次见到贺老总,贺老总问曲波:“听说《林海雪原》是你们一机部的同志写的,你知不知道这个人?”
曲波回答道:“是我写的。”
贺老总追问道:“你爱人白茹来了吗?她现在还好吗?”
曲波连忙解释说:“贺老总,白茹不是我的爱人。”
贺老总笑道:“叫什么名字无所谓,反正你就是少剑波,白茹就是你的爱人。”
曲波老老实实说:“老总,我确实有所参照,但也有不少虚构的东西。”
“那不重要,少剑波和小白茹都是好兵,我喜欢。”多少年之后,曲波还记得贺老总当时的笑脸。
![](https://img.cha138.com/20230529/3a06062d47ad4503b036e0066866c666.jpg)
京剧《智取威虎山》少剑波
1957年,作家出版社和人民文学出版社先后出版了曲波的长篇小说《林海雪原》。
这部小说先后被译成英文、俄文、日文、蒙古文、朝鲜文、越南文、挪威文、阿拉伯文,光在国内的发行量就超过了300万册。
《林海雪原》还先后改编成电影、电视剧和京剧等文艺形式,尤其是根据小说改编的京剧电影《智取威虎山》,电影一经上映便在全国形成了巨大的反响。
直到现在,京剧《智取威虎山》中的几个经典唱段仍然那么优美动听,“杨子荣”、“少剑波”等人物形象依旧深入人心。
真实的杨子荣,真实的“智取威虎山”的故事。
杨子荣原名杨宗贵,他出生于山东牟平县宁海镇嵎峡河村,因为家境贫困,杨宗贵12岁就跟着父亲“闯关东”。
在辽宁安东(现在叫丹东),杨宗贵当过童工、矿工,还给大户人家当过“护院”。
在日本人开办的鞍山铁矿,杨宗贵挨过日本监工的鞭子,实在气不过的时候,杨宗贵也会跟日本人“硬碰硬”对着干。
有一次,日本监工又要对杨宗贵动粗,杨宗贵一怒之下抢过鞭子,痛打了监工,也因此逃回了山东老家。
抗战胜利之后,八路军在杨宗贵的家乡招兵,杨宗贵萌生了当兵的念头,因为当地的形势还很复杂,为了不让家人受牵连,在报名的时候,杨宗贵给自己起了一个新名字-杨子荣。
刚入伍的时候,领导把年纪偏大的杨子荣分配到了炊事班,这让他非常不满,几番请求之后,上级终于把他调出了炊事班。
不久之后,杨子荣所在的部队奉命挺进东北,一到东北,杨子荣就受到了上级的关注。
因为在东北生活过,杨子荣对东北的风土人情、地理环境非常熟悉,因为给大户人家当过“护院”,杨子荣还跟土匪打过交道,甚至会说不少土匪“黑话”。
当杨子荣所在的牡丹江军区二团开始“剿匪”行动的时候,杨子荣的长处就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1946年3月,胆识过人的杨子荣孤身闯入土匪巢穴,通过宣传土改政策和俘虏政策,并巧妙地利用了土匪的内部矛盾,杨子荣兵不血刃地降服了400多个土匪。
杨子荣因此一战成名,牡丹江军区给他记了“特等功”,同时授予他“战斗英雄”荣誉称号。
到1947年初,解放军剿灭了牡丹江附近的大部分土匪武装,只剩下顽匪“座山雕”等少数几个伙土匪仍然在逃。
因为狡猾的“座山雕”常年躲藏在深山老林,二团一直没能将其剿灭。
这个时候的“座山雕”已经跟国民党搭上了关系,对外号称“国民党先遣军支队司令”。不过,“座山雕”已经年近古稀,手底下也只剩下20多个土匪。
为了找到“座山雕”的老巢,杨子荣伪装成土匪,带着五名侦察员一头扎进了深山老林。
几天之后,杨子荣等人在林子里遇到了几个伐木人,稍一攀谈,杨子荣就识破了他们的真实身份。
因为会讲土匪“黑话”,杨子荣在土匪面前没有露出任何破绽,很快就赢得了土匪们的信任,并摸清了这几个土匪的来路。
原来,这几个土匪竟然是“座山雕”的老部下。
杨子荣灵机一动,干脆表露出想要投奔“座山雕”的意思来。
没想到,那伙土匪给杨子荣他们出了个“考题”:想要入伙,总得有个“投名状”吧?
于是,杨子荣跟着几个土匪出了林子,在一个小山村抢了几只鸡。
不巧的是,村里有一个叫顺子的人看到了杨子荣,他也是“闯关东”的山东人,老家跟杨子荣同在一个村。
不过,看到杨子荣一身土匪打扮,顺子没敢跟杨子荣打招呼。
等杨子荣等人通过了“考核”,那伙土匪才放心大胆地带着杨子荣等人进山“拜见三爷”。
![](https://img.cha138.com/20230529/bffaeb7cc46c4011a70c7a2a2e2426e8.jpg)
《智取威虎山》剧照一
有那几个土匪领路,杨子荣他们一路顺风,通过“座山雕”设置的三道哨卡之后,杨子荣等人顺利到达了“座山雕”的老巢。
杨子荣他们首先制服了领路的几个土匪,然后直接冲进“座山雕”的老巢(其实也就是一个木头搭出来的简陋的棚子),一举抓获了包括座山雕在内的七名土匪。
杨子荣不费一枪一弹、不伤一兵一卒就端掉了“座山雕”的老窝,这件事情轰动了二团。
时任二团副政委的曲波在当天的日记里这样写道:“斗智斗勇,大智大勇,杨子荣不简单。”
在创作《林海雪原》的时候,曲波就引用了这个战例,为了让故事更精彩、情节更生动,在描述这个战例的时候,曲波也揉入了其他一些剿匪经历。
杨子荣究竟是怎么牺牲的?谁是杀害杨子荣的凶手?
1968年,根据曲波的小说《林海雪原》改编的京剧电影《智取威虎山》风靡全国。
一天晚上,牡丹江某村正在放映露天电影《智取威虎山》,当银幕上出现“杨子荣打虎上山”这段情节时,一个突发情况引起了民兵的注意。
只见一个名叫孟老三的村民双手抱头、浑身发抖,脸色也变得十分苍白。
民兵当即把孟老三带到一旁询问,经过反复教育和追问,惊恐万状的孟老三终于开口坦白了。孟老三承认,自己就是当年枪击杨子荣的那个土匪。
民兵们连夜把孟老三押解到派出所,在公安民警面前,孟老三交代了自己开枪打死杨子荣的经过。
1947年2月20日,杨子荣奉命追剿土匪刘俊章、丁焕章和郑三炮,在海林县山区的一片林子里,杨子荣带领几个战士冲进土匪的小木屋。
屋里的土匪迅速反应过来,举枪就要还击。
说时迟,那时快,杨子荣果断开枪,却不料,当杨子荣扣动扳机时,由于天气实在太冷,枪栓被冻死了。
就在这一瞬间,土匪的枪打响了,几发子弹打中杨子荣的左胸部,杨子荣当即中枪倒地。
其他战士与土匪发生了激战,几分钟之后,大部分土匪被歼灭,只有孟老三趁乱逃跑了,这一逃就是二十多年。
就在杨子荣牺牲前的一个月,他的好战友高波在与土匪的战斗中不幸被俘,土匪扒掉高波的衣服,把他绑在一棵大树上,在零下40多度的环境下,高波被活活冻死。
![](https://img.cha138.com/20230529/294195b4794b41dab0ca0eeefa28dac3.jpg)
《智取威虎山》剧照二
大家肯定想知道,人民政府会怎样惩罚孟老三这个杀害杨子荣的凶手?
在铁窗里,孟老三向民警交代说:“我这二十多年来一直担惊受怕,就怕别人知道自己当过土匪。”
孟老三又说:“解放军冲进来的时候,我们都被吓得晕头转向,稀里糊涂就开了枪。”
民警问孟老三:“你怎么知道被你打中的就是杨子荣?”
孟老三说:“第一个冲进来的解放军中枪倒地的时候,我听见有人喊他的名字了,我记得清清楚楚,二十年都没有忘记,他们喊的就是杨子荣这个名字。”
后来,人民法院经过审判,判处孟老三八年有期徒刑,孟老三受到了应有的惩罚。
杨子荣牺牲了,因为改了名字,地方政府没办法通知杨子荣的家属,因此还闹出了许多误会。
杨子荣牺牲后不久,二团为杨子荣举办了一场追悼会,曲波主持了追悼会,并向牡丹江军区报告了杨子荣的英雄事迹。
让人没有想到的是,在杨子荣远在山东的老家,杨子荣的家人却因为他而蒙受不白之冤。
原来,当年那个认出杨子荣的顺子此时已经回到了山东老家,他向村干部报告说:“我亲眼看到杨宗贵跟土匪在一起,手里还拿着枪。”
由于顺子说得有鼻子有眼,加上杨子荣的母亲宋学芝和媳妇许万亮根本解释不清,村干部也就认定“杨宗贵当了土匪”了。
于是,杨家人莫名其妙地成为了“土匪家属”,因此备受村里人的非议和排斥,1952年秋,一直不知道丈夫音讯的许万亮身心俱疲,临终之际,许万亮说了一句“宗贵不会当土匪”就闭上了眼睛。
寻找杨子荣
1969年,总理陪同来访的美国客人观看了《智取威虎山》,演出结束后,美国客人问:“杨子荣是不是人为塑造出来的英雄?”
总理毫不犹豫地回答说:“杨子荣是真实的、在中国家喻户晓的英雄,这是没有什么疑问的。”
美国客人说:“我很想见见英雄的后人,当面表达我们对这位英雄的敬意。”
总理马上询问身边的工作人员:“能不能尽快联系到杨子荣的亲属?”
工作人员为难地摇摇头,总理随即指示:“你们马上联系民政部门,一定要想办法尽快找到杨子荣的家人。”
事实上,《林海雪原》的作者曲波也一直在寻找杨子荣的家人,不单因为杨子荣是《林海雪原》中的关键人物,更因为杨子荣是他当年的老部下、老战友。
但是,因为战时资料残缺,再加上年代久远,曲波一直没能找到杨子荣的家人。
1966年,为了纪念牺牲在海林的剿匪英雄杨子荣,海林县民政局的关会元同志专程来到北京,向曲波了解有关杨子荣的事情。
曲波说,《林海雪原》发表之后,他收到了很多烈士家属的来信,唯独没有收到杨子荣家属的来信。曲波猜测,也许杨子荣的家人已经不在了。
不过,曲波还是给海林县的同志提供了一些信息,他们好不容易才确定:杨子荣应该是山东省胶东地区人。
两年之后,关会元同志费尽周折找到了杨子荣生前所在部队,并找到了跟杨子荣一起参军的几个战友。
根据战友们的回忆,关会元同志大致知道了杨子荣的相貌:杨子荣身高一米七左右,络腮胡子,颧骨稍高,浓眉大眼,年龄和相貌与曲波在小说中描述的杨子荣非常相像。
一年之后,按照总理的指示,有关部门组成的调查组前往山东省胶东地区寻找杨子荣的家人,出发之前,调查组与曲波和关会元同志互通了信息。
一个星期之后,调查组得到一条重要线索,牟平县城关公社的民政干部向调查组反映,许多年前,有一位老太太经常到民政部门来找她的儿子。
老太太说,她的儿子杨宗贵当年参加了八路军,从此以后就没了音讯,老太太还说,村里有人在东北见到过当了土匪的杨宗贵,因为这个说法,村里还停止了她家的军属待遇。
民政干部说,县民政局后来专门调查了老太太反映的情况,认为没有证据证明杨宗贵是土匪。于是,县民政局就把杨宗贵定为了“失踪军人”,次年,杨家又收到一张“革命牺牲军人家属光荣证”。
调查组立即把这个情况告诉了远在北京的曲波,曲波认为,当年确实有不少战士在入伍时改了名字,杨子荣当时很可能也改了名字。
找了这么多年,大家的目光终于聚焦到了杨宗贵身上,于是,调查组赶往杨宗贵所在的村子,并很快找到一位当年跟杨宗贵一起参军的战友。
那位战友回忆说,“我们参军的时候都没有报真名,那是因为家乡当时的局势还很复杂,我们不想让家里人遭到反动派的报复。”
紧接着,这位老战友说出了一句让调查人员特别开心的话:”我记得杨宗贵报名时用的就是杨子荣这个名字。”
老战友还说,“子荣”是杨宗贵的“字”,杨宗贵的哥哥叫杨宗福,字“子禄”,杨宗贵是杨家老二。
到此为止,调查组基本确认杨宗贵就是杨子荣,遗憾的是,调查组始终没能找到一张杨宗贵的照片。
考虑到杨子荣身份的特殊性,调查组不敢在缺乏实质性证据的情况下轻易下结论,因此,寻找杨子荣这件事情又“搁浅”了。
1974年,曲波重回老部队,在一个老战友那里,曲波意外发现了一张合影照片。
![](https://img.cha138.com/20230529/63ab8103b4a54a349cdcc13dad87cb67.jpg)
英模合影(后排左四位杨子荣)
这张照片拍摄于1946年,是杨子荣被评为二团“战斗模范”后与战友们的合影。
曲波一眼认出了照片上的杨子荣,他欣喜若狂找到摄影技术人员,将杨子荣的放大再放大,通过翻拍后,曲波把照片交给了调查组的同志。
拿到这张有关键作用的照片,调查人员会同海林县的关会元和“杨子荣排”的同志再次来到山东,在县民政局同志的带领下见到了杨子荣的哥哥杨宗福。
看到调查组拿出的照片,杨宗副的眼角顿时湿润了,他激动地说:“这不就是俺兄弟嘛!”
同村的村民也都说:“他就是俺村的杨宗贵,错不了。”
一切都真相大白了,关会元同志也激动地对杨宗福说:“你家宗贵就是《智取威虎山》里的那个杨子荣啊!”
县民政局的同志说:“你弟弟杨宗贵是英雄,不是土匪。”
遗憾的是,杨子荣的妻子早在1952年去世,英雄的母亲也在1966岁带着遗憾离开了人世。
直到临终之前,老太太依然执着地认为“俺们家宗贵怎么会是土匪……”
![](https://img.cha138.com/20230529/c9c4e33368a940e18dc830f1e49396e4.jpg)
杨子荣唯一的照片
等调查人员离开之后,杨宗福马上来到到母亲和弟媳的坟地,他拿着弟弟的照片,泣不成声地告诉她们:“俺们家宗贵是英雄,他就是戏匣子里那个杨子荣啊。”
到此为止,困扰人们二十几年的疑问终于水落石出,英雄的家人终于知道了亲人的下落,一直在寻找杨子荣的人们也松了一口气。
杨子荣的儿子叫杨克武
2004年10月,因为一桩诉讼案,一个名叫杨克武的山东汉子突然出现在了公众视线之中。
人们发现,杨克武的身份非常特殊,他是剿匪英雄杨子荣的儿子,被告人是电视连续剧《林海雪原》的制作单位。
杨克武状告电视剧制作方的理由是:电视剧《林海雪原》制作方在剧中使用杨子荣的真实姓名,却随意虚构情节,丑化英雄人物,侵犯了杨子荣的隐私权和名誉权。
消息一出,顿时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和热议,人们议论比较多的是两个问题:
其一,有消息透露,杨克武并不是杨子荣的亲生子,杨子荣夫妻曾经有一个女儿,不过,这个孩子早在杨子荣参军之前就夭折了。
其二,人们怀疑杨克武此举是为了“图名”、“图利”。
关于杨克武身份的问题,人们很快就找到了答案:
1952年,杨子荣的妻子因病去世,在操办丧事的时候,因为当地有“儿女送葬”的习俗,杨子荣的母亲宋学芝自作主张,将老大杨宗福的儿子杨克武过继给了杨子荣。
就这样,杨克武成了杨子荣名义上的儿子,办完丧事之后不久,杨子荣的母亲还去有关单位办好了相关手续。因此,杨克武应该是杨子荣的养子。
关于“名利”,杨克武也以事实打消了人们的疑虑。
首先,当杨子荣的身份得到确认之后,县政府告诉杨克武,作为杨子荣的儿子,杨克武可以领取烈士家属补贴。
但是,杨克武始终没领这笔钱,他的说法是:“我自己能够养活自己,不需要国家的特殊照顾。”
杨克武还有一句话:“如果用了这笔钱,我以后没有颜面去见九泉之下的父亲”。
1991年,牟平县政府在杨子荣当年参军时集合的地方修建了“杨子荣烈士纪念馆”。
“杨子荣烈士纪念馆”建造完成后,杨克武曾经有过一次“发财”的机会,一个开发商找到杨克武,劝说他将杨家老屋改造成红色旅游景点“杨子荣故居”。
这样,杨克武不仅可以拿到一大笔安置费,每年还能拿到“杨子荣故居”的旅游收益分红。
杨克武没有为此动心,他的想法是:老屋是父亲当年住过的地方,是自已仅存的念想,不是用钞票可以买来的。
说到底,杨克武打官司既不为名,也不为利,杨克武只想以一己之力维护父亲的光辉形象。
遗憾的是,因为这样那样的理由,杨克武的诉讼被法院驳回了,对杨克武来说,这样的结果既不可接受,又无可奈何。
可喜的是,我国于2020年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英雄烈士保护法》,保护先烈名誉从此“有法可依,有法必依”,英雄先烈不会再受任何人的污蔑。
![](https://img.cha138.com/20230529/de3de69c1b974077ab19db2bd3fdf4f3.jpg)
杨克武接受采访
结语
“以深切的敬意献给我英雄的战友杨子荣、高波等同志。”这是曲波写在《林海雪原》首页上的话,它道出了曲波的创作动机。
在《林海雪原》后记中,曲波深情款款地写道:
“及抵家,一眼望见那样幸福地甜睡着的爱人和小孩子,一阵深切的感触涌上我的心头……”
“我的宿舍是这样的温暖,家庭生活又是如此的美满,这一切,杨子荣、高波等同志没有看到,也没有享受到。”
“但是,正是为了美好的今天和更美好的未来,在艰苦的年月里,他们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
曲波这段话写得情深意切,它是曲波的肺腑之言,也应是全体中国人民的心声。
当我们享受和平、安乐的生活的时候,我们应该懂得珍惜,学会知恩图报,千万不要忘记为之献出一切的革命先辈们。
相关参考
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杨子荣在只身到达威虎厅后,受到土匪的围攻和盘问,杨子荣镇定自若。他唱:“虽然是只身把龙潭虎穴闯,千百万阶级弟兄在身旁。任凭那座山雕凶焰万丈。为人民战恶魔我志壮力强。”唱完之后座山雕...
智取威虎山经典片段黑话意思(《智取威虎山》中的土匪黑话你能听懂多少?)
相信就算没有看过《智取威虎山》的伙伴也知道「天王盖地虎,宝塔镇河妖」这句经典土匪黑话。土匪的黑话,也叫暗语。凡是在江湖上闯荡的人,不懂这些黑话寸步难行。新入伙的人,更是要过好语言关。土匪流行黑话的原因...
智取威虎山土匪(1968年,一老人听完样板戏《智取威虎山》后自首:我杀了杨子荣)
《智取威虎山》改编自著名军旅作家曲波的《林海雪原》,这是根据其亲身作战经历写成的一部剿匪小说,因为曲波指导了那场剿匪战斗,所以故事情节极为真实,战争场面代入感极强。可惜的是文学作品毕竟有着修饰的成分,...
智取威虎山土匪黑话(一个“肉票”的回忆:土匪讲究“七不抢八不夺”,满嘴都是黑话)
得益于前些年抗日神剧的宣传,土匪给大家的印象要么是积极参加抗战、保家卫国的正义形象,要么是水浒传里那种讲究江湖义气、敢于抗争的英雄形象。现在的影视剧,已经很少有描写土匪为祸乡里的内容了,但真实的土匪很...
...剧。不过这些红色京剧大多数都是改编自小说,尤其以《智取威虎山》最为出名。《智取威虎山》主要讲述的是侦查员杨子荣接到了命令,带着几个兄弟去威虎山做卧底,之后就是跟威虎山上的匪首座山雕斗智斗勇,并且取得了...
...剧。不过这些红色京剧大多数都是改编自小说,尤其以《智取威虎山》最为出名。《智取威虎山》主要讲述的是侦查员杨子荣接到了命令,带着几个兄弟去威虎山做卧底,之后就是跟威虎山上的匪首座山雕斗智斗勇,并且取得了...
洛阳悦达(平顶山女子遭杀害埋尸,凶手竟是其情夫原因让人意想不到)
...黄婷通讯员蒋一帆男子因感情纠葛心生怨恨,持刀将女子杀害后埋尸灭迹。7月25日,叶县公安局通报,这起用13个小时侦破的故意杀人案,犯罪嫌疑人王磊已被抓获。婚内出轨,平静家庭笼罩阴影王磊1985年出生在叶县廉村镇一普...
洛阳悦达(平顶山女子遭杀害埋尸,凶手竟是其情夫原因让人意想不到)
...黄婷通讯员蒋一帆男子因感情纠葛心生怨恨,持刀将女子杀害后埋尸灭迹。7月25日,叶县公安局通报,这起用13个小时侦破的故意杀人案,犯罪嫌疑人王磊已被抓获。婚内出轨,平静家庭笼罩阴影王磊1985年出生在叶县廉村镇一普...
扬子燃气灶维修(黄圣依晒与杨子的日常,杨子在厨房秀颠勺,但不知道灶台火怎么开)
...见笑了!我们可以看到视频中,公布了几个小日常的生活片段,如两人在厨房一起做饭菜,杨子做主厨,但连燃气灶怎么打火都不会;又如在家里因贴窗花纸是使用米汤还是米粒来粘而起分歧等等,黄圣依就坚持自己的观点是对...
恐怖电影排行(惊悚类”10部高分电影,部部惊心。你看过几部?)
...犯剧情介绍:轮船爆炸,巨款失踪,几个人的犯罪团伙在一场行动中一个一个的死亡,警方顺藤摸瓜,查明真相,最后的凶手又会是谁呢?第六感TheSixthSense(1999)剧情介绍:心理医生治疗抑郁儿童,原来小孩有能发现灵异事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