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宁厨具普宁厨具设备(特区40年轮丨1981:汕头特区建设为什么比深圳珠海起步稍晚?)

Posted

篇首语:一万年来谁著史,三千里外欲封侯。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普宁厨具普宁厨具设备(特区40年轮丨1981:汕头特区建设为什么比深圳珠海起步稍晚?)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普宁厨具普宁厨具设备(特区40年轮丨1981:汕头特区建设为什么比深圳珠海起步稍晚?)

【编者按】

今年是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兴办经济特区,是党和国家为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的重大决策。站在改革开放最前沿,经济特区勇扛历史责任,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埋头苦干,创造了不凡的业绩。汕头经济特区,是经济特区发展的一个生动缩影。40年来,一代代汕头经济特区建设者用智慧和汗水,为激情澎湃的“特区故事”写下了辉煌的汕头篇章。

即日起,南方日报推出“致敬特区40年 汕头再出发”系列报道,回顾改革开放历史进程,总结汕头经济特区发展经验,进一步讲好改革开放故事、特区故事,振奋新时代改革开放再出发的精气神。敬请垂注!

如果说1980年是中国经济特区的初创之年,那1981年则是汕头经济特区的起步之年。

1981年9月,广东省委批准汕头经济特区起步建设。同年11月,汕头经济特区管委会正式成立,汕头经济特区迈入实质性建设步伐。

龙湖区政府大楼是原汕头经济特区管委会大楼。杨立轩摄

一砖一瓦、一草一木,汕头特区从龙湖一片沙丘带起步,成为矗立在南海之滨的现代化城市,可谓是“昔日荒地沙丘,今朝玉宇琼楼”。而这,正得益于当时汕头经济特区管委会打下的坚实根基。

特区故事,从这里开篇。

管委会成员既做管理又当工人

汕头经济特区管委会第一任主任刘峰在所着一书《回顾与反思》(中央文献出版社2012年5月第2版)中曾提到,1981年10月8日,是他“人生中一个重要机遇”——那一天,广东省委批准:刘峰任汕头市委副书记兼汕头经济特区管委会主任。

彼时,他担任普宁县委书记已有4年时间。得知自己将调到改革开放第一线的汕头特区工作,刘峰在普宁的最后一场赴泰考察访问尤为细心。在呈报国务院侨务办公室的报告中,刘峰就加强对外开放提了几点建议,其中包括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大胆吸引外资。这段考察经历对其后续参与特区建设大有裨益。

【1981年光影】特区成立初期的管委会大楼,即现龙湖区政府。杨立轩 翻拍

“我是很幸运的,能赶上难得的历史机遇,与汕头人民共同承担历史赋予的重任。”刘峰回忆,“从此我就奔赴龙湖的黄沙滩上,进行创办汕头特区的事业。”

1981年11月14日,这是让所有汕头人民都铭记的日子,汕头经济特区管理委员会正式宣告成立。

不过,成立后的特区管委会,却经历了一番挑战。

特区创办之初,暂时由汕头市外贸局在公园路的办公楼中拨出一层,作为特区管委会的临时办公地点,特区的开发区选在距离市中心3公里之遥的龙湖村旁,经过短时间的筹备就搬迁了。

彼时,汕头经济特区管委会,只有37名工作人员,还有市里拨给的600多万元和一辆破旧的吉普车。刘峰在《回顾与反思》里说:“就这么一点‘家当’,对特区建设来说是‘杯水车薪’,根本解不了渴。”

书中写道:当时特区的工作真是千头万绪,平整土地、调配劳力、运输材料、管理工具、行政事务等都需要人,但管委会总共才“30条枪”,都忙得脚打后脑勺,早就是“超负荷运转”。即使如此,每当满载钢材、水泥的卡车接踵而来时,大家还得“客串”一下,充当临时装卸工,帮搬运工人一起,在工地吃饭时,还要和群“蝇”作斗争。

尽管如此,他们还是怀着对特区的美好期待撸起袖子干了起来。1982年植树节,特区组织在龙湖沟畔栽树时,时任管委会副主任的杨峰就当场作诗一首:“龙湖春雨洗沙尘、植树青青景色新,劝君多栽一支柳,它日成荫福后人。”在刘峰看来,“这首诗较好的表达了当时特区管委和同志们的共同理想和愿望。”

搭起竹棚既作食堂又当会议室

《回顾与反思》提到,1982年,汕头市政府再无偿划拨一批土地给特区管委用于开发,其中包括龙湖沟畔的一座三层小楼。这栋楼原是汕头市郊农科所的办公地点,总面积400平方米。

【1981年光影】特区管委会临时办公楼。杨立轩 翻拍

管委会的主任室、会议室、接待室和工作人员的办公室挤在二、三层,一层是农业公司的用房。条件虽比在工地上的竹棚好,但家具少得可怜,办公桌不够用。为了少花钱,有的工作人员只好坐在铁箱或木箱上办公。为了解决吃的问题,就在小楼前面的空地上,用竹棚搭起简陋厨房和食堂。

谈起这一段,刘峰语气幽默:“美其名曰食堂,里面既无桌子,又无椅子,只是让大家排队买饭时有个遮阳挡雨的地方。这食堂还是多功能的,兼做管委会的会场,大家开会、听报告时都是席地而坐,下面只铺上草席或旧报纸。这里也是海内外宾客的接待处,过了多少年后,有的华侨及外商给我开玩笑时,还谈到当时在这个多功能厅接待他们的情景。”

当时,特区的办公时间是上午8时至下午5时30分,因为市区至龙湖没有公共汽车,大家索性“特事特办”,将原与市区一样的办公时间表给打翻了,做到中午吃完饭不休息,接着上班。不过,管委会并不是没有车。刘峰回忆,管委会唯一的旧吉普车,平时接路途较远和年纪较大的同志上下班,但一有任务,车子赶不回来,下班时大家就当“步兵”,从龙湖步行数公里回市区自己的家。

刘峰也有自己的习惯——他坚持每天早晨5时多起床,从市区外马路南北园巷的住家出发,慢跑加步行6公里到龙湖,然后环绕建设工地看一看,7时多往管委会食堂吃饭。“一碗稀饭,一碗咸菜,吃完就上班,天天如是。”《艰辛的崛起——汕头特区创业十年》(汕头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1版,以下简称《艰辛的崛起》——编者注)一书如此描述。

“不带水分地把工作做好”

除了环境上的艰苦,当时,特区管委会的建设者们还面临着另一个挑战:资金筹措极端困难。1982年开始,特区每年能拿到的资金只有省划拨的640万元。既缺钱,又必须加快建设步伐,才能进行基础设施建设,为特区营造良好的投资硬环境。

通过集思广益,管委会决定最大限度地压缩行政管理费用,最低的一年只占财政总支出的3.4%。路、电、水、电讯等基础设施建设,尽量考虑如何跟市区的设施连接、联网或扩建,充分利用市区原有的基础,以求达到用较少的投资,较快地完善投资硬环境的目的。

事实上,这正体现了特区建设初期的一大特色——“走求实之路”。

由于客观条件限制,汕头经济特区启动比其他兄弟特区延缓一年。特区建设之初,与深圳、珠海相比,呈现出起步晚、规模小、速度慢的特点。而汕头特区管委会领导班子一上任就有一个指导思想,不大铺摊子、广建楼宇;不盲目追求规模、速度,只求“不带水分地把工作做好”,量力而行。

正是这样一支从实际出发、求实务实的队伍,一边摸索、一边探路地建设特区。汕头特区一开始,就是在国家确定给的1.6平方公里的加工区,规划为三期,并分为5小片区。第一小片区只有0.2平方公里,管委会在“0.2”上做好文章,一步一个脚印开拓。

谢镇安曾参与特区通用厂房、管委会办公楼、综合楼的建设。余丹摄

对于特区初期建设,今年73岁的谢镇安印象深刻。36年前,他作为广东省第二建筑工程公司的施工工长,参与了特区通用厂房、管委会办公楼、综合楼的建设。当年施工点滴,他仍然清晰地记得,这得益于他的一个好习惯:每次下工地,他都随身携带小本子,记录下施工的数据和细节,至今他还仍完好保存着当年施工的一些手绘图纸和这些数据记录本。

泛黄的纸页上,记载着管委会办公楼的建设数据——1984年6月7日,在工地办公室参与了打桩图纸会审;建设面积14441平方米;竣工时间1986年10月26日……点滴文字和数据,都见证管委会办公楼拔地而起背后的艰辛与不易。

谢镇安说,当年施工技术远不如现在的先进,作为施工工长,他要承担的压力远比工人们大。“一有什么问题,责任就都在我身上,经常是晚上睡不着,起来巡场子。”谢镇安说,当时条件比较困难,工人们都在现场搭棚睡觉,那个时候最担心下雨天,生怕会发生什么意外。好在,最终各个项目顺利竣工交付,这么多年来也未曾发生过质量问题,这成为谢镇安最大的安慰。

在特区初期建设者的努力下,第一期0.2平方公里和第二期0.24平方公里土地完成“五通一平”;紧接着,一幢幢通用厂房建成交付,龙湖宾馆、汕头经济特区管委会办公楼、综合楼等陆续建成,生产生活配套日益完善。

打破桎梏改善“软条件”

特区“走求实之路”,不仅体现在最初的规划建设上,还体现在制度的改革。特区建立之初,“硬条件”不是很理想,如何从“软条件”上弥补?特区管委会首先从体制和人这两方面着手。

从1984年开始,领导干部的“铁交椅”第一个被“搬掉”,即改领导职务无限期委任制为任期制,对领导职务限定一定的任期,期满后必须经过制定的程序,决定其升降或是否连任。建立了两年一次的民主考评干部考核制度,领导干部任期届满后,必须向干部群众做述职报告,接受群众评议和监督。通过深入开展民主评议、民意测验、民主推荐的“三民”活动,建立两年一次的民主考评干部的考核制度,使群众有了决定干部上下、进退的权利,也使得干部意识到群众不是无足轻重,进一步增强公仆的意识。

在进行机构、人事制度等方面改革的同时,特区对用工制度等也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包括打破全民制“铁饭碗”,推行用工“合同制”;在企业实施工资的多种形式和制度的改革,克服平均主义,这些激励机制的创新逐步完善都促进特区整个投资环境的形成,在当时激发了全民学习文化科学的气氛。此外,特区还鲜明地提出“少干预、多服务”口号,先后成立各种服务机构,为落地特区的企业提供服务。

1986年5月1日,当地媒体的一篇报道中写道:“据有关部门统计,目前我国有120家外资企业,汕头经济特区现有24家,占全国外资的五分之一,经营获得成功。”这正是汕头特区创办之初,坚持引进外资、善待外资企业的成果。

汕头经济特区第一个“全国优秀女企业家”林一娜正是特区“特事特办”的受惠者。1983年,汕头经济特区首次面向全国公开招考财务专业人员,她在没有任何人推荐的情况下,以工业会计第一名的实力被特区破格录取。“特区公平竞争的机会和任人唯贤的氛围打动了我。就冲这一点,也值得我大干一场。”30多年来,林一娜的企业也得益于“特事特办”,大胆实施改革制度,直到如今,她还带领公司员工创业至今。

“试办经济特区的好处,就是邓小平同志集中概括的,起到了四个窗口的作用,即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对外政策的窗口。”多年后,刘峰在《回忆与反思》一书中如是写道。时至今日,汕头经济特区开先河而定的许多制定和管理办法,至今仍发挥作用。

汕头特区经济管委会虽然于1993年并入汕头市政府办公室,但在一些特定上呈国务院的文件中,仍需以管委会的名义和文号发文。它以这样的方式,继续见证特区的成长。

【1981年大事记】

●2月28日,汕头市革委会批准成立汕头市经济特区发展公司,与市投资公司合署办公。

●5月18日,汕头特区筹备机构从市政府迁至迎春路市外贸楼办公。

●7月19日,中共中央指出:广东、福建两省在经济调整、体制改革、扩大对外经济技术交流以及建设经济特区等方面,打开局面,创造经验,不仅对两省经济的繁荣,而且对全国经济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8月20日,汕头特区规划建设办公室聘请北京钢铁设计研究总院规划组来汕,联合编制龙湖工业区总体规划。

●11月14日,广东省汕头经济特区管理委员会成立,刘峰任管委会主任。

——摘自《汕头经济特区十年(1981-1991)》

策划:严亮 廖奕文

统筹:辛均庆 杨可

采写:余丹

点击链接·延伸阅读>>>>

特区亲历者说丨张胜光:“特区笔记”记录汕头敢为人先的探索经验

特区40年轮丨1980:汕头特区选址在沙丘地带,这里面大有学问

【作者】 余丹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相关参考

普宁井水处理设备(爱心照亮回乡路)

古树、老井、屋场、祠堂……这些依稀印象、遥远记忆,久久萦绕在漂泊离乡的游子心中,是剪不断的乡愁。如今,依凭这些零星片断,通过多人的帮助和漫长的寻觅,他们迈着蹒跚的步子,圆了数十年的回乡梦。那天,在汕头...

普宁牙科(鮀·恋汕头,这座岛屿小城的人间烟火味儿最抚凡人心)

Loveeachother.最初の気持ちを忘れない、最後までずっとつづく。你想吃雪糕嘛?所有的记忆都是潮湿的。在很久以前,我喜欢一个人,就会好想和TA一起吃吃吃。因为,美食是休止符,可以冻封过往的尘埃。风吹凤凰木,岁月如...

汕头蓝水晶公园好玩吗(汕头居然在1981特区开了一家琉璃鲸)

汕头居然在1981特区开了一家琉璃鲸,之前在微博和抖音一直刷到,那么那么久了终于有机会吃

普宁市好玩的免费景点(普宁兰花谷———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普宁兰花谷,位于普宁云落镇,距离流沙不过十多分钟车程,全路已做水泥硬化,可以驱车直达。半路上有个收费站,每辆车收费5元,摩托,电动车,单车都免费,峡谷在大家来时干干净净,希望大家回去时它也是干干净净。...

普宁哪里有卖鸡苗(中国有个村落,全村人口20万,全村人都姓“陈”)

...大长陇村。旧时大长陇属老潮阳县管辖,1958年5月,划归普宁县(现为县级市);直属军埠镇。常住人口4.5万人,为陈姓,潮汕地区五大村落之一,被誉为全国人口第一村。 大长陇位于广东省普宁市军埠镇东南部,其东接汕头潮南仙...

普宁到海丰有多少公里(广东惠州高潭镇一日降水10344毫米,季风低压是主因)

近几日,广东省出现持续性暴雨天气。广东省气象局监测显示,8月29日08时至30日08时,粤东、珠江三角洲的大部分市县和阳江普降暴雨到大暴雨,其中珠海、中山、江门、深圳、东莞、惠州、汕尾、揭阳8市共84个站出现超过250毫...

揭西县棉湖镇哪里有中走丝线切割(2天刑拘17人普宁警方重拳打击涉盗涉毒等违法犯罪行为)

近期,普宁警方紧紧围绕“飓风2020”和社会治安整治专项行动部署,充分依托智慧新警务,迅速响应、快速出手,强化线索分析研判,重拳打击涉盗涉毒等各类违法犯罪行为,全力维护社会治安大局稳定。8月15日至16日,普宁警...

普宁电子商务(普宁市电子商务销售第一季度交易额达11418亿元)

...林少丽、鲁利韦、聂金秀、记者罗勉报道近日,从广东省普宁市相关部门了解到,截至2020年3月底,该市电子商务交易总额为114.18亿元,同比增长21.26%,迎来了“开门红”。该市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做到疫情...

普宁长城牌抗磨液压油(石油开采作业场景怎么选择液压油浓缩液?)

在石油开采作业中,油田遍布全国,南北跨度大、温差大,最低温度可达到-20℃以下,所处的环境恶劣。因此,一年四季在野外工作的测井车对液压系统的用油要求比较苛刻。某油田测井公司装备的20余台测井车均为进口设备,...

潮汕有什么可以带走的特产(潮汕各地的美食收集整理(二))

...生腌、达濠鱼丸墨斗丸、潮阳鲎粿、达濠鱼饭(打冷)、普宁豆干、普宁豆酱,这次再整理出潮汕地区另外10种地方特色美食:1、澄海卤鹅,苏南卤鹅潮汕卤味对鹅的情有独钟,特别是澄海特产的狮头鹅,更是全身都是宝,从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