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折叠望远镜(昆明改革开放40年全景录:春雷激荡天地新)

Posted

篇首语:幽映每白日,清辉照衣裳。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昆明折叠望远镜(昆明改革开放40年全景录:春雷激荡天地新)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昆明折叠望远镜(昆明改革开放40年全景录:春雷激荡天地新)

冬日昆明,依然温暖如春、鲜花盛开,在蓝天白云、绿水青山的映衬下,春城充满无限生机与活力。

位于呈贡新城龙潭山脚下的昆明南站,从早到晚熙熙攘攘,平均每分钟有百余名旅客从这里往返全国各地。

2015年1月20日下午,正在建设中的昆明南站迎来一位特殊客人——习近平总书记到此视察。他说:“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关键还是要把我们自己的事情做好,把‘接口’做好,才能实现互联互通。”

时至今日,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言犹在耳。

2016年12月28日,昆明南站通车,昆明进入“高铁时代”。紧接着,昆楚大铁路开通,昆明与香港直通高铁……

置身中国号巨轮,40年来,昆明一路风雨兼程,一路澎湃前行,走出了一条跨越发展的路子,书写了一个个催人奋进的“春天的故事”。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昆明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生机与活力,实现历史性跨越,成功入选“改革开放40年经济发展最成功城市”。

40年,昆明人实现从贫困到奔向小康的历史性跨越,完成从“推开窗户,昆明看世界”到“敞开大门,世界看昆明”的历史性转变。

“云南要闯出一条跨越式发展的路子来,努力成为我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春城花都好时节,改革开放再出发。昆明牢记习近平总书记重托,奋进新时代,努力当好云南经济社会发展的排头兵和火车头,朝着建设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的目标砥砺前行。

千年古城的历史跨越

今年11月13日,在参观“伟大的变革——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型展览”时,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改革开放4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下,中国人民艰苦奋斗、顽强拼搏,用双手书写了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壮丽史诗,中华大地发生了感天动地的伟大变革。

时间回到40年前。1978年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正式揭开改革开放的序幕。

历史的鸿篇巨制一旦开启,每一页都是崭新的。

1979年2月4日,昆明市召开区(县)四级干部会议,确定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建设上。春城大地万物复苏、生机勃发。

工业经济率先迎来改革的第一个高潮。

昆明曾是一座有着深厚工业基础的城市,中国第一座水电站、第一挺机关枪、第一架望远镜、第一根电缆线都诞生在昆明。

改革的春风唤醒千年古城。1978年,昆明钢铁厂等4家工业企业率先实行亏损包干,拉开昆明工业企业改革序幕。一年内,昆钢、昆纺等4大亏损户实现扭亏为盈,工业经济进入全面恢复状态。随后,利润包干、承包经营负责制、厂长负责制等一系列改革全面推开,各类企业得到不同程度的放权松绑,企业经营自主权得到增强。这段时期,催生了名噪一时的云南轻工业“五朵金花”。此后,昆明率先在全省对国有大企业实施股份制改造,云南白药、昆百大完成改制登陆A股,昆明机床成功在香港上市。

云内动力股份有限公司也是从这时迎来发展良机,从一个改革开放初期连年亏损濒临破产、靠借钱发工资的企业,发展成为总资产达178亿元的国有大一型企业,以及国家重点扶持的512家企业之一。

云内动力的崛起,不仅仅是一串串不断增长的数字,更是昆明工业在改革开放大潮中发展壮大的最好例证。近年来,随着“工业强市”战略不断深入实施,昆明坚定不移地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工业经济呈现“稳中有升、稳中向好、质效双升”的良好态势,构建起以新兴产业为引领、传统产业为支撑、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的现代工业产业新体系。40年,昆明工业增加值从8.36亿元增长至1159.2亿元,增长137.66倍。

如今,曾是传统意义上制造业“旱地”的昆明,已培育一批独具特色的地标性企业。越来越多的业界“巨头”把研发机构和生产线布局于此,支撑昆明产业攀爬跃升。

在中国工业版图上,昆明坐标日益清晰。

改革开放40年,昆明工业爬过很多坡、上过不少坎,园区始终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上世纪90年代初期,园区于昆明而言还是一片空白,当时的昆明几乎没有新审批工业用地,没有新上工业项目,工业经济比重大幅下降。

1992年5月,昆明经济技术开发区登上历史舞台。创业者手持一纸批文以及20万元开办费,怀揣理想,开始了艰苦创业……紧随其后,作为改革开放的试验区和展示窗口,昆明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昆明滇池国家旅游度假区等先后应运而生。这是一次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探索。截至2017年,全市以工业为主的产业园区共16个,数量居全省第一。园区经济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日益突出,成为拉动地方经济快速增长的重要支撑。进入新时代,昆明工业园区主动求变,开始“二次创业”,正谱写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改革,也唤醒了沉睡多年的土地。

华明升和其他3位村民是呈贡斗南的第一批种花人。1987年,华明升花90元钱买来种球,在自留地上种下第一批剑兰。此后,鲜花种植业像雨后春笋般在斗南迅速发展起来,鲜花也成为一个崭新的产业,成为一座城市的符号。

弹指一挥40年,斗南,已从最初以路为市的50多米长“花街”变成亚洲最大的鲜切花交易市场。2002年12月20日凌晨2时,昆明国际花卉拍卖交易中心在斗南落成“开槌”。这成为斗南花市升级发展的又一重要里程碑,而第一拍的5把玫瑰就是华明升种的。

2017年,斗南花卉交易市场鲜切花交易量达76.34亿枝,交易额63.82亿元,出口额1.7亿美元,远销50多个国家和地区。斗南连续20多年鲜花交易量、交易额、现金量、交易人次和出口额居全国第一。

2017年1月24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夜访斗南花市,提出殷切希望:“现在已经是中国第一、亚洲第一,希望你们向世界第一迈进!”

“斗南有今天,要感谢斗南人的‘追新’精神和开放态度。”作为斗南发展的亲历者和见证者,华明升们也是“斗南精神”的最佳诠释。正是因为斗南人的不断改革、不断创新、不断开放,才使如今的斗南成为国内最集中的花卉产业集群发展区,形成了集花卉种植、包装、交易、冷链物流、科技研发、人才培训、花卉工业、旅游等全程标准化的现代花卉产业链。

改革从农业农村起步。春天播种的种子,裂变出巨大的能量,无数像斗南这样的奇迹被人们所见证。

稻花香里说丰年。40年来,昆明农林牧渔总产值从1978年的7.3亿元,发展到2017年的366.4亿元,增长了49.19倍;1978年农民人均收入180.4元,2017年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3698元,增长74.93倍。成就翻天覆地,发展有目共睹。昆明农业已在深化改革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广阔天地中,从传统农业向高原特色都市现代农业迈进。

产业是经济之本。改革开放40年,是昆明产业规模体量不断壮大、产业体系不断完善、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的40年,也是昆明国民经济蓬勃发展、经济发展提质增效、综合实力不断攀升的40年。40年来,昆明经济总量不断跃升,2017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857.64亿元,为1978年15.06亿元的322.55倍。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41%。2017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长9.7%,居全国省会城市第三位。

党的十八大以来,“产业强市”被提到新的高度。昆明进一步加大产业优化升级力度,按照“一产做特、二产做大、三产做强”的思路,着力推进“188”重点产业发展,基于大生态,依托大数据,重点发展大健康、大旅游、大文创,提速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大力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着力构建高端引领、协调融合、绿色低碳、优质高效的现代产业体系,努力把昆明打造成为在全国乃至南亚东南亚具有区域影响力的现代产业基地。

昆明,已经腾飞;未来,值得期待。

富民强市的活力源泉

东风浩荡春潮涌,勇立潮头破浪行。改革开放40年,是昆明不断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三次产业结构发生深刻变化的40年,第三产业撑起全市国民经济半壁江山,民营经济实现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

楼宇经济被称为“无烟工业”,在不断增加城市高度的同时,也为昆明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带动作用和广阔的发展空间,成为发展加速跑的强力引擎。作为没有工业园区的主城区,盘龙区在发展楼宇经济上进行了有益探索。今年4月,盘龙区荣获“中国楼宇经济最具投资价值城区”称号,仅盘龙区就有商务楼宇83栋,税收达千万元以上楼宇40栋、达亿元以上楼宇14栋;各类总部集团型企业62家,落户盘龙区的世界500强、中国500强企业有25家。

楼宇(总部)经济的高速发展,是全市第三产业发展的缩影。

40年来,昆明的第三产业实现从无到有、从有到优,已成为昆明经济的顶梁柱。2017年,全市第三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5%,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57.3%,对GDP增长贡献率高达60.3%,服务业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最大、拉动最强。三次产业比例由1978年的13.0∶60.9∶26.1调整为2017年的4.3∶38.4∶57.3,现代服务业成为经济转型的新引擎。

数据的变化反映着奋斗的历程。

很多昆明人都还记得,改革开放初期,武成路、青年路聚集了许多卖衣服的小店,服装多从广东沿海一带进货。那时,广州、深圳新潮服装刚上市,3天之内就能出现在昆明街头。1989年,昆明实施旧城改造,将青年路市场整体搬迁到昆明螺蛳湾市场。当时,以豆腐“王十万”为代表的个体工商户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此后,民营经济迎来大发展。1997年,昆明诞生第一家超市,当时拎着“红联超市”的袋子是一种时尚;1999年,昆明首家外资超市沃尔玛大观店开业;如今,昆明城里一座座商业综合体人气满满。

在昆明,有很多白手起家的励志创业故事,沈长虹无疑是典型代表。沈长虹的奋斗史也是昆明民营经济的一部发展史。1981年,沈长虹从浙江来到昆明,在青年路摆摊卖服装。5年后,他在昆明办起一个小作坊,实现从“卖衣服”向“做衣服”的转变。很快,小作坊变成工厂,开始企业化运作。2000年,云南奥斯迪实业有限公司成立。如今,奥斯迪已成为西南三省最大的西服、行业制服生产加工服装企业。

民营经济活则全局活,民营经济兴则全局兴。近年来,为支持民营经济加快发展,昆明市不断加大政策支持和要素保障力度,放宽市场准入,消除各种壁垒,下大力气解决中小微企业和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依法保障民营企业合法权益,切实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经过多年培育,昆明既有昆明制药集团有限公司、云南奥斯迪实业有限公司等大企业,也在大力培育“铺天盖地”的小企业。

2017年,全市非公有制经济实现增加值2270.73亿元,占GDP比重达46.7%,呈现总量和比重双提高的良好势头,成为经济社会发展最具活力的增长点。

2017年8月富信通讯有限公司第一部手机在富民智能终端产业园下线以来,每天约17500台手机在园区生产线上进行组装。项目实现了当年招商引资、当年落地、当年投产的“昆明速度”。今年,公司的智能手机投产,2个月就有40万台智能手机出口到印度、越南、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南亚东南亚国家。

产业的发展,离不开优质营商环境的“保驾护航”。近年来,昆明将优化营商环境作为重中之重,作为体制机制改革、提高经济质量发展的重要突破口,在简政放权、深化商事制度改革、人力资源、减税降费、市场监管、公共服务等方面的改革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2017年9月29日,昆明市“多证合一”改革启动仪式举行,向海外集团控股有限公司等3家企业颁发了营业执照。23个部门的50个涉企证照事项整合到一张营业执照上,实现企业“一照一码”走天下,大幅度缩短了企业开办流程,减少了企业办证数量,降低市场准入制度性交易成本,真正让“企业少跑腿,信息多跑路”。

党的十八大以来,昆明市围绕优化服务环境,大力推进“放管服”改革,出台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实施意见,成为全国省会城市中行政审批项目最少的城市之一;构建“互联网 政务服务 公共资源交易 投资服务 党群服务”的“一网四中心”政务服务体系,加快实施“先照后证”“多证合一、一照一码”等商事制度改革,有效激发了市场活力,形成国家公共资源电子化交易改革试点的“昆明样本”,构建“互联网 公共资源交易 政府有效监管”新格局。

政府权力的“减法”,换来的是市场活力的“加法”。全市平均每天新增市场主体319户。5年来,全市累计新增市场主体53.1万户,年均增长20.6%。

今年11月23日,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民营企业座谈会,省委常委、市委书记程连元,市委副书记、市长王喜良参加会议,听取民营企业家意见建议,帮助民营企业解决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共同研究促进全市民营经济发展的具体措施,全力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壮大。

“昆明是一个可以让自身事业不断攀登高峰的地方。昆明对投资者和资本的吸引力正在不断增加,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将会选择在昆明投资兴业。”昆明市温州总商会会长吴文献说。他的信心,来自昆明面对的南亚东南亚广阔市场,更来自多年来昆明各级党委、政府对企业家的尊重、支持和爱护。

世界版图上的昆明雄心

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时殷切希望,云南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发展战略,努力成为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省委、省政府要求昆明努力当好云南经济社会发展的排头兵和火车头。

建设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成为落实国家使命、实现跨越发展的抓手。

“骑一辆自行车,半天就能把昆明转个遍。”这是很多老昆明人眼里上世纪80年代的昆明城。1978年,昆明的城市建成区面积22平方公里,人口约50万人,相当于现在一个县城的规模。2017年,昆明建成区面积已超420平方公里,相较1978年增长近20倍。

谁也没想到,这样一个地理位置不沿海、不中心,人口、规模不占优的城市,却在随后40年的发展中,吐故纳新、化蛹成蝶。

每一座城市,都有着自己的成长史。昆明城市规模由小到大,也并非一蹴而就。

765年,南诏国筑拓东城,为昆明建城之始。这座千年古城,拥水而居,因水而兴。千百年来,昆明历经无数次兴衰,城市发展格局始终没有跳出滇池的北岸。1983年,昆明市由此前的四区四县调整扩大为四区八县,城市初步形成“组团型放射式”结构布局。1996年,昆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大提速,大量市政工程开工,金碧路改造,金马碧鸡坊得以重建,小菜园立交桥拔地而起。

但是,昆明城市发展基本都是以城市内湖——翠湖为中心,发展重心主要集中在二环路以内,城市发展的形态为单中心“摊大饼式”发展。

昆明城受“三面临山、一面临水”特定地形条件所限,城市发展空间受限严重。跳出翠湖时代,成为昆明城市发展的一个关键选择。

随着城市的发展,五网的联通,昆明的发展格局进一步放大,从 “翠湖时代”进入“滇池时代”。大学城、行政中心、工业园区逐渐从主城分离,主城发展成为集商贸、金融、旅游、服务于一体的第三产业组团,城市的功能布局更加合理。“扩城”让昆明可以大展拳脚,城市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由此获得了巨大的空间和良好的环境。

2004年,昆明市主城区行政区划调整,盘龙、五华、西山、官渡四区新格局形成;2011年,呈贡撤县设区;2017年,晋宁撤县设区。关于长大的梦想正充盈于城市的每一个角落,一个极具现代魅力的大都市格局呼之欲出。

2015年,昆明发展格局再次发生变化——跳出滇池谋发展。2015年9月15日,国务院正式批复同意设立云南滇中新区。滇中新区成为我国第15个国家级新区。

2016年9月8日,昆明市第十一次党代会召开,确定加快建设立足西南、面向全国、辐射南亚东南亚的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的发展目标。

建设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代表的是昆明未来的发展定位和城市理想,反映的是昆明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承载的是一种放眼世界、融入全球、赢得未来的城市梦想。

3年来,昆明市和滇中新区积极做好融合发展这篇大文章,坚持“一盘棋”谋划、“一家人”融合、“一股劲”推动,真正做到思想同心、目标同向、行动同步、发展同轨,市区融合发展叠加效应显著。

回望40年,昆明已从偏居西南一隅的边疆城市,成长为现代化国际化都市。这座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眼中的“壮丽大城”,在短短40年实现了前所未有的巨变。

通联世界的时代梦想

东连黔桂通沿海,北经川渝进中原,南下越老达泰柬,西接缅甸连印巴,这是昆明在中国、在亚洲版图上的天然位置。

如何把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变成交通优势,最终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改革开放40年来,昆明五网建设不断发力。如今,昆明的交通通道立体成网、通江达海,与世界的距离无限拉近。

作为“黄金轴线”,北京路串起了昆明交通近半个世纪的变迁。

1966年,贵昆铁路通车,昆明站至塘子巷之间修建了一条新马路。这条路直奔昆明火车站,坐上车就可一路到达北京。因此,这条路被命名为“北京路”,取义“边疆连接首都北京”。

40年来,北京路不断延伸、变宽,从最初的不到3公里、双向2车道,逐步变为双向4车道、6车道、8车道、10车道,全长已达16公里。

1978年,昆明全市公路通车里程仅1895公里。目前,昆明全市公路通车里程达17959公里,其中高速公路约766公里。城市公交运营线路总长从改革开放初期的1062公里,到目前已达8000多公里。

1956年4月11日,一架国际班机从昆明起飞,越过澜沧江,跨过横断山脉,抵达缅甸仰光。这条航线打破了昆明国际航线“零”的记录,让昆明这个内陆城市插上飞向世界的翅膀。

此后一直到1978年,以昆明为节点的航线也不到10条。

2012年6月28日,昆明长水国际机场运营,昆明联通世界的速度不断被刷新。今天的长水国际机场已跻身世界最繁忙机场之一,“头顶上的通道”正向全球快速延伸。截至2017年底,长水国际机场航线达到359条,其中国际航线76条,东南亚、南亚通航点数量排名国内第一,达到36个。

2014年5月1日,昆明城市轨道交通首期工程1、2号线投入试运营,标志着昆明正式迈入“地铁时代”。如今,昆明地铁运营里程已达88.76公里,开通车站57座,日均轨道交通客运量近50万人次。昆明十字骨干路网已形成,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在全国排名15位。

轨道交通1号线西北延、2号线二期、6号线二期、4号线、5号线等线路全面投入建设,计划于2020年建成第一期规划的所有线路,初步形成覆盖主城的城市轨道线网体系。

昆明南站成为继长水国际机场之后,又一内联外通的交通枢纽。目前,中泰铁路已开工,乘坐高铁7小时直通曼谷的国际漫游图景,变得触手可及。这意味着,云南将成为北回归线上的亚洲十字路口,昆明也将成为亚洲中心城市之一。

高铁风驰北去。在昆明王家营中心站,一声长笛响过,云南新丝路快铁班列有限公司经营的中欧班列(昆蓉欧)快铁返程班列第二列,满载欧洲货物从德国纽伦堡一路向东疾驰而来,终抵王家营中心站。这个离主城不过五六公里的站台,已成为横贯亚欧新通道的新起点,标志着昆明将更迅速地走向世界。

伴随着发展空间的扩大,城市中心开始转移,各类基础配套设施、城市空间承载功能、交通功能、居住功能、保障功能全面提升。

二环快速交通系统、三环闭合、绕城高速、“四环”“十七射”……这些听起来有点生涩的交通工程名称,是城市发展、长大的骨架。

2017年,昆明被列为国家12个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昆明按照“辐射带动、衔接高效、以点带面”的总体思路,依托航空、铁路、公路、水路、管道“五通互联”的综合交通体系,以“1(昆明长水国际航空枢纽) 2(昆明新南站、昆明火车站) X(客、货运枢纽)”的功能布局,加快构建与建设辐射南亚东南亚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匹配的综合交通枢纽体系。

展开地图,云南将形成以昆明枢纽为中心,8条干线(滇藏、成昆、内昆、贵昆、南昆、云桂、渝昆、沪昆干线)入滇,4条铁路(中越、中老、中缅、中缅印铁路)出境,通江达海连接周边的铁路运输大通道,昆明作为区域性国际交通枢纽和区域性国际物流中心的地位日渐凸显。

昆明,已从对外开放的“末梢”变成“前哨”、从“末端”变成“前沿”,迎来前所未有的开放发展机遇。

拥抱世界的开放胸襟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

回溯时间长河,可以清晰地发现,“开放”贯穿昆明的历史,激荡出一个城市的光荣与梦想。

在古代,昆明是南方丝绸之路上的重要枢纽,是内地和西南地区通往南亚东南亚的重要门户,中原文化、少数民族文化与南亚文化、东南亚文化在这里交融。伟大的航海家郑和就是从这里走向浩瀚的海洋。到了近代,随着开埠通商、滇越铁路通车,昆明成为一个开放的城市,逐渐形成“汇东方与西方、融传统与现代”海纳百川、开放包容的文化气质。

开放的基因,已经融入这座城市奔流的血液里。

1978年,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昆明对外开放再次出发。1981年11月5日,昆明市与日本藤泽市缔结为友好城市。这是昆明的第一个国际友好城市。1986年,昆明·藤泽友谊馆落成。32年过去了,友谊馆仍矗立在环城东路,成为昆明不断扩大对外开放的最好见证。

1982年,昆明与瑞士苏黎世缔结为国际友好城市。昆明在城市规划管理、供排水处理、环境保护等方面吸收到了世界的先进经验。两座城市缔结友好城市至今,友城规划合作项目近90个,合作成果累累,被誉为“中国对外友城合作的典范”。

从此,昆明的“朋友圈”不断扩大,延展至五洲四洋。截至目前,昆明市缔结国际友城数量达到22对,友好交流城市18对,多个南亚东南亚国家在昆设立领事机构,法国、德国等15国在昆设立签证中心。

以昆交会、南博会为代表的展会,为昆明的开放发展搭建起广阔的舞台。

1992年2月,昆明争取到承办第三届中国艺术节的机会。艺术节上,2万余名中外文艺工作者齐聚昆明,举行了“两场、两街、五会”等经济科技贸易活动。“艺术节的成功举办,让世界认识了昆明,也让昆明走向了世界,更大的意义在于让昆明认识到了开放的重要性。”全程参与艺术节采访、时任《昆明日报》记者的王晓洁说。

1992年5月,中共中央4号文件决定,包括昆明在内的17座城市实行沿海开放城市政策。昆明人深刻认识到,要发挥特殊的地缘优势,扩大对外开放,才能从开放末端走向开放前沿。

昆交会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变成现实。

1992年7月,全国五省区七方经济协调会第九次会议在昆召开。会议决定,“由西南五省区七方在昆明联合举办面向东南亚南亚的出口商品交易会”。

1993年8月8日,昆交会鸣响了第一枚礼炮,首届中国昆明出口商品交易会举行。在昆明国际会展中心里,人潮涌动,昆明市民驻足各展位前,好奇地端详来自越南、缅甸、印度等国家的外国商人,欣赏展位上琳琅满目的外国商品,听外商招揽生意时的热情吆喝……虽然当时昆明仅有两家外贸企业,每年进出口交易额不过几百万美元,但是昆交会的成功举办,不但提升了城市的知名度,也吸引了更多外商来昆投资兴业。

从此,每当初夏,昆交会都会如期而至。对于生活在这座城市的人们来说,每年逛昆交会,也成了必不可少的事。

时间来到1999年,全世界的目光聚焦到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在春城举办。这是中国第一次主办A1类世界博览会。这一年,来自95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近千万宾客走进昆明,品味世界园艺博览会呈现的一场盛宴。因为世博会的“热效应”,原计划于当年10月底结束的展会延长了半年。

“世博会的举行,使昆明城市建设发展足足提前了10年。”有专家如是说。的确,这场盛会与春城的最美相遇,为昆明带来开放的新机遇,让昆明这座西南边陲的省会城市从此站上世界舞台。世博会犹如一个杠杆,撬动了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让昆明在全国脱颖而出。

2004年,昆交会由出口商品交易会更名为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向世界释放出了强烈的开放信号。2010年,商务部确定南亚国家商品展永久落户昆明,昆交会面向南亚东南亚开放的定位变得更加明确。2013年,昆交会迎来又一次飞跃——南亚国家商品展升格为中国—南亚博览会。

南博会、商洽会、旅交会、文博会、农博会……昆明已发展成一座会展之城。2017年,全市共举办各类展览活动120场,各类会议25966场,各类节庆活动180场,展业总收入超过26.1亿元,昆明连续3年入选中国最具竞争力会展城市。

一系列展会的成功举办,不但提升了城市的知名度,也吸引了更多外商来昆投资兴业,一大批世界500强和国内知名企业纷至沓来。

2017年,又有汉能、华强方特、宜家等一批项目签约落地,引进世界500强企业6家;引进市外到位资金1043.7亿元,增长14%;实际利用外资8.01亿美元,增长8.3%;实现进出口总额74亿美元,增长11%。

40年来,昆明以积极的开放态度、优越的投资环境和巨大的市场机会,吸引了近百个国家和地区的投资,并与200多个国家和地区保持贸易往来,开放的大门成为财富的大门。

近年来,昆明综合保税区、昆明高新和腾俊国际陆港保税物流中心建成运营;昆明机场口岸实现全天候通关,建立完善了72小时过境免签入境管控系统;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合作、中国—东盟行业合作昆明会议、GMS经济走廊活动周、昆明友城合作与发展研讨会等高层次对话合作深入开展;亚洲财富论坛、昆明国际友城旅游联盟、中国·上合组织青年交流中心落户昆明;昆曼国际大通道全线贯通,上合国际马拉松赛、中华龙舟赛等影响力日益扩大。

昆明多层次宽领域释放开放活力,着力推动国际国内合作日益深化,城市国际化水平明显提升,构建起了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

绿色发展的希望之城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习近平总书记在云南考察时强调,要把生态环境保护放在更加突出位置,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

作为世界知名的春城,良好的生态环境和气候条件是这座城市的“金字招牌”。改革开放40年,于昆明而言是对生态环境保护认识发生深刻变化的40年,也是持续加强生态文明建设、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的40年。

“随着滇池治理的力度加大,湖滨生态变好了,引来了不少野生鸟类在此栖息。”李继明是晋宁区一名摄影爱好者,也是云南省野鸟协会会员。8年间,他在滇池周边拍下了白鹭、灰鹭、天鹅、红嘴鸥、白鹳、黑嘴鹳、灰雁、彩鹮等近百种野生鸟类,其中很多还是新发现物种。

“60年代淘米洗菜,70年代捉虾捞鱼,80年代初洗澡痛快,90年代鱼虾不在。”说的是滇池上世纪被污染的情况,蓝藻暴发、水体黑臭,高原明珠黯然失色。到上世纪90年代初,滇池已成为我国污染最严重的湖泊之一。

从“九五”开始,滇池水污染防治工作上升到“国家高度”,纳入国家“三河三湖”重点流域治理规划。20年来,环湖截污、外流域引水、入湖河道整治、农村面源污染治理、生态修复与建设、生态清淤滇池治理“六大工程”持续发力,滇池水质逐年变好,滇池湿地成为“中国最美湿地”。

2015年8月2日,省委常委、市委书记程连元到昆明任职后的第一次调研就选择了滇池治理。他还特意让工作人员灌了一瓶滇池水,检测后把指标贴在瓶身上,他说:“这是我到昆明工作后灌的第一瓶滇池水,把它搁在办公室,天天看着它。若干年后再灌一瓶,对照水质看滇池的变化。”

滇池保护治理是昆明理念、发展方式深刻转变的一面镜子。“滇池清昆明兴”,这是全市上下的共识,也是全市人民共同的责任。

2017年4月起,程连元多了一个“新头衔”——“昆明市市级总河长”,并担任盘龙江河长;市委副书记、市长王喜良也多了一个“新称呼”——“昆明市市级副总河长”,并担任洛龙河河长。另外,其余34名市级领导也全部上阵,分别担任全市各重点河湖的市级河长。

昆明建立了市、县、乡、村四级联动的河长体系,37名市级河长、387名县级河长、1100名乡级河长和1966名村级河长组成的河长队伍,成为入湖河道保护的责任人。今年,昆明招募百名“市民河长”,组织千支“爱湖志愿服务队”,发动万名“滇池卫士”,号召一批“滇池驴友”,动员全社会的力量都投入到滇池保护治理中。

每年滇池开湖季,“百舸入滇、千帆竞发”的壮丽景象和“云淡风轻、蓝天碧水”的自然美景都会刷屏微信朋友圈。

2016年,滇池外海和草海水质均由劣Ⅴ类提升为Ⅴ类,20多年来首次摘掉“劣”的帽子。2017年,滇池全湖水质继续保持Ⅴ类,蓝藻水华程度由重度逐步向中度和轻度转变。今年1~10月,滇池总体水质持续保持企稳向好趋势,外海、草海水质均达到Ⅳ类。

党的十八大以来,绿色发展被提升到了新高度,全市上下也持之以恒推动各项生态环境保护治理工作,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全面提升。

“等干熄焦装置一上马,这个家伙就不排废气了。”望着50多米高的熄焦炉,云南煤业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安宁分公司的技术专家们肯定地说。早在10年前,全国第5座140吨/小时熄焦规模、西南地区首座干熄焦装置就在昆钢建成投产。这一装置不仅节约了标准煤消耗,还减少了空气污染。

经过持续努力,昆明成为“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节水型城市”。主城区空气质量优良率保持在98.6%以上,“春城绿”“昆明蓝”“四季花”成为昆明最亮丽的名片。

逐“绿”而行。以更高的标准、更新的理念、更实的行动,昆明在提升生态环境质量上更进一步、更快一步,提出打造“世界春城花都”城市品牌,增强城市吸引力、影响力和美誉度。

作为中国面向南亚东南亚开放的门户,昆明生态优势、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突出,具备发展大健康产业得天独厚的条件。2016年,昆明提出要打造“中国健康之城”这一城市品牌,在落实国家战略中探索昆明发展新模式。一年多来,昆明以“医、药、养、健、游、食”六大健康产业为核心和支撑,以市场为主体,谋划“健康之城”建设。全市医疗资源聚集优势明显,人均医疗资源超过全国平均水平,位居西南地区前列。当前,昆明正加快推进国家植物博物馆和中国昆明大健康产业示范区建设,围绕“一城六中心”的战略定位,着力构建“3456”大健康生态圈,努力把昆明打造成为健康产业发达、健康服务完善、健康品牌亮丽、健康文化鲜明、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国健康之城”。

着力建设蓝天永驻、碧水长流、绿润昆明、花香满城的“世界春城花都”,努力把昆明打造成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示范城市和“美丽中国”典范城市,这是市委、市政府向全市人民的庄严承诺,更是全市人民的共同心愿。

书写温暖的民生答卷

回望改革开放40年的辉煌历程和发展成果,这是一场由人民来“阅卷”的赶考。

2018年9月,正是收获的时节。曾经贫困发生率近27%、12.8万人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的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获批准正式退出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之列,戴了几十年的贫困县“帽子”终于摘掉了,也是昆明首个“摘帽”的贫困县。

“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伴着“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的嘹亮号角,市委、市政府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最大政治任务、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用非常之力竟非常之功,以非常之策解非常之困,脱贫攻坚步伐铿锵、千军齐聚形成合力,脱贫成效初显,也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脱贫攻坚的战场上,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很平凡,或许一生中都没有做出什么轰轰烈烈的大事情,但他们用付出、奉献,甚至生命铺就了脱贫路基。东川区汤丹镇扶贫办副主任、中河村党支部书记吴国良,昆明市旅发委派驻新田村帮扶点驻村扶贫队员刘军,禄劝县派驻皎平渡镇老坪子村委会驻村工作队队员张文举,他们的脚步永远停在了脱贫攻坚的路上。也正是因为有像他们一样的干部奋战在一线,用自己的奉献之火、生命之光,点燃苦寒贫穷的土地,温暖群众的心,为脱贫攻坚作出重要贡献,激励着更多党员干部义无反顾地向决战脱贫攻坚冲刺,坚决打赢这场不能输的战役。

道行致远,不忘初心。40年来,市委、市政府始终把增进人民福祉、增加群众收入、增强百姓获得感作为工作的出发点、落脚点,把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放在工作首位,持续加大民生投入、强化民生保障,在学有所教、病有所医、困有所助、劳有所得、住有所居、老有所养上持续发力,推动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更上一层楼”。

2017年,昆明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分别达到39788元和13698元,比1978年增长约90倍;1979年,昆明城市人口人均居住面积为3.46平方米。2017年,全市城镇、农村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分别达到43.96平方米、50.08平方米;2010年至2017年,全市共改造棚户区19.6万套(户),城镇住房保障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数据的后面,是昆明人从贫困到逐步小康的历史性跨越。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近年来,昆明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全力推动全面小康建设,努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昆明的民生投入逐年增加,民生政策越来越好,民生举措越来越实,多层次、广覆盖、立体式、全纵深的民生保障网形成,市民的获得感、幸福感指数逐年提升。大力实施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深入实施“三名”工程,优质教育资源迅速增加,让更多孩子在家门口就能“上好学”;医疗卫生条件明显改善,全市每千人床位数由1978年的2.1张增加到2017年的8.97张;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日益健全,各项社会保险覆盖率保持在96%以上;加大扶贫开发力度,贫困发生率降至5.26%以下……更好的教育、更好的医疗、更可靠的社会保障,这些是昆明人民触手可及的获得感。

工业与文化结合,能带来独特的想象空间。在昆明,由工业遗存改造的文创园区有很多,在久负盛名的创库艺术区诞生了中国第一家LOFT(艺术家创作仓库式工作基地)。

如何对待老厂房,关乎历史,它意味着如何对待城市曾经走过的路,意味着如何对待昆明的工业发展史。

昆明按照布局合理、特色鲜明、产业聚集原则,打造园区、基地、楼宇、文化街区、特色小镇五级文创空间,云南电视机厂转型为C86山茶坊,昆明橡胶厂转型为彩云里文创园等,文创园区由小到大、由弱到强,逐步实现产业集聚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从无到有、由弱到强,截至2017年,全市建成文化创意园区21个,入园企业超2700家。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市深入实施文化引领发展战略,积极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构建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大力培育发展新业态新动能,不断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效能,深入实施文化建设和产业发展“510”工程,全市文化改革发展取得明显成效并呈现良好发展势头。

上合昆明国际马拉松赛、中华龙舟赛等品牌文化活动集中展示了昆明的城市文化品牌,《云南映象》等文艺精品惊艳四海宾朋,新知图书集团走出国门……近年来,昆明先后荣获国家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国家文化消费试点城市、全国十大最具文化影响力城市、国家文化出口基地等荣誉称号。

时代塑造精神,一座座彰显创意的文化地标,一项项绚烂多彩的文创活动,是承载着时代发展的文化符号,成为昆明文化的新名片,不仅体现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云岭大地人文风貌,更展示着改革开放40年来昆明人的自信胸襟。

逐梦前行的铿锵足音

40年风雨兼程,40年砥砺图强。

40年众志成城,40年春风化雨。

蓦然回首,40年里每一个节点的细微变化,无不回响着春城人民逐梦前行的铿锵足音。

未来可期,迈入新时代的昆明蕴含着无限希望,正蓄势待发用心续写改革开放新史诗。

前路已明,朝着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建设砥砺前行的昆明,将努力把宏伟蓝图变成美好现实。在不久的将来,一座产业发达的经济繁荣之城、创新创造的活力绽放之城、开放包容的现代大气之城、兼容并蓄的人文魅力之城、和谐宜居的绿色健康之城,必将崛起在云岭大地。

相关参考

昆明俄罗斯望远镜(这是属于昆明工业的黄金时代)

群山环绕滇池边,高原的阳光下,昆明人渔樵耕读。千百年来,田园牧歌式的农耕社会在昆明坝子里缓缓前行。量产的Cruzr机器人总成装配环节(图源于昆明日报)终于,到了近代,工业化浪潮不可逆转地席卷全球。就是当时的...

昆明防水双筒望远镜(文化自信︱西山区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

...水电站)这里诞生了中国第一架自行设计生产的军用双筒望远镜,第一架80公分测远镜,第一挺机关枪,第一根电缆;生产出云南第一袋水泥,第一张机制纸张,还制造了享誉东南亚的春花牌自行车,如今又矗立起昆明第一高楼...

昆明塑料背心袋生产厂家(高山杉|辨析《金克木编年录》中的几个片段)

古代印度文化研究家、北京大学梵文巴利文专业创立者之一的金克木(1912-2000;图一,1946年7月在印度加尔各答校梵本《集论》)可能是读者最多,却最不为读者所了解的学术人物之一。我说的不了解,还不是指他的专业梵语和...

昆明项目计划书(昆明市2022年实施市级重点项目380项)

昆明信息港讯3月15日,昆明市发展改革委公布消息,昆明市2022年实施市级重点项目380项(不含房地产项目)经市十五届人大一次会议批准,总投资12355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300亿元。其中:在建项目200项,年度计划投资818.7亿元;...

昆明望远镜(从“探月”到“奔火”中国“超级望远镜”护航升级)

...的硬件进行了升级。VLBI测轨分系统,被形象称为“超级望远镜”,它由北京站、上海站、昆明站和乌鲁

昆明户外望远镜(组装一款望远镜分几步?新华社记者带你现场体验)

组装一个单筒8倍望远镜需要几步呢?新华社记者带您一探究竟。近日,新华社记者来到位于云南省昆明市的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夜视院集团云南北方光电仪器有限公司,它的前身国营第二九八厂,曾制造出我国第一具军事望远镜...

昆明进口密封件(昆明海顿工业折叠大门助力乌东德水电站建设顺利交付使用)

昆明海顿工业折叠大门助力乌东德水电站建设顺利交付使用近日,昆明海顿自动门业有限公司为乌东德水电站厂房定制的工业折叠大门顺利交付使用。折叠门是电动门的一种,它的门扇可折叠,可敞开,因其较小的转弯半径和紧...

昆明凤凰望远镜(从“探月”到“奔火”中国“超级望远镜”护航升级)

VLBI数据处理中心。中科院上海天文台供图VLBI数据处理中心。中科院上海天文台供图中新网上海2月11日电(郑莹莹)北京时间2月10日晚,中国首次自主火星探测器天问一号成功实施“制动捕获”,随后顺利进入大椭圆环火轨道。在...

昆明7X50防水望远镜(边防神器反偷渡任务中应如何选择望远镜?)

在我国漫长而地形复杂的国境线上,反偷渡一直是边防部队和边防警察的重要任务之一,因为疫情的原因,近期更是任务艰巨。毫无疑问,反偷渡的痛点和难点是在漆黑的夜晚,面对无边的水域或者茂密的丛林不易追踪目标。即...

昆明博冠望远镜(博冠望远镜终于上新品了首款SWA超广角望远镜星狼)

《史记·天官书》记载:“其东有大星曰狼。”,这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天文著作对于天狼星的记载。它是地球夜空中最亮的恒星,古人觉得它发出的光带有杀气。Sirius古人对日月星辰拥有天真幻想。我们乐此不疲地追赶星辰,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