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网络连接器(电连技术研究报告:汽车智能化核心标的,国内连接器行业引领者)

Posted

篇首语:自己打败自己是最可悲的失败,自己战胜自己是最可贵的胜利。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无线网络连接器(电连技术研究报告:汽车智能化核心标的,国内连接器行业引领者)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无线网络连接器(电连技术研究报告:汽车智能化核心标的,国内连接器行业引领者)

(报告出品方/作者:东北证券,李玖、李亚鑫)

1. 电连技术:深耕连接器领域,业务版图不断拓展

1.1. 聚焦连接器领域,产品矩阵齐全

聚焦连接器领域,产品种类齐全应用广泛。公司成立于 2006 年,专业从事微型电连 接器及互联系统相关产品以及 PCB 软板产品的技术研究、设计、制造和销售服务, 具备高可靠、高性能产品的设计、制造能力。目前公司自主研发的微型射频连接器 已经达到国际一流连接器厂商的同等技术水平。根据 2021 年公司年报,公司主营业 务分为电磁兼容件、连接器、汽车连接器、软板、其他主营业务以及其他业务,占 比分别为 25.23%、32.90%、9.62%、11.90%、18.32%和 2.04%。

微型电连接器以微型射频连接器及线缆连接器组件为核心产品,包括微型射频测试 连接器、微型射频同轴连接器及射频同轴线缆组件。互联系统相关的产品主要为电 磁兼容件,包括弹片和电磁屏蔽件,应用在智能移动终端,起到电气连接、支撑固 定或电磁屏蔽作用的元件。射频 BTB 产品广泛应用于高可靠、多通道、高频高速的 射频连接,是 Sub-6G 频率以上智能设备中的关键电子元件。


汽车电子连接器产品主要包括射频类连接器以及高速类连接器,产品主要类型为射 频类 Fakra 板端&线端、HD Camera 连接器、高速类以太网连接器、HSD 板端&线 端、车载 USB 等,主要应用于燃油车及新能源车厂商、TIER 1、模组客户、自动驾驶电子系统客户的射频及高速的连接。控股子公司恒赫鼎富产品主要包括软板、软 硬结合板和 LCP 产品。公司产品还有 5G 天线、卧式和立式射频开关连接器、通用 同轴连接器、FPC 连接器、LVDS 连接器、MTCC 线缆连接器组等其他连接器产品。

全球化战略布局,业务版图不断拓展。截止 2022 年年初,公司在全球拥有 22 个分 支机构,8000 多名员工,分别分布于中国香港、韩国、日本、泰国、越南、美国等 国家和地区。公司总部位于中国深圳,制造基地分别为深圳、东莞、苏州、南京、 合肥(建设中)、泰国(已注册筹备中)、越南(北宁)。研发中心分别为深圳、上海、 南京、圣地亚哥、硅谷/圣何塞。

深耕连接器领域十六载,行业地位稳步提升。公司的发展历史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首先,公司在发展初期 2006-2012 年先后成功研发射频测试连接器、射频同轴连接 器、精密射频同轴连接器并实现量产,销售收入不断提升、业务规模逐年扩充。同 时先后在海外设立办事处、积极拓展海外业务,实现稳步发展。其次,在 2013-2016 年,公司基于在射频领域设计、制造等方面多年积累的经验,于 2014 年开始前瞻布 局车载连接器领域,开发研究设计车载连接器,并得到业务的不断认可,自 2015 年 起连续七年荣获“中国电子元件百强企业”称号。最后,公司从 2017 年到现在,业 务格局多元化扩展,立足于消费电子的业务,不断往汽车领域、工控能源领域拓展, 并在 2017 年成功在深交所上市。之后公司通过一系列收购不断拓展业务版图,2018 年收购并控股恒赫鼎富顺利进入软板行业,2019 年布局千兆以太网的高速智能连接 器,2021 年收购爱默斯股权切入 Pogo Pin 业务。

1.2. 研发体系完善,股权结构稳定清晰

技术实力强,研发体系完善。截至 2022 年中报,公司已拥有 320 项国内外专利,其 中国内发明专利 25 项,实用新型专利 243 项,外观专利 34 项,境外专利 18 项。公 司已建立了完善的研发体系,具备较强的研发实力,不仅可以针对生产流程的各个 环节有分立的研发部门,同时具有开展多个研发项目的实力,开发周期短,能够实 现对新产品设计的快速响应。此外,公司培养了一支专业的自动化设备开发团队, 具备业务较好的自动化设备开发实力。最后,公司在模具加工及设计方面不断加大 高、精、尖加工设备的研发投入,提升精密模具的设计、开发、制造水平。根据 2021 年报,公司研发费用为 2.85 亿元,占营业收入比例为 8.78%。相比较连接器行业其 他的可比公司,公司历年的研发费用率水平较高,研发投入力度大,研发技术实力 强。


股权结构稳定清晰。截止 2022 年三季报,公司董事长陈育宣直接持有公司 8596 万 股,占公司股份总数的 20.41%,其配偶及一致行动人林德英持有公司 4299.5 万股, 占公司股份总数的 10.21%,二者为公司实际控制人。前 10 大股东合计持股数占比 54.14%,股权结构稳定。

股权激励激发员工活力。公司于 2021 年和 2022 年两次实施股权激励计划,分别授 予 496 万股和 506 万股,涉及公司董事、副总经理、销售总监、战略投资部负责人 和核心骨干。2022 年限制性股票首次授予的激励对象共计 227 人,授予日为 2022 年 7 月 5 日,第一类限制性股票 95.7 万股,第二类限制性股票 345.9 万股,第一类 限制性股票的首次授予价格为 18.65 元/股,第二类限制性股票的首次授予价格为 26.25 元/股。公司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夯实企业发展根基。

1.3. 营业收入快速增长,盈利能力不断提升

业绩表现受下游行业景气度影响,公司自 2019年以来收入和净利润规模快速增长。 从收入和净利润的规模及增速情况可以看出,公司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首先,公 司抓住了智能手机终端快速发展的机遇,在 2013-2016 年收入和净利润维持高速增 长,其收入的复合增速 CAGR 达到了 43.73%,利润的复合增速 CAGR 为 32.30%。 在 2016-2019 年,中国的智能手机销量在 2016 年达到高峰,之后几年智能手机销量 连续下滑,公司作为安卓体系手机终端的主力供应商也受到了智能手机销量下滑的 影响,整体收入表现疲软。最后,在 2019-2021 年,公司在生产端通过提升自动机 的效率降低成本,不断拓展产品品类,业务布局重心从智能手机领域往新能源汽车 和工控能源领域发展。由于 2021 年的智能手机销量相比 2020 年有所回暖,以及新 能源汽车行业的爆发,使得公司的收入和净利润迎来高速增长期。


费用结构稳定,盈利能力边际改善。从费用端的角度,公司销售费用率和管理费用 率以及财务费用率比较稳定。2020-2022Q3 销售费用率分别为 3.64%、3.77%和 3.07%, 管理费用率分别为 15.94%、15.45%和 17.82%。从盈利能力的角度,公司的毛利率、 净利率和净资产收益率 ROE 在 2019 年达到底部,在此之后企稳回升,盈利能力不 断改善。2019 年低谷期的毛利率、净利率和净资产收益率分别为 26.90%、8.31%和 5.28%,2022Q3 毛利率、净利率和净资产收益率分别为 32.79%、19.49%和 9.59%。 上述数据表明,公司的盈利能力改善幅度明显。

下游客户为 3C 产业核心供应商,各个细分领域集中度高。公司是国内先进的微型 电连接器及互连系统相关产品供应商,凭借国际一流的产品和服务,经过多年的市 场积累,成功导入了一大批核心客户的供应链。从消费电子客户来看,公司已经进 入全球主流智能手机品牌供应链,成为小米、华为、荣耀、欧珀、步步高、三星、 中兴等全球知名智能手机企业的核心供应商,并已进入闻泰通讯、华勤通讯、龙旗 科技等国内知名智能手机设计公司的供应链。从汽车连接器客户来看,公司汽车连 接器产品已进入吉利、长城、比亚迪、长安等国内主要汽车厂商供应链。公司的软 板产品专注于软硬结合板及 LCP 组件,细分领域客户结构合理,主要以消费电子可 穿戴及国内外 5G 毫米波需求客户为主。

2. 需求端:连接器—电子系统的桥梁,需求旺应用广空间大

2.1. 连接器是电子基础元件,种类多应用广市场空间大

连接器是电子系统之间实现电流流通或者数据信号传输的重要电子元件。电子系统 是一种分层互连的网络,连接器作为一个节点,独立地或与电缆一起连接电子设备、 电气设备等,使得每个独立的单元形成完整的系统,是电子设备正常运行中不可或 缺的基本元件。按照传输介质的不同,连接器可分为电连接器、微波连接器、光连 接器和流体连接器。

连接器由四大基本单元壳体、绝缘体、接触体和附件构成。连接器是一种用机械方 法产生电性连接的电机系统,通过在接口之间产生金属性接触而实现。接触体是核心元件,由阴、阳接触件插合完成上述连接,实现连接器功能。壳体用于保护绝缘 体和接触体等内部零件,绝缘体用于保证各个接触体之间以及接触体与壳体之间保 持电器绝缘。附件是包括结构附件卡圈、密封圈等以及安装附件螺钉、螺母等。


连接器基本功能为信号传输和电传输。电传输使得被阻断或孤立的电路之间以特定 电流和电压实现电路流通,信号连接器主要保证传输的电压脉冲信号保持完整性, 包括脉冲信号的波形和振幅。与电传输相比,信号传输中电流通常较小。因此,不 同种类的连接器实现的功能不同,在设计和制造方面也存在明显的差异。

2.2. 掘金新能源汽车、消费电子及工控新能源黄金赛道

汽车行业是全球连接器最大的应用场景,连接器是汽车电子系统的核心部件。汽车 连接器主要以电连接器为主,随着汽车智能化、网联化发展、车载射频连接器逐渐 开始应用。由于汽车特殊的安全性、舒适性的要求,对连接器的性能和技术水平要 求极高,性能方面主要侧重高电压、大电流、抗干扰等电器性能,且需要具备机械 寿命长、抗振动冲击等长期处于动态工作环境中的良好机械性能。技术水平需要满 足接触电阻低、工作时温升小的要求,而且还需具备高防护等级、抗冷热冲击、抗 振动冲击的性能,相应供应商必须获得 IATF6949 质量体系认证。目前汽车连接器 主要分为低压连接器、高压连接器和高频高速连接器。

汽车智能化、电动化、网联化以及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将催生连接器更多新的应用 场景。目前,普通单一车型所使用的连接器达到 600-1,000 个,连接器在汽车中起到 疏通电路、接通电流的作用,是汽车制造中的必需品。而新能源汽车增加了电驱动 系统、电气设备数量也有较大增加、内部动力电流及信息电流错综复杂,特别是高 电流、高电压的电驱动系统对连接器的可靠性、体积和电气性能提出更高的要求, 将促进连接器需求量和质量水平大幅提高。另一方面,智能座舱以及自动驾驶技术 的发展,汽车内部会连接更多的毫米波雷达、超声波雷达、激光雷达以及高清摄像 头等传感器,这也将进一步带动高频高速连接器的需求量。


目前激光雷达已搭载于小鹏 P5、蔚来 ET7、奥迪 S 级、智己 L7、哪吒 S 等国产车 型中,激光雷达的数据量传输量较大,主要通过以太网等高带宽的网络进行传输。 随着激光雷达在新能源汽车中的用量不断增加,激光雷达连接器以及以太网连接器 的需求也将继续扩增。

FAKRA 射频连接器和 Mini-FAKRA 连接器应用于车载摄像头的数据输送,但是 Mini-FAKRA 传输速率和频率更高、体积更小,能够支持更高清晰度的摄像头。随 着智能驾驶技术的持续发展,对于高清摄像头数量和清晰度的要求不断增加,传感 器数量的增加将带动高频高速连接器的用量,同时清晰度的提升以及集成化趋势有 望推动 Mini-FAKRA 连接器逐步替代 FAKRA 射频连接器。

各种传感技术和无线通信技术(激光雷达、摄像头和 V2X 通信等)的融合是实现自 动驾驶的必要条件。但与此同时,对于传输数据量和速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已超 过了传统汽车串行总线的现有容量。以太网将凭借多点连接、高带宽、低时延和高 算力的优势发展为域间控制器网络的网络骨干介质,因此以太网连接器在车上的应 用场景也将大幅增加。

智能汽车的功能与安全需求定义了一条链路的基本特性,包括对半导体器件、电缆 以及连接器等关键元件的要求。而连接器的基本属性如带宽、衰减以及屏蔽功能, 进一步明确了连接组件的设计。连接器把芯片与物理层连接在一起,其设计既要基 于集成电路芯片所采用的传输技术,以及电缆或光纤参数,也要综合考虑各种参数 的纳入,并进行相应的细化及排列。因此,与所有汽车数据连接生态系统方密切协 作开发连接器是非常重要的。


汽车智能化、电动化大势所趋。在“双碳目标”的背景以及 5G、自动驾驶技术变革下, 汽车电动化、智能化趋势日益显著,新能源汽车市场实现快速发展。根据中国汽车 工业协会数据显示,新能源汽车销量自 2017 年的 77.7 万辆增长为 2021 年的 354.5 万辆,2022 年 1 月-11 月的新能源汽车销量为 606.7 万辆,增长速度很高,渗透率 也不断提升,从 2015 年 1.35%的渗透率提升到 2021 年的 13.4%,2022 年 1-11 月新 能源汽车渗透率已经达到 25.0%,已经超过 2020 年 11 月 2 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 《新能源汽车发展规划(2021-2035 年)》的目标,即 2025 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占当 年新车销量比重约 20%。从全球的角度,2021 年全球汽车销量为 8007 万辆,新能源 汽车的销量为 675 万辆,新能源汽车占比 8.43%,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也保持不断 提升的趋势,随着各个国家对碳减排、能源绿色化的需求,新能源汽车行业迎来了 非常好的战略发展机遇期。

汽车连接器市场大有可为。受益于汽车智能化、电动化的发展趋势,带动了汽车连 接器市场规模快速增长。根据 Bishop & Associates 数据显示,2010 至 2021 年全球 汽车连接器的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 5.69%,2021 年全球连接器市场规模达 170.8 亿 美元,同比增速 20.34%。根据中商产业研究院预测数据,全球汽车连接器市场未来 将以约 3%的复合增速实现增长,预计到 2025 年将达到 194.52 亿美元,而中国汽车 连接器市场规模预计 2025 年将达到 44.68 亿美元,占全球比例为 23%,且中国汽车 连接器市场规模增速保持不断增长的趋势。

消费电子市场成为连接器第三大应用领域。消费电子种类繁多,主要指与消费者生 活、工作和娱乐联系紧密的电子类产品。以手机为例,根据 IDC 公布的数据显示, 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自 2011 年的 4.9 亿部增长至 2016 年的 14.7 亿部,随后智能手 机出货量连续 4 年下降,2020 年降至 12.9 亿部,但在 2021 年恢复到 13.5 亿部。 2022 年受新冠疫情影响,居民收入受损,对消费电子类产品购买欲下降,根据 Strategy Analytics 最新预测,2022 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将同比下降 10%,2023 年 将同比下降 5.3%,下降速度有所放缓。一般来讲,各种类型手机平均连接器使用量 为 4-8 套/部,包括 IC 插座、RF 射频、USB、耳机插孔以及 SIM 卡等,全球智能手 机的大规模应用为连接器提供了一个稳定的下游应用市场。

物联网场景的发展,也将带动连接器需求不断增加。随着物联网、智能化等趋势的 发展,智能家居等非手机智能终端市场发展潜力巨大。根据 IDC 数据显示,自 2017 年以来,中国智能家居出货量稳步增加,2022 年中国智能家居设备出货量预测值达 到 2.2 亿台,同比增长 9.2%。根据 CSHIA 机构预测,2016-2020 年我国智能家居市 场规模由 2608.5 亿元增长至 5144.7 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 18.51%。预计 2021 年 中国智能家居市场规模可达 5800.5 亿元,同比增速为 12.75%,这也将缓和智能手 机市场需求放缓带来的压力。


工控新能源行业的快速发展,将催生连接器新的需求。随着我国制造业的发展,工 业自动化的不断发展,工业控制连接器产品需求持续快速增长,工业领域的应用场 景包括风能、太阳能、工业机器人、机械设备、电梯、轨道交通等,其连接器产品 多为电连接器产品,对安全性和可靠性要求很高,产品的寿命周期较长,迭代速度 较慢。根据 Bishop & Associate 数据显示,2020 年工业控制连接器全球规模达到 77 亿美元。根据国家能源统计局数据,截止 2022 年 8 月底,中国实现累计光伏发 电 349.9GW,累计风电装机 344.5GW,随着太阳能和风能累计装机规模稳步提升, 将拉动对工业连接器的需求量。

2.3. 连接器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中国是最有潜力和前景的市场

全球连接器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抗周期性强市场波动平稳。根据 Bishop & Associates数据显示,全球连接器总体市场规模基本保持了持续增长的态势,其市场规模已经 由 2015 年的 520 亿美元增长至 2018 年的 667 亿美元,2019-2020 年,受汇率、全 球经济放缓等因素的影响,全球连接器市场规模下降至 627 亿美元,连续两年同比 增速为负。2021 年由于需求反弹、订单数量激增,行业景气度创下新高,同比增速 24.4%,增长至 780 亿美元。考虑到 2021 年高基数,根据 Bishop & Associates 数据 预测,2022 年连接器销售额增速回落至 7%-8%,规模将达到 840 亿美元。从历史数 据同比增速可以看出,连接器行业具有较强的抗周期能力,市场波动较为平稳。

中国成为全球连接器行业第一大市场,其规模呈现不断增长的趋势。中国连接器市 场变化情况和全球连接器市场波动情况具有较强的相关性和一致性。根据 Bishop & Associates 数据显示,自 2015 年至 2021 年,中国连接器市场规模从 147 亿美元增 长至 250 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 9.23%,高于同期全球的复合增速水平 6.97%。

根据地理分布区域的历史演变,可以看出中国连接器市场规模占全球的比重在不断 提升。从 2003 年的 11%提升至 2021 年的 32%,升至全球第一大市场,其中 2008 年、2015 年占比分别为 17%和 28%。相应的欧洲、日本和北美市场占比在不断减 小,欧洲连接器市场规模占比 2003 年、2008 年、2015 年和 2021 年占比分别为 25%、 24%、20%和 21%。日本连接器市场规模占比 2003 年、2008 年、2015 年和 2021 年 占比分别为 17%、16%、9%和 7%。北美连接器市场规模占比 2003 年、2008 年、 2015 年和 2021 年占比分别为 29%、25%、22%和 21%,日本和北美的市场份额呈 现不断下降的趋势,而亚太和中国占比之和呈现不断增长的趋势,2021 年二者合计 占比达到 46%。


全球连接器产业不断向中国转移,中国是最有潜力和前景的市场。早期国内连接器 产业的发展与国防建设有着密切的联系。上世纪五十年代至七十年代之间,中国连 接器的生产主要由原电子工业部和航空航天工业部的部属企业以及地方国有企业 组成,所生产的连接器主要应用在雷达设备、通讯设备、导航设备、电子测量仪器 等电子设备中。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后,随着中国电子工业的逐渐发展,连接器的生 产逐步应用到黑白、彩色电视机等电子产品上。进入 1990 年代以来,在中国外资政策及鼓励措施的推动下,中国香港地区以及美国、日本、欧洲的连接器企业纷纷加 强对中国内地的投资。包括 Tyco、AMP、Molex、Berg、Amphenol 等国际知名连接 器企业在内的全球各地连接器厂商几乎大都把生产基地转移到中国内地。国际电子 制造产能不断向中国内地转移导致国内连接器市场迅速增长。

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结构不断调整,中国连接器市场未来可期。随着我国经济连续保 持多年高速增长,汽车、通信、消费电子等下游需求持续释放,我国连接器行业得 以快速发展,民营连接器厂商快速增长,从业人才数量不断增多,管理制度不断完 善、技术水平不断提升,形成了产品门类齐全、品种配套完整的工业体系,中国已 经成为全球连接器销售额最高的市场。随着中国制造业的成长,中国连接器市场未 来可期。

3. 供给端:海外龙头垄断高端市场,国内企业迎头追赶

3.1. 产业链分工清晰,下游应用领域广泛

连接器是电子系统进行能量和信息交互的界面和通道。连接器产业链环节 大概分为上游、中游和下游。上游主要是原材料相关公司、中游为连接器 线缆组件企业,下游主要为汽车、消费电子、通信、工业、航天军工以及 仪器仪表等行业。


产业链上游:原材料包括有色金属、塑胶原料、稀贵金属和辅助材料等。 其中,有色金属主要用于制作连接端子,为避免信号在传输过程中受到过 多阻碍或衰退,端子多采用黄铜、铍铜、磷青铜等铜合金板片作为原材料。 塑料原料以 PBT、PPS、NYLON、LCP 树脂等为主,用于制造连接外壳的 部分。稀贵金属以电镀材料最常用的金、钯金、镍等为主。辅助材料主要 以电镀所需化学试剂。整体上看,有色金属及稀贵金属占连接器成本比重 最大,塑胶原料和辅助材料占比次之。

产业链中游:以连接器及精密组件制造产业为主,通过车床加工、电镀加 工、绝缘体零件、精密模具制作、压铸成型,最后支撑连接器产品,典型 的国内市场玩家有电连技术、瑞可达、永贵电器、意华股份、立讯精密、 中航光电等公司。海外龙头公司有泰科电子、莫仕、安费诺等公司。 产业链下游:汽车、通信和消费电子是连接器重要的应用场景。基于连接器在电路 连接和信号传递方面的重要功能,连接器呈现专业化、细分化的特征,应用场景几 乎覆盖整个电子信息领域,在消费电子、汽车电子、通信、工控、医疗、军工及航 空航天等各个领域中均得到广泛应用。

从连接器下游的应用分布情况分析,根据 Bishop &Associates 数据显示,2020 年连 接器下游应用中最重要的五大领域分别是汽车、通信、消费电子、工业控制和轨道 交通,分别占比 23%、23%、13%、12%、7%,前三大行业合计占比为 59%,行业 集中度较高。从下游产业稳定性的角度,下游产业种类较多、分布广泛,且行业周 期不同,有利于连接器市场缓冲单一产业的冲击,市场规模维持相对平稳状态。从 连接器下游格局的历史演变情况可以看出,汽车工业和通信等信号传输市场占比份 额稳定,一直保持在前两名,且份额在 20%以上。消费电子市场份额占比从 2005 年 的 4.6%提升到 2020 年的 13.32%,份额提升明显,主要得益于智能手机以及其他智 能终端产业链的爆发,这使得消费电子市场成为了全球第三大细分市场。

3.2. 海外龙头公司实力强,国内公司迎头追赶

全球的竞争格局呈现金字塔结构,前十大公司合计市场份额不断提升。国 外企业凭借起步早、投入大、研发实力强占据着高端连接器市场的大部分 份额。世界主要连接器生产商根据其自身技术储备和客户资源的差异,选 择了不同的发展方向和业务领域。泰科、安费诺、莫仕等全球性龙头企业, 凭借技术和规模优势在通信、航天、军工等高端连接器市场占据领先地位, 同时将大量的标准化制造业务外包给代工企业,利润水平相对较高。日本 的矢崎、航空电子等连接器从业企业,利用其在精密制造方面的优势,在 医疗设备、仪器仪表、汽车制造等领域的连接器产品方面占有较高的份额。 中国沿海地区则通过代工生产,逐步形成了鸿海精密、正崴精密等领先企 业,通过大规模、标准化生产建立成本优势,具有较强的工艺控制与成本 控制能力,在消费电子连接器市场上占据主要份额。


根据 Bishop & Associates 的数据统计,自 1990 年至 2021 年的发展趋势来 看,全球连接器市场逐渐呈现集中化的趋势,形成寡头垄断的局面,全球 连接器行业前十名的市场份额从1990年的41.10%提升到2020年的60.8%。市场逐渐集中化的发展趋势使得中小型连接器厂商难以进入品牌企业的 供应链。此外,欧美、日本等国家或地区的知名连接器厂商占据全球连接 器市场的高端市场,竞争优势非常明显。

中国连接器市场竞争格局。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许多外商进入大陆市场 进行投资,我国连接器市场开始产生。九十年代以后,我国一系列外资政 策及奖励措施的鼓舞下,欧美和日本连接器厂商如泰科、莫仕、安费诺、 FCI 等陆续将生产基地转移至中国。与此同时,台资连接器厂商也纷纷进 入内地,其中包括鸿海(富士康)、连展、正崴、龙杰、康旭、安普等台资 知名连接器厂商。在市场快速发展的推动下,国内连接器产业链体系快速 形成,一些本土连接器企业也开始开始崛起,包括立讯精密、得润电子、 长盈精密、中航光电、电连技术、瑞可达等连接器厂商。

国内外连接器可比的上市公司财务对比情况。①从收入和利润的规模来看, 海外龙头公司的收入和利润规模远超国内大部分上市公司,而国内上市公 司的规模体量参差不齐,其中,立讯精密的营业收入和净利润规模体量最 大,独占鳌头。②从盈利能力来看,国内外代表性公司之间的差距不明显, 海外龙头公司安费诺的毛利率维持在 31%左右,净利率在 14%左右,而国 内存在实力较强的上市公司超过以上盈利水平。③从研发投入力度来看, 整体来看,海外公司每年投入研发金额远超国内大部分上市公司,2021 年 海外龙头公司泰科电子研发费用金额为 6.77 亿美元,而国内上市公司的研 发投入金额差异较大,其中立讯精密研发投入金额最高,为 66.42 亿人民 币,其余上市公司研发金额较低。④从人效角度,海外龙头公司人均创收 和创利明显高于国内大部分上市公司,只有极少部分国内上市公司高于海 外龙头公司。综合上述分析,国内公司无论从营业收入规模、净利润规模、 研发投入规模均具海外龙头具有较大的差距,但是国内公司近几年也越发 重视技术研发,专注于提升技术水平和实力。

4. 增长逻辑:汽车连接器高速成长,下游客户不断拓展

4.1. 前瞻布局技术领先,汽车连接器业务快速增长

汽车连接器业务不断成长,营业收入高速增长。随着汽车行业智能化、电 动化趋势加深,行业呈现较高的景气度,公司汽车连接器业务实现同步快 速发展。公司汽车连接器产品已经成熟导入整车厂,并进行大批量量产, 产量自 2020 年 0.54 亿件增长至 2021 年 1.50 亿件,同比增长 177.73%,销 量自 2020 年 0.53 亿件增长至 2021 年 1.49 亿件,同比增长 181.30%。2020 年公司汽车连接器类产品销售规模突破亿元,至 2021 年达到 3.12 亿,同 比增长 236.21%。汽车连接器产销均实现大幅增长,生产规模不断扩大, 营业收入快速增加,已成为带动公司业务收入的新增长点。


前瞻性布局汽车连接器,先发优势转化为领先实力。公司在射频领域设计、 制造方面积累丰富经验,并于 2014 年就开始布局汽车连接器领域,将技术 经验横向拓展至汽车连接器的开发,至此已在汽车连接器领域深耕多年, 先发优势明显,处于行业领先地位。①经过多年的研发制造,公司已形成 品类齐全的汽车连接器产品结构,涵盖 Fakra 系列板端&线端,HSD 系列 板端&线端,HD 系列,HSL 以及车载 USB 系列。②汽车连接器行业技术 壁垒较高,对连接器的性能和技术水平要求极高,企业研发生产技术的经 验积累和领先程度直接影响产品质量和供应速度。基于多年积累的研发技 术和精密制造能力,公司的产品研发和制造水平达到业内一流水平,具备 丰富的量产经验,有能力提供一流的产品和服务。③行业内存在较为明显 的客户壁垒,汽车行业要求更高的安全性且技术要求高,所以品牌厂商非 常重视供应商的选择,严格审定供应商设计研发、生产制造、质量控制和 售后服务能力。随着合作的深入,供货规模将不断增长,可信性评价也将 更高。目前经过多年的市场拓展,公司已积累众多客户资源,形成以头部 客户为主的结构,下游客户有吉利、长城、比亚迪、长安等国内知名品牌 厂商和 TIER1 厂商。公司取得了行业客户尤其头部客户的一致认可,与国 内外领先客户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公司多次获得核心客户的优秀合作伙伴、 核心供应商、最佳质量奖等称号,形成了具有影响力的品牌优势。

公司技术优势突出,产品竞争力业内领先。目前公司的市场地位和竞争力 依赖于公司在产品质量和研发能力上的优势。①就产品性能而言,同时兼 顾产品的机械性能和电气性能是车载连接器开发面临的最大挑战,零件的 结构设计往往会对产品阻抗产生影响,同时也决定产品的连接性能。公司 具备高可靠、高性能产品的设计、制造能力,车载连接器具有更结实的机 械构件和最高的电学性能,这是电连技术区别于其他连接器厂商的最关键 特点。此外公司还可针对厂商需求,为客户提供整体连接方案和多种汽车 连接器解决方案,包括环视系统线束解决方案,360 度高清解决方案,Fakra 线束等摄像头端同轴防水模块、同轴防水线束、4 路差分信号的防水连接 器和线束等综合性方案。

②就研发能力而言,公司具有高素质的研发团队和新产品开发机制以及高 水平的研发投入,拥有众多自主知识产权及其核心技术,公司自主研发生 产的千兆以太网连接器采用全屏蔽双绞线缆连接结构,可广泛应用于infotainment(信息娱乐系统)、ADAS、域控制器等系统及产品,有效解决 高速信号传输面临的挑战。现阶段公司依旧不断推进汽车连接器领域的研 发,来应对下游产业更新换代和需求升级,包括多通道车载千兆以太网连 接器及线束、高速传输车载 USB 连接器等众多项目正处于研发阶段或已 实现量产应用。未来公司将加大对以太网以及 MINI-FAKRA 组产品的研发 力度,重点加强以太网布局力度,提高高频、高速类产品自动化生产水平, 扩大产品产能规模。


4.2. 产品结构不断优化,积极拓展 BTB、软板新业务

产品结构不断优化,传统业务占比持续下降。连接器和电磁兼容件是公司 传统主营业务,由于受到手机端消费电子市场需求放缓,二者在 2018 年的 营业收入均有所下滑,但此后维持相对稳定,实现稳健增长。与此同时, 随着公司积极布局软板、BTB 连接器以及汽车连接器领域,相关产品实现 量产、获得创收,连接器和电磁兼容件的收入占比则逐年下降,电磁兼容 件营收占比自 2018 年的 38.58%下降至 2021 年的 25.23%,连接器营收占 比自 2018 年的 46.49%下降至 2021 年 32.90%。公司业务领域多元化发展, 产品结构持续优化,改善明显,应对单一市场冲击的抵抗力增强。

连接类产品拓展非手机端市场,消费电子业务维持稳定。公司手机端主要 客户集中度高,多为国内手机头部企业,射频连接类产品在手机终端业务 维持相对稳定。所以尽管 2018-2020 年手机行业出货量下降,但公司主要 产品出货量依旧实现增长,市占率和营业收入均有提升,2021 年前期订单 出现明显下滑,但后期也逐渐恢复,出货量与上年同期保持平稳。此外, 公司积极拓展智能家居、可穿戴设备等行业,非手机端消费电子业务起步, 一定程度缓解手机端消费电子市场冲击。而且随着公司积极拓展产品和领 域,来自于智能手机客户的销售收入占比从 2017 年的约 90%下降至 2021 年的约 60%,智能手机行业的变化对于公司盈利的影响将不断减小。

展望 5G 毫米波发展,前瞻布局 BTB 产品。基于对 5G 毫米波未来发展前 景的判断,公司积极投入射频 BTB 产品的开发,所储备的新产品是公司全 面对接 5G 毫米波的重要砝码。目前公司已开发出合格的射频 BTB 产品, 并批量用于核心客户,取得较好的市场反映,且在模组产品上取得了较好 的突破,以射频 BTB 为核心的 LCP 连接线套件产品也实现了小批量的出 货。公司将持续改善工艺流程,提高生产效率,积累设计开发及量产经验。 同时公司继续投入相关新产品的研发,深化与国际领先芯片厂商的研发合 作,包括华为及北美芯片大厂。射频 BTB 产品及相关模组类产品在为未来 5G 深入推进的时代具有非常好的发展前景,有利于公司进一步优化产品 结构,提升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占据 5G 毫米波射频连接市场的有利地位。

软板业务稳步推进,盈利能力有效改善。公司自 2018 年收购恒赫鼎富,布 局软板领域,主要产品包括软板、软硬结合板和 LCP 产品,目前具备卷对 卷制程产能及较高的 SMT 制程能力。公司软硬结合板已取得市场认可, 将应用领域拓展至消费电子可穿戴产品市场,同时手机端应用进展较为顺 利。以 5G 材料为核心的 LCP 连接线产品经过头部客户研发、制造及小规 模交付,产品成熟度有所提高,为未来 5G 毫米波的商用打下了坚实的基 础。控股子公司恒赫鼎富不断提升加工精密度和水平,开拓国内外优质客 户。公司单体营收规模扩大,有效地提升稼动率,,毛利率得到改善,自 2017 年 2.85%增长至 2021 年 17.52%,盈利水平提升明显,呈现出较好的发展 势头。


5. 盈利预测

预测公司 2022-2024 年营业收入分别为 31.71/40.91/52.38 亿元,同比增速 度分别为-2.29%/29.02%/28.02%。

电磁兼容件:电磁兼容件技术壁垒较低,市场竞争激烈。公司目前重点发 展市场价格较为有利的客户及产品,未来也将重点关注较好的细分市场, 拓展非手机类消费电子产品领域,通过提升产品技术含量和改善客户结构 提升产品盈利水平。预计 2022-2024 年营业收入分别为 6.88/7.22/7.80 亿元, 毛利率分别为 33.20%、33.30%和 33.50%。 连接器类:连接器类产品是公司传统优势产品,在手机终端市场具有品牌 优势,且客户多集中在头部手机企业,市场份额稳定。虽然手机行业市场 规模略有下降,但公司市场地位相对较为稳固。同时公司积极拓展智能家 居、可穿戴设备、智能出行等非手机类消费电子行业,市场机会较为确定。 预计 2022-2024 年营业收入分别为 8.54/9.22/10.15 亿元,毛利率分别为 40.00%、38.00%和 38.00%。

汽车连接器:受益于汽车行业的变革与发展,公司汽车连接器业务保持较 好态势,出货量不断增长,产能持续扩充,客户群不断扩大,且多为头部 企业,与第三方的 TIER1 和独立设计厂商的合作也不断增加。汽车连接器 行业景气度好,公司面临较好的发展机遇,未来有望为公司带来新一轮增 长。预计 2022-2024 年营业收入分别为 5.53/12.19/20.11 亿元,毛利率分别 为 43.00%、45.00%和 45.00%。 软板:公司控股子公司恒赫鼎富的加工精密度和水平得到显著提升,在拓 展国内外优质客户方面取得了较好进展,同时稼动率有效提升,盈利水平 明显改善。软硬板结合板产品获得市场认可,应用进展顺利。以 5G 材料 为核心的 LCP 连接线产品实现小规模交付,未来有望抓住 5G 毫米波的机 遇实现进一步发展。预计 2022-2024 年营业收入分别为 4.33/4.91/5.65 亿元, 毛利率分别为 17.50%、15.00%和 15.00%。

(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如需使用相关信息,请参阅报告原文。)

精选报告来源:【未来智库】。「链接」

相关参考

泰科电缆附件(电连技术研究报告:汽车智能化核心标的,国内连接器行业引领者)

(报告出品方/作者:东北证券,李玖、李亚鑫)1.电连技术:深耕连接器领域,业务版图不断拓展1.1.聚焦连接器领域,产品矩阵齐全聚焦连接器领域,产品种类齐全应用广泛。公司成立于2006年,专业从事微型电连接器及互联系...

泛达双绞线(电连技术研究报告:汽车高频高速连接器打开公司第二成长曲线)

(报告出品方:中信证券)公司概况:国内领先的精密连接器制造商,汽车连接器开启第二阶段成长历史沿革:深耕高频高速连接器及周边,从消费电子拓展至智能汽车公司是国内领先的微型射频连接器厂商,十余年来深耕高频...

泛达双绞线(电连技术研究报告:汽车高频高速连接器打开公司第二成长曲线)

(报告出品方:中信证券)公司概况:国内领先的精密连接器制造商,汽车连接器开启第二阶段成长历史沿革:深耕高频高速连接器及周边,从消费电子拓展至智能汽车公司是国内领先的微型射频连接器厂商,十余年来深耕高频...

步步高一体机(电连技术研究报告:汽车高频高速连接器打开公司第二成长曲线)

(报告出品方:中信证券)公司概况:国内领先的精密连接器制造商,汽车连接器开启第二阶段成长历史沿革:深耕高频高速连接器及周边,从消费电子拓展至智能汽车公司是国内领先的微型射频连接器厂商,十余年来深耕高频...

无线通信设备包括哪些(物联网无线通信技术有哪些?)

  物联网无线通信技术,是一种把物理世界的各种事物与通信网络相连接的无线技术,是通信领域当前重要的研究内容和发展方向之一。它融合了传感器技术、无线通信技术、信息传输技术、计算技术和网络技术,实现了万物...

无线通讯(中国联通李福昌:探索无线连接的未来)

新技术连接新未来!从云游戏到工业机器人,从智慧灯杆到无人驾驶,数字化转型汹涌澎拜!全频谱、高带宽、高可靠、低时延、低功耗、人工智能与泛在接入,这些特性共同铸就了智能连接时代的坚实底座!面向智能连接时代...

汽车连接器有哪些种类(2022年中国汽车连接器行业市场前景及投资研究报告)

中商情报网讯:汽车连接器是连接汽车内电子系统的信号枢纽,伴随汽车电动化、智能化趋势加速,催生出高压连接器和高速连接器需求,车载连接器长期增量空间广阔。受益新能源车渗透加速,汽车连接器市场规模有望快速增...

新能源汽车连接器排名(2022年中国汽车连接器行业市场前景及投资研究报告)

中商情报网讯:汽车连接器是连接汽车内电子系统的信号枢纽,伴随汽车电动化、智能化趋势加速,催生出高压连接器和高速连接器需求,车载连接器长期增量空间广阔。受益新能源车渗透加速,汽车连接器市场规模有望快速增...

水表开关开关方向o与s(通信模组行业研究:物联网信息之源,创新与成本红利开启新阶段)

...铃雅)1、通信模组:物联网关键底层硬件1.1、物联终端核心部件,下游应用场景广泛通信模组:物联终端核心部件,负责接入网络与数据传输。通信模组是物联网智能终端的核心部件,是智能终端与物联网之间的连接纽带,肩...

无限汽车配件(加贺富仪艾电子无线模块布局全球产业链)

...个物联网连接,就需要添加一至两个无线模块。随着连接技术的迭代进步、下游场景需求井喷式的爆发,物联网连接数正在迎来高速增长的时代。“总体来看,IoT被称为工业4.0,是从‘互联网+’到‘物联网×’的一个阶段,它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