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手印效果(古代没有指纹识别技术,为何还要按手印?古人智慧令人佩服)
Posted
篇首语:荣誉和财富,若没有聪明才智,是很不牢靠的财产。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无手印效果(古代没有指纹识别技术,为何还要按手印?古人智慧令人佩服)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无手印效果(古代没有指纹识别技术,为何还要按手印?古人智慧令人佩服)
人有十样不同,花有十样红,人与人,物与物之间,就算再像,也会有一些差别。一个失去差别的世界将是一潭死水,是一块没有感觉,没有肥力的沙漠,看来差别永远是要有的。
这些差别让我们与别人区分开来,而在这其中,尤其是根据科技的发展,指纹成为确定我们唯一性的重要工具。
![](https://img.cha138.com/20230528/36997a93f6724c35ad61a222ce8a804a.jpg)
但其实,指纹的使用在古代就已经十分普遍了,签字画押常用的就是按手印,他们是如何使用指纹的呢?指纹又是什么时候开始使用的呢?
指纹识别的出现
距今最早的指纹是在5000年前,在仰韶文化的遗址中,在一块陶器残片的装饰附件上,我们发现了一枚印记清晰的指纹。
除了这枚清晰的指纹印迹,在陶器残片上也有许多模糊的指纹印迹,所以最早出现的指纹,可能并没有特殊的用法,只是因为制造陶器需要手捏,导致指纹不小心留下。
![](https://img.cha138.com/20230528/308aaf96e84344948b95a000b52dc004.jpg)
但是这些印痕的留存至少可以表明,人的指纹很早就存在了,并且可以留下不同的痕迹,这也为后续指纹的观察和使用提供了依据。
之后,越来越多的人发现了指纹的不同,而在古时候,人们信奉神明,信奉占卜,同时也相信命运,人们就将指纹同人的命运联系了起来。
于是就出现了看相,根据指纹或者掌纹的长短、密度、形状分布,来推测一个人的智慧、寿命、姻缘、福祸等,虽然这只是一种迷信活动,但是在古代人们还是很相信看相的。
![](https://img.cha138.com/20230528/d787db7246af413b8b2ae1fe7167eee1.jpg)
并且还有叔服,一种专门看手相的官员,直到现在,民间还流传着一些关于指纹相术的歌谣,“一螺穷,二螺富,三螺四螺开当铺”
这些关于指纹的相术的观点还有许多记载,但是这些都表明了,人们对指纹的观察和认识,一直在不断地加深。
而且人们逐渐发现,指纹是每个人独有,而又特有的东西,于是指纹的使用也开始增多,使用范围也渐渐变得广泛起来。
指纹的使用
指纹首先可以运用于标记个人身份,封泥的使用就有指纹的身影,封泥是为了防止第三人私自拆信,在简牍的结绳处,或包裹的封口处,加一个泥块,泥块上加印章或者指印。
![](https://img.cha138.com/20230528/28f273e8a9164a1bb1413d8566f9509f.jpg)
因为古代教育条件有限,识字有印章的人并不多,指印的使用更为普遍。
但是单纯的标记个人身份,并不足以让指纹延续如此长的时间,但是交易的频繁,导致了契约的出现。
为了减少交易的纠纷,契约就必须有效力,并且可以成为解决纠纷的凭据,为了使契约有效力,那么契约双方必须承认契约。
因此,指纹被运用于契约之中,作为双方交易的证据,而指纹最早运用于契约,是在周朝,并且有记载,“掌稽市之书契”就体现了手印的使用。
![](https://img.cha138.com/20230528/7e17e3a5fcb640a0b1684b5def2e8392.jpg)
在周朝之后,按手印,按指纹在契约中,就成为了一种约定俗成,不论是买卖田地,还是做秘密交易,都会例行签字画押,以此形成了一种法律约束。
除了在契约中,指纹还可以作为案件中的证据使用,秦朝时期就有关于手印勘察详细记载了,但是指纹在宋朝,手印才成为了案件中的惯例证据。
宋朝有一诈骗案,龙聿用计坑了周整,使用周母的空白手印,立了一个字据,想要骗取周家家中田地,为此周母进行了诉讼,直到新的知县上任,发现了先有手印,后有字迹。
![](https://img.cha138.com/20230528/6eb5386e56c446c1a6e285762e14fda7.jpg)
还周到一个公道,这个案件,不仅体现了指纹手印的广泛使用,也体现了官府拥有可以鉴别手印的能力。
同时手印在古代的刑事案件中,不仅是查案的线索,也作为审查供词,结案的依据,在每一环节,都要按手印,来提高审查的真实性。
指纹还运用于家庭婚姻中,在宋元,手印广泛运用于离婚,没有手印的休书,是没有法律效力的,”须约以契书,听其改嫁,以手模为证“,这里的手摸就是手印。
![](https://img.cha138.com/20230528/af5fcb8c8e25416e930e57e5c73b5680.jpg)
手印在古代使用如此广泛,但是他们是如何运用指纹,又是如何分辨不同指纹的呢?毕竟他们又没有专门的机器。
指纹的分辨
指纹经过漫长的使用,古代的人们对指纹,也进行了细致的观察,并且将指纹分成了三种六类,形成了指纹的理论学说,但是这是初步的判别方法。
每个人指纹的具体走向,一些细微纹理的不同,人们还是无法百分百地分辨不同的人的指纹。于是为了区别不同的人,契书上除了按下指纹,还会要求按下手印,于是就多了一项分辨的指标,这就为更好地区别不同,提供了保障。
![](https://img.cha138.com/20230528/a509397da4724f3c881460da5712e730.jpg)
随着指纹的广泛使用,指纹被运用到办案中,指纹的分辨就需要更加的细致,于是一些人就撰写了相关的著作,比如《洗冤录》等,为指纹鉴定,提供了方式方法。
但是指纹的复杂性,人数的繁多,对于指纹,人们用肉眼不足以完全观察出来。
于是为了提高手印的使用效率,在签订契约和按手印时,通常会安排第三人在旁边,为契约双方作见证,如果在发生了纠纷,那么这个人就可以成为人证。
并且在宋朝,官府对指纹进行了采集,如果要验证指纹,还可以运用官府收集的指纹来做对照,这样一来,又加强了指纹的准确性。
![](https://img.cha138.com/20230528/43608ae5f8ff479c94a7c9f9d59c870b.jpg)
最常用的方法,还是重新再按一次手印,在阳光下与契书上的手印对照,如果重合,那么契约大部分时间都是没有问题的,如果不能重合,就说明契约不是现在的人签下的。
这种方法十分有效,并且相对简单,也为审理案件提高了效率。
结语
指纹在古代的使用还可以用来鉴别字画等真伪,指纹在史书中得到广泛使用,其实与当时人们的文化水平有关。
![](https://img.cha138.com/20230528/cdffb03b04b94a8e9b2df08e24442e65.jpg)
当时的百姓大多不识字,按手印也可以方便行事,并且在古代,需要按手印的话,基本都是大事,因此造假的也很少。
我国古代早早地运用指纹,推动了社会的发展,不得不感叹,古人真的十分细心,并且十分懂得运用有限的资源,在小小的指纹中,也蕴含了许多古人的智慧,令人叹服。
相关参考
按手印代表什么意思(古代又没有指纹识别技术,为何用指纹当凭据?按手印真的有用吗?)
#历史开讲#在大明王朝1566这部电视剧中,海瑞审贪官时,最后总是要说一句,签字画押。这里的签字,是官员按照自己的真实姓名,在页面的空白处,如实的签上名字。而画押一般指的是,以大拇指、食指为主涂上红色的液体,...
怎么验指纹(古代又没有指纹识别技术,为何用指纹当凭据?按手印真的有用吗?)
#历史开讲#在大明王朝1566这部电视剧中,海瑞审贪官时,最后总是要说一句,签字画押。这里的签字,是官员按照自己的真实姓名,在页面的空白处,如实的签上名字。而画押一般指的是,以大拇指、食指为主涂上红色的液体,...
室内设计需要艺术美感的引领,但它必须由材料的优选、工艺的精湛来决定;在选择材料时,运用玻璃作为设计,具有空间放大和装饰效果的作用,而且还能起到一定的遮挡作用。所以,玻璃材质在室内设计中因用途广泛而备受...
...畏印、与愿印、降魔印、禅定印5种,即“释迦五印”。手印形式可有多种变化,尤其是密教手印多达几百种,变化莫测,常见的有智拳印、期克印等。说法印以拇指与中指(或食指、无名指)相捻,其余各指自然舒散。这一手...
随着家电智能化大潮的来临,现在人们不仅需要家电具有良好的使用性能,更加关注在家电使用过程中带给自己的体验,星虹玻璃面板是近年来家电产品的流行趋势。豫科这款“星虹玻璃”是家电玻璃领域中炙手可热的新星,璀...
无框车门肯定是汽车时尚个性元素其中之一,无框车门的设计一直以来都给人以高端、时尚和个性的感觉,看上去相当漂亮,在无框车门的车看风景,你会发现它所带来的风景绝对是普通车无法满足的,当你打开无框车门的时候...
古语云:“人到70古来稀”,就是说古代人很少能活到70岁,他们的寿命都很短,我们现代人能活70岁是很平常的事情,那么为什么古代人寿命为什么那么短?在古代,科学技术不发达,生活水平底下,医疗水平也相当的落后,古...
古语云:“人到70古来稀”,就是说古代人很少能活到70岁,他们的寿命都很短,我们现代人能活70岁是很平常的事情,那么为什么古代人寿命为什么那么短?在古代,科学技术不发达,生活水平底下,医疗水平也相当的落后,古...
...~领证流程 1、预约登记 2、填写声明 3、排队等候 4、按写手印 5、颁证仪式 6、宣读誓言 7、拿证签字8、拍照纪念领证的流程很简单,不过隐含的准备工作可不少。1:确定领证地领证当然不是随便找个民政
在古代君主第一的背景下,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如果不了解历史的人,看到这种场景肯定感到很别扭,都要杀自己了,自己还得感恩戴德的感谢皇帝,这不是有病吗?相信经常看古装影视剧的人,都对这种场景不陌生,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