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组织设计基础工程施工方法(高支模施工方案)

Posted

篇首语:人的知识愈广,人的本身也愈臻完善。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施工组织设计基础工程施工方法(高支模施工方案)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施工组织设计基础工程施工方法(高支模施工方案)


合 同 号:

施工组织设计名称:高支模施工方案

类别编号:

编 制 人:

编制单位:

编制日期:年月日


目 录

第一章 工程概况 3

1.1、工程概况和特点 3

1.2、施工平面布置 3

1.3、施工要求 4

第二章 编制依据 5

2.1、相关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标准、规范 5

2.2、设计文件 6

第三章 施工计划 6

3.1、施工进度计划 6

3.2、材料与设备计划 7

第四章 施工工艺技术 10

4.1技术参数 10

4.2、工艺流程 11

4.3、施工方法 11

4.4、操作要求 16

4.5、检查要求 20

第五章 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22

5.1、组织保障措施 22

5.2、技术措施 23

第六章 施工管理及作业人员配备和分工 24

6.1、施工管理人员 25

6.2、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25

6.3、特种作业人员 25

第七章 验收要求 25

7.1、验收标准 25

7.2、验收内容 26

第八章 应急处置措施 27

8.1目的 27

8.2、应急领导小组及其职责 27

第九章 计算书及相关施工图纸 28


第一章 工程概况

1.1、工程概况和特点

1.1.1工程基本情况

工程名称


工程地点


建筑面积(m2)


建筑高度(m)


结构类型


基础类型


地上层数


地下层数


标准层层高(m)


其它主要层高(m)


1.1.2各责任主体名称

建设单位:

监理单位:

设计单位:

勘察单位:

施工单位:

1.1.3工程高支模情况

本工程属高支撑模板体系范围为地上一层至地上三层共三处:G~K轴交2轴~5轴、E~F轴与门诊楼连接处连廊、5~6轴与门诊楼连接处连廊,面积约为400㎡、高度14.95m、最大跨度24m、最大梁截面尺寸为600mm*900mm、板厚140mm。其中,G~K轴交2轴~5轴,基础为楼板、板厚140mm由70mm叠合板和70mm现浇板组成。E~F轴与门诊楼连接处连廊、5~6轴与门诊楼连接处连廊基础为自然地面(硬覆盖200mm厚)。

1.2、施工平面布置

1.3、施工要求

1、确保模板在使用周期内安全、稳定、牢靠。

2、模板在搭设及拆除过程中要符合工程施工进度要求。

3、模板施工前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严禁盲目施工。

1.3.1技术保证条件

1、安全网络

2、模板的搭设和拆除需严格执行该《专项施工方案》。

第二章 编制依据

2.1、相关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标准、规范

类别

名 称

编 号

规范

规程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50007-2011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50009-2012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0-2010

建筑施工脚手架安全技术统一标准

GB51210-2016

钢结构设计标准

GB50017-2017

木结构设计标准

GB50005-2017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4-2015

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5-2020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GB50300-2013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

GB50666-2011

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

JGJ162-2008

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

JGJ130-2011

建筑施工临时支撑结构技术规范

JGJ300-2013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

JGJ59-2011

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

JGJ80-2016

建筑施工承插型轮扣式模板支架安全技术规程

T/CCIAT0003-2019

住房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关于实施《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规定》有关问题的通知

建办质(2018) 31

2.2、设计文件

图 纸 名 称

图 号

出图日期

备注

建筑设计施工图

建施



结构设计施工图

结施



施工组织设计




第三章 施工计划

3.1、施工进度计划

本工程高支模结构施工计划从2020年08月10日开始至2020年8月25日结束。

3.2、材料与设备计划

  1. 钢材的选用
  2. 钢材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碳素结构钢》GB/T 700和《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GB/T 1591的规定。
  3. 钢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直缝电焊钢管》GB/T 13793或《低压流体输送用焊接钢管》GB/T 3092中规定的Q235普通钢管的要求,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碳素结构钢》GB/T 700中Q235A级钢的规定。不得使用有严重锈蚀、弯曲、压扁及裂纹的钢管。
  4. 每根钢管的最大质量不应大于25kg,采用Φ48×3.25钢管。
  5. 钢管的尺寸和表面质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6. 应有产品质量合格证;
  7. 应有质量检验报告,钢管材质检验方法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金属拉伸试验方法》GB/T 228的有关规定;
  8. 钢管表面应平直光滑,不应有裂缝、结疤、分层、错位、硬弯、毛刺、压痕和深的划道;
  9. 钢管外径、壁厚、断面等的偏差,应符合现行规范《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的规定;
  10. 钢管必须涂有防锈漆。
  11. 旧钢管的检查在符合新钢管规定的同时还应符合下列规定:
  12. 表面锈蚀深度应符合现行规范《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的规定。锈蚀检查应每年一次。检查时,应在锈蚀严重的钢管中抽取三根,在每根锈蚀严重的部位横向截断取样检查,当锈蚀深度超过规定值时不得使用;
  13. 钢管弯曲变形应符合现行规范《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 130-2011的规定;
  14. 钢管上严禁打孔。
  15. 钢铸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一般工程用铸造碳钢件》GB/T 11352中规定的ZG 200-420、ZG 230-450、ZG 270-500和ZG 310-570号钢的要求。
  16. 钢管扣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管脚手架扣件》GB 15831的规定。
  17. 扣件的验收应符合下列规定
  18. 新扣件应有生产许可证、法定检测单位的测试报告和产品质量合格证:
  19. 旧扣件使用前应进行质量检查,有裂缝、变形的严禁使用,出现滑丝的螺栓必须更换;
  20. 新、旧扣件均应进行防锈处理;
  21. 支架采用的扣件,在螺栓拧紧扭力达65N·m时,不得发生破坏。
  22. 连接用的焊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碳钢焊条》GB/T 5117或《低合金钢焊条》GB/T 5118中的规定。
  23. 连接用的普通螺栓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六角头螺栓C级》GB/T 5780和《六角头螺栓》GB/T 5782。
  24. 组合钢模板及配件制作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组合钢模板技术规范》GB 50214的规定。
  25. 木材的选用
  26. 模板结构或构件的树种应根据各地区实际情况选择质量好的材料,不得使用有腐朽、霉变、虫蛀、折裂、枯节的木材。
  27. 模板结构应根据受力种类或用途选用相应的木材材质等级。木材材质标准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木结构设计规范》GB50005的规定。
  28. 用于模板体系的原木、方木和板材要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木结构设计规范》GB50005的规定,不得利用商品材的等级标准替代。
  29. 主要承重构件应选用针叶材;重要的木质连接件应采用细密、直纹、无节和无其他缺陷的耐腐蚀的硬质阔叶材。
  30. 当采用不常用树种作为承重结构或构件时,可按现行国家标准《木结构设计规范》GB50005的要求进行设计。对速生林材,应进行防腐、防虫处理。
  31. 当需要对模板结构或木材的强度进行测试验证时,应按现行国家标准《木结构设计规范》GB 50005的标准进行。
  32. 施工现场制作的木构件,其木材含水率应符合下列规定
  33. 制作的原木、方木结构,不应大于15%;
  34. 板材和规格材,不应大于20%;
  35. 受拉构件的连接板,不应大于18%;
  36. 连接件,不应大于15%。
  37. 竹、木胶合模板板材的选用
  38. 胶合模板板材表面应平整光滑,具有防水、耐磨、耐酸碱的保护膜,并应有保温性良好、易脱模和可两面使用等特点。板材厚度不应小于12mm,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模板用胶合板》GB/T 17656-2018的规定。
  39. 各层板的原材含水率不应大于15%,且同一胶合模板各层原材间的含水率差别不应大于5%。
  40. 胶合模板应采用耐水胶,其胶合强度不应低于木材或竹材顺纹抗剪和横纹抗拉的强度,并应符合环境保护的要求。

进场的胶合模板除应具有出厂质量合格证外,还应保证外观尺寸合格。

3.2.5、材料需要计划

  1. 材料需要计划

序号

施工部位

材料名称

规格

单位

备注

1

柱墙

木胶合板

1830×930×13mm

m2


2

木枋

50×80×4000mm

m3


3

木枋

50×80×4000mm

m3


4

钢管

φ48×3.25


5

扣件

/


6

普通高强对拉螺栓

14


7

梁板

木胶合板

1830×930×13mm

m2


8

木枋

50×80×4000mm

m3


9

钢管

φ48×3.25


10

扣件


T


11

螺旋顶撑U托

φ34×600


12

普通高强对拉螺栓

14


  1. 机械设备需要计划

序号

机械名称

型号

数量

单机功率

拟使用部位

1

木工刨床

MQ423B

3台

自有

结构

2

木工锯

MT500

3台

自有

结构

3

木工压

MB104-1

2台

自有

结构

4

交流电焊机

BX1-300

1台

自有

结构

第四章 施工工艺技术

4.1技术参数

【板模板(扣件式)】

新浇混凝土板厚(mm)

140

模板支架高度H(m)

14.95

模板支架纵向长度L(m)

24

模板支架横向长度B(m)

16

立柱型号(mm)

Φ48×3.25

立杆纵向距离la(mm)

1200

立杆横向距离lb(mm)

900

水平拉杆步距h(mm)

1500

面板材质

覆面木胶合板

小梁材质

方木

小梁间距(mm)

300

主梁材质

方木

主梁布置方向

垂直立杆纵向方向

荷载传递至立杆方式

可调托座

计算依据

《建筑施工脚手架安全技术统一标准》GB51210-2016

【梁模板(扣件式,梁板立柱共用)】

计算依据

《建筑施工脚手架安全技术统一标准》GB51210-2016

模板支架高度H(m)

14.95

混凝土梁截面尺寸(mm)

600×900

梁侧楼板厚度(mm)

140

梁跨度方向立柱间距(mm)

900~1200

梁两侧立柱间距(mm)

1200

步距(mm)

1500

梁底增加立柱根数

2

梁底增加立柱依次距梁左侧立柱距离(mm)

350,550

梁底支撑小梁材料

方木

荷载传递至立杆方式

可调托座(U型)

主梁材料

钢管

4.2、工艺流程

【板模板】

弹出板轴线并复核 → 搭支模架→ 调整托梁→摆主梁→ 调整楼板模标高及起拱 → 铺模板 → 清理、刷油 → 检查模板标高、平整度、支撑牢固情况。

【梁模板】

弹梁轴线并复核 → 搭支模架→调整托梁→摆主梁→ 安放梁底模并固定 → 梁底起拱 →安侧模 →扎梁筋 → 侧模拉线支撑(梁高加对拉螺栓)→ 复核梁模尺寸、标高、位置 → 与相邻模板连固。

4.3、施工方法

1、柱模板搭设完毕经验收合格后,先浇捣柱砼,然后再绑扎梁钢筋、安装叠合板、板钢筋绑扎,2轴交H轴KZ5、2轴交J轴KZ5、5轴交J轴KZ6,在支撑体系搭设时不抱柱,其他位置柱采用抱柱连接。对钢筋和模板支架验收合格后方可浇捣梁板砼。

2、浇筑时按梁中间向两端对称推进浇捣,由标高低的地方向标高高的地方推进。事先根据浇捣砼的时间间隔和砼供应情况设计施工缝的留设位置。搭设本方案提及的架子开始至砼施工完毕具备要求的强度前,该施工层下2层支顶不允许拆除。

3、根据本公司当前模板工程工艺水平,结合设计要求和现场条件,决定采用扣件式钢管架作为本模板工程的支撑体系。

4、一般规定:

  1. 保证结构和构件各部分形状尺寸,相互位置的正确。
  2. 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刚度和稳定性,能可靠地承受施工中所产生的荷载。
  3. 不同支架立柱不得混用。
  4. 构造简单,装板方便,并便于钢筋的绑扎、安装,浇筑混凝土等要求。
  5. 多层支撑时,上下二层的支点应在同一垂直线上,并应设底座和垫板。
  6. 现浇钢筋混凝土梁、板,当跨度大于4m,模板应起拱;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起拱高度宜为全跨长度的1/1000~3/1000。
  7. 拼装高度为2m以上的竖向模板,不得站在下层模板上拼装上层模板。安装过程中应设置临时固定措施。
  8. 当支架立柱成一定角度倾斜,或其支架立柱的顶表面倾斜时,应采取可靠措施确保支点稳定,支撑底脚必须有防滑移的可靠措施。
  9. 在立柱底距地面200mm高处,沿纵横向水平方向应按纵下横上的程序设扫地杆。可调支托底部的立柱顶端应沿纵横向设置一道水平拉杆。扫地杆与顶部水平拉杆之间的距离,在满足模板设计所确定的水平拉杆步距要求条件下,进行平均分配确定步距后,在每一步距处纵横向各设一道水平拉杆。
  10. 所有水平拉杆的端部均应与四周建筑物顶紧顶牢。无处可顶时,应在水平拉杆端部和中部沿竖向设置连续式剪刀撑。
  11. 钢管立柱的扫地杆、水平拉杆、剪刀撑应采用Ø48×3.25mm钢管,用扣件与钢管立柱扣牢。钢管扫地杆、水平拉杆应采用对接,剪刀撑应采用搭接,搭接长度不得小于1000mm,并应采用不少于2个旋转扣件分别在离杆端不小于100mm处进行固定。
  12. 支架搭设按本模板设计,不得随意更改;要更改必须得到相关负责人的认可。

4、立柱及其他杆件

  1. 立柱平面布置图(详见附图);
  2. 搭接要求:本工程所有部位立柱接长全部采用对接扣件连接,严禁搭接,接头位置要求如下:
  3. 严禁将上段的钢管立柱与下端钢管立柱错开固定在水平拉杆上。

5、水平杆

  1. 每步纵横向水平杆必须拉通;
  2. 水平杆件接长应采用对接扣件连接。水平对接接头位置要求如下图:


  1. 在最顶步距两水平拉杆中间应加设一道水平拉杆;

6、剪刀撑

1)、普通型:

(1)、在架体外侧周边及内部纵、横向每5~8m,应由底至顶设置连续竖向剪刀撑,剪刀撑宽度应为5~8m;

(2)、在竖向剪刀撑顶部交点平面应设置连续水平剪刀撑。当支撑高度超过8m,或施工总荷载大于15KN/㎡,或集中线荷载大于20KN/m的支撑架,扫地杆的设置层应设置水平剪刀撑。水平剪刀撑至架体底平面距离与水平剪刀撑间距不宜超过8m。

(3)、本工程高支模部分,纵向设置4道竖向剪刀撑,横向设置3道竖向剪刀撑,水平剪刀撑上中下共设置3道剪刀撑。(见后附图)

7、周边拉结

  1. 竖向结构(柱)与水平结构分开浇筑,以便利用其与支撑架体连接,形成可靠整体;
  2. 当支架立柱高度超过5m时,应在立柱周全外侧和中间有结构柱的部位,按水平间距6~9m、竖向间距2~3m与建筑结构设置一个固结点;
  3. 用抱柱的方式(如连墙件),以提高整体稳定性和提高抵抗侧向变形的能力

8、梁模安装

待模板支撑体系搭设完成后铺设主梁、次梁,支梁底模板。之后安装侧模,根据梁截面积不同,在梁高的中间加φ14穿墙螺杆。另外,当梁跨度大于4米时,跨中梁底处应按设计要求起拱,如设计无要求时,起拱高度为梁跨度的1/1000~3/1000,主次梁交接时,应先主梁起拱,后次梁起拱。为了保证梁不出现下沉变形等质量事故,在大梁底模中间加一排到两排立杆与高支模排架相连接。

4.4、操作要求

4.4.1准备工作

(1)、模板拼装

模板组装要严格按照模板图尺寸拼装成整体,并控制模板的偏差在规范允许的范围内,拼装好模板后要求逐块检查其背楞是否符合模板设计,模板的编号与所用的部位是否一致。

(2)、模板的基准定位工作:

1)、首先引测建筑的边柱或者墙轴线,并以该轴线为起点,引出每条轴线,并根据轴线与施工图用墨线弹出模板的内线、边线以及外侧控制线,以便于模板的安装和校正;

2)、标高测量,利用水准仪将建筑物水平标高根据实际要求,直接引测到模板的安装位置;

3)、竖向模板的支设应根据模板支设图;

4)、已经破损或者不符合模板设计图的零配件以及面板不得投入使用;

5)、支模前对前一道工序的标高、尺寸预留孔等位置按设计图纸做好技术复核工作。

4.4.2模板支设

(1)、梁、板模板

1)、梁、板的安装要密切配合钢筋绑扎,积极为钢筋分项提供施工面;

2)、所有跨度≥4m的梁必须起拱,防止挠度过大,梁模板上口应有锁口杆拉紧,防止上口变形;

3)、所有≥2mm板缝必须用胶带纸封贴;

4)、梁模板铺排从梁两端往中间退,嵌木安排在梁中,梁的清扫口设在梁端;

5)、梁高≥300的梁侧模板底部的压条不得使用九合板,用方木固定钢管顶、夹牢;梁高<300的梁如用模板压条,则其抗剪强度必须能满足,浇砼时不能挤崩掉。

4.4.3模板支架搭设

  1. 梁和板的立柱,其纵横向间距应相等或成倍数。
  2. 钢管立杆底部应设垫木和底座,顶部应设可调支托,U形支托与楞梁两侧间如有间隙,必须顶紧,其螺杆伸出钢管顶部不得大于300mm,螺杆外径与立柱钢管内径的间隙不得大于3mm,安装时应保证上下同心。
  3. 在立柱底距地面200mm高处,沿纵横水平方向按纵下横上的程序设扫地杆。可调支托底部的立柱顶端应沿纵横向设置一道水平拉杆。扫地杆与顶部水平拉杆之间的间距,在满足模板设计所确定的水平拉杆步距要求条件下,进行平均分配确定步距后,在每一步距处纵横向应各设一道水平拉杆。
  4. 钢管立柱的扫地杆、水平拉杆、剪刀撑应采用Ø48mm×3.25mm钢管,用扣件与钢管立柱扣牢。钢管扫地杆、水平拉杆应采用对接,剪刀撑应采用搭接,搭接长度不得小于500mm,并应采用2个旋转扣件分别在离杆端不小于100mm处进行固定。
  5. 对于高大模板支撑体系,其高度与宽度相比大于两倍的独立支撑系统,应加设保证整体稳定的构造措施。
  6. 高大模板工程搭设的构造要求应当符合相关技术规范要求,支撑系统立柱接长严禁搭接;应设置扫地杆、纵横向支撑及水平垂直剪刀撑,并与主体结构的墙、柱牢固拉接。
  7. 搭设高度2m以上的支撑架体应设置作业人员登高措施。作业面应按有关规定设置安全防护设施。
  8. 模板支撑系统应为独立的系统,禁止与物料提升机、施工升降机、塔吊等起重设备钢结构架体机身及其附着设施相连接;禁止与施工脚手架、物料周转料平台等架体相连接。

4.4.5浇捣混凝土管理

  1. 隐蔽工程,模板工程均验收合格后,方出商品砼采购单,采购单详细填写工程地址,施工部位,强度等级,需求方量,添加剂,坍落度,浇筑时间等相关信息,正式施工前24小时电话再次确认砼站材料储备,供应能力等相关信息。确保砼浇筑正常进行。
  2. 根据实验室砼配合比,派相关人员在搅拌站进行监督和检测。
  3. 开盘前检查砼配合比报告,实测砼坍落度,符合要求,方可进行浇筑,浇筑过程中按相关要求进行抽查。
  4. 砼浇筑前输送管线的布置方式符合方案要求,浇筑过程中坚决避免堆载过大现象。
  5. 墙、柱和梁板分开浇筑,竖向结构达一定强度后方可作为模板支架的约束端。

4.4.6模板拆除

(1)、模板支撑架拆除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666中混凝土强度的有关规定。

(2)、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应在预应力张拉后拆除支撑架。

(3)、支撑架拆除前应先行清理支撑架上的材料、施工机具及其他多余的杂物;应在支撑架周边划出安全区域,设置警示标志,并派专人警戒,严禁非操作人员进入作业范围。

(4)、架体拆除时应按专项施工方案设计的顺序进行。专项施工方案中应完善支撑架的拆除顺序和措施,特别是分段拆除时,应合理确定分界位置,并保证分段拆除后模板支撑架的稳定性。

(5)、支撑架的拆除顺序、工艺应符合专项施工方案的要求。当专项施工方案无明确规定时,应符合以下规定:

1)、应按先搭设后拆,后搭设先拆的拆除原则;

2)、拆除必须自上而下逐层进行,严禁上下层同时拆除作业,分段拆除的高度不应大于两层;

3)、分段、分立面拆除时,应确定分界处的技术处理方案,并应保证分段后架体的稳定;

4)、梁下架体的拆除,应从跨中开始,对称地向两端拆除;悬臂构件下架体的拆除,应从悬臂端向固定端拆除;

5)、设有连墙(柱)件的支撑架,连墙(柱)件必须随模板支撑架逐层拆除,严禁先将连墙(柱)件全部或数层拆除后再拆除支撑架。

(6)、拆模板前先进行针对性的安全技术交底,并做好记录,交底双方履行签字手续。模板拆除前必须办理拆除模板审批手续,经技术负责人、监理审批签字后方可拆除。

(7)、支拆模板时,2米以上高处作业设置可靠的立足点,并有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拆模顺序应遵循先支后拆,后支先拆,从上往下的原则。

(8)、模板拆除前必须有混凝土强度报告,强度达到规定要求后方可拆模。

底模拆除时的混凝土强度要求

构件类型

构件跨度(m)

达到设计的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

标准值的百分率(%)

≤2

≥50

>2,≤8

≥75

>8

≥100

梁、拱、壳

≤8

≥75

>8

≥100

悬臂构件

-

≥100

1)、侧模在混凝土强度能保证构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除模板而受损坏后方可拆除;

2)、底模拆除梁长>8m,混凝土强度达到100%;≤8m,混凝土强度达到75%;悬臂构件达到100%后方可拆除;

3)、板底模≤2m,混凝土强度达到50%;>2米、≤8m,混凝土强度达到75%;>8m,混凝土强度达到100%方可拆除;

4)、柱模拆除,先拆除拉杆再卸掉柱箍,然后用撬棍轻轻撬动模板使模板与混凝土脱离,然后一块块往下传递到地面;

5)、墙模板拆除,先拆除穿墙螺栓,再拆水平撑和斜撑,再用撬棍轻轻撬动模板,使模板离开墙体,然后一块块往下传递,不得直接往下抛;

6)、楼板、梁模拆除,应先拆除楼板底模,再拆除侧模,楼板模板拆除应先拆除水平拉杆,然后拆除板模板支柱,每排留1~2根支柱暂不拆,操作人员应站在已拆除的空隙,拆去近旁余下的支柱使木档自由坠落,再用钩子将模板钩下。等该段的模板全部脱落后,集中运出集中堆放,木模的堆放高度不超过2米。楼层较高,支模采用双层排架时,先拆除上层排架,使木档和模板落在底层排架上,上层模板全部运出后再拆底层排架,有穿墙螺栓的应先拆除穿墙螺杆,再拆除梁侧模和底模;

7)、当立柱的水平拉杆超过2层时,应首先拆除2层以上的拉杆。当拆除最后一道水平拉杆时,应和拆除立柱同时进行;

4.4.7过程管理

  1. 施工前管理
  2. 材料管理:材料质量满足方案设计和相关规程要求,搭设模板支架用的钢管、扣件,使用前必须进行抽样检测,抽检的数量按有关规定执行。未经检测和检测不合格的一律不得使用;
  3. 交底管理:交底的形式分为技术交底和安全交底,均由项目技术负责人对相关班组成员、管理岗位人员进行交底,并落实相关签字手续。
  4. 施工中管理要点
  5. 竖向结构隐蔽工程质量符合设计要求,进入下道模板支架工序的施工;
  6. 模板支架搭设方式符合施工方案要求,并通过相关部门验收;
  7. 砼浇筑方式符合施工方案要求,控制堆载,避免上部荷载集中化;
  8. 模板拆除方式符合施工方案要求,拆模时间符合相关检测结果和规范要求。拆模以接到拆模通知书为准,不得私自拆除任何构件。
  9. 质量管理措施
  10. 认真仔细地学习和阅读施工图纸,吃透和领会施工图的要求,及时提出不明之处,遇工程变更或其他技术措施,均以施工联系单和签证手续为依据,施工前认真做好各项技术交底工作,严格按国家颁行《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和其它有关规定施工和验收,并随时接受业主、总包单位、监理单位和质监站对本工程的质量监督和指导;
  11. 认真做好各道工序的检查、验收关,对各工种的交接工作严格把关,做到环环扣紧,并实行奖罚措施。出了质量问题,无论是管理上的或是施工上的,均必须严肃处理,分析质量情况,加强检查验收,找出影响质量的薄弱环节,提出改进措施,把质量问题控制在萌芽状态;
  12. 严格落实班组自检、互检、交接检及项目中质检“四检”制度,确保模板安装质量;
  13. 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派专人2~3名看模,严格控制模板的位移和稳定性,一旦产生移位应及时调整,加固支撑;
  14. 对变形及损坏的模板及配件,应按规范要求及时修理校正,维修质量不合格的模板和配件不得发放使用;
  15. 为防止模底烂根,放线后应用水泥砂浆找平并加垫海绵;
  16. 所有柱子模板拼缝、梁与柱、柱与梁等节点处均用海绵胶带贴缝,楼板缝用胶带纸贴缝,以确保混凝土不漏浆;
  17. 模板安装应严格控制轴线、平面位置、标高、断面尺寸、垂直度和平整度,模板接缝隙宽度、高度、脱模剂刷涂及预留洞口、门洞口断面尺寸等的准确性。严格控制预期拼模板精度;
  18. 严格执行预留洞口的定位控制,预留洞口时,木工严格按照墨线留洞;
  19. 每层主轴线和分部轴线放线后,规定负责测量记录人员及时记录平面尺寸测量数据,并要及时记录墙、柱、成品尺寸,目的是通过数据分析梁体和柱子的垂直度误差。并根据数据分析原因,将问题及时反馈到有关生产负责人,及时进行整改和纠正;
  20. 所有竖向结构的阴、阳角均须加设橡胶海绵条于拼缝中,拼缝要牢固;
  21. 阴、阳角模必须严格按照模板设计图进行加固处理;
  22. 为防止梁模板安装出现梁身不平直、梁底不平下挠、梁侧模胀模等质量问题,支模时应将侧模包底模,梁模与柱模连接处,下料尺寸应略为缩短等。

4.5、检查要求

4.5.1、不满足要求的相关材料一律不得使用,采用问责式制度,相关人员签字。

4.5.2、施工过程中加强管理,加大检查力度,将隐患消灭在初始状态,避免遗留安全隐患和加固时人力、物力大量耗费。确保一次验收通过。

4.5.3、砼结构观感质量符合相关验收标准,少量的缺陷修补完善。

4.5.4、支撑架在搭设前应按下表进行检查验收:

序号

项 目

技术要求

允许偏差(mm)

检查方法

1

地基承载力

满足承重力要求

_

检查计算书、地质勘查报告

2

平整度

场地应平整

10

水准仪测量

3

排水

有排水措施、不积水

_

观察

4

垫板

应平整、无翘曲,不得 采用已开裂垫板

_

观察

厚度符合要求

-5

钢卷尺量

宽度

-20

钢卷尺量

4.5.5、支撑架在搭设完成后应按下表进行检查验收:

序号

项 目

技术要求

允许偏差(mm)

检查方法

1

立杆垂直度

_

_

1.5

经纬仪或吊线

2

水平杆水平度

_

_

3

水平尺

3

杆件间距

步距

_

+10

钢卷尺

4

纵、横距

_

+5

钢卷尺

5

水平杆抗拔力

_

不小于1.2kN

_

测力计

6

构造要求(剪刀撑)

_

按规程要求

_

_

4.5.6、预埋件和预留孔洞的允许偏差如下表:

项目

允许偏差(mm)

预埋板中心线位置

3

预埋管、预留孔中心线位置

3

插筋

中心线位置

5

外露长度

+10,0

预埋螺栓

中心线位置

2

外露长度

+10,0

预留洞

中心线位置

10

尺寸

+10,0

4.5.7、现浇结构模板安装的允许偏差及检查方法如下表:

项 目

允许偏差(mm)

检查方法

轴线位置

5

尺量

底模上表面标高

±5

水准仪或拉线、尺量

模板内部尺寸

基础

±10

尺量

柱、墙、梁

±5

尺量

楼梯相邻踏步高差

5

尺量

柱、墙垂直度

层高≤6m

8

经纬仪或吊线、尺量

层高>6m

10

经纬仪或吊线、尺量

相邻模板表面高差

2

尺量

表面平整度

5

2m靠尺和塞尺量测

4.5.8、整体式结构模板安装的质量检查除根据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的有关规定执行外,尚应检查下列内容:

(1)、扣件规格与对拉螺栓钢楞的配套和紧固情况;

(2)、支柱斜撑的数量和着力点;

(3)、对拉螺栓钢楞与支柱的间距;

(4)、各种预埋件和预留孔洞的固定情况;

(5)、模板结构的整体稳定;

(6)、有关安全措施。

4.5.9、模板工程验收时应提供下列文件:

(1)、模板工程的施工设计或有关模板排列图和支承系统布置图;

(2)、模板工程质量检查记录及验收记录;

(3)、模板工程支模的重大问题及处理记录。

第五章 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5.1、组织保障措施

5.1.1安全保证体系

5.1.2环境保护体系

5.2、技术措施

5.2.1安全管理措施

(1)、应遵守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的有关规定。

(2)、制定脚手架搭设施工方案时,应根据工程特点、所处地理环境充分考虑安全技术措施。搭设前严格进行安全技术交底,施工中严格执行安全技术措施。

(3)、模板支撑架安装与拆除人员必须是经考核合格的专业架子工。架子工应持证上岗,上岗人员应定期体检。。

(4)、支架搭设作业人员必须正确戴安全帽、系安全带、穿防滑鞋

(5)、模板支撑架在总体验收合格后、混凝土浇筑前,施工单位项目技术负责人、项目总监理工程师应确认具备混凝土浇筑的安全生产条件后,签署混凝土浇筑令,方可浇筑混凝土。

(6)、混凝土浇筑过程应符合专项施工方案的要求,确保支撑系统受力均匀,避免引起模板支撑架的失稳倾斜。混凝土浇筑顺序应符合框架结构中连续浇筑立柱和梁板时,应按先浇筑立柱,后浇筑梁板的顺序进行;浇筑梁板或悬臂构件时,应按先从沉降变形大的部位向沉降变形小的部位顺序进行。

(7)、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派专人观测模板支撑架的工作状态,发生异常时观测人员应及时报告施工负责人,情况紧急时应迅速撤离施工人员,并应进行相应加固处理。

(8)、高度5m以上的柱、墙等竖向混凝土结构必须先浇筑,待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后,再浇筑梁、板等水平混凝土结构。

(9)、梁应从跨中向两端、楼板应从中央向四周对称分层浇筑。楼板局部混凝土堆置高度不得超过楼板厚度100mm,以确保均匀加载,避免局部超载偏心作用使架体倾斜失稳。

(10)、架体在6级及以上大风、洪水、雷击、雨雪来临前,应组织专项检查,对可能造成坍塌事故的潜在隐患采取可靠的加固措施,并将人员撤离至安全区域;

(11)、支撑结构作业层上的施工荷载不得超过设计允许荷载。

(12)、遇6级及以上大风、雨雪、大雾天气时,应停止模板支撑架的搭设与拆除作业。

(13)、严禁在模板支撑架及脚手架基础开挖深度影响范围内进行挖掘作业。

(14)、拆除的支架构件应安全传递至地面,严禁抛掷。

(15)、在模板支撑架上进行电气焊作业时,必须有防火措施和专人监护。

(16)、模板支撑架应与架空输送电线路保持安全距离,工地临时用电线路及脚手架接地防雷击措施等按现行行业标准《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的有关规定执行。

5.2.2文明施工及环保措施

  1. 模板拆除后的材料应按编号分类堆放。
  2. 模板每次使用后清理板面,涂刷脱模剂,涂刷隔离剂时要防止撒漏,以免污染环境。
  3. 模板安装时,应注意控制噪声污染。
  4. 模板加工过程中使用电锯、电刨等,应注意控制噪音,夜间施工应遵守当地规定,防止噪声扰民。
  5. 加工和拆除木模板产生的锯末、碎木要严格按照固体废弃物处理程序处理,避免污染环境。
  6. 每次下班时保证工完场清。

第六章 施工管理及作业人员配备和分工

6.1、施工管理人员

序号

职务

姓名

备注

1

项目经理



2

项目技术负责人



3

技术员



4

安全员



5

安全员



6

质检员



6.2、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搭设过程中,因处在施工高峰期,各施工班组在交叉作业中,故应加强安全监控力度,现场设定若干名安全监控员。水平和垂直材料运输必须设置临时警戒区域,用红白三角小旗围栏。谨防非施工人员进入。同时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的安全领导小组以加强现场安全防护工作,本小组机构组成、人员编制及责任分工如下:

序号

职务

姓名

职责

1

组长(项目经理)


负责协调指挥工作

2

组员(技术员)


负责现场施工指挥,技术交底

3

组员(安全员)


负责现场安全检查工作

4

组员(安全员)


负责现场安全检查工作

6

组员(架子工班长)


负责现场具体施工

6.3、特种作业人员

为确保工程进度的需要,同时根据本工程的结构特征和模板支架的工程量,确定本工程模板支架搭设按下表配置人力资源,操作工均有上岗作业证书。

第七章 验收要求

7.1、验收标准

7.1.1模板支架应在下列阶段进行检查与验收:

  1. 施工准备阶段,对进场构配件进行检查验收;
  2. 在基础完工后模板支架搭设前;对基础进行检查验收;
  3. 在搭设完成后,对模板支架进行检查验收;
  4. 在模板施工完成后混凝土浇筑前,对安全防护设施进行检查验收;

7.1.2验收时应具备下列文件

  1. 根据编制依据相关文件规范、标准要求所形成的施工组织设计文件;
  2. 专项施工方案及变更文件;
  3. 安全技术交底文件;
  4. 模板支架构配件的出厂合格证或质量分类合格标志;
  5. 模板工程的施工记录及质量检查记录;
  6. 模板支架搭设过程中出现的重要问题及处理记录;
  7. 模板工程的施工验收报告。

7.1.3架子搭设和组装完毕,使用前必须由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项目安全负责人、架子班长等人员组成验收小组,进行验收,并填写验收单。

7.2、验收内容

7.2.1轮扣式模板支架验收表

序号

验收项目

搭设要求

验收结果

1

施工方案

1)模板支架搭设应编制专项施工方案,结构设计应进行计算,并应按规定进行审核、审批;

2) 模板支架搭设高度5m 及以上;楼板厚度大于350mm,梁截面面积大于0.5m2及以上的专项施工方案,应按规定组织专家论证。


2

架体基础

1)基础应坚实、平整,承载力应符合设计要求,并应能承受支架部全部荷载;

2) 支架底部应按规范要求设置底座、垫板,垫板规格应符合规范要求:

3) 支架底部纵、横向扫地杆的设置应符合规范要求,

4)基础应采取排水设施,并应排水畅通;

5)当支架设在楼面结构上时,应对楼面结构强度进行验算,必要时应对楼面结构采取加固措施。


3

支架构造

1)立杆间距应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

2) 水平杆步距应符合设计和规范雯求,水平杆应按规也要求连续设置;

3) 竖向、水平剪刀撑或专用斜杆、水平斜杆的设置应符合规范要求。


4

支架稳定

1)当支架高宽比大于规定值时,应按规定设置连墙杆或采用增加架体宽度的加强措施:

2) 立杆伸出顶层水平杆中心线至支撑点的长度应符合规范要求;

3) 浇筑混凝土时应对架体基础沉降、架体变形进行监控,基础沉降、架体变形应在规定允许范围内。


5

施工荷载

1)施工均布荷载、集中荷载应在设计允许范围内;

2) 当浇筑混凝土时,应对混凝土堆积高度进行控制


6

杆件连接

1)立杆应采用对接、套接或承插式连接方式.并应符合规范要求;

2) 水平杆的连接应符合规范要求;

3) 当剪刀撑斜杆采用搭接时,搭接长度不应小1m;

4) 杆件各连接点的紧固应符合规范要求。


7

底座与托撑

1)可调底座、托撑螺杆直径应与立杆内径匹配,配合间隙应符合规范要求;

2) 螺杆旋人螺母内长度不应少于5 倍的螺距。


8

构配件

材质

1)钢管壁厚应符合规范要求;

2) 构配件规格、型号、材质应符合规范要求;

3) 杆件弯曲、变形、锈蚀量应在规范允许范围内。


第八章 应急处置措施

8.1目的

提高整个项目组对事故的整体应急能力,确保意外发生的时候能有序的应急指挥,为有效、及时的抢救伤员,防止事故的扩大,减少经济损失,保护生态环境和资源,把事故降低到最小程度,制定本预案。

8.2、应急领导小组及其职责

应急领导小组由组长、副组长、成员等构成。

  1. 领导各单位应急小组的培训和演习工作,提高应变能力。
  2. 当发生突发事故时,负责救险的人员、器材、车辆、通信和组织指挥协调。
  3. 负责准备所需要的应急物资和应急设备。
  4. 及时到达现场进行指挥,控制事故的扩大,并迅速向上级报告。

8.3、应急反应预案

  1. 事故报告程序

事故发生后,作业人员、班组长、现场负责人、项目部安全主管领导应逐级上报,并联络报警,组织抢救。

  1. 事故报告

事故发生后应逐级上报:一般为现场事故知情人员、作业队、班组安全员、施工单位专职安全员。发生重大事故时,应立即向上级领导汇报,并在24小时内向上级主管部门作出书面报告。

  1. 现场事故应急处理

施工过程中可能发生的事故主要有:机具伤人、火灾事故、雷击触电事故、高温中暑、中毒窒息、高空坠落、落物伤人等事故。

  1. 火灾事故应急处理:及时报警,组织扑救,集中力量控制火势。消灭飞火疏散物资减少损失控制火势蔓延。注意人身安全,积极抢救被困人员,配合消防人员扑灭大火。
  2. 触电事故处理:立即切断电源或者用干燥的木棒、竹竿等绝缘工具把电线挑开。伤员被救后,观察其呼吸、心跳情况,必要时,可采取人工呼吸、心脏挤压术,并且注意其他损伤的处理。局部电击时,应对伤员进行早期清创处理,创面宜暴露,不宜包扎,发生内部组织坏死时,必须注射破伤风抗菌素。
  3. 高温中暑的应急处理:将中暑人员移至阴凉的地方,解开衣服让其平卧,头部不要垫高。用凉水或50%酒精擦其全身,直至皮肤发红,血管扩张以促进散热,降温过程中要密切观察。及时补充水分和无机盐,及时处理呼吸、循环衰竭,医疗条件不完善时,及时送医院治疗。
  4. 其他人身伤害事故处理:当发生如高空坠落、被高空坠物击中、中毒窒息和机具伤人等人身伤害时,应立即向项目部报告、排除其他隐患,防止救援人员受到伤害,积极对伤员进行抢救。

8.4、应急通信联络

项目负责人:

安 全 员:

技术负责人:

医院救护中心:120 匪警:110 火警:119

第九章 计算书及相关施工图纸

板模板(高支模扣件式)

计算依据:

1、《建筑施工脚手架安全技术统一标准》GB51210-2016

2、《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 130-2011

3、《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

4、《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

5、《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12

6、《钢结构设计标准》GB 50017-2017

一、工程属性

新浇混凝土楼板名称

B2,标高14.95m

新浇混凝土楼板板厚(mm)

140

模板支架高度H(m)

14.95

模板支架纵向长度L(m)

24

模板支架横向长度B(m)

16

支架外侧竖向封闭栏杆高度Hm(mm)

1500

二、荷载设计

模板及其支架自重标准值G1k(kN/m2)

面板

0.1

面板及小梁

0.3

楼板模板

0.5

混凝土自重标准值G2k(kN/m3)

24

钢筋自重标准值G3k(kN/m3)

1.1

施工荷载标准值Q1k(kN/m2)

2.5

支撑脚手架计算单元上集中堆放的物料自重标准值Gjk(kN)

1

风荷载参数:

风荷载标准值ωk(kN/m2)

基本风压ω0(kN/m2)

省份


0.4

ωk=ω0μzμst=0.026

地区


风荷载高度变化系数μz

地面粗糙度

D类(有密集建筑群且房屋较高市区)

0.51

模板支架顶部离建筑物地面高度(m)

14.95

风荷载体型系数μs

单榀模板支架μst

0.128

整体模板支架μstw

2.032

ωfk=ω0μzμstw=0.415

竖向封闭栏杆μs

1

ωmk=ω0μzμs=0.204

三、模板体系设计

结构重要性系数γ0

1.1

脚手架安全等级

I级

主梁布置方向

垂直立杆纵向方向

立杆纵向间距la(mm)

1200

立杆横向间距lb(mm)

900

水平拉杆步距h(mm)

1450

小梁间距l(mm)

200

小梁最大悬挑长度l1(mm)

300

主梁最大悬挑长度l2(mm)

300

结构表面的要求

结构表面隐蔽

设计简图如下:

模板设计平面图

模板设计剖面图(模板支架纵向)

模板设计剖面图(模板支架横向)

四、面板验算

面板类型

覆面木胶合板

面板厚度t(mm)

13

面板抗弯强度设计值[f](N/mm2)

15

面板抗剪强度设计值[τ](N/mm2)

1.4

面板弹性模量E(N/mm2)

10000

面板计算方式

简支梁

楼板面板应搁置在梁侧模板上,本例以简支梁,取1m单位宽度计算。

W=bh2/6=1000×13×13/6=28166.667mm3,I=bh3/12=1000×13×13×13/12=183083.333mm4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

q1=1.1×max[1.2(G1k +(G2k+G3k)×h)+1.4×Q1k ,1.35(G1k +(G2k+G3k)×h)+1.4×0.7×Q1k]×b=1.1×max[1.2×(0.1+(24+1.1)×0.14)+1.4×2.5,1.35×(0.1+(24+1.1)×0.14)+1.4×0.7×2.5] ×1=8.62kN/m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q=(γG(G1k +(G2k+G3k)×h))×b =(1×(0.1+(24+1.1)×0.14))×1=3.614kN/m

计算简图如下:

1、强度验算

Mmax=q1l2/8=8.62×0.22/8=0.043kN·m

σ=Mmax/W=0.043×106/28166.667=1.53N/mm2≤[f]=15N/mm2

满足要求!

2、挠度验算

νmax=5ql4/(384EI)=5×3.614×2004/(384×10000×183083.333)=0.041mm

ν=0.041mm≤[ν]=L/250=200/250=0.8mm

满足要求!

五、小梁验算

小梁类型

方木

小梁截面类型(mm)

50×80

小梁抗弯强度设计值[f](N/mm2)

15.444

小梁抗剪强度设计值[τ](N/mm2)

1.782

小梁截面抵抗矩W(cm3)

53.333

小梁弹性模量E(N/mm2)

9350

小梁截面惯性矩I(cm4)

213.333

小梁计算方式

二等跨连续梁

q1=1.1×max[1.2(G1k+ (G2k+G3k)×h)+1.4Q1k,1.35(G1k +(G2k+G3k)×h)+1.4×0.7×Q1k]×b=1.1×max[1.2×(0.3+(24+1.1)×0.14)+1.4×2.5,1.35×(0.3+(24+1.1)×0.14)+1.4×0.7×2.5]×0.2=1.777kN/m

因此,q1静=1.1×1.2×(G1k +(G2k+G3k)×h)×b=1.1×1.2×(0.3+(24+1.1)×0.14)×0.2=1.007kN/m

q1活=1.1×1.4×Q1k×b=1.1×1.4×2.5×0.2=0.77kN/m

计算简图如下:

1、强度验算

M1=0.125q1静L2+0.125q1活L2=0.125×1.007×1.22+0.125×0.77×1.22=0.32kN·m

M2=q1L12/2=1.777×0.32/2=0.08kN·m

Mmax=max[M1,M2]=max[0.32,0.08]=0.32kN·m

σ=Mmax/W=0.32×106/53333=5.997N/mm2≤[f]=15.444N/mm2

满足要求!

2、抗剪验算

V1=0.625q1静L+0.625q1活L=0.625×1.007×1.2+0.625×0.77×1.2=1.333kN

V2=q1L1=1.777×0.3=0.533kN

Vmax=max[V1,V2]=max[1.333,0.533]=1.333kN

τmax=3Vmax/(2bh0)=3×1.333×1000/(2×50×80)=0.5N/mm2≤[τ]=1.782N/mm2

满足要求!

3、挠度验算

q=(γG(G1k +(G2k+G3k)×h))×b=(1×(0.3+(24+1.1)×0.14))×0.2=0.763kN/m

挠度,跨中νmax=0.521qL4/(100EI)=0.521×0.763×12004/(100×9350×213.333×104)=0.413mm≤[ν]=L/250=1200/250=4.8mm;

悬臂端νmax=ql14/(8EI)=0.763×3004/(8×9350×213.333×104)=0.039mm≤[ν]=2×l1/250=2×300/250=2.4mm

满足要求!

六、主梁验算

主梁类型

方木

主梁截面类型(mm)

50×80

主梁抗弯强度设计值[f](N/mm2)

15.444

主梁抗剪强度设计值[τ](N/mm2)

1.663

主梁截面抵抗矩W(cm3)

53.333

主梁弹性模量E(N/mm2)

8415

主梁截面惯性矩I(cm4)

213.333

主梁计算方式

三等跨连续梁

可调托座内主梁根数

2

1、小梁最大支座反力计算

q1=1.1×max[1.2(G1k +(G2k+G3k)×h)+1.4Q1k,1.35(G1k +(G2k+G3k)×h)+1.4×0.7×Q1k]×b=1.1×max[1.2×(0.5+(24+1.1)×0.14)+1.4×2.5,1.35×(0.5+(24+1.1)×0.14)+1.4×0.7×2.5]×0.2=1.83kN/m

q1静=1.1×1.2×(G1k +(G2k+G3k)×h)×b=1.1×1.2×(0.5+(24+1.1)×0.14)×0.2=1.06kN/m

q1活=1.1×1.4×Q1k×b=1.1×1.4×2.5×0.2=0.77kN/m

q2=(γG(G1k +(G2k+G3k)×h))×b=(1×(0.5+(24+1.1)×0.14))×0.2=0.803kN/m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

按二等跨连续梁,Rmax=1.25q1L=1.25×1.83×1.2=2.745kN

按二等跨连续梁按悬臂梁,R1=(0.375q1静+0.437q1活)L +q1l1=(0.375×1.06+0.437×0.77)×1.2+1.83×0.3=1.43kN

主梁2根合并,其主梁受力不均匀系数=0.6

R=max[Rmax,R1]×0.6=1.647kN;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按二等跨连续梁,R'max=1.25q2L=1.25×0.803×1.2=1.204kN

按二等跨连续梁悬臂梁,R'1=0.375q2L +q2l1=0.375×0.803×1.2+0.803×0.3=0.602kN

R'=max[R'max,R'1]×0.6=0.723kN;

计算简图如下:

主梁计算简图一

主梁计算简图二

2、抗弯验算

主梁弯矩图一(kN·m)

主梁弯矩图二(kN·m)

σ=Mmax/W=0.659×106/53333=12.349N/mm2≤[f]=15.444N/mm2

满足要求!

3、抗剪验算

主梁剪力图一(kN)

主梁剪力图二(kN)

τmax=3Vmax/(2bh0)=3×4.118×1000/(2×50×80)=1.544N/mm2≤[τ]=1.663N/mm2

满足要求!

4、挠度验算

主梁变形图一(mm)

主梁变形图二(mm)

跨中νmax=0.520mm≤[ν]=900/250=3.6mm

悬挑段νmax=0.573mm≤[ν]=2×300/250=2.4mm

满足要求!

5、支座反力计算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

图一

支座反力依次为R1=7.14kN,R2=7.166kN,R3=7.803kN,R4=5.891kN

图二

支座反力依次为R1=6.5kN,R2=7.499kN,R3=7.499kN,R4=6.5kN

七、可调托座验算

荷载传递至立杆方式

可调托座

可调托座承载力容许值[N](kN)

30

按上节计算可知,可调托座受力N=7.803/0.6=13.004kN≤[N]=30kN

满足要求!

八、立杆验算

剪刀撑设置

普通型

立杆顶部步距hd(mm)

600

立杆伸出顶层水平杆中心线至支撑点的长度a(mm)

200

顶部立杆计算长度系数μ1

1.386

非顶部立杆计算长度系数μ2

1.755

立杆钢管截面类型(mm)

Ф48×3.25

立杆钢管计算截面类型(mm)

Ф48×3.25

钢材等级

Q235

立杆截面面积A(mm2)

424

立杆截面回转半径i(mm)

15.9

立杆截面抵抗矩W(cm3)

4.49

抗压强度设计值[f](N/mm2)

205

支架自重标准值q(kN/m)

0.15



1、长细比验算

顶部立杆段:l01=kμ1(hd+2a)=1×1.386×(600+2×200)=1386mm

非顶部立杆段:l0=kμ2h =1×1.755×1450=2545mm

λ=max[l01,l0]/i=2545/15.9=160.063≤[λ]=210

满足要求!

2、立杆稳定性验算

考虑风荷载:

顶部立杆段:l01=kμ1(hd+2a)=1.217×1.386×(600+2×200)=1687mm

非顶部立杆段:l0=kμ2h =1.217×1.755×1450=3097mm

λ=max[l01,l0]/i=3097/15.9=194.78

查表得,φ1=0.191

Mwd=γ0×φwγQMwk=γ0×φwγQ(ζ2wklah2/10)=1.1×0.6×1.4×(1×0.026×1.2×1.452/10)=0.006kN·m

Nd =Max[R1,R2,R3,R4]/0.6+1.1×γG×q×H=Max[7.14,7.499,7.803,6.5]/0.6+1.1×1.35×0.15×14.95=16.335kN

fd=Nd/(φ1A)+Mwd/W=16.335×103/(0.191×424)+0.006×106/4490=203.057N/mm2≤[σ]=205N/mm2

满足要求!

九、高宽比验算

根据《建筑施工脚手架安全技术统一标准》GB51210-2016 第8.3.2条: 支撑脚手架独立架体高宽比不应大于3.0

H/B=14.95/16=0.934≤3

满足要求!

十、架体抗倾覆验算

支撑脚手架风线荷载标准值:qwk=la×ωfk=1.2×0.415=0.498kN/m:

风荷载作用在支架外侧竖向封闭栏杆上产生的水平力标准值:

Fwk= la×Hm×ωmk=1.2×1.5×0.204=0.367kN

支撑脚手架计算单元在风荷载作用下的倾覆力矩标准值Mok:

Mok=0.5H2qwk+HFwk=0.5×14.952×0.498+14.95×0.367=61.142kN.m

参考《规范》GB51210-2016 第6.2.17条:

B2la(gk1+ gk2)+2ΣGjkbj ≥3γ0Mok

gk1——均匀分布的架体面荷载自重标准值kN/m2

gk2——均匀分布的架体上部的模板等物料面荷载自重标准值kN/m2

Gjk——支撑脚手架计算单元上集中堆放的物料自重标准值kN

bj ——支撑脚手架计算单元上集中堆放的物料至倾覆原点的水平距离m

B2la(gk1+ gk2)+2ΣGjkbj =B2la[qH/(la×lb)+G1k]+2×Gjk×B/2=162×1.2×[0.15×14.95/(1.2×0.9)+0.5]+2×1×16/2=807.467kN.m≥3γ0Mok =3×1.1×61.142=201.768kN.M

满足要求!

十一、立杆支承面承载力验算

支撑层楼板厚度h(mm)

180

混凝土强度等级

C30

混凝土的龄期(天)

28

混凝土的实测抗压强度fc(N/mm2)

14.3

混凝土的实测抗拉强度ft(N/mm2)

1.43

立杆垫板长a(mm)

200

立杆垫板宽b(mm)

200

F1=N=16.335kN

1、受冲切承载力计算

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第6.5.1条规定,见下表

公式

参数剖析

Fl≤(0.7βhft+0.25σpc,m)ηumh0

F1

局部荷载设计值或集中反力设计值

βh

截面高度影响系数:当h≤800mm时,取βh=1.0;当h≥2000mm时,取βh=0.9;中间线性插入取用。

ft

混凝土轴心抗拉强度设计值

σpc,m

临界面周长上两个方向混凝土有效预压应力按长度的加权平均值,其值控制在1.0-3.5N/㎜2范围内

um

临界截面周长:距离局部荷载或集中反力作用面积周边h0 /2处板垂直截面的最不利周长。

h0

截面有效高度,取两个配筋方向的截面有效高度的平均值

η=min(η1,η2) η1=0.4+1.2/βs,η2=0.5+as×h0/4Um

η1

局部荷载或集中反力作用面积形状的影响系数

η2

临界截面周长与板截面有效高度之比的影响系数

βs

局部荷载或集中反力作用面积为矩形时的长边与短边尺寸比较,βs不宜大于4:当βs<2时取βs=2,当面积为圆形时,取βs=2

as

板柱结构类型的影响系数:对中柱,取as=40,对边柱,取as=30:对角柱,取as=20

说明

在本工程计算中为了安全和简化计算起见,不考虑上式中σpc,m之值,将其取为0,作为板承载能力安全储备。

可得:βh=1,ft=1.43N/mm2,η=1,h0=h-20=160mm,

um =2[(a+h0)+(b+h0)]=1440mm

F=(0.7βhft+0.25σpc,m)ηumh0=(0.7×1×1.43+0.25×0)×1×1440×160/1000=230.63kN≥F1=16.335kN

满足要求!

2、局部受压承载力计算

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第6.6.1条规定,见下表

公式

参数剖析

Fl≤1.35βcβlfcAln

F1

局部受压面上作用的局部荷载或局部压力设计值

fc

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可按本规范表4.1.4-1取值

βc

混凝土强度影响系数,按本规范第6.3.1条的规定取用

βl

混凝土局部受压时的强度提高系数

Aln

混凝土局部受压净面积

βl=(Ab/Al)1/2

Al

混凝土局部受压面积

Ab

局部受压的计算底面积,按本规范第6.6.2条确定

可得:fc=14.3N/mm2,βc=1,

βl=(Ab/Al)1/2=[(a+2b)×(b+2b)/(ab)]1/2=[(600)×(600)/(200×200)]1/2=3,Aln=ab=40000mm2

F=1.35βcβlfcAln=1.35×1×3×14.3×40000/1000=2316.6kN≥F1=16.335kN

满足要求!

梁模板(扣件式,梁板立柱共用)计算书

计算依据:

1、《建筑施工脚手架安全技术统一标准》GB51210-2016

2、《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 130-2011

3、《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

4、《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

5、《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12

6、《钢结构设计标准》GB 50017-2017

一、工程属性

新浇混凝土梁名称

KL8

混凝土梁截面尺寸(mm×mm)

600×900

模板支架高度H(m)

14.95

模板支架横向长度B(m)

16

模板支架纵向长度L(m)

24

支架外侧竖向封闭栏杆高度Hm(mm)

1500

梁侧楼板厚度(mm)

140

二、荷载设计

模板及其支架自重标准值G1k(kN/m2)

面板

0.1

面板及小梁

0.3

楼板模板

0.5

新浇筑混凝土自重标准值G2k(kN/m3)

24

混凝土梁钢筋自重标准值G3k(kN/m3)

1.5

混凝土板钢筋自重标准值G3k(kN/m3)

1.1

施工荷载标准值Q1k(kN/m2)

2

模板支拆环境是否考虑风荷载



风荷载参数:

风荷载标准值ωk(kN/m2)

基本风压ω0(kN/m2)

省份


0.4

ωk=ω0μzμst=0.034

地区


风荷载高度变化系数μz

地面粗糙度

C类(有密集建筑群市区)

0.65

模板支架顶部离建筑物地面高度(m)

14.95

风荷载体型系数μs

单榀模板支架μst

0.13

整体模板支架μstw

2.064

ωfk=ω0μzμstw=0.537

竖向封闭栏杆μs

1

ωmk=ω0μzμs=0.26

三、模板体系设计

结构重要性系数γ0

1.1

脚手架安全等级

I级

新浇混凝土梁支撑方式

梁两侧有板,梁底小梁平行梁跨方向

梁跨度方向立杆间距la(mm)

900~1450

梁底两侧立杆横向间距lb(mm)

1200

步距h(mm)

1450

新浇混凝土楼板立杆间距l'a(mm)、l'b(mm)

1150、900

混凝土梁距梁底两侧立杆中的位置

自定义

梁底左侧立杆距梁中心线距离(mm)

600

板底左侧立杆距梁中心线距离s1(mm)

600

板底右侧立杆距梁中心线距离s2(mm)

600

梁底增加立杆根数

2

梁底增加立杆布置方式

按混凝土梁梁宽均分

梁底增加立杆依次距梁底左侧立杆距离(mm)

500,700

梁底支撑小梁最大悬挑长度(mm)

300

梁底支撑小梁根数

5

梁底支撑小梁间距

150

每纵距内附加梁底支撑主梁根数

0

结构表面的要求

结构表面隐蔽

梁底支撑主梁左侧悬挑长度a1(mm)

0

梁底支撑主梁右侧悬挑长度a2(mm)

0

设计简图如下:

平面图

立面图

四、面板验算

面板类型

覆面木胶合板

面板厚度t(mm)

13

面板抗弯强度设计值[f](N/mm2)

15

面板抗剪强度设计值[τ](N/mm2)

1.4

面板弹性模量E(N/mm2)

10000

取单位宽度b=1000mm,按四等跨连续梁计算:

W=bh2/6=1000×13×13/6=28166.667mm3,I=bh3/12=1000×13×13×13/12=183083.333mm4

q1=γ0×max[1.2(G1k+(G2k+G3k)×h)+1.4Q1k,1.35(G1k+(G2k+G3k)×h)+1.4φcQ1k]×b=1.1×max[1.2×(0.1+(24+1.5)×0.9)+1.4×2,1.35×(0.1+(24+1.5)×0.9)+1.4×0.7×2]×1=36.385kN/m

q1静=γ0×1.35×[G1k+(G2k+G3k)×h]×b=1.1×1.35×[0.1+(24+1.5)×0.9]×1=34.229kN/m

q1活=γ0×1.4×0.7×Q1k×b=1.1×1.4×0.7×2×1=2.156kN/m

q2=[1×(G1k+(G2k+G3k)×h)]×b=[1×(0.1+(24+1.5)×0.9)]×1=23.05kN/m

计算简图如下:

1、强度验算

Mmax=0.107q1静L2+0.121q1活L2=0.107×34.229×0.152+0.121×2.156×0.152=0.088kN·m

σ=Mmax/W=0.088×106/28166.667=3.134N/mm2≤[f]=15N/mm2

满足要求!

2、挠度验算

νmax=0.632q2L4/(100EI)=0.632×23.05×1504/(100×10000×183083.333)=0.04mm≤[ν]=L/250=150/250=0.6mm

满足要求!

3、支座反力计算

设计值(承载能力极限状态)

R1=R5=0.393q1静L+0.446q1活L=0.393×34.229×0.15+0.446×2.156×0.15=2.162kN

R2=R4=1.143q1静L+1.223q1活L=1.143×34.229×0.15+1.223×2.156×0.15=6.264kN

R3=0.928q1静L+1.142q1活L=0.928×34.229×0.15+1.142×2.156×0.15=5.134kN

标准值(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R1'=R5'=0.393q2L=0.393×23.05×0.15=1.359kN

R2'=R4'=1.143q2L=1.143×23.05×0.15=3.952kN

R3'=0.928q2L=0.928×23.05×0.15=3.209kN

五、小梁验算

小梁类型

方木

小梁截面类型(mm)

50×80

小梁抗弯强度设计值[f](N/mm2)

15.444

小梁抗剪强度设计值[τ](N/mm2)

1.782

小梁截面抵抗矩W(cm3)

53.333

小梁弹性模量E(N/mm2)

9350

小梁截面惯性矩I(cm4)

213.333

小梁计算方式

二等跨连续梁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

梁底面板传递给左边小梁线荷载:q1左=R1/b=2.162/1=2.162kN/m

梁底面板传递给中间小梁最大线荷载:q1中=Max[R2,R3,R4]/b = Max[6.264,5.134,6.264]/1= 6.264kN/m

梁底面板传递给右边小梁线荷载:q1右=R5/b=2.162/1=2.162kN/m

小梁自重:q2=1.1×1.35×(0.3-0.1)×0.6/4 =0.045kN/m

梁左侧模板传递给左边小梁荷载q3左=1.1×1.35×0.5×(0.9-0.14)=0.564kN/m

梁右侧模板传递给右边小梁荷载q3右=1.1×1.35×0.5×(0.9-0.14)=0.564kN/m

梁左侧楼板传递给左边小梁荷载q4左=1.1×Max[1.2×(0.5+(24+1.1)×0.14)+1.4×2,1.35×(0.5+(24+1.1)×0.14)+1.4×0.7×2]×(0.6-0.6/2)/2×1=1.257kN/m

梁右侧楼板传递给右边小梁荷载q4右=1.1×Max[1.2×(0.5+(24+1.1)×0.14)+1.4×2,1.35×(0.5+(24+1.1)×0.14)+1.4×0.7×2]×(0.6-0.6/2)/2×1=1.257kN/m

左侧小梁荷载q左=q1左+q2+q3左+q4左 =2.162+0.045+0.564+1.257=4.028kN/m

中间小梁荷载q中= q1中+ q2=6.264+0.045=6.309kN/m

右侧小梁荷载q右=q1右+q2+q3右+q4右 =2.162+0.045+0.564+1.257=4.028kN/m

小梁最大荷载q=Max[q左,q中,q右]=Max[4.028,6.309,4.028]=6.309kN/m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梁底面板传递给左边小梁线荷载:q1左'=R1'/b=1.359/1=1.359kN/m

梁底面板传递给中间小梁最大线荷载:q1中'=Max[R2',R3',R4']/b = Max[3.952,3.209,3.952]/1= 3.952kN/m

梁底面板传递给右边小梁线荷载:q1右'=R5'/b=1.359/1=1.359kN/m

小梁自重:q2'=1×(0.3-0.1)×0.6/4 =0.03kN/m

梁左侧模板传递给左边小梁荷载q3左'=1×0.5×(0.9-0.14)=0.38kN/m

梁右侧模板传递给右边小梁荷载q3右'=1×0.5×(0.9-0.14)=0.38kN/m

梁左侧楼板传递给左边小梁荷载q4左'=[1×(0.5+(24+1.1)×0.14)]×(0.6-0.6/2)/2×1=0.602kN/m

梁右侧楼板传递给右边小梁荷载q4右'=[1×(0.5+(24+1.1)×0.14)]×(0.6-0.6/2)/2×1=0.602kN/m

左侧小梁荷载q左'=q1左'+q2'+q3左'+q4左'=1.359+0.03+0.38+0.602=2.371kN/m

中间小梁荷载q中'= q1中'+ q2'=3.952+0.03=3.982kN/m

右侧小梁荷载q右'=q1右'+q2'+q3右'+q4右' =1.359+0.03+0.38+0.602=2.371kN/m

小梁最大荷载q'=Max[q左',q中',q右']=Max[2.371,3.982,2.371]=3.982kN/m

为简化计算,按二等跨连续梁和悬臂梁分别计算,如下图:


1、抗弯验算

Mmax=max[0.125ql12,0.5ql22]=max[0.125×6.309×0.92,0.5×6.309×0.32]=0.639kN·m

σ=Mmax/W=0.639×106/53333=11.977N/mm2≤[f]=15.444N/mm2

满足要求!

2、抗剪验算

Vmax=max[0.625ql1,ql2]=max[0.625×6.309×0.9,6.309×0.3]=3.549kN

τmax=3Vmax/(2bh0)=3×3.549×1000/(2×50×80)=1.331N/mm2≤[τ]=1.782N/mm2

满足要求!

3、挠度验算

ν1=0.521q'l14/(100EI)=0.521×3.982×9004/(100×9350×213.333×104)=0.682mm≤[ν]=l1/250=900/250=3.6mm

ν2=q'l24/(8EI)=3.982×3004/(8×9350×213.333×104)=0.202mm≤[ν]=2l2/250=2×300/250=2.4mm

满足要求!

4、支座反力计算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

Rmax=max[1.25qL1,0.375qL1+qL2]=max[1.25×6.309×0.9,0.375×6.309×0.9+6.309×0.3]=7.098kN

同理可得:

梁底支撑小梁所受最大支座反力依次为R1=4.531kN,R2=7.098kN,R3=5.826kN,R4=7.098kN,R5=4.531kN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Rmax'=max[1.25q'L1,0.375q'L1+q'L2]=max[1.25×3.982×0.9,0.375×3.982×0.9+3.982×0.3]=4.48kN

同理可得:

梁底支撑小梁所受最大支座反力依次为R1'=2.667kN,R2'=4.48kN,R3'=3.644kN,R4'=4.48kN,R5'=2.667kN

六、主梁验算

主梁类型

钢管

主梁截面类型(mm)

Ф48×3.25

主梁计算截面类型(mm)

Ф48×3.25

主梁抗弯强度设计值[f](N/mm2)

205

主梁抗剪强度设计值[τ](N/mm2)

125

主梁截面抵抗矩W(cm3)

4.49

主梁弹性模量E(N/mm2)

206000

主梁截面惯性矩I(cm4)

10.78

可调托座内主梁根数

2

主梁受力不均匀系数

0.6

主梁自重忽略不计,主梁2根合并,其主梁受力不均匀系数=0.6,则单根主梁所受集中力为Ks×Rn,Rn为各小梁所受最大支座反力

1、抗弯验算

主梁弯矩图(kN·m)

σ=Mmax/W=0.31×106/4490=68.978N/mm2≤[f]=205N/mm2

满足要求!

2、抗剪验算

主梁剪力图(kN)

Vmax=6.084kN

τmax=2Vmax/A=2×6.084×1000/424=28.698N/mm2≤[τ]=125N/mm2

满足要求!

3、挠度验算

主梁变形图(mm)

νmax=0.138mm≤[ν]=L/250=500/250=2mm

满足要求!

4、支座反力计算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

支座反力依次为R1=0.894kN,R2=7.832kN,R3=7.832kN,R4=0.894kN

立杆所受主梁支座反力依次为P1=0.894/0.6=1.49kN,P2=7.832/0.6=13.053kN,P3=7.832/0.6=13.053kN,P4=0.894/0.6=1.49kN

七、可调托座验算

荷载传递至立杆方式

可调托座

可调托座承载力容许值[N](kN)

30

可调托座最大受力N=max[P1,P2,P3,P4]=13.053kN≤[N]=30kN

满足要求!

八、立杆验算

剪刀撑设置

普通型

立杆顶部步距hd(mm)

600

立杆伸出顶层水平杆中心线至支撑点的长度a(mm)

200

顶部立杆计算长度系数μ1

1.386

非顶部立杆计算长度系数μ2

1.755

立杆钢管截面类型(mm)

Ф48×3.25

立杆钢管计算截面类型(mm)

Ф48×3.25

钢材等级

Q235

立杆截面面积A(mm2)

457

回转半径i(mm)

15.9

立杆截面抵抗矩W(cm3)

4.79

抗压强度设计值[f](N/mm2)

205

支架自重标准值q(kN/m)

0.15

1、长细比验算

顶部立杆段:l01=kμ1(hd+2a)=1×1.386×(600+2×200)=1386mm

非顶部立杆段:l02=kμ2h =1×1.755×1450=2545mm

λ=max[l01,l02]/i=2545/15.9=160.063≤[λ]=210

长细比满足要求!

顶部立杆段:l01=kμ1(hd+2a)=1.217×1.386×(600+2×200)=1687mm

非顶部立杆段:l02=kμ2h =1.217×1.755×1450=3097mm

λ=max[l01,l02]/i=3097/15.9=194.78

查表得:φ=0.191

2、风荷载计算

Mwd=γ0×φc×γQ×Mωk=γ0×φc×γQ×(ζ2×ωk×la×h2/10)=1.1×0.6 ×1.4×(1×0.034×0.9×1.452/10)=0.006kN·m

3、稳定性计算

P1=1.49kN,P2=13.053kN,P3=13.053kN,P4=1.49kN

Nd=max[P1,P2,P3,P4]+1.1×1.35×0.15×(14.95-0.9)=max[1.49,13.053,13.053,1.49]+3.13=16.183kN

fd=Nd/(φA)+Mwd/W=16182.838/(0.191×457)+0.006×106/4790=186.651N/mm2≤[f]=205N/mm2

满足要求!

九、高宽比验算

根据《建筑施工脚手架安全技术统一标准》GB51210-2016 第8.3.2条: 支撑脚手架独立架体高宽比不应大于3.0

H/B=14.95/16=0.934≤3

满足要求!

十、架体抗倾覆验算

支撑脚手架风线荷载标准值:qwk=l'a×ωfk=1.15×0.537=0.618kN/m:

风荷载作用在支架外侧竖向封闭栏杆上产生的水平力标准值:

Fwk= l'a×Hm×ωmk=1.15×1.5×0.26=0.449kN

支撑脚手架计算单元在风荷载作用下的倾覆力矩标准值Mok:

Mok=0.5H2qwk+HFwk=0.5×14.952×0.618+14.95×0.449=75.717kN.m

参考《规范》GB51210-2016 第6.2.17条:

B2l'a(gk1+ gk2)≥3γ0Mok

gk1——均匀分布的架体面荷载自重标准值kN/m2

gk2——均匀分布的架体上部的模板等物料面荷载自重标准值kN/m2

B2l'a(gk1+ gk2) =B2l'a[qH/(l'a×l'b)+G1k]=162×1.15×[0.15×14.95/(1.15×0.9)+0.5]=785.067kN.m≥3γ0Mok =3×1.1×75.717=249.866kN.M

满足要求!

十一、立杆支承面承载力验算

支撑层楼板厚度h(mm)

180

混凝土强度等级

C30

混凝土的龄期(天)

28

混凝土的实测抗压强度fc(N/mm2)

8.294

混凝土的实测抗拉强度ft(N/mm2)

0.829



F1=N=16.183kN

1、受冲切承载力计算

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第6.5.1条规定,见下表

公式

参数剖析

Fl≤(0.7βhft+0.25σpc,m)ηumh0

F1

局部荷载设计值或集中反力设计值

βh

截面高度影响系数:当h≤800mm时,取βh=1.0;当h≥2000mm时,取βh=0.9;中间线性插入取用。

ft

混凝土轴心抗拉强度设计值

σpc,m

临界面周长上两个方向混凝土有效预压应力按长度的加权平均值,其值控制在1.0-3.5N/㎜2范围内

um

临界截面周长:距离局部荷载或集中反力作用面积周边h0 /2处板垂直截面的最不利周长。

h0

截面有效高度,取两个配筋方向的截面有效高度的平均值

η=min(η1,η2) η1=0.4+1.2/βs,η2=0.5+as×h0/4Um

η1

局部荷载或集中反力作用面积形状的影响系数

η2

临界截面周长与板截面有效高度之比的影响系数

βs

局部荷载或集中反力作用面积为矩形时的长边与短边尺寸比较,βs不宜大于4:当βs<2时取βs=2,当面积为圆形时,取βs=2

as

板柱结构类型的影响系数:对中柱,取as=40,对边柱,取as=30:对角柱,取as=20

说明

在本工程计算中为了安全和简化计算起见,不考虑上式中σpc,m之值,将其取为0,作为板承载能力安全储备。

可得:βh=1,ft=0.829N/mm2,η=1,h0=h-20=160mm,

um =2[(a+h0)+(b+h0)]=1440mm

F=(0.7βhft+0.25σpc,m)ηumh0=(0.7×1×0.829+0.25×0)×1×1440×160/1000=133.701kN≥F1=16.183kN

满足要求!

2、局部受压承载力计算

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第6.6.1条规定,见下表

公式

参数剖析

Fl≤1.35βcβlfcAln

F1

局部受压面上作用的局部荷载或局部压力设计值

fc

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可按本规范表4.1.4-1取值

βc

混凝土强度影响系数,按本规范第6.3.1条的规定取用

βl

混凝土局部受压时的强度提高系数

Aln

混凝土局部受压净面积

βl=(Ab/Al)1/2

Al

混凝土局部受压面积

Ab

局部受压的计算底面积,按本规范第6.6.2条确定

可得:fc=8.294N/mm2,βc=1,

βl=(Ab/Al)1/2=[(a+2b)×(b+2b)/(ab)]1/2=[(600)×(600)/(200×200)]1/2=3,Aln=ab=40000mm2

F=1.35βcβlfcAln=1.35×1×3×8.294×40000/1000=1343.628kN≥F1=16.183kN

满足要求!

地基承载力验算

一、14.95m处主、次梁自重荷载:

  1. 主梁:0.6*0.7*16*2*25KN/m³=364.8KN

0.4*0.96*24*25KN/m³=182.4KN

2、次梁:0.25*0.75*15.6*9*25KN/m³=658.125KN

0.25*0.75*(24-0.6*2-0.25*9)*6*25KN=577.97KN

合计:364.8+182.4+658.125+577.97=1783.29KN

  1. 变为面荷载:q1=1783.29/16*24=4.64KN/㎡
  2. 楼板:0.14*25KN/m³=3.5KN/㎡

楼面混凝土自重荷载:q自=4.64+3.5=8.14KN/㎡

二、支架重

1、立杆:(23*12+16*13)*15=7260m

2、横杆:(37*16+23*24)*12=13728m

3、垂直剪刀撑:21*4*2+21*3*2=420m

4、水平剪刀撑:21*6*2*2=504m

5、梁底侧梆:16*8*11+24*8*7=2752m

合计:7260+13728+420+504+2752=24664m=821311N=821KN

6、扣件:37*23(14+6)+37*14*7=20646个*1.34=27665KG=27.66KN

合计:821+27.66=846.66KN

换算成面荷载:846.66/16*24=2.21KN/㎡

三、模板重

1、木方:11*16*9+7*24*9+1.75*7*2*16*6=5448m

合成重:5448*3.9*10-3=21.25m³*7KN/m³=148.75KN

2、模板:16*24+0.76*16*2*11+0.76*21*2*7=907㎡

合成重:907*0.034=30.84KN

合计:148.75+30.84=180KN

换算成面荷载:180/16*24=0.47KN/㎡

四、负一层、负二层支架及模板荷载:(2.21+0.47)*2/3=1.79KN/㎡

五、作用在一层、负一层、负二层总荷载

Q=(8.41+2.21+0.47+1.79)*1.2=15.13KN/㎡

在浇筑三层楼板混凝土时,一层、负一层、负二层地板已达到设计强度,此三层模板支架不拆除,由该三层楼板共同承担上部高支模体系荷载,设计给出的承载力为5+5.5+5=15.5KN/㎡>15.13KN/㎡。满足要求。

相关参考

木工电锯防护罩怎么做(高支模专项施工方案)

...况22.1工程总体概况22.2高支模概况和特点22.3其他模板42.4施工要求和技术保证条件52.4.1总体施工要求52.4.2具体施工要求52.4.2技术保证条件111、施工计划123.1施工进度计划123.2材料与设备计划123.2.1钢管123.2.2模板153.2.3方木153.2.4对拉螺...

栏杆壁厚允许偏差规范(建筑施工现场高支模安全不好管?那你一定是没有掌握这些管控要点)

...9〕87号)中规定了对于模板工程及支撑体系必须编制专项施工方案。通常所说的高支模即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的混凝土模板支撑工程。第一章材料管理1、钢管标准分类管理,分区域推进:用于材料堆放分隔或防护栏杆的...

建筑模板施工方案范本(高大支模专项施工方案编制指南,来看看编制范本帮你一次搞定)

如何写高大支模专项施工方案!全文共计148页,包含高支模分类及措施,方案审批及施工流程等。图文结合,红字重点备注。文末有完整版领取方式目录具体内容节选领取方式

施工方案专家论证会(沾益区住建局组织召开危大工程专项施工方案专家论证会)

...工程安全管理相关规定,沾益区注重安全管理,严格执行工程施工标准。近日,由区住建局质安站组织召开云南省第四监狱改扩建项目(一期工程)监狱指挥中心高支模脚手架安全专项施工方案专家论证会。会议由建设、施工、...

汽车双柱升降机加固(模板工程施工质量细部节点详解照着做就对了)

一、模板工程的一般规定1、模板及其支架应根据工程结构形式、荷载大小、地基土类别、施工设备和材料供应等条件进行设计。模板及其支架应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刚度和稳定性。能可靠地承受浇筑混凝土的重量、侧压力以...

桥梁施工组织课程设计范本(桥梁实心墩翻模工程专项施工方案)

1工程概况本项目建设地点位于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阿合奇县、哈拉峻乡及阿图什市行政区境内。一标段起止地点为阿合奇县至哈拉峻乡,路线总长度为194km(其中断链约10.2km),路线起讫桩号为K172+000~K356+000。我单位所承...

抗压试模武汉(长城杯-工程混凝土施工方案)

...**西区一期施工组织总设计》12《**西区1、2#楼及商业施工组织设计》13《**西区1、2#楼及商业施工图》2003086-1、2003086-2、2003086-SY14设计

混凝土模板布(模板支撑体系10大问题,看懂了你也是建筑内行)

...。设置要求:1、施工单位应当在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施工前编制专项方案;建筑工程实行施工总承包的,专项方案应当由施工总承包企业组织编制;2、专项

混凝土模板布(模板支撑体系10大问题,看懂了你也是建筑内行)

...。设置要求:1、施工单位应当在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施工前编制专项方案;建筑工程实行施工总承包的,专项方案应当由施工总承包企业组织编制;2、专项

建筑地基基础施工规范(模板工程施工方案)

合同号:施工组织设计名称:模板工程施工方案类别编号:编制人:编制单位:编制日期:年月日目录第一章工程概况31.1、工程概况和特点31.2、项目设计概况31.3、施工要求3第二章编制依据42.1、相关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