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中机械设备是指(【电工知识】电气自动化电工基础 电的安全使用须知)
Posted
篇首语:宁可身冷,不可心冷;宁可人穷,不可志穷。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施工中机械设备是指(【电工知识】电气自动化电工基础 电的安全使用须知)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施工中机械设备是指(【电工知识】电气自动化电工基础 电的安全使用须知)
安全用电
电流对人体的危害
不懂得安全用电知识就容易造成触电身亡、电气火灾、电器损坏等意外事故,所以, “安全用电,性命攸关”。

电流对人体的伤害有三种:电击、电伤和电磁伤害。
电击:是指电流通过人体,破坏人体心脏,肺及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
电伤:是指电流热效应.化学效用和机械效应对人体的伤害:主要是指电弧烧伤。溶化金属溅出烫伤等。
电磁场生理伤害:是指高频磁场的作用下,人会出现头晕乏力,记忆力减退和失眠多梦等神经系统的症状。
一般认为:电流通过人体的心脏.肺部和中枢神经系统的危险性是比较 大的,特别是电流通过心脏时,危险性最大。所以从手到脚的电流途径是最为危险。触电还容易因剧烈痉挛而摔倒,导致电流通过全身并造成摔伤,坠落等二次事故。
电流对人体的危险性跟电流的大小、电流持续时间的长短、电流流经途径、人体电阻的影响等因素有关。
安全电压值是 36V。
当人体电阻一定时,人体接触的电压越高,通过人体的电流就越大,对人体的损害也就越严重。
但并不是人一接触电源就会对人体产生伤害。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用手触摸普通干电池的两极,人体并没有任何感觉,这是因为普通干电池的电压较低(直流 1.5 伏)。
作用于人体的电压低于一定数值时,在短时间内,电压对人体不会造成严重的伤害事故, 我们称这种电压为安全电压。
为确定安全条件,往往不采用安全电流,而是采用安全电压来进行估算:一般情况下, 也就是干燥而触电危险性较小的环境下,安全电压规定为 36V,对于潮湿而触电危险性较大的环境(如金属容器、管道内施焊检修),安全电压规定为 12V,这样,触电时通过人体的电流,
可被限制在较小范围内,可在一定的程度上保障人身安全。
通常情况下,不高于 36V 的电压对人是安全的,称为安全电压,照明用电的火线与零线之间的电压 220V,绝不能同时接触火线与零线。零线是接地的,所以火线与大地之间的电压是 220V,一定不能在与大地连通的情况下接触火线 。
触电原因与防触电措施
触电原因方式
常见的触电原因有
(见图1-10):

图 1-10
触电方式:
1. 单相触电:是指人体站在地面或其他接地体上,人体的某一部位触及电气装置的任一相所引起的触电(见图 1-11,1-12)

R1-人体电阻,约为 1000Ω; 触电电流为:

R2-零线接地电阻,约为 4Ω;
R3-人体与地面的接触电阻(0.5~6kΩ)
2. 两相触电:是指人体同时触及任意两相带电体的的触电方式(见图 1-13,1-14)。

3. 跨步电压触电:当人体两脚跨入触地点附近时,在前后两脚之间便存在电位差,此即跨步电压,由此造成的触电称之为跨步电压触电(见图 1-15)。
如果人或牲畜站在距离高压电线落地点 8~10 米以内。就可能发生触电事故,这种触电叫做跨步电压触电。
一个人当发觉跨步电压威胁时,应赶快把双脚并在一起,或尽快用一条腿或两条腿跳着离开危险区

图 1-15
防止触电措施
为了达到安全用电的目的,必须采用可靠的技术措施,防止触电事故发生。绝缘、安全间距、漏电保护、安全电压、遮栏及阻挡物等都是防止直接触电的防护措施。
保护接地、保护接零是间接触电防护措施中最基本的措施。
1. 绝缘:
绝缘是用绝缘材料把带电体隔离起来,实现带电体之间、带电体与其他物体之间的电气隔离,使设备能长期安全、正常地工作,同时可以防止人体触及带电部分,避免发生触电事故, 所以绝缘在电气安全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良好的绝缘是设备和线路正常运行的必要条件, 也是防止触电事故的重要措施。
常用绝缘手套、绝缘靴、绝缘棒三种
2. 安全间距:
安全间距即保证人体与带电体之间必要的安全距离。除防止触及或过分接近带电体外,还能避免误操作和防止火灾。 在低压工作中,最小检修距离不应小于 0.1m。操作者背后的物体与操作者背部的最小距离应不小于 0.5m。

3. 安全电压
把可能加在人身上的电压限制在某一范围之内,使得在这种电压下,通过人体的电流不超过允许的范围。这种电压就叫做安全电压,也叫做安全特低电压。但应注意,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把安全电压理解为绝对没有危险的电压。具有安全电压的设备属于Ⅲ设备。
我国确定的安全电压标准是 42V、36V、24V、12V、6V。特别危险环境中使用的手持电动工具应采用 42V 安全电压;有电击危险环境中,使用的手持式照明灯和局部照明灯应采用36V 或 24V 安全电压;金属容器内、特别潮湿处等特别危险环境中使用的手持式照明灯应采用 12V 安全电压;在水下作业等场所工作应使用 6V 安全电压。
当电气设备采用超过 24V 的安全电压时,必须采取防止直接接触带电体的保护措施。国际电工委员会(IEC)规定安全电压限定值为 50 伏.
世界各国对于安全电压的规定:有 50 伏、40 伏、36 伏、25 伏、24 伏等其中以 50 伏、25 伏居多。
4. 屏护
屏护是指采用遮栏、围栏、护罩、护盖或隔离板等把带电体同外界隔绝开来,以防止人体触及或接近带电体所采取的一种安全技术措施。除防止触电的作用外,有的屏护装置还能起到防止电弧伤人、防止弧光短路或便利检修工作等作用。配电线路和电气设备的带电部分,如果不便加包绝缘或绝缘强度不足时,就可以采用屏护措施。见图 1-16。

图 1-16 护栏图
5. 漏电保护:
漏电保护器是一种在规定条件下电路中漏(触)电流(mA)值达到或超过其规定值时能自动断开电路或发出报警的装置。
漏电是指电器绝缘损坏或其他原因造成导电部分碰壳时,如果电器的金属外壳是接地的, 当漏电电流超过允许值时,漏电保护器能够自动
切断电源或报警,以保证人身安全。 漏电保护器动作灵敏,切断电源时间短,因此只要能够合理选用和正确安装、使用漏电保护器,除
了保护人身安全以外,还有防止电气设备损坏及预防火灾的作用。

图 1-17 漏电保护结构图
必须安装漏电保护器的设备和场所:
(1) 属于 I 类的移动式电气设备及手持式电气工具;
(2) 安装在潮湿、强腐蚀性等恶劣环境场所的电器设备;
(3) 建筑施工工地的电气施工机械设备,如打桩机、搅拌机等;
(4) 临时用电的电器设备;
(5) 饭店及招待所客房内及机关、学校、企业、住宅等建筑物内的插座回路;
(6) 游泳池、喷水池、浴池的水中照明设备;
(7) 安装在水中的供电线路和设备;
(8)其他需要安装漏电保护器的场所。
照明电路中所选用漏电保护器应为额定漏电动作电流小于或等于 30mA、动作时间为 0.1s 的高灵敏度产品。
电保护器(漏电保护开关)工作原理:
漏电保护器可分电子式和电磁式两种保护形式。(见上图)

相关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