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轨式530型激光雕刻机(攸县地名源流考)
Posted
篇首语: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方轨式530型激光雕刻机(攸县地名源流考)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方轨式530型激光雕刻机(攸县地名源流考)
彭 雪 开
摘要:湖南株洲市攸县,古名攸、攸舆,以攸水流贯全境而得名。秦置攸县后,历有攸县、攸舆、攸水、新兴、安乐之称谓。置县后,县治三迁,终治梅城。
关键词:攸县;攸舆;攸水;治所;地名考释
攸县,以攸水流贯全境而得名。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攸水出东南安成郡安复县封侯山,西北流迳其县北。县北带攸溪,盖即溪以名县也。”清同治《攸县志》认为:“此不易之说也。”[1]
攸,何以得名?至今难考。但也有迹可寻。攸,在甲骨文中,字形象数条小溪,有曲行之貌。字义含有河流曲行远导之意。释义一曰地名,二曰方国名。[2]作为方囯名,近代学者陈梦家考订:甲骨文中有商王征东夷卜辞中,有帝辛“在正月,王来正(征)人方,在攸侯喜鄙永”记载,并在《殷墟卜辞综述》第八章第八节中确认:“攸地之永,即今永城。”
攸国为商王朝宗姓中后期方囯,攸侯喜为商末攸国最后一位国君,因力助商末王朝而失败,被迫率宗亲主支逃亡于西、南,分族隐居,后世谓之“不知所踪”;有学者考证或言逃迁南美州,印第安人为其族裔。其后裔一支族居在今湖北省荆州市一带,在西周末迫于楚人向江汉平原拓展之威势,有可能从荆州一带,迁入今湖南省株洲市攸县攸水上游深山丛林中,隐居在今攸县黄丰桥镇柏市社区(原柏市乡)一带,与扬越人混族而居。共和国《攸县志》(1986-2010)载:原柏市乡柏市村(今柏市社区),发现商、西周、汉古文化遗址。这应是扬越部落为主与南迁古攸人,共创的文化遗存。
“攸”地名,上古时亦多指某种河流名称,也指某种地域间河流状貌。这表明古攸人或立国或族居或隐居,皆择河流中上游生息繁衍,体现了该部族的生存智慧。《说文·攴部》:“攸,行水也。”段玉裁注:“按:当作‘行水攸攸也’。行水顺其性,则安流攸攸而入于海。”《孟子·万章上》:“悠然而逝。”赵岐注:“悠然,迅走水趣(趋)深处也。”在古文中,“攸”通“悠”。其源出《诗经·小雅·渐渐之石》:“山川悠远,维其芬矣。”《诗经·王风》等中亦有载。段玉裁认为“水之安行为攸。”古文中多形容流水安然悠逝之状。在两周共鼎上镌刻攸字,与甲骨文字形略同。至毛公鼎,便在人部旁加三点水。[3]江陵楚简上,则写成与今文差不多的字样。[4]这说明“攸”字,有从繁趋简之势。
作为古地名,大体指称今河南省安阳市,今陕西省西安市岐山,[5]今湖北省荆州市,[6]今湖南省株洲市攸县等一些聚落地名或河流名称。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于公元前219年,巡游中国东南,登邹峄山(今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刻石纪功,颂扬废分封立郡县的功绩,遂有《峄山刻石》。此《刻石》传为中国第一刻石。[7]《说文解字注》:“秦刻石峄(又作绎)山文攸字如此。”这说明,李斯为秦始皇刻石纪功时,已将金文中的古“攸”字写成现在字形的“攸”字。从此,攸字形体不易。这说明江陵楚简中的“攸”字,与《峄山刻石》中的“攸”字,有字源关系。
攸的得名,据初步考证:应与古越人及南迁古攸人有关。作为自然地名,有迹可寻。
攸县境域,上古属三苗境地,春秋时多为越人境地,春秋中期后,楚国势力才逐渐沿湘江而上,深入到湖南南境。战国中后期,楚国首置苍梧郡、洞庭郡,40余年后又置巫郡、黔中郡。清同治《攸县志·原序》认为:攸县“楚南古黔中地……。”据今株洲市地下文物考古发掘证实,今湘东主体地域沿湘江、洣水、渌水(古漉水)、攸水等河流两岸,在夏代已出现少量越人的印纹硬陶文化,从商至东周早中期,印纹硬陶文化,已占主导地位。在今攸县攸水上游柏市镇,发掘了“下茶文化”[8]和“柏市遗址”,[9]这说明早在商代,这儿是古越人及南迁古攸人的聚居地。
清乾隆《攸县志·旧志序》说攸县“楚南古黔中地,苗民澳区。”准确地说,是越人为主之奥区。苗民在楚置黔中郡后,多退居楚黔中郡南部西北部。不过,越人一些习俗。与苗民多有相似,却误为“苗民澳区”。古越人有喜种糯稻、嗜鱼,逐水架木而居的习俗。越王勾践说越人“水行而山处”,为习水民族。更喜欢占居河源上游,取水酿“醴”(甜酒)。今株洲醴陵市之“醴”,即以古越人(乌程氏后裔)择漉(渌)水源头而居,后裔依山陵取漉水酿糯米酒,敬祭山川、日月、祖宗、神灵后自饮而得名。[10]
今株洲茶陵县高陇镇、秩堂乡一带,自古酿老“冬酒为最佳。”[11]今株洲炎陵县(原酃县)一些山区乡镇,也善酿糯米老冬酒。[12]这些生活习俗,皆与古越人聚居此地密切相关。《楚辞·大招》有“吴醴白蘖,和楚沥只”句。这说明,战国中后期,吴国酿的“醴”,已借助楚国的“沥”(过滤)技术(楚国立国后,就已掌握了向周朝进“贡茅”过滤酒糟的技术),终在楚地的吴越人与楚国人南迁,共同酿造出窖藏数年后醇美清甜酒(即今湘东南数县的“老冬酒”、“元坛酒”)。今柏市镇的“元(原)坛酒”,驰名全县。[13]这应是战国中后期,越人与南迁古攸人、楚人,共酿糯米酒,窖藏数年最佳的习俗遗存。
春秋初,越、楚人及南迁古攸人,共居今攸水上游溪流两岸,伐木架屋、烧荒垦田种稻(糯、粘),取清澈的溪流水,酿酒敬祭山川、日月、祖宗、神灵后自饮,渐成习俗。因聚居地傍溪而居,山川悠远,流水曲长,故取名为“攸”;最有可能是南迁古攸人将攸方国古地名,移借此地,聚落以此为名。后形成著名的地域地名—攸邑。至战国末,才被官方文书刻写,形成攸地名。
攸舆得名,源于攸,攸源于攸之溪流;亦源于攸邑村落。攸溪作为地名,应晚于攸。攸为今攸县最早的聚落地名之一。而攸溪应是水名。溪,山间的小河沟。《玉篇·水部》:“溪,溪涧。”《集韵·齐韵》:“谿(溪之古字),《说文》:‘山渎无所通也。’或从水。”文出张衡《东京赋》:“濯龙芳林,九谷八溪。”这说明源于《战国策·秦策四》的“谿”字,到东汉中期,被新造出来的溪字取代。由此推测,攸溪得名,约在东汉中期,而攸之得名,要早得多。
攸舆之名,应是攸之溪流上游地势、山川、交通、风物等诸况的概括。得名约在战国末,楚人向南经略南楚之时。
《史记·索隐》曰:本名攸舆,例诸青有古名。当溯汉而上。[1]38这说明攸舆得名,在先秦之前。清顺治《攸县志·序》:“攸在楚服之南,云迷九面,洄朔千折,河不容刀,涂难方轨,中原多故,士咸脱屣为凉士之依。”文中“涂难方轨”等句,源出《水经注·卷四·河水》,是说攸有溪流,但容不下小船,有道路却不能两车并驱。清乾隆《攸县志·序》:“攸处长沙上游,山川辉映,中多奥境。”这也说明攸舆得名,与今攸县东部“多奥境”相关。
共和国《攸县志》记:攸水干流全长111.1公里,流域面积占全县总面积的46.5%。其河床宽窄不一。上游最宽者近几米,中下游最宽者达200多米,常言流量不算大,但总的看来,不能算作溪流。说它“河不容刀,涂难方轨,”应是今攸水上游的地势山川交通等实况的缩写。
事实上《水经注》中已称攸溪为攸水。但又云:“县(县治)北带攸溪,盖即溪以名县也。”[14]由此观之,攸溪是指县治驻地以上为攸溪,即上古之攸溪流,东汉中后期所称名之攸溪。这也证明,当时攸县县治,在今攸水中上游,即攸溪流经的地方。
战国中后期,楚国强征南楚后,是否在今攸县境内,设置攸舆县,史无载。然而,并非不可能。
其一,湖北江陵张家山汉简《奏谳书》中有苍梧郡属县中有“攸”县地名。这表明县级政区地名,至少在秦末之前,就已出现。战国中后期,楚悼王以吴起(前?-前381年)为相,变法图强,结果一年多时间,正如《史记·吴起列传》所说:“南平百越,北平陈、蔡。”威震中原诸国,秦、晋也为之震惊。《后汉书·南蛮传》:“吴起相悼王,南并蛮越,遂有洞庭、苍梧。”2003年,湖南龙山县里耶镇,出土十几万秦简中,有“洞庭郡”、“苍梧郡”的记载。
由此可知,在战国中后期,今湖南境内设置的“洞庭郡”、“苍梧郡”,实为楚悼王吴起变法时期设置,管辖楚南广大地域。洞庭,当指今长沙、洞庭湖一带;苍梧,应在今湖南与广西之间,亦即今湖南永州市境内。其郡域,难以稽考。依当时推测,洞庭郡治当以今长沙为中心,苍梧郡治当以今永州市宁远县九疑山为中心。
《华阳国志·蜀志》记:秦昭王二十七年(公元前280年),秦司马错率秦军攻楚,占领楚国黔中郡,设置秦黔中郡。今考楚黔中郡郡治驻今湖南沅陵县城西,秦黔中郡郡治驻今湖南常德市区。秦黔中郡辖县十二,其中有容陵县、阴山县等。这两县县治,今考均在今衡东、攸县境内。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秦灭楚置攸县,属秦苍梧郡,后遭攸县利乡反叛,秦撤攸县归阴山县,属苍梧郡;这便是《奏谳书》中所称之的“攸”县。其时秦洞庭郡治(今长沙市),遭楚人反叛,秦便屠毁长沙古城后撤洞庭郡入黔中郡;后因郡域过大,不便管理,旋又分“湘川”(今湘江流域)地域,置长沙郡。[15]从此洞庭郡消失,存亡160余年。
其二,《战国策·楚策一》记:楚国约在楚威王时(前339-前329),设置黔中郡、巫郡,辖地今湖南西南部和贵州省东部等广大区域。清乾隆《攸县志·旧志序》中:“楚南(攸县),古黔中地。”又云:“攸在楚服之南。”清同治《攸县志·原序》:“攸故南楚首郡(楚黔中郡)属邑。”该《志》在“建制沿革”中云:“春秋,属楚,为黔中地,皆楚之南境。战国,属楚。”共和国《攸县志·概述》:攸县“春秋战国时期,为楚国所开发。”2002年《攸县志·建置沿革》:“春秋、战国,攸县属楚黔中地。”湘东数县古今县(市)志,皆言所属县(市),春秋战国时属楚黔中郡。春秋时是否置县无考。
据1985年以来攸县柏市镇地下文物普查,发现有大型汉墓郡,有汉“五珠”圆形方孔钱模具,有封侯山,有上岭街遗址。[16]这表明今柏市镇柏市村一带,汉以前有较大群居村邑或城邑。这很可能是战国中后期,楚国经略南越时,在吴楚边境今攸县境内设置的攸舆县治。正如这一时期,在今茶陵县秩堂镇发现有小塘古城遗址一样,很可能是楚国在吴楚边境今茶陵境内,设置的荼(茶)陵县治。当然,这需要作进一步考证。然而,根据当时楚拓南疆,每灭一侯国,必置郡县。以及战国时“城”与“县”往往互称的惯例。[17]今攸县柏市镇中洲村古城迹象遗址,极有可能是楚国在楚悼王(前401-前381)末期,设置的攸舆县治驻地。
其三,魏昌《楚国史》、张正明《楚文化史》、杨宽《战国史》楚史等专著载:战国时期,楚国农业、手工业相当发达。[18]水稻普遍种植;蚕桑丝织业繁兴;铁农具普及农户;冶铜冶铁业最先进。青铜兵器为诸国利器。甚至在长沙战国楚墓中,还出土了战国时目前最早的全弩。[19]铁器制造及其它手工业,它国莫能相比。长沙、江陵楚墓中,出土的丝织品、琉璃品(最早的玻璃品),更属诸国上乘。至于房屋建造、造船、竹木制造等工艺,诸国不能攀比。商业与货币,周流天下。现已知先秦的金银币,皆为楚国所造。甚至酿酒技术,也名闻诸侯国。以上情况,在《左传·庄公四年》《礼记·内则》《山海经》《国语·楚语下》《战国策·楚策一》《战国策·宋卫策》《越绝书》《吕氏春秋·贵卒》《楚辞·招魂》《楚辞·九章·涉江》中,以及《史记·范睢蔡泽列传》《史记·货殖列传》等古籍中,皆有记载。而地下文物考古,也佐证了以上记载的正确。
由此推知,自春秋中期,楚庄王(前613-前591)大败晋国,成为春秋五霸之一后,逐渐由北向东南,拓展国土,经略南疆,至战国中期楚威王以后,据《淮南子·兵略训》:楚国“南卷沅湘,北绕颖、泗,西包巴蜀,东裹郯、淮。颖、汝为洫,江、汉以为池,垣之以邓林,绵之以方城。”自楚文王到公元前223年楚为秦所灭400余年内,据考楚国吞并了50余个周分封的诸侯国及附庸国,加上民族部落,总数有百余国族。[20]今湖南境地,已全在楚国掌控经营之中,而长沙则是经济、政治、文化等聚集中心,成为继江陵之后的又一大都市,为“楚南重镇”。[21]《史记·春申君列传》:“考烈王元年(公元前262年),以黄歇为相,封为春申君,赐淮北地十二县。”可见战国中后期,楚国置县,已相当广泛密集。攸舆县在战国中后期,先属楚苍梧郡,后或属楚洞庭郡及黔中郡;秦首属苍梧郡,因又与今长沙大都市(古称青阳)相距不远。约在战国中末期,在今攸县境内置攸舆县,极有可能。
其四,攸舆侯国之设,应是恢复楚国攸舆县之明证。明崇祯《长沙府志》载:秦伐楚置阴山县。清乾隆《长沙府志·攸县》从之。[22]。这是不确切的。
据西汉《奏谳书》记: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置洞庭郡时已置攸县,因遭攸县利乡楚人反判,旋撤洞庭郡置长沙郡,撤攸县另置阴山县,攸县地域仅以攸舆乡域,属阴山县辖,属长沙郡。《汉书·地理志》载:西汉高帝五年(公元前202年)置攸县,治所在今县城东,并置容陵县,治所在今攸县县城西,今安仁县永乐江入汇洣江之处,即今湖南省衡东县草市镇一带。西汉元光六年(公元前129年),封长沙王子刘福为容陵侯,仅存13年后国除。复为容陵县。东汉建安二十年(215),容陵县归入阴山县。[14]50
《史记·建元以来王子侯者年表》记:汉武帝元朔四年(公元前125年),封长沙王子刘则为攸舆侯。《史记·索隐》按:今长沙有攸县,本名攸舆。这充分说明,攸县原名攸舆县。刘邦建立汉后,至汉武帝刘彻时,因念楚国旧情,封长沙王子刘则为攸舆侯,原攸县赋税供其享用。楚人历有崇左尚赤拜东向,不忘宗祖之习,恢复攸舆名,是这一风俗的体现。两宋之交王观国《学林新编》认为:西汉封国之名与古县名相同,原因是“古之封爵,多取县名。”这也佐证今攸县境域,约在战国末,确已设置攸舆县。只是史料湮没,无记载而已。西汉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刘则篡死罪,弃市,国除,复攸县名。
其五,攸县封侯山之名,亦佐证攸舆县,应在封侯山附近。《史记·卷二十一》明载:刘则封侯,逐有封侯山之名。封侯山,地处今攸县柏市镇石桥村之东向,南北走向,与今江西省安福县交界,海拔约801米。江西省《安福丛录》记:西汉置安平、安成二县,分属豫章郡、长沙国。安平县治,驻今安福县泸水河东岸的竹江乡星安都(今城田、矮屋、洋口村一带);安成县治,驻泸水河西部今安福县严田镇横屋村一带,两古县治相隔48公里。西汉元光六年(公元前129年),封长沙王子刘苍为安成侯,为侯国。今攸县境内封侯山,也应是安成侯封侯山。西汉五凤二年(公元前56年),复为县。三国吴宝鼎二年(267年)分豫章安平县、长沙郡安成县及庐陵郡袁水流域部分地域,置安成郡。[23]安成县从长沙来属。西晋太康元年(280),改安成县为安复县,至《水经注》记攸水源出“安成郡安复县封侯山”之后,更名显全国。唐武德十二年(629),改安复县为安福县,属吉州。从此,湘赣两地郡、县志,记载不绝。
封侯山因刘则、刘苍封侯而得名。说明今安福县一部分地域原属楚攸舆县秦攸县,安福县封侯山也实为攸舆县封侯山。按其时惯例为了便于祭祀,侯国封侯山,必在侯国国治附近。如西汉容陵侯国,亦有象征封侯的侯昙山。《水经注》:“容水(作者注:实为洣水一级支流永乐江)从侯昙山下注洣水”即是。这从另一侧面证明,攸舆侯国封地中心,在攸舆封侯山附近,也可说明战国末攸舆县治驻地,也应在封侯山附近。秦攸县治,也可能在这一带。
攸县。《汉书·地理志》:“长沙国,秦郡,高帝五年为国。莽曰 (镇)蛮。属荆州……。”县十三:有临湘、罗、连道、益阳、下隽、攸,酃、承阳、湘南、昭陵、荼(茶)陵、容陵、安成。历代国史、省、市、县志,皆以此为据记:西汉高帝(祖)五年置攸县。以攸溪名县。事实上应是以古攸舆县为名,简称攸县。当然攸舆县,是以攸及攸邑而名县。东汉中后期,改称攸溪后,故《水经注》才有此称名。
攸水县。攸县改称攸水县,当在南朝陈(558-589)之间。
清顺治《攸县志》:攸县“梁朝(531-555)始迁县(治)于攸江之上”。1984年《攸县志·县治》:“旧志载:攸县古城在县东攸水南岸(确实地址待考),五代后梁(907-923)时迁至今址(今攸县梅城镇)。”2005年《中国古今地名大词典·攸水县》:“南朝梁、陈间以攸县改名,治今湖南攸县东北。”2002年《攸县志·建置沿革》:“(南朝)陈(558-589)壬申”,湘州刺史王琳袭据湘州。辛已(561)湘州降,罢罗州,改攸县曰攸水,隶湘州。2010年《中国地名大词典》:“攸水县,古县名,南梁、陈间以攸县改名。”因攸溪流经此处,河床渐宽,水流渐丰,故改攸溪为攸水。故将攸县改称攸水县,以攸水名县。这也表明攸县县治,已从县境极东,迁置“攸江之上”。攸江即指攸水。《元丰九域志》已称攸水。这与清顺治《攸县志》:“梁朝(531-555)始迁县(治)于攸江之上”,刚好吻合。
据以上史料推断,今攸县网岭罗家坪“古城遗址”,应是南朝陈(561)设置的攸水县治无疑。之后分攸水县为安乐、新兴两县,至唐贞观元年(627),又复名攸县,县治仍驻原攸水县治。
之后攸县县治历南北朝、隋唐约340余年,一直未迁。直至五代后梁(907-935)之间,攸县县治,才从攸县网岭罗家坪,迁至今攸县城关镇(梅城)。《大清一统志》记:五代梁楚国迁攸县治于今址(今城关镇,2011-2013年析为4个街道办事处),虽未言明从何处迁来,据以上记载判识,应从今攸县网岭镇罗家坪迁来无疑。
史载秦置阴山县,属长沙郡。东汉,攸县、容陵县与攸舆侯国,俱属长沙郡。三国吴太平三年(258),分长沙东部为湘东郡,西部为衡阳郡,郡治衡阳。阴山、攸县俱属湘东郡。南朝齐因之。南梁天监中(502-519),分阴山县置湘潭县,县治今衡东县石湾一带。隋开皇九年(589),攸水、阴山、茶陵、建宁诸县并入湘潭县,初属衡州,大业三年(607)属衡山郡。隋大业三年(607),改临湘为长沙县,醴陵并入长沙县,属长沙郡。唐武德四年(621),析湘潭县地复置建宁、安乐、新兴(安乐、新兴均从攸水县地析置)、阴山、茶陵诸县,置南云州,安乐、新兴两县与阴山、建宁、茶陵俱属南云州,州治驻原攸水县治(今攸县网岭镇罗家坪村)。武德四年(621),从长沙县地复置醴陵县,属潭州。唐贞观元年(627),撤南云州,将所属建宁、安乐、新兴、阴山、茶陵五县合为攸县,属衡州衡阳郡。唐武后圣历元年(698),分出攸县所辖茶陵旧地,复置茶陵县,属衡州衡山郡;复置建宁县,属潭州长沙郡。唐天宝八年(749),复置湘潭县,建宁县并入湘潭县,属潭州。至此后,攸县之境域及县名不变,直至如今。
攸水(攸江),亦名伯水。伯水得名,应与刘则封为攸舆侯相关,封侯山得名之后,逐名攸溪为伯水,《礼心·王制》:“王都之制禄爵,公、侯、伯、子、男、凡五等。”《说文》:“伯长也。”古今文中有多种释义,这里当指以上引义。因为汉武帝时长沙王子刘则,封侯较早,爵位较高(伯爵),封侯之地域较今攸县地域为大,地跨今湘、赣边界,又因攸溪(攸水)流贯侯国全境得名,故称攸溪为伯水。
攸溪,亦或攸水源头在何处?自《水经注》之后,国志、地志及省、市、县志书、地志等,皆引《水经注》之说,即“攸水出东南安成郡安复县封侯山,西北流……”清乾隆《长沙府志·山川志》:“攸水,县东十五里,源自安福封侯山。”清光绪《湖南通志·水道一》:“攸水源出安福县界,西北流入攸县境。”清同治《攸县志·山川》:“攸水自安福县发源,经山背入攸县石桥江,——《水经注》所谓出封侯山者,指此。”以上所载,皆受《水经注》影响。共和国成立后,国、省、市县的志书及地志,皆言攸水源出江西省莲花县大背岭公德山,这值得商榷。
攸水源头,并不在“封侯山”,而在今攸县鸾山镇漕泊村松林庵(原漕泊乡松林庵村)。[24]郦道元《水经注》所指封侯山,经考在今攸县柏市镇之东的石桥村内,主峰海拔801米,山势延耸于吴楚交界处。攸水并非出自此处。
今考攸水上游攸溪,古今主干有三源流。一是源于原攸县柏市镇境内泉康水;二是源于今江西省莲花县功德山(又名欧公山)大背岭水;三是源于原攸县原漕泊乡松林庵水。泉康水流至原柏市镇风塔村双江口,长约12公里;大背岭水,流至凤塔村双江口,长约10公里;松林庵水流至凤塔村双江口,长约23公里。[25]其中松林庵水流至今攸县鸾山镇漕泊村,入阴河至海棠洞出口,长约15公里,从海棠洞出口入原柏市镇富头村禹王洞(传说为古代夏禹治水,曾途经此地,故名。按《史记》载:夏禹治水未途经今湖南境内),出禹王洞天坑至山间罗浮江,又至凤塔村双江口约8公里。两源流合流后,经凤塔至柏市镇治南(今攸县黄丰桥镇柏市社区南),始称攸溪。至今攸县黄丰桥镇、乌井、昭村、官田(今酒埠江水库区),共有11条源流相继汇入。官田以上诸水,合称攸水上游。根据“河流唯远”原则判识,松林庵水为攸水源头。攸水全长约123公里;比共和国《攸县志》定论多近12公里;比共和国《中国古今地名大词典》定论多出约8公里。
事实上,清乾隆《攸县志·江》中,已明指“罗浮江(即攸溪源头段)在东乡,去县(治)东一百四十里,自石窦中发源有罗浮鱼。”罗浮鱼,是产于地下阴河中的特种无鳞鱼,因产于罗浮江,故名。清同治《攸县志·图考》中,无论是《县境全图》、《水道源流图》,还是《陂塘图》,都明确标注攸水源头,在罗浮江上游之漕溪,即今松林庵水。然而,因受《水经注》影响,在攸水源头的表述中,又都引《水经注》之说,造成图文前后矛盾不合的现象。
2002年《攸县志·水系》认为:“上游,攸水古名攸溪,有南北二源。北源发于江西省莲花县功德山大背岭,南流10余里,经乌石岭入攸县柏市东部石桥,与发自封侯山的南源会合。”在此,“南源”应指源于漕泊松林庵水。结果文中仍受《水经注》影响,否认攸水上游南源为攸水之源。但在文中也承认,有“源自漕泊松林庵的伏流30里的禹门洞、罗浮洞水。”2009年《湖南地名志》也受《水经注》影响,采共和国《攸县志》之说,但在该《志》第四章风景游览地表述中,也承认“左洞阴河流经天坑形成瀑布,注入右洞,再由此汇入山外的罗浮江,成为攸水源头之一。”经本人实地考察,结合古今《攸县志》及全国、省、市有关地志记载,我认为,今攸县鸾山镇(2005年漕泊乡并入)漕泊村松林庵水,应为攸水源头。
禹王洞,为攸邑境内寓祭地名。今攸县县城西门下的禹王宫,是攸邑后人为纪念大禹治水之功而建,并非说明大禹治水途经攸邑。至于近年又传攸县境内大禹娶涂山氏之子,名曰“攸女”为妻,实属传闻无据。
《史记·夏本纪第二》:“夏后帝启,禹之子,其母涂山氏之女也。”《帝王世纪》引《连山易》曰:“禹娶涂山氏之子,名曰攸,生余。”又曰:“禹娶涂山之子,名曰攸女,生启。”涂山,位在何处,今有三说。一说位在今安徽蚌埠市西淮河东岸,又名当涂山,与荆山隔淮相对。相传本是一山,禹凿为二,以通淮水。《左传·哀公七年》:“禹合诸候于涂山。”即指当涂山。《史记·索隐》:韦昭云:“涂山,国名,禹所娶,在今九江。”应劭曰:“九江当涂有禹墟。”杜预云:“涂山在寿春东北”,皇甫谧云:“今九江当涂有禹庙”,则涂山在江南也。《系本》曰:“涂山氏女名女娲,是禹娶涂山氏号女憍也。”二说在今浙江绍兴西北。《越绝书·纪地传》:“涂山者,禹所娶妻之山也。去县五十里。”三说在今重庆市东,俗名真武山。《华阳国志·巴志》:“禹娶于涂山,今江州涂山是也。”三说之中其中两说与长江有关,一说与淮河有关。此说与古攸方国相关。但涂山地望不在湖湘,更不在攸县。禹所娶之妻,名号三别,曰女娲,曰女憍,曰攸女,竟究源出何地,又何氏何名,实难稽考。
综上所述,攸县,古名攸,攸邑,又名攸舆,皆以攸水流贯全县境而得名。约在楚悼王“吴起变法”时(前386-前381),设置攸舆县,属楚苍梧郡或洞庭郡,后改属黔中郡。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撤攸舆县置攸县,属秦苍梧郡,其时归属数更,后属长沙郡。同时,旋撤攸县属阴山县,攸县仅以乡邑属之。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复置攸县。西汉元朔四年(公元前125年),封长沙王子刘则为攸舆侯,攸县为其食邑之地。侯国废后仍名攸县。攸县县治3迁后,终治今址。攸水自古源自楚、吴边界攸县境内,即今鸾山镇老漕村(原漕泊乡)松林庵(原漕泊乡松林庵村)。
境内东部罗霄山脉中段,海拔1000米以上高峰25座。西、北部多丘陵,中部为攸州大平原,南部开口低平。气候温湿,河溪众多。富藏矿产资源,尤以攸煤闻名于外。交通便捷。农产富有,尤以麻鸭、茶油、豆腐为著名特产,颇有市场。工业渐兴。古迹名胜有:主要有杨家洲汉墓、宝宁寺、司空山、阳升观、灵龟峰、文明四塔、酒仙湖、白龙洞等。另有列宁室、苏维埃东冲兵工厂旧址、中共攸县地方执行委员会旧址、谭震林墓等;尤以酒仙湖风景区水质清冽、空气清新、景点秀丽而引人游而乐之。
参 考 文 献:
[1](清同治)攸县志[M].株洲:湖南株洲市攸县志编纂委员会翻印,1984:93.
[2]甲骨文字典[M].成教:四川辞书出版社,2011:336.
[3]、[4]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学[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4:318、230.
[5]程俊英.诗经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284.
[6]李守奎.楚文字编[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198.
[7]辞海(缩印本)[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0:790.
[8]、[9]株洲市文物名胜志[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91:159.167.
[10]彭雪开.醴陵地名源流考释[j]湖南大学学报(社科版),2012:(3)
[11]茶陵县志[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93:652.
[12]酃县志[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1994:530.
[13]攸县志[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90:681.
[14]攸县志[M].攸县:湖南攸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2002:48.
[15]文选德.湖湘文化古今谈[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2:142-143.
[16]谭特立.攸县古城变迁考[j].株洲:湘东文化,2009:(3)
[17]杨宽.战国史[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230-231.
[18]魏昌.楚国史[M].武汉出版社,1996:171.
[19]高至喜.记长沙、常德出土弩机的战国墓—兼谈有关弩机弩兵的几个问题[j]文物,1964:(2)
[20]顾德融、朱顺龙.春秋史[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267.
[21]郑隹明主编.长沙风物大观[M].湖南文艺出版社,1997:2.
[22](清乾隆)长沙府志[M].长沙:岳麓书社影印出版,2008:88.
[23]中国古今地名大词典[M].长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5:1305.
[24]湖南省地名志[M].长沙:湖南地图出版社,2009:221.
[25]湖南省地图册[M].长沙:湖南地图出版社,2000:61.
整理:周凯清、曹露露
校对:罗洋、粟娟
责编:文学容
审核:刘年喜
彭雪开老师原创,欢迎读者评论转发!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欢迎大家关注公众号:地名传播!
相关参考
激光雕刻机使用方轨方法(1800年前,他靠一己之力拯救了成都)
它能真正推动历史的发展,能保住天下的幸福。一人救了一座城。这个人叫赵云,这座城叫成都。赵云是怎样救成都的?让我们还原一下现场。建安十九年,即公元214年,刘备进成都,锣鼓喧天,彩旗飘扬。本来是被益州方面邀...
激光雕刻机使用方轨方法(1800年前,他靠一己之力拯救了成都)
它能真正推动历史的发展,能保住天下的幸福。一人救了一座城。这个人叫赵云,这座城叫成都。赵云是怎样救成都的?让我们还原一下现场。建安十九年,即公元214年,刘备进成都,锣鼓喧天,彩旗飘扬。本来是被益州方面邀...
主轴与变频器的选择,常见3轴木工雕刻机主轴分为两种:水冷和风冷。水冷主轴配合富凌变频器使用,噪音小,经济实惠,客户反馈好。风冷主轴一般利用空气冷却,方便操作。一般水冷主轴转速24000RPM,风冷主轴18000RPM,24000RPM风...
激光切割机哪家最好(大器场,大有可为:百超迪能超大幅面地轨式光纤激光切割机)
近些年来,光纤激光技术实现了质的飞跃,切割工艺愈发完善,相较于等离子、火焰等传统加工方式,光纤激光切割技术在改善切割精度、节约材料、减少劳动强度、提高生产率方面显示出巨大优势,推动了工程机械、农业机械...
激光切割机哪家最好(大器场,大有可为:百超迪能超大幅面地轨式光纤激光切割机)
近些年来,光纤激光技术实现了质的飞跃,切割工艺愈发完善,相较于等离子、火焰等传统加工方式,光纤激光切割技术在改善切割精度、节约材料、减少劳动强度、提高生产率方面显示出巨大优势,推动了工程机械、农业机械...
混合用户交换机(百千混合二层网管型宽温卡轨式工业交换机2千兆光4百兆电4百兆光)
...反接保护;防护等级:IP40防护等级、防浪涌静电、DIN卡轨式、金属型材、无风扇设计
混合用户交换机(百千混合二层网管型宽温卡轨式工业交换机2千兆光4百兆电4百兆光)
...反接保护;防护等级:IP40防护等级、防浪涌静电、DIN卡轨式、金属型材、无风扇设计
激光雕刻和机械雕刻(什么是雕刻机?曾经电子爱好者首选的DIY项目)
雕刻从加工原理上讲是一种钻铣组合加工,雕刻机多种数据输入模式根据需要游刃有余。电脑雕刻机有激光雕刻和机械雕刻两类,这两类都有大功率和小功率之分。因为雕刻机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因此有必要了解各种雕刻机的...
激光雕刻和机械雕刻(什么是雕刻机?曾经电子爱好者首选的DIY项目)
雕刻从加工原理上讲是一种钻铣组合加工,雕刻机多种数据输入模式根据需要游刃有余。电脑雕刻机有激光雕刻和机械雕刻两类,这两类都有大功率和小功率之分。因为雕刻机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因此有必要了解各种雕刻机的...
汽车水箱专用焊接机(水箱焊缝存安全隐患 召回25辆XT5310GJBT530E型混凝土搅拌运输车)
...自即日起,召回2018年2月28日至3月26日生产的部分XT5310GJBT530E型混凝土搅拌运输车,共计25辆。本次召回范围内的车辆,因水箱的焊接没有达到铝制品焊接的技术要求,造成铝质水箱焊口裂纹,出现漏水现象。水箱为低压容器,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