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徵去世后,李世民为什么下令把他的墓碑砸毁

Posted

篇首语:节俭是致富的秘诀。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魏徵去世后,李世民为什么下令把他的墓碑砸毁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魏徵去世后,李世民为什么下令把他的墓碑砸毁

  今天奇妙奇闻小编给大家带来了李世民的一些趣事,欢迎阅读评论。

  唐太宗李世民是古代中国英雄造时世的代表人物之一,其亲手缔造的“贞观之治”,历史评价是一个千古治世的光辉典范。魏徵(现作“魏征”)生前是他最倚重的谏臣,为啥死后,李世民将他亲手为魏徽撰文的墓碑砸毁了呢?

  (一)李世民开创贞观之治

  李世民经历了隋朝盛世、隋末动乱和灭亡,深深知道安生利民才是国家稳定富强的基础。他登临御座后,采取各种措施努力发展生产,让人民休养生息,使国家户籍增加,人口不断增长。

  他重视法治建设,命房玄龄、长孙无忌等在原有法律的基础上制订《贞观律》,明确了刑罚制度,同时制订死刑复奏制度,以示对人命的重视。自己以身作则遵守国家法律,不纵容包庇犯法的亲属。他重视对老百姓的教化,进一步完善了科举考试制度。注重选拔和任用官员,求贤纳才,知人善任,涌现出了魏徵、房玄龄、杜如晦、马周、刘洎、褚遂良等一大批治国良才。

  在国家安全方面,派出李靖等大将率重兵大破东突厥军,俘获了颉利可汗。北部边境安定后,又相继派兵收复了吐谷浑、高昌、焉耆、龟兹等地,重新恢复了对西域地区的统治,重开丝绸之路,加强了中原地区与西域和中亚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

  一言蔽之,实现了内外和安,社会经济文化大发展。这就是贞观之治的盛况。

  (二)谏臣魏徵功不可没

  在贞观之治中,谏臣魏徵功不可没。

  魏徵的“兼听则明,偏信则暗”谏语,成为了李世民虚怀纳谏的指导思想。由于他善于纳谏,从而涌现出一大批敢于直谏的大臣。魏徵去世后,李世民伤感地说:以铜为镜,可正衣冠;以史为镜,可知兴替;以人为镜,可明得失;今魏徵殁,朕失一镜矣。

  魏徵原来是太子李建成的重要谋士,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询问被俘的魏徵:你为啥与我作对?魏徵神色自若地说:如果太子早听我的劝谏,就不会有今天之死。李世民没有怪罪魏徵,还委以重任。俗话说士为知己者死,魏徵从此做到知无不言,竭诚辅佐李世民。据史载,魏徵对李世民犯言直谏达200余次。

  有次李世民准备对关中地区16到18岁的男子大规模征兵,魏徵极力反对,他说:如果把水抽干捕鱼,今年可以捕到很多鱼,明年就很难捕到鱼了。这样干,不仅以后兵源枯竭,还会造成劳动力减少、农田荒芜、赋税无源、财政空虚的后果。李世民认真考虑后,认为魏徵说得完全正确,就终止了这个计划的实施。

  在群臣的怂恿下,李世民准备到泰山去封禅祭天,炫耀自己的德行。魏徵明确地劝告李世民:隋末以来,全国战乱频繁,大片土地荒芜,各地受到的破坏迄今还没恢复过来,如果陛下去封禅,必然要带大批官吏和卫队,要给沿途的老百姓造成很大的负担。李世民由此想到了隋朝灭亡的教训,取消了封禅计划。

  魏徵经常劝告李世民要居安思危,自始自终要保持兢兢业业的治国态度。有段时间,魏徵觉得李世民不像过去那样勤于治国了,还专门写了一份谏书呈上。李世看后觉得他说得很好,就把他的谏书贴在墙上,时时观看,以便提醒自己处理政务不能松劲。

  (三)魏徵死后李世民态度变了

  魏徵刚死时,李世民十分悲痛,亲自给其起草碑文和撰书,给予了极大的哀荣。

  然而不少史书只说前半段,不说后半段。魏徵死后不到一年,李世民就下令砸毁这位贞观名臣的墓碑。

  历世流传的公认看法是,魏徵生前在推荐人方面出现了大失误。魏微生前曾向李世民密荐中书侍郎杜正伦和吏部尚书侯君集有宰相之才。李世民对魏徵的建议深信不疑任命杜正伦为太子右庶子,太子李承乾不听杜正伦的招呼,杜正伦就说你不听招呼我就向皇上报告。李世民认为这是杜正伦在泄露天机,一气之下就把他贬官外放。

  侯君集的事就更麻烦了。就在魏徵去世那一年,侯君集因参与太子谋反案被杀。魏徵密荐的两个人都出现了问题,李世民就提高到忠诚方面进行分析了,认为魏徵生前在背着朝廷搞政治小集团。这时另一个重臣褚遂良来火上加油,说魏徵生前曾把他的进谏言论拿给自己看过,这完全是谋取自己名望的做法嘛,李世民越想越气,不仅取消了与魏徵生前共同商定的“衡山公主嫁给魏徵之子的婚约”,还派人把魏徵的墓碑砸毁了。

  笔者从史料分析,魏徵的墓碑被砸毁的原因,前面所述事情无讹,但不全面。有一个不能忽视的原因,就是李世民在其生命的最后十年里,他的身体越来越差,精神状况与以前相比完全是南辕北辙。

  曾经在玄武门之变中立下首功的尉迟敬德在放外任时,李世民突然问他,有人说你打算谋反,这是为什么呢?尉迟敬德大怒,脱下衣服让李世民看自己满身的伤疤,意思嘛这么忠心为陛下效力,有谋反的心吗?李世民流出了眼泪。但尉迟敬德的心从此凉了,关在屋里“自污、自娱”,不与外人交往长达十六年之久。

  越到晚年,李世民猜忌功臣的心越来越重,岑文本、房玄龄等朝廷重臣,都多次因为小事被贬、起用、再贬、再起用。李世民在去世前四年,有人告密,说宰相刘洎对旁人说皇帝生病了,习惯了当“万岁”的李世民就赐刘洎自尽。因有人诬告大唐第一战将李靖“谋反”,李世民不管青红皂白,大骂李靖一顿。还说只是骂骂,没有杀头,算给足了面子。

  李靖有自知之明,史载他从此“阖门自守,杜绝宾客,虽亲戚不得妄进”,才躲过劫难,求得善终。

  早年李世民曾经嘲笑秦始皇追求长生不老术,认为人的寿命长短要顺其自然,不能人为改变,但晚年随着身体的每况愈下,他对金石丹药和长生不老术的兴趣却越来越高涨。

  据史载,在生命的最后四年,关于他服食金石丹药的记载一直不绝于书。贞观二十三年四月,李世民专程前往终南山上的翠微宫,服用天竺方士那迩娑婆寐进献的长生不老药,最终暴毙。

  (四)评述

  一般人都从帝王为了驾驭众臣,玩弄权术方面来分析李世民的所作所为,笔者还从其身体状况进行分析。

  因为帝王也是人,只有这样才能全面地历史地分析历史人物。实话实说,笔者估摸李世民在晚年得了偏执、多疑和抑郁等方面的精神类疾病,且越来越严重。

  

相关参考

李世民恨魏征吗

唐朝时期的名臣魏征,一项是以直言进谏而闻名,在李世民面前直言不讳,有什么说什么,看起来是一点也不给皇帝面子。李世民对于魏征的谏言也都接受,由此可见李世民的确称得上是一代明君。不过,在魏征死后,李世民却...

李世民恨魏征吗

唐朝时期的名臣魏征,一项是以直言进谏而闻名,在李世民面前直言不讳,有什么说什么,看起来是一点也不给皇帝面子。李世民对于魏征的谏言也都接受,由此可见李世民的确称得上是一代明君。不过,在魏征死后,李世民却...

魏征进谏多少次

魏征即魏徵想唐太宗李世民进谏了200多次,具体多少没有记载。唐太宗和魏征一直是中国历史上的两个职业楷模,一个是当皇帝的楷模,一个是为人臣的楷模,历代君主和大臣都以这两位作为自己的行事准则。他俩完美的成为了...

魏征进谏多少次

魏征即魏徵想唐太宗李世民进谏了200多次,具体多少没有记载。唐太宗和魏征一直是中国历史上的两个职业楷模,一个是当皇帝的楷模,一个是为人臣的楷模,历代君主和大臣都以这两位作为自己的行事准则。他俩完美的成为了...

李元吉死后,他的妻子为何自愿改嫁李世民

...,其实这件事也是有迹可循的,当时皇后长孙氏去世后,李世民曾想立杨氏为皇后,但最后被敢于直言的魏征一句“陛下切不可以辰嬴自类”给打消了念头。就冲李世民想立她为后,就可以看出,她很受皇帝喜欢,换句话说,她...

梦见老家的大树长得非常的茂盛(爸爸去世6年,杭州95后姑娘坐在墓碑前:我待在你待过的地方,那算不算是一种陪伴……)

3月30日清明节前夕,杭州南山陵园,身着制服的莫智颖在一座墓碑前缓缓蹲下,将一束菊花摆在碑前,之后轻轻抚了上面的照片。“爸爸,我还是当了一名警察。今年是我上班的第一年,年初刚上班的。你有没有看到?我现在的...

李世民死后他的后宫如何处置

...,有儿子和没儿子的待遇简直就是天差地别。一起来看看李世民去世时,他的后宫都去了什么地方吧。贞观二十三年,李世民驾崩于翠微宫。随着他的死亡,许多人的命运发生了

李世民死后他的后宫如何处置

...,有儿子和没儿子的待遇简直就是天差地别。一起来看看李世民去世时,他的后宫都去了什么地方吧。贞观二十三年,李世民驾崩于翠微宫。随着他的死亡,许多人的命运发生了

母亲去世后儿女的禁忌(“5人不能上坟,子孙兴旺发达”,指的是哪5人?上坟有些啥讲究?)

...“孝道”不仅仅体现在父母和长辈生前,还会延续到他们去世之后。比如立墓碑,就有“四不立”,具体的原因和哪四种人不能立墓碑,感兴趣的读者可以看看前面发布的文章,里面有十分详细的解答。今天,我们重要讲

五代十国宫廷野史故事大全

...迫奸淫了她们。朱温乱伦后梁主朱温惧怕妻子张后。张后去世,朱温便纵情于声色之中。他的几个儿子均在外地,朱温便经常把他们的妻子召进宫来陪他。友文的妻子王氏姿色颇美,深得梁主宠爱,梁主就想把他的丈夫友文立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