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真实与历史真实的关系(历史的虚构与艺术的真实——兼说电影《满江红》)

Posted

篇首语:读书是易事,思索是难事,但两者缺一,便全无用处。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文学真实与历史真实的关系(历史的虚构与艺术的真实——兼说电影《满江红》)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文学真实与历史真实的关系(历史的虚构与艺术的真实——兼说电影《满江红》)

詹多伟


即便是各类历史著作,都不可能克隆历史本身,择其上者,也只能是一定程度的接近之,而不能完全客观地窥视其本来面目。凡是已经发生的,都是你所不能复制的。此刻的你尚且无法复制上一刻的你自己,更何况去复制历史的某一时期某一历史事件呢?你所能做的,也是必须做的,就是尽可能地去发现和面对真实的历史,充满敬畏地回顾与总结,诚恳地反思与借鉴,而后才能展望明天,因为历史会常常上演惊人相似的一幕,你不怀敬畏之心面对历史,不审慎借鉴历史,今天的你或者明天的你就会为现在的愚蠢和狂妄买单。有人曾不无幽默地戏说,历史——只是一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虽然多少透着些治史和读史的无奈,但愈是这样,就愈要谦卑地面对真实的历史,从真实的历史中发掘、汲取有用的养料。

敬畏历史,不等于说一切与历史有关的艺术作品都要完全符合史实。前文已经说过,历史是不能复制的。设若对基于以真实历史人物和事件为题材而创作的艺术作品,比如文学、绘画、音乐、舞蹈等,引经据典,处处苛责以史实,纷纷指其存在种种所谓与史实不符的bug和硬伤,实在是强其所难了。你让一个瘦弱的女人去躬耕垄上,本就不堪了,还加以种种非难,实在不通情理。要知道,她的天性和才华是能够貌美如花,织布如梭,她是快乐轻灵的天使,她善舞飞天的长袖,岂能在泥泞中艰难跋涉,深耕细作,如一头拓荒的耕牛。再说,也无此必要。因为,历史和艺术创作,是分途而治的两个不同学科,各有其不同的研究对象,遵从着各自特有的内在规律和原则。尊重历史,尊重艺术,就是要尊重各自不同的法则,不能生拉硬拽,否则,历史和艺术都变成四不象了。

历史,是对已然发生的人物和事件的忠实记录,并以此为基础,探求历史运行的内在规律和发展趋势,简要阐发一定的史论和史见,且力求史论公允,史见深透。一般来说,历史研究者最看重的是“真”(所有的史论、史见都是且必须是建立在“真”的基础上),即人们习惯上称道的“信史”,不为尊者讳,不为贤者讳,不虚其美,不隐其恶,秉笔直书,以真求实,以实求信,历来被治史者奉为圭臬。无真无信,便是杜撰,便是矫饰,便当然不属于历史研究的范畴而应从历史中剔除,或者置而不论,付诸阙如。故而历史还有一项艰巨繁难的任务——如何在卷帙浩繁的历代典籍中考据辨析,去伪释疑,以期存真求信。通览全部历史,你不免感叹:信史之得,何其难哉。

而艺术创作呢,就不同于历史了。它与历史,可以有交集,也可以没有。它虽则来源于有,却实建于无,是一种名副其实的“无中生有”。它既可以起于平地,也可以是空中楼阁。它还可以是水中月,镜中花,有朦朦胧之美即可。它以存在的世界为感知,却幻化萌生于创作者的心灵,是一种纯粹的、为人的脑力所构建的、为人所独有、陶冶人的情操的精神产品,它始于心灵,也达于心灵,孜孜以求的是心灵与心灵相通感相碰撞而生出的美的火花。它可以是世界的反映,现实的写照,更可以不受拘束、不受阻碍地超越于世界自身,绝不是对现实世界简单、机械的摹写和复制。因为任何一门学科都只遵从其自身特有的内在规律和原则,违背或不遵从这一内在规律和原则,也就当然不属于这一学科的研究范畴,而成为其它学科的研究对象了。历史和艺术创作,就是这样两个不同的学科。创作者往往借其作品旨在阐发某种文学的、历史的、人性的、艺术审美的诉求与主张,以探求精神、揭示人性为依归,更多思考的是生命存在的意义和应当的价值取向,无疑是一种不可避免的、显而易见的、多角度、多层次诉诸受众的主观表达,并以自己的认知推动受众认知能力的提升、认知水平的提高。无论历史还是艺术创作,你的解读能力和水平都决定于你的认知能力和水平。

同样,以历史人物和事件为题材的电影也是这样,它是艺术创作而远非历史自身。同一部历史,同一时期中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每个人都会结合自己的修养、道德、情操及预设的立场,还有,最重要的是对世界认知水平的高低,选择做出不同的,甚至是截然相反的解读。因此,奢望艺术创作去还原历史事实,显然是不现实的,它既不承担这个非完成不可的任务,也没有要实现的能力。它的任务就是创造,它的能力就是要在创造中展示人世间一切的美,鞭挞一切的丑。它最在意的是它所强调的、人们对于某种价值的认同。也就是说,它可以基于真实而虚构而创造,以实现其自由的、更是符合人性的主观表达。它运用和调动唯电影叙事和拍摄独有的各种艺术技巧与手段,声光电“火力全开”,悬疑、反转、喜剧,“十八般武艺”轮番上阵,极尽铺陈渲染之能事,尽其所能地向观众传递创作者精心设计、打造所要表达和释放的、显然带有主观印记的一种能量波。请注意这种能量波!它虽发端于历史的真实,但艺术创作者们从来都不把自己定位于历史研究者或考古发掘者这一他们并不胜任的角色,而是不遗余力地致力于人性真善美与假恶丑的深度思考,不断锤击、拷问灵魂并予以不留情面的层层裸露、暴晒与揭示,因此,他们在浸淫艺术创作之中的同时,最在意且势必要考量的,一是创作者的主观情感表达是否得到真实、流畅且完全唯美的宣泄,二是整部作品的主题(价值所在)是否得到自然且恰当的升华,三是这种由能量波的释放、传导所宣泄的情感表达和意图升华的主题是否与观众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共鸣效应,并以电影作品为纽带,使创作者、演员和观众一起,实现从悲情、用情到最终走向共情。

春节期间,电影《满江红》着实很红了一把,一时间,狂评不已,热议如潮,褒贬不一,各种观点和见解都有,似乎难分轩轾。并不想蹭热度的我也想就历史的虚构与艺术的真实乱道几句。


一、历史的虚构与真实的历史

假定这是一部反映真实的历史纪录片或史论专题片,那么大众心目中《满江红·怒发冲冠》的词作者,真正的主角岳飞则必须昂然登场,而且是浓墨重彩、壮怀激烈、气宇轩昂的。不能像电影那样使英雄始终隐于幕后,也不能像电影那样,仅仅以其词结尾,而是相反,以这气吞万里如虎的词引领全篇,继而叙述将军英勇抗御外侮、功比日月、波澜壮阔的一生,以惨遭诬陷、悲愤离世而含冤九泉、碧血丹心而忠魂不散来结尾,来引人深思。比如,悲剧为什么会发生?悲剧是否可以避免?是个别人人性的阴暗还是集体人性的缺失,才酿就了英雄的千古奇冤。

下面就从历史的角度谈谈岳飞其人其事和这首家喻户晓的《满江红》。

像我这个年龄的人,差不多都是在有线广播里听着刘兰芳评书《岳飞传》长大的一代,至今一说到岳飞,脑海里浮现的便是那手执长枪、纵马驰奔、忠义救国却冤死而不屈的英雄形象。后来,又看了钱彩的小说《说岳全传》,更是增加了对忠的悲悯,对奸的义愤。再后来,读了相关史料才知道,无论评书还是小说,其中有不少情节、事件和人物都是虚构的。也渐渐知道了,忠的人也是有性格缺陷的,奸的人也有灵魂的高光时刻。但小说、评书自问世以来,也没见谁指责它们存在多处与史实不符的bug或硬伤,因为大家都知道,这是艺术创作,不是历史现场还原。它们都是意在歌颂赞美心目中顶天立地的英雄的艺术创作,要让英雄伟大光辉的形象永驻在千万人心底,万古流芳,要像建岳王庙一样在华夏儿女心中竖起英雄不朽的丰碑,让“还我河山”的爱国精神代代传承下去,浩气长存,像铸就奸臣跪像一样,让奸恶之徒历遭唾弃而遗臭万年。所谓“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

然而要说到真实的岳飞,我们应当先从真实的两宋历史说起。自秦汉以降,统治中原的诸王朝中,宋朝确是够特别的,就之前与之后的中华版图来说,它从立国之初,直至灭亡,始终都不是一个名实相符的、中央高度集权而疆域辽阔的大一统王朝,而是列强环伺中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苟且度日且始终未曾在军事上强大到足以威慑四夷八荒的偏安王朝,顶多是据于中原地区一个较大的以农耕为本的割据政权。不过,就是这样一个王朝,却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各方面都承前启后、极其重要而不能忽略的朝代。它虽屡屡割地赔款,甚至屈膝称臣,示兵弱于外,却总能晴耕雨读,甚至升平歌舞,藏民富于内。更重要的,它还是以诗礼传承为基因的中华传统文化这一火种的保存者、传播者与发扬者。即使在国土沦陷时,诗礼文化和农耕文明也从未曾扑灭。不屈不挠的民族意志和抗争到底的韧劲从没有在遭受历次兵燹中被毁灭,相反,总是愈挫愈勇,直至比铁还硬,比钢还强。这个充满人间烟火气息,却又在呜呜咽咽中凄凄惨惨谢幕的朝代常令后人扼腕长叹,唏嘘不已。这个朝代里前赴后继、奋力抗争而于悲壮中捐躯以赴国难的英雄,常使后人涕泪沾襟,到底意难平。

这个兵弱民富、爱好和平的朝代又为什么总是时时处处挨揍呢?这个以农耕安身立命,以诗礼取仁求义的朝代难道真的有什么“宋——送”掉江山的宿命吗?显然不是。究其原因,不外以下三点:一是地理上,赵匡胤、赵匡义两兄弟在立国之初,都犯了先南后北的战略错误。目光近视地看到了南方的富庶而易于征服,北方的“硬骨头难肯”,于是挥师南下,柿子拣软的捏,不费吹灰之力便将南方纳入彀中,而与北方的虎狼之国数次交锋受挫后便斗志全无,偃旗息鼓,妥协媾和,未能及时挟余勇以收复前代丧失的位于北方战略要冲的燕云十六州,致使广大中原地区失去了天然屏障和缓冲地带,一马平川的平原直接暴露在游牧民族的铁蹄之下(西北有夏,北有辽,东北有后崛起的金),方便其纵横驰骋、左冲右突而无险可守、无关可据,为后世子孙遗下了无穷边患,种下了覆灭的祸根。二是国策上,赵匡胤基于自身陈桥兵变黄袍加身而戏剧性地“拣”了个天下考虑,用心良苦地上演了杯酒释兵权一幕(相较于明代的老朱家,杀尽天下名将贤臣而言,算是心有善念的人了)。从此,重文抑武便成了赵家子孙始终牢记而不可移易的祖训。三是军事上,鉴于前代的藩镇强而中央弱,朝廷受到威胁,国家常陷动荡,采取了弱边强干,加强中央集权,防止藩镇割据的国防政策,并且不遗余力打压、削弱将权,让“将不知兵,兵不知将”“师无常帅,帅无常师”成为兵制,致使各边境线上每有狼烟烽火之警情,即便是小股武装袭扰,老弱之兵也是仓促不能应战,常常是丢盔卸甲,一溃千里,最终酿成外敌长驱直入,如入无人之境,京都顷刻沦陷,二帝强行被掳的靖康之耻。

就在这样一个憋屈而不知自强的朝代,一心只想着在血雨腥风、刀光剑影的战场上奋起抗击、拼博厮杀,建功立业以报效朝廷,从不想着揣度圣意以讨好卖乖,巴结臣僚以结构同党的岳飞,多么像是那个板荡、悲凉的时代的孤勇者,他悲剧的命运便可想而知了。如果要从岳飞自身寻找悲剧原因的话,那至少有以下几点:一是出身寒门的他,算得上是那个时代里难得纯粹的人。他的价值观和中国历代农民一样,朴素而单纯,儒家竭力灌输的忠君思想,在这个农家孩子的心里早已根深蒂固,不可撼动。大丈夫建功立业当效命疆场也自然成了这个自幼习武的热血青年矢志不渝的追求。他想到了有一天他和他的士兵有可能会因力不能敌而战死于前线,而绝不会投降变节以叛国,但他绝对没有想到的是有一天要彻底算计他,以一种残无人道、令人发指的方式结束他的生命的正是他披肝沥胆效忠的朝廷和皇上。他就是这样一个单纯的农家孩子,其赤子之心,日月可鉴。他临死前,还在歇斯底里地叫喊着:天日昭昭!天日昭昭!二是武艺高强、深谙兵法的他,惯于战场上“壮志饥餐”“笑谈渴饮”,却不能谋机心于政治。来自敌人的一句“撼山易,撼岳家军难!”在他听来,是对他和他的军队的美誉,却没有从中嗅到恐怖的危险正自后方逼来,不知听到这句话的皇上反而从此寝不安息,食不知味,杀心已萌。他以为最大的靠山是他拼死效命的皇上,殊不知功高震主之忌。此时,最疑忌他,最想要他命的就是这个阴到极致,自有另一番家国算计的皇上,靠山反成了最直接压垮并粉碎他的大山,因而无人敢救,也无人能救。也就韩世忠仗义执言地责问了秦桧一句,也仅此一句而已,然后便是雪落无声。他至死也未能将忠君与爱国做一下适当的切割,他闹不清这两者有什么不一样。三是草根身上的江湖义气和耿直、磊落的脾性,能让他结拜有众多有福同享、有难同当的兄弟,建成一支纪律严明,所向披靡,令敌人闻之丧胆的岳家军,却错误地天真地也想与皇上肝胆相照、风雨与共。这个政治上幼稚、不成熟、没有城府的人真是“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犯了大忌讳而不知,竟然干涉皇家私事,建议立储。这还不够,对皇帝的食言,就像对自己兄弟似的,还使起了小性子,撂起了挑子,多么戆直的英雄。看着这匹实在不好掌控和驾驭的烈马,赵构立即想起了祖训。只是他的祖上只有防人之心,并无害人之实,而他却要青胜于蓝,于这多事之秋的非常时期又进了一步,罗织“莫须有”罪名,必欲除之而后快。阴损至极的人一旦动了杀机,是绝不会自己操刀的。操刀的奴才太多,不是假秦桧之手,便是假王桧、李桧之手,所以说,孤独的英雄未能马革裹尸于疆场,却死于他誓死要捍卫的那种毫无品行操守可言,到处都泛溢着恶劣而卑污的政治文化酱缸里。英雄,是那个污浊的世界里难得的一股清流,后人敬重他,不仅是敬他与日月同光的赤胆忠心,更是重他出淤泥而不染、刚直不阿、视死如归的凛然正气。

多少年以来,人们在深切敬重怀念英雄之余,是否想过:我们这个多灾多难的民族,每当国家存亡危急之际,从来就不缺乏岳飞这样精忠报国、铁肩担道义的旷世英雄,为什么他们总是难逃厄运,每每以悲剧收场?后来的于谦、袁崇焕不也是同一命运吗?悲剧为什么不断重演?为什么赵构、秦桧就像是棵毒瘤,历朝历代都有繁殖而不见绝迹?我们这个有着重史传统的民族,难道不需要拨开历史的重重迷雾,进而深刻地反思吗?我们缺乏的是尊重英雄、保护英雄,不使英雄受屈受难的制度和文化。只有好的制度和文化,才能使我们的英雄有了用武之地,方能如鱼得水,大显身手。只有好的制度和文化,才是我们这个民族自立自强而不能被任意摧毁的精神长城!也只有好的制度和文化,才会真的能实现“千里黄河水滔滔,万里长城永不倒”!人有智愚贤不肖,而人性也是复杂多变、时移世易的,他在此时的贤明与伟大并不必然证明他在彼时就不会卑污与龌龊,故此,若把国家与民族的兴衰,寄托于个别人的智贤明达,简直视同儿戏。制度不能保证英雄不死,但能保证他不会冤死、惨死于同胞之手,更能保证英雄的精神代代传承而不死。

再简要辨析一下这首传世之词《满江红·怒发冲冠》的词作者。从清末民初以来,便先后有多位学者质疑其非岳飞所作。从历史之要,当在求真的角度看,我也倾向于质疑者们的意见:一是这首词未见收录在岳飞孙子岳珂以整理搜集其爷爷生前遗文为志的《鄂王金佗倅编》里。二是这首词最早出现于明中叶徐阶编撰的《岳武穆遗文》中,其时距岳飞之死已约400年。三是词中的“贺兰山”位于宁夏,恰是明人与鞑靼争战之地,远非金人的老巢黄龙。但从感情上来说,我又极愿相信这就是岳飞的遗作,那豪迈的气势,至今读来,依旧是热血难凉。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作者是谁,已经不那么重要了,读者与词作者的心里升腾的是同一种情感,吟唱的是同一首歌。


二‬、‬艺术的真‬实‬与‬虚‬构的艺术

艺术可以源于历史,但也可以不同于历史。电影《满江红》就是这样一部源于历史但又不同于历史的影片。虽然在史实与剧情设计上为一些人所诟病,但若把它定位于春节期上映的贺岁商业电影,我基本上还是认可的,因为它就是由一群高级匠人,也包括艺术家精心设计、生产出来的一个产品,而且销路还不错,得到了市场的认可。观众们在就图一乐的同时,或者还能带来少许的感动,这个目的,它显然是达到了。若非要把它拔高到艺术大片的地位,它是有可能会“脸红”的。真正的艺术大片,市场反映未必如此热烈,往往是知音了了,曲高和寡,甚至无人问津。

历史只是为这部电影提供了相关的题材和素材,甚至仅仅只是为电影创作者们提供了一个创作的动机和灵感。也就是说,在初起意时的某一刹那,有可能想到了《满江红·怒发冲冠》这首词,想到了那段历史,也仅此而已,之后就没有历史的什么事了,历史卑微地成了一个可以忽略无视的跑龙套的了。他们在设计、制作这部电影的过程中,是有意或无意地虚化、架空了那段历史,经过了精心的剧本杀设计,以一种沉闷压抑的靛青色冷色彩压制全场,以近乎密闭狭窄的空间里快速移动整齐的步伐配上主要演员或阴冷或渴望复仇的面孔营造四伏的杀机和紧张诡异的气氛,以传统豫剧配合现代电子音乐的魔幻效果紧扣观众心弦,再加上让人喘不过气来的一个又一个悬疑、反转,带着观众翻山越岭,疑为山穷水复,却又柳暗花明。全片从金使离奇之死、义士舍生赴死、假秦桧领诵《满江红》而死到真秦桧留骂名而不死,全都是虚构,只有《满江红》这首荡气回肠的词是真。前面所有的虚构都是烘云托月式的铺垫,只为在最后悲壮地推出全军复诵《满江红》那排山倒海、惊天地而泣鬼神的气势,升华了主题,一定程度实现了与观众的共情。缺点是匠人的刀斧痕迹太过明显,情节虽然曲折紧张,但不流畅,不自然。


P.S.从本片选材和最后的主题升华看,导演的骨子里是有着深厚的英雄情结的,但他的制作往往靠大场景、大阵容、整色彩、别致的构图,再配以传统戏曲音乐产生的影院效果取胜,整体故事性不强,故事往往干瘪,或经不住推敲,或缺乏内涵,或内涵不够丰富,因而,也就少了艺术创作最需要表达的,最能与人发生共情的人文精神,少了经典作品常能给人带来的隽永绵长的回味。从这个意义上说,我更喜欢的是前辈导演谢晋的作品,几乎每一部都能在故事里发掘出或切身感受到至为重要至为深厚的人文情怀,像涓涓溪流一样,蜿蜿蜒蜒,一路滋润着观众的心田。那种人文精神,就像春天的鸟儿一样,到处鸣叫着和煦明媚的春光,你也能到处都能愉悦地听到这报春的鸣叫,不嫌聒噪。

在我们这个时代,虽然不能说人文精神是一种稀缺资源,但我们永远也不会嫌多的。我们,我们的孩子,我们的同事、邻居、朋友,都需要它。一个以现代人文思想去不断陶冶心灵的民族,在这个文明与野蛮并存的星球上,就必然赢得普遍的尊重!

相关参考

盘点那些历史上并不存在的虚构人物,你知道哪些

...人物、情节也都是虚构出来的。其实在其他地方,不论是文学作品还是民间传说中,都有很多虚构出来的人物,然而现在很多人都认为这些人物真的是存在过的。那么,今天就带大家一起来看一看,究竟有哪些很出名,但是很可...

历史上真的有蒙毅吗,蒙毅是真实存在的吗

...有没有历史功绩呢?有些人之所以怀疑蒙毅这个人是不是真实存在,可能是因为他在历史上的出镜率实在是太低了,如果不是作为电影和电视剧的主人公,可能这个名字都没什

历史上真的有蒙毅吗,蒙毅是真实存在的吗

...有没有历史功绩呢?有些人之所以怀疑蒙毅这个人是不是真实存在,可能是因为他在历史上的出镜率实在是太低了,如果不是作为电影和电视剧的主人公,可能这个名字都没什

李自成的谋士李岩是虚构人物,还是真实存在

...史上,有很多的故事在流传下来的时候都会变得不那么的真实有些故事会被蒙上一层神秘的色彩,而这

李自成的谋士李岩是虚构人物,还是真实存在

...史上,有很多的故事在流传下来的时候都会变得不那么的真实有些故事会被蒙上一层神秘的色彩,而这

历史上真实的陈世美是哪个朝代的

陈世美的形象最早出自明代小说《增像包龙图判百家公案》,在清代古典名著《三侠五义》的续书《续七侠五义》中陈世美故事得以完善定版,并影响传统戏曲《秦香莲》(又名《铡美案》)。关于他的故事是虚构的。陈世美家...

历史上真实的陈世美是哪个朝代的

陈世美的形象最早出自明代小说《增像包龙图判百家公案》,在清代古典名著《三侠五义》的续书《续七侠五义》中陈世美故事得以完善定版,并影响传统戏曲《秦香莲》(又名《铡美案》)。关于他的故事是虚构的。陈世美家...

遂国夫人和宋仁宗什么关系,历史上真实的宋仁宗的女人

...的关注点都到了宋朝,宋仁宗的身上,有人发现,历史上真实的宋仁宗,除了后宫里面的众位妃子之外,其实还有一个与他有着很大的绯闻暧昧关系的遂国夫人王氏。民间对于他们的传说有很多,这个遂国夫人也是让很多人都感...

遂国夫人和宋仁宗什么关系,历史上真实的宋仁宗的女人

...的关注点都到了宋朝,宋仁宗的身上,有人发现,历史上真实的宋仁宗,除了后宫里面的众位妃子之外,其实还有一个与他有着很大的绯闻暧昧关系的遂国夫人王氏。民间对于他们的传说有很多,这个遂国夫人也是让很多人都感...

真实的古代历史上有没有侠女

...间,让很多人都羡慕不已。其实,“侠”这种群体是曾经真实存在过的,但很多人所知道的似乎都是一些男性侠客,那么在历史上是否有女侠的存在?历史上出现过哪些女侠,她们各自有着怎样的人生经历?1.红拂女因为历史上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