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车床回零视频教程(漆雕技艺非遗传承人李志刚:百里千刀一斤漆,让雕漆技艺活在当下)

Posted

篇首语:不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数控车床回零视频教程(漆雕技艺非遗传承人李志刚:百里千刀一斤漆,让雕漆技艺活在当下)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数控车床回零视频教程(漆雕技艺非遗传承人李志刚:百里千刀一斤漆,让雕漆技艺活在当下)

人物简介

李志刚,从事雕漆技艺36年,潜心钻研制作工艺、在传承中创新,逐步形成独特风格。现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北京市特级工艺美术大师、非物质文化遗产雕漆技艺市级代表性传承人、高级工艺美术师。2013年出任北京工艺美术高级技工学校雕漆专业顾问;2015年被聘为北京工艺美术职业技能鉴定所评审组专家;2016年获北京市有突出贡献的高技能人才称号;2016年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2018年被评为全国技术能手。

想让非遗鲜活起来、活在当下,就要“见人、见物、见生活”。这是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北京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雕漆技艺代表性传承人李志刚一直以来坚定不移的信念,也是他始终如一的追求。

雕漆这门古老的艺术传承至今,已经有1400多年的历史。15岁接触雕漆技艺,数十年来,李志刚在创新路上不断摸索,另辟蹊径,让古老的技艺展现出当代艺术的光彩。同时,李志刚还有一个重要的使命,那就是为雕漆工艺注入更多新鲜的血液,让雕漆这项穿越千年的“中国红”,在传承与创新中焕发生机、惊艳时光。

情怀融入血液,坚守传统技艺

1980年,15岁的李志刚考入北京工艺美术职业高中。当时正值改革开放初期,传统工艺美术为国家出口创汇和经济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在学校完成三年理论知识学习后,李志刚开始进入工厂实习。“那时的工厂里,楼道堆满了各种雕漆产品,订单需要工人每天加班完成。当时,从事雕漆行业的技术人员的数量也相当可观,各个车间的工人加起来超过800人,到处是一派热火朝天。”

进入90年代,计划经济开始向市场经济转型,传统手工艺在转型过程中出现了不适应的情况:手艺人只知道埋头做事,丝毫不懂在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如何开拓市场。外贸体制的转变,让包括雕漆在内的很多传统工艺的生存举步维艰:以前是外贸公司下订单“统购包销”,做多少收多少。但当出口转向内销,当时的国内消费者对非生活必需品的消费能力几乎为零,加上与景泰蓝、玉雕等相比,雕漆更为“小众”,众多原因让雕漆行业陷入低谷。专业人员不停转行、转业,一派热闹景象的工厂逐渐冷清,800多人最后只剩下不到100人,车间厂房只能出租,靠收取租金艰难维持。

在1980年与李志刚一起进入雕漆工艺高级班的同学有30多人,后来有几乎一半人因为对漆过敏、无法适应艰苦的工作环境而转到其他专业。经历了工艺美术行业的至暗时刻,又有很多已经掌握了雕漆技艺、颇有造诣的同学放弃继续坚守,或是下海经商、或是从事其他行业。面对种种情况,李志刚也曾经在转行和坚守之间犹豫:犹豫雕漆这项传统的手工艺是否还被现代生活需要,是不是就应该让它随着历史滚滚而去。

1999年,澳门回归祖国。当时的北京工美集团接到北京市政府的任务,要为澳门回归创作一件北京送给澳门的礼品。当时的李志刚在业内还算是一个新人,经过数轮筛选,他的设计方案超越了很多前辈和大师,最终被评委会选定。

在那件作品中,北京颐和园和澳门妈祖庙的绮丽风光被雕刻在直径1.08米的红色圆盘上,呈现出“花好月圆”的美好寓意,获得了各方的肯定。随后,李志刚为中南海怀仁堂设计出总面积近20平方米、3块组合式雕漆大壁画《四合如意》,几乎是雕漆技艺历史上的首创。现在回想起当时,李志刚觉得正是这两件事,坚定了自己坚守的信心。

“我于1983年进厂,对雕漆的情怀已经融入了血液,雕漆也是我的志趣所在。我也坚信雕漆这项传统手工艺会得到国家和各级政府的重视,会得到更好的发展。”

作品突破传统,不拘泥于先人老路

2004年,中国加入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2006年,包括雕漆技艺在内的传统手工技艺被评定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成立了工作室的李志刚,也在回望历史、汲取养分的同时,思考着如何跳出传统、看向未来。

古代的雕漆工匠扬长避短,很少创作复杂的立体人物圆雕作品。在一次跟随着漆农采漆的过程中,李志刚体会到“百里千刀一斤漆”的辛苦,从漆树上流淌下来的液体更是让他深深感叹,这种天然赋予的美材千百年来一直哺育着雕漆技艺的成长。“我就想能不能通过一个母亲的形象,来反映我们对天然的敬畏。但用雕漆的技艺刻画人物,无论是髹漆、结构、造型、比例关系等方方面面,都几乎没有可参考的前人作品,是全新的挑战。”

这尊名为《漆母》的作品造型取自一个哺乳期的妇人,站立前行,举止朴素端庄,如同站在远处的母亲望着蹒跚学步的孩儿,眼神中充满慈爱和温暖。身上的云纹、卷草纹、车轮状现代纹,代表了雕漆工艺从远古到现代一路走来的历程。母亲一侧的乳房部位绘以舒畅的流水纹,寓意着母亲流出的乳汁哺育了中华民族的子孙万代。

《漆母》完成后,在业内引起了很大争议,有行业专家认为,这样的作品并不属于传统工艺美术的范畴。但李志刚觉得,工艺美术发展到现在,就应该多元化、多样化,要有多种表现形式,要融入当代,不拘泥于先人的老路。“《漆母》是我的创作经历中很特殊的一件作品,后来也有很多人想要购买这件作品,但我一直没有卖,我一定要保留它,它对我、对雕漆技艺都有着特殊意义。”

而李志刚从敦煌艺术宝库中汲取养分、创作的《伎乐天》,更是在雕漆发展历史上有着非比寻常的实验价值和时代意义。敦煌壁画人物手持各种乐器、身体形态各异,身着盛装、飘带裙裾飞舞……要将这样的美感付诸雕漆,过程复杂,更是要对雕漆技艺进行多项突破。2016年,《伎乐天》获得“天工传桑莲一带一路民间工艺美术展”一等奖。李志刚说,《伎乐天》还将完成作品系列,包括花丝等技艺技法,他也将考虑融入其中。

非遗走进生活,匠心融入现代科技

如何让雕漆技艺活下来、成为有生命力的艺术,是李志刚近10年来一直苦思冥想的课题。“传统工艺需要和人越近越好,与现代生活走得越近,才能促进更好的传承和发展。”在李志刚看来,雕刻刀在漆上的雕刻,其实就是用自己的心去雕刻,每一刀下去都应该是创作者情感的投入。用作品去抓住人心,才能把整个工艺美术行业带动起来。

“传统工艺应该跨界,应该在传统的材料、技法的基础上,融入现代的材料和工艺。”他思考再三,决定另辟蹊径制作一把雕漆官帽椅。雕漆的原材料大漆庄重浑厚,与之“碰撞”的材料应该是晶莹通透,但玻璃、人造水晶等材料从重量来说过大,并不实用。最终,李志刚大胆地选择了亚克力,还创新性地采用了数控高科技的手段和3D打印技术,让匠人一丝不苟的匠心与现代科技工业化的严谨相结合。

雕漆辅以亚克力材质,一把有着水晶玻璃般玲珑通透、结合剔红雕漆极致手法的官帽椅,形成了出乎所有人意料的反差美。而比美感更让李志刚兴奋的是,这代表着雕漆工艺完成了从传统到现代的转身,传统的工艺不再是仅依靠手工艺者一刀刀雕刻的“孤品”,它可以插上现代科技的翅膀,完成量产,有可能从高高在上的工艺品,走进人们的生活。

李志刚觉得,这件《雕漆·福椅》是今后传统工艺美术的一个发展方向。传统与现代的材料技法、多种艺术的表现形式、欣赏价值与实用价值,多种元素的跨界融合,才能让中国传统技艺的血脉,绵延数千年不断,在吐故纳新、守正创新中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传道授业新生力量,培养年轻中国工匠

包括雕漆在内的传统技艺复杂繁琐、费工耗时,普通人难以掌握。时代更迭,年轻人面对更多的选择和机会,或许会对传统工艺美术“敬而远之”。李志刚说,自己现在最害怕有学生很郑重地说“李老师我想和您说个事儿”,“一旦这样说,十有八九想要转专业了。”

北京工艺美术高级技工学校招收的第一批学习雕漆的学生只有10个人,雕漆班被大家戏称为“熊猫班”。在成立这个专业之前,学校做过一次调研,全北京从事雕漆行业的不足百人,而且平均年龄在60岁左右,年轻的后备力量相当匮乏。

2022年9月18日,北京市昌平区马池口镇白浮村北京工艺美术高级技工学校,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李志刚(左一)在为学生进行雕漆示范。

“非遗的传承发展需要人才,需要大批的新生力量。”为了减少学生们的枯燥感,李志刚尽可能地丰富课程内容,带着学生去参观各大博物馆,开阔眼界。他还有意识地让学生去参与一些重要作品的创作,而这在传统的“师带徒”模式中几乎是不可能的。“比如,2017年我们接到了一带一路高峰论坛为外宾创作国礼的任务,我会让我的学生去参与,哪怕只有一个小小的局部,我也鼓励他们去完成。你可以感受到学生在制作这么重要的作品时,那种小心翼翼,当他完成了作品时的那种信心满满。”李志刚说,他仿佛看到了年轻时候的自己。

现在,越来越多的学生克服重重压力和阻力留在了雕漆行业,这是雕漆技艺永恒的魅力使然,也是热爱雕漆的人们对工匠精神的不懈传承。李志刚的儿子李根也走上了雕漆之路,跟随父亲进行雕漆艺术创作,培养更加年轻的中国雕漆工匠。“我深深地懂得传统工艺美术在学习和创作中的艰辛与枯燥,其实当有的学生跟我提出要离开这个行业时,我虽然唏嘘不已,但我觉得他学习雕漆的这一段记忆,一定是非常宝贵的。他也可以向身边的人去介绍雕漆技艺,让更多人去了解、关注这项古老的技艺,这也是一个特别好的传承方式。”

■匠心解读

如何理解匠心精神?匠心精神如何坚守,如何传承?

李志刚:匠心精神有两个方面,一方面代表对传统工艺的敬畏,把心沉下来,踏踏实实学习;另一方面代表了传承创新的能力,要让技艺得到发展,并后继有人。匠心精神对于我来说,就是从事着我喜欢的行业、精益求精地创作我的作品。我经常会在工作室一干就是十几个小时,在外人看来很辛苦,但我不觉得苦,我能感受到只有在不断打磨、创作过程中的乐趣。

雕漆艺术早已融入我的生活,与我不可分割。匠心精神感动的是周围的人,对于我自己来说,匠心精神是喜爱、是对这个行业的敬畏。

■匠人心声

在你的生活和工作中,哪些东西是你一直坚守的?

李志刚:坚守对我所从事行业的敬畏,要做就做最好,做精益求精的东西,把我所从事的行业融入到当代生活。

什么时候是你认为最艰难的?能够坚持下去的原因是什么?

李志刚:我觉得最艰难的时刻已经过去了。其实对我来说,艰难可能更多的来自于外界,比如工艺美术行业的生存很艰难的时候。但是我认为工艺美术、雕漆是我的兴趣所在,有了兴趣我也就不觉得苦,也是我一直坚持下来的原因。因为我热爱我所从事的行业,它是我的生活、我的血液。

你希望未来还取得怎样的成就,对于未来有怎样的期待?

李志刚:我就只能做好自己。我是雕漆技艺的传承人,我也是一名教师,我希望能够培养出更多年轻的技术人员,能够让他们好好地守住这门手艺。

你感觉你获得的最大的快乐是什么?

李志刚:最大的快乐就是看到现在有很多的年轻人加入到我们的传承队伍当中,而且能看到他们的作品得到大众的认知和认可。

新京报记者 王萍/文 李木易/摄

编辑 王琳

校对 翟永军

相关参考

烟台建筑钟(福山区两名工匠获批市级非遗“烟钟技艺传承人”)

...台美时嘉钟表有限公司的制钟工匠,他们对烟钟传统制作技艺理解深刻,追求创新。在近期公布的市级非遗获批项目中,二人获批“烟钟技艺传承人”,这也是百年烟钟的首批市级非遗传承人。  烟台钟表制作有百年历史,形...

烟台建筑钟(福山区两名工匠获批市级非遗“烟钟技艺传承人”)

...台美时嘉钟表有限公司的制钟工匠,他们对烟钟传统制作技艺理解深刻,追求创新。在近期公布的市级非遗获批项目中,二人获批“烟钟技艺传承人”,这也是百年烟钟的首批市级非遗传承人。  烟台钟表制作有百年历史,形...

打火机U盘(用非遗技艺助力乡村振兴)

...制铜针在葫芦皮面上绘制图画,这就是非遗“火绘葫芦”技艺。大学毕业后到北京市顺义区龙湾屯镇做了3年大学生村官的廉毅翔,在基层服务期间拜师“火绘葫芦”第四代传承人牛成果老师,通过勤学苦练,被认定为第五代传...

本溪人造草坪胶水(以刀为笔 琢砚生花——松花石砚非遗传承人的雕刻之美)

松花石砚制作技艺作为辽宁地区珍贵的传统手工技艺类项目,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85后”冯月婷是辽宁本溪松花石砚制作技艺第五代传承人,自幼受父亲熏陶对这项古老技艺情有独钟。她组建专门的...

漳浦青(探访福建“非遗”技艺:一张彩纸、一把剪刀“指尖乾坤”绘就珍贵艺术品)

...一的重要基础。为此,人民网福建频道推出探访福建非遗技艺系列报道,展示福建历经代代传承与发展的非遗技艺,以助力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这些宝贵的文化财富。作为目前福建仅有的两位剪纸国家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

漳浦青(探访福建“非遗”技艺:一张彩纸、一把剪刀“指尖乾坤”绘就珍贵艺术品)

...一的重要基础。为此,人民网福建频道推出探访福建非遗技艺系列报道,展示福建历经代代传承与发展的非遗技艺,以助力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这些宝贵的文化财富。作为目前福建仅有的两位剪纸国家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

感恩铁观音礼盒装价格(国家级非遗安溪铁观音制作技艺“出师”传千里)

...式在福建安溪县西坪镇上演。国家级非遗安溪铁观音制作技艺魏月德首位传承人王有强出师,向师傅魏月德敬茶。黄东华摄中新网泉州11月7日电(郭斌陈德进林钦固)7日,国家级非遗安溪铁观音制作技艺魏月德首位传承人王有强出...

木耳丝(一碗炒饭里有11种名贵食材,一盅汤里有鲜美“九丝”,非遗传承人“结业作业”让人开眼界)

...咏)28日下午,文化和旅游部2021年中华名小吃非遗传承人技艺研修班,在扬州大学中餐非遗技艺传承文化和旅游部重点实验室举行结业典礼。据悉,这是扬大旅游烹饪学院第八次承办非遗传承人群研修班。现场30余名非遗传承人...

掐丝透明珐琅(80后青年荣获“上海工匠”,这位传承人将非遗作品融入生活……)

...垂老矣的长者形象?一丝不苟、一成不变地传承着古老的技艺?但今天这位来自徐汇的传承人是一位80后青年,不仅外型俊朗,他的作品也深受广大年轻人的喜爱。他叫陈徐奇,1983年生,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海派金银珐琅...

断档毛巾(陕西:“旧曲新唱”让更多人爱上非遗)

...为文化和旅游大省,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既有传统技艺的传承,又有歌舞表演艺术的沿袭。近年来,陕西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工作力度不断加大,今年9月初,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印发了《陕西省省级非物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