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毕业论文绪论(全国数控技能大赛成果转化路径研究)

Posted

篇首语: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数控毕业论文绪论(全国数控技能大赛成果转化路径研究)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数控毕业论文绪论(全国数控技能大赛成果转化路径研究)

导读:全国数控技能大赛已经举办九届,是我国制造领域举办历史最长、影响最深远的一项赛事,是国内先进制造技术传播的重要平台,是数控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快速通道,得到社会各界的积极参与和广泛关注。为发挥大赛的引领作用,本文针对全国数控技能大赛赛项特点,探索大赛成果转化为教学成果的路径,对职业院校和技工院校专业建设、实训室建设、教学资源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教学评价等工作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一、引言

全国数控技能大赛是由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教育部、科技部、中华全总工会、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共同主办的一类职业技能大赛。

自2004年以来,已举办九届。这是我国制造领域举办历史最长、影响最深远的一项赛事,是国内先进制造技术传播的重要平台,是数控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快速通道,得到社会各界的积极参与和广泛关注。

历时10余年,全国数控技能大赛积累了丰富的竞赛成果,如何将大赛先进理念、技术标准、评价标准等应用到数控技能人才培养中,改进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培养质量,使职业技能竞赛在支撑制造强国建设的高技能人才培养中发挥更大作用,是本文重点讨论内容。

二、全国数控技能大赛成果分析

成果,顾名思义是指工作或事业方面的成就或效果。全国数控技能大赛取得的成果,包括人才培养和技术标准两个方面:

(一)培养了大批数控高技能人才

十五期间,我国数控机床进入超高速发展时期,随之而来的是机床操作人员需求的巨大缺口。数据显示,本世纪初,我国数控机床操作人员需求量约为60万,缺口达30万。2004年,全国数控技能大赛应时而生,得到企业一线工人、研究院所职工、职业院校和技工院校师生广泛参与,在全国范围掀起了学习数控技能的热潮,成为了数控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快速通道。连续九届,共有20余万人参加了省市选拔赛,5419名选手参加了决赛,325人荣获“全国技术能手”称号,一大批选手获得了技师和高级技师职业资格,为全国机械行业直接和间接培养了数十万计的数控高技能人才。这些优秀选手在工作岗位上为数控技术的推广和革新作出了巨大贡献,推动了数控技术发展。同时,全国数控大赛还建立了一支颇具规模的专家裁判队伍,这些人大都来自企业、职业院校和技工院校。专家裁判一方面在历届大赛举办中起到重要支撑作用,确保了大赛公平公正举办;另一方面,他们作为企业和院校人才培训和培养者,在生产和教学一线传播全国数控技能大赛的先进技术、理念及标准,为企业和院校培养数控技能人才作出了重要贡献。

(二)形成了一套完善的技术标准

所谓标准,是为了在一定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经协商一致并由公认机构批准,共同使用的和重复使用的一种规范性文件。全国数控技能大赛紧密联系企业生产实际,对接世界技能大赛标准,形成了完善的技术标准。从第一届全国技能大赛设置宏程序考点开始,考核要素由简单到复杂,工艺由单一到多元,编程由手动到自动,比赛理念从注重工件的“完整性”到对接世界技能大赛标准的“精准度”,技术标准不断创新和完善。概况来说,技术标准包括赛项设置、技术规程、竞赛设备平台标准、大赛样题、评分标准等,这是全国数控技能大赛积累的极具开发价值的资源。同时,针对全国数控技能大赛的技术标准,各参赛单位组织选手长期反复训练,总结出一套科学有效的训练方法。

三、全国数控技能大赛成果转化路径探索

开展全国数控技能大赛成果转化,就是在厘清全国数控技能大赛积累了哪些成果基础上,探索这些成果如何与院校专业建设和课程开发等有效衔接。如下图所示,可以从以下八个方面入手开展成果转化工作。

(一)以赛项设计为引领,推动新专业设置

全国数控技能大赛坚持“创新引领”理念,赛项设计上体现前瞻技术,是数控技术发展趋势的风向标。赛项设置由三轴到四轴、五轴、数维等,不断创新。在近年来数字化技术和制造技术融合的背景下,第八届全国数控技能大赛设置了数字化设计与制造赛项,促进数字化设计与制造领域技能人才培养。2020年4月,数字化设计与制造进入全国技工院校专业目录,新赛项设计在新专业设置中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十四五期间,国家将加快数字化发展,推动产业数字化转型,数字技能将成为制造业从业人员的基本技能。把具有前瞻性的赛项设计,转化设置为职业院校或技工院校新专业,可带动新职业人才培养,以满足新时期技能人才发展新需求。

(二)以技术规程为主线,优化专业标准

技术规程是为实现赛项设计而制定的规则标准,是大赛核心规范文件。全国数控技能大赛规程包括赛项任务、知识技能要求、命题标准形式、竞赛方式、大赛设备条件、场地条件、技术规范、职业素养、安全要求等。它是按照相关国家职业技能标准职业技能等级三级(高级工)及以上制定的。大赛技术工作委员会组织专家,从技术、职业、专业融合的角度进行深入研究,以国家职业技能标准为基础,凝练形成以职业技能竞赛方式评价教育培训效果的标准,即技术规程。大赛采用赛项式模块化的命题方式,这种命题方式虽不能通过某一个项目解决一个学科的教学问题,但与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的方式吻合,很好地实现了高精度、规范化、安全生产于一体的职业技能培训教学体系。因此,可以借鉴大赛技术规程,进一步明确人才培养目标,优化专业标准,使人才培养达到国家职业技能标准的要求,符合当代企业、社会对技能人才的要求。

(三)以赛项任务为依托,改革专业教学内容

将赛项任务转化为专业课程的项目化教学,对赛项任务内容进行研究,对原有一体化课程体系进行改造,提炼、转化为教学内容,可以不断补充和完善课程教学,推进竞赛内容的普及化教育。通过对模块设置与核心课程内容的对比研究,使专业设置中的核心课程与内容更加清晰。如数控机床装调维修工赛项,第八届全国数控技能大赛实操比赛包含数控机床机械部件装配与调试、系统故障排查及系统参数调整、加工中心精度检测与分析、加工中心智能化升级改造、试切件编程加工及加工后在线检测等五个竞赛任务,可对照高职数控技术专业,优化数控机床的机械结构与检查、数控设备维修一体化课程,融入数控机床智能化改造内容等。

(四)以大赛样题为载体,梳理开发教学资源

每届数控大赛均公布样题,将多年来赛题进行汇编研究,结合日常的项目训练试题,选取典型的工作任务,结合真实的工作环境,可以选取某一切入点,开发教学资源。2019年起,全国数控技能大赛组委会技术工作委员会牵头,以近几届全国数控技能大赛赛题为载体,以切削工艺及刀具应用为切入点,组织编写《数控车削工艺与刀具应用》《数控铣削工艺与刀具应用》两本教材,非常适合相关院校理实一体化教学及参赛选手赛项训练使用。

(五)以选手训练方法为参考,组织教学任务实施

为备战大赛,指导老师通过研究技术规程,根据选手的知识储备和大赛要求,制定科学的训练计划。训练过程中通过具体的操作任务,以目标导向、问题引领为切入点,对任务的重点进行分解,通过团队成员的分工合作、阶段性进行检测评价,巩固加深所学的知识和技能,不断提升选手的技术技能。总结针对参赛选手特点的行之有效的训练方法,可以转换为职业院校技工院校教学方法和手段。

(六)以评分标准为借鉴,精细化课程考核标准

全国数控技能大赛借鉴世界技能大赛相关项目,结合我国职业技能大赛实际,创立了完整科学的评分体系。以第八届全国数控技能大赛数控机床装调维修工赛项为例,包括理论考试评分、实操技能评分和职业素养评分三方面。理论考试评分采用机考客观评分方式,考试结束后由考试系统自动评分。实操技能每个任务下被分解成多个子标准,每个子标准又被分解成一组可以判定分数的子标准要素,要素可能是主观性或客观性的,可赋分要素数量多达上百个,涵盖了竞赛过程及结果的方方面面。职业素养部分包括着装合格、操作规范、工具码放整齐、工位环境整洁、团队合作好等。可将大赛的评判过程和标准应用于“理实一体化”教学评价,使教师逐步树立专业的标准意识和规范意识,进一步完善学校的专业教学评价机制。

(七)以竞赛设备为基础,提升实训室建设水平

为保证竞赛环境设置科学、合理和安全,全国数控技能大赛组委会技术工作委员会在每届大赛前会公布各赛项竞赛平台配置清单和主要技术参数。通常包括机床设备及数控系统配置、机床设备型号及主要参数、工具、量具、刀具及夹具。同时,在竞赛技术规程中的还提供了竞赛的场地布局、相关法规、防火、电气与工具认证、场地安全、个人防护用具等相关要求,这些都为学校实训室建设提供了很好的参考依据,可转换为实训室建设标准。

(八)以专家队伍为主体,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全国数控技能大赛培养了一批专家裁判,专家参与大赛赛项的设计、技术规程的编写、试题的命制等,对数控车工、数控铣工、加工中心操作工、数控机床装调维修工等相关职业工种的技能培养非常熟悉。裁判员参与大赛执裁工作,对技术规程、评分标准非常了解。国家级职业技能竞赛赛场的竞争激烈,要取得优异成绩,各参赛单位建立一支优秀的教师辅导团队,他们除了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外,在老中青教师梯队建设、新知识的学习与理解能力、科学的训练方法、对学生的心理疏导、行业专家的指导等方面也有很丰富的经验。这些对学校培养一批骨干教师,建设一批高素质的专业教师队伍具有启发意义。

四、总结

随着我国竞赛体系的不断建立完善,职业技能竞赛已在全社会强烈反响和广泛热议。将大赛成果转化为教学成果,广泛应用到教育培训中,惠及更多青年学生和广大劳动者,是竞赛主管部门、相关行业组织及各参赛单位共同努力方向。作为全国行业职业技能竞赛中举办历史最久远、影响力最大的竞赛品牌,全国数控技能大赛历届竞赛的赛项设计(竞赛要点)、技术规程、平台标准、竞赛样题及评价标准,都是完全公开的。各院校及相关单位可结合参赛情况和专业建设需要,应积极开展成果转化,使全国数控技能大赛在新时代数控技能人才培养中发挥更深远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辜东莲,盘笑莲,贾海成.我国世界技能大赛成果转化现状研究与建议[J].中国培训,2020(02).

2.陆卫国.基于世界技能大赛成果转化的技能人才培养研究[J].职业,2019(07).

3.魏茂林.职业院校信息技术技能大赛成果转化路径研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 高教职教2019(07).

转载:《中国培训》杂志

来源:机械工业教育发展中心

作者:朱爱华

相关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