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管座百度百科(回顾二战后的世纪大审判之纽伦堡审判(01))
Posted
篇首语:天才就是无止境刻苦勤奋的能力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接管座百度百科(回顾二战后的世纪大审判之纽伦堡审判(01))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接管座百度百科(回顾二战后的世纪大审判之纽伦堡审判(01))
1945 年第二次世界大战接近尾声,纳粹德国战败已成定局。同盟国领导人和法律界人士正在探讨一个问题战争结束之后,该如何惩罚战争罪犯?由此,纽伦堡审判应运而生。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正式进行着对国际战争罪犯的审判。这一模式的开创经历了怎样的曲折?它有哪些成就和重大历史意义?而纽伦堡,这个屡遭轰炸,几乎成为废墟的城市,又因何成为这次世纪审判的地点?
历史的镜头给到 1945 年7月的一天,二战结束前夕,有一架美国飞机飞到了德国东南部城市的上空。这座城市刚刚遭受了盟军 11 次轰炸,城市的 91% 都已被摧毁了。这个时候,这架飞机上是什么人?又来到这里要干什么呢?这要从二战后期的形势说起。
1943 年到 1944 年上半年,一方面,二战胜利的天平开始向盟军倾斜,盟军在西西里岛登陆,墨索里尼被捕。中英美三国联合发布开罗宣言,要求日本无条件投降。此后,斯大林、罗斯福、丘吉尔又首次会晤德黑兰,宣布达成协议,共同消灭德军,在战后创造和平。 1944 年6月,盟军抢滩登陆诺曼底,成功开辟了欧洲大陆的第二战场。
二战的战略态势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但与此同时,另一方面,对于如何处罚战犯,同盟国内部的争论却十分激烈。在巴黎即将解放的 8 月 25 日,美国有一场特殊的午餐会正在进行。美国的总统罗斯福邀请了两位部长共进午餐,一位是财政部部长小亨利.摩根索,一位是陆军部部长亨利·史汀生。这二位部长政见不和,素来不慕。而罗斯福邀请他们共进午餐的目的,就是要听听两位部长对战后如何处罚战犯有什么高见。
摩根索阐述了他超严厉的战后对德政策,他认为应该采取措施,让德国干脆变成一个农业社会。经济上,用割让、分割、破坏、赔偿等等方法,使德国彻底失去工业能力和军事能力。在战犯处理上,他主张干脆制作一份主要战犯名册,把名册通知当地军事当局,立即予以枪杀。
英国的首相温斯顿丘吉尔其实也持同样的观点。丘吉尔甚至在 1943 年 12 月9日真的列出了一份名单。他认为有 50- 100 个纳粹应在 6 小时内枪决,而且不需要告知上级。对财政部的计划冷静谨慎的史汀生不以为然,从一开始就坚决反对。他似乎看到了一战后凡尔赛条约的影子。一战后的凡尔赛条约是由战胜国、协约国和战败国德国签订的,这份条约要求德国承担全部的战争责任,并且要承担超高额的战争赔款。这个数额达到了惊人的 2000 亿马克,远远超出了德国的支付能力,可以说对德国是非常的苛刻了,也因此让德国人心怀不满,并且满心仇恨。史金生认为,像这样的具有破坏性的方案,不能给国际秩序带来稳定,相反有可能埋下未来战争的隐患,甚至有可能让德国国内产生分裂为军国主义的党派。
和平的党派,属于人为制造对立。他认为应该采取有节制的政策,反复劝说罗斯福和摩根索放弃超严厉方案。他提出的方案是什么?是对战犯进行国际审判。他用癌症手术作比方手术摘除恶性组织即可,没有必要把所有与生命有关的器官都摘掉,否则手术就会失败。他告诉罗斯福,以庄严的态度对这些人施以惩罚,才能与文明的进步协调一致。美国至少应该参与组建一个国际法庭来审判主要的纳粹官员。这个时候,史汀生已经 77 岁高龄了,他不惜开始了有生以来最为激烈的政治争斗。他联合自己的支持者国务卿赫尔宣扬财政部这种强加在弱者身上的迦太基式和平,不会给世界带来平等和富裕,相反只会滋生仇恨、贫困、犯罪,甚至是战争,十分危险。
什么是迦太基式的和平?一言以蔽之就是强者强加给弱者的所谓和平。这种和平往往让弱者付出巨大的代价,因此往往并不能够真正的带来平等和赋予,相反还容易让弱者或者是败者滋生仇恨、贫困、犯罪,甚至是剥下一场战争的种子,实质上是非常危险的。与此同时,媒体不知道从什么样的渠道也得知了摩根索的计划,他的计划实在是太过偏激。知名记者阿瑟克洛克为首的各家报纸开始猛烈攻击摩根索,舆论压力骤升,让正处于总统选战的罗斯福态度骤变。此后又经过一系列努力,史汀生赢得了罗斯福和杜鲁门的支持,开始着手推行战争罪行审判的政策。
再来看苏联。这一边,苏联的立场让美国和英国多少感到意外,苏联力主进行的是审判,而不是迅速处决。早在 1942 年 11 月,斯大林在莫斯科会见英国大使阿奇博尔德克拉克查尔士,第一次提出想要起诉纳粹领导人。斯大林认为,无论怎样,都必须通过法院来对这些人的命运作出一个判决。只有这样,人们才不至于说丘吉尔、罗斯福、斯大林在报复他们的政治敌人。
1944 年 10 月,斯大林给罗斯福发电报,说关于主要战犯的问题,自己已经想清楚了,立场非常正派,那就是未经审判不得直接处决战犯,否则世人将认为我们不敢审判他们。斯大林不仅支持对战争罪的审判,他甚至想更进一步用侵略罪来审判。轴心国领导人。苏联有一位知名的法律学者叫特赖宁,在 1944 年甚至出版了一本书,名字就叫希特勒的刑法责任。他在书中写道苏联认为发动侵略战争在国际法上就是一项罪行。因为侵略不是战争罪,而是反和平罪。侵略者不仅侵犯了受害者的权利,还破坏了和平的世界秩序。因此不应该用战争罪,而是应该用反和平罪来进行起诉。
尽管此时英国内阁继续坚持反对采取任何的司法程序。那为什么英国这样一个有着深厚法治传统的国家却反对审判呢?因为英国的法治传统非常的深厚,因此深谙法治的各种优势和劣势。英国人担心,一旦进行国际审判,不可控的因素实在太多,而且走入司法程序必然成本很高,耗时很长,未必能够达到想要的效果。但是此时苏联的立场无疑让国际政策的天平不断向审判倾斜,美国此时已经开始着手选择组织审判的合适人选了。
联邦最高法院大法官罗伯特 h 杰克逊脱颖而出。杰克逊并非科班出身,而是自学成才。在踏入政界之前在纽约州从事律师工作。 1938 年他就担任美国司法部的副部长,而到了 1940 年升任司法部部长。 1941 年被提名成为联邦最高法院大法官。他的法学素养得到了大家的公认。
但是国际战争罪行审判对杰克逊来说也是一个全新概念和巨大挑战。相比它的履历,其实杰克逊的个性和它的法律观对于推动审判影响更大。他的同行都说杰克逊是一个法律浪漫主义者,为什么?因为他十分的崇尚法制,对法制尤其是革新国际法抱有热烈的信念,多年以来,一直希望能够把国际法抽象的理念变成一套行之有效的规则,用来规制国家的行为。杰克逊深信,只有国际法才能确保人类和平的实现。
罗斯福总统去世之后,杜鲁门总统继续邀请杰克逊全权负责战争罪行的起诉工作,并且任命他为美国代表和首席检察官。杰克逊经过通盘考虑之后,欣然接受,并且迅速开始组建自己的高层起诉团队。团队里包括了罗伯特.斯托里 希德尼.奥德曼、威廉.多诺万以及马来.巴奈兹等。
到了 1945 年6月 26 日,美国代表团已经准备就绪,他们带着庞大的代表团抵达伦敦和英国、法国以及苏联代表战后审判的具体方案开始了为期 6 周的谈判。这场即将进行的审判是全新的,是人类历史上首次通过国际法庭审判战争罪犯。因此,伦敦会议进行得十分焦灼和艰难。 10 天之后,杰克逊希望从令人崩溃的会场离开,哪怕是暂时的,因为他要在欧洲大陆寻找一处合适的审判地点。此前,他们已经先后考察了威斯巴登、法兰克福、慕尼黑等等。期间也有人建议选择小国卢森堡,那里是一处比较恰当的中立地点。杰克逊坚持认为,审判德国罪犯地点应该设在德国。 1943 年 10 月的苏美英三国外长莫斯科宣言也曾经庄严宣告战犯将被押解回犯罪地点,由他们迫害的人民予以审判。三个盟国必定要追赶他们到天涯海角,必然使公道最终得以伸张。苏联代表不出意料地提议在柏林进行审判。
柏林是德国的中心,并且由四大国联合管制,是比较适合作为国际法庭的审判地。但是大家都清楚,那座城市现在已经支离破碎,连审判人员住宿的地方都找不到。就这样,他们抱着最后一线希望,来到了德国东南部这座小城纽伦堡的上空。
关于审判地点,同盟国多数成员都主张在德国设立法庭,以此警示二战期间受到纳粹蛊惑的德国民众。当时,他们面临着柏林、慕尼黑、纽伦堡等多个选项,并进行了一系列考察。最终,纽伦堡被确定为审判地点。纽伦堡是怎样的一个城市?在这个地点设立法庭审判纳粹战犯有着怎样的特殊意义?
纽伦堡的身上似乎有着非常多面的特征。其实纽伦堡这座城市是非常古老的,始建于 1050 年。城市坐落在距离柏林 230 英里的地方,是慕尼黑西北边佩格尼斯河的河畔,也是巴伐利亚州的第二大城市。大航海时代之前,纽伦堡因为地理位置特殊,位于中欧十数条商路的重要节点上,成为了联通欧洲和东方的贸易中心,可以说商业是非常的发达。因此马丁路德把这座城市称为日尔曼之眼合耳,也就是我们所能够想到的耳聪目明的城市。
1835 年,德国第一条铁路的起点就在纽伦堡。在二战之前,这里的铁路高速发展,各种军事武器配件和物资通过纽伦堡转运,这也导致后来盟军不得不对纽伦堡采取摧毁性的空中轰炸。虽然纽伦堡有着璀璨的历史,但可悲的是,狂热的集权主义还是把纽伦堡推入了历史的深渊。纽伦堡的文化底蕴、地缘价值、技术能力以及精神财富统统扭曲为纳粹统治的工具。 1933 年,希特勒在军火商和大财团的支持下当上德国总理后,立即下令将纽伦堡定为纳粹党大会的会址,纽伦堡成为了扮演希特勒援手之城的地方。
为什么希特勒会选择纽伦堡呢?当然,首先看重的是纽伦堡位于欧洲中心,作为铁路枢纽的一种交通的便利性。而另外一个重要的历史原因,多少有一些迷信色彩。因为纽伦堡被视为德意志第一帝国的风水宝地。从 1050 年到 1806 年,德意志帝国都没有固定的首都,皇帝们在各地统治着庞大的帝国,而纽伦堡往往是他们的首选。查理四世皇帝还曾经把纽伦堡命名为国王的宝库。这里长期保存着象征帝国王权的皇冠、权杖、宝剑等王权信物。这一切都深受希特勒的偏爱。
再来,这座城市有一些中世纪的味道,也比较符合纳粹分子运动非常神秘的特点。希特勒把这里定为一年一度的党代会会址。从 1933 年到 1939 年,纳粹党的大会无一例外都在纽伦堡召开。纽伦堡的纳粹党大会是纳粹分子生活当中最重要的庆祝活动。每年到了9月,都会有数十万人从德国各地涌来,为的就是向希特勒致敬。
那时教堂钟声齐鸣,报告希特勒已抵达火车站。城市的街道上回荡着打着鞋钉的靴子的沉重脚步声。纳粹党信徒会手举火把穿越古老的街道,把夜空照得像一堆巨大的篝火。他们的目的地是位于城市边缘的齐柏林田径场。这里可以容纳 34 万人进行巨型集会和阅兵。他们非常整齐地列队,会疯狂地呐喊阿道夫.希特勒的名字。
狂热的景象之下,一同沦陷的还有纽伦堡引以为傲的法律与秩序。这里成为颁布剥夺德国犹太人人身权、财产权,甚至取缔他们作为人类身份的纽伦堡法案的所在地。 1935 年9月 15 日,由纳粹党主导的帝国国会一致通过了两部反犹法律。一部是德意志血统和德国荣誉保护法,规定犹太人是不可接触的贱民,禁止犹太人和具有德意志民族血统的人通婚。也禁止犹太家庭雇用 45 岁以下的德国女性作为家庭用工,否则犯罪。
第二项法案是德意志第三帝国公民法,法案的主旨在于尺度犹太人的公民权。这两部彻头彻尾的种族歧视法又被合称为纽伦堡法案。纽伦堡法案的制定标志着自 1871 年以来,犹太人所拥有的公民权利被彻底剥夺,再也不受法律保护。犹太人被禁止与其他一切种族通婚,甚至丧失了悬挂和帝国相关的一切旗帜以及使用相关颜色的资格。在自己的祖国德国,犹太人却丧失了公民的身份,即便他们是记者、作家、医生、律师、学者等等这样的社会精英也没有用,都瞬间跌落为被人唾弃的贱民。不光如此,纽伦堡法案还为之后一系列反犹、排犹运动提供了法律依据。为有组织迫害犹太人搭建了法律框架,扫清了法律障碍,也由此掀起了犹太大屠杀的腥风血雨。从纽伦堡法案颁布到 1945 年纳粹德国战败, 10 年间有整整 600 万犹太人被屠杀。
纽伦堡作为德国的重要城市,纳粹分子的精神寄托之所,无疑是举行纳粹战犯审判的理想地点。在这里举行审判也会具有重大象征意义。然而,要在这里设立法庭,还必须找到适合举行审判的地点。经历过战火之后,德国很多地方是满目疮痍,德国首都柏林因此被排除在了审判地的选项之外。遭受了同盟国飞机的 11 次轰炸之后,纽伦堡能否找到适合举行审判的地点也是一个未知数。这也是杰克逊一行飞赴纽伦堡进行考察的一个重要目的。
他们看到的将是怎样一个城市?是什么让他们下决心在纽伦堡举行二战战犯审判?
1945 年7月7日,这座城市上空迎来了几位特殊的客人,其中一位是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大法官杰克逊,陪同他的是他的儿子比尔.杰克逊,刚从哈佛大学法学院毕业,同时也是一名海军少尉。还有一位是威廉.多诺万将军,他来头不小,是美国头号情报机构中央情报局 CIA 的前身,战略情报局的创始人和首任局长。来到纽伦堡,也是多诺万将军的推荐。他们此行的目标就是为即将举行的国际战争罪行审判寻找一处合适的地点。但是此时此刻,他们看到的纽伦堡是一座没有电、没有干净的水,没有公共交通和一切公共基础设施,也没有政府的城市。占领当局接管这座城市之前,美国人宣布纽伦堡是欧洲大陆的一座死城。然而在这座城市西边,竟然还幸存了一座巨大的建筑。
这座建筑是纽伦堡司法大厦,也就是巴伐利亚州法院。大厦是一栋堡垒型的三层石头建筑,有斜斜的屋顶,陈旧灰暗,布满弹痕。陪同杰克逊一行人进入司法大厦的一位军官告诉他们,大厦前后受到过 5 次轰炸,其中有一次一枚炸弹直接从楼顶落到了地下室,但似乎却对大厦没有什么破坏。
大厦依然高耸在纽伦堡的地平线上。主审判室在三楼,房间号是600,门口的上方是一座雕刻的匾,上面镌刻着十戒。这座大楼里有四组牢房区,以大楼为核心,形成扇形布局,可以容纳下 200 名犯人。现在监狱里关的都是普通被告,然而他们可以迅速腾空一组牢区给战犯使用。
纽伦堡最好的大旅馆竟然也依然屹立,奇迹般的完好无损。就这样,纽伦堡的城市废墟上竟然保留了一个法院、一座监狱和一座可供高级职员下榻的头等旅馆。大多数盟国代表都同意了杰克逊的提议,准备在纳粹党的精神大本营纽伦堡举行对纳粹战犯的审判。可以说,不是杰克逊,也不是多诺万,而是历史选择了纽伦堡。在接下来的三个月,杰克逊和他的同行以及助手们开始了紧张的筹备工作。他们将审判大厅的面积扩大了一倍,修复能够容纳 600 名办公人员的办公空间。他们用细木制造办公家具,还把审判大厅的上面楼顶 辟为一条可供游人参观的廊道,还拆除了所有的枝形吊灯以及华而不实的装饰,他们给审判厅装上了日光灯,新闻记者就不必使用令人分心的闪光灯,就可以拍照了。
纽伦堡当时还面临着一大严峻挑战。语言!检察官在法庭上提出的问题,必须能够被讲德语的被告理解,而德国被告的回答又必须能够被说俄语、法语还有英语的法官通晓。他们又该怎么操作呢?按照以往国际联盟的惯例,用的是照本宣科的办法,要事先准备好文本,有一名翻译用法语念,接着另一名翻译用英文念,是其他语言,以此类推。大家都意识到,按照这样的办法,审判将会永无终了之日。
好在,比尔杰克逊在日内瓦得到了一些好消息, IBM 公司在美国研制了一种翻译装置,能够实现多种语言的同步翻译。与此同时,深具语言天赋的海军少校阿尔弗雷德斯蒂尔遍访欧洲,就要找一种人才。什么样的人才,就是语言天才能够完成繁重的翻译任务。直到 1945 年的 10 月 15 日,这时距离审判开始只有 6 天了, IBM 的工程师才带着 6 箱包括 550 副耳机在内的同步翻译设备抵达纽伦堡,这也是这些设备首次亮相。虽然艰难,但是一步一步还是来到了 1945 年 11 月 20 日。这一天,纽伦堡国际军事法庭按照既定安排正式开庭。纽伦堡,这样一座地理意义上的小城和文化历史意义上的大成,曾经在 20 世纪的战火和灾难中浮浮沉沉,又因为举行了战犯审判而浴火重生。
在今天,大家可能会觉得,在战后举行一场审判难道不是应该的吗?用审判来惩处战犯难道不是理所当然的吗?但在当时却不是这样,有很多反对甚至是质疑的声音不绝于耳。就连同盟国讨论审判方案的伦敦谈判,也差一点就破裂了。回望历史,为什么说这场战犯审判是必不可少的?审判的正当性又是如何确立的?主持审判的四个国家又是如何通过谈判艰难达成了共识呢?我们下集再一一揭秘!
相关参考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以后,德国仅在一个月的时间里与苏联瓜分了波兰。最开始进驻波兰的德国总司令是布拉斯科维茨大将。这位正统的将军,一位真正的军人反对纳粹对犹太人的迫害与屠杀。这让希特勒清楚的认识到,若是...
黑暗的中世纪审判女巫女巫审判又被称为魔女狩猎、魔女审判。这是以前基督教对异教徒的一种异端审问。这场从1480年延续到1780年的迫害“女巫”恶潮,席卷欧洲300年。良家妇女一旦被诬为“女巫”,立刻被斩首示众,然后焚...
...德国肆意蹂躏欧洲列国,双方自然是不共戴天,然而,在战后的纽伦堡审判庭上,却出现了一众盟军将官为一位纳粹元帅请命的奇观。究竟何人有如此大的人格魅力,竟征服了以命相搏的对手?他便是“帝国之鹰”—&md...
死神片头曲女的唱的(《审判之眼》主题曲MV公布 木村拓哉帅气出镜)
作为PS4《审判之眼:死神的遗言》的主题曲,日本摇滚乐队“ALEXANDROS”在近日放出了新曲《アルペジオ》的完整MV,而游戏男主扮演者木村拓哉也在MV中出境。收录该曲目的专辑《SleeplessinBrooklyn》也将在11月21日发售,这是“ALEXA...
纽伦堡审判简介纽伦堡审判又称欧洲国际军事法庭,是指1945年11月21日至1946年10月1日间,由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胜国对欧洲轴心国的军事、政治和经济领袖进行数十次军事审判。由于审判主要在德国纽伦堡进行,故称为纽伦堡审...
众所周知,日本是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三大轴心国之一,而在二战的中国战场上日本军队更是对中国人民犯下令人发指的滔天罪行。那么为什么日本许多战犯被送上了国际军事法庭接受世界的审判,而作为当时日本最高统治者...
日照市哪里有卖旧转扣(日照法院发布金融借贷审判十大典型案例)
...壹点记者徐艳12月9日上午,日照市中级人民法院召开金融审判工作情况通报会,通报了2018年—2021年度日照市金融借贷类案件审判情况,并从近年来审结的金融案件中,评选出10大典型案例。一、个人配合房产开发商骗取银行贷...
溥仪是清朝的最后一位皇帝,也是晚清悲剧人物之一,甚至比光绪帝还要惨那么几分,毕竟光绪帝再怎么说也是作为一国之主过完了一生,只不过栽在了慈禧手里。但是溥仪就不同了,仅仅三岁就登基称帝,做了不到三年的皇帝...
民事诉讼法关于民事诉讼监督(找准着力点 确保民事审判违法监督实效)
《人民检察院民事诉讼监督规则》专章规定了对民事审判程序中审判人员违法行为的监督,并新增检察机关对民事审判程序中审判人员违反法官法第46条等规定的行为且可能影响案件公正审判、执行的应依法提出检察建议的...
东京审判简介1946年1月19日至1948年11月12日,在日本东京对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日本首要战犯进行国际审判,这就是东京审判。1946年1月19日,远东盟军最高统帅部根据莫斯科会议的规定发表了特别通告,设置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