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面器(经典,这些是老一辈的记忆)

Posted

篇首语:弓背霞明剑照霜,秋风走马出咸阳。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挽面器(经典,这些是老一辈的记忆)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挽面器(经典,这些是老一辈的记忆)

一、六十年代的“旧铜铁、旧书报纸来卖”

二、七十年代的“废品收购车”

三、现在街上流行骑着自行板车,带上事先录制的录音带及小型扬声器的个体经营者,边走边播放:“旧铜铁、旧书报纸来卖”“旧洗衣机、旧电视来卖”,“旧冰箱、旧空调来卖、旧电脑来卖!”

四、缚齿帚!(缚牙刷):“缚齿帚”( “牙刷”潮汕话都俗称“齿帚”)。六十年代以前塑料日用制品尚未全面在市场问世,牙刷仍然较为原始式的牙刷,骨质或木质的牙刷柄,牙刷毛一般都是猪鬃毛比较多。

当时大家生活比较艰苦,牙刷不是坏了就买,要找师傅换新的牙刷毛,又继续使用。当时就有一项“缚齿帚”的手工活。

“缚齿帚”背着个小木箱子和一副活动脚架,小木箱里放着工具及部分毛料等物。经常来往于民宅密集的地段,边走边吆喊:“缚齿帚!”,此手工活中老年人比较多。

通常所换的毛是猪鬃毛,后期尼龙丝逐步顶替猪鬃毛,到六十年代以后塑料牙刷全面登场“缚齿帚”便退出厉史舞台。

五、“挽面”

“挽面”事实上是一项民间的美容事务,这工作都是中老年妇女干的手工活。

它是“挽面”婶用香粉抹在被挽面者的脸上,然后拿一根小纱线,一端咬在嘴巴并由双手张收控制,利用线与线的卷动将脸部的面毛连根拔掉。

民间过年做节、喜事、婚事妇女们都要“挽面”打扮。

“挽面”的时候彼此交流也是社会信息交流的时机,街长里短各方各面谈天说地,颇具媒界效应。

六、卖脚桶、卖腰桶噢!

上面说妇女“挽面”,这里谈谈妇女用具:腰捅。

腰捅杉木料制作,直径约1250px、高度约1000px。接近妇洗器的作用,供妇女下身卫生用之洁具。

脚桶也是杉木料制作,直径约2250px、高度约500px。是家庭的浴盆,洗澡和洗衣都得用它。

“卖脚桶、卖腰桶”多数为妇女而且揭阳籍较普遍,喜欢穿一套蓝士林的大襟衫头,戴着金色的斗笠,挑着涂红油漆的脚桶,边走边喊出清脆而悠扬的叫卖声:“卖腰桶、卖脚桶噢!”

七、换——桶底!

脚桶和腰桶以及木质水桶,使用时间长了就会受损,损了得请位木工师傅来修理更换桶底,这换桶底的工夫活并非会木匠的人就能干的,看来似简单的活,只是几片木片的拼合,不用粘合剂,也不用钉子,但需要精堪的技能才能完成这项工夫。

换桶底都是男人干的活,挑着一付担子,前是方形的木制工具箱,后面是个箩筐存放着零碎

木料及马椅(木匠施工用椅)、锯子等,沿街喊吆:“换——桶底!”

八、割猪剡鸡

以前市区居民养鸡养猪是较普遍的,家里养了几只鸡,平常图个能下蛋之外,每逢过年做节杀一两只鸡作为祭祖之用,省得样样都得花钱。

有养鸡养猪者为了使动物养得又肥又大,就请这方面的师傅来剡鸡,剡鸡就是将公鸡的睾丸切除,以免动物发情期胃口不好影响生畜长大。

割猪剡鸡就是一位兽医,除了割猪剡鸡之外还能给猫猫狗狗诊病,经常骑着单车,腰带上系着几把各式小刀钳子等工具招摇过市,这形象就为他的名片。

九、药鼓

早餐过后“咚咚咚”的鼓声自远渐近,是货郎摇着他的小摇鼓,这就是他的招牌。

“摇鼓”的“摇”字潮汕音与“药”字谐音,久之将“摇鼓”念成“药鼓”,通常称他“药鼓担”甚至称“卖药鼓”。

药鼓担挑着一担制作比较精美的木质货柜,里面有:香粉、爽身粉、胭脂、蜡叨(芦荟制的片状梳头用品,浸泡水中具有现在发胶作用)、雪花膏、肥皂、牙膏、红综索(红头绳)油芯带、松紧带及缝衣用针线、划粉等小百货。

购买者主要是妇女较多。

十、染衫裤

货郎的摇鼓担刚转去后巷,又来了一位手摇着大一点的摇鼓,这把摇鼓比刚才货郎摇的小摇鼓较大显得粗,没货郎的小摇鼓精致,摇起来的鼓声是“扑扑扑”,他是“染衫裤”。

染衫师傅由于长期干活并边吸烟关系,他的双手及下巴嘴角存着染色的痕迹,浑身脏污之感,一头挑着一方形木箱子里面装各种染料等物,另一头挑的是置于箩筐里的风炉和锅,他喊着:“染衫裤喔”边摇着“扑扑扑”的鼓声。

以前人们生活水平低,购布料需要布票,钞票也有限,一件杉或裤破了就补,旧了就染。所以染衫裤也成日常中一种小生意,不论是杉是裤,是羊毛是棉布都能染,就在人家门口摆上风炉生火即染而成。

十一、 补风炉、风炉窗

现在都是石油气炉、电磁炉,二十多年前是蜂窝炉,再往前便是风炉的年代。

这泥巴制的风炉很不耐用,补风炉、换炉窗是经常之事。

午后是修理风炉的最佳时段,因为补完炉子后相隔下次生火做饭有三四个钟头可晾干,不影响晚上做饭。

“补风炉、风炉窗”挑着箩筐带上一桶泥巴,这泥巴非同普通泥巴,是他修理炉子的主要材料。也有的推着辆小车,边走边叫喊:“补风炉、风炉窗”。

以前汕头一家很有名气的风炉店在红砖楼旁边,叫“顺顺风炉店”,店名起得很有意思“顺顺”因为做饭这炉能顺是很重要的。

十二、 补铜锅、撒离(镀锌板)锅、铁桶

过去日用品大多数是五金制品,家里的脸盆、水桶、口壶、盘、大锅小锅以镀锌板为料的甚多,使用时间长免不了出现破、漏,修理一下便可继续使用。

补铜锅、铁桶的师傅推小车沿途叫喊:“补铜锅、撒离锅、铁桶”儿时很多小朋友总是跟着喊成:“补铜锅、三年丧、铁惨”,因为这“撒离锅、铁桶”与“三年丧、铁惨”音调接近,然后就躲走,哈哈,那是儿时的玩耍。

补铜锅的小车很有趣,除了应有的工具外,装有一个烧烙铁勺用的小木炭炉,并配上个手摇鼓风机,这鼓风机一摇炉里的木炭冒出礼花般阵阵火花,可有趣呀。

来源:揭阳在线

相关参考

文化衫与文化(老一辈的记忆:文化衫,把口号刻在胸口)

80年代末90年代初,文化衫曾是他们的集体记忆。仿佛一夜之间,城里的小青年们都穿上了无领无袖的白色T恤。与一般T恤不同的是,T恤上写着当时流行于社会的口号,当时不是政治口号,而是反叛式、调侃式、消解崇高式的各...

手工花棉袄(这些农村老物件,来看看你认识多少(一))

农村里的一些老物件曾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工具它们是老一辈智慧的结晶如今只存在于我们的记忆中...70、80、90后记忆里最难忘的总是那些关于儿时的回忆......奶奶戴着顶针纳着布鞋纯手工做的布鞋可以穿一整个童年大千世界,...

慢点茶食品小吃(这几样泸州合江的传统小吃,据说才是老一辈合江人记忆中的味道)

...远地来客,必品尝而后快,本地群众,久食而不感烦。在老一辈合江人的心目中有几款小吃,绝对够分量。可惜有的已经彻底消失,有的八九十年代后就渐渐销声匿迹,今天把其中几个文字记录如下,不知道是否是他们当时的味...

延安小吃车(陕北延安:推碾子压小米是我们儿时的记忆)

...地方,数千年来他滋养了一辈又一辈的陕北人民,滋养了老一辈革命家,滋养了新中国的诞生。陕北延安黄土高原的沟沟壑壑承载了太多的历史印迹,它的博大胸襟是我们显得如此渺茫,犹如一粒沙……陕北延安:甘泉杏子沟门...

炒米机(舌尖上的记忆——有些东西是一辈子都忘不了的)

酥软脆滑摊面饼记忆中,母亲摊的小面饼、碎米饼、韭菜饼、高粱饼、糍粑、玉米饼、菜瓜饼等,一直盘桓于我的脑际。那些喷香的面饼,凝聚着母亲的恩情,穿过迢迢光阴,给我孤寂清贫的童年生活带来不尽的温暖和慰藉。那...

炒米机(舌尖上的记忆——有些东西是一辈子都忘不了的)

酥软脆滑摊面饼记忆中,母亲摊的小面饼、碎米饼、韭菜饼、高粱饼、糍粑、玉米饼、菜瓜饼等,一直盘桓于我的脑际。那些喷香的面饼,凝聚着母亲的恩情,穿过迢迢光阴,给我孤寂清贫的童年生活带来不尽的温暖和慰藉。那...

拆车五十铃6WA1发动机(一代经典日系车,老一辈卡车人都认识,五十铃810系列卡车历史回顾)

有读者想看五十铃810系列卡车,安排↓想必很多老一辈的卡车人都认识这款车,虽然车上的标识都是像CXZ、CVR这一类英文,但是它们仍然有一个统一的名字叫五十铃810。至于这个命名的由来,笔者Google了一下,其解释是810是一个...

火车卧铺洗脸刷牙在哪(父母一辈的青春记忆,绿皮车的颜值担当,22型铁路客运车厢的故事)

“啤酒饮料矿泉水,瓜子花生八宝粥——来来来,麻烦腿让一下——”在拥挤的车厢中坐满了乘客,不光是座位上坐着人,座位底下钻着人,桌板下面蜷着人,过道上也或蹲着或盘着或靠着人,列车员推着满载饮料喝零食的推车...

火车卧铺洗脸刷牙在哪(父母一辈的青春记忆,绿皮车的颜值担当,22型铁路客运车厢的故事)

“啤酒饮料矿泉水,瓜子花生八宝粥——来来来,麻烦腿让一下——”在拥挤的车厢中坐满了乘客,不光是座位上坐着人,座位底下钻着人,桌板下面蜷着人,过道上也或蹲着或盘着或靠着人,列车员推着满载饮料喝零食的推车...

滁州煤球机(滁州闹市中的老理发店,承载着几代人的记忆)

...忆中富有时代印记的传统老式理发店早已难觅踪影。但在老一辈滁州人的心中,却始终难以割舍对老式理发店的怀念。它们所代表的不仅仅是一门技艺,是一个时代,更是一代人的记忆符号。这是一家记忆中就存在的理发店。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