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动破冰器(全身都是亮点揭秘首艘国产极地科考破冰船“雪龙2”号)
Posted
篇首语:人勤地生宝,人懒地生草。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振动破冰器(全身都是亮点揭秘首艘国产极地科考破冰船“雪龙2”号)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振动破冰器(全身都是亮点揭秘首艘国产极地科考破冰船“雪龙2”号)
今日(7月11日),我国第一艘自主建造的极地科考破冰船“雪龙 2”号在上海正式交付使用。记者从自然资源部获悉,“雪龙2”号交付后,将正式加入我国极地考察序列,计划于下半年和“雪龙”号极地考察破冰船共同执行我国第36次南极考察任务。
首艘国产极地科考破冰船“雪龙2”号,实现了多项世界性的技术创新和突破,可以说“全身都是亮点”。
它是全球第一艘采用船艏、船艉双向破冰技术的极地科考破冰船,具备全球航行能力,能满足无限航区要求,拥有智能船体和智能机舱等多个智能符号,装载多项国际一流水准的科考设备。
今天,新京报记者在交付现场登上“雪龙2”号实地探访,对这艘未来的极地“科考利器”进行全方位揭秘。
7月10日,即将交付的“雪龙2”号停泊在上海崇明岛。新京报记者 王嘉宁 摄
【破冰】
全球首艘双向破冰科考船,可突破20米当年冰冰脊
“雪龙2”号船长122.5米,型宽22.32米,设计吃水7.85米,设计排水量13996吨,航速12—15节,续航力2万海里,自持力60天。
它是全球第一艘采用船艏、船艉双向破冰技术的极地科考破冰船,具备全回转电力推进功能和冲撞破冰能力,可实现极区原地360°自由转动。双向破冰均具有以2~3节船速连续破1.5米冰加0.2米积雪的能力,艉部破冰能实现在20米当年冰冰脊加20厘米雪层不被卡住,可实现无限航区包括极区航行和作业。
“雪龙2”号政委王硕仁告诉记者,船艏和船艉破冰的原理不同,“船艏是通过船本身的重量压碎破冰,船艉是在海底通过螺旋桨把冰打碎,同时推进。”
“雪龙2”号总设计师吴刚介绍,双向破冰采用的是全回转吊舱电力推进系统,在遇到很难“拱”的冰脊时,推进部转动180度,同时把船尾变船首,尾部的螺旋桨能在海面下削冰,把10多米高的冰脊“掏空”。
“通俗一点解释,这个原理有点像小朋友玩的航模,变体不在船内在水下,有外壳包裹防水,转动的是体外的桨叶。也可以想象我们日常生活中使用的风扇,风扇要转动是不用改变旋向的,只需要把风扇头扭转角度就行。”吴刚说,这也是充分考虑极区水平冰和冰脊冰分布的复杂性并经过多次试验后,作出的一个最优选择。
【航行】
采用DP-2动力定位,恶劣海况下“稳如泰山”
在“雪龙2”号艏部,配备有2台1200千瓦槽道式侧向推进器,加上尾部两个大功率吊舱推进器的联合作用,能使船在四级海况实现定点定标,同时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冗余度,满足科考调查和恶劣海况的应急需求。这就是“雪龙2”号采用的DP-2动力定位系统。
“动力定位的意思,即动态的把船定在多需要的方位,海上情况复杂多变,有风浪还有暗流,一条船要在海上定住位置,需要克服多方面的力,难度很大,必须有推进器来辅助。”吴刚解释,采用DP-2动力定位,就是为了防止某一个推进器出现单边故障导致定位失效。
通过这一技术的使用,“雪龙2”号的船艏能根据海上风向和海水流向选择合适角度,使船体“稳如泰山”。
“雪龙2”号进行交付前的检查。新京报记者 王嘉宁 摄
【科考】
冰区月池可供科考仪器从船甲板直通海底
“雪龙2”号装备的考察设备远多于“雪龙”号,最引人注目的是船艉中部的冰区月池系统。
通过这个净宽3.2米、深达底层甲板的正方形“井口”,科考仪器设备可以从船甲板直通海底,即便是100%海冰覆盖的海区也能进行采样作业。船舯同步设有 160 平米的作业月池车间,可满足设备转运、舷外水文生物和CTD作业等需求。
月池是为了解决极地冰区环境作业和大风浪天气下的科考作业而设计的,通过月池,科考人员不用再在零下几十度的室外甲板上操作设备。“考虑到在极地环境下,船周都是碎冰,船外操作科考仪器下水,存在诸多困难和风险。我们专门设计在船体正中间打开一道‘井口’,仪器从中间释放下水,极大地提高了操作效率和安全性。”吴刚介绍,“雪龙2”号上建造的月池是世界上第一个“水密月池”,即月池实现完全水密封,即便完成沉入水中也不会漏水。
同时,“雪龙 2还配备有深水和中浅水多波束系统、深海浅地层剖面仪、生物储量评估回声积分仪系统、水下全方位声呐、超短基线、万米测深仪等声学设备,满足海底精细化测量和渔业资源探测需求。第一、第二通用实验室、物理实验室、低温实验室等 580 余平米实验空间可根据航次任务进行灵活布置。
【智能】
全船配备传感器,智能船体实现全方位感知
“雪龙 2”是一艘智能化船舶,装配智能船体、智能机舱、智能实验室及智能穿戴等。通过为全船设备配备各种传感器,实现全船信息的全方位智能感知、获取、交换和展示;基于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技术和数据处理与分析技术,实现船舶和科考的智能化运行和辅助决策。
“‘雪龙2’号是一艘科考破冰船,远在南北两极,一旦出现故障需要救援难度很大,船体与冰碰撞的概率又高,所以我们考虑,可以通过哪些智能操作,更好地辅助人工减少风险。”吴刚说。
吴刚介绍,“雪龙2”号船体部分,船身内表面每隔一定距离安装一个应力监测点,测量震动和应力的变化、获取数据,“这样我们可以了解船的哪个位置碰撞最厉害,什么航速下需要减速。另外,每当船完成任务返航归来,每一个被冰刮过的地方都留存有数据,经年累月可以知道船身哪一块磨损严重需要更换,以此保证船的安全性。”
“雪龙2”号的另一个智能符号是智能机舱。“机舱对船来说相当于人的心脏,智能机舱可以保证随时对船舶的动力系统进行监测,把各种传感器数据集中到一个软件台进行分析决策。”
“雪龙2”号破冰效果图。来源:中国极地研究中心
【人性化】
手机可流畅上网,船员生活起居人性化设计
与“雪龙”号相比,“雪龙2”号最大的亮点之一,就是在通讯能力上实现了极大的提升,实现wifi全覆盖。
“极地科考时间长达几个月,网络是船上人员与家人联络的唯一方式。设计这艘船的时候,我们就制定了一个硬性指标:未来登上这艘船,手机一定要可以流畅上网。”吴刚介绍,这需要在船上加载拥有很大带宽的VAST卫星通信系统,同时还要做更多“放大器”,让wifi信号覆盖船的各个区域。“雪龙2”号实现wifi覆盖后,也让船上跟岸上联系更加便捷,可快速地传输图像和声音。
此外,“雪龙2”号针对船上人员的生活起居进行了多处人性化设计,如房间加热设施、窗户双层保温、室内防滑处理、淡水的充足供给等,“这些设计都是我们亲身体验过‘雪龙’号后一一提出的,科学考察实验室的布局、防寒加热区域,哪些地方需要加温防寒,哪些地方需要加强通讯,都是有针对性的。”
新京报记者 吴娇颖 编辑 陈思
校对 李世辉
相关参考
广州数据容灾备份有哪些公司(鼎甲科技:数据灾备国产路上的破冰者)
经济观察网记者田进设想一个场景,当个人电脑中的资料因误操作或中病毒被永久性删除后,你可能只能寄希望于已备份至硬盘中;若同样的事故发生在一家企业,面对庞大数据的丢失危机,一个能大规模存储并快速恢复数据的...
抛光设备生产(破冰芯片核心技术,清华发力,化学机械抛光设备步入国际头部行业)
芯片制造分为很多流程,包含前端逻辑芯片设计、指令集架构等软件技术以及后端芯片曝光、晶圆打磨、芯片雕刻、清洗等流程。这需要半导体芯片设备的支持。美国对半导体核心技术的不断加码,给国产半导体厂商带来不便的...
汕尾点钞机(《破冰行动》李维民有原型,李飞蔡永强是虚构,现实中毒贩不用枪而用钱)
采写:新京报记者刘玮最近所有的社交软件都被《破冰行动》刷屏。“剧情真实”、“演技炸裂”、“惊心动魄”等形容词层出不穷,该剧在豆瓣上也有8.3分,甚至被认为是目前今年剧集最大的黑马。该剧是以2013年广东“雷霆...
核酸检测仪(圣湘生物“分钟级”快速核酸检测仪随“雪龙2”号出征南极)
...中国第37次南极科学考察队搭乘“雪龙2”号极地科学考察破冰船10日从上海出发,开始执行南极科学考察任务。湘企圣湘生物向中国极地研究中心、中国第37次南极考察队捐赠的2套iPonatic快速核酸检测仪随“雪龙2”号一起出征南...
义乌是一座会展之城,一年展会不断,然而今年受疫情影响一度按下“暂停键”。9日记者获悉,随着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义乌市市场发展委紧紧围绕“三服务”要求,搭建线上线下会展平台,双线融合发展,就在此前举行的...
智能沥青洒布车美通(突降大雪 美通多功能破冰除雪车成临安破冰清雪神器)
...行、生产生活及身体健康也有不利影响。LMT5161TCX多功能破冰除雪车清除城区道路积雪面对这突来的大雪,
数控车床刀架不归位(《破冰》水伯以身试毒真相,删减片段给答案,最挣扎绝望的父爱)
...瑜、王劲松、任达华、吴刚、张晞临等饰演的禁毒大剧《破冰行动》正在热映中,剧情进入到关键时期,塔寨村的堡垒即将从内部攻破。这个时候,很多观众可能都忽略了一个很久没有上线的支线人物——林水伯。林水伯这个角...
摆头大田喷灌(古典小说之《白云宝藏》172章 护乡团破冰脱困 鳌江城凿穴御敌)
护乡团破冰脱困鳌江城凿穴御敌圆方著麻茂亭手抓马鞍,脚踩马镫,使力一蹬,飞跨而上。左右得意洋洋,谈论前夜所获:“这么好的铁用来铺路实在是暴殄天物啊。”“哈哈,这承老板也是奇怪,要钱有钱要人有人,还有这么...
编辑导语:在日常工作中,邮件是我们与客户或者同事沟通的一种比较正式文体,但是有时候工作邮件显得比较严肃,缺乏人情味,那么如何让冰冷的邮件增添一点它的“人情味”,发挥“暖”作用呢?作者总结了几点,希望对...
浦东外资虚拟提供(从改革开放窗口到攻坚破冰试验田——从浦东开发开放看中国改革开放40年)
...者丁汀摄新华社上海9月15日电题:从改革开放窗口到攻坚破冰试验田——从浦东开发开放看中国改革开放40年新华社记者季明、何欣荣、陈炜伟40年前,这里是阡陌纵横、芦苇摇曳的农田。28年前,随着开发开放一声号角,这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