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摩椅家电继电器(光电子企业,联创光电:聚焦新型主业战略明确,激光超导两翼齐飞)

Posted

篇首语:什么是知识?它不是别的,是记录下来的经验。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按摩椅家电继电器(光电子企业,联创光电:聚焦新型主业战略明确,激光超导两翼齐飞)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按摩椅家电继电器(光电子企业,联创光电:聚焦新型主业战略明确,激光超导两翼齐飞)

(报告出品方/分析师:浙商证券 邱世梁 王华君 刘村阳)

1. 光电子领域领先企业,剥离亏损业务后业绩高速增长

1.1 二十余载深耕行业,成就光电子领域领先企业

公司深耕行业二十余年,现已发展成为我国光电子领域骨干企业。联创光电成立于1999年,早期合并了江西地区老牌军工厂746厂(现联创特微电子)和834厂(现北方联创通信)。

公司于2001年在上交所上市,现已发展成为我国光电子骨干企业,位于“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国家863计划成果产业化基地”之列,产品广泛用于背光源显示、家电控制、新能源汽车电子、国防军工等领域。

江西省电子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伍锐为公司实控人,间接持股14.9%。截至2022年半年报,控股母公司江西省电子集团持有公司20.81%的股份;伍锐先生通过持有江西省电子集团71.6%的股份,间接实现对公司的实际控制,间接持股14.9%。公司采用母子公司矩阵式战略管控的经营管理架构,实现公司总部战略管控、子公司灵活经营的模式,目前持股50%以上子公司共24家,主要参股子公司共3家。

公司传统业务板块子公司亏损拖累业绩,参股子公司贡献主要利润。受新冠疫情和华为终端订单波动的影响,背光源产品总体订单量下降,2021年公司子公司联创致光亏损0.67亿元;通信电缆市场竞争日趋白热化,传统的RF电缆与光缆市场需求低迷,2021年公司子公司联创电缆、联创电缆科技分别亏损0.06亿元、0.3亿元。公司参股子公司宏发电声2021年实现归母净利13.8亿元,北方联创通信实现归母净利1.41亿元,贡献主要利润。

股权激励绑定优秀人才,助力公司长期发展。2020年11月2日,公司对董事等管理人员及核心员工共计18人一次性授予共1200万股限制性股票,占公告时公司总股本2.71%,授予价格为11.26元/股,同时解锁条件也处于较高水平。本次股权激励有利于充分发挥核心人才的积极性,助力公司长远发展。

1.2. 有序剥离亏损资产,未来聚焦三大板块发展

公司目前业务主要分为5大板块,分别为智能控制器业务、背光源及其应用业务、光电线缆业务、激光及微电子业务、超导业务。

其中,智能控制器业务主要由子公司华联电子承担;背光源产品业务主要由子公司联志光电及联创致光承担;光电线缆业务主要由子公司联创电缆科技、联创电缆承担;激光及微电子业务主要由子公司欣磊光电、中久光电承担。2019年公司参与投资设立江西超导,拓展超导业务。

截至2021年底,公司五大业务板块具体情况如下:

1)智能控制器业务(营收占比56%、毛利占比67%):子公司华联电子主要从事智能控制器、智能显示组件和红外器件及其它电子元器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产品包括电子马桶智能控制器、按摩椅智能控制器、绿色照明智能控制器和汽车继电器控制器等,广泛应用于家电控制、新能源汽车电子和工业控制领域。

2)背光源及其应用业务(营收占比32%、毛利占比13%):产品包括背光显示模组、显示器和LED照明等,应用于手机、平板、工控、车载、电脑等背光源显示领域。

3)光电线缆业务(营收占比5%、毛利占比6%):产品包括馈线、光缆、高温射频电缆、充电桩电缆、HLF系列同轴电缆等,应用于通讯产品及相关设备、计算机网络、军用等领域。

4)激光及微电子板块(营收占比3%、毛利占比9%):公司半导体激光系列及微电子元器件系列产品包括光纤耦合输出泵浦源模块、光纤激光器、光刃系列装备、LED芯片等,广泛应用于国内军工单位配套的星、箭、弹、船、机等军用装备领域,LED芯片同时也应用于民品红外接收器、灯具等领域。

5)超导业务(暂未实现营收):公司高温超导感应设备系列产品包括大容量高温超导强磁场低频感应加热设备、基于高温超导磁体系统的高端电工装备等,应用于铝铜型材挤压、高端金属加热、晶硅生长炉、金属熔炼、半导体熔融等、航天军工材料、磁储能、可控核聚变、磁悬浮列车等场景。

从营收端来看,公司智能控制器业务平稳发展,激光及微电子业务快速增长。

2021年,公司智能控制器业务营收同比增长37%,占整体营收的56%;背光源及其应用业务因疫情影响叠加产品结构调整,2021年营收同比减少13%,营收占比达32%;光电线缆板块持续优化升级,2021年营收占比为5%;激光及微电子业务虽然目前规模较小,2021年营收占比仅为3%,但已实现从0-1的突破,2022年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165%,未来有望持续从1-N的复制。

从利润端来看,公司智能控制器业务贡献主要毛利,激光及微电子业务毛利率提升明显。

公司智能控制器毛利率略有下降,2021年为17%,毛利占比达67%;背光源产品结构调整见效尚需时间,毛利率仅为5.6%,毛利占比(13%)远低于其营收占比(32%);公司光电线缆业务剥离光缆、铜丝加工等毛利率较低的业务后,2021年毛利率显著提升,达16%;激光及微电子业务受益于产品转型升级、降本增效、精细化管理以及新获高毛利率激光项目订单,近年毛利率快速提升,2021年达38%,未来有望持续提升公司盈利质量。

公司背光源产品与光电线缆板块亏损业务正有序剥离,未来拟聚焦智能控制器、激光及微电子业务、超导业务发展。2022年上半年,公司与非关联第三方达成协议并完成交易,剥离了发展空间有限的电力缆相关资产,交易总金额2200万元,实现收益56.04万元。

2022年6月14日,公司披露与非关联第三方中基恒光签署的《股权转让之意向协议》,拟剥离背光源板块,转让后联创致光将剥离出表。华联电子与中久光电近年盈利水平稳步提升,公司在智能控制器、激光及微电子业务领域业绩有望持续稳健增长。

1.3. 公司近五年营收、归母净利复合增速7%、8%

公司近五年营收与归母净利复合增速分别为7%、8%,2022H1业绩高速增长。2017-2021年,公司历经背光源产品与光电线缆板块业务调整,营收与归母净利年均复合增速分别达7%、8%。

在“进而有为、退而有序”的战略指导下,2022H1公司继续夯实和优化传统主业,未来重点发展的激光和超导产业取得标志性进展,实现营收22亿元,同比增长12%,实现归母净利润1.8亿元,同比增长18%。

公司盈利能力整体呈稳步提升态势,期间费用率有所提升。

通过优化产业结构,公司在基本稳定收入规模的基础上,不断提高收入含金量,2021年毛利率达14%,净利率达7.9%。

从费用端来看,公司期间费用率自2019年以来呈上升趋势,2021年为15.8%(+3pcts)。其中,销售费用率为2.2%(+0.1pcts);管理费用率为7.7%(+2.8pcts),主要系分摊限制性股权激励费用大幅增加所致;财务费用率为1.1%(-0.8pcts),主要系公司降低融资金额所致;研发费用率近年稳定增长,2021年达4.7%(+0.9pcts)。

公司负债主要为长短期借款及应付账款,近年经营现金流改善明显。

从资产负债端来看,公司资产负债率近年略有下降,目前保持在41%左右。公司负债主要来自长短期借款及应付账款,截至2022H1,公司应付账款、短期借款、长期借款分别为8.48亿元、6.50亿元、2.98亿元。

从现金流来看,近年公司经营现金流呈现不断改善的趋势,2022H1达到4.52亿元,同比增长32%。

2. 传统业务:聚焦智能控制器,参股宏发电声投资收益稳定

2.1. 我国智能控制器市场快速增长,未来3年复合增速12%

智能控制器是电子设备的“中枢控制”核心,广泛应用于家用电器、汽车电子、电动工具等领域。

智能控制器是电子产品、设备、装置及系统中为实现特定功能而设计制造的计算机控制单元;是在微处理控制器(MCU)芯片或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中置入定制设计的计算机软件程序,并经过电子加工工艺,实现终端产品特定功能要求的电子控制组件。其中,不同类型MCU被应用于家用电器、汽车电子等不同领域。

智能控制器处于产业链中游,智能化、定制化需求日益提升。

产业链上游主要包括IC 芯片、 PCB 板等电子元器件,供应商分散且众多,中游厂商对单一原材料供应商的依赖程度较低,有较大的选择空间。智能控制器行业下游涵盖家用电器、汽车电子和电动工具等领域。

智能控制器作为核心配套部件,下游终端市场对其集成化、智能化和个性化的要求日益提升。

智能控制器产品市场需求目前正处于持续增长阶段,我国市场规模增速高于全球。

根据Frost & Sullivan 数据,2016-2021年,全球智能控制器市场规模由1.29万亿美元增长至1.72万亿美元,CAGR约为5.9%;同期我国智能控制器市场规模从1.36万亿元增长至2.71万亿元,CAGR约为14.7%。

在政策红利释放、技术更新迭代及应用领域持续拓展与渗透的影响下,预计2024年我国智能控制器市场规模将达到3.8 万亿元,3年CAGR=12%。

汽车电子与家用电器是智能控制器最主要的下游应用,占比分别为24%、16%。根据华经产业研究院数据,从下游应用来看,2020 年汽车电子市场规模约为5700亿元,占比24%,是第一大应用领域;家用电器市场规模约为3800亿元,占比16%,是第二大应用领域;电动工具及工业设备装置市场规模约为3090亿元,占比13%;其余智能建筑及家居、健康及护理领域市场规模占比分别为11%、4%。

材料成本占智能控制器总成本的85%,其中IC芯片为核心零部件。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在智能控制器总成本中,材料成本、制造费用与人工成本分别占比85%、8%、7%。进一步拆分材料成本,其中占比较高的是IC芯片、分立器件与PCB,对应比重分别为23%、15%和10%;此外,电容电阻成本占比8%,显示器件和连接器成本占比均为6%,继电器、变压器成本占比5%,其他机械件成本占比27%。

智能控制器行业由于产品定制化需求多且产品迭代快,市场竞争格局较为分散。

智能控制器下游应用众多,产品具备非标准化、定制化的特点,因此行业集中度较低,各家厂商均有专注的细分领域。我国智能控制器主要公司包括拓邦股份、和而泰、朗科智能、华联电子等,其中拓邦股份整体营收处于领先地位,在电动工具领域优势明显;和而泰营收规模仅次于拓邦,下游主要应用于家电领域;朗科智能、和晶科技与华联电子(联创光电子公司)规模接近,下游细分应用各有所长。

2.2. 华联电子立足家电开拓汽车电子与工控,赋传统业务新动能

公司子公司华联电子立足家电领域,持续向汽车电子及工业控制等方向扩展。

目前华联电子在家居智能控制器领域处于领先地位,并不断进行应用扩展。2020年,华联电子成功导入华为合格供应商,并与厦门钨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进军工业电机市场。

2021年,华联电子向汽车电子、工业控制领域持续延伸,智能控制器营收达12.4亿元,同比增长30%。同年,华联电子光耦订单突破 2 亿元,高端高阶光耦进入头部客户的重要供应链体系,出货量处于全国领先地位。

多领域积累优质客户,华联电子海内外营收稳定增长。

目前,华联电子生产的智能控制器产品包括电子马桶智能控制器、按摩椅智能控制器、绿色照明智能控制器和汽车继电器控制器等,涵盖智能家居、工业控制、新能源汽车电子等多个下游领域,逐渐积累了包括伊莱克斯、ArcelikA.S.、A.O.Smith、格力、美的、江森自控、林德叉车、宏发、开利等在内的数十家国内外家电、新能源汽车制造和工业控制服务的全球优质客户,有力地保障了公司海内外业绩的稳定增长。

新产线投产后产值提升 50%,赋予公司发展新动能。

目前公司产能已经无法满足市场需求,受场地制约,华联公司本部产能利用率超100%,其中规模最大的部件类产品产能利用率达130%,高端光耦产线新进设备也因场地不足而无法布置。

2019年12月,公司翔安工业基地开工,拟投入4.5亿元建设智能制造标杆生产线,通过整合投建实现承载30亿元以上的年产值,较目前产值提升 50%。公司预期在2022年末完成搬迁投产,落实新能源汽车电子和工业控制领域产能及高端光耦生产能力的提升,为相关业务的开展提供有力支撑。

2.3. 参股宏发电声,继电器龙头业绩增长稳健

宏发电声是我国继电器龙头企业,公司持有其 20%股权。

宏发电声产品包括继电器和电气产品。其中,电气产品包括低压电器、高低压成套设备等;继电器覆盖功率继电器、汽车继电器、信号继电器、工业继电器、电力继电器、新能源继电器等多品类的160多个系列、4万多种常用规格,年生产能力超30亿只。

公司产品获美国UL&CUL、德国VDE和TÜV、中国CQC等国内外安全认证,广泛用于家电、电力、新能源、汽车、轨交、工控、安防等领域。上市公司宏发股份持有宏发电声80%股权,其全部收入都来自宏发电声。

宏发电声近五年营收与净利润复合增速分别为15%、12%,业绩增长稳健。

2017-2021年,宏发电声营收与净利润稳定增长,年均复合增速分别达15%、12%。2022H1宏发电声信号继电器在安防、新能源与医疗领域形成多重业务增长点,工业继电器业务 OEM 及自主品牌市场份额稳步提高,高压直流系列产品延续爆发增长,实现营收59亿元,同比增长19%,实现净利润8.8亿元,同比增长23%。

宏发电声位居全球电磁继电器市场份额第一,有望充分受益行业增长。

根据公司年报,宏发股份作为国内规模最大的继电器生产企业,2021年全球市占率超17%,位列全球第一;OMRON、 泰科电子分别排在第二位、 第三位。2021年,宏发电声在中国电子元件行业协会评选的中国电子元件百强企业中位列第6,在电子元件行业下属子行业继电器行业中位列第1。

根据智多星顾问数据,全球继电器市场规模有望在2025 年达到 590 亿元,五年年均复合增速达 8.5%,公司作为行业龙头有望充分受益。

2021年宏发股份发行可转债20亿元募资扩产,新一轮业绩增长可期。

随着近年来公司业务的快速增长,宏发电声现有产能已不能完全满足市场需求,其中高压直流继电器及部分汽车继电器产能利用率接近 90%,部分产品接近 100%;控制用继电器及连接器订单交货期最长超6 个月。

2021年宏发股份发行可转债募资20亿元,围绕汽车、工控、家用电器、智能家居、新基建等领域扩充产能,募投项目建成达产后,将为公司各项业务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巩固公司在继电器领域的优势地位。

3. 激光业务:公司背靠中物院十所,从核心元件向整机装备延伸

3.1.泵浦源是激光器的核心元件,我国激光器市场复合增速有望达16%

激光是指原子受激辐射的光,被誉为“最快的刀”“最准的尺”“最亮的光”。

激光是继核能、电脑与半导体后的20世纪重大发明,其形成的基本原理是原子中的电子吸收能量后从低能级跃迁到高能级,再从高能级回落到低能级时,所释放的能量以光子的形式放出。

由于其具有完全不同于普通光的指向性、单色性、相干性与高能量密度等性质,被广泛应用于工业、医学、通信、军事等领域,深刻影响了科学、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及变革。

激光产业链以激光器为中枢分为上中下游三个部分:上游主要包括激光材料及配套元器件等,中游为激光器制造及辅助/数控系统等,下游为激光装备和应用产品。

1)产业链上游为激光器件材料:包括激光光学镜片、泵浦源等光学元器件,激光晶体、非线性晶体、特种光纤等光学材料,以及钢材、塑料等其他基本材料。目前大部分已原材料实现国产。芯片、特种光纤等元器件在原材料成本构成中占比较高,对激光器的生产有较大影响。

2) 产业链中游为各种激光器及其配套设备:包括固体/气体/光纤/半导体激光器,加工台、机械臂、机械手、机柜等机械系统,伺服电机、控制器、控制软件等数控系统,以及电源、散热系统、传感器、分析仪等。

3) 产业链下游为激光设备及应用场景:民用激光设备包括激光切割、激光焊接、激光钻孔等多种设备,应用场景涉及工业制造、医疗卫生、通讯等多个方向。在军用领域,激光设备可用于摧毁、探测、对抗、无线传能、卫星发射、太空碎片清理和激光点火等多种用途。

材料加工与光刻是激光器最主要的下游应用,光纤激光器是发展的主流方向。

根据《2021中国激光产业发展报告》,材料加工与光刻、通信与光存储是激光器最主要的下游应用领域,2020年分别占比39.6%、24.5%;科研与军事领域应用紧随其后,占比13.8%。

从激光器种类来看,光纤激光器由于结构简单、转换效率高、光束质量好等优势,已成为激光技术发展的主流方向,2020年在工业激光器中的占比达到52.7%;固体激光器、CO2激光器、导体激光器占比分别为16.7%、15.6%、15%。

我国光纤激光器国产化程度逐年提升,中高功率替代空间较大。

从国产化率来看,低功率光纤激光器市场目前已经基本实现了国产替代;中高功率光纤激光器市场中,国产激光器渗透率近年来维持在50%以上的水平。

随着泵浦源等核心器件及材料的自给率不断提升,成本持续优化,预计国产激光器品牌认可度也将不断提升,国产替代空间广泛。

中国是全球第一大激光器市场,5年行业复合增速有望达16%。

根据Laser Focus World数据,中国目前已经成为全球第一大激光器市场,2021年占比接近70%。2017-2021年,全球激光器市场规模从138亿美元增长至185亿美元,CAGR约为7.6%;同期我国激光器市场规模从70亿美元增长至127亿美元,CAGR约为16.2%,远高于全球增速。Laser Focus World 预测2022年我国激光器市场规模将达到147亿美元,同比增长16%,高增速有望维持。

3.2. 背靠中物院十所布局激光全产业链,满负荷生产预示业绩高增长

背靠中物院十所设立中久激光,打开公司激光业务发展新格局。中物院十所长期致力于全固态激光器、激光控制系统和高端激光装备的研发,在高端激光领域担任国家队角色。

2019年,公司与中物院十所合资设立中久激光,中久激光产业项目以半导体激光器封装、光纤耦合模组、激光制造光源、激光显示光源、军民融合产业为发展方向,由中久光电开展光电产品与激光技术研发、中久激光负责科技成果转化并形成批产。

公司掌握泵浦源核心技术,激光业务基本实现从0-1的突破。

2020年,公司完成140W军品级泵浦源产品的定型与量产,150W高亮度尾纤LD泵浦源产品打破国外技术封锁;2021年,公司实现400W大功率泵浦源、1500W窄线宽光纤激光器产业化关键技术突破与交付。

2022年上半年公司激光系列产品实现营收1.1亿元,较上年同期0.67万元大幅跃升,公司激光业务基本实现从0-1的突破。

激光武器性能优异发展前景广阔,各国积极开展研发布局。

根据《高能激光武器现状及发展趋势》数据,用防空导弹攻击单个目标时至少发射两枚导弹,以“毒刺”导弹约2万美元造价、“爱国者”导弹30-50万美元造价估算,作战费用相当高昂;而使用激光武器一次杀伤单个目标只需3000美元,作战效费比优势显著。

同时激光武器还兼有速度快、命中精度高、抗电磁干扰和附带杀伤小等特点,未来有望成为防空制天的重要组成,基于其广阔发展前景,各国近年纷纷开展相关研究并进行列装。

目前公司泵浦源及激光器产品处于满负荷生产状态,未来整机产品有望进一步打开公司成长空间。目前公司激光业务3.5亿元产能处于满负荷生产状态,主要产品为泵浦源及激光器,约 2亿元订单已完成产品交付,剩余订单也将在年内完成生产及交付。

2022年上半年,公司自主研发的光刃-I/IA型低空反制装备研发项目顺利通过评审,未来公司激光业务也有望进一步向下游延伸,实现从泵浦源核心器件到激光器集成,再到激光武器整机装备的全产业链覆盖。

4. 超导业务:超导加热规模化应用在即,受益节能低碳大趋势

4.1.高温超导前景广阔,用于感应加热高效节能优势明显

超导材料是指具有在一定低温条件下呈现出电阻等于零及排斥磁力线性质的材料。目前已发现28种元素和几千种合金和化合物可以成为超导体。

其中,化学成分为单质元素与合金的超导材料,其临界温度一般都低于25K-30K,被称为低温超导材料,用于医疗物理化学等领域的核磁共振成像系统、高能物理实验所使用的加速器及磁分离设备等;高温超导材料一般是指临界温度高于25K-30K的超导材料,通常可以在廉价的液氮制冷环境中使用,用于电力电缆、超导储能、超导变压器、强磁场磁体、磁悬浮和科研医疗等领域。

电磁感应加热是加热导体材料的一种方法,主要用于金属热加工、热处理、焊接和熔化。

电磁感应加热的基本原理是利用电磁感应方法,使被加热材料内部产生电流从而达成加热,是继木材、液化气、天然气、柴油燃烧产生热能加热及载流电阻热效应直接加热方式的重大变革。电磁感应加热系统由感应线圈,交流电源和工件等构成。

根据加热对象不同,可以把线圈制作成不同的形状。线圈和电源相连,电源为线圈提供交变电流,流过线圈的交变电流产生一个通过工件的交变磁场,进而使工件产生涡流,实现加热目的。

超导感应加热方式具有损耗低、效率高、加热均匀等特点,在金属加工成型领域优势明显。

传统交流工频感应加热方式利用铜线圈产生交变磁场,以此在静止工件中产生感应涡流进行加热;磁场强度低、频率高,且铜线圈自身生热拉低能效。

超导极低频感应加热方式利用超导磁体产生强直流磁场,电动机驱动工件在静止的磁场中旋转,通过切割磁感线感应出涡流进行加热;磁场强度高、频率低,且由于超导磁体具备零电阻特性而实现高能效。超导感应加热明显的提质降耗优势,使其成为替代老一代工频感应炉的优选。

4.2.公司作为全球唯一兆瓦级超导加热装置供应商,率先掘金千亿市场

公司超导产品包括大口径传导式高温超导磁体系统和兆瓦级高温超导磁体感应加热装置。超导感应加热装置由超导磁体系统、机械传动系统和实时测控系统组成,其中公司研制的高温超导磁体,因采取真空绝热方式而使低温容器结构更加简洁,且无需使用低温液体,使其具有便于使用和维护采用的优点。公司超导感应加热装置有单工位、双工位、四工位和八工位等不同设计,适配不同的使用需求。

公司是全球唯一的兆瓦级超导加热装置供应商,竞争格局优越。

目前世界上仅有3家工业级超导感应加热装置供应商,分别在德国、韩国与中国。德国与韩国的装置都是面向直径300mm以下铝锭应用,在总功率、机械传动系统等方面所面临的难度与挑战与公司研制装置存在较大差距。

公司兆瓦级超导感应加热装置可对直径450mm、长度1.5m的大型铝锭进行加热,适用范围更加广泛,从而更好满足下游需求。

上半年公司供货中铝集团的高温超导设备成功完成验收,标志公司超导业务正式走向产业化。

公司兆瓦级高温超导感应加热装置研发项目于2013年初启动,历经集成调试、技术鉴定、性能测试与科技成果评价,于2021年12 月将航空铝锻压用兆瓦级设备运往中铝东轻,仅用时3个月即成功完成安装、调试与验收,公司超导业务产业转化能力得到充分验证。公司超导业务未来将持续进行从1-N的复制,有望打开公司发展新空间。

高温超导感应加热替代空间巨大,下游应用市场需求有望达千亿市值。

1)从金属热加工领域来看,我国铝型材厂加热炉超过万台,若将现有40%大中型铝型材挤压机的加热炉改造为兆瓦级高温超导加热设备,则仅铝型材加工带来的市场需求就达2000台,对应市场空间约200亿元;

2)从金属熔炼领域来看,金属熔炼所产生的加热需求较金属热加工更高,整体市场容量可达金属热加工的3倍;

3)从半导体熔融领域来看,国内直拉单晶硅设备已达数十万台,其中8-12英寸的设备需求每年达数万台,按照半导体熔融市场每五年周期性更换50-60%计算,对应年均200-300 亿元的市场空间。

此外,磁选矿、污水处理、航空航天军工材料等领域也都需要大口径超导磁体设备,每个单体产品的市场规模都不逊于超导感应加热行业本身。随高温超导感应加热技术的不断成熟,下游千亿市场前景广阔。

4.3.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助力客户拓展,公司超导业务从1-N复制可期

公司借助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加速下游客户扩展。超导设备节能效益明显,一台1MW超导感应加热装置替代2.5MW传统工频炉,一年运行可节省约600万度电,直接减少电费开支约300万元,优越能效表现下设备投资回收期仅需2-3年。

公司为拓展下游市场,除直接销售外,同时提供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客户初始仅需支付运费,后续将节省的电费与公司进行分成,解决了部分客户资金不足的问题,有助于公司对下游的开拓。

公司超导设备二期产线扩充已正式启动,产能提升将有力支撑公司业务发展。

目前公司超导感应加热设备产能在20台左右,今年6月公司超导设备二期生产车间正式启动,预计三个月内完成产线安装,年内产能有望达到50台。

后期公司计划在我国铝产业集中地区布局超导产业园,规划的满产产能为150台,最终实现整体年产能200台的目标,产能提升也将为公司超导业务未来从1-N的复制提供有力支撑。

公司超导设备通过节能评审,申请地方补贴后将进一步降低客户采购成本。

2022年8月,公司高温超导直流感应加热器通过了由上海市能效中心组织的“上海市节能减排产品”专家评审,未来客户采购设备时,可以申请当地节能设备补贴或者技术改造补贴。

例如广东省各地市可给予设备投资额20%-30%不等的奖励、上海最高可补贴设备投资金额的30%,且部分省市县区的扶持政策可以叠加实施,实际补贴总额可能接近设备投资额的40%,大幅降低了客户成本支出,有助于进一步推动高温超导加热设备的商用化进程。

5. 盈利预测与估值分析

5.1.业务拆分与盈利预测

我们综合行业及公司过去几年经营情况,做出以下关键假设:

1)智能控制器业务: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2016-2021年我国智能控制器市场规模复合增速达14%。公司立足家电市场,积极开拓车载及工控等新领域,市占率稳中有增,过去三年营收复合增速达15%,未来将持续受益智能化浪潮,增速有望继续维持。

考虑到2022年受疫情散发及宏观环境影响,我们预计公司智能控制器业务2022-2024年营收增速分别为5%/15%/10%,毛利率基本维持稳定,分别为16.5%/16.2%/16.0%。

2)背光源及应用产品:近年受华为终端订单波动等影响,公司背光源业务出现亏损,拖累公司整体业绩。2022年上半年公司加大了产品推广力度,背光源业务有所恢复,共实现营收 6.02亿元,同比增长 12%。未来公司背光源业务将逐渐剥离,聚焦核心主业。

我们预计2022-2024年公司背光源及应用产品营收增速分别为10%/0%/0%,精细化管理下毛利率保持小幅提升,分别为8%/9%/10%。

3)光电线缆业务:当前普通线缆产品供过于求,行业低价竞争激烈,公司光电线缆业务持续亏损。近年公司光电线缆板块持续优化升级,陆续剥离光缆、铜丝加工、电力缆等低质资产, 2022 年上半年共实现营收 4.02亿元,未来将持续压缩及剥离,聚焦核心主业。

我们预计2022-2024年公司光电线缆板块营收增速分别为200%/-20%/-20%,低质业务逐渐清退下毛利率保持小幅提升,分别为10%/11%/12%。

4)激光及微电子元件:2019年公司与中物院十所共同设立中久光电,主要面向国防、科研等高端领域用户提供泵浦源、激光器、激光装备等产品。2021年中久光电实现营收0.3亿元,同比增长41%,2022年上半年营收大幅跃升至1.1亿元,公司激光业务基本完成从0-1的突破,目前公司激光产品3.5亿元产能已处于满负荷生产,未来有望持续发力。

我们预计2022-2024年公司激光板块营收增速分别为100%/20%/20%,规模效应下毛利率持续提升,分别为43%/45%/46%。

综上,我们预计公司2022-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42.6/45.0/47.0亿元,同比增长19%/6%/4%,毛利率分别为14.7%/15.6%/16.4%。

部分参股子公司不并表,利润计入投资收益:

1)宏发电声:公司持有厦门宏发电声股份有限公司20%的股权,宏发电声主营继电器、中低压电器、电容器及自动化设备等,2021年归母净利达13.8亿元,过去三年归母净利复合增速14%;2022H1宏发电声实现归母净利8.8亿元,同比增长23%。宏发电声作为我国继电器龙头,市场地位稳固,持续受益下游多领域扩展及市占率的提升,保守预计2022-2024年归母净利分别为16/20/24亿元,CAGR=20%,持续为公司带来稳定投资收益。

2)联创超导:公司持有江西联创光电超导应用有限公司40%的股权。上半年联创超导供货中铝集团的高温超导设备成功完成验收,标志公司超导业务正式走向产业化,未来将持续进行从1-N的复制。根据公司产能规划,假设2022-2024年公司超导设备出货量分别达到10/30/50台,单台设备均价在1000万元左右,净利率水平随产能释放在30%左右小幅提升,则联创超导未来三年归母净利有望达到0.3/1/1.7亿元,持续为公司贡献投资收益。

5.2. 估值分析

预计公司2022-2024年归母净利为3.62/4.84/6.41亿元,同比增长56%/34%/33%,CAGR=40%,对应PE为35/26/20倍。采用相对估值法进行测算,我们选取国内智能控制器、激光设备、超导行业的和而泰、锐科激光、西部超导作为可比公司。

公司激光、超导业务均已实现从0-1的突破,未来有望持续进行1-N的复制,随公司传统低质业务有序清退,新兴业务快速扩展,公司业绩存在较大弹性。

参考同行业3家公司2022-2024年的平均PE估值34/25/18倍,以及公司过去三年PE估值中枢41倍,并且考虑到22年公司动态PEG仅为0.86,估值可被高业绩增速消化。

此外参考上市公司宏发股份截至9月16日收盘市值379亿元,唯一资产来自持有的宏发电声80%股权,公司参股宏发电声20%股权对应市值接近百亿,安全边际明显。

6. 风险提示

1)低质资产剥离进度不及预期。

2021年公司控股子公司联创致光亏损0.67亿元,联创电缆科技亏损0.27亿元,如果未来公司背光源、光电线缆业务剥离进度不及预期,可能将对公司业绩产生不良影响。

2)新业务扩展不及预期。

公司激光、超导业务均处于从0-1的扩展阶段,订单情况波动较大,如果未来下游激光产品订货节奏、超导产品推广不及预期,将对公司业绩产生不良影响。

——————————————————

报告属于原作者,我们不做任何投资建议!如有侵权,请私信删除,谢谢!

精选报告来自【远瞻智库】或点击:远瞻智库-为三亿人打造的有用知识平台|报告下载|战略报告|管理报告|行业报告|精选报告|论文参考资料|远瞻智库

相关参考

热处理电加热器(联创超导首席科学家洪志勇:高温超导将迎来产业大爆发)

本报记者曹琦1月24日,《证券日报》记者从联创超导获悉,由公司研制的高端航空铝锻压用兆瓦级高温超导感应加热设备,已在中国中铝集团生产现场经过安装调试,目前高温超导感应加热设备一切运行正常,全面达到预期目标...

热处理电加热器(联创超导首席科学家洪志勇:高温超导将迎来产业大爆发)

本报记者曹琦1月24日,《证券日报》记者从联创超导获悉,由公司研制的高端航空铝锻压用兆瓦级高温超导感应加热设备,已在中国中铝集团生产现场经过安装调试,目前高温超导感应加热设备一切运行正常,全面达到预期目标...

液晶配电器(智能家电产品上的液晶显示屏是怎么生产的?液晶屏定制流程)

...有自我创新,完善产品提升竞争力。时代迅速发展,智能家电、智能汽车、智能机器人、智能数控机床等等,都逐渐进入人们视野。液晶屏出现在这些设备上越来越多。今天就以华显光电的定制标准流程来聊一聊,如何定制液晶...

液晶配电器(智能家电产品上的液晶显示屏是怎么生产的?液晶屏定制流程)

...有自我创新,完善产品提升竞争力。时代迅速发展,智能家电、智能汽车、智能机器人、智能数控机床等等,都逐渐进入人们视野。液晶屏出现在这些设备上越来越多。今天就以华显光电的定制标准流程来聊一聊,如何定制液晶...

水晶成像(水晶光电:光电器件龙头,细分赛道全球第一)

...道正因为产品较多进入门槛不像集成电路那么高国内上市企业也很多,有39家之多,我今天着重分享这其中一家无论是从未来前景还是目前估值角度都比较好的代表企业,水晶光电。水晶光电主要属于我上述归类的材料企业,主...

现代分析仪器有哪些(光谱仪细分市场龙头,必创科技:充分受益科学仪器国产替代加速)

...心,公司是率先研发新型智能传感器并推动感知层应用的企业之一,以深耕细分下游行业、提供高性价比的系列产品和应用为纵向

现代分析仪器有哪些(光谱仪细分市场龙头,必创科技:充分受益科学仪器国产替代加速)

...心,公司是率先研发新型智能传感器并推动感知层应用的企业之一,以深耕细分下游行业、提供高性价比的系列产品和应用为纵向

现代分析仪器有哪些(光谱仪细分市场龙头,必创科技:充分受益科学仪器国产替代加速)

...心,公司是率先研发新型智能传感器并推动感知层应用的企业之一,以深耕细分下游行业、提供高性价比的系列产品和应用为纵向

海口墙纸厂(双十一启动 苏宁易购携手头部品牌聚焦家电家装主阵地)

...费提质扩容的大趋势下,苏宁易购将集中资源打造双十一家电家装消费主阵地,并依托线下超1万家实体门店及线上平台,打造好价格、好场景、好服务。双十一期间,苏宁易购将联合多地政府和头部品牌厂商,加码“政企厂银...

海口墙纸厂(双十一启动 苏宁易购携手头部品牌聚焦家电家装主阵地)

...费提质扩容的大趋势下,苏宁易购将集中资源打造双十一家电家装消费主阵地,并依托线下超1万家实体门店及线上平台,打造好价格、好场景、好服务。双十一期间,苏宁易购将联合多地政府和头部品牌厂商,加码“政企厂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