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州油菜籽榨油机(晚潮|黄仕忠:年糕与风俗)
Posted
篇首语:这个世界有两个我,一个假装快乐,一个真心难过。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抚州油菜籽榨油机(晚潮|黄仕忠:年糕与风俗)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抚州油菜籽榨油机(晚潮|黄仕忠:年糕与风俗)
□黄仕忠
过年了,
吃年糕,
年年高。
这一首童谣,道尽了对于年的祝福。过年吃年糕,寓意“年高”,最初用于岁末或岁初的祭祀宴客,大约在明代以后,慢慢在各地成为习俗。
糕的制作取材,各地皆异,与地理物产有关。
北方多用黍。明刘侗《帝京景物略》:“正月元旦夙兴盥潄,啖黍糕,曰年年糕。”《(嘉靖)广平府志》卷十六:“预于除日写桃符,绘门神,贴门联,酿黍酒,蒸面食、米糕。至元日,早起接神,拜天地祖先,亲戚交拜或留饮。”
江南用稻米。明嘉靖间田艺蘅《香宇集》续集卷二十七有《二日雪愈甚泛白鹭浮居夜归之作》一诗,云:“罏火碧香煨腊醖,土风花绣荐年糕。”自注云:“吴中风俗,此日俱戴蓬蒿,于岁底留粉饵,以腊水浸之,至是煎食,谓之年糕,盖取年高之意。糕有五色者,绣糕见南唐李后主文,花糕见宋赐近臣事、苏子瞻雪诗云也。”
《(嘉靖)瑞安县志》卷一:“除夕换桃符,粘春帖,备熟食,米糕为新正祭祀宴客之需,烧爆竹点岁灯,人家皆然。”
《(万历)杭州府志》卷之十九:“二月初一日,唐宋时谓之中和节,有挑菜之会。今则于初二日戴蓬草,并以和米粉作煎饼,或只取所余年糕煎食,以应节物。”“所余年糕”云云,说明除夕前已经制作成了。
这米,以糯米为主。《金陵物产风土志》“和糯粉,条分之,曰年糕。”
两湖、岭南,亦用糯米制作。《(正德)琼台志》卷第九:“糕,曰糖糕,曰灰糕,捣糯为之,年节以为馈送。”这种做法,闽粤相同,保存至今,并传至台湾。
佚名《安平县杂记》:“除夕蒸年糕,迎春放爆竹,均为台俗之流传已久。……除夕前数日,各亲友竞以糖粿(一名年糕)、红柑、甜料、鸡鸭等物相馈送。道上往来不绝 。除夕之日,各家均备馔盒、牲醴、荤素、菜品、年糕等物以祀神、祭祖。”
《苑里志》:“炊米粉为粿,曰年糕;亲邻相馈送,曰送年。”《澎湖厅志》卷九:“又做年糕相送,谓之一年高一年,以糯米粉为之。”
到了清末,年糕逐渐变成了日常的食物。徐珂《清稗类钞》“饮食类·年糕”:
年糕捣糯米而成,本为馈岁之品。至光、宣时,则以为普通之点心,常年有之矣。有以菜、肉煮为汤者,有以火腿、笋、菜炒之者,味皆咸。其甜者,则为猪油夹沙而加以桂花、玫瑰花,可蒸食。
钱塘程讷斋有诗咏之曰:“人心多好高,谐声制食品。义取年胜年,借以祈岁稔。粤稽所由来,饵餈名既泯。沿久遂失真,刘郎诗料窘。我本卑栖人,粗粝餐堪哂。欲更上层楼,翘首待挈引。”
钱塘,即今杭州。“义取年胜年,借以祈岁稔”,所以杭州至今仍有正月初一吃年糕的习俗。
不过要论做年糕、吃年糕的隆重与喜爱,大约哪里都比不过我的家乡浙江诸暨,比不过我们这一代人。我送了一小袋年糕给在上海的校友学弟企事业家何栋,以为他未必在意,他给我微信却说:“说句实话,年糕对我们这个年纪的人来讲,好像比什么都好!”
凉置中的年糕。CFP供。
我刚刚写了一篇《磉年糕》,在钱江晚报的“小时新闻”上推送,记录了在手工制作时代,年糕制作的全过程,也是记录那个年代的风俗与酸辛。朋友们读了,深感兴趣,以为磉年糕应当成为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开传承研究。他们主要看到了其中的民俗含义,仿佛通过年糕的制作,进入一条幽深的历史隧道,浏览了民俗与社会变迁的过程。这些都勾起了天南地北的朋友对于年糕风俗的记忆。所以我再写此文,先说略考年糕之渊源,再记录各地之风貌。
一
师友们首先是对“磉”字的用法,有新的看法。
老同学、绍兴文理学院的王延荣老大哥说:
读毕甚感亲切。当年情境浮在眼前:我们插队知青,临近年关也要和农民师傅们搭拼,舂上三五十斤年糕带回家。年轻有力气,年年被农民争先恐后、一家一家邀去帮舂年糕。好累,好热闹,好快乐。那种年味,那种年糕的口味,在机器年糕普及后消失了。现今市场上打手工年糕牌子的,大多不是当年工序的产物了。
我对“磉”字有一些不同意见:这可能适合诸暨年糕做法。绍兴人是一个人举杵舂臼,数人轮番的,所以用“磉”,我以为不妥。因为“磉”和“础”在《康熙字典》中同义而异音,是柱础石的另一读音。绍兴话有“石墩磉”一词。但磉、础同义异音,从中可以获得一个音转的信息:某些字声母C,在不同区域会读成S。查“舂”字今声母作C,而在《玉篇》音为“舒庸切”;《类篇》和《龙龛手鑑》音“书容切”。即声母为S,音song,绍兴话声音硬,读成sang很有可能。如果能解决读音问题,“舂”字意义在绍兴年糕中用最贴切。
现将“磉”字名作动用。动作形态自然与名词本义相联系。形象是墩磉坠落,尤如重磅吊锤打夯,可能诸暨年糕是如此操作。而绍兴年糕是手举杵舂的,用磉难以想象。很想求教一新兄佐证下。
方言词典好多字是同音借代后起生造的,如果是已消亡的现造的来替代,那只用个音也行。用一个常见的来替代,对读者讲,“搡”容易发生歧义,理解为推揉。还是“舂”注个音好。“磉”太僻,且名作动,有些牵强。
老同学、浙江大学汉语史专家方一新教授说:
大作《磉年糕》,白描写实,形象生动,极具生活气息,非亲身体验、印象深刻且记忆力超群者写不出来。
我当年在临海头门岛下乡,有次在海岛过年,见过农家舂捣年糕,是在一个大石臼前,二人一组:一人举杵搡击,一人翻转糕团;举杵者势大力沉,砸得又急又狠;翻转者眼疾手快,翻得机巧灵活(既要翻转到位,又要避免被石杵砸到),两人配合默契,令观看者不时发出啧啧赞赏声。
唯用“磉”字,似可再酌。“磉”从石桑声,指柱下石墩,名词。《梁书•诸夷传•扶南国》:“可深九尺许,方至石磉,磉下有石函。”明袁宏道《场屋后记》:“有殿磉石润洁,疑即范阳白石。”从古至今,都作名词用。而同音的“搡”则为动词,义为用力推,或急促而重重地放下。《集韵·宕韵》:“搡,摚也。”“摚”是推、触义。《字汇·手部》:“搡,投掷之势。”鲁迅《呐喊•风波》:“伊……装好一碗饭,搡在七斤的面前。”诸暨舂捣年糕,似应作此字。
浙江财经大学的崔山佳教授,发给我《汉语方言大辞典》(许宝华、宫田一郎主编)截图,在第5671页收有“搡年糕”:“吴语。【浙江杭州】。把蒸熟的米粉放在容器里用木锤砸,使之揉合。”崔教授说:奉化也有“搡年糕”,做法与诸暨差不多。大多数用“搡”,它是动词。“磉”一直是名词,已有动词,再用名词活用,似是走了弯路。宁波有“阿龙搡年糕,出力弗过好”的俗语,但两本《宁波方言词典》都未收“搡年糕”。
我的表舅斯章梅先生,原杭大编审,资深编辑,年已九旬,读了拙文,专门给我发了微信:“搡年糕的‘搡’固属未妥,易之以‘磉’,谓名词活用作动词,恐亦失之穿凿。本有‘舂’字,形义相協,一音之转,或庶几可通否?”“诸暨乡间历来有用捣臼舂米之俗,发声就作搡米。”“磉即柱础之属,搡是横向推撞。所以‘搡年糕’一词,只能看作民间俗语。”
其实我的文章,最初用的就是“舂”字,这字,诸暨话读作“sāng”,但普通话读作“chōng”,我怕读者仍按普通话标准音读,则相去太远,所以才找到这个鲁迅也用过的“搡”字。但古汉语专家、南京师大黄征教授看了,建议用“磉”字,他说:“名词转动词是普遍现象。搡是横向推,意思不对。”他为我提供了“磉年糕”一词在百度检索的截图,已经有人用了此词。我想,以前村里用石碓在石臼里舂米,也在同样的石臼里舂年糕,似乎“磉”字比“搡”更好些,于是用改成“磉”。
现在听了各位的意见,我怀疑它的本字就是“舂”字,我们方言读作“sāng”,与延荣兄所说“《玉篇》音为‘舒庸切’,《类篇》和《龙龛手鑑》音‘书容切’”同一发音,这很可能是古音在南方方言中的留存。查《康熙字典》,也说:“舂,《唐韵》《集韵》《韵会》《正韵》:书容切。音摏。冲也,撞也,擣也。”于是就古音必声,再度请教一新兄。
一新则询问了做古音韵研究的同事,答曰:“声母上应该算是存古的。‘舂’是书母钟韵字,《切韵》时代应该读siong。诸暨方言里的这个读法,可能是吴语里比较古老的一个白读音,应该是存古的。查核了一下,这在东南方言里还是比较常见的。”
所以,看来这个字的本字,确实是“舂”,古音和诸暨方言都读作“sāng”,那么,就没有必要另外找一个同音字,也不用把名词“磉”字再转为动词,加一个注音就可以了。所以,收录到随笔集时,我要再改一次。
二
糕的制作,传自远古,故各地皆有。只是做法与用料,烧法与吃法,因地而异。化为年糕习俗,或许相对较晚,值得专文探考。这里暂时只记录当下的所见所闻。
切片后的年糕。CFP供。
诸暨属于古越国,越国以宁波、绍兴这个浙东平原、也称宁绍平原为中心。越地的年糕,用晚稻粳米制作,掺入少量糯米,不加其他添料,纯是本味,白色,扁状,长条形,二指宽,七八寸长,浸泡于水,隔绝空气,定期换水,可以存放三五个月,从过年吃到春耕。因而可以说是精造压缩的预制食物,便于存放,易于烧饮,为稻米食物添加进阶品种。年糕由绍兴延至杭州,经宁波通往上海,在杭州、上海的绍兴、宁波籍人,便将这种韧性十足的粳米年糕传至沪杭,并进而远播全国各地,也改变了某些地方的制糕方式。
吉林大学吴振武教授,上海人,他说:“我小时候(1960年代)在上海,年糕是配给的,不是随便可买的。光有粮票不行。家家都很珍视,不会放弃的。”
那时江南大中城市有专门的年糕厂,负责过年时给居民的年糕配给。
大学同学吴朝骞说:我曾在网上发过一篇《年糕世家》,说的是温州年糕厂的故事。我父亲是年糕厂工人,我高中毕业后至考上大学期间(1974-1978),每年春节前后都在年糕厂做临时工,每天1.37元,所以戏称“年糕世家”。机制年糕前期和手工一样,选米、浸米、碎米、放笼屉蒸熟,然后在机器里轧制,出年糕。当时温州市区(现在的鹿城区),有市民过年每人2斤年糕计划,都在年糕厂加工。做工、买年糕、吃年糕,都有很多故事。
温州不产好大米,做年糕的大米都来自嘉兴,温州话叫“辽香”,不知道现在标准怎么叫。据说有一袋米里边有一纸条,写着“送给温州懒汉吃”,不知是真是假,没有考证。
我当年在温州年糕厂做临时工时,机器制糕的水平已经不低。我们那时是一次性五根,大约一斤左右,长短有别。
以上两位话中所说的“配给”“市民过年每人2斤年糕”,都是未来写经济史的珍贵史料呢。
朝骞还说:温州的年糕做法有N种。就我会的,介绍如下:
一、桂花年糕(过去一般在年夜饭用,现在规格不那么高),年糕切成细条,再切一点荸荠条子。猪油烧烫后,倒入年糕快速翻炒,加荸荠,加白糖,关火,撒上桂花即可。
二、年糕炒盆菜。盆菜过去是温州独有的蔬菜,现在好像各地都有了。年糕和盆菜都切成片,锅里加热加油,切一点腊肉(温州酱油肉,因为年糕都在过年前后做)煸炒,然后再一次放入盆菜、年糕,加少许水,翻炒至熟,再加盐,加调味品,加葱花,起锅。
三、年糕炒菜籽头。这个更简单,要反过来先炒年糕,快熟时倒入菜籽头,炒熟加调料即可。菜籽头是油菜花菜心,不知外地怎么叫。
此外还有年糕炒芹菜、年糕炒包心菜等,大同小异。还有一种吃法是年糕整条在汤里烧熟或蒸熟,然后蘸着红糖吃。这些都是现在的吃法。
作为“年糕世家”,其实我觉得还是当年的吃法更生猛。在年糕厂里,有时候直接拿着一排(五根)热气腾腾的年糕,然后直接卷进家里带来的红糖或咸菜肉丝,就着开水,一气呵成!
还有一个历史记忆,1969年党的“九大”胜利召开,各地游行庆祝,也给年糕厂带来商机。年糕厂原来做的年糕是淡的,温州人称为水晶糕。但一些单位定做糖年糕给游行职工做点心,条件好的单位用的是白糖,又加桂花,我们也顺便享用了。那吧唧吧唧的感觉,至今口有余香。
温州籍同学、香港大学吴存存教授说:我一直以为“大糕”是“糖糕”的音转,因为在温州都是加糖的,不加糖的我们叫“水晶糕”。我们过年时还做松糕和箬糕,一共做四种年糕,后两种别处好像不常见。
浙江大学图书馆馆长楼含松教授,浦江人,他说:浙江各地都有年糕,但用料配方和制作方法略有不同,即使是邻县,也是异地不同俗。浦江年糕和诸暨年糕的形状不一样,浦江的是圆柱形的,较大,诸暨的则是长扁的,上面有条纹(上世纪70年代,应该已经有机器加工了)。诸暨年糕耐烧,不容易糊,口感更细腻,更有嚼劲,比浦江本地年糕更受欢迎,甚至拜年送礼也有用诸暨年糕的。做年糕,浦江方言叫“揎头糕”。
制作过年年糕。CFP供图。
浙大成光林教授说:嵊州年糕像八仙桌的桌脚一般粗,所以也叫“桌脚年糕”。
老同学张玲燕,台州人,她说:在我们家,炒年糕分为炒糖年糕与咸年糕两种,糖年糕一般切成1公分见方,5公分见长,用猪油(菜油气味重)炒,除非太干,稍微泼点水,一般不用水,就用油炒熟炒软,然后放红糖继续炒,直至把白色的年糕炒成半透明的红色,然后撒一点黑芝麻或者白芝麻,起锅。
炒咸年糕稍微粗放一点,年糕切片即可,一样用猪油炒,一样尽量不放水,放水就变成煮了,年糕不香。可以在一边炒一边倒点酱油,一方面酱油代水,另一方面酱油炒年糕,有颜色,有香味。炒到年糕软糯,先起锅,然后开始炒配菜,肉片、肉丝、冬笋什么什么的,配菜如果也是直接炒熟的,在炒到八分熟的时候,把半成品年糕倒下去一起炒到十分熟,就可以起锅了。如果配菜需要稍微放点水煮一下的,则在放水以后把半成品年糕铺在上面,煮开后翻炒至均匀,即可起锅。
总之,炒年糕与汤年糕的最大区别就是:汤年糕是简单的快餐,而炒年糕是精致的快餐。一般中午都是汤年糕,简单好烧又省米(年糕);炒年糕因为做得精致,少放水,多放料,成本太大,怕吃客胃口太好,所以除了糖年糕外(我妈妈喜欢吃炒糖年糕,这道小吃是我们家的家常甜点),咸年糕不常做。
炒年糕。CFP供图。
老同学孔小炯,杭州人,他说:这张“青菜肉丝炒年糕”的照片,让我和李欣看得有点垂诞欲滴呵:看到的那色、那形,还有看不到的那香、那味,都意味着这绝对是美食。
寄来的年糕,已按你说的方法保存,可要做出你推荐的那些美食,估计难。就以那青菜肉丝炒年糕来说,食料普通,可是要炒成那样色香味俱全,我们自忖办不到。试过,不是青菜黄了,就是年糕糊了,或者肉丝老了,甚或油多腻味。所谓世事洞明皆学问,此之谓也。想偷懒而饱口福,只是美梦罢了。
另外要特别感谢你的礼物蕴含的美好祝愿:杭州的风俗,是年初一要吃年糕,寓意年年高,一年比一年好,就像吃年夜饭一定要烧一条鱼,而且不能吃,寓意年年有余。
老同学、杭州人尤炜祥则感叹:当时在城市中的年味,就不能与你们诸暨比了,我们最多包几个粽子,做几个蛋卷。在我记忆中,我的姑母奶奶会从宁波带些麻糍来,宁波人叫“块”,蒸一蒸,用糖蘸蘸,滑顺韧性,至今难以忘怀。
上虞籍的老同学郑广宣也说:过年吃年糕,寓意着年年高,步步高;请客人吃年糕粽子,会说高中高中……习俗就各地各有各的说法。我们上虞那儿,正月初一吃藕茶,年三十晚用煨粥瓫煨的红豆藕等各种食料煨的粥。越人的年糕,得配油冬儿青菜。
我说,我也是最近才弄清楚,诸暨年糕其实是浙东越人的年糕,确实别具一格。其他地方只是做一两盘来过年,我们是作为一种食品的精加工和半成品来贮存的吧。
张玲燕说:我能有记忆的时候,碾米已经用机械了,但年糕还是用石臼舂的,比手工揉搓的韧劲强多了,称为“稻舂糕”,比诸暨年糕粗壮得多,好像现在的白萝卜那么个样子。后来才有了机器年糕,韧劲更足。手工制作的这个玩意儿,后来看不到了。
老同学任晓岗回应张玲燕说:我的记忆正好相反,从小家门对面就是个年糕面条厂,常窜过去玩。机器年糕糙、易裂,一点都不好吃,手舂的才有韧劲。当然现在机器水平提高了。但诸暨年糕真当好吃,至少我吃到的,比超市里的宁波年糕好吃。还有宁波汤圆,现在也比不上龙凤汤圆或湾仔汤圆好吃,这让我这个准宁波人心里很不爽。
杭州籍老同学朱晓苹说:记忆中好吃的年糕消失不知道多少年了!——那种细腻滑溜极有韧劲的晚米年糕。所以现在几乎不食年糕。
祖籍萧山、南星桥边长大的陈建新同学说:我从小就吃机器年糕,没有对比,不知道更好吃的年糕在哪里。只是看着就想吃。
中国计量大学赵素文教授说:小时候过年,最高兴的就是跟着大人去辗米厂做年糕,米蒸作饭,倒进机器,出来的就是整条的年糕,机器自动一段一段截开。新从机器里传出来的年糕残段,就给小孩子吃,印象中特别好看、好吃。
老杭大诸暨籍的赵延芳老师说:手工做的口感软糯,但年轻人可能多喜欢机器做的。我早期看到的机器做年糕,是一条一条挤出来的,咬着很硬——扣弹。现在又进一步了,人们也有很多经验,怕太硬,多掺点糯米就行。拿到就要浸在冷水里,慢慢吃。前段时候我全家阳了,出不来买早点,幸亏同学寄来的一些年糕立了大功!
年糕一条条挤出来的时候,人们必需用手接住,有点手忙脚乱,所以去一个人手不够。现在就轻松了,只要把洗净的米运过去就可以了。
广州大学李舜华教授说:机器做的各种年果其实味道总是差点,只是方便快捷,是挡不住的趋势。
老同学任平教授,如皋籍杭州人,回我说:今天小年夜,就炒年糕了。宁波手工的,但愿不错。幸好家里有春笋,羊肉,大葱。
三
“浙江”,是一条曲折地江河,从安徽发源,从浙西北流向东方,进入东海。这江在中间折了一折,故名“折江”,用作水名,加上“氵”的偏旁,就又叫做“浙江”。因它的河道像是“之”字的形状,所以又称“之江”。这江在中游,名叫富春江,已成大江;到下游,流经钱塘,故名钱塘江。江水奔涌着通过钱塘江口,用整个杭州湾当作张开的大嘴,向东海倾吐出奔腾的江水。每至涨潮时分,海潮也从辽阔太平洋,经东海,沿着杭州湾这个喇叭口往西涌,随着地形慢慢收窄,江水回流上涨,就形成了著名的钱江潮,但见一线白波疾速推进,浩浩汤汤,唯有飞鸟可渡。
这钱塘江,在春秋时,就是吴国和越国的界河。抗日战争时期,1937年的冬天,日本军队只用三个月,就侵占了上海、杭州一带,但钱塘江却阻挡了日寇南侵的步伐将近五年。直到1942年夏天,日军才完全控制钱江南边的越地。
吴与越,一江相隔,风俗颇异。江之北的杭嘉湖,处于环太湖东南地区,都是吴地习俗,吴侬软语。江之南为越地,多为丘陵山谷,语直话急,其人刚烈。两地的年糕制作,也体现了其中的差别。
吴地年糕多用糯米制作,煎煮为主,加糖味甜,香软可口。
老同学施建华,桐乡人,他说:我们这里的年糕都是用纯糯米手工做的,现在你到丰子恺的故乡石门桂花村,可以吃到正宗的“光头年糕”,已经打出品牌了,网上也买得到。你们如果到石门去,一定要尝一下正宗的桂花糖炒年糕,那味道杠杠的。
大学时老班长张扣林说:我读大学前一直在小镇上生活,对农村磉年糕的习俗了解不多。但嘉兴一带也有吃年糕习俗,每年春节前,乡下舅舅都会送一些年糕来。那时听大人说,浸泡年糕要用腊月里的水,才不会变味,如用立春后的水浸泡,年糕会发酸。影响最深的是乡下外婆家的韭芽肉丝炒年糕最好吃,还有红糖炒年糕。还有嘉兴在“长毛”骚乱后,人口骤减,大量“上八府”移民迁入,受其影响嘉兴农村很多习俗与绍兴相近。
博士生沈珍妮,生长于嘉兴,访学于日本,她说:我老家一般只做三种:糖炒年糕、青菜年糕和烘年糕。但如今印象最深的也是偶然吃到一次刚打出来的年糕,新鲜滚烫,最有“米”的滋味。今年元旦吃了日本新年必吃的“お雑煮”,以蔬肉汤煮以年糕,清爽鲜甜,亦美。
讃岐のお雑煮。CFP供图。
老杭大校友俞忠鑫教授说:我祖母家乡的年糕是蒲团形的,有白色(糯米)、黄色(玉米)和紫色(打粟)三种。吃之前先切成狭长条。吃起来的感觉不如上虞(今为绍兴市的一个区)我外婆家的年糕。尽管都是手工制作。
所谓糯米年糕,其实都掺晚稻米的,做之前要在水塘里浸泡一整天,离开水塘要沥干,再放到大锅去蒸。蒸熟后才放到石臼里捶打。一人抡锤,一人双手蘸水翻糕糰。小孩就在一旁等吃“糕麻鸟(diao)”。
所以浙北的风俗,其实是吴地习俗。当然杭州作为南宋故都,融合南北,自成一格了。而江苏吴地,也仍各有不同:长江以北,多是北方风格,仍以面食为主;长江以南,方以稻米为主。
老杭大出来的曹家齐教授说:我的家乡是江苏丰县,全县都是平原,与鲁豫皖相邻,吃面食多,过年吃饺子。因有回民,羊肉煎包、反手烧饼、帝王粥等,确实是较有特色的美食。
南京大学赵益教授说:早年苏北其实吃不上年糕,因为根本没有大米。过年只能做一些馒头,其中小部分上面点一些红色的糖稀。现在的情况不明,但似乎传统就是馒头当作年糕的吧。
南大徐兴无教授,扬州人,他说:扬州人主要是北方人,过年变着花样蒸包子,糯米制品只吃汤圆、八宝饭,不吃年糕。机器做的桂花猪油年糕和长条年糕在粮店里买。所以扬州是“包打天下”。
泰州籍的戴伟华教授说:扬州、泰州虽然是一家,距离很近,但是风俗习惯上还是有差异。扬州人饮食比较精细,泰州人比较简单,所以扬州人称泰州为东乡。泰州没有吃年糕的习惯,过年的时候,因为在乡下嘛,有一点鱼肉,也就表示过春节啦。
吴江籍的沈金浩教授说:吴江人吃年糕,六七十年代也有蒸一下蘸糖吃的,但那个东西最容易“淀食”,不消化。后来基本上不这么吃了,家里较多的是青菜(上海青)肉丝炒年糕,或者青菜年糕炒一下后放点水成带汤的状态,当早餐。这样吃年糕,都是切片的.
苏州大学周秦教授,正宗苏州人,他说:苏州糕团以黄天源为著名,列入江苏省非遗名录,历史悠久,品种繁多,四时不同。
苏州,“黄天源”糕团店出笼上柜的花色年糕。CFP供图。
徐州籍的孙启军兄总结说:江苏南北东西文化差异大,所谓“散装江苏”。黄天源年糕名头很响,主要在苏锡常一带,扬州脆皮年糕也很有名,到徐州即是饺子的天下了。黄天源软糯甜香,很好吃。“诸暨白”年糕吃多了,也可以凑乎试试“苏州黄”。
我用百度检索了一下,黄天源桂花糖年糕,始创于清代道光元年(1821年)。是年,浙江慈溪人黄启庭先是在东中市都亭桥堍设粽子摊,后赁屋始创黄天源糕团铺。那么,它最初是从浙东越地传授过去的,则所谓“苏式糕团”,其实是由越糕衍生而来的新品种。
安徽人的年糕,与江苏又有不同。
暨南大学程国赋教授说:我老家在安徽安庆,过年不吃年糕,吃炒粉、炒米、炸圆子。
安徽师大胡传志教授说:我老家合肥庐江,过年前要用大量糯米加籼米,泡上几天,用磨子磨碎,沉淀后手工捏成比汤圆要大一点的“粑粑”,扁圆形状,上蒸笼蒸熟,晾干,再放大水缸里养着。一直可以吃到正月底二月初。一般直接跟稀饭一道煮,耐饿,有时也切片炒着吃。现在老家很少做了。
邱洁娴博士说:我老家桐城过年偶尔也吃年糕,但不多,且我们管它叫糍粑(糯米粉制作,也可与籼米混合)。但是另一种制作原理类似的食物,三月三的蒿子粑(籼米粉制作)更普遍。粉都需要踩着巨杵在大臼里舂过。
蒿子粑流传下来而糍粑不再流行的原因,大概是舂糯米更费力,在集体生活被原子化家庭取代的今天,如果没有实现机械化生产的转型,基本就只能淘汰了,而蒿子粑独门独户也可以制作,不用舂,用刀使劲剁剁,也能对付过去。
我在我们这没看到过那种一条条的白年糕,糍粑跟老师您那里的情况很不一样,虽然都是糯米,但是糯米饭蒸熟直接舂,应该是这样,我都不太熟了。我只知道舂糯米可太费力了,粘劲大。我们还撒盐油炸,这个以前市场上就有卖,现在我都不知道了
我回应洁娴说:你们这个,我们叫做“馍糍”,用煮熟的糯米饭,在石臼中打成糕团,那椎就几斤重,一个人可打成。最后的糕团,要看不到米的形状,取团压扁,切成手帕大小,半分厚,糕极粘,所以要撒上炒焦的黄豆粉,使之不粘手。一块称为“一封”,可以作为礼物。
据说最好的粉,应该是春天松树松果上的“松花粉”,撒上,清香无敌。大约是乡里大户人家才会有的,几乎是传说中的事情。——我也是听说的。不知为何,这类事情,可能比较新奇,我其实只听到过一次,而且不是专门描述,只是别人带到,点了一下,因为让我十分向往,所以一下就记住了。
馍糍可以切成条,可晾干贮存。油炸后,味极美。糯米产量低,贵,所以比粳米做的年糕要“高级”,比年糕更金贵。
馍糍我小时候只吃过两次,都是别人馈赠的礼物,我们家从来没有做过,所以我没有亲眼看见,不知道制作的细节。
四
南方稻作地区,都是用米来做年糕,却也各不相同。
浙大徐永明教授,出生于浙江松阳。他说浙西南所作的糕,是“黄米粿”。用水碓冲的,地方上叫“米菓”。还有一种加入木灰,做出来叫黄米菓,用山上的碱性木灰来泡。
厦门大学郑尚宪教授,福建仙游人。他说:我们家乡年糕有多种做法,你们这种叫“白粿”,要用山区高寒地带生长周期很长的单季稻粳米。因为是单季稻,也叫“单米”,莆仙话“单”“冬”同音,很多人以为叫“冬米”。
具体做法是单米泡透后,放在木桶形状的大蒸笼里长时间蒸,蒸好后趁热抬到碓房(每个自然村都有一个),倒到石碓里捣。石碓有“手碓”和“脚碓”的差别,“手碓”较小,系一人手持木杵,一起一伏地捣,捣“白粿”因为量大,又粘,一定要“脚碓”。所谓“脚碓”,就是一口比较大的石臼,大半埋在地下,臼口稍稍向外倾斜。石臼后面,是一道前低后高的砖土台子,台子中间是一道深深的沟槽,沟槽跟石臼之间,横着一个矮矮的木头架子,承载着碓板(对半剖开的长条形整木,光滑的一面朝上)。碓板的头部是状如马头的石碓头,对着石臼,尾部比较长,翘起在沟槽上方,其设计充分运用了杠杠原理。开舂时,三四个小伙子分立沟槽两边,一脚站在砖土台子上,一脚踩在碓板上,手拉着从屋梁上垂下来的绳子,既保持身体平衡,又可借力,一声令下,大家“杭育杭育”地喊着号子,用力蹬着碓板,动作整齐划一。但见碓头高高扬起,重重砸下,一个人坐在石臼侧面,手蘸冷水,飞速翻腾,杵臼撞击声、吆喝声不绝于耳,“一顿操作猛如虎”,不一会儿功夫,就把三四十斤米饭砸成极为紧实的一个大团,然后两个人合力一提,抬到案板上,趁热擀成长条状并切段。这时候揪一块吃,香极了!要是再蘸点儿白糖,那就更妙不可言了!(写到这里,我都流口水了)
顺便说一下,这脚碓之所以每个自然村都有,是因为乡村生活中不可或缺,除了舂年糕之外,做肥料用的豆粕、花生粕等所有需要粉碎的东西都要用它来捣。我那时属于“乡村敢死队”成员,踩脚碓、出死力的活可没少干过。
此外,我家乡的年糕家族,还有“红糰”“薏粿”“白糕”,全是粳米掺糯米制作。过去过年时才能吃到其中一种或两种,现在商家常年做了卖。
中山大学潘培忠老师说:我爸妈也说过,小时候年糕就是最好吃的东西了。闽南的年糕有甜的有咸的,一大家子6、7个小孩子抢着吃。
学生郑洁说:作为一个在常州生长的福州人,在民俗方面真是常有“异乡人”之感,回忆起来都是浅浅的印象。逢年过节上,家里仍是依着福州风俗,与身边常州人家格格不入,于是在我的记忆中只变成了一种过节形式;日常生活中,经历的是常州风土人情,如今想来,似乎又从未曾深入了解过当地的习俗传统。
至于“年糕”,细想来实是这一成长矛盾的具象化表现之一。我从小爱吃炒年糕,是江浙的白白的年糕,切成小片炒蛋,软嫩喷香,在福州又会加入切了块的海蟹等海鲜一起炒,不过“精神常州人”从来都是将海鲜挑开一边的。这种江浙年糕,在福州则是称作“白粿”,小时候很不接受这种说法,“炒年糕”变成了“炒白粿”,吃烧烤时“烤年糕”也变成了“烤白粿”,可明明在常州,还有“白果”的专称,又是一种完全不一样的食物。
福州,员工把蒸熟的年糕装进抽真空的包装袋。据CFP。
也是自从高中回到福州,才慢慢接受了对年糕的“白粿”称呼。至于真正的福州年糕,则是用粽叶包裹,加入了花生、红枣的红糖年糕,形似蛋糕,所以以前家里一直跟我说,这就是福州蛋糕,逢年过节吃的便是这种。吃法也同样需要切片,不过会裹上蛋液,拿去煎着吃。小时候觉得这样做法油腻,不愿吃,尝试后才发现,这样的年糕口感更软,混着花生香气,吃起来非常容易上瘾,一块接着一块停不下口,吃多了,也真上火了。所以前几日小年祭灶,家里的煎年糕,我还是没敢多吃。至于做法,家里向来是买了机器半成品年糕,身边也没见过有人专门手工制作,联想口感和福州人的饮食偏好,只能猜测大概是用糯米制成的吧。
我说:古人有“何不食肉糜”的典故。我在大学同学群里说,我们有一句老话,叫做:“没得吃,吃年糕。”同学都以为我在开玩笑,说反话,其实是真心话。因为平日年糕舍不得吃,万一有客人来,要用上。要是所有能吃的都吃完了,那么这珍贵的年糕也就只好拿出来吃了 。所以说是:“呣得喫,喫年糕。”
诸暨籍老朋友吴先宁说,“呣得喫,喫年糕。”大概是窘急时把箱底找出来补救,跟食肉糜确实不一样。
我说,诸暨人说的是实在话。也还有一个原因:农家除了米,拿不出“高级”的物事来待客,其他都是杂粮,上不得台面的。连面条也比米珍贵,因为自家做不了。我们的干面条都是拿麦子换的,湿面不会做。关键是客人通常是突然来,临时是没法弄面的。
老同学叶晓芳说:南方人通病。能家里擀面条的,大多是北方人。
澎湃新闻的黄晓峰兄说:确实,面在南方更珍贵,我小时候,白面馒头和杂粮的馒头是隔天交叉供应的,大约到四五年级后,杂粮才基本消失,那大概是82、83年左右。
西北生长的北京针灸师马琴老师说:没想到年糕在南方的饮食里这么重要,因为你去年寄了年糕来,我才第一次吃到这个好东西。我们那里就是面食的天下。
五
再往南方,差别更大。最流行的是糍粑,也有用糍粑来代替年糕的。
广州大学李舜华教授说:有年糕吃,是奢侈。我们老家江西广昌是不吃年糕的,90年代后市场才有卖。我们广昌人喜欢吃粘糍,七月节吃的那种淡黄色的,酒店吃饭好多人会点这道菜,辣椒炒的。以前家里炒丝瓜,七月节吃,是新米下来。
图据CFP。
厦门大学杨惠玲教授说:我们湖南老家也有年糕,但名字不同,称为糍粑。糍粑用糯米做成,圆饼状,如石头般干硬。大小不一,小的和绿豆饼相似;大的和脸盆口差不多,特别夸张。
我老家位于湘西北,城里曾经有一家纺织印染厂,是国家二级企业,方圆十里,职工和家属过万。父亲是厂里膳事科的采购员,我和兄妹们便成长于这座纺城。过年前,父亲往往会收到供货方的礼物,几大袋糍粑。小时候常常挨饿的父亲对粮食有近乎偏执的爱惜,万万不肯浪费,他的处理方式是让全家人把糍粑当成主食。烧一锅水,放入切成小块的糍粑,快煮熟的时候,再添加一大把菜叶,几经搅拌后出锅。浓稠的米汤、白色的糍粑、碧绿的菜叶,热气升腾,色彩鲜明又柔和,很入眼。口感滑润,淡淡的咸味中带着甘甜,颇合我们的胃口。
一二月间,我们大约二、三天吃一顿糍粑菜叶汤。到了三月,气温回升,父亲用一口水缸存放糍粑。慢慢地,缸里的水散发出一股酸味,糍粑开始长绿霉,父亲越来越着急。于是,糍粑菜叶汤成为我们家餐桌上唯一的饭菜,直到吃完最后一块。每到饭点,父亲神色凝重地下达任务,每人至少“消灭”一大碗。已经吃腻的我们一肚子不情愿,但又不敢反对。军人出身的父亲不苟言笑,言出必行,在同事中一向以管教子女严厉而出名。见兄妹四人端坐不动,他压低嗓子,龙吟虎啸般吼道:“快吃!”我们赶紧抓起筷子,端起饭碗,皱着眉头,拼命克制着反胃的感觉,慢吞吞往嘴里拨拉着。那种难受的感觉,与喝中药差不多。父亲见状,双眉倒竖,常常拍案而起,手里的筷子马上似乎要敲到我们头上。我们如触电一样,高度紧张,动作立马加快,囫囵吞枣般完成任务,赶紧逃离餐桌。
就这样,每年满满一水缸糍粑成为我们儿时记忆中最痛苦的一部分。父亲去世后,我和兄长、妹妹们相聚时,常常回忆这一段往事,彼此调侃对方当时的狼狈,相视大笑。隔着时光的烟霭回首过往,痛苦的记忆也会变得温馨起来。
其实,对于糍粑,我们不乏美好的记忆。父亲的老家在山里,离县城大约一百里。每到过年,父亲带我们回去给亲戚们拜年。亲戚们款待我们的点心中,红糖糍粑最美味。把糍粑放进油锅里,两面都煎炸成金黄色,再放入红糖和清水。糖浆越来越浓稠,呈暗红色,咕噜咕噜地冒着气泡。浸在糖浆中的糍粑色泽诱人,入口即化,散发着怡人的甜香。
写到这里,馋虫被勾出来了。我得赶紧停笔,给妹妹打电话,让她们准备好糍粑和红糖,等我回家。
广西大学李慧副教授,湖南益阳人。她说:七八十年代,我的家乡过年前都会集体打磁粑,就是老师所说的年糕。家家户户每年会专门留一小块田种糯米稻谷,到腊八前后,先把糯米泡水,蒸熟。把蒸熟的糯米放入一个直径约60厘米的石碓里,三个男子围着石碓用木棍去舂,一边舂一边呦喝,可热闹了。小孩们馋了,大人就会把即将舂好的,搓从一个小团来解馋。舂完后就把它放在大桌上,推成一个大饼,待干后再砌成长方形小块,浸泡在水中。父辈们挨家挨户抬石碓做磁粑,好几天才能结束。母亲很会变着花样做磁粑给我们吃,有时用来做早餐,把磁粑切成小块,加上鸡蛋、甜酒、红糖煮成甜品;有时会和着青菜炒成菜品;有时会用油香煎;有时围着碳盆烤火聊天,还能拿着磁粑烤着吃,可欢乐了。
南京大学莫崇毅老师说:我在内子家过年时帮忙守着炉子蒸年糕,蒸好的年糕是大圆饼状。里面加了红糖,所以色泽深红。做好以后放在冰柜冷冻,需要吃的时候再取出来切薄片,裹上鸡蛋黄油炸,真是美味极了。下次过年做好年糕带给黄老师品尝。
我在湖南长大,通常吃糍粑,甜蜜软糯。去南京念大学以后,才吃到过青菜炒年糕,应该跟宁波、绍兴一带的吃法接近,也算开了眼界。跟泡饭一起吃的年糕我还没见过。但随园糕团店卖的那种大糕团,也是长条状,或许可以配着泡饭吃。后来跟太太在广西过年,又吃了南宁的红糖年糕,自己参与制作,也别有一番趣味。不过不管是哪种做法,年糕都好吃。
湖南汩罗人龙赛州老师说:有一种雅致与悠闲叫“围炉煮茶”,有一种冬意和年味叫“围炉烤糍粑”。作为传统的糯米食品,湖南人的冬天见得多的不是年糕,而是糍粑。不同于其他地区的或煮或蒸,“烤”更能激发米香,围着火塘架起铁丝网,不讲究的甚至直接把糍粑扔炭火上,外表焦脆,里面软糯的糍粑满屋飘香,哪怕不加任何佐料,都是不可多得的美味。
北大廖可斌教授说:我们湖南那里也是这样。客人来了,或自己匆忙间要吃东西,来不及做其他的食物,就会吃年糕,主要是因为方便,快!
中山大学陈志勇教授,湖北嘉鱼人,他说:我们地处鄂南山区,过年没有磉年糕的习俗,但有类似的腊月“冲糍粑”。腊月小年与除夕之间的某天,妈妈会量出数升新产的糯米,隔夜用清水泡着。次日早晨,反复淘洗,然后用再甑上锅蒸熟,趁热抬去村里固定的石臼里冲(舂)杵。两名壮汉按节奏用力踩着踏板,一人趁着臼头抬起的间隙,双手蘸水翻转糯米,动作熟练,绝不会被撞着手。几分钟后,糯米香甜的气味就被激发出来,围在臼头旁边的小孩眼中放光。于是拨臼的师傅,一会儿给这个娃娃揪一小坨,一会儿给那个娃娃揪一小坨,大家趁热把刚出臼的热乎乎的糍粑塞进嘴里,满足地连声说,好吃,真香!这坨糍粑成了村中小伙伴的“福利”,只要有谁家“冲糍粑”,都会结伴围观,看在眼里,吃在嘴里,感受这份浓浓的年味。
湖北咸宁来的蒋思婷同学说:我们好像不做年糕,自家会做糍粑,不是像老师家一样磨成粉再蒸,而是把糯米蒸熟再反复捶打成糍粑。若是煮火锅的那种年糕,大多都是从外面买来的。
江西抚州人董诗琪同学说:我们这边不做年糕。不过我们家过年会吃,因为我舅舅他们是潮汕人,每年都会给我们寄海丰年糕。印象里他们那里的年糕是红色圆柱形的,非常硬,比较甜。作为小孩子我最喜欢吃的就是那种年糕,每年过年就缠着舅舅舅妈给我寄潮汕的年糕,用鸡蛋一煎,满屋子飘香。有次我试了一下煮红豆汤,味道也非常好。
我们当地也有类似的糯米美食,叫做如意糕。圆柱形,两边沾上芝麻或者桂花。这种美食类似于糯米糍,不需要蒸或者煮,直接就可以食用。小时候总可以看到那种老式的糕点店,门口摆放着几个蓝色的框框,上面盖着一层白色的布,底下就是如意糕。
董诗琪摄。
我的奶奶很喜欢吃,所以每次回乡下之前,我都要催我爸妈带点去。实际上是借着奶奶的名义,一饱口福。有一年,我还想带来给朋友们尝尝,但是这种东西,风一吹就硬了,实在带不了那么远。
近几年来,新式的蛋糕店越开越多,小时候那种朴素的小蛋糕房越来越少,如意糕也很难买到了。像这样的一些当地美食,也许未来只能在书上见到了。
六
广东的情况,也是同中有别。
粤北韶关来的曾庆兰同学说:我们的习俗当中,没有“年糕”这种说法,我们的各种糕点大多叫“糍”,如包糍、艾糍、面粉糍等等。
过年必吃的是“油糍”。碾好的糯米,洗净,浸泡过夜,早上倒水,晾到干爽,便送去用机器打成米粉。做糍粑时,妈妈会将白砂糖熬成糖水,倒入粉中,揉成柔软、雪白的粉团,我们的任务便是将这些粉团捏成一个个肉丸大小的小团。最后,将它们依次下到油锅,炸至金黄,油糍也就大功告成了。之后每餐蒸上一些,吃完油糍再吃饭,过年的甜蜜于是从口齿流入心间。有客人来,收拾一包油糍,配上一些其他年料,也可以作为不错的回礼。
曾庆兰:我家新做的油糍。
小时候,做油糍对我来说就是吃喝玩乐。熬糖水的时候,妈妈会先丢几块粉团到糖水里,煮成糊头,用来做油果。这时候我可以先吃上几块软糯香甜的糊头,解解馋。开始做油糍了,我便搬着小板凳坐在大人旁边,一边听她们聊天,一边光明正大地玩米粉,简直不要太快乐。我最喜欢把粉团放在掌心多揉几圈,让它变得光滑圆润,与大人们做的形成鲜明对比。油糍炸好之后,妈妈会把热乎的的油糍装在盘子里,再放在冷水上,让它降温,去去“热气”,再给我们吃。这时的油糍,外酥里嫩,香甜可口,与之后每天蒸出来的又是不同风味了。
除了油糍,我们还会炸油果(手指大小的脆条)、油角(馅料是花生、芝麻、糖的炸饺子)、豆饼、花生饼等等。但这些丰富的年料和热气腾腾的画面,在我长大以后,也逐渐地在褪色。小时候的玩乐变成了劳动,纯粹的快乐也少了。更重要的是,从老家搬走以后,在自己家做年货已经不方便了。因为场地、工作量、口味等原因,城市人更喜欢购买代替制作。而年轻人也越来越不爱吃这些高糖、高热量又“热气”的油炸食品了。在这些习俗、饮食的逐渐隐退之下,年味也随之淡去了。感谢姨妈,我们每年都还能在她家一起做油糍。从玩乐到觉得麻烦、再到重新参与,我的过年仪式感也在从消散中陆续回归。
羊城晚报的罗韬兄说:我乡广东新会也有类似诸暨年糕的,叫团糍,用上汤泡煮,是年味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已有一两百年以上历史。用粘米做,比你们的少了一种韧劲,大如成年男人拳头,以利刀切成薄片,以团年饭吃剩的白切鸡下汤,加醮鸡用的姜葱伴之,用作早餐。亦有以腊肠腊肉加芹菜炒,极有风味,没吃过不算过年。我乡人奉为上味,父亲每年都要吃上一两顿,回味之至。但我妈妈作为异乡人,评曰:不如沙河粉。
广东年糕相关的食品,当推粤东的潮汕,其俗与闽地相近。
北大博士后、潮汕人林杰祥说:潮汕、闽南地区盛行做米粿,小时候,过年前,家家户户都做米粿。程序比较复杂,先将糯米、大米混合后泡发几个小时,然后用碾米机将米磨碎,同时加花红(食用品红),将米面做成粉红色。揉面就可以做成粿皮。馅料一般是豆沙馅,将绿豆泡发一两天,然后退去豆衣,将豆肉炊熟,用白布包裹后碾碎成豆沙,可以做成甜味和咸味。
“做粿”时可能全家出动,做法如同包大汤圆,然后用“粿印”(模具)制成桃妆,叫做“粿桃”。粿桃一般每8个一屉,放入蒸笼炊熟,孩子们在一旁已经迫不及待,刚出锅的米粿是软糯香甜,极为好吃。这些米粿一次可以做上百个,晾干了,可以吃上一两个月,一般煎、蒸后食用。
这几年,家里做米粿的人逐渐少了,都是包饼店在售卖,虽然吃起来不错,但是总没有自家做的味道。皮不够清香软糯,馅儿不够饱满,还是很不一样。
学生王皓玉说:潮汕也有用米做成的食物,我们称之为“粿”。人们在不同的传统节日要制作和食用不同种类的粿,称为“时节做时粿”,其中有一种“甜粿”,跟年糕比较像。以前很多人家自己做粿,现在基本上都是直接买来的,很少自己做了。
华南师大的肖少宋老师,潮汕人,他说:印象中,我们那里的年糕常见的只有两种做法。一种是切片后裹上打散的鸡蛋,然后用油煎,煎到变软就能吃了。一种是切小片同糯米一起煮成粥,再下黄糖。都是甜食。
北京大学博士生李凌云说:我们兴宁客家人的年糕应该是有好几种,有甜口的也有咸口的,还有蒸、煮、煎、炸等各种吃法。我自己最爱吃的一种叫作甜粄,是用糯米、秦糖加陈皮做成的,蒸出来软糯清甜,十分可口;另一种叫萝卜粄,是用粘米加白萝卜丝、肉末、香菇、胡椒、红粬做成的,下油锅煎出来,嫩滑酥脆,香气诱人。还有一种黄粄,是用粳米加草木灰做的,有一种特殊的香味,可以蒸着吃、蘸白糖,也可以加点盐和肉、菜,煎或炒着吃。另外还有一种酿粄,是用糯米加粘米粉做皮,包上猪肉、韭菜、眉豆等做的馅儿,可蒸可煮可炸,无论哪种吃法都很有滋味。当然,还有一种最简单的汤粄,就是直接将揉好的米团切成薄片,放进沸腾的锅里煮熟,加点儿青菜等,捞出来一碗就可以吃,滑滑嫩嫩,简单又开胃 越说越馋了啊!
我发现我们家乡的粄,总体而言外形都比较朴素,要么切成规矩的长方形薄片,要么简单地包成团子。或许是因为客家妇女劳动辛苦,过年过节也十分忙碌,所以自家做的粄并没有太多不同的样式和花色,但味道却是一点儿都不逊色!客家米粄与客家娘酒也是绝配,能在过年时吃上家乡的“老酒粄子”,一定是每个客家人最幸福的春节记忆。
七
北方地区,以面食为主,偶尔也吃年糕。
北师大副校长康震教授说:我是陕北人,陕北的年糕是软黄米做成。工序没有那么复杂。主要是放在油锅里炸,炸成金黄色,蘸着盐或者糖吃。口感软糯,略有一些粘牙。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年糕应该是陕北人过年的主食。也可在杂烩粉汤里泡着吃。吃法很多样。……南方的年糕雪白,北方的年糕金黄啊。——读黄老师的年糕记有感。
深圳大学高志忠教授说:我是内蒙西部区人,呼包鄂以及巴盟等地的吃糕习俗和山西、陕西以及整个西北地区差不多,我们吃的是黄米糕。一般包成饺子形状,馅主要是豆沙,红糖、白糖,也有包菜馅的,然后油炸着吃,外酥里嫩,就叫炸油糕,看着“黄澄澄”,吃着“软溜溜”。也有不包馅的,直接沾着白糖或红糖吃,叫素糕。当地农村,在腊月准备年货时,做炸油糕是一个重要的事情,炸好后冷藏起来,过年时拿出来蒸热了吃,但比刚炸好直接吃的口感差一些。当地有俗语:“三十里的莜面,四十里的糕,十里的荞面饿断腰。”说的是,炸糕不仅味道可口还能耐饥饿。
高志忠:我家的素糕(上图)与煎糕(下图)。
旅日作家李长声说:我的老家在吉林,不做年糕,而是做粘豆包,用黄糯米。下乡到延边,见过朝鲜族做打糕。到了日本,知道他们特爱吃年糕。糯米蒸了之后搡成一大团糕(搡法和诸暨年糕基本一样),过年供年糕,叫镜饼,供过后弄碎煮在菜汤里吃。日本月亮上兔子不是捣药,而是搡年糕。平时超市里也有卖各地的干年糕,包装成一小块一小块,买回家用油煎,膨胀变软很好吃。有的年糕老铺平时也临街表演打年糕,以招徕游客。
中大图书馆的丁春华老师说:我们鲁北过年也有年糕,多是粘高粱或者黄软米(黍子面),与煮熟的金丝小枣加水和在一起,做成窝头状,上锅蒸熟。金丝小枣是晒过的——与我们煮汤的干红枣相类,煮过后就变得光滑饱满,所以是煮枣。刚出锅的年糕很是黏手,可以拉得老长,所以一般都用筷子插着吃。热烫的年糕吃在嘴里软软糯糯,又有金丝枣的甘甜。凉了的年糕就很硬,但嚼起来别有一种清甜的味道。
不过现在过年不会家家户户蒸年糕了,我好像也已很久没有吃过了,不知道再吃起来是不是还是记忆中的味道。——此次“阳康”之后一直胃口不佳,读过您的文章,看着各种配图,居然食欲大振。
同为山东人的张红老师说:我们那边还真是没有这样的年糕,原来我们老家以前也有蒸年糕的习俗,到我记事就经常买一块现成的供一供了。用黍子面做成正方形,上面插几个红枣供着,年初五再油煎煎蘸白糖水吃,一年顶多吃一次,又油又甜还有点苦,可能我妈手艺不行,我跟我弟都不爱吃。
这“供着”的年糕,小说家莫言在《小时候的年》这篇散文里(收录于《会唱歌的墙》),记录了高密地区的情况:
馒头蒸好了,就开始蒸年糕。蒸年糕用的是北方的黍子米,不是南方那种糯米也不是东北那种高粱米。要用石碾子把它轧碎,拉着石碾子来回转,一边碾一边要用箩不断地筛。这是可怕的体力劳动。
做出年糕来就用一块笼布把它抬出来平摊在高粱秆做的锅盖上。拍得平平的,按照图案插上大枣,冷却凝固后切成方尖碑的形状,供到“阁板”上。
所谓“阁板”,就在一进堂屋的正北面那个地方,摆着一张桌子。祖先的牌位都要供在这个“阁板”上。
西南地区情况 又有不同。
暨南大学张世君教授说:我们重庆没有这个习惯,是吃糯米汤圆。过去是泡糯米,用水磨子来推糯米,沥干水做汤圆。家住城市公寓房,一栋楼房的人都排队在楼下的磨子推磨。都是60年前的事情了。现在吃汤圆都是买现成的冷冻汤圆。没有你们家乡的那种年糕文化,一直传承下来。
我刚才查了,你们的年糕是粳米做的,四川不产粳米,只有糯米和普通大米,所以做不出年糕。要做也是用糯米做糍粑。食品跟地理、物产有关,因此民间饮食土特产有些地方有,闻名于世,有些地方就没有,出不了名。
北师大珠海校区的冯先思老师说:我们豫北过年也会蒸年糕,其实就是白面馍馍,用红枣装饰一下。一般是圆形,累上两三层。还有枣辫子,面搓成长条编成辫子状,中间点缀红枣。还有面鱼和面刺猬,背上的鳞和刺都用剪刀剪成,肚子里塞上红枣。刺猬是拱门的,放到门后。年糕和枣辫子、鱼一起供奉财神。
冯先思:我家蒸的糕。
后来到南方才见到道真正的糕,米做的,有各种做法。我们豫北那种面糕,兴许是受南方影响的替代品吧,毕竟北地不怎么产稻米,总要有一个替代品。
到北京读书的时候,第一次吃到糍粑,非常喜欢,那时候学校食堂卖的,有糖的和无糖的,我早饭有时候会买上一个吃。后来那个食堂拆掉,就再也没吃到过了,至今还非常想念。
河南焦作人周丹杰老师说:我们小时候是蹲守在油炸丸子、麻叶、甜糕等面制品的大锅旁,只待捞出来一放在大大的瓷盆里,就不顾烫手烫嘴巴也要吃到这热腾腾的年食。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的李颖瑜博士说:好玩,简直是全国年糕风俗大百科。原来年糕在南方这么重要。我们老家河南不吃年糕,以前过年会做枣花卷,漂亮好吃又有过年氛围,现在年味越来越淡,这些传统食物也很少见到了。
广州大学张诗洋老师说:河南坠子有《偷年糕》唱段,老词里说,“人人忙着把年过,家家户户蒸年糕。公公和面婆婆包,媳妇忙着把火烧。”(奇怪,为什么是“包”?)
我印象里,小时候是正月十五吃年糕,当然还必有一碗黑芝麻元宵。奶奶每年都买上一大块年糕,切成薄片,白条入锅,金黄上盘。还要蘸着白砂糖,甜丝丝才圆满。奶奶走了五年了,我也五年没再吃上炸年糕……
说来有趣,正如馒头摊旁往往是卖烧饼的,腊月里卖年糕旁边的,一般是卖蒸山楂糕。山楂糕切成方丁,勾芡做成苹果山楂汤,和酸辣肚丝汤一起,解腻灌缝,是豫北年夜饭的最后两道汤品。年夜饭之外,豫北要数元宵节準備得隆重,要吃出个团圆——吃元宵,吃红薯丸子,吃羊肉丸子,吃炸年糕……若不是老师寄来诸暨年糕,又发来近二十种地道炒法,我以为天下只有甜口炸年糕呢!
河北大学李健老师,河南驻马店人。他说:我们河南这边没有年糕这种食物。这里以面食为主,面食花样很多,足够养生。平时吃米饭很少,而且我(包括认识的一些河南人)看到米饭会感到胃疼。对吃惯面食的我们来说,米饭是不太好消化的食物代表之一。北方很多地方也是面食为主,特别是西北。那里估计也没有年糕,不过陕西那里产小米,有小米面馍馍,吃起来大概和发糕差不多。
李健:我母亲蒸的年馍与枣花。
河南过年,最重要的是“年馍”,实际就是豆包。这种年馍,和南方的年糕有同等地位。年馍里面包的是豇豆、红薯二合一的馅料,味道香甜,特别好吃。也有只包豇豆或只包红薯的,不过红薯要用白心的,若用红心的,蒸好后馍是扁的,因为红心红薯瓤软易塌。这种年馍,一般是在腊月二十左右开始蒸制。事先要用扎头或酵子或酵母发面,往往发上两三大盆。因为年馍要尽量多做,过年期间一直到正月十五,不仅自家人要吃,还要拿来待客。
蒸好的年馍以外形饱满、面皮光洁、嚼起来香甜松软为好。年馍的好坏,直接关乎主妇的颜面。因此,每年这个时候,家母都要严阵以待,忙活两天整(提前一天发面,半天包馍,半天蒸好),直至在水雾缭绕中端出一笼一笼年馍宝宝,才能松口气。而我的任务,就是和家父一起把这些年馍宝宝一个一个摆在铺好的馏布上。
蒸年馍时,从包馅料到蒸好,中间不能说话(包括炸制酥肉、丸子、鸡、鱼时,都不能说话,不知为何)。蒸好后,要用两个碗分别装好年馍,端到正堂祖先牌位前上供。供过祖先之后,才可以吃。吃到年馍时,就意味着马上就要过年啦。
八
我给朋友们发了一段用踏碓舂年糕的视频。那架子与椎头都是木头做的,踏时架子摇动得咯吱咯吱直响。这是老朋友蔡军剑发给我的嵊州舂年糕的录像。应该算是表演节目,踏碓本身也是做样子的,一看就不够结实,舂不了几下就会散架。踏的两人都穿着羽绒服,不像是做事的样子,而且站不太稳,起落的幅度不够大,也说明不是熟手。正常情况下,每一脚都要用力踩到那椎柄尾着地,再重重舂下去。我们村是石头做的碓,踏脚是用整棵的硬木做的,结实而厚重。在没有碾米机之前,农村就用这个来脱谷壳。上世纪50年代中期,我父亲与占品师傅两人为合作社装了第一台柴油发动的碾米机,情况才有了改变。到我小时候,在文革中期,已经有了电动碾米机。村里的石碓,就只用来砸碎萝卜、番薯之类,煮成猪食喂猪。
浙江工人日报的郦卓均总编说:小时候我家台门道地边就有这踏碓,舂米、舂年糕都可用。
中央戏剧学院傅谨教授,金华人,他说:我们那里都是水碓。没有水的时候也偶尔用人。如你所说,这是表演。
水碓。据CFP。
中山大学吴承学教授,潮汕人,说:我们家乡舂米的工具,那个臼用很厚实的石头做,并且是镶入地上,臼口与地平行,后面的设备石头垒起来的,整体高于臼,有点居高临下之势。整体是很结实的,不是花架子。现在都可以机械化,不用人工了,像打牛肉丸,也可以用机器了。
不过,有时也需要表演一下。尤其是外地人来参观,感受一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传递一种传统文化情怀。
罗韬兄说:但大概在四十年代中,珠三角的乡下,就每村有一碾米作坊,并有榨油机,村人排队碾米或榨花生油,略给加工费。作坊主会在门口放一手揺发条的黑碟唱机,专播粤曲。家中的米碓遂成摆设。
我村与陈援菴陈垣先生家乡石头村相邻,石头村的碾米厂就是陈垣先生堂弟开的。四十年代中,我祖母在石头村学校当校长,我父亲两兄弟高中毕业后没能升学,就在碾米厂当学徒,一个学帐房,一个当“大轨”,即大师傅。陈老板关照我祖母说:“你将来老了,我就将一套小米机给你,你就可以回你们村开米机,你已有帐房和大师傅了。”我祖母心存感激。未几解放,我父亲兄弟参加革命。陈老板沦为地主加资本家。轮到我祖母常偷偷的去探望和帮助陈老板及其女儿。
羊城晚报编辑吴小攀兄说:这踏碓,小时候见过。乡村共用,排队。但是安在地上,前后地上分别挖一个坑,前面的坑里放一个大石臼。这样人就不要上到那么高的地方去踩。
李舜华教授说:我们用的是杠杆原理。一个人操作,杠很长很粗,吊在房梁上,下面是很大的缸,舂好的米粉团,有传带输入一个圆圆的轧粉机,下面又是一缸,也很大,小时候在我眼里,就是一间很大的作坊,一屋里就一个大大的转轮,象水车一样,上面是长而粗的舂杠,地上两个大石臼,一个舂米,一个盛粉。
张世君教授说:从手摏,到脚踏,再到机械化了,一步一步的进步。从你的家乡年糕的传承,劳动工具的变化,你都把它记录下来,是一个乡村社会发展史,地方民族志的书写。
毕业于西南师大的周丽娟,祖籍金华兰溪,她说:我虽为浙江人的后代,却因父亲年轻时就抗美援朝既而“大三线”建设,因爷爷奶奶很早过世,父亲回老家少,我对老家没有什么概念。还是前年清明回兰溪寻祖屋,才看到了紧邻诸葛后裔八卦村的山清水秀的老家。父亲很喜欢吃糯米类的食物,这点我随父亲。前两天定方告诉我你们的年糕是粳米做的,我才知道还有这么好的能做如此美味年糕的粳米。
中国人民大学胡鸿保教授说:当年我在云南插队的地方,傣族也这样舂粑粑。傣族一人踏,另一人就用手在臼里拌弄糯米团,配合一旦出错,很危险的。
舟山的老同学虞卓娅说:我小时候看到的是两个人同时用大木棰磉年糕,完全手工,棰子下去上来,有节奏地错开。我们大院子里晚上做的,等完全可以吃了,有人会掰给我们尝新。
老同学陶棣华,给我发了一张机器驱动的石碓舂年糕的图片。则是传统与现代相结合,是一家酒店里的作坊,也是供观赏用的。
九
糕食,在中国人的饮食中,有着特殊的意味。我请师友们说说各自家乡的年糕,也是借此记录一分风俗与记忆。如今日子好过了,不觉年糕有何珍贵,但是年长者的回忆,却是无不充满酸辛。
郑尚宪教授说:我家乡仙游的规矩,老人去世,要给每户乡亲象征性送发糕。一个小孩用这糕“劳馋”他的小伙伴,我一位堂侄气不过,说:“你奶奶死了,不给我吃发糕,明天我奶奶死了,也不给你吃。”他奶奶忌讳得不得了。去年堂侄的女儿给我打电话,我说起她爸的这件“糗事”,她爸一口否认,结果她妈出来作证,说她嫁过来后,村里人还经常说起此事。
所以我们需要将这样的记忆记录下来,不要让它们湮没在历史的长河中,因为这也是一份社会史的材料。同时,记录这些,也是记录着乡情。因为在当今城市化的浪潮中,人口的流动极大,故乡辽远,只在记忆中;乡土旧事,更远隔时空,唯待追寻。
李舜华教授说:我一直羡慕你有那么细致记忆,我问过我大姐,发现,她就记得比我多多了。她和您一个年龄段,我想,和您相比,我没有那么记忆,可能也有两个原因,一个是年龄差,一个是城乡差。县城里的风气终究是没农村浓郁。当然,最终还是您的文献功底惊人。
华南农大高列过教授说:雨声潇潇,雨丝飘渺,暮霭渐起,年关将至,拥被静品黄老师的文字,实乃赏心乐事。非吴侬软语,不能现江南热气腾腾的年味,地道浓郁之人情。晚生窃以为,回忆愈热闹,乡愁愈深沉,身在千里外,情系故乡中。
老杭大学弟、浙江省人大外事委主任宋建勋说:过年的气味越来越清淡,是时候要重新更好地恢复这些传统了,还有写春联贴春联,我小时候回奶奶家过年,亲朋好友左邻右舍的春联都是我承包的,这也是我练字展示自己书法水平的最好时机。当然,目前急待恢复的还有放烟花燃爆竹。古人云: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没有了爆竹,年味自然也就少了很多趣味。
作者简介:黄仕忠,浙江诸暨人。1978年10月考入杭州大学中文系,1982年在本系读研究生,毕业后留校任教一年,转中山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留校工作。现为该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中国古文献研究所所长。长江学者。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
相关参考
有出二两一个的圆馒头机吗(晚潮|黄仕忠问:大学时,你的粮票够吃吗?——致敬我们远去的青春(六))
□黄仕忠吴朝骞:我夹在毕业证书里的粮票。我们78年上大学时,还使用粮票,男生女生,每人定量都是30斤。女生饭量小,吃不完;男生胃口大,吃不饱。像我这样身高一米八的人,块头硕大,每天在篮球场上要跑两个小时,...
□叶青我坎门乡人称鱼丸为鱼羹。一般来说,称羹多为呈糊状,带浓汁的食物,而我家乡的鱼羹汤头清澈见底,披了一层薯粉勾芡的鱼丸晶莹剔透,鲜美无比。巧的是,元朝食疗家忽思慧《饮膳正要》记述的二十六道羹,无论是...
□叶青我坎门乡人称鱼丸为鱼羹。一般来说,称羹多为呈糊状,带浓汁的食物,而我家乡的鱼羹汤头清澈见底,披了一层薯粉勾芡的鱼丸晶莹剔透,鲜美无比。巧的是,元朝食疗家忽思慧《饮膳正要》记述的二十六道羹,无论是...
...和总产量均处世界前位。随着植物油人均摄入量的增加,油菜籽生产和加工的重要性亦随之增加。从生产角度,过早收获会使青籽在机收时易被压碎或裹在角壳内;过晚收获则会造成角果干枯,落籽严重。因此,一般要求再机械...
油菜籽榨油机设备全套价格多少钱油菜籽榨油机设备顾名思义主要就是压榨油菜籽的榨油设备,如果是开榨油坊,那么需要购买的机器有:油菜籽榨油机,油菜籽清理筛,油菜籽炒料机,油菜籽吸料机等。如果是油厂采购,设备...
油菜籽榨油机设备全套价格多少钱油菜籽榨油机设备顾名思义主要就是压榨油菜籽的榨油设备,如果是开榨油坊,那么需要购买的机器有:油菜籽榨油机,油菜籽清理筛,油菜籽炒料机,油菜籽吸料机等。如果是油厂采购,设备...
核桃榨油机设备(螺旋榨油机厂家 全自动油菜籽榨油机价格 芝麻榨油机 大豆榨油机)
螺旋榨油机厂家全自动油菜籽榨油机价格单相芝麻榨油机大豆榨油机商用螺旋榨油机主要用于个体家加工用的榨油机。该产品属于螺旋式榨油机的一种,产量大,简单方便。现在主要的产品是螺旋榨油机。冷榨的也有全自动榨油...
油菜籽榨油怎么榨出油率高一直是生产厂家关注的焦点,对菜籽油生产商来说,菜籽油出油率越高,获得的菜籽油越多,利润收入也就越高。事实上,想要提高油菜籽出油率可以通过油菜籽品种的选择、榨油前的预处理、榨油机...
油菜籽榨油怎么榨出油率高一直是生产厂家关注的焦点,对菜籽油生产商来说,菜籽油出油率越高,获得的菜籽油越多,利润收入也就越高。事实上,想要提高油菜籽出油率可以通过油菜籽品种的选择、榨油前的预处理、榨油机...
...,投资小见效快,还能顾家顾孩子,还不耽误干庄稼活。油菜籽榨油机功能强大油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