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仪的分辨率以什么为单位(工程测量规范 GB50026-2007(三))

Posted

篇首语:人生遇到的每个人,出场顺序很重要,很多人如果换个时间认识,就会有不同的结局。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扫描仪的分辨率以什么为单位(工程测量规范 GB50026-2007(三))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扫描仪的分辨率以什么为单位(工程测量规范 GB50026-2007(三))

4 高程控制测量

4.1 一般规定

4.1.1 高程控制测量精度等级的划分,仍然沿用《93 规范》的等级系列。

对于电磁波测距三角高程测量适用的精度等级,《93 规范》是按四等设计的,但未明确

表述它的地位。本次修订予以确定。

本次修订初步引入 GPS 拟合高程测量的概念和方法,现说明如下:

1 从上世纪 90 年代以来,GPS 拟合高程测量的理论、方法和应用均有很大的进展。

2 从工程测量的角度看,GPS 高程测量应用的方法仍然比较单一,仅局限在拟合的方

法上,实质上是 GPS 平面控制测量的一个副产品。就其方法本身而言,可归纳为插值和拟

合两类,但本次修订不严格区分它的数学含义,统称为"GPS 拟合高程测量"。

3 从统计资料看(表 9),GPS 拟合高程测量所达到的精度有高有低,不尽相同,本次

修订将其定位在五等精度,比较适中安全。

4.1.2 区域高程控制测量首级网等级的确定,一般根据工程规模或控制面积、测图比例

尺或用途及高程网的布设层次等因素综合考虑,本规范不作具体规定。

本次修订虽然在 4.1.1 条明确了电磁波测距三角高程测量和 GPS 拟合高程测量的地

位,但在应用上还应注意:

1 四等电磁波测距三角高程网应由三等水准点起算(见条文 4.3.2 条注释)。

2 GPS 拟合高程测量是基于区域水准测量成果,因此,其不能用于首级高程控制。

4.1.3 根据国测[1987]365 号文规定采用"1985 国家高程基准",其高程起算点是位于

青岛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准原点",高程值为 72.2604m。1956 年黄海平均海水面及相应

的水准原点高程值为 72.289m,两系统相差-0.0286m。对于一般地形测图来说可采用该差

值直接换算。但对于高程控制测量,由于两种系统的差值并不是均匀的,其受施测路线所

经过地区的重力、气候、路线长度、仪器及测量误差等不同因素的影响,须进行具体联测

确定差值。

本条"高程系统"的含义不是大地测量中正常高系统、正高系统等意思。

假定高程系统宜慎用。

4.1.4 高程控制点数量及间距的规定,是根据历年来工程测量部门的实践经验总结出来

的,便于使用且经济合理。

4.2 水准测量

4.2.1 关于水准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

1 本规范水准测量采用每千米高差全中误差的精度系列与现行国家标准《国家一、二

等水准测量规范》GB 12897 和《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GB 12898 相同。虽然这一系

列对工程测量来讲并不一定恰当适宜,但从水准测量基本精度指标的协调统一出发,本规

范未予变动。

五等水准是因工程需要而对水准测量精度系列的补充,其每千米高差全中误差仍沿用

《93 规范》的指标。

2 本条所规定的附合水准路线长度,在按级布设时,其 低等级的 弱点高程中误差

为 3cm 左右(已考虑起始数据误差影响)。

3 本条中的附合或环线四等水准测量,工测部门都采用单程一次测量。实践证明是能

达到规定精度的;因为四等水准与三等水准使用的仪器、视线长度、操作方法等基本相同,

只有单程和往返的区别;按此估算,四等水准单程观测是能达到规定精度指标的。

4 关于山地水准测量的限差。

在山地进行三、四等水准测量时,由于受客观条件的限制,其往返较差、附合或环线

闭合差的限值可适当放宽,分别为±15 L 和±25 L 。但实测中,其限差常以测站数 n

来衡量,为此将上述限差转换为每站中误差的限差,通常每千米按 16 站计算,即

5 结点间或高级点间的路线长度,是基于以下两种图形进行推论的。

图 2 中,"⊙"表示高级点,"."表示 弱点(由于图形的对称性,图中未标出全部

弱点)。

推论可知:附合水准路线的 弱点在路线的中部,结点网的 弱点位于每个环节的 3

/4 处。欲使两种图形 弱点的高程中误差相等,结点网的各环节长度应为单一附合水准路

线长度的 2/3 倍。

故本规范表 4.2.1 的注 1 中,采用 0.7 倍的指标。

4.2.2 关于水准测量所使用的仪器及水准尺:

1 本次修订补充了,三等水准测量所使用的补偿式自动安平水准仪的补偿误差△α不应

超过0.5″,数字水准仪条形码尺米间隔平均长与名义长之差,不应超过0.10mm 的要求。

2 对于水准仪的视准轴与水准管轴的夹角 i,水准尺的米间隔平均长与名义长之差的

限值,仍采用《93 规范》的指标。

以上两款中的相关检验指标是根据多年来实践经验得出的,也与仪器的等级相适应,

同时也是作业中应当满足的。

4.2.4 水准观测的主要技术指标,是基于不同型号的水准仪和不同类型的水准尺,按水

准观测的误差理论进行分析推算,并结合历年来工程测量单位的实践经验,补充、调整而

成的。

规范修订将数字水准仪归类于相应等级的光学水准仪中,并按相应等级的要求作业。

4.2.6 由于交通、水利等国家基础建设的快速发展,跨河水准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越来

越多,故本次修订增加跨河水准测量内容。

跨河水准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是根据我国航务测量部门长期的经验总结制定的。

对于工程测量单位较少涉及的大型跨越项目(跨越距离>400m),其技术要求,可参考

相关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执行。必要时,在满足工程精度要求的前提下,也可单独制定跨

河水准测量方案。

4.2.7 关于水准测量数据处理的精度评定公式:

水准测量的精度评定,通常采用(42)、(43)两个公式计算。

(42)式是利用测段的往返高差不符值来推求水准观测中误差,主要反映了测段间偶然

误差的影响,因此称为水准测量每千米高差的偶然中误差。

(43)式是利用环线的闭合差来推求水准观测中误差,反映了偶然误差和系统误差的综

合影响,因此称为水准测量每千米高差的全中误差。

4.3 电磁波测距三角高程测量

4.3.2 电磁波测距三角高程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

1 直返觇观测每千米高差中误差。

1)直返觇观测每千米高差中误差的计算公式为:

2)各项误差估算:

测距误差:mS对高差的影响与垂直角α的大小有关,一般中、短程电磁波测距仪器的测

距精度 mS,为 5+5ppm×D,由于测距精度高,因此它对高差精度的影响很小。

测角误差:垂直角观测误差 m0对高差的影响随边长 S 的增加而增大,这一影响比测边

误差的影响要大得多。为了削减其影响,主要从两方面考虑,一是控制边长不要太长,本

规范规定不要超过 lkm。二是增加垂直角的测回数,提高测角精度。

测角误差估算如下:

根据本规范 4.3.3 条中指标差较差和垂直角较差的规定限差,即,四等为 7″,五等

为 10″。则相应的 m 半测回值,四等为 3.5″,五等为 5″。四等 3 测回观测的测角中误差为

1.43″,五等 2 测回观测的测角中误差为 2.5″。该推算结果和 1985 年在广东珠海地区

的实验结果是吻合的,多年来的工程实践证明,也是容易达到的。

这里需要提出的是,2″级全站仪和电子经纬仪的垂直角观测精度通常为 2″,2″级光

学经纬仪的垂直角观测精度相对较低,且不同厂家的仪器差别较大,所以,当采用 2″级光

学经纬仪进行垂直角测量时,应根据仪器的垂直角检测精度适当增加测回数,以 3~6 测回

为宜。

大气折光影响的误差:垂直角采用对向观测,而且又在尽量短的时间内进行,大气折

光系数的变化是较小的,因此,即刻进行的对向观测可以很好地抵消大气折光的影响。但

实际上,无论采取何种措施,大气折光系数不可能完全一样,直觇和返觇时的 K 值总会有

一定差值,所以,对向观测时 m△k应是直返觇大气折光系数 K 值之差的影响。

根据在河南信阳市郊区平坦地的电磁波测距三角高程测量试验研究资料,计算出 1h、

0.5h、15min 折光系数变化的影响如表 6 所示。

仪器和觇标的量高误差:作业时仪器高和觇标高各量两次并精确至lmm,其中误差按1~

2mm 计。

顾及以上四种主要误差的影响,即测距中误差取 5+5ppm×D;垂直角观测中误差,四等

取 2″,五等取 3″;折光系数按 1h 变化估计;仪器和觇标的量高中误差取 2mm,可推算出

电磁波测距三角高程对向观测的每千米高差中误差(见表 7)。

从表 7 验算可看出,边长为 1km 时,每千米高差测量中误差四等可达 7.6mm、五等可

达 11mm,若再顾及其他系统误差的影响,如垂线偏差等,则要满足四等 10mm、五等 15mm

是不困难的。

2 电磁波测距三角高程测量的对向观测高差较差。

1)一些试验和工程项目证明:用四等水准测量的往返较差 20mm L 要求电磁波测距三

角高程测量的对向观测较差是很难达到的。试验结果统计见表 8,其较差取 30 D 。

从表 8可看出:对于±30 D 的限差要求,也有相当比例的直返觇较差超限。

2)大气折光对直返觇较差的影响比对高差平均值的影响大 2~3 倍(表 6)。

3)垂线偏差对直返觇较差也有一定影响。

顾及以上三点,本规范将四等对向观测高差较差放宽至±40 D ;五等相应调整为±60 D 。

3 附合或环形闭合差。

由于对向观测高差平均值能较好地抵消大气折光的影响,并顾及其他影响因素,本规

范表 4.3.2 中附合或环形闭合差规定为:四等±20 ∑D ,五等±30 ∑D ,即和四、五等水准测量的限差相一致。

4 有些学者认为:"三角高程测量的误差大致与距离成正比,因此其'权'应为距离

平方的倒数,不能简单的套用水准测量的精度估算与限差规定的形式。"

修订组认为,本次规范修订正式将电磁波测距三角高程测量应用于四五等高程控制测

量,因此其主要技术指标,如每千米高差全中误差、附合或环线闭合差必须与水准高程控

制测量相一致。

至于观测权的问题,需在水准测量和电磁波测距三角高程测量混合平差时考虑。

4.3.3 为了减少大气折光对电磁波测距三角高程测量精度的影响(参见表 6),要求即刻

迁站进行返觇测量,这样整个测线的环境条件相对稳定,折光系数变化不大,取往返高差

的平均值可削弱折光差的影响。

4.3.4 由于电磁波测距三角高程测量,大多是在平面控制点的基础上布设的。测距边超过

200m 时,地球曲率和折光差对高差将产生影响,因此,本条1款规定应进行此项改正计算。

4.4 GPS 拟合高程测量

4.4.1 关于 GPS 拟合高程测量和应用等级的确定:

由于我国采用的是正常高高程系统,我们所应用的高程是相对似大地水准面的高程

值,而 GPS 高程是相对于椭球面的高程值,为大地高。二者之间的差值为高程异常。因

此,确定高程异常值,是 GPS 拟合高程测量的必要环节。高程异常的确定方法,一般分

为数学模型拟合法和用地球重力场模型直接求算。对于一般工程测量单位而言,由于无

法获得必要的重力数据,主要是根据联测的水准资料利用一定的数学模型拟合推求似大

地水准面。

1 GPS 高程数学模型拟合法。

大地高 H 与正常高 h的关系为:

高程异常拟合函数,应根据工程规模、测区的起伏状况和高程异常的变化情况选择合

理的拟合形式。除了平面拟合、曲面拟合和表 9 第 3 栏中的拟合形式外,还有自然三次样

条函数、几何模型法、附加参数法、相邻点间高程异常差法、附加已有重力模型法、神经

网络法等。方法的选择,在满足本规范精度要求的前提下,不做具体规定。

2 GPS 拟合高程精度统计。

国内部分工程项目 GPS 拟合高程精度统计资料,见表 9。

从表 9 看出,少部分测区拟合精度较差,大多数测区可达到四等精度。本规范初次引

入 GPS 拟合高程测量,为了稳妥安全,定位在五等精度。

4.4.3 GPS 拟合高程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

1 由于拟合区外部检查点的中误差显著增大,故要求联测点宜均匀分布在测区周围。

2 为了保证拟合高程测量的可靠性和进行粗差剔除并合理评定精度,故规定对联测点

数的要求。

间距小于 10km 的要求,见 4.4.4 条的说明。

3 GPS 拟合高程测量一般在平原或丘陵地区使用,但对于高差变化较大的地区,由于

重力异常的变化导致高程异常变化较大。故,要求增加联测点和检查点的数量。

4.4.4 关于 GPS 拟合高程计算:

1 对于似大地水准面的变化,通常认为受长、中、短波项的影响。长波 100km 以内曲

面非常光滑;中波 20~100km 仅区域或局部发生变化;短波小于 20km 受地形起伏影响。因

此,利用已有的重力大地水准面模型能改善长、中波的影响。短波影响靠联测点的密度来

弥补,故 4.4.3 条规定联测点的点间距不大于 10km。

2 拟合高程模型的优化或多方案比较,是为了获取较好的拟合精度,这也是作业中普

遍采用的方法。

3 对于超出拟合高程模型所覆盖范围的推算点,因缺乏必要的校核条件,所以在高程

异常比较大的地方要慎用,并且要严格限制边长。

5 地形测量

5.1 一般规定

5.1.1 地形图的比例尺,反映了用户对地形图精度和内容的要求,是地形测量的基本属

性之一。地形图的比例尺,要求按设计阶段、规模大小和运营管理需要选用,主要基于以

下因素考虑:

1 用图特点、用图细致程度、设计内容和地形复杂程度是选择地形图比例尺的主要因

素。

对于比较简单的情况,应采用较小比例尺;对于综合性用图与专业用图,需兼顾多方

面需要,通常提供较大比例尺图;对于分阶段设计的情况,通常初步设计选择较小比例尺,

两阶段设计合用一种比例尺的,一般选取一种适中的比例尺(1:1000 或 1:2000)或按施工

设计的要求选择比例尺。

2 建厂规模、占地面积是选择比例尺的重要因素。

小型厂矿或单体工程设计,其用图要求精度不一定很高,但要求较大的图面以能反映

设计内容的细部,因此多选用较大比例尺。

3 1:500~1:5000 比例尺系列地形图,基本概括了工程测量的服务范畴。

目前,大量的 1:1000 比例尺地形图,已用于各专业的施工设计,所以 1:1000 比例

尺地形图,应为施工设计的基本比例尺图。但是,还有不少厂矿企业或单项工程的施工设

计,也采用 1:500 比例尺地形图,其主要原因在于:1:1000 比例尺的图面偏小,并不是

因为其精度不够。对于工业厂区、城市市区,情况有所不同,由于精度要求高,内容也复

杂,以 1:500 比例尺图居多。还有一些工厂区,采用 1:500 比例尺作为维修管理用图。

至于小城镇和部分中等城市,测绘 1:1000 比例尺图已能满足需要。根据目前现状。本规

范仍把 1:500 比例尺列为常用测图比例尺。对于大部分线路测量(如铁路、公路等)、矿山、

地质勘探、大型工程项目的初步设计,1:2000 也是较常用的测图比例尺。1;5000 比例尺

地形图,一般为规划设计用图的 大比例尺。

5.1.2 随着测绘科技的快速发展,地形图的概念有所拓展,本规范把地形图分为数字地

形图和纸质地形图。地形图则是二者的统称。

本条按地形图的信息载体、表达方法、数学精度、成果成图的表现形式和用户对地形

图的应用等五种特征区分数字地形图和纸质地形图。

5.1.3 关于地形类别的划分和基本等高距的选择:

1 大比例尺地形测量的地形类别划分,是根据工程建设用地对地面坡度的要求和工程

用图的实际情况确定的。仍沿用《93 规范》的划分方法,即,平坦地α<3°;丘陵地 3°

≤α<10°;山地 10°≤α<25°;高山地α≥25°四类。

水域地形类别的划分与陆地相同,也按水底地形倾角分为四类(水底地形倾角可从小比

例尺的水下地形图中获取)。

2 地形图的基本等高距,是以等高线的高程中误差的经验公式验算:

其中,等高线的高程中误差 mh 的取值,对于常用的设计坡度,均不应大于基本等高距

的 1/2;对于较大的设计坡段,也不应大于一倍基本等高距。

实际上,地形图对高程精度的要求,很大程度体现在基本等高距的选择问题上,在缓

坡地 l:1000~l:5000 比例尺,多取基本等高距 hd,为比例尺分母 M 的2000

1,山地为

10001

1:500 比例尺的 小基本等高距为 0.5m。

基本等高距的规格,可保持与等高线的名义值没有较大出入,同时还考虑等高线不宜

过密,规格不宜过多等因素。

5.1.4 区域类型划分是根据工程测量部门多年来的实践经验确定的并划分为:一般地区,

城镇建筑区、工矿区和水域,《93 规范》认为其在施测方法和技术要求等方面均有所不同,

但随着数字化测图的广泛应用,各区域类型受施测方法的影。向已被弱化。本次修订仍沿

用《93 规范》的区域类型划分方法。对于水域测量,考虑到其与陆地地形测量并没有实质

性的区别,本次修订将水域测量和陆地地形测量的内容作了部分融合,并将一些主要技术

指标列入本章的一般规定中。

5.1.5 关于地形测量的基本精度要求。

本条将《93 规范》中相关地形图精度的条款内容进行了归并,使结构层次更加清晰,

易于作业者使用。

衡量地形图测量的技术指标主要有:地物点的点位中误差、等高线插求点的高程中误

差、细部点的平面和高程中误差和地形点的 大点位间距等。

1 地形图图上地物点相对于邻近图根点的点位中误差,主要是根据用图需要和工程测

量部门测图的实际情况确定的。

1)根据以往用户对地形图的使用情况,工矿区的改扩建项目对精度要求较高,一般的

图面精度无法满足其要求;城镇居民小区的地形图主要用于规划红线,牵涉到拆迁问题,

对地形图精度要求也较高;城镇居住区应保留的建筑,对新建建筑的制约比较强,则要求

图面位置较准确,以满足新建建筑对楼位间安全距离的要求;非建筑区的设计内容受已有

地物的制约因素较少,有较大的选择余地。城镇居住区的地形图,由于要提供给各部门使

用,保留时间要求 10~20 年,且要求不断进行修、补测,故要求地形图的精度有所储备。

根据目前多数工程测量部门的实际情况,测图方法、作业手段都有很大的改进,地形

点的实际精度也提高很多。从设计部门的使用情况看来,大部分要求的是电子版地形图,

很少采用复制拼接、图上直尺量算等方法进行设计。

考虑到测图和用图部门自身和相互间的发展不完全平衡,本次修订对地形图的精度指

标未作调整。

2)由于水域内的工程设施,一般多在 20m 水深范围内,而靠岸边的浅水区域,又多是

施工重点,从工程需要出发,精度要求有所侧重。设计和施工要求近岸地形变化大的水域

精度应高一些。大面积平坦区域与离岸线远的水域精度可放宽些。此外,1:500 比例尺测

图或交会距离在图上大于 100cm 时,要达到较高精度比较困难,因此也应适当放宽。而对

于采用 GPS 或其他较高精度仪器进行作业时,满足精度要求是不成问题的。水域地形测量

定位的试验值,见表 10。

顾及水域地形测量作业中受其他因素的影响,本规范的水域地形测量定位的点位中误

差确定为图上 1.5mm。

2 等高(深)线插求点的高程中误差,与工程设计应用高程数据进行土方预算、竖向设

计、基础埋深设计等的关系较为密切。长期应用证明,本款指标是适宜的。加之数字测图

的精度还会有所改善,满足该指标更是不成问题。

3 关于细部坐标点的点位中误差。

为了使设计或运营管理者应用原图时,能有足够的精度,并符合新设建筑与邻近已有

建筑的相关位置误差小于 10~20cm 的要求,故确定工业建筑区主要建(构)筑物的细部点相

对于邻近图根点的点位中误差,不应超过 5 cm。

对于棱角不明显建(构)筑物,由于存在判别误差,其实测轴线和理论轴线(或理论中心)

也存在误差。而对铁路、给水排水管道、架空线路等施工对象,其定位精度也是有区别的。

因此,将诸如此类内容划归为一般建(构)筑物的细部点,其点位中误差规定为 7cm。

4 由于工程用图不但要使用等高线,而且还要使用施测的地形点,所以将地形测图地

形点的 大点位间距作为地形图的基本指标之一。表 5.1.5-4 中规定的各种比例尺地形

测图地形点的 大点位间距,是根据地面坡度、等高线曲率变化、等高线插求点的高程精

度、测量误差综合确定的,相当于图上 2~3 cm 的间距。

对于水域地形测图,由于水下地形的起伏状况难以直观判别,所以要求断面间距和断

面上测点间距较陆地地形图点间距密一些。通常,水下地貌垂直于岸线的地形变化远大于

平行于岸线的地形变化,所以断面间距应大于测点间距。规范规定的断面间距和断面上测

点间距分别相当于图上 2cm 和 lcm。

5.1.6 地形图的分幅及编号方法,是工程测量部门历年来经验的总结,其形式简单,使

用方便,已为广大用户和测量部门所接受。

5.1.8 地形测图方法的分类,是基于当前测绘新技术的发展水平和应用现状确定的。以

往经纬仪配合测距仪的测图方法归类于全站仪测图。考虑到平板测图作业方法有些部门还

在使用,故依然将其作为一种作业方法供选择。

GPS-RTK(Real Time Kinematic 又称载波相位差分)方法,是近十年来逐渐普及的一项

新技术。其基本原理是:参考站实时地将测量的载波相位观测值、伪距观测值、参考站坐

标等用无线电台实时传送给流动站,流动站将载波相位观测值进行差分处理,即得到参考

站和流动站间的基线向量(△X,△Y,△Z);基线向量加上参考站坐标即为流动站 WGS-84

坐标系的坐标值,经坐标转换得出流动站在地方坐标系的坐标和高程值。

5.1.9 关于数字地形图软件的选用。

1 符号规范,是指成图软件的符号库应使用国家和各行业的标准图式符号去建立。目

前,有些商用软件的符号库不完全符合标准或不能满足生产要求,如线状符号其线型在特

征点间不连续,且使用的是离散线型,符号库中的符号不齐全,给用户的作业造成不便,

这些都需要软件商进一步去改进。

2 网络共享功能的要求,主要是基于工程测量的发展和规模化经营、作业的考虑,刘

地形测量软件的开发和应用所提出的一个基本功能要求。正在使用的功能良好的软件,如

不具备该项功能,应逐步开发完善。

5.1.11 地形图检查办法及检查工作量的要求,是历年来工程测量部门为了确保成图质

量而总结出来的一套行之有效的办法。

5.2 图根控制测量

5.2.1 为了保证大比例尺地形图质量,图根点相对于邻近等级控制点的点位中误差不应

大于图上 0.1mm,这是一个传统指标,主要是基于人工展点误差和眼睛分辨率的考虑。

5.2.4 关于图幅中解析图根点的数量。

平板测图图幅中解析图根点的数量,是为了保证在不同测站测图时以 大视距测得的

地形点能够衔接。取 大视距长度的 0.7 倍作为半径求出单个图根点有效测图面积,再分

别推算出各种比例尺每幅图 少图根点的个数(相当于困难类别 I 类地区)。然后按两相邻

困难类别梯度系数 0.75(概值)换算出困难类别Ⅲ类地区每幅图的图根点数量,见规范表

5.2.4 第 5列。对于其他困难类别地区,作业者可按该方法进行推算。

对于全站仪测图,由于电磁波测距代替了视距测量,有效降低了对解析图根点密度的

要求,表中数值约为平板测图所需解析图根点个数的 1/4。

GPS-RTK 测图对解析图根点的要求,主要是用于对系统的校正、检核或进行全站仪联合

作业使用。

5.2.5 图根控制测量内业计算和成果的取位要求,是为了避免计算过程对观测精度的损

失。

(I) 图根平面控制

5.2.6 随着 GPS 接收机、全站仪的普及应用,图根平面控制的布设形式多采用图根导线、

极坐标、边角交会、GPS 快速静态定位和 GPS-RTK 定位等。

规范修订时,考虑到图根三角测量已极少使用,故删去与其相关的内容。

5.2.7 关于图根导线测量的规定:

1 图根附合导线长度。

导线全长的 大相对闭合差的估算公式为:

式中 K——导线端点闭合差与导线中间点平差后点位中误差的比例系数;

L 一—导线全长;

M2——导线中间点平差后的点位中误差。

根据 5.2.1 条"图根点相对于邻近等级控制点的点位中误差不应大于图上 0.1mm"

的规定,则有实地误差

按双等影响考虑,有 K= 7

令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

所以本规范取附合导线长度为 L=αM。

2 对于地形隐蔽和地物复杂的地区,布设一个层次的图根控制,其图根点数量往往难

以满足要求,需要进行二次加密。由 5.2.1 条知,图根点的点位中误差不大于图上 0.1mm,

因此,二次附合图根点相对于等级控制点的点位精度,可按 0.1× 2 mm 估算,对地形图

的精度影响不大。

3 关于图根钢尺量距导线。

1)本条第 4 款第 2 项,对于钢尺丈量的边长,当温度、坡度,尺长三项中任何一项超

限时,均应进行修正;

2)本条第 4 款第 3、4 项的说明,参考本规范 3.3.2 条说明。

5.2.8 关于支导线边数的规定。

由于电磁波测距和钢尺量距两种方法所得边长的精度不等,故在相同精度要求的条件

下,按直伸等边支导线推算端点的纵横向误差。

取 0.00005。

则支导线的推算和取用边数见表 11。

5.2.9 关于极坐标法布设图根点。

图根点点位巾误差按图上 0.1mm,测角中误差按 20″,测距中误差按 20mm 计。则,

比例尺为 1:500 时,边长可达 450m;为 1:1000 时,边长可达 1000m。考虑一定的精度储

备和作业方便,故极坐标法布设图根点的 大边长采用表 5.2.9-2 所列数据。

5.2.10 用交会法进行图根解析补点时,根据理论计算分析,当交会角在 30°~150°之

间,交会误差较小,交会补点的质量较高。

5.2.11 GPS-RTK 图根控制测量为本次规范修订的增加内容,其作业半径较 GPS-RTK 测图

减半,主要是出于精度和作业方便的考虑。对图根点的两次独立测量,主要是出于成果安

全可靠的考虑,因为该作业方法缺少必要的检核条件。同一参考站下的两次独立测量是指

两个不同时段的测量。

(Ⅱ) 图根高程控制

5.2.13 图根水准测量的技术要求,是根据每千米高差中误差为 20mm 进行设计,并参考

历年来的实践经验制定的。

由于五等水准是因工程需要而对水准测量精度系列的补充(见本规范 4.2.1条说明),

就应用的普遍性而言,本条将图根水准起算点的精度,定位于四等水准高程点。

对于水准支线的布设,因其不能附合或闭合至高级点且精度较低,因此,本规范将路

线长度缩短为附合路线长度的一半,即不大于 2.5km,并采用往返观测。

5.2.14 图根电磁波测距三角高程测量,其闭合差与 5.2.13 条 40 L 相当,附合路线

长度,通常也应与图根水准测量相当。

5.3 测绘方法与技术要求

(1) 全站仪测图

5.3.1 本条是对全站仪测图所用仪器和应用程序的基本规定,对电子手簿的采用未作具

体要求。测图的应用程序,是指全站仪的基本功能程序,除满足测量的基本程序要求外,

还应具有数据记录、存储、代码编辑、通信等功能,以满足内业数据处理和图形编辑的需

要。采用常用数据格式的规定,主要是为了满足数据交换的需要。

5.3.2 本规范将全站仪测图(也称为野外数据采集)分为三种类型:即编码法、草图法和

内外业一体的实时成图法。但随着全站仪外围配套设备的逐步完善,有些电子手簿、电子

平板或掌上电脑可绘制基本的草图,此时草图的概念较人工绘制纸质草图已有所延伸。

5.3.3 全站仪增设测站点,主要是指采用极坐标法半测回测设的坐标点。当然,也可采

用其他交会的方法增设。增设测站点的平面和高程精度,应高于地物、地形测绘的精度。

支点的高程应往返观测检查。为避免出现粗差,作业时应注意对其他测站已测地物点的重

复测量检查。

5.3.4 本条规定了全站仪测图测站安置和检核的基本要求,为新增内容。

5.3.5 关于全站仪测图的测距长度。

测点的观测中误差可按(61)式估算:

当测点距离为 100m,则可计算出每百米测点点位中误差为 3cm;考虑到数据采集时,

觇牌棱镜的对中偏差、测站点误差以及实测时的客观条件限制等因素,取规范表 5.3.5

的限值。

5.3.6 本条是全站仪测图三种作业方法的 基本要求。无论采用何种方法,对于测点的

属性、地形要素的连接关系和逻辑关系等均应在作业现场清楚记载。

本条第 4 款几何作图法是对全站仪测图法的补充。对几何作图法的测量数据可采用电

子手簿、全站仪或人工白纸草图等形式记录。

5.3.8 测出界线外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地形图的拼接检查。

5.3.9 原始数据文件是十分重要的文件,应注意备份。数据编辑时,如数据记录有误,

可修改测点编号、编码、排序等,但对于记录中的三维坐标、角度、距离等测量数据不能

修改,应对错误数据进行检查分析,及时补测或返工重测。

(Ⅱ) GPS-RTK 测图

5.3.10 本条所列资料,是 GPS-RTK 测图应具备的基础性资料。不仅要收集控制点在国

家或地方坐标系和高程系的坐标、高程,而且还应收集相应的 WGS-84 坐标系的坐标、高程

资料,以便求算转换参数或验证转换参数。

对已有转换参数的测区,应尽量收集应用。

本条将国家高程基准以外的其他高程基准称为地方高程基准。

5.3.11 由于 GPS 接收机所获得的是 WGS-84 坐标系中的空间三维直角坐标,而我们通常

所使用的是国家或地方坐标及正常高系统。两套系统之间的转换,是由基准转换、平面坐

标转换和高程转换构成。

1 关于基准转换。

要将空间三维直角坐标转换到高斯平面,必须通过某一椭球面作为过渡。这种转换可

采用三参数或七参数法实现。对于小于 80km×80km 测图范围,一般可采用三参数单点定位

确定转换关系;较大测图区域宜采用七参数多点定位确定转换关系。

一般来说,地方坐标系采用平均高程面或补偿高程面作为投影面,这个投影面与区域

椭球面不平行,因此,在确定区域椭球的元素和定位时,应尽可能使投影面与区域椭球面

吻合。事实上,在区域椭球面确定方面存在不足,较多采用国家参考椭球参数,其实,在

目前的条件下,采用国家参考椭球元素、WGS-84 椭球元素均是一种选择。

2 关于平面坐标转换。

依据原有的巾央子午线的经度将地方参考椭球(区域椭球)大地坐标转换到高斯平面。

为了保证转换坐标的起始数据与地方平面坐标系统的一致性,可在高斯平面坐标系内将 GPS

网进行平移和旋转来实现。确定平移、旋转和缩放四参数,不应少于 4 个已知点,并采用

小二乘法求解。

3 关于高程转换。

高程转换,可采用拟合高程测量的方法进行,其起算点的精度应采用图根以上的高程

控制点精度。参见本规范 4.4 节的有关说明。

5.3.12 由于转换参数的质量与所用控制点的精度及分布有关,因此转换参数的使用具

有区域性,仅适用于所用控制点圈定的范围及邻近区域,但其外推精度明显低于内插精度,

故规定不应超越转换参数的计算所覆盖的范围。

对输入参考站点空间直角坐标的规定,是为了避免不同时期参考站点定位的 WGS-84 坐

标差异对 GPS-RTK 测量造成影响。

5.3.13 有文献认为,在 15km 之内 GPS-RTK 数据处理的载波相位的整周模糊度能够得到

固定解,定位精度达到厘米级。GPS 测量的高程中误差通常是平面中误差的 2 倍,且与到参

考站之间的距离成正比关系。为保证工程测图的高程精度,将作业半径限定为 10km 较为适

宜,即控制在短基线范围内。

5.3.15 由于 GPS-RTK 测量的浮动解成果精度极差,无法满足工程测图的要求,故规定

必须采用固定解成果。

5.3.17 不同参考站作业时,要求检测一定数量的地物重合点。重合点点位较差的限差,

取城镇建筑区地形测量的地物点点位中误差的值(见本规范表 5.1.5-1);重合点高程较差

的限差,取一般地区地形测量(平坦地)高程中误差的值(见本规范表 5.1.5-2)。

(Ⅲ) 平板测图

5.3.19 平板测图的概念,是指传统意义上的手工成图法,即采用经纬仪或平板仪确定

方向和视距、在平板上展绘成图。常用的方法有:经纬仪配合量角器测绘法、大平板仪测

绘法、经纬仪(或水准仪)配合小平板测绘法等。

5.3.20 用于绘图的聚酯薄膜,应满足一定的透明度和伸缩率等要求。故本条给出了选

择聚酯薄膜时的主要技术指标。

5.3.21 图廓格网线绘制和控制点展点等误差的规定,是为了保证测图 终精度所必需

的精度要求,也是展点仪、坐标仪(尺)等工具可以达到的指标。

5.3.22 由于平板测图所用仪器、工具的各项误差,将直接影响测图的 终精度,即一

般地区为 0.8mm,城镇建筑、工矿区为 0.6mm。故,将展绘工具的误差限定在 0.2mm 是

可行的。

5.3.23 由于解析补点的精度要低于图根点的精度,点位中误差按 0.3mm 估算。因此,

图解交会点的误差三角形内切圆直径规定为 0.5mm 是适宜的,对于视距支点长度相应缩短

也是必要的;对于图解补点的高程较差,适当放宽为平地基本等高距的 1/5、山地基本等

高距的 1/3是合理的。

5.3.24 根据平板测图的 大视距长度,推算点位中误差见表 12,可以看出本条所采用

的限值是合适的,点位中误差基本满足规范表 5.1.5-1 的要求。

5.3.25 平板仪对中的偏差不应大于图上 0.05mm,当采用垂球对点时,也是容易达到的。

测站上校核方向线的偏差不应大于图上 0.3mm,这是人眼可察觉到的图解误差的 小值。

5.3.26 根据实践经验,每幅图测出图廓外 5mm 是图幅接边所必须的,也是比较适宜的。

5.3.28 由于相邻两图幅接边处各自的中误差为 M,则,其较差为 2 M,限差为 2 2 M。

(Ⅳ) 数字地形图的编辑处理

5.3.30 近十年来,数字化成图软件发展迅速,但版本较杂,其输出结果也不尽相同,

特别是在线型、图块的使用上,虽然输出纸图是一致的,但其电子版图却有许多差别,有

些设计院反映,某些软件所生成的地形图使用不甚方便。如,在人机交互式绘图中往往出

现点线不符、连接关系表示不明确、坎状物交叉处问题较多等。为此,规范修订对数字地

形图的编辑处理给出了相关的具体要求,对数字地形图编辑处理软件的测试和使用作出了

基本规定。

5.3.31 数据处理,是数字地形图绘制的重要环节。数据处理软件通常与成图软件为一

体,组成数字地形图绘制系统。其基本功能是将采集的数据传输至计算机,并将不同记录

格式的数据进行转换、分类、计算、编辑,为图形处理提供必要的绘图信息和数据源。

随着数字地形图的广泛应用,更加强调地形图各种属性信息的重要性。因此,地形、

地物相关属性信息的编写赋值,是数字地形图编辑的一项重要内容。例如,有些数字地形

图产品的等高线没有具体的高程赋值,给设计部门的应用造成一定的困难。

5.3.32 对地形图要素进行分层表示是十分必要的。基于目前现状,本规范对地形要素

的分层等属性不作统一规定。

5.3.33、5.3.34 受成图软件功能的限制,在批量生成图形时,会出现一些符号、文

字注记、高程注记、线条相互交叉重叠等现象;曲线拟合时,如拟合参数选取不当,也会

使曲线失真等不符合本规范第 5.3.38~5.3.44 条要求的情况。因此,对所生成的图形

还应进行全面的校对、检查和编辑处理。

5.3.35 关于数字地形图分幅。

1 根据成图需要进行分幅裁剪时,要求检查编辑每幅图的图边数据,避免出现以下情

况:

1)点位(如控制点、地形点等)与注记分离;

2)点状符号(如独立地物、控制点、管线等符号)被裁分;

3)注记文字被裁分,出现注记不完整;

4)图边线条(或文字)被意外删除等。

2 图廓及坐标格网要求采用成图软件自动绘制。当个别格网需要编辑时,应采用坐标

展绘。在计算机屏幕量取的图廓及格网坐标应和理论值一致。

5.3.36 数字地形图的编辑检查,类似于平板测图巾的内业自检,是计算机成图不可缺

少的一个过程。

5.3.37 图形编辑完成后,要求在绘图仪上按相应比例尺输出检查图,除对图面内容进

行内外业检查外,还要求检查绘图质量。这里的绘图质量检查,主要是指图廓线的绘制精

度检查。

(V) 纸质地形图的绘制

5.3.38~5.3.46 这里是对用手工完成地形图的绘制、原图着黑、映绘、清绘与刻绘

等工作,而提出的绘图质量要求。

5.4 纸质地形图数字化

5.4.1 纸质地形图的数字化,是将原有的纸质地形图转化为数字地形图的过程。主要用

于图纸的更新、修测、建立地形图数据库等。纸质地形图的数字化的方法主要有两种,即

图形扫描仪扫描数字化法和数字化仪手扶跟踪数字化法。

图形扫描仪扫描数字化法,是将原有纸质地形图扫描为栅格图(又称为数字栅格图

DRG),通过矢量化后生成数字地形图(又称为数字线划图 DLG)的过程。其数字化速度较快,

但在扫描过程中,会出现微小变形而降低精度。

数字化仪手扶跟踪数字化法,是通过数字化仪直接在原图上进行采点并生成数字地形

图(DLG)的过程。其数字化精度较高,但速度较慢。

5.4.2 图形扫描仪的分辨率通常要求不小于每厘米 157 点。手扶跟踪数字化仪的分辨率

通常要求不小于每厘米 394 线,精度不低于 0.127mm。

5.4.3、5.4.4 给出了数字化软件应具备的基本功能。

5.4.5 地形地物要素的图层分层和属性表示以满足用户需要为原则,同时宜兼顾建立地

形图数据库的需要。在一个工程项目中,同一类地形要素的分层要求一致。

5.4.6 纸质地形图数字化后所获得的数字地形图的比例尺,要求与原图相同。也可将所

获得的数字地形图缩为小比例尺的数字化图,但不能够将其放大为大比例尺数字地形图。

原图要尽可能选用经检查合格的聚酯薄膜底图。检查内容包括图面平整度、图廓方格

网精度、四周接边精度和图纸变形情况。

5.4.7 图形扫描仪扫描数字化法的图像定向(即图像纠正)和数字化仪手扶跟踪数字化法

的图纸定向,是数字化作业的重要环节。

定向点应选择具有理论坐标值的点位,其数量应根据原图检查情况合理确定。定向的

误差来源主要是原图的综合误差(包括扫描图像的变形)和数字化综合误差。当定向检查点

与理论值的差值较大时,应分析原因并适当增加图纸定向点,分区定向。

数字化仪作业过程中和结束时,对图纸定向点的检查是十分必要的,可以有效地防止

数据采集过程中因图纸(图像)移位而发生差错。

5.4.8 为了保证纸质地形图数字化的质量,本条给出了地形图要素数字化的具体规定。

5.4.9、5.4.10 图幅接边和图边数据编辑是纸质地形图数字化作业的必要环节。对于

数字化了的纸质地形图的检查方法,一般采用检查图与原图套合的方法进行。其误差来源

考虑了图形输出误差 0.15mm;采点的点位误差 0.1mm,线状符号误差 0.2mm。故检查图

与原图比较,数字化点状符号及明显地物点的平面位移中误差、线状符号的平面位移中误

差分别规定为 0.2mm 和 0.3mm。

5.5 数字高程模型(DEM)

5.5.1 数字高程模型是大比例尺地形测量的一种新的数字图形产品。主要应用于铁路、

公路、水利、电力、能源和工业与民用建筑等行业。

对工程测量数字高程模型的数据源说明如下:

1 拟生成数字高程模型的区域已经完成了数字地形图测量,则可将数字地形图的等高

线数据(本规范 5.3(Ⅳ)的结果)作为数据源。

2 在未进行测量的区域,则可采用本规范 5.3(Ⅰ)、5.3(Ⅱ)的方法在野外直接采集

作为数据源。

3 对于已有纸质地形图的地区,如果现势性很好,也可采用本规范 5.4 节纸质地形

图数字化的等高线数据,作为数据源。

5.5.2 数字高程模型建立的主要技术要求:

1 数字高程模型是地形起伏形态的数字表达方式,其在比例尺、高程中误差、分幅及

编号等方面要求与地形测量一致。

2 关于数字高程模型格网间距(空间分辨率),取值太小会增加数据冗余,取值太大会

损失内插精度。

当用地形测量的数据源建立数字高程模型时,如地形基本等高距用 hd 表示,则格网间

距 d 可表示为:

可以看出,格网间距与地形测量的比例尺、基本等高距和地面倾角等因素相关。数字

高程模型的格网间距取值与地形测量地形点的 大点位间距比较见表 13。

5.5.3 不规则三角网法构建模型,就是通过从不规则分布的离散点生成连续的三角形(面)

来逼近地形表面。本条给出了采用三角网法构建数字高程模型的具体规定。

5.5.4 本条是格网法建模的具体规定。对于插值方法的选择需慎重,如果方法不当,则

产生较大的误差。

5.5.5、5.5.6 这两条是对建立数字高程模型作业的基本规定和模型接边的基本要求。

由于数字高程模型是地形测量的一种新产品,还需要各部门不断总结经验,使其更加完善。

5.5.7 由于建立数字高程模型的数据源分为实测数据源和通过以数字地形图产品和纸质

地形图数字化作为数据源两类,而实测数据源并没有经过地形图的成图过程,故本条分别

给出了检查的要求。

5.6 一般地区地形测图

5.6.2 对建(构)筑物轮廓凹凸较小的部分,可视为一直线看待,并用直线连接表示,主

要是基于测图工作量和设计部门使用方便的考虑。

5.6.3 对于一些独立性地物,如水塔、烟囱、杆塔,在图上比较明显、重要而又不能按

比例尺表示其外廓形状时,要求准确表示其定位点或定位线位置。

5.6.4 对于密集的线路,按选择要点的原则进行测绘。其目的是在满足用户需要的基础

上,使图纸负载合理,清晰易读。

5.6.5 对于 1:2000、1:5000 比例尺地形图交通及附属设施的测绘,不可能像 l:1000

或 1:500 地形测图那样详细,因此可适当舍去车站范周内的次要附属设施,以突出交通线

路为主要目标。

5.6.6 由于渠和塘的顶部有时难以区分出明显的界线,因此应选择测出其顶部的适当位

置,以不对渠、塘的容积大小产生疑义为原则。

5.6.7 其他地貌是指山洞、独立石、土堆、坑穴等。

5.6.9 法定名称是指各级主管机关颁布的名称。名称的注记不得白行命名。

5.7 城镇建筑区地形测图

5.7.1 对于城镇建筑区 l:500 比例尺的地形测量,日前较多采用全站仪测图,故将其

作为首选方法。当采用平板测图时,应注意:测站至主要建(构)筑物的距离宜使用钢尺或

皮尺等工具丈量,不能采用视距测量。

5.7.3 对于街区凸凹部分的取舍,本规范没有给出具体规定,是因为如果规定街区或建

筑区凹凸部分大于 0.5m 时应实测,则测绘内容太多。如果按照图上大于 0.5mm 的应施测

表示,则城镇建筑区 1:500 测图,实地仅有 25cm,统一规定起来比较困难。所以作业时,

要求应根据用图的需要和实际情况确定。

5.7.4 高程点的注记位置和间距要求,主要是根据用户需要确定的。

5.7.6 由于小城镇规划设计和其他设计对地形图的要求有别于大、中城市,故规范对此

作了放宽处理。

5.8 工矿区现状图测量

5.8.2 随着全站仪的普及应用,细部坐标测量已十分方便快捷,按表 5.8.2进行细部

测量,通常可满足工矿区现状图测量的需要。数字地形图已成为测绘部门的主要产品,对

细部测量的要求是否简化还须进一步调查总结。

5.8.3 关于细部坐标和细部高程测量的相关说明如下:

1 长期实践证明,采用全站仪或经纬仪加电磁波测距仪施测细部点的坐标和高程,是

完全可以满足细部点精度要求的。

2 反算距离与检核距离较差的限差,是根据以往经纬仪和钢尺量距施测细部坐标的统

计资料确定的。反算距离与检核距离较差的大小,除与细部坐标点相对于邻近图根点的点

位中误差有关外,还与施测细部点的两图根点之相对点位误差以及检核误差有关。随着全

站仪的普及应用,满足限差要求不成问题。

3 随着数字地形图在各行业的广泛应用,对地物属性的综合体现,显得尤为重要。故

本款新增了对点或地物属性的要求。

5.8.4 工矿区现状图中的其他地形、地貌,是指测区内的普通或简易建(构)筑物及一般

地形、地貌。

5.9 水域地形测量

5.9.1 采用 GPS 测量技术对测深点进行定位,已得到广泛的应用,目前的发展已相对成

熟,本次修订将其初次引入。

回声测深仪包括单波速测深仪和多波速测深仪,二者的基本技术要求相同。

5.9.2 由于测深的相关工具和仪器所适应的深度范围分别为,测深杆 0~4m,测深锤 0~

20m;测深仪 lm 以上。而测深杆测深在 0~4m 范围内,其较差为 0.2~0.3m;测深锤测深,

在流速不大,水深小于 20m 的情况下,其较差为 0.3~0.5m;测深仪测深,在电压、转速

正常情况下,测深精度为水深的 1%~2%。据此估算出测深深度中误差,如表 5.9.2。

相关行业规范的指标,与其基本相符。

5.9.4 水上作业本身就具有一定的危险性,而在水下环境不明的区域进行作业时,须对

潜在的危险有所把握,并作好安全应急措施。

5.9.5 水尺设置的原则:要使所设立的水尺对水位变化的范围能做到有效的控制,且相

邻水尺的控制范围要有适当的重叠,水位观测资料要能充分反映全测区水位的变化。所以,

当水尺的控制范围不能重叠时,应增设水尺。

5.9.6 为了与水深测量精度相匹配,并略高于其精度,因此对于水尺零点高程的联测,

要求不低于图根水准测量精度的规定是适宜的。

5.9.7 强调使用模拟记录的目的,是为了及时发现测深粗差或减少测深粗差的影响。对

测深仪作业规定说明如下:

1 对于工作时电压与额定电压及实际转速与规定转速之差的变动范围,这里仅作了一

般性规定。作业时,还应以仪器说明书(鉴定书)为依据,适当调整。

2 换能器安装位置的规定,主要是要求尽量避免因船体运动(摇晃)而产生的干扰。船

首附近受水流冲击影响较大,也容易在换能器底部产生气泡。故将换能器安装在距船头 1

/3~1/2 船长朴县比特会活的。

3 对于坡度变化较大的水下地形,如果定位中心与换能器中心偏移较大将导致所测的

水深图失真,影响成图质量,因此必须进行偏心改正。

4 根据实践经验及有关资料,测船因风浪造成的摇动大小,取决于风浪的强弱及测船

的抗风性能,而测深仪记录纸上回声线的起伏变化可反映出其对测深的影响。当起伏变化

不大时,风浪对测深精度影响不大,可正常作业。如记录纸上出现有 0.4~0.5m 的锯齿

形变化时,实际水面浪高一般将超出其值 1~2倍,此时船身大幅度摇动,直接造成换能器

入水深度变化较大,引起测深误差较大。按海上和内河船舶的抗风能力,规定了内陆水域

和海域不同的回声线波形起伏限值。

5.9.11 要求根据水域地形图的精度、无线电定位精度的预估和测区范围,合理配置岸

台数量及位置。

5.9.12 GPS 测深点定位的主要技术要求:

1 技术要求主要是基于本规范第 3 章和本章 5.3 节的内容,并参考现行国家标准《海

道测量规范》GB 12327、《水运工程测量规范》JTJ 203 等的相关规定而提出的,着重考虑

了水深测量实际需要及目前 GPS 接收机的发展现状。

2 在控制点上对流动 GPS 接收机进行检验和比对时间的长短,以能判断 GPS 接收机可

稳定接收数据并能测出(或解算出)坐标为原则。

3 由于 GPS 接收机与测深仪是两种类型的仪器,即 GPS 接收机用于点位测量,测深仪

用于水深测量。两种仪器采集到的数据进入计算机时,必须保持同步。

5.9.13 由于 GPS-RTK 定位技术能实时获得测深仪换能器底部的三维坐标数据,波浪的

上下波动对其高程数据影响不大,减去水深即可获得水底坐标高程数据。而船体的前后起

伏或左右摆动对其垂直方向的测量数据有一定影响。因此,作业时要注意控制船体的平稳。

5.9.14 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对 20m 以下的水深测量,取不同深度测点深度中误差

平均值的 2 2 倍,即为 0.4m,作为比对较差的限值指标;对大于 20m 的水深测量,将前

述 0.4m 的限值按 20m 水深折合成百分比误差,即为 0.02×H(m)。本条为修订新增内容。

5.10 地形图的修测与编绘

(I) 地形图的修测

5.10.1~5.10.4 地形图的修测,是为了满足用户对地形图现势性的需要。作业时,

应根据地形(地物、地貌)的变化情况和用户的要求,确定测区范围、制定测量方案。这里

给出了地形图修测的具体规定。

(Ⅱ) 地形图的编绘

5.10.5~5.10.7 编绘地形图主要是基于经济合理的考虑,将不同时期、不同比例尺

的专业图和综合图进行统一编绘,生成新的满足用户需求的产品。这里给出了地形图编绘

的原则性规定。

6 线路测量

6.1 一般规定

6.1.1 本章是各种线路工程测量的通用性技术要求,可满足线路工程选线、定线和施工

各阶段的需要。

6.1.3 规范修订增加了 GPS 测量方法,这种方法方便、快捷且能有效保证线路测量的精

度。

6.1.5 对于控制点是否埋设标石,不做具体规定,可根据实际需要确定。这是因为如果

初测和定测间隔时间较长,就应考虑埋设标石。如果初测和定测一并进行,则有的控制点

可不埋设标石。在人烟稀少地区,即使初测和定测间隔时间较长,也可不埋设标石。反之,

则应考虑控制点位的长期保存的问题。

6.1.6 线路测量的带状地形图,主要用于方案比较和纸上定线;工点地形图,主要用于

站场、隧道口、桥涵、泵站、取水构筑物、杆塔基础等设计;纵横断面图,主要用于竖向

设计和土方量计算。

对带状地形图和工点地形图的施测,采用何种比例尺,应根据所需精度、幅面长度、

图面负荷(含地形、地貌及设计占用图幅的复杂程度)、经济合理等因素,综合考虑选用。

6.1.7~6.1.10 其是各种线路测量的共性要求,也是作业时都应满足的基本要求。

6.2 铁路、公路测量

6.2.1 考虑到所在的地区、线路位置要求同国家点附合有一定的困难, 弱点点位中误

差可按满足 1/1000(或 1/2000)比例尺测图的需要,故附合导线的长度在 3.3 节规定的

基础上放宽一倍。

6.2.2 关于铁路、二级及以下等级公路的平面控制测量:

1 导线测量是铁路、公路线路测量的常用方法。为了使导线能得到可靠的检核和防止

粗差,故提出联测要求。当导线联测有困难时,应预先用 GPS 测量方法进行控制点加密。

2 表 6.2.2 中导线测量主要技术要求的相关指标,较《93 规范》而言,作了适当的

调整和完善。去掉了很少采用的真北观测方法和限差,测角中误差采用三级导线和图根导

线的指标值。

根据实践和理论分析,为了减小导线的横向误差,应尽量减少转折角的个数,导线边

则宜长些。但考虑到定线和地形测图的需要,导线平均边长限定在 400~600m 较为适宜。

6.2.3 关于铁路、二级及以下公路的高程控制测量。

根据本规范 4.2.1 条规定五等的每千米全中误差为 15mm。而线路端点高程中误差要

满足 l/2000 比例尺测图需要,取基本等高距的 1/20,即 mh=10cm。由中误差公式 mh=

M Lw 计算可得 L=44km。为了留有一定的储备精度,并与平面控制的联测距离相协调,故

规定水准路线应每隔 30km 与高等级水准点联测一次。

6.2.4 定测放线测量的技术要求:

1 由于定测与初测阶段有一定的时间间隔,对定测时所收集的控制点成果必须作相应

的检测,确保定、初测成果的一致性。检测的精度要求与初测一致,即要求采用五等水准

的精度。

2 极坐标法和 GPS-RTK 法定线,是目前较常用的方法。

3 对于交点的水平角观测,根据铁道部门的实践经验,确定正交点点位,有时会遇到

各种障碍,直接设置仪器会比较困难,通常采用副交点观测代替。为防止误差累积,故规

定副交点观测 2 测回。

4 铁路、一级及以上公路的测量限差相当于图根导线的指标,而二级及以下公路的限

差比图根导线的指标还低一级,是容易达到的。

6.2.5 定测中线桩位测量的技术要求:

1 相关的中线桩,都是线路中线控制的必要桩位。

2 本款综合了铁路、公路行业对线路中线桩的间距要求。

3 对中线桩位测量的直线和曲线部分的限差,分别列表。其限差分为两档,即铁路、

一级及以上公路列为一档,二级及以下公路列为另一档。

规范表 6.2.5-l 和表 6.2.5-2 中的相关精度指标,主要是基于传统的曲线测设方

法制定的。此次修订仍采用这些精度指标,对于全站仪测设曲线也是很容易达到的。

传统方法进行曲线测设的纵向闭合差,主要由总偏角的测角误差、切线和弦长的丈量

误差所构成,通常,总偏角的测角中误差将使计算的各项曲线要素产生同向误差,这种误

差在曲线测设中互相抵消,切线和弦长丈量时的系统误差在纵向闭合差中影响甚微,偶然

误差是影响纵向闭合差的主要因素。

4 断链桩应设在线路的直线段,本次修订突出这一要求。当然按作业习惯也可设立在

直线上的百米桩或 20m 整倍数的桩上,本规范不做严格要求。

5 中线桩位高程测量的限差,是按下式计算:

当起算点中误差 m 起取用 15mm(五等水准),测量中误差 m 测取用 20mm(图根水准)时,即

有 50 L 。

6.2.6 横断面测量限差公式,是依据误差理论统计出的实用表达式。

6.2.7 为保证线路工程质量,要求在施工前进行中线桩复测,并将复测数据与原测成果

进行比较,改正超限的桩位,确保所有施工中线桩位置的准确性。

6.3 架空索道测量

6.3.1 随着测绘仪器设备的不断更新与发展,全站仪与 GPS 接收机已成为较常用的仪器

装备,这里将其列为首选。当然,对精度要求不高的架空索道测量也可以选择其他测量设

备。

6.3.2 按索道设计对施工要求,一般索道相邻支架间的偏角不许超过±30″;支架间距

误差不超过架间距的 1/500。由此确定了架空索道导线测量的基本精度指标。

6.3.3 增加方向点主要是为了满足施工需要和通视要求。起点到转角点或转角点间距离

大于 lkm 时,方向点偏离直线不应超过 180°±20°的规定,较设计要求的±30″(见 6.3.2

条说明)有所提高,这主要是出于对载人索道和大型运输索道安全的考虑。

6.3.4 根据架空索道施工安装时,架顶、索底标高误差通常不超过 1/1000 架间距的要

求,若测量限差采用测高误差与距离之比不低于 l/2000 考虑。则,图根水准和图根电磁

波测距三角高程测量方法均可满足其对高程的精度要求。

6.3.5 对于架空索道的纵断面测量,保留了《93 规范》的基本指标,具体施测方法可根

据现有条件选择。由于架空索道的杆塔通常没置在山脊、山顶部位,而在山谷、沟底设置

的可能性小,故要求在山脊、山顶的断面点要密些,在山谷、沟底,可适当简化。

6.3.6 为了保证高程精度和提高杆塔位置设计的准确性,要求在线路走向与等高线平行

的陡峭地段,根据需要加测横断面。

6.4 自流和压力管线测量

6.4.1 关于自流和压力管线平面控制测量。

1 管线平面控制测量的精度,对一般自流管线,根据多年来的实践经验,其纵向误差

达到 1/500,就能满足设计要求,故测量精度提高一倍,规定为 1/1000;压力管线设计

要求稍高,规定为 l/2000。

2 修订增加了 GPS-RTK 定位的方法,给出了对控制点的布设要求。成对布设 GPS 点且

要求互相通视的目的,是为了 GPY-RTK 的作业检核,也是为了后续使用其他常规仪器作业

的考虑;成对布设 GPS 点的数量,可根据工程需要确定。如后续作业使用 GPS-RTK 定位方

法,则要求每隔 10km 布设一个控制点,作为 GPS-RTK 参考站;GPS-RTK 作业的检核,可采

用同一参考站或不同参考站下的两次独立测量进行。

3 长距离管线的导线测量的主要技术指标,是根据管线平面控制测量的精度(本条说

明 1 款)要求进行了细化。并参照铁路、公路对线路控制的规定,增加了每隔 30km 附合一

次的要求。

6.4.2 关于自流和压力管线高程控制测量。

1 管线高程控制测量的精度,对压力管线,采用图根水准可满足精度要求;自流管线

对高程的精度要求稍高些,规定采用五等水准测量。

2 水准测量和电磁波测距三角高程测量是五等和图根高程控制测量的基本作业方法。

为了和平面控制测量相一致,规定附合路线长度为 30km。

3 GPS 拟合高程测量的精度,可满足自流和压力管线的要求。

6.4.3 本条综合了长距离输水、输气、输油等管线的中线测量要求,并结合长期的实践

经验给出了相关技术指标。就目前的测量设备水平而言,该规定是容易达到的。

6.4.4 本条给出了管线断面测量的具体要求。地形变化处是断面的特征点,因而要求加

测断面点。

6.5 架空送电线路测量

6.5.1 架空送电线路的选线,是根据不同的电压等级和不同的地段,在各种不同的比例

尺地形图上进行方案设计(一般为 1:5 万~l:1万),并经相关部门批准,才能进行实地选

线。对线路通过协议区和相关地物比较密集的地段,为了保证线路的安全,要求进行必要

的联测和相关地物、地貌测量。

6.5.2 关于架空送电线路的定线测量说明如下:

1 对于方向点偏离直线的精度,根据一般设计要求,杆塔偏离直线相差 3′~4′时,

所引起的垂直于线路方向的水平负荷、放电间隙的改变及绝缘子串的歪斜程度是允许的。

从施工工艺来看,当偏离 1′时,相邻杆塔的绝缘子串的歪斜是用肉眼观察不出来的。取其

较高要求,方向点偏离直线不应超过 1′。

2 经综合试验分析,正倒镜分中法延伸直线,其精度受仪器对中误差、置平误差、目

标偏斜误差和照准误差等的影响。采用规范规定的指标,基本上能满足定线误差不超过 180

°±1′的精度要求。但在前视过长或后视过短时,则应从严掌握。

3 对于间接定线,根据间接定线的方向偏差不大于 l′的要求,

取桩间距为 300m,有 mU=0.043m。

根据电力部门的试验论证,当采用四边形时,量距精度估算公式为:

由不同丈量距离算得的相对中误差列于表 14。可以看出,当采用钢尺量距时,相对中

误差大于 1/4000 时,就需采取必要的量距措施,才能达到精度要求。

根据试验证明,当丈量长度小于 20m 时,求得的延伸直线也很难满足精度要求。

因此,规范规定丈量长度大于 80m 或丈量长度小于 20m 时,应适当提高测量精度。

4 定线桩之间距离测量的相对误差,是根据 500kV 架空送电线路确定的裕度值不大于

lm 的规定,并在各项误差概略分析的基础上推算的。对于大档距,要求采用电磁波测距,

其测距精度为 1/D(D 为档距,单位为 m),即实地档距中误差为 lm。

6.5.3 断面测量的技术要求:

1 断面测量的精度要求是和定线桩之间的距离和高差测量精度相匹配的。

2 断面点的选取,直接与设计排位有关。设计排位,与送电导线弧垂变化的对地面安

全距离、杆塔类型及地形、地物的变化特征等因素有关。

对于山区送电线路,杆塔位通常立在山头制高点或附近位置,要求不应少于 3 个断面

点以反映地形变化;送电导线的 大弧垂处,如对应地形为深凹山谷,断面点可少测或不

测。

3 在送电导线对地安全距离的危险地段或在离杆塔位 1/4 档距内地形高差变化较大

的区段,由于送电导线轨迹对地切线变化较大,则要求加测断面点。

4 对于送电导线排列较宽的线路,边线断面施测的位置,由设计人员确定。通常,当

送电线路与所通过的缓坡、梯田、沟渠、堤坝交叉角较小时,如边线对应中线高出 0.5m

以上的地形、地物,要求施测边线断面。

5 由于线路施工后,其走廊内植被将保持,因此应在断面测量的平面图上注明植被名

称、高度及界限。线路交叉跨越的相对关系也应在图上绘出。

6.5.4 根据现行国家标准《110~500kV 架空送电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33 中的

相关规定,以相邻直线桩为基准,其横线路方向偏差不大于 50mm。定位时若跳桩或远距离

定杆(塔)位,按直线精度要求,满足不了上述规定,故本条要求在就近桩位测定杆(塔)位

置。

6.5.5 在杆(塔)位排定后,对于送电导线排列较宽的线路,当对地构成危险时,不仅要

测中线与被交叉跨(穿)越物的位置和高程,还要施测边线与被交叉跨(穿)越物的位置和高

程。

由于送电导线的风偏摆动,可能对地面安全构成威胁,故规范要求施测风偏横断面或

风偏危险点。

6.5.7 10kV 以下的架空送电线路一般为单杆,距地面较近,送电导线横向跨度也较小。

测量时,其技术要求可适当放宽。对于 500kV 及以上电压等级的架空送电线路,由于投资

大,为了降低工程造价,选择 优路径方案,建设单位一般要求采用数字摄影及 GPS 测量

等技术。

7 地下管线测量

7.1 一般规定

7.1.1 本条确定地下管线测量的适用范围。其中调查的含义,是指在收集已有管线资料

的基础上,采用对明显管线点实地调查、隐蔽管线点探查、疑难管线点位开挖等方法,查

明地下管线的相对关系及相关属性,并将管线特征点标示在地面上的过程。测绘的含义,

是指对已查明标示出的地下管线点及附属设施进行测量,并编绘综合、专业地下管线图的

过程。地下管线测量,是调查和测绘全过程的统称。地下管线信息系统,是在地下管线测

量的基础上建立的一个集基础资料、应用、管理于一体的综合信息系统。

地下管线测量为规范修订新增加的内容。

7.1.2 地下管线分为地下管道和地下电缆两类,不包括地下人防巷道。地下管道有给水、

排水、燃气、热力和工业管道,其中排水管道还可分为雨水、污水及雨污合流管道;工业

管道主要包括油管、化工管、通风管、压缩空气、氧气、氮气、氯气和二氧化碳等管道;

地下电缆有电力和电信,其中电信包括电话、广播、有线电视和各种光缆等。

7.1.3 地下管线测量成果作为规划、建设、管理部门的重要资料,是与其他已有基础资

料结合应用的,因此坐标系统和高程基准应与原有主要基础资料保持一致,其控制测量作

业方法与本规范 3、4 章相同。

7.1.4 地下管线测量的成图比例尺,主要是基于地下管线测量是在相应比例尺地形图基

础上附加更多的内容和信息,所以管线图的比例尺是按该地区地形图 大比例尺确定。对

于道路与建筑物密集的建成区,直接选用 1/500 比例尺。对于长距离专用管线,在满足变

更、维护与安全运营需要的基础上兼顾整体性,适当放小比例尺至 1/2000~l/5000。

7.1.5 地下管线图的测绘精度,与城镇建筑区、工矿区地形图图上地物点相对于邻近图

根点的点位中误差不大于 0.6mm 的要求相一致(见本规范 5.1.5条 l 款)。

7.1.6 对原有地下管线资料的收集整理是很重要的环节。从地下管线测量工程实践来看,

首先是现状调绘。即,将已有地下管线情况根据竣工资料、设计图纸或其他变更维修资料

标示在已有的大比例尺地形图上,作为野外实际调查的参考和有关属性说明的依据,减少

实地作业的盲目性。对部分埋设年代早或资料不全的管线,甚至可采取请当时参与设计、

施工或其他熟悉情况的人指导,将管线大致位置标注在图上。这些做法均会有效提高实际

调查的效率。

7.1.7 本条对下井调查与管线开挖提出安全性要求,实际作业人员必须时刻提高安全防

范意识。

7.2 地下管线调查

7.2.1 地下管线调查的方法主要包括,实地踏勘、仪器探查和疑难点位开挖等方法。对

明显管线点如各种窨井、阀门井、消防栓等一系列的附属设施,可以进行实地开井核查和

量测;对隐蔽管线点如埋设在地下的各种管道、电缆等,采用探测仪器进行搜索定位和定

深;对用探测仪器无法查清的隐蔽管线段,可以采用开挖的方法查明。

7.2.2 由于目前普遍使用的管线探测仪器多是以电磁场原理为基础设计的,埋深越大探

测误差越大。实际作业时,不同地段信号干扰因素及施测人员的操作熟练程度也影响探查

的精度,所以对其精度过细的划分意义不大。探查的精度公式是以仪器的基本精度指标为

依据,结合长期的实践经验确定的。

7.2.3 关于管线点设置的要求。通常对所有的明显管线特征部位,都要求设点;对隐蔽

管线点,要以明显标识为原则;在标明所有特征点基础上,对直线段适当加测管线点,对

曲线段加密增设管线点,以能用管线点拟合出来的走向与实际管线线路相符合为原则。

7.2.4 地下管线调查需查明的内容和取舍标准,是以满足多数用户对地下管线图的使用

要求为基础,以既能把握主体管线的来龙去脉,又能剔除次要管线对管线总体走向与连接

关系的干扰为原则确定的。并要求做到经济、合理、实用。具体作业时,对管线的 终取

舍,应结合管线测量项目的性质并根据不同工程规模、特点、管线疏密程度等,以满足委

托方要求为准。

7.2.5 管线测量的目的是为管线的使用、规划和建设服务的,其相关的建(构)筑物和附

属设施段是管线维护、扩展、变更的主要部位,故要求查明。

7.2.6 隐蔽管线探查的技术要求:

1 由于探查仪器的类型与探查方法较多,操作程序也不尽相同。为保证探查的有效精

度,故要求作业人员应严格执行所使用仪器的操作规定。

2 由于地区差异、探测人员的操作习惯与作业经验,都会引起系统性探查误差。故要

求在作业区明显管线点上进行探查结果的比对,以确定探查的有效方法和仪器的修正参数。

3 由于探查技术发展与探查设备性能的局限性,如在管线埋设过深、密集且纵横交错、

信号受干扰较大等部位会出现很难核实管线点的现象,对此要求采用开挖的方法进行验证。

4 为保证探查成果精度与质量,采用重复探查和开挖验证的方法对隐蔽管线点的探查

成果进行质量检验。

对于开挖验证方法的采用,尚存在争议。一种意见认为,既然无损伤探查技术已经成

熟,通过重复探查并进行精度统计基本能反映管线探查的精度,若再于明显管线点附近进

行探查验证后就无需进行开挖验证。另一种意见认为,探查仪器精度和稳定性在不断提高,

对管线走向明显不存在疑难的部位,可以不进行开挖验证;但对存在疑难点的部位必须进

行开挖验证。

7.3 地下管线施测

7.3.2 对于明显管线点,要求按主要建(构)筑物细部坐标点的测量精度施测(见本规范

表 5.1.5-3),对于隐蔽管线探查点,采用该精度也不会造成探查精度的损失。

7.3.4 本条规定了管线施测的基本方法,其中 GPS-RTK 法是管线点测量的新方法。管线

点调查编号与测量点号的相一致或对应,是防止管线探查成果出现粗差的有效措施。

7.4 地下管线图绘制

7.4.1 对于一般地下管线测量项目,要求绘制综合管线图。即,将各种专业管线与沿管

线两侧的主要建(构)筑物等表示在同一张图上。对于密集的管线线路或工程需要时,要求

分专业绘制管线图。即,将不同的专业管线和沿管线两侧的建(构)筑物等分别绘制在不同

的专业管线图上。

7.4.2 一般工程项目的分幅与编号,通常要求与原有地形图一致,即采用本规范 5.1.6

条的规定;单一的管线测量项目,通常是以表示管线的连续性为主,也可采用现行设计图

幅。

7.4.3 本条要求对地下管线图的图式和要素分类代码,首先采用现行国家标准,对不足

部分,可采用相关专业的行业规定或惯用符号补充表示,并在项目技术报告书中予以说明。

7.4.5 综合管线图要求分层分色表示,主要是基于成图的需要和用户使用方便。

7.4.6 纸质管线图绘制技术要求的提出,是考虑到纸质管线图尚在应用,其应用现状与

纸质地形图相似。

7.5 地下管线信息系统

7.5.1 地下管线信息系统,是工程测量在信息管理领域的延伸。近年来,此类项目在国

内已逐步展开。本次修订将其纳入,并给出了一些原则性的规定,有待在今后的工程实践

中进一步总结和完善。

本章所指的地下管线信息系统,是基于数字地下管线图和相应的管线属性数据成果,

建立的一种区域性或专业性的独立系统。对已具有信息管理系统的行业或区域,可将本系

统作为完整的子系统纳入或链接到其信息库。

7.5.2、7.5.3 地下管线信息系统的建立,只能是一个基础的或基本的框架,其应用

领域将随着用户认识水平的不断提高和需求的不断增加,系统的服务功能还需要进一步的

扩展,如,管理方案和事故处理方案的制定,标准管网设备库和管线辅助设施的管理等。

7.5.4 为了使地下管线信息系统能够与其他信息管理系统相兼容,故应该使用统一的标

准编码与标识。对不足部分,应根据其编码规则结合行业的特点进行扩展和补充。

7.5.5 只有对地下管线信息系统进行不断的维护和更新,才能保持其现势性,也才能为

用户提供更精良的信息服务。

7.5.6 确保系统和数据安全,是系统的软、硬件进行更新或升级的前提条件。

8 施工测量

8.1 一般规定

8.1.1 本条是施工测量的适用范围,其中桥梁和隧道施工测量为新增内容。

8.1.3 施工控制网通常分为场区控制网和建筑物施工控制网,后者是在前者或勘察阶段

的控制网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对于规模较小的单体项目或当项目间无刚性联接时,可根据

实际情况,减少施工控制网的布网层次,直接布设建筑物施工控制网。

8.1.4 对勘察阶段控制网的充分利用,主要是基于全局和经济的考虑。投影到主施工高

程面的要求,主要是为了施工时对已知坐标和边长使用方便。

8.1.5 新建的场区施工控制网不同于原有控制网下的加密网,其性质是自由网。这里所

谓的自由网,主要是指控制网的平差计算要独立进行,不受上级控制网或起始数据的影响。

亦即,坐标系统是一致的或延续的,但其精度或自身精度是独立的。

要求利用原控制网的点组对新建的场区施工控制网进行定位。点组定位的含义,是指

定位后各点剩余误差的平方和 小。小规模场区控制网,可简化定位。

工程项目的施工区一般较小,为避免施工控制网的长度变形对施工放样的影响,可将

观测边长归算到测区的主施工高程面上,没有必要进行高斯投影。

8.2 场区控制测量

(I) 场区平面控制网

8.2.2 场区控制网的分级布设,不是逐级控制或加密的意思。即,一级和二级的关系只

有精度的高低之分,没有先后之分。具体作业时,要根据工程规模和工程需要选择合适的

精度等级。

为使新建的场区控制网与勘察阶段的控制网相协调,故本条规定场区控制网相对于勘

察阶段控制点的定位精度,不应大于 5cm。

8.2.3 控制网点位作为施工定位的依据,将在一定的时期内使用,只有这些点位标志完

好无损,才能确保定位测量的正确性。标石的埋设深度,应考虑埋至比较坚实的原状土或

冻土层下。由于埋设在设计回填范围内的控制点将无法保留,所以要求标石的埋设依场地

设计标高确定。

8.2.4 关于建筑方格网的建立说明如下:

1 由于一般性建筑物定位的点位中误差 m 点≤10mm,而点位误差则受场区控制点的起

算误差和放样误差的共同影响,即:

基于以上估算,确定了一级方格网的基本指标,二级方格网的基本指标是在此基础上,

作适当调整确定的。

2 布网法是目前较普遍采用的敷设建筑方格网的方法。其特点是一次整体布网,经统

一平差后求得各点的坐标 或是值,然后改正至设计坐标位置。规模较大的网,增测对角

线有利于提高网的强度和加强检核。

轴线法的特点,是先测设控制轴线(相当于较高一级的施工控制),再将方格网分割成

几个大矩形。规范规定轴交角的观测精度为 2.5″,其目的是为了减小整个网形的扭曲。

3 方格网水平角观测相对勘察阶段的控制网,其测回数略有增加,观测限差提高一个

级别。

4 为了确保点位归化的正确性,要求对方格网的角度和边长进行复测检查。复测检查

的偏差限值,分别取其相应等级的测角中误差和边长中误差的 2 倍。

8.2.5 基于施工项目对场区控制网的要求和方格网的基本精度指标,从保证相邻 弱点

精度出发,规范给出了场区导线网的基本要求,其主要指标和本规范 3.3节要求是一致的。

8.2.6 三角形网的技术指标,是基于相邻 弱点的点位中误差为 10mm(施工要求)提出的。

以二级三角形网为例,其边长为 200m, 弱边长相对中误差为 l/20000。根据(70)式,其

测角中误差为:

8.2.7 GPS 场区控制网边长和边长相对中误差指标与三角形网相同。但对边长较短的控

制网,应注意观测方法,否则相对精度难以满足要求。

(Ⅱ) 场区高程控制网

8.2.10 在通常的施工放样中,要求工业场地和城镇拟建区场地平整、建筑物基坑、排

水沟、下水管道等的竖向相对误差不应大于±10mm。因此,要求场区的高程控制网不低于

三等水准测量精度。

8.3 工业与民用建筑施工测量

(Ⅰ) 建筑物施工控制网

8.3.2 建筑物施工平面控制网是建筑物施工放样的基本控制。其主要技术指标应依据建

筑设计的施工限差,建筑物的分布、结构、高度和机械设备传动的连接方式、生产工艺的

连续程度等情况推算出测设精度指标。

建筑限差,是施工点位相对纵横轴线偏离值的限值。在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工程施工

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 50300 及各专业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 50202~GB 50209 等规范

中,对建筑施工限差,均作了明确的规定。其中,对地脚螺栓中心线允许偏差△限=±5mm

的精度要求 高。故,建筑物(或工业厂房)控制网的精度按此限差进行推算。

取限差的 1/2 作为地脚螺栓纵向和横向位移的中误差 m 为 2.5mm。

按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04 第 4.2.6 条规定,预埋地

脚螺栓的安装允许偏差△安=±2mm(对定位线而言),取限差的 1/2 作为地脚螺栓安装中误

差 m 安=lmm。

通常取定位线放样中误差 m 放=1.5mm,则可根据(71)式推导出控制线(两相对控制点

的连线)的中误差 m 控=1.73mm。

若控制线纵向误差(相邻两列线间的长度误差)和横向误差(相邻两行线间的偏移误差)

都应等于或小于控制线的测量误差,即:

就工业厂房而论,其特点是:行线之间的间距一般为 6~24m,列线间距为 18~48m,

列线跨距大于行线跨距。若列线跨数多,其控制线就长,建筑物控制的精度就应高。

(72)式是 1 个列线跨数(单跨)的情形。当列线跨数为 n 时,

通常工业厂房的列线间距为 18~48m 取 Si=30m,跨数为 1~5 跨取 n=3,则相对中误

差为 1/30000;建筑物控制网的测角中误差为:

根据以上推算结果,确定了一级建筑物施工控制网主要技术指标,取边长相对中误差

和测角中误差的 2 倍作为二级网的主要技术指标值。

8.3.3 建筑物施工控制网水平角观测的测回数,是根据本规范 8.3.2 条算出不同列线

跨数的测角中误差如表 15,并取用 2.5″、3.5″、4.0″、5″、10″作为区间,规定

出相应的测回数。

8.3.4 根据施工测量的工序,建筑物的围护结构封闭前,将外部控制转移至内部,以便

日后内部继续施工的需要。其引测时规定的投点误差,一般都能做到。

8.3.5 本次修订将建筑物高程控制的精度,明确为不低于四等,主要是基于建筑规模的

大小、建筑结构的复杂程度和建筑物的高度等因素综合确定的。

(Ⅱ) 建筑物施工放样

8.3.7 施工放样应具备的资料,是施工测量部门经过历年实践总结出来的,是施工测量

人员应具备的基本资料。

8.3.8 复测校核施工控制点的目的,是为了防止和避免点位变化给施工放样带来错误。

8.3.9 有关各工序间中心线测设的作法和注意事项,是根据施工测量部门的经验总结出

来的。

8.3.10 在建筑物外围建立线板或轴线控制桩的目的,一是便利施工,二是容易保存。

建筑物的控制轴线一般包括:建筑物的外廓轴线,伸缩缝、沉降缝两侧轴线,电梯间、

楼梯间两侧轴线,单元、施工流水段分界轴线等。

8.3.11 关于建筑物施工放样说明如下:

1 建筑物施工放样允许偏差值的规定,是依据建筑工程各专业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 50202~GB 50209 等的施工要求限差,取其 0.4 倍作为测量放样的允许偏差,较《93

规范》按测量元素(角度和距离)确定放样的技术要求有所改进。

对采用 0.4 倍的施工限差作为测量允许偏差,推论如下:

设总误差由两个独立的单因素误差组成,则中误差的关系为:

按施工测量的习惯做法,采用 k=0.2 时误差的比例关系比较适中,可将测量误差对

放样误差的影响限定在一个较小的合理范围,即

2 施工层的标高传递较差,是按每层的标高允许偏差确定的。

8.3.12 结构安装测量的精度,是根据国标建筑工程各专业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和施工

测量部门所提供的数据确定的,并经历年来实践验证是可行的(参见本规范8.3.2条文说明)。

8.3.13 设备安装测量,主要指大型设备的整体安装测量。以校核和测定设备基础中心

线和基础标高为主要测量内容。

8.4 水工建筑物施工测量

8.4.1 施工平面控制网是施工放样的基础,对施工平面控制网的建立说明如下:

1 根据多年施工测量的实践,不同规模的工程,应该采用不同等级的施工控制网做到

经济合理。

2 由于水工建筑物控制网往往受地形约束较大,一级网点往往离建筑物轴线较远,通

常须用高精度导线或交会法加密,这样可使首级网点受地形制约较小些,有可能选出图形

好、精度高的网形。因此,本规范提出,施工平面控制网宜按两级布设。

3 对施工控制网,由于平均边长较本规范第 3 章相应缩短,而其控制点的相邻点位中

误差要求不应大于 10mm。根据这些条件,对测角或测距精度需要进行专门估算,其基本方

法与本规范第 3 章相同。

大型的、有特殊要求的水工建筑物施工项目,其通常以点位中误差作为平面控制网的精

度衡量指标,其首级网的点位中误差一般规定为 5~10mm。也同时提倡布设一个级别的全面

网并进行整体平差。为了防止布网梯级过多,导致 末一级的点位中误差不能满足施工需要,

故提出" 末级平面控制点相对于起始点或首级网点的点位巾误差不应大于10mm"的要求。

8.4.2 首级高程控制网的等级选择,是根据水利枢纽工程的特点、坝体的类型和工程规

模确定的。精度指标是根据水利部门长期的施工经验确定的。

8.4.3 由于水利工程建设周期较长,所以规定对施工控制网应定期复测,以确定控制点

的变化情况,保证各阶段测量成果正确、可靠。

8.4.4 关于填筑及混凝土建筑物轮廓点放样测量的允许偏差。其是参照国家现行标准《水

电水利工程施工测量规范》DL/T 5173 对本规范相关内容进行修订的,将《93 规范》的原

点位中误差指标改为允许偏差值,并对个别指标做了适当调整。

8.4.6 水工建筑物附属设施的安装测量偏差,是参照国家现行标准《水电水利工程施下

测量规范》DL/T 5173 和《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测量规范》SL52 制定的。

8.5 桥梁施工测量

(Ⅰ) 桥梁控制测量

8.5.1 桥梁控制精度要求与桥梁长度和墩问 大跨距有关。根据桥梁施工单位的经验统

计,一般对于跨越宽度大于 500m 的桥梁,需要建立桥梁施工专用控制网;对于 500m 以下

跨越宽度的桥梁,当勘察阶段控制网的相对中误差不低于 1:20000 时,即可利用原有等级

控制点,但必须经过复测方能作为桥梁施工控制点使用。

8.5.2 桥梁平面和高程测量控制网等级的选取,是参照国家现行标准《新建铁路工程测

量规范》TB 10101 和《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 041 中桥梁施工测量的有关规定,并

结合本规范第 3 章的基本技术指标确定的。

公路桥梁施工,一般要求桥墩中心线在桥轴线方向上的测量点位中误差不应大于 15mm。

铁路桥梁施工,一般要求主桥轴线长度测量中误差不应大于 10mm。

对于大桥、特大桥,在完成控制网的图上设计及精度、可靠性估算后,顾及经济实用

因素,对其精度等级可作适当调整。

8.5.5 由于桥梁施工周期较长,施工环境比较复杂,控制点位有可能发生位移,因此,

定期检测是必要的。

(Ⅱ) 桥梁施工放样

8.5.6 采用极坐标法、交会法放样平面位置和水准测量方法放样高程,是较常用的放样

方法。具体作业时,在满足放样精度要求的前提下,也可以灵活采用其他作业方法。

8.5.7~8.5.9 采用桥梁施工允许偏差的 0.4 倍(见 8.3.11 条说明),作为桥梁施

丁测量的精度指标。表 17 是根据国家现行标准《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 041 和《公

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J 071 统计出的桥梁施工允许偏差。

8.6 隧道施工测量

8.6.1 隧道控制网的设计,是隧道施工测量前期工作的重要内容,其主要包括洞外、洞

内控制网的网形设计、贯通误差分析和精度估算,并根据所使用的仪器设备制定作业方案。

8.6.2 国内有关隧道施工测量的横向贯通误差和高程贯通误差统计见表 18 及表 19:

从统计表中可以看出,不同规范对贯通误差的要求既有共同性,也有差异性。本规范

表 8.6.2 中所选取的精度指标,主要基于两方面考虑:其一是因为贯通误差是隧道施工

的一项关键指标,所以本规范在选取贯通误差限差时,稍趋严格一点。其二,经过统计资

料及长期实践证明,满足规范要求不会给测量工作带来很大的困难,随着 GPS 接收机、全

站仪在隧道施工中的广泛应用和高精度陀螺经纬仪的使用,达到此限差是不困难的。

8.6.3 关于隧道控制测量对贯通中误差影响值的确定:

由于隧道的纵向贯通误差,对隧道工程本身的影响不大,而横向贯通误差的影响将比

较显著,故以下仅讨论对横向贯通误差的影响。

1 平面控制测量总误差对横向贯通中误差的影响主要由四个方面引起,即洞外控制测

量的误差、洞内相向开挖两端支导线测量的误差、竖井联系测量的误差。将该四项误差按

等影响考虑,则:

2 无竖井时,为了与第1款保持一致,且洞外的观测条件较好,这里对m外仍取 总m41

则洞内控制测量在贯通面上的影响为:

8.6.4~8.6.6 隧道平面和高程测量控制网等级的选取,是参照铁路、公路、水利等

行业标准中关于隧道测量的有关规定,并结合本规范 3、4章的基本技术指标确定的。

对于大中型隧道工程,还需进行贯通中误差的估算,使其满足规范表 8.6.3 的要求。

本规范不要求洞内高程控制测量的等级与洞外相一致,在满足贯通高程中误差的基础

上,洞内、洞外的高程精度可适当调剂。

8.6.7 隧道洞外平面控制测量宜布设成自由网,因为自由网能很好的保持控制网的图形

结构与精度,不至于因起算点的误差导致控制网变形。

8.6.8 关于隧道洞内平面控制网的建立:

1 由于受到隧道形状和空间的限制,洞内的平面控制网,只能以导线的形式进行布设,

对于短隧道,可布设单一的直伸长边导线。对于较长隧道可布设成狭长多环导线。狭长多

环导线有多种布网形式,其中洞内多边形导线一般应用较多。

2 导线边长在直线段不宜短于 200m,是基于仪器和前、后视觇标的对中误差对测角精

度的影响不大于 1/2 的测角中误差推算而得的;导线边长在曲线段不宜短于 70m,是基于

线路设计规范中的 小曲线半径、隧道施工断面宽度及导线边距洞壁不小于 0.2m 等参数

估算而得。在实际作业时,应根据隧道的设计文件、施工方法、洞内环境及采用的测量设

备,按实际条件布设尽可能长的导线边。

3 双线隧道通过横洞将导线连成闭合环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加强检核,是否参与网的

整体平差视具体情况而定。

4 气压施工的目的,是通过加压防止渗水和塌方。由于气压变化较大,必须对观测距

离进行气压改正。

8.6.10 由于洞内的坐标系统、高程系统必须与洞外一致,因而要进行洞内、洞外的联

系测量。联系测量的目的,是为厂获得洞内导线的起算坐标、方位和高程。竖井联系测量

只是洞内、洞外联系测量的一个途径。随着测绘技术和仪器设备的发展,竖井联系测量有

较多的方法可供选择,无论采用哪种方法,都应满足 8.6.3 条中隧道贯通对竖井联系测

量的基本精度要求。

8.6.11 隧道的施工中线,主要是用于指导隧道开挖和衬砌放样。

8.6.12 在隧道掘进过程中,由于施工爆破、岩层或土体应力的变化等原因,可能会使

控制点产生位移,所以要定期进行复测。

8.6.13 隧道贯通后,应及时测定贯通误差,包括:横向贯通误差、纵向贯通误差、高

程贯通误差及贯通总误差,并对 终的贯通结果和估算的贯通误差进行对比分析,总结经

验,以便指导日后的隧道测量工作。

关于隧道中线的调整,应在未衬砌地段(调线地段)进行调整。调线地段的开挖初砌,

均应按调整后的中线和高程进行放样。

8.6.14 由于隧道内可能出现瓦斯气体,所以常规的电子测量仪器是不能使用的,必须

使用防爆型测量仪器,并采取安全可靠的有效防护措施。必要时,须要求瓦斯监测员一同

前往配合作业。

9 竣工总图的编绘与实测

9.1 一般规定

9.1.1~9.1.3 竣丁总图与一般的地形图不完全相同,主要是为了反映设计和施工的

实际情况,是以编绘为主。当编绘资料不全时,需要实测补充或全面实测。为了使实测竣

工总图能与原设计图相协调,因此,其坐标系统、高程基准、测图比例尺、图例符号等,

应与施工设计图相同。

采用数字竣工图要求的提出,主要是考虑到设计、施工图多数采用数字图形式,也是

考虑到用户对竣丁总图的方便使用和将来的补充完善。

9.2 竣工总图的编绘

9.2.1、9.2.2 完整充分的收集、整理已有的设计、施了和验收资料,是编绘竣下总图

的首要任务。与实地的对照检查,是为确定资料的完整性、正确性和需要实测补充的范围。

9.2.3 由于竣千总图基本上是一种设计图的再现,因此,图的编制内容及深度也基本上

和设计图一致,本条是竣工总图编制的基本原则。

9.2.4 本次修订对竣千总图的绘制,按三种情况进行分类。即,简单项目,只绘制一张

总图;复杂项目,除绘制总图外,还应绘制给水排水管道专业图、动力工艺管道专业图、

电力及通信线路专业图等;较复杂项目,除绘制总图外,可将相关专业图合并绘制成综合

管线图。

本条是简单项日竣工总图的绘制要求,是根据历年来的编绘经验确定的。

9.2.5 给水管道的各种水处理设施,主要包括:水源井、泵房、水塔、水池、消防设施

等;地上、地下各种管径的给水管线及其附属设备,主要包括:检查井、水封井、水表、

各种阀门等。

9.2.6 动力管道主要包括:热力管道、煤气管道等;工艺管道主要包括:输送各种化学

液体、气体的管道;管道的构筑物主要包括:地沟、支架、各种阀门,涨缩圈以及锅炉房、

烟囱、煤场等。

9.2.7 电力及通信线路主要包括:地上、地下敷设的电力电信线和电缆。地上敷设方式

包括:塔杆架设、沿建(构)筑物架设、多层管桥架设等;地下敷设方式包括直埋、地沟、

管沟、管块等。

9.2.8 综合管线图是对地上、地下各种专业管线在同一图中进行综合表示。当管道密集

处及交叉处在平面图上无法清楚表示其相互关系时,可采用剖面图表示,必要时,也可以

采用立体图表示。总之,以清晰表示为原则。

9.3 竣工总图的实测

9.3.1~9.3.5 当竣工总图无法编绘时,应采用实测的方法进行。本节给出了竣工总

图实测的基本原则和主要技术要求。

10 变形监测

10.1 一般规定

10.1.1 本章是为了满足工程建设领域对变形监测的需要而编制的。修订时,增加了一

些新的测量方法和物理的监测方法,也将《93 规范》中变形测量一词引伸为变形监测。

为了对监测体的变形情况有更全面准确的把握,使监测数据基本能反映监测体变化的

真实情况,反映变形量(位移量和沉降量的统称)与相关变形因子间的物理关系或统计关系,

找出监测体的变形规律,合理地解释监测体的各种变化现象,比较准确地评价监测体的安

全态势,并提供较为准确的分析预报,是变形监测的目的。

10.1.2 建(构)筑物在施工期和运营期的变形监测,是建设项目的一个必要环节,能及

时地为项目的施工安全和运营安全提供监测预报。因此,对重要的建(构)筑物,要求在项

目的设计阶段对变形监测的内容、范围和必要监测设施的位置做出统筹安排,也应由监测

单位制定详细的监测方案。

初始状态的观测数据,是指监测体未受任何变形影响因子作用或变形影响因子没有发

生变化的原始状态的观测值。该状态是首次变形观测的理想时机,但实际作业时,由于受

各种条件的限制较难把握,因此,首次观测的时间,应选择尽量达到或接近监测体的初始

状态,以便获取监测体变形全过程的数据。变形影响因子,是对变形影响因素的细化,它

是导致监测体产生变形的主要原因,也是变形分析的主要参数。

10.1.3 关于变形监测的等级划分及精度要求:

1 变形监测的精度等级,是按变形观测点的水平位移点位中误差、垂直位移的高程中

误差或相邻变形观测点的高差中误差的大小来划分的。它是根据我国变形监测的经验,并

参考国外规范有关变形监测的内容确定的。其中,相邻点高差中误差指标,是为了适合一

些只要求相对沉降量的监测项目而规定的。

2 变形监测分为四个精度等级,一等适用于高精度变形监测项目,二、三等适用于中

等精度变形监测项目,四等适用于低精度的变形监测项目。

变形监测的精度指标值,是综合了设计和相关施工规范已确定了的允许变形量的 1/20

作为测量精度值,这样,在允许变形范围之内,可确保建(构)筑物安全使用,且每个周期

的观测值能反映监测体的变形情况。

3 重大地下工程,是指开挖面较大、地质条件复杂和环境变形敏感的地下工程,其他

则为一般地下工程。

10.1.4 变形监测点的分类,是按照变形监测精度要求高的特点,以及标志的作用和要

求不同确定的,本规范将其分为三种:

1 基准点是变形监测的基准,点位要具有更高的稳定性,且须建立在变形区以外的稳

定区域。其平面控制点位,一般要有强制归心装置。

2 工作基点是作为高程和坐标的传递点使用,在观测期间要求稳定不变。其平面控制

点位,也要具有强制归心装置。

3 变形观测点,直接埋设在能反映监测体变形特征的部位或监测断面两侧。要求结构

合理、设置牢固、外形美观、观测方便且不影响监测体的外观和使用。

监测断面,是根据监测体的基础地质条件、建筑结构的复杂程度和对监测体安全所起

作用的重要性进行划分的。

10.1.5 监测基准网布设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建立变形监测的基准体系。复测的目的,

是为了检验基准点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基准体系的建立,是确定监测体变形量大小的依据。但由于自然条件的变化,人为破

坏等原因,不可避免地有个别点位会发生变化,为了验证基准网点的稳定性,对其进行定

期复测是必要的,复测时间间隔的长短,要根据点位稳定程度或自然条件的变化情况来确

定。

10.1.6 变形监测网的布设,是为了直接获取监测体的变形量。变形监测周期,应根据

监测体的特性、变形速率、变形影响因子的变化和观测精度等综合确定。当监测体的变形

受多因子影响时,以其作用 短的周期为监测周期。

监测周期并非一成不变,作业过程中要依据监测体变形量的变化情况适当调整,以确

保监测结果和监测预报的适时准确。

通常,当 后的三个较长监测周期的变形量小于观测精度时,可视监测体为稳定状态。

10.1.7 本条是各期变形监测的作业原则,主要为了将观测中的系统误差减到 小,从

而达到保障监测精度的目的。

10.1.10 变形监测的目的是及时掌握监测体的变形情况,确保监测体在施丁或运营期间

安全,并提供准确的安全预报。所以,一旦观测成果出现本条所指的 3 种异常情形,要求

即刻通知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及时采取相应措施,防止工程事故发生。

常见的建(构)筑物的地基变形允许值,参考表 20。其他类型的监测项目的变形允许值,

可参考相关的设计规范,或由设计部门确定。变形监测的变形量预警值,通常取允许变形

值的 75%。

10.2 水平位移监测基准网

10.2.1 三角形网是变形监测基准网常用的布网形式,其图形强度、可靠性和观测精度

都较高,可满足各种精度的变形监测对基准网的要求。GPS 定位技术在变形监测基准网的建

立中,正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导线网以其布网形式灵活见长,但其检核条件较少,

常用于困难条件下低等级监测基准网的建立。视准轴线是 简单的监测基准网,但须在轴

线上或轴线两端设立检核点。

10.2.2 水平位移监测基准网的布设:

1 由于变形监测是以单纯测定监测体的变形量为目的,因此,采用独立坐标系统即可

满足要求。

2 由于变形监测区域面积一般较小,采用一次布网形式,其点位精度比较均匀,有利

于保证基准网的布网精度。

3 将狭长形建筑物的主轴线或其平行线纳入网内,是监测基准网布网的典型做法。

4 大型工程布网时,应充分顾及网的精度、可靠性和灵敏度等指标的规定为新增内容,

主要是基于大型工程监测精度要求较高、内容较多、监测周期较长的考虑。

10.2.3 由于监测基准网的边长较短,观测精度和点位的稳定性要求较高,采用有强制

归心装置的观测墩是较为普遍的做法。

10.2.4 水平位移监测基准网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

1 相邻基准点的点位中误差,是制定相关技术指标的依据。它也和表 10.1.3 中变

形观测点的点位中误差系列数值相同。但变形观测点的点位中误差,是指相对于邻近基准

点而言;而基准点的点位中误差,是相对相邻基准点而言。

理论上,监测基准网的精度应采用高于或等于监测网的精度,但如果提高监测基准网

点的精度,无疑会给高精度观测带来困难,加大工程成本。故,采用相同的点位中误差系

列数值。换句话说,监测基准网的点位精度和监测点的点位精度要求是相同的。

2 关于水平位移变形监测基准网的规格。

为了让变形监测的精度等级(水平位移)一、二、三、四等和工程控制网的精度等级系

列一、二、二、四等相匹配或相一致,仍然取 0.7″、1.0″、1.8″和 2.5″作为相应

等级的测角精度序列,取 l/300000、1/200000、1/100000 和 1/80000 作为相应等级的

测边相对巾误差精度序列,取 12、9、6、4 测回作为相应等级的测回数序列,取 1.5mm、3.Omm、

6mm 和 12mm 作为相应等级的点位中误差的精度序列。

根据纵横向误差计算点位中误差的公式:

可推算出监测基准网相应等级的平均边长,如表 21。

要说明的是,相应等级监测网的平均边长是保证点位中误差的一个基本指标。布网时,

监测网的平均边长可以缩短,但不能超过该指标,否则点位中误差将无法满足。平均边长

指标也可以理解为相应等级监测网平均边长的限值。以四等网为例,其平均边长 多可以

放长至 600m,反之点位中误差将达不到 12.Omm 的监测精度要求。

3 关于水平角观测测回数。

对于测角中误差为 1.8″和 2.5″的水平位移监测基准网的测回数,采用相应等级工

程控制网的传统要求,见本规范第 3 章。

对于测角中误差为 0.7″和 1.0″的水平位移监测基准网的测回数,分别规定为 12

测回和 9 测回(1″级仪器),主要是由于变形监测网边长较短,目标成像清晰,加之采用强

制对中装置,根据理论分析并结合工程测量部门长期的变形监测基准网的观测经验,制定

出相应等级的测回数。其较《93 规范》的测回数有所减少,例如一等网的观测,规定为采

用 1″级仪器,测角中误差为 0.7″时,测回数为 12 测回。工程实践也证明,测回数在 12

测回以上时,测回数的增加,对测角精度的影响很小。

另外,在国家大地测量中,测角中误差为 0.7″时,将 1″级仪器的测回数规定为:

三角网 2l 测回,导线网 15 测回;本次修订将监测基准网的测回数规定为 12 测回,其较国

家导线测量的测回数 15 略少。

测角中误差为 1.0″时,在国家大地测量中,将 1″级仪器的测回数规定为:三角网

15 测回,导线网 10 测回;在本规范第 3 章中,将 1″级仪器的测回数规定为 12 测回。本

次修订将监测基准网的测回数规定为 9 测回,其与国家导线测量的测回数 10 接近,较《93

规范》的测回数降低一个级别。

注:测回数,是按全组合法折算成方向法的测回数。

4 当水平位移监测基准网设计成 GPS 网时,须满足表 10.2.4 中相应等级的相邻基

准点的点位中误差的精度要求,基准网边长的设计须和观测精度相匹配。

10.2.6 对于三、四等监测基准网,采用与本规范第 3 章相同的电磁波测距精度系列,

即 5mm 级仪器和 10mm 级仪器,补充了一、二等监测基准网的 lmm 级和 2mm 级仪器的测距精

度系列。考虑到监测基准网的精度较高,对测回数作了适当调整。

10.2.7 三等以上的 GPS 监测基准网,只有采用精密星历进行数据处理,才能满足相应

的精度要求。

10.3 垂直位移监测基准网

10.3.2 本条给出了不同类型基准点的埋设要求,作业时,可根据工程的类型、监测周

期的长短和监测网精度的高低合理选择。

10.3.3 关于垂直位移监测基准网的主要技术要求:

1 相邻基准点的高差中误差,是制定相关技术指标的依据。它也是和表 10.1.3 中

变形观测点的高程中误差系列数值相同。但变形观测点的高程中误差,是指相对于邻近基

准点而言,它与相邻基准点的高差中误差概念不同。

2 每站高差中误差,采用本规范传统的系列数值,经多年的工程实践证明是合理可行

的,其保证了各级监测网的观测精度。

3 取水准观测的往返较差或环线闭合差为每站高差中误差的 2 n 倍,取检测已测高

差较差为每站高差中误差的 2 n2 石倍,作为各自的限值,其中 n 为站数。

10.3.4 水准观测的主要技术要求,是参考了现行国家标准《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

范》GB 12897、《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GB 12898 和本规范 4.2 节水准测量的相关

要求制定的。

10.4 基本监测方法与技术要求

10.4.1 本条列出了不同监测类别的变形监测方法。具体应用时,要根据监测项目的特

点、精度要求、变形速率以及监测体的安全性等指标,综合选用。本次修订增加了一些新

的观测方法和物理的监测方法。

10.4.2、10.4.3 三角形网、交会法、极坐标法,是水平位移观测常采用的方法。

10.4.4 视准线法主要用于单一方向水平位移测量,本条给出了作业的具体要求。

10.4.5 引张线法适用于单一方向水平位移测量,对其主要构成和要求说明如下:

1 引张线分为有浮托的引张线和无浮托的引张线。它由端点装置、测点装置、测线及

保护管等组成。固定端装置包括定位卡、固定栓;加力端包括定位卡、滑轮和重锤等。要

求对所有金属材料做防锈处理,或重要部件如 V 型槽、滑轮等要求采用不锈钢材制作。

2 有浮托的引张线的测点装置包括水箱、浮船、读数尺及测点保护箱;无浮托的引张

线则无水箱、浮船。

3 测线一般采用 0.8~1.2mm 的不锈钢丝。测线越长,所需拉力越大,所选钢丝的

极限拉力应为所需拉力的 2 倍以上。40~80kg 的拉力,适用于 200~600m 长度的引张线。

10.4.6 正、倒垂线法,是大坝水平位移观测行之有效的方法。该方法也可在高层建筑

物的主体挠度观测中采用。对正倒垂线的主要构成和要求分别说明如下:

1 正垂线由悬线装置、不锈钢丝或不锈因瓦丝、带止动叶片的重锤、阻尼箱、防锈抗

冻液体、观测墩、强制对中基座、安全保护观测室等组成。

悬挂点应考虑换线及调整方便且必须保证换线前后位置不变;观测墩宜采用带有强制

对中底盘的钢筋混凝土墩,必要时可建观测室加以保护;不锈钢丝或不锈因瓦丝的极限拉

力应大于重锤重量的 2 倍;在竖井、野外等易受风影响的地方,应设置直径大于 l00mm 的

防风管。

重锤重量一般按(85)式确定:

W>20(1+0.02L) (85)

式中 W——重锤重量(kg);

L——测线长度(m)。

2 倒垂线由固定锚块、无缝钢管保护管、不锈钢丝或不锈因瓦丝、浮体组(浮筒)、防

锈抗冻液体(变压油)、观测墩、强制对中基座、安全保护观测室等组成。

钻孔保护管宜用经防锈处理的无缝钢管,壁厚宜在 6.5~8mm,内径大于 l00mm;观测

墩宜采用带有强制对中底盘的钢筋混凝土墩,必要时可建观测室加以保护;不锈钢丝或不

锈因瓦丝的极限拉力应大于浮子浮力的 3 倍。

浮体组宜采用恒定浮力式,也可是非恒定浮力式。浮子的浮力一般按(86)式确定:

P>200(1+0.01L) (86)

式中 P——重锤重量(N);

L——测线长度(m)。

10.4.7 激光测量技术,在变形监测项目中有所应用。基于安全的考虑,要求在光路附

近设立安全警示标志。

10.4.9 本条给出了静力水准测量作业的具体要求,为新增加内容。取表 l0.3.3 中水

准观测每站高差中误差系列数值的 2 倍,作为静力水准两次观测高差较差的限值。取表

10.3.3 中水准观测的往返较差、附合或环线闭合差,作为静力水准观测的环线及附合路

线的闭合差。静力水准测量仪器的种类比较多,作业时应严格按照仪器的操作手册进行测

量。

10.4.10 电磁波测距三角高程测量,可用于较低精度(三、四等)的垂直位移监测。

10.4.11 本条给出了主体倾斜和挠度观测的常用方法和计算公式。对其中电垂直梁法说

明如下:

1 电垂直梁法的设备是由安装在被监测物体上的专用支架(加工)、专用电垂直梁倾斜

仪传感器、专用电缆、读数仪等组成。

2 安装电垂直梁倾斜仪传感器的支架时,应注意仪器测程的有效性。

3 用专用电垂直梁倾斜仪传感器直接测量被监测物体的相对转角时,应根据结构的几

何尺寸换算出被监测部位的位移量。

4 电垂直梁法观测的技术要求,可按产品手册进行。

10.4.12 裂缝观测主要是测定监测体上裂缝的位置和裂缝的走向、长度、宽度及其变化

情况,其是变形监测的重要手段之一。裂缝的变化情况,可局部反映监测体的稳定性或治

理的效果。裂缝观测要细心进行,尽量减少不规范量测所带来的影响。

10.4.13 自动跟踪测量全站仪是全站仪系列中的高端产品,在大型工程中已得到较为广

泛的应用。反射片通常用于较短的距离测量,其精度可满足普通精度的变形监测的需要。

鉴于变形监测的重要性,要求数据通信稳定、可靠,故数据电缆以光缆或专用电缆为宜。

10.4.14 摄影测量,是变形监测较常使用的方法之一,无论是对单体建筑物的变形监测,

还是较大面积的山体滑坡监测,都有所应用。为了使用方便,修订增加编写了摄影测量的

主要技术要求,其他相关规定,参见现行国家标准《工程摄影测量规范》GB 50167。

10.4.15 卫星实时定位(GPS-RTK)技术,主要适用于变形量大、需要连续监测、适时处

理数据、即时预报的监测项目。

10.4.16 应力、应变监测是属于物理的监测方法,为规范新增内容。本条给出了应力、

应变传感器的必要性能、检验要求和埋设规定。

10.5 工业与民用建筑变形监测

10.5.1 本条给出了工业与民用建筑在施工和运营期间对建筑场地、建筑基坑、建筑主

体进行变形监测的主要内容。

10.5.2 拟建建筑场地的沉降观测,主要是为了确定建筑场地的稳定性。通常采用水准

测量的方法,确定地面沉陷、地面裂缝或场地滑坡等的稳定性。

10.5.3 基坑支护结构的安全,是建筑物基础施丁的重要保证。基坑的变形监测,具体

反映了基坑支护结构的变化情况,并为其安全使用提供准确的预报。

根据经验,通常将基坑开挖深度的 4‰,作为基坑顶部侧向位移的施工监测预警值。监

测精度通常采用二、三等。

10.5.4 由于地面大量卸载,原来的土体平衡被打破,基坑的回弹量较大,故会发生基

坑底面的"爆底"或"鼓底"现象。所以,基坑的回弹对重要建(构)筑物的影响不容忽视。

对基坑回弹观测,目前认识较统一,即测定大型深埋基础在地基土卸载后相对于开挖前基

坑内外影响范围内的回弹量。本条给出了回弹观测的具体规定。

10.5.5 地基土分层观测,就是测定高层或大型建筑物地基内部各分层土的沉降量、沉

降速率以及有效压缩层的厚度。

观测标志的埋设深度, 深应超过地基土的理论压缩层厚度(根据工程地质资料确定),

否则将失去土的分层沉降观测的意义。

10.5.6 地下水位的变化,也是影响建筑物沉降变化的重要因素。故,对地下水位变化

比较频繁的地区或受季节、周边环境(江、河等)水位变化影响较大的地区,要进行地下水

位监测。本条为新增内容。

当地下水位的变化,成为影响建筑物沉降的主要因素时(如基坑降水或潮汐),要及时

根据地下水位的变化调整沉降观测周期。

10.5.8 关于建(构)筑物的沉降观测周期和终止观测的沉降稳定指标:

1 建(构)筑物沉降观测的时间长短,以全面反映整个沉降过程为宜。

2 对于建(构)筑物沉降观测,广大作业人员和建设单位,都希望规范能给出一个恰当

的终止观测的稳定指标值。

经规范组调研,不同地域的指标有所差异,基本上在 0.01~0.04mm/日之间。为稳

妥,规范修订采用相对较严的 0.02mm/日,作为统一的终止观测稳定指标值。

3 修订增加建筑物封顶后每 3个月观测一次并持续观测一年的要求,主要是考虑多数

建筑物在封顶后一年大多都可进行竣工验收且建筑物的沉降趋于稳定(日沉降速率小于

0.02mm/日)。

10.5.9 建(构)筑物的主体倾斜观测,是指测定其顶部和相应底部观测点的相对偏移值。

本条给出了采用水平位移观测方法测定建(构)筑物主体倾斜的具体规定。当建(构)筑物整

体刚度较好时,也可采用基础差异沉降推算主体倾斜的方法,参见本规范 10.4.11 条的

相关规定。

10.5.11 日照变形量与日照强度和建筑的类型、结构及材料相关,周期性变化较为显著,

对建筑结构的抗弯、抗扭、抗拉性能均有一定影响。因此,应对特殊需要的建(构)筑物进

行日照变形观测。本条给出了日照变形观测的具体要求。

10.6 水工建筑物变形监测

10.6.1 本条给出了水工建筑物的开挖场地、围堰、坝体、涵闸、船闸和库首区、库区,

在施工和运营期间的主要监测内容。

本规范将工矿企业的灰坝、尾矿坝等也归在此类(见本规范 10.6.6 条),监测内容可

参照选取、监测精度可适当放宽。

就水工建筑物的变形监测而言,本规范提倡采用自动化监测手段。目前,在国内多个

大型水工建筑物的施工和运营中都有所采用且效果良好。但对一些关键部位的自动化监测

设施,在应用初期,有必要采用与人工测读同步进行的方法,以便得到完整、准确、可靠

的监测数据。

10.6.2 施工期变形监测是为保证施工安全而进行的阶段性变形监测。监测内容和监测

精度是参照国家现行标准《水电水利工程施工测量规范》DL/T 5173 和《水利水电工程施

工测量规范》SL52—93 对本规范相关内容进行修订的,并对个别指标做了适当调整。

10.6.3 混凝土水坝变形监测的精度要求,是在《93 规范》的基础上,参照国家现行标

准《混凝土坝安全监测技术规范》DL/T 5178 综合制定的,并增加了挠度观测的精度要求。

10.6.4 本条是水坝变形观测点布设的基本要求,监测断面及观测点的布置,宜遵循少

而精的原则。

10.6.5 水坝的变形监测周期,是根据我国大坝施工和大坝安全监测的长期实践经验制

定的。

本条对《93 规范》的相关内容作了细化处理,可操作性更强。

在第 4 款中所列几种情况,是大坝变形的 敏感时期,要求增加观测次数,以取得完

整有效的分析数据,也可对主体工程设计作进一步验证。

10.6.6 由于灰坝、尾矿坝是用来集中堆放工业废渣、废料等污染物的,虽然规模不大,

但其对环境的危害性较大,故提出要对坝体的安全性进行监测。变形监测可参照水坝的主

要技术要求放宽执行。

10.6.7 堤坝工程属土坝或夹防渗心墙,变形监测的精度要求一般相对较低。具体监测

精度可根据堤防工程的级别、堤形、设计要求和水文、气象、地形、地质等条件综合确定。

10.6.8 大型涵闸监测的精度指标,是参照混凝土坝变形监测的精度要求确定的。

10.6.9 库区地质缺陷、跨断裂及地震灾害的监测,是为确保水利枢纽工程安全运行而

进行的一项重要监测工作,主要是为了分析评价水库蓄水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和周围环境的

变化对水库运行的影响等,根据影响的程度将其分为重要监测项目和普通监测项目。本条

是库首区、库区地质缺陷、跨断裂及地震灾害监测的原则性规定。

10.7 地下工程变形监测

10.7.1 地下工程主要是指位于地下的大型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包括地下商场、地下

车库、地下仓库、地下车站及隧道等工程项目。

地下工程所处的环境条件与地面工程全然不同,由于自然地质现象的复杂性、多样性,

地下工程变形监测对于指导施工、修正设计和保证施工安全及营运安全等方面具有重要意

义。实践表明,如对地下建筑物和地下隧道的变形控制不力,将出现围岩迅速松弛,极易

发生冒顶塌方或地表有害下沉,并危及地表建(构)筑物的安全。

地下工程变形监测,一般分为施工阶段变形监测和运营阶段变形监测。本条按这两个

阶段分别给出了相关的监测项目和主要监测内容。

10.7.2 地下建(构)筑物和隧道的结构、基础变形,与其埋设深度、开挖跨度、围岩类

别、支护类型、施工方法等因素有关。由于水土压力的变化,势必要对地面的建(构)筑物

及地下的管线设施,造成影响。本条对相关的监测项目分别给出了不同的监测精度要求。

地下建(构)筑物的监测精度,通常较地面同类建(构)筑物提高一个监测精度等级。

隧道监测精度,主要是根据铁路、公路隧道设计和施工规范中初期支护相对位移允许

值,并结合隧道工程变形监测的特点综合确定的。

受影响的地面建(构)筑物的变形监测精度,是根据该建(构)筑物的重要性和变形的敏

感性来确定的。

10.7.3 地下工程变形监测周期与埋深、地质条件、环境条件、施工方法、变形量、变

形速率和监测点距开挖面的距离等因素有关。就不同监测体分别说明如下:

1 由于地下建(构)筑物的多样性和岩土工程条件的复杂性,因此,变形监测周期要根

据具体情况并配合施工进度确定。

2 常见的隧道施工方法有新奥法和盾构法两种,根据施工工艺的不同,分别给出了不

同的监测周期要求。

对于盾构法施工的隧道,由于隧道的管片衬砌支护和隧道掘进几乎同时进行,管片背

后的注浆也能及时的跟进,该施工工艺的整体安全性较好。因此,只需对不良地质构造、

断层和衬砌结构裂缝较多的隧道断面进行变形监测。

3 基坑开挖或基坑降水,会破坏周围建(构)筑物基础的土体平衡,因此要对相关建(构)

筑物进行变形监测,变形监测的周期要求与基坑的安全监测同步进行。

4 隧道的掘进,会对隧道上方的地面建(构)筑物造成影响,特别是采用新奥法掘进工

艺。首次观测要求在影响即将发生前进行,即在开挖面距前方监测体 H+h(H 为隧道埋深,h

为隧道高度)前进行初始观测。

5 第 5、6 两款的要求,与对地面建(构)筑物的监测要求相同,也符合变形监测的基

本原则。

10.7.5、10.7.6 地下建(构)筑物和隧道变形监测的变形观测点布设和观测要求:

1 地下工程基准点的布设和地面的要求有所不同,根据地下工程的特点,分别给出了

地下建(构)筑物和隧道基准点的布设要求。

2 地下建(构)筑物的变形观测点要求布设在主要的柱基、墩台、地下连续墙墙体、地

下建筑底板上,隧道的变形观测点要求按断面布设在顶部、底部和两腰,这些都是监测体

上的基本特征点。规范对新奥法的断面间距提出了具体要求(10~50m),由于盾构法施工工

艺的整体安全性较好,故不做具体规定,只要求对不良地质构造、断层和衬砌结构裂缝较

多部位的断面进行监测。

3 变形观测方法与地面的基本相同。收敛计适用于隧道衬砌结构收敛变形测量,作业

时应注意其精度须满足位移监测的要求。

10.7.8 本条对受影响的不同对象,如地面建(构)筑物、地表、地下管线等的点位布设

分别给出了具体要求。地下管线变形观测点采用抱箍式和套筒式标志,主要是防止对监测

体造成破坏;当不能在管线上直接设点时(如燃气管道),可在管线周围土体中埋设位移传

感器间接监测。

10.7.9 地下工程变形监测布设各种物理监测传感器(应力、应变传感器和位移计、压力

计等)的目的,主要是为了监测不良地质构造、断层、衬砌结构裂缝较多部位和其他变形敏

感部位的内部(深层)压力、内应力和位移的变化情况,为进一步治理和防范提供依据。

10.7.10 在地下工程运营期间,各种位移的变化进入相对缓慢的阶段,因此,变形监测

的内容可适当减少,监测周期也可相应延长。

10.8 桥梁变形监测

10.8.1 桥梁的种类较多,主要以梁式桥、拱桥、悬索桥、斜拉桥为主。十多年来,我

国各种桥梁的建设速度发展很快,桥梁的变形监测是桥梁施工安全和运营安全必不可少的

内容。本条按桥梁的类型分别列出了施工期和运营期的主要监测项目。本节为规范新增

内容。

10.8.2 特大型、大型、中小型桥梁的划分方法,可参考相关公路、铁路桥梁设计和施

工规范的划分方法确定,本规范不再另行规定。

10.8.3 GPS 测量、极坐标法、精密测(量)距、导线测量、前方交会法和水准测量是桥梁

变形监测的常用方法。正垂线法和电垂直梁法分别见本规范第 10.4.6 条和第 10.4.11

条的相关说明。

10.8.4 温度因素是分析研究大桥结构及基础变形不可缺少的条件。因此,对重要的特

大型桥梁有必要建立与变形监测同步的温度量测系统,以便掌握大桥及其基础内的温度分

布与温度变化规律。水位和流速、风力和风向等是引起桥梁变形的外界因素。

10.8.5 本条针对桥型、桥式、桥梁结构的不同,结合本规范表 10.8.1 的监测内容,

分别给出了桥墩、梁体和构件(悬臂法浇筑或安装梁体、支架法浇筑梁体、装配式拱架)、

索塔、桥面、桥梁两岸边坡等不同类型的变形点位布设要求,这些都是桥梁变形监测的重

要特征部位。

10.8.6 由于各种类型桥梁的施工工艺流程差别较大,建设周期也不同、跨越的形式不

同(江河、沟谷)很难做出统一的要求。因此,本规范对桥梁施工期的变形监测周期,不做

具体规定。

10.8.7 对桥梁运营期的变形监测,要求每年观测 1 次或每年的夏季和冬季各观测 1 次。

这是保证桥梁安全运营的常规要求。洪水、地震、强台风等自然灾害的发生,会对桥梁的

安全构成威胁,因此,要求在此阶段适当增加观测次数。

10.9 滑坡监测

10.9.1 滑坡是一种对工程安全有严重威胁的不良地质作用和地质灾害,可能造成重大

人身伤亡和经济损失,并产生严重后果。因此,规范修订增加了滑坡监测的内容。

本条按三个阶段(前期、整治期、整治后)分别给出了主要的监测内容。降雨和山洪是

山体滑坡的主要诱发因素,因此,降雨期间,有必要密切关注滑坡的动向。

10.9.2 本条按滑坡体的性质,将其分为岩质滑坡和土质滑坡两种,分别按水平位移、

垂直位移和地表裂缝给出了相应的监测精度指标。

10.9.3 本条给出了滑坡监测的常用方法。当滑坡体的滑移速度较快时,也可采用其他

自动化程度较高的方法。

10.9.4 滑坡监测变形观测点的布设方法和点位要求,是为了准确掌握滑坡体的整体滑

移情况而制定的,也是根据滑坡监测部门多年来的工程经验总结出来的。

10.9.5 由于旱季发生滑坡的可能性较少、雨季则较多,因此,旱季可减少观测次数,

雨季则要求增加观测次数。

江河水位变化会对邻近江河的滑坡体产生影响。因此,要求在滑坡监测时,要同时观

测邻近的江河水位。

10.9.6 单元滑坡内所有监测点三年内变化不显著,可认为滑坡体己相对稳定。在周围

环境无大变化时,可减少监测次数或结束阶段性监测。

10.9.7 边坡稳定性监测,可为工程的安全施工和运营提供重要保证。本规范将其纳入

滑坡监测的范畴一并编写,其主要技术要求是一致的。

10.10 数据处理与变形分析

10.10.2 关于监测基准网的数据处理:

1 观测数据的改正计算和检核计算是数据处理的首要步骤。

2 良好的观测数据,是变形监测的质量保证。规模较大的网,由于观测数据量较大,

很难直接判断观测质量的高低,因此,要求进行精度评定。精度评定,可采用本规范第 3、

4 章的相关方法或其他数理统计方法。

3 基准网平差的起算点,要求是稳定可靠的点或点组。 小二乘测量平差检验法是点

位稳定性检验的常用方法。本规范提倡采用其他更好的、更可靠的统计检验方法。

10.10.3 监测基准网和变形监测网,只是构网内涵的不同,没有等级的差异,二者的观

测方法和精度要求是完全等同的(参见本规范第 10.2.4 条和 10.3.3 条的说明),故其

数据处理方法也是相同的。

10.10.5 本条是根据目前国内外变形分析的理论并结合监测工程的要求确定。其中的观

测成果可靠性分析、累计变形量和两相邻观测周期的相对变形量分析、相关影响因素的作

用分析是变形分析的基本内容,要求所有的监测项目都应该做到。回归分析和有限元分析

是对较大规模或重要的监测项目的要求。

通过准确全面的变形分析,可对监测体的变形情况做出恰当的物理解释。

10.10.6 将《93 规范》中按水平位移测量和垂直位移测量分别提交资料的要求,改为按

监测工程项目提交资料。

其他影响因素的相关曲线图主要有:位移量、降雨量与时间关系曲线图、位移量与降

雨量相关曲线图、位移量与地下水动态相关曲线图、深部位移量曲线图等。

相关参考

扫描仪的光学分辨率的单位是什么(条码扫描枪是什么)

  条码扫描枪是什么?日常使用条码扫描器的时候常常会遇到一些专业的技术名词,比如最大分辨率最大解析度,光学分辨率光学解析度,色彩分辨率色彩深度,扫描的方式,接口的方式等,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下条码扫描器的...

房屋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修订)

...标〔2020〕9号),我部组织山西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等单位修订了国家标准《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见附件),现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有关单位和公众可通过以下途径和方式提出反馈意见:1.电子邮箱:gb50345@sxcig.com。

新规范人防工程分部(人防工程施工16条关键点,施工现场的技术人员要注意了)

...一、施工配合1、人防工程防护设备进场安装时,需施工单位提供塔吊、380V电源接线点和固定门框时作临时支撑用的钢筋和钢管(门框墙浇混凝土保养期过后会拆下还给施工单位)。

模具抄数是什么意思(三维抄数机扫描工业零件-新拓三维一站式服务)

三维抄数机,业界也称之为三维激光扫描仪,基于扫描技术来测量工业零部件的尺寸及形状。三维抄数机是右高分辨率的工业相机和光栅投影单元组成,采用结构光测量的方式,利用光栅投影单元,将光栅条纹投影到测量工业零...

测量中三维激光扫描技术(超详细传统测量作业与三维激光扫描作业的对比)

...测量仪器。其利用高速激光扫描测量的方法,大面积、高分辨率、快速地获取物体表面各个点的(x.y.z)坐标、反射率、(R.G.B)颜色等数据信息,这样高速的测量方式,是一般测量手段无法做到的。与传统的测量作业相比,三维激光...

测量中三维激光扫描技术(超详细传统测量作业与三维激光扫描作业的对比)

...测量仪器。其利用高速激光扫描测量的方法,大面积、高分辨率、快速地获取物体表面各个点的(x.y.z)坐标、反射率、(R.G.B)颜色等数据信息,这样高速的测量方式,是一般测量手段无法做到的。与传统的测量作业相比,三维激光...

建筑装饰装修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抹灰工程施工方案)

...织设计名称:抹灰工程施工方案类别编号:编制人:编制单位:编制日期:2020年10月20日目录一、编制依据3二、工程概况3三、进度计划3四、施工准备3五、施工方法5六、施工要点及注意事项6七、质量控制措施及验收标准7八、成...

激光在各个领域的用处(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的应用领域有哪些?)

...激光测距原理,通过高速激光扫描测量方法,大面积、高分辨率地获取被测对象表面的高精度三维坐标数据及大量空间点位信息,可以快速建立高精度、高分辨率的物体真实三维模型以及数字地形模型。和传统的二维平面图纸的...

激光在各个领域的用处(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的应用领域有哪些?)

...激光测距原理,通过高速激光扫描测量方法,大面积、高分辨率地获取被测对象表面的高精度三维坐标数据及大量空间点位信息,可以快速建立高精度、高分辨率的物体真实三维模型以及数字地形模型。和传统的二维平面图纸的...

消防泵房怎么做(厂区消防水池及泵房施工组织设计)

...程概况:1.1建设概况1、工程名称:2、工程地点:3、建设单位:4、设计单位:5、勘察单位:6、质量标准:合格或合格以上1.2编制依据及原则1.2.1编制依据1.本工程合同文件、岩土工程详细勘察报告及现有图纸2.国家及当地建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