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属于固定资产吗(房产在居民家庭资产中占比过高的弊端)
Posted
篇首语:习惯不加以抑制,不久它就会变成你生活上的必需品了。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房屋属于固定资产吗(房产在居民家庭资产中占比过高的弊端)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房屋属于固定资产吗(房产在居民家庭资产中占比过高的弊端)
据《中国财富报告2022》显示,2021年中国居民财富总量达到687万亿元,位居全球第二,仅次于美国,户均资产也达到了134万。2005-2021年的年复合增长率达到14.7%。
户均资产中除了现金外,还包括房产、地产和股票等其他资产。从财富结构来看,金融资产占比过低,实物资产占比近70%。2021年,中国居民家庭实物资产在总财富中的占比高达69.3%,主要为房地产,全国住房市值已经达到476万亿元。
金融资产占比为30.7%,金融资产中现金和存款占比为53%,权益资产和公募基金占比约为19%。
从《财富报告》中可以看出,房产在我国居民家庭资产中的占比明显过高,这体现出房产在中国家庭财富中的重要性以及家庭对房产的依赖。不过,这一状况也是由中国特殊国情所决定的。
与美国作一对比:中国家庭的房产在总资产中占比为70%,美国只占30%。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家庭人口多,所以中国家庭资产总和超过了美国家庭资产总和,但是按照人均,中国只有美国的1/4。
中国家庭总资产中,金融资产占比仅为5%,而美国是38%。美国居民家庭资产主要配置股票和基金。

中国家庭资产中房产占比过高,实际上是一种不合理的家庭资产结构形式,尤其是在面临通胀的情况下,风险较大。
从居民家庭资产结构看,呈现出固定资产比重过高、住房拥有率过大、家庭负债增多、地区间差距过大等问题。这一不合理的结构突出表现为,房产占比过高,金融资产占比过低,而金融资产中存款、现金居多,权益类金融资产占比更低。
房产在居民家庭资产中占比过高的弊端,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在通货膨胀的情况下,不懂得进行资产合理分配和多元化投资,将导致家庭财富缩水
房产在居民家庭资产中占比过高,将导致风险增大。随着通货膨胀的到来,房价下跌将导致居民财富大幅缩水,因为居民财富中房产占比达到了70%,因此房价下跌将会导致中国居民的家庭资产大幅减少。
日本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上世纪90年代,日本房地产泡沫导致房价暴涨,使得日本总资产远远超过了美国,而泡沫破灭后,目前日本全国的总资产只有美国的60%。此外,通货膨胀还会导致股市下跌,使得投资股市的股民们产生亏损。
由于目前我国投资理财渠道有限,居民家庭资产除了房产外,其余很大一部分进入了股市,数据显示,截止2022年底,中国股民数量已经突破2亿。

这些股民中大多数缺乏投资经验,仅抱着赚钱的希望进入股市,所以随时会成为被收割的“韭菜”。事实上,生活中的“二八定律”无处不在,而在股市中则体现得更为明显。
目前国际上最合理的理财方式,就是通用的“4321理财法”:即资产配置采取40%固定资产、30%金融资产、20%储蓄资产、10%保险,并且采取恒定混合型策略,即某种资产价格上涨后,减少这类资产总额,将其平均分配在余下的资产中,使之恒定保持一个4321比例。
从投资行为本身分析,任何一项投资,都需要做两方面的考量,一个是风险意识,一个是收益期待,这是所有投资者在投资前都必须考虑的问题。而从世界范围看,中国投资者是最为缺乏风险意识的。
尤其体现在我国在金融资产和财富管理方面处于落后状态,不仅落后于发达国家,也落后于与我国发展水平接近的其他新兴国家。
数据显示,我国的金融资产中养老和保险占比大约为11%,在这些国家中占比最低,这几类资产合计仅占我国居民总资产的8%,而印度为27%、韩国20%、日本30%、美国56%、新加坡46%、台湾25%。
尤其是我国居民资产中的保险占比仅为5%,而发达国家的保险资产占比均在20%以上,房产占比为35%。不过,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会逐渐认识到合理配置家庭资产和进行多元化投资的重要性,对自己的资产配置逐步作出合理调整。

此外,我国现有的银行投资理财普遍存在着,投资品种少、收益低、类型单一,长期以来没有多大变化,缺乏创新,使得民众逐渐失去了对银行投资理财项目的兴趣。实际上,缺乏投资渠道,说明我国在金融资产和财富管理方面处于落后状态,应加快金融改革的步伐。
二、房产在居民资产中占比过高,使得家庭负债率大幅上升
社科院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居民杠杆率从2000年不足5%,增长到目前的62%左右,已经远超央行加杠杆的速度。从地区情况看,越是发达地区、高房价地区,居民债务的比率就越高,生活压力也更大。
尤其是一线城市的房价已经接近于天花板,让年轻人望房兴叹,房子在一二线中心城市已经成了可望而不可即的奢侈品,对此,许多人只能无奈地选择躺平,这也是导致近些年来结婚和生育率直线下降的主要原因。
按照统计数据进行推算,2021年我国GDP114万亿元,居民杠杆率为62%,算下来我国居民承担了70.68万亿元债务。平均人均负债5.01万元,家庭平均负债为15万元左右。
根据社科院《中国国家资产负债表2020》数据,我国人均财富约为36万左右,按照一家三口计算,家庭平均资产约为108万左右。调查数据显示,房产在我国居民家庭的占比为70-80%。

如按平均值75%计算,则可得出以下结果,居民家庭平均资产为108万,其中房产约为81万,存款约为2万,汽车、股票、基金等合计约为2万。由此可见,房产负债率在居民资产负债率中占到了70%以上。
如今,房子已经成为中国人最核心的资产。而房产在居民资产中占比过高,周转周期长,负债压力大,也已成为中国家庭资产的普遍特征。这种资产配置的不合理表现为,中国家庭抵御风险的能力特别弱,一旦发生风险需要大量资金时,不是卖房卖车来应对风险,就是向亲戚朋友借钱。
而由于不动产的流动性差,当家庭需要大额资金需求时,很难在短时间内变现,满足资金需求。此外,一旦出现经济危机和通货膨胀时,房产必定会贬值,直接导致家庭财富缩水。
由此可见,房产在居民负债中占比过大,所带来的风险不言而喻,目前中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随着人口出生率的下降,未来房子肯定会比人多,因此,未来房价只会逐步下降,不可能再出现大幅上涨的局面。
在此情况下,众多居民家庭资产中房产占比过大的风险,就愈发凸显出来了!因此,我国居民家庭资产结构必将会呈现出一个逐步调整的趋势,以求能够在降低风险,稳定收益的基础上,建立起更为合理的资产配置模式,实际上也就是国际上通用的“4321理财法“。
三、严重影响居民的生活质量
事实上,房产在居民资产中占比过大会严重影响居民的生活质量,导致消费水平下降,同时会抑制其他行业的发展。据央行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购房者中,贷款购房占比近80%。

这也意味着,购房者中有近80%的房奴,这些房奴背负着沉重的债务负担,不敢失业、不敢生病、不敢旅游、甚至不敢结婚,每个月发工资后第一件事,就是按期归还房贷,加上支付每个月的房租、水电、生活费后,基本上所剩无几,哪里还有什么消费能力?只能靠勉强维持较低的生活水平来度日。
随着房价的上涨,居民资产也不断升值,看起来老百姓好像变得更有钱了,实际上,人们并没有意识到背后蕴含的风险。一是居民资产增长的背后是家庭负债率的大幅上升;
二是居民资产中70-80%是房产,这只不过是纸上富贵,一旦房价下跌,意味着家庭财富将会大幅缩水;三是中国家庭的高负债率抑制了人们的消费欲望,已经成为拉动内需的最大阻力。
结语
总体上看,目前房产在我国居民家庭资产中占比过高,而且资产结构不合理,金融资产中主要为储蓄,权益资产和保险占比过低,说明民众对于财富管理和理财缺乏经验和应有的风险意识。
不过,随着我国居民理财意识到不断提高,以及中等收入群体数量的增长,相信未来居民资产结构不合理这一问题会得到逐步改善。
相关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