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茶具演变的基本历程(浅谈中国古代茶具的演变上篇)

Posted

篇首语:殷殷之情俱系华夏,寸寸丹心皆为家国。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我国茶具演变的基本历程(浅谈中国古代茶具的演变上篇)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我国茶具演变的基本历程(浅谈中国古代茶具的演变上篇)

茶具是伴随着茶饮的发展而发展的,茶具的演变体现了我国不同时期的文化、经济、制造水平和审美观点等的不同。纵观其历史,中国茶具走了一条由粗到精、由繁到简、由单一功能到多重功能演变的道路。

始于汉——茶具从无到有

汉代.王褒《僮约》

西汉时王褒《僮约》中有“烹茶尽具”、“武阳买茶”,可见当时茶已开始流通。汉魏六朝时期的饮茶方式,为煮饮。那个时期,往往是在鼎、釜中煮茶,甚至加入香料等,类似煮蔬菜汤,此时的茶具是与酒具、食具共用的。

兴于唐——茶具迅猛发展

陆羽《茶经》

直到唐代饮茶之风盛行,饮茶由粗放煮茶进入,精工煎茶阶段。此时,唐人已经开始追求茶叶的色香味形,讲究用水的清洁甘冽,使用活火,以及讲究饮茶环境的雅静和美,茶具也自然从食器中分离出来,自成一派。陆羽《茶经》“四之器”中所列,连同附件统计、煮茶、饮茶、炙茶和贮茶用具共有20多件之多。

法门寺出土唐代宫廷茶具

盛于宋——茶具繁荣鼎盛

宋代以后,我国饮茶方法随着茶叶加工方法的逐渐改变,已开始不加调味饮茶了。另外宋代的点茶法逐渐代替了唐代的煎茶法,饮茶大多不用碗而用盏。宋代“斗茶”风盛行,为达到斗茶的最佳效果,他们对茶具的选用较唐朝更讲究。宋代茶盏非常注重陶瓷的成色,尤其追求"盏"的质地、纹路细腻和厚薄均匀。

建盏.相濡以沫(现代)

在市场需求和陶瓷艺人的努力下,宋代黑釉瓷烧造工艺获得了极大的发展,烧制技术也日臻成熟,使得黑釉呈现出了兔毫纹、鹧鸪斑纹、油滴釉等特殊的肌理效果和纹饰,花样倍出。宋徽宗的《大观茶论》也提到“盏色贵青黑,玉毫条达者为上”。

建盏.三色花鹧鸪(现代)

宋代饮茶之风兴盛,推动了制瓷业的发展,出现了为后人乐道的五大名窑:汝、官、哥、钧、定。他们均为皇家烧制生活器具包括茶具,工艺极为讲究。以定瓷为例,主要以白瓷为主,兼烧包括茶壶、茶盏在内黑釉、酱釉、红釉、釉瓷等器皿。五大名窑中,唯定窑以装饰见长,刻花潇洒奔逸,印花考究典雅,辅以剔、堆、贴各得其趣,妙道自然,深受皇家的喜爱。

定瓷茶具套组(现代)

随着时代的发展到元、明、清时,茶具又会有怎样的发展呢?请看下篇。

相关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