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科学家潘巍峻(全球首次上海青年科学家全程高清“直播”造血干细胞“回家”之路)

Posted

篇首语: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我国科学家潘巍峻(全球首次上海青年科学家全程高清“直播”造血干细胞“回家”之路)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我国科学家潘巍峻(全球首次上海青年科学家全程高清“直播”造血干细胞“回家”之路)

图说:潘巍峻研究员及其核心研究团队(后排从左向右为此项研究成果的共同第一作者李美、李丹彤、薛文志)

新民晚报讯(记者 董纯蕾 实习生 冯琪)造血干细胞的“回家”之路,可以全程高清“直播”了,这是上海科学家历时六年、在全球率先完成的科创力作!这意味着,科学家可以进一步探索调控之道,引导造血干细胞成功归巢,从而让其移植效率再上一个台阶!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院今天宣布,潘巍峻研究员带领其平均年龄仅27.2岁的研究团队,在国际上首次高清晰解析了体内造血干细胞归巢的完整动态过程。

众所周知,造血干细胞非常“能干”,它是人体血液系统中的始祖细胞,可以通过增殖分化产生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等人体内所有类型的血液细胞。而这一切的基础,是造血干细胞与生俱来的一种“神奇才能”——归巢。造血干细胞能够自我更新、增殖分化从而建立整个血液系统,其关键前提是成功“归巢”到造血组织。孟母三迁,择邻而居。

所谓“归巢”,通常指循环系统中的特定细胞类群定向迁移至生物体组织或器官微环境,维持或重塑其细胞命运的生命过程。造血干细胞仿佛自带一部GPS,天生能找到“回家”的路。

图说:“先导细胞”引导造血干细胞进入血管微环境的原理图(紫色细胞为“先导细胞”,VC指示静脉微血管,绿色代表血管)

造血干细胞归巢的概念由来已久,基于其归巢能力的造血干细胞移植已在临床被广泛应用于血液、免疫和肿瘤等重大疾病的治疗。但由于该生命过程的时空跨度非常大,观察手段十分有限。虽然科研人员在过去几十年的研究过程中,对归巢的细胞和分子基础进行了一定的解析,但归巢在体内生理情况下究竟如何发生,归巢的微环境究竟是何种结构,微环境细胞又是如何帮助造血干细胞归巢……对于这一系列关键科学原理,人类依然知之甚少,这严重制约了临床造血干细胞移植等相关技术的发展。

为攻克这一世界造血干细胞研究领域的重大科学问题,潘巍峻研究员带领其团队历时6年,在优化活体成像技术的基础上,进一步整合活体免疫荧光标记、遗传调控和图形重构计算等方法,首创了一套全新的可以完整解析体内造血干细胞归巢全过程的研究体系。研究人员在国际上率先采用可变色荧光蛋白建立了造血干细胞标记系统:在高分辨率共聚焦荧光显微镜下,建立了造血干细胞长时程活体观察追踪方案,从宏观到微观,生动地呈现了造血干细胞从诞生到归巢的全过程。

图说:造血干细胞归巢停留“热点区域”的三维重构模型(红色代表造血干细胞,蓝色代表动脉,绿色代表静脉)

“造血干细胞回家的行为是非常复杂的,需要区分哪些是真正的归巢,哪些只是路过。我们的研究发现,停留30分钟以上的,才能称其为‘归巢’。”潘巍峻介绍,“我们还发现,造血干细胞的归巢不是随机前往而是有‘热点区域’的,对于这个问题此前学术界有过多年的争论。”经过对大规模长时程活体成像的统计分析,潘巍峻团队发现了造血干细胞归巢的时空规律及“热点区域”,并结合精细成像和三维重构技术,首次揭示了体内造血干细胞归巢微环境的独特微血管结构。

值得一提的是,科学家们在艰苦的攻关过程中,还收获了惊喜。他们意外地发现了一种全新的微环境细胞,并将其命名为“先导细胞”。这类细胞是一种之前未被定义过的巨噬细胞新亚型,存在于归巢“热点区域”附近,它们像看门人和领位员一样,以巡回的方式在血管内腔努力地来回巡逻,可识别进入造血组织的造血干细胞,并将其引入特定的血管结构中,从而实现造血干细胞的归巢。

这是由中国科学家独立完成的原创性科学发现,研究过程中突破了现有理论及研究体系,以独特的视角呈现了造血干细胞在生物体内归巢的全过程,开启了国际上造血干细胞领域的在体长时程、高分辨研究新时代。来自上海的科研团队,不仅回答了“体内的造血干细胞归巢如何发生”这一世界科学难题,而且发现了对于造血干细胞归巢起关键引导作用的“先导细胞”,为提高造血干细胞移植效率的转化研究提出了新理论,开创了新思路。

该研究成果北京时间今天凌晨在线发表于国际著名学术期刊《自然》(Nature)。

“很自豪地说,我们的智囊团队也全部是华人。”潘巍峻如是说。该研究成果由潘巍峻研究员带领李丹彤、薛文志和李美等研究生,与中国科学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李林、陈剑峰、周波研究员,中国科技大学姚雪彪教授,耶鲁大学医学院吴殿青教授等协同攻关下共同完成,并得到了西南大学罗凌飞教授和香港科技大学温子龙教授的帮助。

本文图来源:中科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院

浏览量 16.1万

特别声明:本文为人民日报新媒体平台“人民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人民日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相关参考

激光检验(我国科学家实现激光雷达系统研制重大突破)

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研团队在相干测风激光雷达方面实现重大突破,首次实现3米和0.1秒的全球最高时空分辨率的高速风场观测。该成果日前在国际学术期刊《光学快报》上发表。米级分辨率的大气风场探测在航空航天安...

激光检验(我国科学家实现激光雷达系统研制重大突破)

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研团队在相干测风激光雷达方面实现重大突破,首次实现3米和0.1秒的全球最高时空分辨率的高速风场观测。该成果日前在国际学术期刊《光学快报》上发表。米级分辨率的大气风场探测在航空航天安...

最新岩心钻探技术(我国科学家成功在高原湖泊钻取最长岩芯)

记者从纳木错科考现场了解到,8月3日下午,我国科学家成功在高原湖泊钻取最长岩芯。本次钻探深度达到153.44米,这是我国湖泊岩芯钻探首次达到150米级别,获取的岩芯长度达到144.79米。我国科学家利用自主研发的湖泊钻探系...

核聚变反应(重大突破?美媒:美科学家首次在核聚变反应中取得“净能量增益”)

来源:环球时报【环球时报综合报道】全球科学家一直希望以“核聚变”技术打造出“人造太阳”,获得大量洁净能源。美国加州科学家获得重要突破,首次在核聚变反应中取得“净能量增益”,即产生的能源大于消耗的能源。...

火箭录像(震撼长征五号遥三火箭发射全程高清视频)

2019年12月27日20时45分,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我国运载能力最强的火箭长征五号,成功发射了我国最重卫星、东方红五号卫星公用平台首飞试验星“实践二十号”——“胖五”终于王者归来!这是长征五号的第三次飞行,此前201...

火箭录像(震撼长征五号遥三火箭发射全程高清视频)

2019年12月27日20时45分,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我国运载能力最强的火箭长征五号,成功发射了我国最重卫星、东方红五号卫星公用平台首飞试验星“实践二十号”——“胖五”终于王者归来!这是长征五号的第三次飞行,此前201...

星线空间(“中国天眼”获得银河系星际空间高清图像)

...袤星际空间并非虚无,而是充满了稀薄的星际介质。我国科学家日前利用“中国天眼”FAST揭示了银河系星际介质前所未见的高清细节,对研究银河系内的星际生态循环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由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韩金...

微生物的生理生化反应(2022年美国微生物科学院院士公布上海二位科学家入选)

...式公布了2022年度美国微生物学院院士名单,上海有两位科学家当选。作为世界上历史悠久的生命科学组织美国微生物学会的下设机构之一,美国微生物科学院处于国际微生物科学的领导地位,每年都在全球范围内遴选院士,以...

江苏瑞祺生命科学仪器有限公司((上接C5版)山西华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网下初步配售结果及网上中签结果公告(下转C7版))

(上接C5版)2880兴证全球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兴全沪港深两年持有期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D8902086257609207,194.40A2881兴证全球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兴全优选进取三个月持有期混合型基金中基金(FOF)D8902070937609207,194.40A2882兴证全球基金管...

江苏科大怎么样(江苏科大材料科学进入ESI全球学科排名前1%)

...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江苏科技大学材料科学首次进入ESI全球学科排名前1%,这是江苏科大继工程学之后第二个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的学科,标志着该校学科建设实现新突破,相关学科在国际上已具有较强的学术影响力,整体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