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套复合肥设备(「1973-1977」中国经济第5次波动之“43方案”摆脱饥饿的奠基方案)
Posted
篇首语: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成套复合肥设备(「1973-1977」中国经济第5次波动之“43方案”摆脱饥饿的奠基方案)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成套复合肥设备(「1973-1977」中国经济第5次波动之“43方案”摆脱饥饿的奠基方案)
01
“43方案”
新中国的第二次大规模技术引进
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同年中日邦交正常化,中国开始同西方各国广泛建立外交关系,国内“左倾”错误得到部分纠正,技术引进障碍排除。
![](https://img.cha138.com/20230526/b293fecb764b4246a9c5363466259696.jpg)
中国启动了“四三方案”。利用西方处于经济危机时刻,在三到五年内引进43亿美元的设备。主要从美日法意荷等西方发达国家,进口化纤新技术成套设备、化肥设备、单机等,以后又追加了一批项目,进口总额达51.4亿美元。
主要包括:13套大化肥、4套大化纤、3套石油化工、10个烷基苯工厂、43套综合采煤机组、3个大电站和武钢1.7米轧机,以及透平压缩机、燃气轮机、斯贝发动机项目和工业汽轮机制造厂等。
![](https://img.cha138.com/20230526/a7c889746b024823965a79d013f484a1.jpg)
这是继苏联引进“156项工程”之后,第二次大规模引进国外设备,也是“文化大革命”以来,首次批准实施的大宗进口设备方案。
这一时期贯彻了“集中力量切切实实地解决国民经济中几个关键问题”原则,主要用于解决吃、穿、用问题,化肥、化纤和烷基苯项目就占了全部项目26个中的18个,投资136.8亿元,占“43方案”总投资的63.84%。
![](https://img.cha138.com/20230526/26cb7995077c4ede95f7a0be973852d5.jpg)
其中,化肥项目包括5家化肥厂、19个中型氮肥厂,到78年全国引进、国产在内,共有33套化肥设备,仅尿素产量就达1593万吨。
化肥能够增产如此迅速,和“43方案”中石油化工、天然气项目息息相关。氮肥的第一步需要合成氨,氨分子来自氢原子和氮原子。空气中提取氮,石油和天然气中提取氢,很大程度上是以石油天然气的能量种地吃饭。
而中国当时能从空气中提取氮,也和当时高质量钢材发展密切相关,只有钢罐质量足够,才能高压制氮。可见,生产化肥现在看来很简单的工业,当时却需要整个工业生产能力的进步。
![](https://img.cha138.com/20230526/326dcf5d9e304cb8b3cebfebfa939160.jpg)
回过头来看,新中国成立后,一直在为百姓吃饱、穿好而努力,但这对一个贫穷的人口大国来讲并不容易。
建国后,大量人力物力投入兴修水利工程,减少洪涝灾害,让吃饱可能提高20%。
全国农技站推广,提升科学农业知识,再提高20%。
工业反哺农业,机械化支援农业建设,再提升20%。
杂交水稻高产品种研究成功再提高20%可能。
最后加上化肥普及,粮食产量提高终成必然。
![](https://img.cha138.com/20230526/1acf3d483b5246f183e55ac1f016efe8.jpg)
化肥的大量使用,增产稻谷近6500万到8000万吨,按每人1斤/天计算,可满足3亿人口的粮食。1980年我国每亩耕地化肥投入量比 1970 年增长了将近 3 倍,每亩粮食增产 47%,对解决当时吃饭问题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穿的方面来看,以前纺织品主要以农业经济作物为主原料,随着人口不断增多,土地并没有飞跃式增长,棉花等作物供需矛盾越来越突出。当时技术条件下,如果要增产棉花,那么就势必会挤压粮食的耕地空间,这样粮食又可能会减产,因此棉花、粮食用地之间始终存在着尖锐的矛盾。
“43方案”中,化纤厂、乙烯于1982年全部建成投产后(年产纤维40万吨、塑料47万吨),大量的涤纶、腊纶等合成纤维纺织品和塑料制品,解决了中国服装、鞋帽供应问题,告别了“凭布票买衣服”。
![](https://img.cha138.com/20230526/c9302b3f512049bab2037d64ca2c278a.jpg)
在能源方面,引进了3个火电厂,43套采煤机组,大幅提升了采煤、火电产业,使得丰富的煤炭资源得到利用,缓解了当时华北、东北工业密集区用电紧缺问题,也为日后东南工商业发展所需电量打下基础。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看历史要用发展的眼光,而不是局限于一政一策的实施,新中国取得的成绩,是数代人努力的结果,再次向曾经流血、流汗的老一辈奋斗者致敬。
中国利用“43方案”引进技术,结合国产设备配套,在苏联“156项工程”基础上,对工业进行了升级,尤其是冶金、化肥、石油化学工业得到较快发展。
![](https://img.cha138.com/20230526/dfdde285f63d4fa0bcc0ded435236200.jpg)
新中国之前成套设备的引进,对象主要是苏联、东欧国家。“43方案”不仅带来了西方发达技术、工艺、设备,还带来了先进管理理念、最新市场信息,切身感受到了外部世界的变化。
“43方案”首次和美国进行了贸易、资本市场对接,标志着中国对西方国家打开大门,是一场政治、经济开放。
陈云说,形势变了。“过去我们的对外贸易是75%面向苏联和东欧国家,25%对资本主义国家,现在改变为75%对资本主义国家,25%对苏联、东欧。这个趋势是不是定了?我看是定了。”
与技术、设备的引进对应,也意味着产业的管理制度、经济制度等层面的设计都要接受西方标准,做出相应的调整,改变以前全盘苏化的局面。
以后中国经济的发展,既有苏联计划的影子,也有美国市场经济的基因,逐步走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02
“78计划”
大引进“洋跃进”
所谓“洋跃进”,是指从1977年到1979年间,为了促进经济发展,大量引进国外的技术、成套设备、资金发展重工业,以至脱离国情,盲目追求高速度的做法。
![](https://img.cha138.com/20230526/1a8a6f270d4c4bc89950f59b4db01f50.jpg)
“文革“结束后,人们放眼世界,看到与西方的距离越拉越大,举国上下都有进行大规模社会主义建设的迫切愿望,希望迅速赶上世界先进国家前进的脚步,工作重心的逐步转移,客观上要求注重经济建设。在这种背景下,实施了“洋跃进”。
社会总产值在1977年增长10.3%,1978年再上升13.1%,国家财政实现盈余,扭转了1974—1976年连续3年赤字的状况。
全国60%的职工增加了工资,农民从集体分得的收入由1976年的人均63元增加到74元,商店货架上的商品也日渐多了起来。
大家充满了乐观情绪,认为中国的经济将顺势腾飞。
![](https://img.cha138.com/20230526/9a1c8bb794244cfbae525543825e3c90.jpg)
两年的经济高增长,是“十年动乱”后恢复性反弹,严重失调的国民经济比例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国营工业企业每100元工业产值创造的利润、利税、资金利润率等指标,大大低于1965年的水平。
在“洋跃进”指导思想之下,煤炭工业部于1977年10月提出到1987年煤炭产量突破10亿吨,赶上美国,到本世纪末进一步达到20亿吨。同年11月冶金工业部向党中央汇报钢铁工业规划,提出钢产量到1980年达到3500万吨,到本世纪末建成20几个鞍钢,钢产量达到1.6亿吨以上,超过美国。各个部门都制定了远超国民综合实力的生产、技术引进计划。
1978年《关于经济计划的汇报要点》提出,今后23年国民经济分“三个阶段”,打几个大战役,到2000年以前全面实现四个现代化,使国民经济走在世界前列,农业成为世界上高产国家,许多省的工业水平赶上和超过欧洲的某些发达国家。
国务院提出“国民经济的新的跃进局面正在开始”。号召“经过一个不太长的历史时期的艰苦奋斗,赶上和超过最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水平和技术水平”。
“大干快上”“建设十来个大庆油田”“全国三分之一以上的县建成‘大寨县’”的跃进之声四起。实现这个大规模建设规划的主要手段,就是扩大引进外国资金和设备。
![](https://img.cha138.com/20230526/1f2d1b0a3f07499f8eb5942296bc603c.jpg)
1978年,中央决定从日本引进成套设备,新建年产铁650万吨、钢670万吨的大型钢铁厂,总投资214亿元,其中外汇48亿美元,国内投资70亿元。同时,与国外签订了一系列引进技术合同,使1978年全年引进技术协议金额达78亿美元,简称“78计划”,主要涉及冶金、化工、能源等领域。
当时石油出口是我们最重要的外汇来源,到78年中国一共出口了大约4.81亿吨的石油。加上石油危机,国际原油价格从73年年底的26美元每桶,74年直线上升到60美元,此后逐渐上升,到79年再次大涨破百美元,这是我国在70年代能大规模引进资本的底气之一。
![](https://img.cha138.com/20230526/7462d6702c134ec385e8779169c7c927.jpg)
“78计划”的制定是在“建设十来个大庆油田”“国际油价不断上涨”基础上,用石油外汇支撑大规模技术引进。本质是对于当时经济形势认识不清醒,急于大干快上;引进项目太大、太集中,导致消化不良;重引进,甚至重复引进,轻消化,轻创新,导致在相当一个长时间里,中国经济发展失调。
“洋跃进”是在“43方案”成功的基础上,希望能够进一步石油、煤炭、轻工业品换技术,推动国家发展。但不同的是,四三方案“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学习和独创相结合、有进有出,进出平衡、新旧结合,节约外汇、当前与长远相顾(增加国内生产环节比重)”,更加慎重可操作。
这股“大干快上”之风,盲目引进成套大型设备,加剧了国民经济的比例失调,拉大了积累与消费的比例,基建规模、投资额超出了国力能够承受的范围,给国家的物资、信贷、外汇收支等造成了新的不平衡,影响了国民经济的正常运行。
人们似乎又看到了国民经济“恢复—破坏—再恢复—再破坏”的影子。
预告:下一期,将介绍70年代的对外贸易情况。
相关参考
润滑油脂生产成套设备(2022年中国润滑脂上下游产业链、市场竞争格局及重点企业分析)
原文标题:2022年中国润滑脂行业发展现状,国内表观需求量上涨,进出口差距逐步缩小「图」一、润滑脂概述润滑脂是指稠厚的油脂状半固体。用于机械的摩擦部分,起润滑和密封作用。也用于金属表面,起填充空隙和防锈作...
微丸成套设备(A股头条:美股四连跌,中概独秀与阿里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中国电信澄清:5年前就已合作)
要闻速递11月3日上午,人民银行、外汇局召开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报告会。易纲指出,建设现代中央银行制度是党中央对金融工作作出的重要部署。人民银行、外汇局全体干部职工必须立足本职工作,落实好建设现代中...
品牌档案河北汇亚花泥专用设备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成立于2015年5月,位于定州市高蓬镇南王家庄村,拥有3个厂区,专利技术40多项,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河北省A级研发机构、新四板挂牌企业(股票代码...
油墨成套设备(明年广州国际涂料、油墨、胶黏剂展览会,我们不见不散)
展会时间:2019年5月21-23日展会地点:广州保利世贸博览馆展商数量:450家展出面积:20000平方米观众数量:25000人一、主办单位:中国表面工程协会涂装分会广东省涂料行业协会顺德涂料商会美国粉末涂料涂装协会广东智展展览...
油墨成套设备(明年广州国际涂料、油墨、胶黏剂展览会,我们不见不散)
展会时间:2019年5月21-23日展会地点:广州保利世贸博览馆展商数量:450家展出面积:20000平方米观众数量:25000人一、主办单位:中国表面工程协会涂装分会广东省涂料行业协会顺德涂料商会美国粉末涂料涂装协会广东智展展览...
...彩钢板放卷,压型,送料,复合主机,成品切割,输送的成套设备8. 切割方式:采用銃刀和铣刀切割根据不同板型选择銃刀切割速度为单一切割速度,切割速度为全速铣刀
江苏莱纳多智能设备有限公司(1至5月东台实现全口径开票销售5055亿元 增长204%)
...台,项目建设如火如荼。位于东台经济开发区的华东智能成套设备项目建设现场,23万平方米的主体建筑已经竣工,一批从国外进口的成套设备正在紧张有序地安装调试。“这个项目今年被列为江苏省重大项目,全面投产后年产...
成套造纸机械(造纸设备龙头,欧克科技:锂电隔膜打造第二成长曲线)
(报告出品方/分析师:中泰证券王可王子杰)1、国内造纸设备领先者,进军锂电隔膜设备领域1.1、智能造纸设备先行者,进军新能源赛道造纸技术领先,积极进军锂电隔膜设备。公司成立于2011年8月,主营业务为生活用纸智能...
数控旋切机特点(三处会场,十一项主题活动第17届中国林产品交易会会程来了)
...中A馆为林业机械展区,主要展示板式、实木家具自动化成套生产线、智能制造机械设备、数控设备、
点蓝字关注,不迷路~责编:朱雨蒙为进一步摸底消费行业最新动态,证券时报发起《2023年国内消费行业企业调查问卷》。相关消费企业负责人可以直接点击问卷进行回复,也可以通过证券时报官网,或者通过点击下方图片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