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安皇太后(慈安为何同意慈禧建议,立光绪为帝?这才是她的英明之处)
Posted
篇首语:莫问天涯路几重,轻衫侧帽且从容。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慈安皇太后(慈安为何同意慈禧建议,立光绪为帝?这才是她的英明之处)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慈安皇太后(慈安为何同意慈禧建议,立光绪为帝?这才是她的英明之处)
同治十三年十二月,年仅19岁的同治皇帝“适出天花,以致弥留不起”,驾崩于养心殿。同治皇帝身后无子,两宫皇太后召集诸王公大臣商议继统人选,争论许久之后,慈禧太后一锤定音:
溥字辈无当立者。奕譞长子载湉,今四岁矣,且至亲,予欲使之继统。
而后,两宫皇太后发布懿旨:以醇亲王奕譞之子载湉,承继文宗显皇帝为子,入承大统为嗣皇帝。俟嗣皇帝有子,即承继大行皇帝。
爱新觉罗·载湉,醇亲王奕譞事实上的嫡长子,生母乃系慈禧太后的亲妹叶赫那拉氏。也就是说,在两宫皇太后共同“垂帘听政”,共同掌握晚清政权的情况下,慈禧太后选择了一位明显和自己血缘关系更近的皇位继承人。很明显,对于载湉的选择,将极大的影响慈禧太后和慈安太后之间的权力平衡,甚至会造成慈禧太后独掌大权而慈安太后形同虚设的危险局面。
但是,对于慈禧太后明显“利幼君可专政,以内亲可窃权”的决定,慈安太后非但没有提出异议,反而欣然接受。
慈安太后,为何会同意慈禧太后立自己的外甥为帝?
首先,我们应该明确,当时的慈安太后虽然“益倦怠,不多闻外事,且辄静摄不出”,但其在后宫的地位和朝中的影响并不在慈禧太后之下。母后皇太后的中宫地位,让其拥有更为名正言顺的训政之权。在诸多历史文献乃至清朝官方文献的记载中,慈禧太后对待慈安太后的态度都是“先意承志,以事慈安,几于无微不至,如是者数年”的所在。
虽然在诸多坊间传闻中,慈禧太后对慈安太后的敬畏,皆因慈安太后手中握有咸丰皇帝之“如恃子为帝,骄纵不法,卿即可按祖宗家法治之”的遗诏所致,但不管何种理由,都能说明此时的慈安太后绝非因为对慈禧太后的忌惮,才同意其立载湉为帝的建议。
其实,同意立载湉为帝的建议,绝非慈安太后的软弱表现,也非淡漠权势的无所谓,而是其反复权衡之后的理性选择。
1、保证自己的皇太后身份,才能保证自己的安乐晚年
对于两宫皇太后而言,“傥为穆宗立后,则己为太皇太后,虽尊而疏”。也就是说,如果选择“溥”字辈近支宗亲入继同治皇帝为后,两宫皇太后就会升级为太皇太后,而同治皇帝的皇后——孝哲毅皇后阿鲁特氏就会成为皇太后。如此一来,两宫皇太后再想以“垂帘听政”的方式,掌握晚清政权,就不再名正言顺,只能被奉养宫中、颐养天年。
对于曾经遭受“赞襄政务八大臣”欺罔跋扈乃至权势压制之苦的慈安太后、慈禧太后而言,肯定不愿丢掉皇太后身份,失去对朝政大权的掌控。只有按照“兄终弟及”皇位传承方式,从“载”字辈中选择皇位继承人,才能保证自己的皇太后身份,才是慈安太后和慈禧太后为保自身周全而不得不进行的选择。
除了保住皇太后的身份,两宫皇太后想要长久保持对朝政大权的掌握,还必须保证对嗣皇帝的掌控程度。不具备自主能力、未达到亲政年龄的年幼君主,才有继续“垂帘听政”的可能;也只有在两宫皇太后养育和教导之下的年幼君主,才能保证皇帝成年亲政以后和两宫皇太后的亲密关系;从而保证落得一个安乐晚年。
2、拥有实力强大之皇室宗亲的支持,才能稳固自己的皇太后身份
鉴于恭亲王奕訢对两宫皇太后权势的挑战和威胁,慈禧太后逐步削弱奕訢所掌权势,直至将其打击为仅在军机大臣上行走的虚职亲王。两宫皇太后毕竟是女性,毕竟有着执掌朝政大权的诸多不便,奕訢倒台以后,两宫皇太后急需另外寻找实力强大之皇室近支宗亲的鼎力支持和拥护。
就道光皇帝一脉而言,抛去恭亲王奕訢,也只有醇亲王奕譞具备这个实力和资格,更重要的是奕譞身后拥有年龄合适、血缘关系合适的皇位继承人人选。也就是说,为了稳固皇太后的身份,延续对晚清政权的掌握,慈禧太后对于醇亲王嫡长子载湉的选择,绝对是理性之举,慈安太后没有理由予以反对。
当时的醇亲王奕譞,身兼都统、御前大臣、领侍卫内大臣、管理神机营等数个实权官职,手握重权、权倾朝野。更重要的是,根据《清史稿·列传八·诸王七》对奕譞的评价,这个慈禧太后的亲妹夫乃系“乾乾翼翼,靡间初终”的所在,一副小心谨慎、人畜无害的摆设形象。也就是说,相较于诸如恭亲王奕訢这等手眼通天的皇室宗亲而言,奕譞更容易被控制,对于两宫皇太后的威胁更小。
所以,对于慈安太后而言,不管慈禧太后如何选择,两人对于根本利益的追求基本相同;更重要的是,不管慈禧太后选择谁成为嗣皇帝,都会在名义上归于慈安太后抚养和教导,都是嗣皇帝名义上的嫡母,地位依然、权势依旧。而且,就慈禧太后和同治皇帝之间的而发展历程来看,就算载湉成年亲政,恐怕也会和慈安太后更为亲近。
后记
对于慈禧太后而言,慈安太后始终是“优于德,而大诛赏大举措实主之”的后宫之主、晚清政权实际上的最高统治者;对于慈安太后而言,不管慈禧太后选谁入继文宗,承继皇权,慈禧太后也必定会对其“慑于嫡庶之分,亦恂恂不敢失礼”。更重要的是,两宫皇太后这一利益共同体也只有保持步调一致、口径一致才能通过“垂帘听政”的方式,稳固掌握朝政大权。
参考文献:《清实录·光绪朝实录》、《清史稿·列传一·后妃》、《清史稿·德宗本纪一》、《清稗类钞》、《清代野史大观》
(文中插图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烦请联系删除!)
相关参考
关于慈安太后的死因,可谓是一个谜团。慈安太后还没有四十四岁,正值盛年却突然死去,去世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对于慈安太后的死有2种说法,其一,被慈禧太后害死;其二,突发脑血管疾病死亡。而认为慈安太后被慈禧...
很多人都不了解慈安死因的事情,接下来跟着奇妙奇闻小编一起欣赏。 关于慈安太后的死因,可谓是一个谜团。慈安太后还没有四十四岁,正值盛年却突然死去,去世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对于慈安太后的死有2种说法,...
...德避暑山庄驾崩,大阿哥载淳(即同治帝)即位,尊为母后皇太后,上徽号曰
...德避暑山庄驾崩,大阿哥载淳(即同治帝)即位,尊为母后皇太后,上徽号曰
...德避暑山庄驾崩,大阿哥载淳(即同治帝)即位,尊为母后皇太后,上徽号曰
...看到慈禧太后都不敢喘大气。慈禧太后在咸丰帝死后,和慈安太后一起垂帘听政,又和鬼子六联合发动政变,把顾命八大臣杀的杀贬的贬,自己掌
...在慈禧入宫一年之后就去世了,家族根基薄弱。1852年,皇太后为咸丰皇帝选秀女,17岁的叶赫那拉氏有幸被选中,入宫被封为“兰贵人
...在慈禧入宫一年之后就去世了,家族根基薄弱。1852年,皇太后为咸丰皇帝选秀女,17岁的叶赫那拉氏有幸被选中,入宫被封为“兰贵人
清朝时期的慈安太后和慈禧太后,两个人之前,一个是咸丰帝的皇后,另一个是咸丰帝的妃嫔,咸丰帝死后,两人都被尊为太后,形成“两宫并尊”的局面。但是,按照一般的逻辑,同一个皇帝的妃子之间,能有什么好关系?毕...
清朝时期的慈安太后和慈禧太后,两个人之前,一个是咸丰帝的皇后,另一个是咸丰帝的妃嫔,咸丰帝死后,两人都被尊为太后,形成“两宫并尊”的局面。但是,按照一般的逻辑,同一个皇帝的妃子之间,能有什么好关系?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