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的含义及其特征(浅谈思维中的分析)
Posted
篇首语:鸟往明处飞,人往高处去。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思维的含义及其特征(浅谈思维中的分析)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思维的含义及其特征(浅谈思维中的分析)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时常会遇到一些事情(事物)、一种现象或一个概念,由于它们往往是一种复合体,如果我们想进一步把握它们,除了将它们置于更大的背景下进行认识之外,还需了解它们内在的构成要素或成分,也就是了解它们的内在结构,只有这样对它们的理解才能更为充分。
作为一种思维方法的分析,人们对其理解却不甚相同,这是因为不同的人强调的侧重点有所不同。

图片来源于网络
罗素曾经对分析下过一个定义,“分析可以定义作是对一个既定的复合体的构成成分及联系方式的发现。(见:《西方哲学英汉对照词典》,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罗素的这个定义与我们平常理解的分析较为相似。
魏斯曼也曾提出,“分析意味着分解与拆卸,‘逻辑分析’由此看来意味着:把一个思想拆分成它的终极逻辑构成要素。(见:陈波等主编,《逻辑与语言》,东方出版社,2005年版)”他强调的是分析思想的逻辑要素或结构,这一说法较为专业一些。
尽管如此,我们还是可以尝试着做出某种一般性的理解:分析指的是一种思维活动或过程,与综合的思维方向相反,是把思维对象的整体(复合体:类、集合体和系统)分为其构成要素或部分(子类、个体和子系统),并考察它们及其之间的关系。

图片来源于网络
那么我们如何进行分析呢?今天,我们就从事情(事物)、现象或概念出发,以逻辑学的角度来谈谈如何进行分析,主要从思维对象的整体(以下简称复合体)与其构成要素之间存在的关系入手,来进行阐述。这体现为三种情况的分析。
第一种,是把复合体这个类分析为与其具有共同属性的子类或个体。复合体与其构成要素之间是一种属种关系,也就是把复合体作为属,将其分解成的要素作为种,这些种可以是子类或个体,且子类或个体都具有复合体的属性。这是逻辑学中最为常见的一种分析关系。

图片来源于网络
例如“社会”这个复合体,我们按照基本形态的标准可以将其分为: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社会主义为其初级阶段)。又如人这个概念,最简单的可以按照性别不同分为男性与女性。这两种都是将复合体分析为某种子类的情况。将复合体分析为个体的例子这里就不举了。
第二种,是把复合体这个类分析为与其不具有共同属性的个体。复合体与其构成要素之间是一种集合体与个体的关系,也就是把复合体作为一种集合体,将其分解成的要素作为个体,但是这些个体的属性与集合体的属性并不相同。这是逻辑学中另一种分析关系。

图片来源于网络
最为常见的有:人类、联合国、丛书和全集等等,它们都是集合体,但是其组成的个体却与集合体的属性并不相同。比如联合国这个集合体,尽管它是由每一个国家组成的,而且每个国家都具有相同的属性,但是每个国家的属性并不等同于作为联合国的属性。
第三种,是把复合体这个类分析为与其不具有共同属性的部分。复合体与其构成要素之间是一种整体与部分(个体)的关系,也就是把复合体作为一种整体,将其分解成的要素作为部分或个体,整体与部分或个体之间不具有相同的属性。这是逻辑学中的第三种分析关系。这种关系又可分为两种。
其一,是将整体分为部分或个体,这是一种最常见的分析。例如汽车与其部分或零件之间的关系。从整体与部分之间的关系来看,汽车与其发动机、底盘、车身以及电器(电气)之间就是一种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从整体与个体之间的关系来看,汽车与其所有零件之间就是一种整体与个体的关系。

图片来源于网络
在此,顺便讲一个哲学上的分析例子,它也是将整体分析为部分。柏拉图在讨论他的“理念论”时,曾用过三种比喻:“线喻”“太阳喻”“洞喻”。其中在谈到“太阳喻(该比喻的含义这里不多叙,有兴趣的朋友可阅读《理想国》)”时,他指出,如果没有第三种东西,即阳光,眼睛就无法看到颜色。他的意思是说,人要看到颜色,除了眼睛和颜色这两种东西之外,还需要第三个,那就是光。是光把视觉和可见性连接起来的。眼睛、颜色和光这三种不同属性的东西构成了一个“太阳喻”的系统。
其二,是将整体分离出某种成分,这是一种不太常见的分析。例如石油里包含着汽油的成分,但是却要通过特定的技术才能将汽油从其中分离出来。
在上述内容中,我们仅仅谈了三种分析路径,当然还存在着其他更多的分析路径和按照不同标准划分下的分析方法,希望在以后的时间里,我们能继续聊聊这类问题。
相关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