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编草藤做花环(《西风寻古道》第十章《听涛山访从文》)

Posted

篇首语:常说口里顺,常做手不笨。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怎么编草藤做花环(《西风寻古道》第十章《听涛山访从文》)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怎么编草藤做花环(《西风寻古道》第十章《听涛山访从文》)

五溪秋水

到都罗寨归来,很是失望。因为那藏在深山里的文化名寨,虽然早在八十年代就被立碑保护,还是没有躲过被毁灭性开发的破坏。我带着隐忧与感慨,坐林峰乡回凤凰城的班车,踏上了归途。

所过村落,老式的石头垒砌的墙脚,黄色土砖砌就的墙壁,盖黑色的青瓦,一层两层的上百年的传统建筑,所剩无几了。已经被钢筋灰泥,建造的三层四层洋楼所替代,而与四围的青山,原来的古村,极不协调,甚为刺眼。唯一可堪告慰的,是村旁田头的井水处,依然是数百年前的青山砌就,依然是几棵古柏古树掩映着。这是乡村不变的风景。而白色的鹅,黑色的鸭,在井水下的水田里觅食嬉戏,不时发出嘎嘎嘎嘎的快活的鸣叫。

我知道,即使如此偏僻的苗寨,都竟然已被现代粗劣建筑现代化了,粗俗化了。而凤凰苗寨的旅游,就是源于它的历史悠远,封闭落后,古老的独特建筑,和与汉族不同的风俗。可是这样的旅游,带给了乡人客观的收益。而一旦村民有了旅游的收入,手上有钱了,他们执意要干的第一件事,就是拆除自家的老屋,财大气粗,一意孤行的起宏图。于是,一而再再而三。古宅面目全非,来此的游客,是乘兴而来,败兴而归。如此一而再再而三,古苗寨的旅游,自然就寿终正寝了。这就是“古怪的湘西”灭亡之路,消失之途。现代文明,眼睁睁的扼杀了,湘西这只深山里的凤凰。

沈从文梦里的故乡

昨晚,我住在老城沱江边,一家接待过省长的翠江客栈,石门楣上雕刻着“弘农世第”,门对沱江堰坝与古老的水车,是个闹中取静的绝妙下榻处。想不到竟然只要一百元一晚。双人间带卫生间的标准房,或许是我游荡到了十点多种的缘故,老板眼看今晚房间差不多希望不大了,竟然有此流浪者飘来,自然放价成交了。女主人问我明天去苗寨吗。我说去都罗寨,正好楼梯转角处,贴着一张关于都罗寨旅游的宣传画。但已经退色了。我也知道都罗寨有几年没有高旅游了。那是沈从文的祖居地。据说人文底蕴自然风光,都是上乘佳妙。我听湘西陈氏家族的陈启伟老先生赞叹过。可是两年之间,竟然面目全非了!我们只能在沈从文的文字里,去回望逐渐远去的湘西了。

班车在凤凰西站的临时停靠处下,在土桥垄坐二路公交车。穿过半个城市,出南华门,过凤凰大桥,上喜鹊坡,过万寿宫,绕豹子湾,在去怀化的大桥对岸下车。这趟车是来往于城西城东的土桥垄与杜田站之间。相当于一趟观光游览车。我是决定今天离开凤凰,但至少还得到从文墓地拜谒一下。因为三天来我都在寻找沈老的遗迹:浦市到溪口的古官道,黄丝桥的高堰,林峰乡下的都罗寨。当然,最应该去沱江边的听涛山,向沈老道个别吧。

沈从文之墓,与妻子合葬于五彩石中。

沿左岸驿道上行,满河是漂游沱江的木棚船,明黄的木质小船,可坐十人,在长满水草的河流上,欢愉的飘荡歌呼。船尾划船撑篙的汉子,是身着苗服,戴细篾斗笠的苗人。两岸杨柳依依,青山隐隐,绿水悠悠,两岸游道上,游人如织,三三两两,对对男女,时而拍照,时而临水静坐,时而倾听苗人山歌,时而小吃摊前停留。清丽婉转的苗家少女的山歌,犹如山林的阳雀竹雀的悦耳清纯。满河飘荡,满城沉醉。 听涛山,是在古城下游的临河驿道旁,是凤凰钟灵毓秀的名山。植被茂密,山石峥嵘,石刻苍古,山泉清幽,这是沈老少年时的游玩地,仙游后的安息所。这是凤凰唯一不收门票的文物保护地,这也是沈老的遗愿。以前我是去过一次。每次到凤凰,都因不能去沈老的墓地拜访而遗憾。到凤凰而不登临听涛山,是枉到湘西。湘西的魂灵就在听涛山上,就在沈老的墓碑下。八十年代前,这是一片郊野景象,只有一条青石板驿道,临水靠山,古柳依垂,水白山青,涛声依旧。这是浦市驿道到凤凰的最后一段,也是最为完好,最为精致的古驿道遗存。已是我此次寻访古驿道的最很一站。可惜是如今驿道旁已经建了很多楼房,不复当年旧观了。而对岸更是在大肆扩建,大兴土木。巨幅广告“坐江山,观天下”。太霸道了,太跋扈了!

在驿道的入口,我见到了那口古井,石壁上有斑驳的摩崖石刻,“凤凰第一泉”苔痕青绿,隐约模糊。当年的达官贵人,平民百姓,尤其是三四年沈老盛年归乡探母,就是走这条道路。听涛山在望,郁乎苍苍。听涛山下,左侧一拾捌级石阶斜上去,石壁上大书“沈从文先生墓地”。上去左边是一庄重黑色长碑石,那是沈从文墓的简介。碑文为“沈从文(1902—1988),我国著名文学家,历史学家。墓地位于凤凰县沱江之滨的听涛山麓。占地面积约3000 平方米。坐南朝北,1992年清明沈老骨灰安葬于此。墓碑仅为一块天然五彩石,高一点九米,宽一点五米,厚九十公分,重六顿。碑石正面,集先生手迹,其文曰:‘照我思索,能理解‘我’,照我思索,可认识‘人’;背面铭文:‘不折不从,星斗其文;也慈也让,赤子其人。’为书法家张允和撰写,由中央美院著名雕塑家刘焕章教授镌刻。2007年5月沈老夫人张兆和骨灰合葬于此。此墓是人们缅怀与纪念沈从文先生的重要场所。2006年被确立为湖南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听涛山摩崖石刻

我从墓碑上第一次得知张兆和与沈老合葬于此,顿时感到凄美而慰藉。沈老再不孤独了。现实世界的大家闺秀,绝世美女,文学作品里的黑凤翠翠,三三凤子,总归尘土,魂归凤凰,香消玉殒,埋骨他乡,也即故乡。人生如此,也无遗憾了。记得沈老曾在自传里感慨道:“现在还有许多人生活在那座古城里,而我却生活在古城的记忆里。”而我却想到:现在许多人游玩在沈从文魂牵梦绕的古城里,而沈老与黑凤却安睡在古城郊外的听涛山麓。古城的喧闹与山林的沉静,即使沈老健在,也只能沉默,一任沱江滔滔东逝水。下游就是桃花岛。

拾级而上,山道曲折,迎面是更为详尽的碑文,介绍沈从文墓地。抬头望去,先生的黑碑白字,与背后山石上的摩崖石刻的红字辉映,那是黎元洪题写的“兴废周知”,题头是小字“田母杜大夫人”。据说是当时身为总统的黎元洪为凤凰田兴如母亲生日所题。是黎元洪的真迹,弥足珍贵。再一折就是时阶旁古树下竹林里的黄永玉著名的碑刻。碑文是极富竿子豪气悲凉的句子。“一个士兵不战死沙场,便是回到故乡。”龙飞凤舞的草书,彰显湘西老刁民的悲壮雄风。八十岁不改英雄气,为湘西人楷模之一种。身为沈老表侄的一代巨匠,对沈老是毕恭毕敬,受其影响可谓大矣。落款是“怀念从文表叔”,且于下方恭敬的书写了自己与夫人的名姓。我一时不恭,闪念到给表叔题写碑文的黄永玉百年之后,会不会魂归故土,埋骨桑梓呢?我估计应该会吧。但沈老偏于柔弱,所以近水,而黄老偏于刚烈,应该葬之高山。南华山是最佳的藏龙卧虎之地。惜哉熊凤凰没有归于自己故里。湘西王也没有归于自己领地。落叶不能归根,是人生的一大憾事,湘西的赶尸就是人们乡土情结的神化。在《血色湘西》里,竿子军战死沙场,即使尸骨不能归故乡,也必须把生前戴的耳环带回故里,这就是湘西人,这就是湘西情!湘西王陈渠珍,生前不仅为自己的早逝藏族妻子写书纪念,而且还把这藏女的遗骨迁葬凤凰。

再一折,石阶通石崖下的从文墓了。那是与听涛山的山石一样的天然石块,说是五彩石言过其实,实际很普通,一如沈老的为人,这不是湘西常见的苍青的石灰岩,也不是本地黑色层岩,与贵州的山石一样的黑色那种,贵州得名“黔”,即因此石的颜色。而墓石是那种近似于混凝土板结的那种粗粝,最易风化。沈老笔下描述过的沅陵沅水岸边的明月山,就是这种地质石块。沈老墓石与背后山崖浑然一体,若不是这里砌了一个狭长的平台,两旁都有木碑书写指路牌,而这碑石上是游客吊唁时,放上的花环,细碎的新鲜的黄花,人们是不易发觉这就是一代文豪的墓地。人们围着独立的墓石,看正面背面蓝色的碑文,体味沈老的人生与思想。而墓碑的下脚,一圈青草丛,密密麻麻的围绕着一圈香烟烟头,那是作为燃上香纸的表示祭奠的意思吧。估计沈老不吸烟,张女士也不惯如此。不知这对神仙伴侣,地下有知,将做何感想。我请一个小伙子,帮我摁快门,我依着墓石留影一张。表达我对先生的敬意。这是我三天行程来,照的第三张相片。其中一张是在大岚坪的古驿道石拱桥上,一张是在荒芜的达岚坳废弃的驿道旁小庙前。

我在墓碑石旁静默了很久,把前后的碑文都拍摄了,尤其是背后有两处文字,极像是补上去的疤痕。也想古老松树的砍下枝桠后,在树身上留下的结疤。一块书写着:“2007年5月20日夫人张兆和骨灰合葬于此。”一处是:“公元1992,4,4清明”我摸着冰凉的石碑,感觉他们的灵魂就是这巨石空灵中。古人的化为望夫石,自然不及沈老凤子的魂为夫妻石了。

再往右左折是墓地之上的一块斜斜的空地,林木葱茏,巨石迎面,石上古树草藤蒙络,石下古洞幽深凉爽。洞门之上,摩崖石刻,明灭可见。最显眼的是“拥翠”题刻时间是民国四年五月。但落款已不可识。还有“听涛”二字。题于民国四年。落款是养性主人题,至于谁是养性主人,难以知晓。与此相对是“云窟”二字,落款“湘潭渔隐”,也不知何许人了。

洞门外的石板上,坐着四个漂亮的女大学生模样的姑娘,时尚娇媚,秀发如云,肌肤冰雪,树荫下小憩,不胜凉风的娇羞。散发着鲜花的芬芳,使山林墓地,为之生色,不再寂寞。我独自爬上走进云窟的洞穴,朝外拍了一张别致的风景,自然这些疲惫的青春的游客,也在景物之中,成为风景的点缀。

爬上山石顶端,下面就是从文墓地,此时游人更多了。我返回再经过墓石,朝左边斜上,仍有一洞,竟然洞里有泉水流出,清凉爽口。石径可再上,通向听涛山顶,顶上有听涛小院,遥遥在竹林深处,我因脚走路受伤,不敢继续攀登了。在一个隐隐约约的古碑刻“柏庐”处,转身下山,导游牌指向“后记碑”。这倒是我未曾听说过的。下至半途,见一巨石立碑,叹为观止。名为“莺啼序”原来是凌宇先生为沈老夫妇合葬听涛山而写的古诗词。凌宇是保靖人,沈从文研究家,与沈老夫妇有过交往,八十年代曾多次以湘西老乡的身份,拜访过沈老,沈老过世后,与张兆和还一道编辑沈老遗文。凌宇写过《沈从文传》,惜乎没有写《张兆和传》,而整个从文墓地,关于他们夫妇的文字太少了,尤其是关于张兆和几乎是零。这是一种遗憾,更是一种缺失。幸好凌宇的诗词多少弥补了一点。但这又不是一般游客能耐心细读的东西,且比较偏僻。我也是无意中碰到。我细细的品味,反复的默读,这碑文反而应了一个老话,真是“黑纸白字”。其中有“奎星应运,际会文坛,绝情比贾屈。数十载,天人悲悯,曲谱边城,烛照灵空,等身骚赋。湘人血性,艰危前定。滇云楚雨,天涯路,沫相濡,风雨同舟渡。难平块垒,人生不遇知音,满怀绝唱谁诉!” 诗词的不平之气,悲悯之感,溢于言表。我在碑前沉默,思索为何中国不朽的人,大多是不幸的人。不禁想到离骚招屈之类。古已有之,于今为烈吧。但想到沈老与张兆和的遇合,也就一切释然了。沈老一生寻找的是美,一世追寻的善,一生一世铭记的诠释的是人性而已。边城是他的作品,也是他的梦幻;夫人是他的神灵,也是他的梦想。老实人沈老获得了一切,此身何求?名也利也,官啊位啊,均是过眼云烟。

我因为沉思遐想,不意夕阳西沉。往下走时,看到一柱草树,是湘西人的一种习惯,秋收之后,收割的稻草,围绕着树干堆积成宝塔形的干草垛,当时斜阳从山树空隙里照过来。落在暖黄色的稻草上,我一下想到“斜阳草树,人道寄奴曾住”的意境,就是这样的意蕴,正是此时的氛围。而草树竹林之下,竟然是张兆和生前为丈夫墓地所写的《后记》。后记是由黄永玉手书。典型的王羲之行书,神似《兰亭集序》的笔法。很合张兆和女士的温婉性情与美丽仪容。 其中一段写道:“照我想,作为作家,只要有一本传世之作,就不枉此生了。他的佳作不止一本。越是从烂纸堆里翻倒他越多的遗作,哪怕是零散的,有头无尾,有尾无头的,就越觉得斯人可贵。太晚了,为什么在他有生之年,不能发掘他,理解他,从各方面去帮助他,反而有那么多矛盾得不到解决!悔之晚矣。 “谨以此书奉献给热爱他的读者,并表明我的一点点心迹。”落款是“张兆和 一九九五年八月二十三日晨 ”真是“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情绵绵无尽期!”听涛山麓再聚首,看尽夕阳与风雨,沱江东流至此回,天涯漫漫思故里。

我在从文墓地徘徊低吟,静悄悄的来,又静悄悄的去。像是拜访一位德高望重的长者,像是看望一对年事已高的老人。我要离去,却依依不舍,时间已经快五点钟了。我的双脚因跋涉,寻觅从文的足迹,已经徒步行走了一百多里山间的官道。离开从文墓地,继续沿官道走向沙湾,走向回龙阁,走进准提庵,走过夺翠楼,穿过虹桥,回到了古城的最繁华的地方。也完成了我为期三天的浦市至凤凰的履游。行程一百多公里,算是我对沈老的一种纪念,也是一种心迹吧。 ( 2009你那10月03日12时于五溪陋室)

相关参考

形容风景如画的唯美诗词(七绝:东湖美(外二首))

...湖美文/夕阳好风柔水碧有祥云,大美东湖景醉人。雁过听涛山逸致,随波到处似逢春。、七绝:感叹人生文/夕阳好人生感叹度春秋,未见辉煌已白头。放眼残荷存傲骨,夕阳尽染展风流。、感叹人生一一步韵夕阳好文/薛姐...

天净沙秋思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画

...使人感到幽雅闲致,画出一幅深秋僻静的村野图景;古道西风瘦马,诗人描绘了一幅秋风萧瑟苍凉凄苦的意境,为僻静的村野图又增加一层荒凉感;最后一句则是表现了漂泊天涯的旅人的愁思。  这首曲的原文为:枯藤老树昏...

梧州六堡(【网络中国节·春节】开年游梧州丨春节假期,快来六堡古镇开启寻梦茶乡之旅吧)

...”系列活动中,梧州市推出近看梧州·岭南风情游、茶船古道·六堡茶韵游、岑山秀水·乡村休闲游、诗画石表·邂逅丹霞游、康养蒙山·冬日疗愈游等五条旅游精品线路,为广大市民游客新春出行游玩提供参考。今日为大家介绍...

忆秦娥表达了李白怎样的思想感情

...衰败的词语修饰,而是白描直叙,并且用“音尘绝”和“西风残照”作前缀修饰,这样的写法并不是对前朝繁华的凭吊惋惜,而是对朝代兴衰规律的一种承认了。朝代兴衰,日月交替不会因为谁而改变,它是宇宙自然无法抗衡的...

忆秦娥表达了李白怎样的思想感情

...衰败的词语修饰,而是白描直叙,并且用“音尘绝”和“西风残照”作前缀修饰,这样的写法并不是对前朝繁华的凭吊惋惜,而是对朝代兴衰规律的一种承认了。朝代兴衰,日月交替不会因为谁而改变,它是宇宙自然无法抗衡的...

斜边浴室夹(第十章:门连套综合篇)

(1)门连套的基本构成:由门扇、门套(门框)和门套线构成,三者统称为门连套。加上五金配件,比如门锁和合页,构成完整的一套门。门连套的基本内部结构,如下图:门连套的固定方法:当洞口有做木基层板时,门框与...

我对电子商务网站建设的认识(【2022中经工商】第十章 电子商务)

一、电子商务产生背景及概念1.电子商务产生背景电子商务的产生是20世纪世界经济全球化与社会信息化两大趋势共同影响的结果。相关特点如下表所示。2.电子商务的概念(1)狭义的电子商务。指通过使用互联网等电子手段(电...

描写山水的优美段落200字(描写精彩语段:主题——黄昏、乡村)

...一句“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仍另我感受颇丰。至于“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更是道出黄昏独特的忧思。傍晚,太阳收敛起刺眼的光芒,变成一个金灿灿的光盘...

沈从文腊八粥课文分段概括

  全文共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第一自然段),写腊八粥的美味,无论是老人还是孩子,大家都喜欢吃腊八粥。第二部分(第二到第十九自然段):写了煮腊八粥的过程以及对腊八粥的期待之情;第三部分(第二十到第二十一自然段...

天净沙·秋思主旨的句子是什么

...·秋思》原文如下: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