忏悔者是什么意思(人非完全之物,忏悔乃人之所必须)
Posted
篇首语:黑暗带来恐惧。知识可以点亮你,驱逐恐惧。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忏悔者是什么意思(人非完全之物,忏悔乃人之所必须)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忏悔者是什么意思(人非完全之物,忏悔乃人之所必须)
1
奥古斯丁《忏悔录》、卢梭《忏悔录》和托尔斯泰《忏悔录》,并称世界“三大忏悔录”。
作为文学经典之作,三大忏悔录虽然都名曰“忏悔录”,但并非等同于宗教之忏悔。三大《忏悔录》以“忏悔”的方式所作的心灵告白,无论是文体形式还是思想内容,都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人文范式意义,对后世影响很大。
奥古斯丁 (公元354年—公元430年),古代基督教主要作家之一,基督教早期神学家、教会博士,以及新柏拉图主义哲学家,教父思想的集大成者。其思想影响了西方基督教教会和西方哲学的发展,并间接影响了整个西方基督教会。主要作品包括:《上帝之城》、《基督教要旨 》和《忏悔录》。他著作中最被传诵的,便是《忏悔录》。
奥古斯丁《忏悔录》原名“Confesiones”,古典拉丁文本作“承认、认罪”解,但在教会文学中,转为承认神的伟大,有歌颂的意义。奥古斯丁本来着重后一意义,即叙述一生所蒙天主的恩泽,发出对天主的歌颂。但一般都注重第一义,亦即“忏悔”的本意。实际上,在欧洲“忏悔录”也是自传的别名。《忏悔录》就是奥古斯丁的一本自传。
本书共十三卷。以内容言,可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卷一,歌颂天主后,记述初生至十五岁的事迹。卷二、三,记述他的青年和在迦太基求学时的生活。卷四、五,记述他赴米兰前的教书生涯。卷六、七,记述他思想转变的过程。卷八则记述他一次思想斗争的起因、经过与结果。卷九是他皈依基督教后至母亲病逝一段事迹。第二部分:卷十是分析他著书时的思想情况。卷十至十三,则诠释《旧约创世纪》第一章,瞻仰天主六日创世的工程,在歌颂天主中结束全书。
在《忏悔录》中,奥古斯丁深刻反省了自己从出生到三十三岁的内心挣扎。奥古斯丁出生在一个信仰复杂的家庭里,父亲是很有地位的异教徒,为人懒散偷安,贪恋世俗,直到临终的时候才在他母亲的耐心感化下信主受洗。而他母亲莫尼加却是个忠诚的基督徒。受这样家庭的影响,奥古斯丁的信仰很混乱,他搞不清楚自己该信什么,也找不到精神的寄托。《忏悔录》作为“自传”与一般意义上的自传有很大的不同。他的着眼点不是自身,而是自己与上帝之间的关系。比如对一个小小的“偷梨”事件却长篇大论。在他的思想中生来即带有原罪,“偷梨”是他走向堕落的开始,之后一步步走向歧途,心志丢失。而在上帝的引领下,才得以从堕落的深渊爬上来。
奥古斯丁曾说过“我的著作中,最引人乐于批阅的,莫若我的《忏悔录》。奥古斯丁的《忏悔录》,让我们看到了满心的悔恨与真心的认罪之意以及他对上帝满满的顺服和真挚的爱。全书以祷告的形式行文,详尽地叙述了他归信上帝的内心挣扎和历程,尤其是他对自己心路历程的深入剖析更是让我们看到了一个真心愿意认罪悔改并跟定上帝的虔诚的基督徒的心,只有那样的基督徒才愿意将自己那些阴暗面进行剖析,展现在大家的面前。正是因为这样,他的《忏悔录》才成为所有自传的始祖,开创了从心理层面进行文学创作的传统。
这本书在基督教历史上的地位很重要,许多基督徒甚至效仿奥古斯丁的忏悔方式。裴理伯·亚夫在他的基督教史中论圣·奥古斯丁时说:“他是神哲学的第一流权威,仿佛一座震古烁今的金字塔。把他同历代的大哲学家比起来,可以一敌众。神学界的王座舍奥氏莫属:圣师、士林学家、新教徒都望尘弗及。”
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1828—1910),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最伟大的文学家,也是世界文学史上最杰出的作家之一。主要著作包括《安娜·卡列尼娜》、《战争与和平》等。
列夫·托尔斯泰很年轻的时候曾熟读、研究基督教圣经、东正教圣徒传记、叔本华哲学、孔孟之道、老子哲学、佛学、婆罗门教义。在他自己所列的最爱读的书单中,就有法国思想家、哲学家卢梭的《忏悔录》和《爱弥尔》,卢梭对托尔斯泰一生影响甚巨。托尔斯泰曾把卢梭的肖像“悬在颈下如圣像一般”。
托尔斯泰《忏悔录》是其一次精神探索之旅。作者先回顾了他的生命:出生在贵族家庭,童年父母去世后,在没有方向,质疑宗教优越的环境长大,上大学,加入军队,加入一个作家,成家立业,财富等等都有后,到中年精神危机差点自杀后寻找生命的意义之路,这本书只有一个主题:活着的意义是什么?书中还简要总结了历代圣贤对人生奥秘的总结。作者对自己的青年和成年经历有着深刻的自我批判态度。毫无疑问,他经历过一些忘乎所以的日子,但他仍然同意,他必须在出生之前进入这个世界,他必须有这样的经历,以获得对生活的最终深刻理解。作者的结论是理性不能理解无限,不能否定生命。只有信仰才能赋予生命意义;然而,信仰不是少数人谋利的工具。只有人民把握生活的真谛,才能获得真正的幸福。
70年代末80年代初,托尔斯泰经历了一场世界观的激变。他否定了贵族阶级的生活,站到了宗法农民的一边,《忏悔录》正是这一时期的产物。他在《忏悔录》中写道:“我们生活的富裕条件剥夺了我们理解生命的可能性。为了理解生命,我们应该理解的不是特殊的生命,不是我们这些生命的寄生虫,而是普通劳动人民的生命,是创造生命的人,是他们赋予生命的那种意义。”
托尔斯泰《忏悔录》是一部自我解剖的力作,倾诉他为追寻人生目的、人生意义过程中所经受的道德和精神上的痛苦——撕下一切假面具,显露他自己赤裸裸的、几乎是炼狱中的灵魂。他自曝青年时代“在打仗的时候我杀过人,为了置人于死地而挑起决斗。我赌博,挥霍,吞没农民的劳动果实,处罚他们,过着淫荡的生活,吹牛撒谎,欺骗偷盗,形形色色的通奸、酗酒、暴力、谋杀……没有一种罪行我没有干过。”连自己的写作目的也不予隐瞒:“当时我出于虚荣、自私和骄傲开始写作…… 为了猎取名利……”他发现自己与许多“不道德”的作家一样,把写作当作“改善自己的物质条件的手段”,“希望获得金钱和称赞,越多越好”,并因获得艺术家、诗人、导师这些称号而沾染了“新的纰缪——近乎病态的骄傲和疯狂的自信”。在这种卑俗的精神状态中,他深感苦恼,怀疑自己生存的正确性,便想探索生命的意义:“我为什么要活着?”“我的全部生命会产生什么结果?”在他50岁时,他觉得任何哲学都无法回答这些问题时,为摆脱对未来的结局的恐惧,他想到过自杀。不过,反复的思考终究使他对生命有所领悟。他找到了问题的症结:由生活富裕造成的对生命意义的无知。
托尔斯泰经过痛苦的反思,认识到“人既可毁灭自己的灵魂,也可挽救自己的灵魂”。为了挽救自己的灵魂,“就必须抛弃生活中的一切享乐,要劳动、谦卑、受苦、仁慈”,“如果我要理解生命及其意义,就不能过寄生虫的生活,而应该过一种真正的生活”。
于是,托尔斯泰开始了落地生根式的自我救赎。他走出家门,去做人口调查。在莫斯科乞丐成群的街道和市场,在供穷人投宿的利亚平免费夜店,他看到了“使我大吃一惊”的贫穷,看到了贫富的天壤之别,他写道:“事实上,我们在这种富裕生活的一切方面,从吃饭、穿衣、居住、卫生直至我们的教育,都是力图达到把我们自己和穷人分开这个主要目的。”他终于看到“在我们这些富人和穷人之间有一堵穿不透的墙”,那是用富人的财富筑成的大墙,是“把我们自己与穷人隔离开来的”、所谓“清洁”和“教养”的大墙。他得出结论:“为了能够帮助穷人,我们首先应该推倒这堵墙。”
他从自己先做起,决心抛弃特权阶级的荒淫、堕落的寄生生活,从“地主老爷”变为生活俭朴的平民百姓。生活不再奢侈,戒酒、戒烟,还戒肉,猎也不打了。早晨收拾房间、生炉子、打井水、劈柴,原先都是仆人们干的,现在他自己动手。他甚至自己做鞋,曾为诗人朋友费特做一双皮鞋,象征性地收了几个卢布,费特特开证明说“皮鞋完全合格”。从莫斯科回到雅斯纳亚·波里亚纳后,托尔斯泰与农民亲近接触,和他们一起收割庄稼、运草、盖房。有两次发生火灾,他都亲自投入救火,灾后又组织救济。托尔斯泰也常自己下地干活,他的画家好友列宾惊喜之余画了一幅《托尔斯泰耕田图》:他头戴一顶白帽,大胡子垂胸,神态专注,在两匹白马之间使劲扶着犁杖。
原先认为财富就是幸福,现在他说:“幸福在于生活上要求少和为别人多做好事。”世界观的转变使他决心与贵族阶级决裂,站到宗法制农民的立场。他关心农民和土地问题,做出了将土地分给农民的计划。为了提高农民的文化程度,他在他的庄园和家乡办了20多所农民子弟学校,并亲自动手,花了很多心血编写《启蒙课本》和《新启蒙课本》,其内容不仅有文学艺术,而且也有自然科学,还创办了教育杂志《雅斯纳亚·波利亚纳》。
托尔斯泰不仅在生活方式上发生了很大变化,而且力求使自己的作品能为普通的农民所接受。《复活》里的聂赫留朵夫是个大地主,却反对土地私有制,曾把自己的一部分土地分给农民。聂赫留朵夫年轻时也放荡过,玷污了姑妈的养女玛丝洛娃,随后将她抛弃。但在沙皇专制统治下的黑暗社会里,农村的贫困景象、城市平民的悲惨生活使他不寒而栗,终于改变世界观,背叛了贵族上流社会。当知晓沦为妓女的玛丝洛娃蒙受不白之冤入狱后,聂赫留朵夫良心发现,在精神上得到“复活——他自我认罪、忏悔,也决心赎罪,努力为玛丝洛娃申冤,上诉失败后,又同她一起去西伯利亚……《复活》显示了托尔斯泰“撕下一切假面具”的决心和彻底暴露旧世界的批判激情。《安娜·卡列尼娜》中的列文,也是个大地主,婚前也经历过放荡生活,但他心地善良,同情他人,追求自己的幸福,也关心别人的幸福。列文希望农民富足,国家富强,热心搞农业改革,亲自干农活,看到农民与地主之间无法调和的矛盾,提出一个“对分制”,即收成的一半归农民,一半归地主。但改革的各种试验总不能成功,以至精神极其苦闷,多次想自杀。——这也正是托尔斯泰当时心情的写照。即使在《战争与和平》这部卷帙浩繁的巨著里,托尔斯泰也没有忘记让贵族青年安德烈和彼埃尔自我忏悔,让他们认识到贵族上流社会的庸俗和空虚,从而严肃地探讨人生的目的和社会的出路。从托尔斯泰后期的作品中主要人物身上,都不难看到托尔斯泰自己的影子。
晚年的托尔斯泰因社会不平等现象而深感痛苦,曾在日记中写道:“由于不平等,由于我们在贫困现象的环绕中过着豪华奢侈的生活,我越来越感到痛苦——几乎是肉体的痛苦,而我又无法减少这种不平等现象。这就是我生活中隐藏着的悲剧因素。”他对自己的信念愈加执着,下决心要实现“平民化”,要放弃特权,放弃财产,放弃稿酬和版权,要离开“地主老爷的王国”,要“住在农舍里”。这一切,自然使他的妻子索菲亚和子女不可理解又不可宽谅,家庭矛盾因此日益尖锐,他在家里度日如年,惶惶不可终日。
1910年10月27日清晨,82岁的托尔斯泰最终在痛苦的煎熬下离家出走,几天后由于心脏病发作,死在一个小火车站里。临终前,他对医生、站长和赶来看望他的大女儿塔尼娅说:“世上有亿万人,很多人在受苦受难,你们为何为我如此操心?”——可见,托尔斯泰最终死于忏悔——无尽的忏悔。他的《忏悔录》写完了,但他的忏悔并没有结束——直到死。
2
让·雅克·卢梭(Jean-Jacques Rousseau,1712年—1778年),是法国十八世纪启蒙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文学家,民主政论家和浪漫主义文学流派的开创者,启蒙运动代表人物之一。主要著作包括《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社会契约论》、《新爱洛伊丝》、《爱弥儿》、《忏悔录》等。
1762年,卢梭《爱弥儿》出版。该书集中阐述了他的自然主义教育理论。该书思想与当时的政治格格不入,被当局视为异教邪说,最高法院判决将已出版的《爱弥尔》全部烧毁,并通缉卢梭。在长达八年的时间,卢梭一直在逃难。《忏悔录》是卢梭在颠沛流离的流亡中陆续写成的,它是卢梭悲惨的晚年的产物和心灵写照。
法国启蒙运动始终伴随着争议,它离法国大革命如此之近,以至于哲人们一度被视为造成流血的罪魁。二战之后,卢梭甚至被当作极权的思想源头。在反对他的人那里,卢梭是小偷、淫棍、邪教徒、妄想狂、反文明者、乱伦者、受虐狂、暴露狂、手淫狂、虐待狂、隐性同性恋者……纵观卢梭一生,可以这么说,自古以来的伟大人物,没有谁有卢梭这么复杂的身世、复杂的性格以及如此多的非议,这已经不是仅仅用“好人、坏人”这种简单的判断评价,就能界定他到底是一个什么人的了。卢梭《忏悔录》的直接原因,既是为自己做出辩护——避免成为千古罪人,也是为回答来自教会、官方和启蒙学者对他的侮辱和攻击。
《忏悔录》追述了卢梭从出生到1766年被迫离开圣皮埃尔岛之间50多年的生活经历。
开篇便足以震撼人心:我现在要做一项既无先例,将来也不会有人仿效的艰巨工作。我要把一个人的真实面目赤裸裸地揭露在世人面前。这个人就是我。这是世界上绝无仅有、也许永远不会再有的一幅完全依照本来面目和全部事实描绘出来的人像。
卢梭在自传中,以真诚坦率的态度讲述了以往的全部生活和思想感情、性格人品的各个方面。“既没有隐瞒丝毫坏事,也没有增添任何好事,当时我是卑鄙龌龊的,就写我的卑鄙龌龊;当时我是善良忠厚、道德高尚的,就写我的善良忠厚和道德高尚”。“我的《忏悔录》的本旨,就是要正确地反映我一生的种种境遇,那时的内心状况……”。他承认自己在这种或那种情况下产生过一些卑劣的念头,甚至有过下流的行径。他说过谎,行过骗,调戏过妇女,偷过东西,甚至有偷窃的习惯,承认自己偷了丝带反而诬陷是女仆干的。他说自己被这一罪过折磨了长达40年之久,直至把它披露于世才获得些许良心上的安慰。
卢梭天生有裸露癖,在性方面和其他方面都是如此。他曾在黑夜中游荡于都灵的偏僻街区,向妇女裸露自己的臀部。“在她们眼前展露我的臀部时,我从中获取了无法形容的愚蠢的愉悦。” 他描述过他的性受虐。当严厉的牧师的妹妹朗拜尔西埃小姐处罚他,打他的屁股的时候,他非常乐意,他是故意犯错去招惹惩罚。他还鼓励一位稍年长的格罗登小姐也来抽打他,“当我躺在一位专横的女士的脚下,服从她的命令,向她讨饶—这使我感到一种甜蜜的快乐”。据卢梭自己描述,当他突然发现一个女孩的一个乳房上没有乳头,便无法和她做爱。并且他记下了那个女孩恼羞成怒地离他而去。
他还是一个小男孩的时候就开始手淫。他“发现这种恶习非常方便,它有巨大的吸引力,它可以对一切女士想人非非,让美人服务于快乐,可以随心所欲而不必征得其同意”。他认为手淫可以使青年避免得性病。他坦承自己在晚年又恢复了手淫,这比追求一种积极的情爱生活要便利得多。他还说自己在都灵收容所时被一个同性恋者所诱惑。
卢梭一生与多个女人有染,其中最重要的是华伦夫人。年长卢梭11岁的华伦夫人风姿绰约,出身于贵族世家,是一个有非凡智慧的女人。华伦夫人扮演了卢梭的庇护人、老师、情人及知心朋友等多重角色,不啻于把他引向伟大的女神,他甚至称她为“妈妈”。在卢梭贫困潦倒时,华伦夫人至少援救过他四次。没有这个杰出的女性慷慨仁慈的培养和经济支持,就不会有卢梭。但两人并不是一种单一的情人关系,而是三角恋,华伦夫人不仅与卢梭而且还和她的管家克洛德・阿奈保持肉体关系。卢梭在这种复杂的性关系之外,又去和圣朗拜尔和乌德托夫人保持三角恋爱关系。但后来华伦夫人落魄卢梭得势,双方的地位发生反转,卢梭却没有知恩图报。华伦夫人不得已求助他。此时的卢梭继承了一笔丰厚的家庭遗产,仅仅寄给华伦夫人一点小钱。后来华伦夫人再次求助,他却置之不理。华伦夫人最后的时光是在病榻上度过的,最终可能死于营养不良。他在书中强烈地谴责自己遗弃了华伦夫人,对自己的忘恩负义深深自责。
卢梭与一名叫黛莱丝·瓦瑟的女仆长期保持同居关系,但却不肯娶她,直到老年才举行了简单的婚礼。他们共生了五个孩子,却一个没有抚养,都被卢梭送进了育婴堂。卢梭在《忏悔录》中表达了悔恨之情,觉得自己一辈子都无法挽回了。但又为自己如此绝情的行为辩护:“当我一想到,孩子将由一个乱糟糟的家庭抚养,就感到害怕。孤儿院的教育要好得多,这是我决定把孩子送进孤儿院的理由。……由于我这样做,他们才没有遭到他们的父亲的这种命运,才没有因为我迫不得已而抛弃他们,使他们很有可能沦落到我如此穷困潦倒的境地。” 卢梭在作品中创造了一个叫爱弥儿的孩子,主张对儿童进行自然教育,但现实中却是个最绝情、最失败的父亲。这无疑给攻击他的人提供了最致命的武器。
卢梭不仅对妻子、孩子,对自己的家人感情也很冷漠。他没有见过母亲谈不上任何感情,但对自己的父亲、弟弟也毫不关心,父亲的去世只是为他提供一个继承遗产的机会。他是以财产来看待家庭的。在《忏悔录》中,他描述过家庭遗产被证明由他所得以及他收到汇票时的情景。经过极力克制,他拖到第二天才打开信封,“我故意慢慢地打开它,看见那笔汇款就在里面。我立即就感到了欣喜,我发誓,最强烈的快乐征服了我”。
在《忏悔录》中,他也历数了孩提时寄人篱下所受到的粗暴待遇,描写了他进入社会后所受到的虐待以及他耳闻目睹的种种黑暗和不平,愤怒地揭露社会的“弱肉强食”、“强权即公理”以及统治阶级的丑恶腐朽。他把自己的缺点和过错完全曝露出来,最直接的动机和意图,是阐述他那著名的哲理:人性本善,但罪恶的社会环境却使人变坏。
自传中强烈的平民精神,也独具特色。主要表现在卢梭对自我形象的描绘上。他过着贫穷的生活,却有自己丰富的精神世界;他热爱知识,有着令人敬佩的好学精神,他学习勤奋刻苦,表现出难以置信的毅力;他生活在充满虚荣和奢侈的社会环境中,却保持了清高的态度,把贫富置之度外;他故意不修边幅显出“布衣”的本色,国王要接见并赐给他年金,他为了洁身自好、保持人格独立而不去接受……
在把一个真实的自我坦呈在世人面前之后,他如释重负:感谢上苍,我终于把难以说出口的丑事,明明白白的全部说出来了。不管您是何人,只要我的命运或信任使您成为本书的评判员,我则以我的不幸,通过您的古道热肠,并以全人类的名义,恳请您别毁掉这部有用而独具一格的著作,因为他可以作为肯定尚有待创建的对人的研究的第一份参照材料,而且,我还要恳请您,别为了缅怀我而推倒这座记载着我那尚未被我的敌人歪曲的性格的唯一丰碑。《忏悔录》最后写道:“不管末日审判的号角什么时候吹响,我都敢拿着这本书走到至高无上的审判者面前,果敢地大声说:‘请看!这就是我所做过的,这就是我所想过的,我当时就是那样的人……请你把无数的众生叫到我跟前来!让他们听听我的忏悔……然后,让他们每一个人在您的宝座前面,同样真诚地披露自己的心灵,看看有谁敢于对您说:”我比这个人好!’”
卢梭《忏悔录》呈现出的真实和真诚令人难以想象,令世人为之震惊。这部在残酷迫害下写成的自传,在四面受敌的情况下为自己辩护的作品,是卢梭一生最为重要的代表作,也是唯一跻身世界名著的伟大作品。在世界三大《忏悔录》中,卢梭《忏悔录》文学价值最高,影响最大,是一部永不磨灭的人性经典。如果把三大《忏悔录》做个比较,托尔斯泰《忏悔录》尽管以卢梭《忏悔录》为蓝本但更多不像忏悔而像反思。圣·奥古斯丁的坦诚远不如卢梭的十分之一。更为重要的是,这位教父的坦诚只是为了证明人的原罪人本身并不值得爱。卢梭《忏悔录》不仅是真正以意义上的忏悔,而且表现出惊世骇俗的坦承和撼人心魄的诚实,并以对整个人类的博大深沉之爱震撼了无数人的心灵。
卢梭是十八世纪中把个性解放的号角吹得最响的一个思想家。他傲视一切地宣称,那个时代的习俗、礼教和偏见都不值一顾,并把自己描绘成这样一个典型,宣扬他以个人为中心、以个人的感情、兴趣、意志为出发点,一任兴之所至的人生态度。这些就是他在《忏悔录》中的思想核心,这也是他在自传中力求忠于自己、不装假、披露一切的根本原因。卢梭的《忏悔录》展示的是一个活生生的复杂的个人。这个自我形象的复杂性就是《忏悔录》的复杂性,这也使它成了文学史上的一部奇书,也是《忏悔录》另具一种价值的原因。这种价值不仅在于它写出了惊人的人性的真实,是历史上第一部这样真实的自传。而且它的价值还在于,触及了哲学的本质问题,他首先用自己为解剖标本,对人性做了一次深刻的探讨,他的这部自传堪称一部活生生的个性解放的宣言书。
乔治・吉斯多夫在《发现自我》一书里说:忏悔从来没有把一切都说出来过,也许是因为现实是如此复杂和纷繁,如此没有终结,以致没有任何描述能重建一个真正忠实的形象……就这点而言,去读一本旧的私人日记是很说明问题的。……在所有的人身上都有装假的一面。在卢梭之前,体面较真实更为作家所重。莫里哀和拉罗什富科都把自己的自白美化了。十六世纪的散文大家蒙田在《随感集》中,虽然也讲了自己的缺点,却把它们写得相当可爱。与卢梭同时代并同样负有盛名的伏尔泰也不作任何自我表白。卢俊对此颇不以为然,他认为“没有可憎的缺点的人是没有的。”《忏悔录》使卢梭的人格不仅没有受到贬损,反而使其成为一个超乎伏尔泰等人之上的伟大人格典范。
作为一部别开生面、独具匠心的文学作品,卢梭《忏悔录》开拓了浪漫主义文学的道路,“没有他,法国文学将走向另一个方向”,直接导致了19世纪欧洲浪漫主义文学的发端,就连歌德、雨果、乔治·桑、托尔斯泰都无一例外地声称是卢梭的门徒。司汤达的《红与黑》中的于连・索瑞尔这个形象,据说就是向卢梭的《忏悔录》学来的。德国大文学家歌德认为,伏尔泰结束了一个旧时代,而卢梭开创了一个新时代。
3
人类精神发展史,就是人类心灵成长史。我们所看到的,都是作为人类精神发展成果的集成之作,无论是哲学、艺术、科学、教育等等范畴和领域,它们向我们展示了人类的智慧、深刻、复杂、尊严、坚韧、理智、浪漫、美好……,但你很少能看到,隐匿在这些精神创造成果背后的人类心灵的孤独、压抑、磨难、困顿、焦虑、挣扎、病患,我们只能看到人类精神阳光的一面,很少能够洞烛到它幽暗的另一面。这固然是因为展示强大隐藏脆弱这一行为本身乃是动物的天性,但也恰恰因为天性对阴暗脆弱的遮蔽和掩饰,使得人类的心灵内在变得更加幽暗隐秘,很难为人所察。
因此,你很难在剖析演绎人类精神的著作中包括常常被看作是记载人类心灵史的文学、心理学等等著作描述中,扑捉到更多真实的心灵世界。俄国陀思妥耶夫斯基堪称是心灵探索大师,即便如此,这种探索主要还局限于作家自己的理性和经验,且只能以局部的、片段的、因果的、判断的方式呈现,并不能等同于人物客观真实的心灵世界本身——世界上最难认识的,其实就是人类内在的心灵世界。它轻易不会向人敞开,即使敞开也只是瞬间时态的呈现,既非一定真实也非完全准确,因为心灵作为意识投射的显像,永远处于流变之中,除非意识终止。
平常人的内心敞开捕捉都如此之难,更不要说那些作为人类精神导师的大人物们了。由此可知,所有自愿向他人敞开心扉——无论是出于何种原因,都显得弥足珍贵,其价值当然并非是满足那些龌龊的灵魂借以窥探他人心灵的隐私的需要,而是让我们难得一见人性的本真,并从中看到我们自己的影子。世界三大忏悔录之所以世代流传、经久不衰,正是因为每一个走近它们的人,不仅从中看到人性的伟大并为之深深震撼,而且也在与其观照中看到了自己。我们从未如此无限接近一个伟人,这个人就是卢梭。而让人们走进他、走近他的内心的,就是《忏悔录》。打开卢梭的《忏悔录》,就是打开了人心。阅读《忏悔录》,就是阅读人心,阅读人性,与人心对话,与人性对话——与我们自己对话。
“世界三大忏悔录”虽然并不表示世界上只有三本忏悔录,但至少说明类似这种精神生产创造者自我坦露心扉之作少之又少。世界三大忏悔录,虽然忏悔的出发点不同,目的不同,但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他们通过向世人敞开心扉,把自己的灵魂坦露在世人面前,让人们看到了他们赤裸裸的人性。虽然他们公开披露了自己不为人知的隐私、揭示了自己内心曾有过的黑暗甚至龌龊,但并没有因此使他们的人格蒙受损失,反而更增加了他们人性的光辉和伟大。
而三大忏悔录中又只有卢梭《忏悔录》完全指向自我,把一个真实的不加掩饰的自我大白天下,由此更可见一个人面对真实的自我是何其之难,更不要说毫不顾忌任何名声、人格乃至尊严。这也正是卢梭《忏悔录》令世人无比震惊的原因所在,也是卢梭作为一个伟大思想家的真正伟大所在。老实说,对于卢梭的忏悔,不用说卢梭自己,就是毫不相干的人,似乎都会为卢梭的举动震惊。人类有文明记录以来,只有卢梭一人这样虽千万人逆之而独往。卢梭《忏悔录》似乎成了整个人类的忏悔录,整个人类都能、而且永远会看到的忏悔录。从这个意义上,卢梭《忏悔录》,已经不是一本书、一个人心灵史的记录,而是一面镜子、一个永远敞开的伟大灵魂的宣言书。
人生来是有忏悔情结的,这倒不是所谓基督教所说的原罪情结,而是人心的软弱和孤独。人需要心灵的依偎和陪伴。在宗教信徒那里,这种陪伴者常常就是上帝,人可以向上帝敞开心扉和秘密,而不必顾虑有人会知道。——但并非人人都是宗教信徒,而在一个完全不相干的人那里得到心灵的陪伴,似乎只有或莫过于卢梭了。没有人在看了卢梭忏悔录之后,心灵不会得到慰藉和平复的。因为你不是在看一本书,你是在与一个心灵——一个非凡的心灵对话,听他向你倾诉自己。你在倾听中不仅被深深感动,也为自己感动,因为你同时倾听的乃是自己。——这或许是卢梭忏悔录真正不朽的原因。
中国20世纪所产生的世界级伟人之一——周恩来生前就曾说过:如果我写书,我就写我一生中的错误,要让活着的人们都能从过去的错误中吸取教训。但夙夜在公的周公生前无暇了却心愿,这真令人遗憾。试想一下,如果人类中那些伟大的心灵,都能如卢梭一般,向世人敞开自己的心扉,把人性中最真实、也是最软弱的部分打开给人看,那将是人类心灵史上何等繁复壮美的图景,它比人类创造的所有伟大精神成果更令人震撼和惊叹!
奥古斯丁、托尔斯泰、卢梭的忏悔对象,既是“绝对真理”化身的上帝,在他们——只有上帝才有资格评判一个人的是非;也包括他们所谓罪过作用的对象——世人——与自己人事相关的人。我们看到,以三大忏悔的终极指向和结果而论,上帝最好说话——对上帝的忏悔,上帝照单一一全收——但并没有表态,虽然没有表态,但忏悔者相信由于基于绝对真诚(姑且认为)会得到宽恕,觉得如释重负。然而轮到人就不那么好说话了。人是最复杂的动物,人之复杂性也体现在思想观念之千差万别上,对同一事物见仁见智乃是常态。对卢梭《忏悔录》,尽管卢梭本人言之凿凿竭尽诚实,但如狄德罗、罗素的批评者、否定者仍大有人在。卢梭对此似乎显然早有预知,不然何以有凛然一问:“看看有谁敢说我比这个人好!”对于卢梭的忏悔,虽然相关的人也照单一一全收——有的并且明确表态,但事实上非但不会得到宽恕,反倒生出更多的猜忌和恶意。比如,卢梭的自我指控虽毫无保留,但反对卢梭的人照样会振振有词。狄德罗就不无愤怒地说,“他用令人厌恶的色彩描绘自己,以便给他那些不公而又残酷的非难披上真理的外衣!”再比如由于卢梭的“自暴隐私”,罗素就认为卢梭根本谈不上是个哲人。卢梭跟一个地位低贱的女侍结婚,也被罗素拿来进行了一番精神分析,意思是卢梭只有在下贱的女人面前才能得到一种完全的自信。其实罗素本人也不是圣人,要不然的话,他也不会三番五次闹离婚,不会提倡性解放,不会反宗教,不会被当局禁止讲学甚至弄到要坐牢。罗素作为一个哲学家,是绝对不缺乏深刻的,但在卢梭这面镜子面前,却照出了他的渺小和卑微,这真令人遗憾和感叹。
4
忏悔本是佛教语。梵文 ksama,音译为忏摩,省略为忏,意译为悔,合称忏悔。忏悔本意是悔谢罪过以请求宽恕。《佛遗教经》中说:“惭耻之服,于诸庄严,最为第一。惭如铁钩,能制非法。是故常当惭耻,无得暂替。若离惭耻,与诸禽兽无相异也。”人若不知悔过与禽兽没有两样。
忏悔的话题,因三大忏悔录而起,当然不是主张每个人效仿作者也去撰写自己的忏悔录,世界上类似忏悔录的自传无疑不计其数,但真正的经典之作不过几部而已,看来并非通过自曝隐私就能哗众取宠博得青睐。也不是讨论忏悔之事的由来以及重要与否。这里旨在通过对忏悔——人类心灵这一隐秘之地的剖析,重新理清忏悔与人的关系和意义,并由此进一步追问:人为什么需要忏悔?向谁忏悔以及怎样忏悔?
忏悔,作为人特有的一种行为方式,不止在宗教内部是一种修行所必须,即使并无宗教信仰的人,也普遍存在。这种行为也可以看作是人与其它动物的本质区别之一。基督教主张人生而有罪,忏悔是洗涤罪愆向上帝请求宽恕的救赎之道。基督徒一生都在忏悔之中度过。佛教固无原罪之说,但忏悔亦是消除罪业的不二法门。至于更多素人的忏悔,本身也源于宗教情结,忏悔对象可以是天、是地、是任何崇拜的神灵,乃至先人祖宗。这种广义上的忏悔方式,是在忏悔主体内在与某个绝对信仰对象的外在之间达成的一种人“神”诉求关系,这种对应的诉求联系只存在于虚拟的想象之中并不为他人所知,只隐匿于个体的心灵世界中,只要需要随时随地可以进行,就像基督徒的祷告不受任何条件限制。
人为什么要忏悔?或者说人何以具有普遍忏悔意识?在我看来,根本原因在于人是有限之物,生而不完全。所谓有限之物,是说人的天性和能力是先天限定的、有自我边界和局限的,人的一切如同汉字“囚”字,只能限定在天生的范围之内,限定之外是他所不知不能的;所谓生而不完全,是说人不是神,乃是不完全之物。尽管作为精神动物,人可以傲视整个生命世界,但并不意味着他没有缺陷,他能先知先觉,他无所不能。所谓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说的就是人的不完全性。
事实上,任何一个人——包括人类中那些最伟大的个体,甚至被誉为圣人的人,都是生来有缺陷的人,都有黑暗的一面。只是人们总是把最黑暗的一面,有意无意遮蔽了,总是以最光彩、最亮丽的一面示人,似乎看起来完美无缺。正如卢梭所说,如果让每一个人在上帝的宝座前面,同样真诚地披露自己的心灵,看看有谁敢于说:“我比这个人好!”
以人的不完全而论,人与人并无本质区别,区别只在于程度不同而已。绝对的好与绝对的坏一样是没有的。人生而不完全作为一种共性,具有先天的与生俱来性,并非如基督教原罪说只是一种“理论”假说,而是一种事实真说。从这个意义上,如果说到谁应该忏悔,人人都应该忏悔。不是因为“原罪”忏悔,而是因为有过忏悔。至于具体到个人是否去做,那是另一回事。
事实上,所有忏悔,无论是哪一类忏悔,也不论是向谁忏悔,都有正向意义。忏悔是什么?忏悔的本质,并非仅仅是一种功利性的谢罪或祈求救赎,而是一种心灵自我净化。六组慧能偈云:菩提本非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讲的是佛的本质境界,而非尘世的境界,否则佛门弟子们也不会青灯古卷日日行忏了。
人生不仅是岁月的累积,也是尘埃的累积。人的心灵会积累很多毒素,毒素在心灵越积越多,心灵的镜面被灰尘污垢污染蒙蔽,最终负累其身,铸成许多过错。人作为非完全之物,绝对意义上,没有“罪业”的人是没有的。人人有罪,亦即人人需要忏悔。一个不知、不会、不屑忏悔的人,必定是无可救药的人。忏悔是一种心灵排毒过程,通过忏悔,排出毒素,澄澈心镜,使心智获得增长,心灵方能成长。人真正的成长,乃是心灵的成长。而心灵的成长,正是在心灵的不断自我忏悔“反刍”之中,在不断的否定修正之中,在不断的自我净化之中,得以实现和完成的。所有伟大的心灵,无不是善于自我忏悔、自我净化的心灵,只不过不为外人所知而已。
宗教的真正伟大——姑且不论绝对信仰的有无——恰恰在于,它事实上为人提供了一种心灵沟通的管道,一种并不为人所知的心灵秘密渠道。通过宗教——人们信仰的对象,人在主观上与客观上建立了一个情感和心灵与客观外在互动的完整体系。这个体系只存在于心灵之中,不论何时何地,不需任何外在条件,只要愿意便随时可以厕身其中,或平复躁动的心灵,或获得心灵慰藉,或寻求神的保佑,或请求宽恕罪过,或寻求解脱和力量,都在一念之中。毫无疑问,人作为非完全之物,是生来需要宗教的,宗教在安抚人心方面的作用无可替代。宗教在人类精神发展方面居功至伟,任何力量都不能与之相比。没有宗教就不会有人类的今天,也不会有人类伟大的文明。
至于说人怎样忏悔,忏悔的形式问题,各个民族、各种信仰、古今中外,各不相同。佛教主张忏悔,认为忏悔可以消除罪业。《金光明经》云:‘所谓金光,灭除诸恶,千劫所作,极恶重罪,若能至心,一忏悔者,如是众罪,悉皆灭尽,我今已说,忏悔之法,是金光明,清净微妙,速能灭除,一切业障。’《心地观经》曰:“若覆罪者,罪即增长,发露忏悔,罪即消除。”《业报差别经》曰:“若人造重罪,作已深自责忏悔更不造,能拔根本罪。”忏悔犹如“热汤浇雪”、“朝阳照霜”、“水中之盐”,可以使罪业消解(得到宽恕、谅解)。——此忏悔之果报是也。
基督教认为,真诚的忏悔必然得到上帝宽恕。在虔诚的宗教信徒那里,忏悔如同吃饭睡觉,本是日间功课不可一日偏废。很多人的忏悔,是出于一种功利的目的,他们担心死后进不了天堂,所以把忏悔作为自我救赎的一种策略,不管做了什么坏事,只要忏悔了就能得到耶稣的原宥。因此,把忏悔作为消除罪业的一种手段,把耶稣当成垃圾桶,不停地往耶稣那里倾倒行为上的、心理上的垃圾。其实,忏悔有没有果报,谁也说不清,只有上帝知道。
中国人对“天”有着极大的敬畏,认为天是终极主宰,天既是指天空宇宙自然,又指抽象神秘的神灵,天地信仰则是认为天地乃是一体两面,天道当然包含地道在内,敬天既是敬地。中国人常说,敬天敬地敬祖宗(父母),天地既是自然之绝对真理,而祖宗作为人之所出之天公地母,与天地等同。《易经》中的“乾”指代天有天父的含义,“坤”指代地有地母的含义,天地父母同体。敬畏天地,就是敬畏父母;敬畏父母,就是敬畏天地。所以,人们每逢有重大举动,或盟誓、或忏悔、或祈祷、或倾诉,常常会跪在地上,向天而拜。所谓“老天爷”、“苍天在上”“苍天作证”等呼告,与基督教“上帝”、“天父”、佛教“阿弥陀佛”等是一样的。天地祖宗犹如耶稣、佛祖,都是无所不知、无所不能、既威严有仁慈的神圣存在。在一般人那里,忏悔可能更多等同于谢罪,非不得已恐不会为之。除非认为自己有罪,又觉悟到需要忏悔请求宽恕,一般是基于遭遇果报的担忧,才会在不为外人所知的情况下,比如默然向天地神灵祷告,或跪拜于祖宗灵前,暗中忏悔一番,并相信会得到神灵的宽恕,卸下精神包袱以求心中释然。
忏悔如果怀着功利目的,就不是真正的忏悔,真正的忏悔是不应该有功利目的的。奥古斯丁、卢梭和托尔斯泰的忏悔,与其说是有功利目的的,是一种自我剖白,希望得到忏悔对象的理解和宽恕,不如说是自我净化和救赎。在他们,功利的目的倒在其次——并非希望一定要得到什么证明什么,而是通过自我救赎安放那颗无处安放的灵魂。如果一定说道有诉求这才是真正的诉求。
人世间最可宝贵的是人性。但人性也是最难呈现、最难看到的东西。它深藏在理性的层层包裹之下,深藏在虚假的表象覆盖之下,深藏在幽暗的心灵闭锁之中。自从人类理性和文明出现以来,自然的人性就被有意无意地遮蔽了,遮蔽在各种幽深、幽暗的心门之内。人类天性中那自然的、美好的、单纯的、朴实的、善良的人性,在重重包裹、遮蔽之下,发霉了,腐败了,朽烂了、变质了,多少人的人性荡然无存了,再也不复本真存在了。——即便如此,又有多少人敢于把自己的人性拿出来,放在太阳底下晒一晒?
忏悔这种心灵行为方式,本质上乃是人与灵魂的关系,自己与自己的对话、心与心(忏悔诉诸对象)的对话,属于宗教范畴。宗教本质上就是人与灵魂的关系。人不是孤独的自我存在,人存在于宇宙天地全息大一统的系统之中,人与万物有着本然的、内在的联系。所以,人必须建立起内在与外在的关系。在内在与外在的关系中,宗教信仰作为绝对意义上的绝对诉求对象,与人的灵魂存在对应关系式。人必须把自己置身于这种宗教信仰关系式中,从中确定人自我存在的位置。
每个人都应建立完全从属于自我的人与灵魂关系内在系统,成为一种有从属关系的存在,而不是一种漂浮式存在。这里所谓的宗教,并非一般意义上的宗教,而是广泛意义上的信仰,包括各种宗教信仰在内,包括自然、血统信仰,乃至理性信仰。冥冥中自有神在。这个神,我们无法信其实有,但也无法信其虚无。在人与灵魂关系式中,这个神是存在的,而且必须存在,不存在则人与灵魂关系亦不存在。所以,人既必须置身于人与灵魂关系式之中,作为一种有依托、有从属的存在,如此则神必须存在。这个神在终极信仰那里,是佛祖、耶稣、神仙、天地、祖宗等人格化之神。忏悔,就是向忏悔诉诸的终极信仰对象——自己心中的“神”的倾诉,达成心与心、灵魂与灵魂的对话。
忏悔实乃人生所必须。不忏悔的人生是不完全的。
原创:李耽总编:王立楠
(版权所有 违法必究)
相关参考
怎样忏悔才能达到好的效果(一日的颓废需要10日的补救,一次的意外需要终生的忏悔)
今天是周天,昨日是周六,本来以为周末放假自己可以好好的锻炼一下自己的身体,让自己早日达到减肥的效果,可是有时候当你越想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可能最终的结果总是事与愿违。昨天确实是休息了一天,但是也是自己最颓...
日本添加剂之神的忏悔(游伴伴|来自日本“添加剂之神”的忏悔,告诉你什么东西不能吃)
“食品添加剂之神”安部司,从事食品添加剂工作近30年,人称“食品添加剂之神”。他不仅熟知各种添加剂的作用和用法,并亲眼见证了食品加工生产的“幕后”。他协助开发了几乎所有种类的食品,并能用舌头分辨出食品中...
“我来,我见,我征服!”伟大的凯撒大帝征服高卢之后,将目光投向与法兰西隔着英吉利海峡的不列颠岛屿,英国的历史便由此开始。罗马人统治了几百年后,到5世纪初在风雨飘摇中自身难保,只得撤退。罗马人前脚刚走,...
1、礼忏[lǐchàn]佛教语。谓礼拜佛菩萨,诵念经文,以忏悔所造之罪恶。通称拜忏。2、忏悔录[chànhuǐlù]自传体长篇小说。法国卢梭作于3、愧忏[kuìchàn]羞愧而忏悔。4、随犯忏悔[suífànchànhuǐ]指犯了过错随即忏悔。又称随犯随...
日终入账是什么时候入账(落马官员忏悔:我妄图用钱摆平情妇,最终被举报)
●忏悔人:王风昭●原任职务: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区北安街道办工会副主席、财政所负责人●触犯罪名:贪污罪、挪用公款罪●判决结果:2020年8月18日,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区法院对被告人王风昭以贪污罪,判处有期徒刑十二年...
湖南惠湘企业(“千亿女烟王”卢平:靠情夫牟利超4亿,忏悔称,吓得不敢回家)
“千亿女烟王”卢平:靠情夫牟利超4亿,忏悔称,吓得不敢回家从一个长沙卷烟厂的小工人,到一位叱咤风云的国企掌门人,卢平在37岁的时候就走上了自己的事业巅峰。身在权力的顶峰,她非但没有失落的感觉,反而还利用自...
湖南惠湘企业(“千亿女烟王”卢平:靠情夫牟利超4亿,忏悔称,吓得不敢回家)
“千亿女烟王”卢平:靠情夫牟利超4亿,忏悔称,吓得不敢回家从一个长沙卷烟厂的小工人,到一位叱咤风云的国企掌门人,卢平在37岁的时候就走上了自己的事业巅峰。身在权力的顶峰,她非但没有失落的感觉,反而还利用自...
时空穿梭机19忏悔之旅之不速之客陈家基且不提那炳叔与财旺的财产纠纷闹得整个香港沸沸扬扬,结果如何仍然未见分晓。这一厢的黄婆洞里,阿怪对于这一切懵然无知,依旧过着他清净的世外桃源般的生活。不过因为财旺支付...
万勿误会:“每日黄诗”的黄字,不是涉黄的黄,意思只是说,每日推送一首黄亚洲的诗作,或者是,每日推送一首黄亚洲举荐的诗作。黄亚洲的举荐,不论人情,入得法眼即荐。“黄评”亦见仁见智,仅供参考,但相信每日均...
浦东区大众搬家(上海杀妻焚尸案庭审现场:凶手未表现过多忏悔,一心求死)
记者时婷婷发自上海11月19日8点30分,上海,刘军和妻子带着女儿刘敏(化名)生前最喜欢的奶茶和水果去了女儿的墓地。“女儿,案子今天开庭了,我们请了律师,相信法律公正,让杀人犯受到应有的惩罚。”一遍遍抚摸着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