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自由弯管机工作原理(《创新的起源》创新产生的底层逻辑到底是什么?)
Posted
篇首语:不塞不流,不止不行。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德国自由弯管机工作原理(《创新的起源》创新产生的底层逻辑到底是什么?)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德国自由弯管机工作原理(《创新的起源》创新产生的底层逻辑到底是什么?)
前言
您好,欢迎每天看本书,今天为您解读的书是《创新的起源》。
提到创新,恐怕我们都得承认,创新很重要,创新带动了经济增长。但是,如果要问,创新是怎么产生的呢?您会发现,回看人类历史,创新好像都和一些天才人物有关,比如一说到蒸汽机,我们就会想到瓦特这个人,蒸汽机的出现直接拉开了工业革命的序幕;比如一提到电话,那肯定不得不说贝尔,美国贝尔电话公司在通信行业非常有名;如果我们再说到白炽灯,您肯定会下意识地想到爱迪生以及他说的那句“天才是靠百分之一的灵感加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类似地案例还有很多。您会发现,创新好像总是与个体的突出成就相关,换句话说,这些天才的出现我们是决定不了的。
但是这本书的作者认为,这不是真相的全部。即便没有这些天才人物,蒸汽机、白炽灯和电话等这些成果也会出现。
为什么呢?因为在作者看来,创新有它自己产生的逻辑。
这本书的作者马特·里德利,是著名的英国科学家,牛津大学动物学博士。相关他的好几本著作,比如《基因组》《自下而上》《理性乐观派》等。马特·里德利是世界上公认的最好的科普作家之一,在科学、环境学和经济学领域都有所涉猎。
这本书的副标题是,“一部科学技术进步史”。作者在这本书中记载了大量有关创新的故事,涉及能源、公共卫生、交通、食品和通信等各个领域,前半部分内容可以说是一部精彩的创新史;后半部分内容,作者则是以自己独特的观察视角,对创新产生的逻辑、创新的价值和运作机制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其实,说到创新这个话题,还有很多相关的书,比如《创新启示》《开放式创新》《创新者》等。今天,顺着作者的思考,我们将会把解读重点放在:关于创新,马特·里德利提出的几个不一样的视角,来帮助我们进一步地理解创新这件事。
接下来,我就分为三部分为您解读这本书。
第一部分,我们先来回答这个问题,为什么作者会说,即便没有天才人物,创新依然会出现?创新的产生遵循什么逻辑?第二部分,我们再来说说,什么样的创新才能称得上是一个了不起的创新?第三部分,我们还得弄清楚,要想实现创新,需要克服什么样的阻力?未来该如何引领创新呢?
第一部分
首先,第一部分,我们先来详细说说,为什么作者会说,创新有它自己产生的逻辑,即便没有天才人物,创新依然也会出现呢?
这个观点乍一听,其实有点反常。因为如果创新有它自己产生的逻辑,我们岂不是想要多少创新,就可以有多少创新,想要创新什么就可以创新什么。但是现实情况显然不是这样,不论是个人、企业还是国家,往往投入了大量的时间、精力和资源,也很难实现创新。所以,这不正说明了创新是不可预测的,是突然发生的吗。
比如,我问您,飞机是谁发明的?您脑海里肯定一下就会想到是天才式的人物——莱特兄弟,这是我们在小学课本上学到的,我到现在还记得那张图。1903年12月17日人类历史上第一架飞机上天,飞机真正出现了。这个意义太大了,这是一个谁都无法预测的日子,这是一个人类创新突破性的时刻,对吗?
当然对,但是如果您走近莱特兄弟的身边,如果您真正了解这个故事,就会发现,好像又不是这样。
那天的飞行只持续了几秒钟,仅仅就一次而已。如果那天天气不给力,没有很强的逆风,一次都不可能发生。如果您观察得越深入,您就越不可能看到一个突破的时刻,反而只有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一步一步地艰难前进。这就像您没办法说,某个人类的祖先是猿猴,但他的儿子就变成了智人一样。
创新的产生同样如此。按作者的话说,创新可不等同于某个发明或新想法,创新是要把这个发明或想法转化成一种可行的、负担得起的、能切实为人们带来利益的产品。这中间的过程,需要付出相当多的努力。换句话说,绝大多数创新都不是在一望无际的黑夜中突然迸发出的光亮,而是从一个小火星,生长成丝丝缕缕的火苗,再汇聚成一团火的过程。创新的产生逻辑是一场漫长的、渐进式的,不断向前的演化过程。
我们把时钟拨回到那个年代,其实早在我们比较熟悉的1903年这个时间点之前的7年,也就是1896年,有一个叫兰利的天文学家在美国政府的支持下,就尝试了很多次飞行试验。他深信自己可以造出一架飞机。于是,在1896年的时候,他弄出了一个安装了蒸汽发动机并且没有飞行员的模型,在空中飞行了90秒,前进的距离达到了900多米,成绩还不错。
不过麻烦的是,后面几年里,每次飞行试验,要么就是人上了飞机,无法操控,要么就是落地姿势惨烈,飞机解体。美国政府投了许多钱之后,仍然看不到什么动力飞行的希望,最后他们决定终止投资。
虽然兰利失败了,但是与此同时,距离他所在地几百英里外的美国俄亥俄州,莱特兄弟正系统性地推动着工作一步步前进,去克服那些对于解决动力飞行问题来说必不可少的挑战。
首先,莱特兄弟原来做的是自行车制造工作,可不是我们想的天才,他们是勤奋的手艺人。为了实现动力飞行,莱特兄弟认真吸取了其他人的很多经验,尤其是一位对飞行有大量研究的叫沙尼特的前辈。他们兄弟俩总共给沙尼特写了177封信咨询各种问题,而且,莱特兄弟还痴迷于观察天空中鸟是怎么飞的,从中得到了很多启发。
其次,从一开始,他们俩就没有打算要造一架飞机,而是造了一台滑翔机。他们在风洞中对滑翔机模型进行上千次的试验,做了非常细致的测量,直到完全理解了升力和阻力原理。
再之后,莱特兄弟又继续解决螺旋桨和发动机的设计问题,他们几乎把所有时间都投入在了工作中。1903年12月17日在今天的我们看来,是具有重大意义的一天,因为能够有一个人驾驶飞机飞行一分钟并平稳落地,让飞行这件事真正成为可能。
但对于莱特兄弟来说,这只是他们试验过程中再平常不过的一天。日子和工作并不是在这之后就停止了,人类也不是在这之后就真正能飞了。他们的创新还在继续,5年后,莱特兄弟成功让人类在空中飞行时间延长到了一个多小时。再之后,不论是改造飞机架构,还是延长飞行时间等,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了这项创新工程,飞机逐渐成为人类的交通工具,莱特兄弟的设计逐步演化成大型客机、直升机、无人机和超音速战斗机等等。
作者在书中告诉我们,即使没有莱特兄弟,也一定会有人在20世纪的头十年里让飞机冲上云霄。因为当时出现了发动机,很多人都开始尝试制造空中交通工具,人类已经手握提供升力、克服阻力,让飞机翱翔天空的核心动能装置,而剩下需要做的工作就是反复试验、反复修正,找好合适的角度和姿势,穿针引线,让这个动力装置助力飞机上天。而莱特兄弟的成功之处也在于,他们没有指望首次尝试就建造一架飞行器,而是意识到自己处于一个不断迭代的过程中。
作者说,越是深入审视飞机的发展历史,您越会发现,这个过程是渐进的,有很多人参与,又需要很长时间。事实上,就连起飞这一刻,本身也是随着飞机的机轮重量逐渐下降而慢慢实现的。
类似的故事这本书中还有很多。
比如,开头说到,我们都认为是瓦特发明了蒸汽机,实际上,一个叫纽科门的铁匠比瓦特早数十年前就制造出了蒸汽机,再往深挖一层,原来这个故事中还有很多我们压根不熟悉的名字,比如帕潘和萨弗里等人。
再比如,一提到白炽灯,我们会先想到爱迪生。不过更真实的情况是,至少有十几个人,都在爱迪生之前就提出或发表了在真空的或充有氮气的玻璃灯泡中装上灼热丝的想法,又或者对这种想法申请了专利。事实上,到19世纪70年代末,共有21个人都宣称自己独立地设计了或极大地改善了白炽灯泡。
电话的出现也是一样。我们都认为贝尔发明了电话,实际上就在1876年的同一天,在贝尔提交关于电话的发明专利的2个小时后,一个叫格雷的人也到同一个专利局去申请电话发明专利。再往前推,有个叫梅乌奇的人5年前就已经申请了电话关键技术的专利预告。
当今世界最受关注的未来学家之一,凯文·凯利在他的书——《科技想要什么》中也探讨了这个现象。他发现有6个人不约而同地发明了温度计,5个人发明了电报,4个人发明了小数,3个人发明了皮下注射。1974年,还有一位社会学家专门做了一个统计,访问了1718位美国科学家,其中有62%的人表示,自己的研究被别人抢了先。
这些历史中的细节都标志着,即使没有我们所熟知的天才人物,随着时机的成熟,发明要素的纷纷涌现,创新依然会出现。绝大多数创新的产生并不是突然的、轰轰烈烈的,创新存在于一次次悄无声息地缓慢迭代中,将会一直在沿着自己的轨道向前演化发展。这就是绝大多数创新产生的逻辑,一个最朴实的真相。
第二部分
好,我们刚刚说完了作者思考创新的第一个视角,为我们揭示了创新产生的逻辑。接下来,第二部分,我们再来说说,怎么衡量一个创新的价值?什么样的创新才能称得上是一项了不起的创新呢?
过去我们衡量一个创新有多牛,肯定是得在技术水平上有一定的提升。比如从外燃机到内燃机,一个主要靠烧煤烧热水,一个直接烧汽油柴油,技术水平直接提高了好几个层级。而且更重要的是,因为内燃机的出现,才催生了后来人们造汽车和飞机的各种机械发动机。要不然您想,当时能量转换效率最高的蒸汽机才到8%,就算把几十台蒸汽机连在一起,也不可能实现人类的飞行梦。
再比如从台式计算机到笔记本电脑再到手机,电子器件晶体管的尺寸越来越小,芯片上的元件数量不断增加,成本也越来越低。搁在早些时候,谁能想到手机的功能可以替代电脑呢?可见,技术进步永远是硬实力。
不过,作者在书中提醒我们,衡量一个创新的价值,除了技术水平这个维度,实际上还有一个维度不容忽视,那就是要把创新嵌入到它所在的协作网络中,看看它到底能发挥多大的作用。
创新并不总是像我们想象的那样,一定要在技术上有重大突破,相较之前更先进。很多创新本身并没有多少技术含量,但是它能够让越来越多的人用得上、用得起,把自己紧密嵌入到社会结构中,这也可以称得上是一项了不起的创新。
举个例子,我们先来说一个直接推动了全球贸易发展的东西,集装箱。如果要说集装箱有什么技术含量,我估计大部分人都不同意,集装箱看上去不就是一个大铁箱子吗?四四方方的,也没什么特别之处,为什么就能推动全球化分工呢?以往人们运输货物,难道不用箱子打包吗?
用,但是规格不一样,运输过程太复杂。1954年,美国承包的一艘普通货船从布鲁克林港口出发,向德国的一个港口,叫不来梅哈芬港运输了重达5000吨的货物。那5000吨的货物都是些什么呢?经过研究人员统计,一共有将近20万种东西。难以想象,它们的包装更是五花八门,有盒子、纸箱、袋子、圆桶、罐子,木桶、板条箱等等,可以说几乎在生活中您能看到的所有包装形式都在这里出现了。
这批货物一开始是从美国100多个城市,分了1156个批次运到了准备出发的港口布鲁克林,光装上船靠工人搬运就用了整整6天,其中还有一天是因为工人罢工耽误了。中间船运从布鲁克林运到德国的到达港口,差不多花了11天,然后到德国港口,卸货又用了4天。经过统计,这么一趟跑下来,总航运成本高达20多万美元,其中港口装货和卸货费用占到了37%,而海上航行的成本只占到11%。
显然,这太费劲了。难道就没有人想到,可以先在工厂用大小和形状完全一样的标准货柜,来提前装好货物,然后在不打开的情况下直接把它们再装上或卸载下轮船吗?当然有,这种想法并不新鲜,铁路和公路系统在标准化货柜这方面就已经试验了几十年了。
早在1929年,就已经有美国公司开始专门设计这样的船来装载火车车厢,但是结果令人失望。它们设计的货柜有些不是太大就是太小,每次运载货物大小一直在变,您是完全无法预料得准,这次得用多大的货柜的。就像我们买回家的收纳盒,市面上不同大小不同形状的最起码都有几百种,更不用说您要运送来自世界各地的货物了。
直到一位叫麦克莱恩的美国人出现,局面被彻底改变。麦克莱恩被誉为“集装箱之父”。那他是发明了集装箱吗?没有,更准确地说,人们使用集装箱几十年之后,麦克莱恩才开始用集装箱。那麦克莱恩究竟做对了什么呢?
麦克莱恩的创新之处就在于,他为集装箱这个东西,搭建了一整套货物运输系统。麦克莱恩最早是一位卡车司机,后来因为公路运输太过拥堵,麦克莱恩用借来的钱买了一个大型的航运公司。凭借着多年的运输经验,他很快便清楚地意识到,航运业的发展潜力并不是通航,而是货运。他要做的是确定标准化的集装箱大小,然后围绕这个尺寸,搭建起一整套包括工厂装货、卡车、起重机、港口、船舶在内的适配系统,让集装箱这个东西真正嵌入到运输网络中。
不过,光是想想就知道,这个过程艰难且漫长。比如关于集装箱的标准尺寸到底是多少,一直是个争议巨大的问题。再比如,麦克莱恩遇到的最大挑战就是人的问题。要知道,港口工人吃的就是搬运货物这碗饭,集装箱的广泛使用会让他们丢了工作,工人们集体罢工一度让麦克莱恩的生意陷入破产的境地。
直到1967年左右,伴随着越南战争的发生,美国军方需要集结部队和大量货物运到亚洲,麦克莱恩的公司才迎来了翻身的机会。由此,集装箱运输真正成为主流,推动了全球贸易的发展。
您看,虽然麦克莱恩并不是集装箱的发明者,但是他是第一个意识到,需要让集装箱嵌入它所在的协作网络中。麦克莱恩的大半辈子都在致力于搭建这样一个运输系统,让集装箱真正发挥其所用。可以说,虽然技术水平上并没有什么提升,但这就是一个了不起的创新。
再来看公共卫生领域。生活在一个卫生设施现代化的城市里,您肯定很难想象,日常生活中走到哪都弥漫着令人窒息的恶臭,19世纪的伦敦就是这种情况,臭气熏天。
当时随着城市人口的增长,排泄物处理系统严重不足。虽然抽水马桶已经出现了,但是它巨大的缺陷就在于,只能冲走污水,却无法去除异味。人们想了各种各样的办法也还是无济于事,所以只好继续使用外边的厕所或者夜壶。
卡明是一个手工业者和数学爱好者,他的主要工作虽然是制作时钟和风琴,但是对于如何抑制住这种异味,卡明琢磨出了一种绝妙的方法,叫S形弯管。它是一种接在马桶底部的弯管,原理也很简单,当马桶里的水带走排泄物的时候,这种弯管能够储存少量的水留在弯头中,用水直接密封住异味。之后,另外一个创新者又把S形弯管改进成U形管,推动室内抽水马桶真正成了一种人们日常生活的必需品,仿佛一夜之间,臭气熏天的伦敦变成了一个干净文明的城市。
像这样的创新,在我们生活中并不少见。您看,创新的成本其实并不高,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是创新的参与者和推动者。衡量一个创新,除了看它和原有技术之间的一个革新,当然还要看它嵌入到整个协作网络中能够发挥出多大的效益。
换句话说,我们要关注的,不仅仅是这个创新有多少技术含量,有多少技术水平的提升,还可以是它到底带来了怎样的社会延伸和深远影响。我原来认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好像离自己很遥远,但现在看来,这是每个人都可以实实在在参与其中的社会工程。我们是小人物,当然也能通过不断创新,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好。
第三部分
好,这是作者为我们提供的,思考创新价值的一个有意思的视角。最后,我们再来说说创新的运作机制,纵观历史,要想实现创新,需要克服什么样的阻力?
我们都知道,创新的运作需要多重因素推动,比如技术的发展、资金的投入、人才的教育和合理的奖励机制等。往往一开始,创新者的处境是比较弱势的。对于一项新技术的出现,很多人是持怀疑态度的。
比如您肯定听说过,英国蒸汽机刚出现的时候,有许多人闯进工厂,要砸毁那些机器。他们认为,有了机器之后,人类就会失去工作,所以他们必须有计划有预谋地对抗一切新的技术,砸毁那些机器。
这些事情我们也都比较熟悉。不过,作者研究了多个领域的创新案例后发现,要想实现创新,实际上还有一个因素不可忽视,那就是还得突破原有的社会共识。且不说一个新技术了,哪怕是一些在我们现在看来再常见不过的食物,作为一个新东西刚出现的时候,人类这个群体天然也是恐慌且抗拒的。
马铃薯就是一个典型案例。马铃薯最早出现在美洲大陆,欧亚大陆上并没有马铃薯。不过有意思的是,欧洲大陆上的西班牙人入侵美洲大陆,最早带回了马铃薯,却很晚才开始真正食用马铃薯。17世纪,马铃薯在印度和中国的传播扩散速度也要比欧洲快得多。
这是为什么?您肯定猜不到人们抵制马铃薯的理由都有哪些。
首先,客观原因是种植时间,马铃薯有自己的劣势。马铃薯在还没有被人类驯化之前,和当时欧洲人熟悉的耕作周期不同,它不是秋天收获,欧洲人认为种植起来麻烦。
其次,《圣经》里并没有提到马铃薯。当时很多英国人信奉英国国教,他们觉得马铃薯是天主教派来的间谍。他们在一次选举中高喊:不要马铃薯,不要教皇主义!
第三个原因是更奇葩,那时候大家都信一个道理,叫以形补形。什么意思呢?说白了,就是您吃什么样子的东西,就能补什么。结果不知道是从哪里开始传播一种谣言,说马铃薯的外形很像麻风病患者的手指,而麻风病在当时是很罕见的,所以为了防止染上麻风病,法国议会就禁止把马铃薯作为可食用的东西。
这么一来二去,被恐惧心理占据的欧洲人很晚才开始种植和食用马铃薯。您看,就连一个马铃薯,想要进入一套社会体系中,也是非常艰难的。
所以作者在书中提到,创新是人人普遍追寻的事物之一不假,但是人人也都能找到一个理由来反对特定的创新。创新者必须与现有技术的既得利益者、人类谨慎保守的心理、抗议者利益,以及版权和规章标准等各种情况做斗争。创新意味着,您需要对原有社会共识进行改写、扩展甚至是重新编辑,这是一个艰难又缓慢的过程。
好,了解了这些,那么,未来该如何引领或推动创新呢?相信这个问题每个人都很关心。
作者在这本书中并没有给出一个明确的答案。但是不知道您发现没,作者通过为我们阐述创新产生的逻辑、创新的价值和运作机制这几个视角,其实已经表达了他认为的,创新发展的方向。
创新是一个自下而上的,人人都可以参与的演化过程,因此在他看来,引领未来创新,重要的是要营造一个良好的贸易环境和社会环境。自由,永远是催生创新的发动机。当来自全球各地的商品发生交换,贸易发展,当人们的思想产生激烈的碰撞,创新才会发生。古往今来的创新案例都证明,越自由越开放的地方,才越容易产生创新。
最后谈到全球创新热点的变革和转移,作者在书中也表明:毫无疑问,中国的创新发动机已经点火,这不是吹捧或刻意迎合中国读者,而是从多个领域来看,中国创新的速度之快令人惊叹。未来,中国的创新规模和创新速度可能将超过其他任何地方。
而关于具体领域,作者在后记中写道:一场疫情,为全球经济按下了暂停键。但是好消息是人们也看到了数字化领域的迅速创新。很多人开始使用各种视频会议软件进行线上办公,处理日常事务,数字创新同样可以应用在医疗领域,人们还可以进行线上问诊、看病或办理政务等。数字化创新打通了人们生活中的地理空间界限,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
结语
好,今天的这本马特·里德利的《创新的起源》我们就先说到这。
回顾一下,作者通过大量的案例,以自己独特的观察视角,对创新产生的逻辑、创新的价值和运作机制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首先,历史中的天才人物固然重要,但是即便没有天才人物,创新依然会出现。绝大多数创新的产生并不是突然发生的、轰轰烈烈的,而是存在于一次次悄无声息的缓慢迭代中。创新有它自己不断向前演化发展的逻辑。
其次,一个了不起的创新并不一定非得是技术水平有多先进,也可以是把一个事物紧密嵌入到了协作网络中,连接了更多的人,带来了深远的社会影响。因此,创新与我们每个人都紧密有关,是一项人人都可以参与的社会工程。
第三,要想实现创新,除了需要技术的发展、资金的投入、人才的教育和合理的奖励机制等因素推动,也需要对原有社会共识进行改写、扩展甚至是重新编辑。因此,越自由越开放的地方,越容易产生创新。自由,永远是催生创新的发动机,比如说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推动了全球贸易发展,回过头来也加速了中国的创新规模和发展进程,再比如说数字化领域的创新,使商品交换和人们的思想得以突破地理空间的界限,实现联结。
最后,我在经济学者何帆老师的《中国经济报告》里看到的一个观点,也和这本书的作者马特·里德利对创新的认识有相似之处,分享给您。何帆老师说:“中国的成功,不在于出现了天才人物,而在于有无数平凡但不平庸的人们不断尝试、不断创新。”这是我们每个人的创新时代,与您共勉。
好,以上,就是这本书的精华内容。恭喜您,又看完了一本书。如果觉得我的频道对您有帮助,请关注我们,慷慨三连。谢谢与您在此相知。
相关参考
来源:【上海电气】为进一步发挥劳模工匠高技能人才示范引领作用,不断提高职工创新能力和技能水平,近日,上海市总工会决定命名100家第十二批“上海市劳模创新工作室”和80家“2022年度上海市工匠创新工作室”。上海电...
液压弯管机国内厂家(放榜了 上海电气5家创新工作室榜上有名)
来源:【上海电气】为进一步发挥劳模工匠高技能人才示范引领作用,不断提高职工创新能力和技能水平,近日,上海市总工会决定命名100家第十二批“上海市劳模创新工作室”和80家“2022年度上海市工匠创新工作室”。上海电...
液压弯管机国内厂家(放榜了 上海电气5家创新工作室榜上有名)
来源:【上海电气】为进一步发挥劳模工匠高技能人才示范引领作用,不断提高职工创新能力和技能水平,近日,上海市总工会决定命名100家第十二批“上海市劳模创新工作室”和80家“2022年度上海市工匠创新工作室”。上海电...
STOBER起源1934年,Paul(*1908,†1983)和WilhelmStöber(*1904,†1992)创办了一家机械厂,他们通过创新性的想法来优化他们认为可以完善的事物。如今,这种创新和变革的精神仍然在STOBER公司延续。STOBER变速驱动器1943年,STOBER推出了自主设...
智能语音控制系统(德国创新:使用语音识别进行直观的机器控制)
位于奥尔登堡的弗劳恩霍夫数字媒体技术研究所IDMT的弗劳恩霍夫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用于工业制造的语音识别解决方案。该系统即使在嘈杂的环境中也能可靠地工作,并且可以灵活地适应用户的需求。员工在工厂车间使用直观...
弯管焊接专机(天纳克一汽富晟(长春)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持续创新加速度 稳步前行节节高)
...取得新突破。天纳克一汽富晟,通过不断自主研发、汇聚创新力量,已经站在了技术尖端,走在了行业前列。据介绍,天纳克一汽富晟是长春一汽富晟集团和美国天纳克公司合资成立的汽车零部件企业,主要为乘用车和商务
消磁板(24批头电动螺丝刀,自带补光灯,创新设计赶超德国工艺)
...对于异性来说简直就是自带魅力光环!要说起修理工具,德国某牌工具箱,样式是挺多,但大多平时用不上,价格还不低,又很笨重,不方便随身携带...所以今天小编带来的,就是男人们不可多得的福利:自带“工作台”的,ifu...
消磁板(24批头电动螺丝刀,自带补光灯,创新设计赶超德国工艺)
...对于异性来说简直就是自带魅力光环!要说起修理工具,德国某牌工具箱,样式是挺多,但大多平时用不上,价格还不低,又很笨重,不方便随身携带...所以今天小编带来的,就是男人们不可多得的福利:自带“工作台”的,ifu...
热风炉工艺原理(手握“金刚钻”敢揽“瓷器活”——记山钢股份莱芜分公司炼铁厂唐纪学劳模创新工作室)
...,山东省总工会公布2021年度山东省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名单,山钢股份莱芜分公司炼铁厂唐纪学劳模创新工作室榜上有名,成为本年度山钢集团唯一获此殊荣的劳模创新工作室。唐纪学,莱芜分公司炼铁厂热风炉专家,...
热风炉工艺原理(手握“金刚钻”敢揽“瓷器活”——记山钢股份莱芜分公司炼铁厂唐纪学劳模创新工作室)
...,山东省总工会公布2021年度山东省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名单,山钢股份莱芜分公司炼铁厂唐纪学劳模创新工作室榜上有名,成为本年度山钢集团唯一获此殊荣的劳模创新工作室。唐纪学,莱芜分公司炼铁厂热风炉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