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琴生平经历简介伦琴发现x射线的故事

Posted

篇首语: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伦琴生平经历简介伦琴发现x射线的故事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伦琴生平经历简介伦琴发现x射线的故事

伦琴简介:伦琴生平经历是怎样的?伦琴发现x射线的故事是怎样的?本文这就为你介绍:

伦琴简介

威廉·康拉德·伦琴(德语:Wilhelm Röntgen,1845年3月27日-1923年2月10日),德国物理学家。

1895年11月8日发现了X射线,为开创医疗影像技术铺平了道路,1901年被授予首次诺贝尔物理学奖。这一发现不仅对医学诊断有重大影响,还直接影响了20世纪许多重大科学发现。

例如安东尼·亨利·贝克勒尔就因发现天然放射性,与居里夫妇共同获得1903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到今天,为了纪念伦琴的成就,X射线在许多国家都被称为伦琴射线,另外第111号化学元素Rg也以伦琴命名。

伦琴生平经历

一、家世背景

1845年3月27日威廉·康拉德·伦琴出生于德国莱茵州莱耐普城(Lennep)。父亲是一个毛纺厂小企业主,母亲是一个心地非常善良的荷兰人,他是独生子。

二、少年时期

1848年,当伦琴三岁时父亲把自己的企业搬到了荷兰的阿佩尔多恩,伦琴进入了当地的一家私立学校学习,在学校里他没有表现出任何特殊的才能,父母起初是希望他成为商人,然后作为独生子继承父亲的呢绒事业,但命运并没有按照父母的意愿去安排。

1862年年底,伦琴进入乌德勒支一所技术实科学校,在这里因被诬告画了一位教师的漫画而被不公正地开除学籍,事实上漫画是别人画的,这一事实使他最终失去参加中学毕业证书考试的机会,对他顺利进入大学设立了一道障碍。

1865年年初,在舅舅的帮助下,伦琴以旁听生的身份进入乌得勒支大学,选修了哲学和几门自然科学课程;其中有巴洛特(Balech)讲授的数学分析,里斯(Rise)讲授的物理学。

为了能进入大学深造,他去了瑞士的苏黎世,那里不需要中学毕业证书,但对那些没有中学毕业证书的人规定要进行一次专门的入学考试,但当伦琴面试后免去了入学考试,并于1865年11月进入苏黎世工业大学学习机械工程。1869年以论文《气体的特性》获苏黎世大学哲学博士学位。

三、师从名师

苏黎世工业大学有许多著名的教授,对广义相对论的形成起了很大作用的克利斯托维尔(Cristowell)和在热力学方面做出了卓越贡献的克劳修斯(Clausius)都在这里任教,伦琴跟随克劳修斯学习热力学课程。

克劳修斯1868年离开苏黎世工业大学受聘为维尔兹堡大学教授,接着是孔特(Kundt1839_1894)继任;孔特,这位柏林大学著名教授马格努斯(Magnus)的学生,当时才29岁,1866年因发明用粉尘图形测量声速的方法而名声大振,他那敏锐的洞察力和非凡超群的实验才能,使他很快进入了19世纪德国第一流的实验物理学家的行列。

孔特教授在课堂上总是板着面孔,严肃认真;讲课条理清晰,深入浅出,富有吸引力,实验讲究程序,注重方法,追求精确性,他在学生中以毫不留情,严格要求而著称,伦琴开始听孔特主讲的光的理论课程,并在孔特的实验室里做关于气体的种种不同属性的实验,伦琴对孔特老师特别尊重,把孔特老师奉为自己的人生楷模。

1868年8月6日,伦琴由于毕业成绩优异,破格提前获得了机械工程师的资格证书,并成为孔特主持的实验物理研究所的助手,孔特老师事必躬亲,言传身教,并对伦琴特别信任和厚爱,在协助孔特实验半年后,伦琴开始独立选定了他一直在关注“空气的比热”问题的课题,这是克劳修斯教授所探讨过的

1857年克劳修斯在他的著名论文《论热运动形式》中,初步讨论了比热理论,但是还没有人精确地测出定容比热和定压比热的比值,伦琴准备完善克劳修斯的热力学理论。

他在孔特老师的支持下于1869年6月22日以《各种气体的研究》的杰出论文获得哲学博士学位,并成为了苏黎世工业大学的助教,他的学位论文的评语中写道:“伦琴先生在数学物理学方面具有丰富的知识和表现出独立的创造才能。”

四、返回德国

1869年,在维尔茨堡大学任物理学教授的克劳修斯接受了波恩大学的邀请;维尔茨堡大学极力聘请孔特接替克劳修斯的职务。1870年,孔特接受这一职务并邀请伦琴一同前往。

1871年随他到维尔茨堡大学和1872年又随他到斯特拉斯堡大学工作。

1872年随孔特到斯决司堡大学并升任讲师和副教授。

1879年由于杰出的研究工作在济森大学取得了教授职衔。在这里主要是研究“光”和“电”的关系。

1888年又回到了威茨堡麦米伦大学,继孔特之后,任物理研究所所长。

五、出任校长

1894年被选任威茨堡麦米伦大学校长。这时欧洲的物理学家们和伦琴都在研究真空放电现象和阴极射线。

伦琴在克鲁克斯高度真空管通高压电流时看到阴极射线,电子碰在管壁上发生蓝白色的荧光,还发现玻璃管外也有荧光。于是便产生疑问,或许这是一种肉眼看不见的未知射线。只有真正工作细心、认真踏实的人才能注意并进一步去探索这种细微的变化。

六、诺贝尔奖

1901年他成为诺贝尔奖金第一位物理学奖金获得者,他立即将此项奖金转赠威茨堡大学物理研究所为添置设备之用。此后根据不完全统计,他生前和逝世后所获得的各种荣誉不下于150项,若对伦琴的成就作出估价是很困难的。

伦琴的工作是在简陋的环境中完成的。一个不大的工作室,窗下是张大桌子,左旁是个木架子放着日常用品,前面是个火炉,右旁放着高压放电仪器,这就是人类第一次进行X线试验的地方。

伦琴一生谦虚谨慎,从不居功自傲,他以一个普通成员的身份进行教学和科研工作。他的X线研究工作从当前的水平来看,已非常完整。他谢绝了贵族的称号,不申请专利,不谋求赞助,使X线的应用得到迅速发展和普及。

自1540-1895年间对X线的发现有关的科学家有25位,其中有波尔、牛顿、富兰克林、安培、欧姆、法拉第、赫兹、克鲁克斯、雷纳德等,伦琴在他们的基础上加上自己的努力探索终于取得了成功。

1923年2月10日在慕尼黑逝世

伦琴发现x射线的故事是怎样的?

1895年11月8日夜晚,伦琴发现了一个意外的现象:他在继续实验时为防止紫外线和可见光的影响,不使管内的可见光漏出管外,用黑色硬纸板把放电管严密封好,在接上高压电流进行实验时,他发现1米以外的一个涂有氰化铂酸钡的荧光屏发出微弱的浅绿色闪光,一切断电源闪光就立即消失。

这一发现使他十分惊奇,他全神贯注地重复实验,把荧光屏一步步移远,即使在2米左右,屏上仍有较强的荧光出现,当他带着这张涂料纸走进隔壁房间,关上门,拉下窗帘,荧光屏在管子工作时仍继续闪光。当时,伦琴确信,这一新奇的现象是迄今为止尚未观察过的。

在1895年最后的几个星期中,他没有对任何人讲述过自己的观察,无论是协作者,还是同行,伦琴独自工作,以便证实这个偶然的观察是确定的事实,然后他又用木板、纸和书来试验,这些东西对它来说都是透明的。

作为一位谨慎的研究者,伦琴当时感受到的是新的、尚未经历过的东西;他希望在提出“完美无暇的结果”之后才去享受这突如其来的幸福,像伦琴后来所说的那样,这突然降临到他头上的“伟大的命运”。

在七个星期之内,这位科学家独自在自己的实验室里研究新的射线及其特性,为了排除视力的错觉,他利用感光板把他在光屏上观察到的现象记录下来,他甚至吩咐给他把饮食带到研究所去,并在那里安放了一张床铺,以便无须中断利用仪器、特别是利用水银空气泵进行的研究工作。

1895年12月22日晚上,他说服他的夫人充当实验对象,当他夫人的手放在荧光屏后时,她简直不敢相信,荧光屏上这只有戒指和骨骼毕露的造影就是她自己的手,这种实验对伦琴夫人,也像以后对许多人一样,仿佛产生了一种死亡的征兆。

伦琴深信他的观察是证据确凿的,他确信自己已发现了一种新的神秘射线;1895年12月28日,他给维尔茨堡物理学医学学会递交了一份认真、简洁的通讯,题目为《一种新的射线,初步报告》。那时的伦琴对这种射线是什么确实不了解,这就是他在第一个通报中按代数上的未知数符号“X”命名的原因。

伦琴在发现这种射线后说道:“起初,当我做这个穿透性射线的发现时,它是这样奇异而惊人,我必须一而再、再而三地做同一实验,以使绝对地肯定它的实验存在,除去实验室中这个奇怪观象之外,别的我什么也不知道。它是事实还是幻影?我在怀疑和希望之间弄得精疲力尽,也不想让其它思想干扰我的实验”。

1896年年初,伦琴把他的新发现公之于众,立即引起了巨大的轰动,其反应之强烈,影响之迅速,实为科学史上罕见。

所有研究机构的物理学家都开始仿造伦琴的实验设备,抓紧时间重复他的实验,伦琴陆续收到了威廉·汤姆生、斯托克斯(Stokes)、彭加勒(Poincaré)、寇尔劳士、玻尔兹曼(Boltzmonn)等著名科学家的来信,这些热情洋溢的信都赞扬他为科学做出了极大的贡献。

伦琴曾是科学“普及”的反对者,他担心科学成就将庸俗化;由于这个原因,他自己从未向广大听众作出通俗普及的报导或报告。

1896年1月23日,伦琴在他的研究所举行了第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公开报告会,在这次的报告会上,伦琴请求用X射线拍摄维尔茨堡大学著名解剖学家克利克尔(Köllicker)的一只手,克利克尔欣然地同意了这个请求,过了片刻,拍好的干板经过显影以后显示出一位八十岁老人形状优美的手骨,这时全场响起了暴风雨般的掌声,克利克尔立即建议把这种射线命名为“伦琴射线”。

同年9月举行的大英科学促进协会年会上,协会主席李斯脱(Lister)提出“按首先明确地向世界揭示它们的人命名”。后来,著名物理学家罗兰认为:“应该把`伦琴射线'和`X射线'的名称并用”,这就形成了现在两种名称混用的原因,同时把X射线(或γ辐射)的照射剂量的单位称为“伦琴”。

伦琴的这次报告引起了人们广泛的注意,报告印刷成的单行本在以后若干星期内出版了五次;它还被译成了英文、法文、意大利文和俄文。

1895年12月28日伦琴把《关于一种新的射线》为题的论文送交威茨堡物理学会和医学协会会长手里,他以严密的文笔,将7个星期的研究结果,写成16个专题。这年正是伦琴50年华诞。这是他为人类奉献的一份最珍贵的礼物。

次年1月5日论文副本在《维也纳日报》星期版的头版头条作了详细的报道。这一伟大的发现立即传遍了全世界。1月13日下午5时,伦琴应邀在德皇威廉二世和皇后御前作讲演和表演,德皇与他共进晚餐并授予二级宝冠勋章和勋位,并批准在波茨坦桥旁为他建立塑像的荣誉。

1月23日在再作了公开演讲后,他的好友柯立卡,一位解剖学教授建议以“伦琴线”命名此新射线作为纪念,大学生也于当晚举行了火炬游行以示庆祝。

伦琴说:“假如没有前人的卓越研究,我X线发现是很难实现的”。谦虚的态度、高尚的品格,伦琴不愧是我们光辉的楷模。

1900年任慕尼黑大学物理学教授和物理研究所主任。

相关参考

涡流测厚仪原理(无损检测发展史)

...检测技术的起源。射线检测1895年11月德国渥茨堡大学教授伦琴(W.K.Rontgen)发现X射线(伦琴射线),随后首先在医学领域得到应用;  1896年法国贝克勒尔(A.H.Becquere

涡流测厚仪原理(无损检测发展史)

...检测技术的起源。射线检测1895年11月德国渥茨堡大学教授伦琴(W.K.Rontgen)发现X射线(伦琴射线),随后首先在医学领域得到应用;  1896年法国贝克勒尔(A.H.Becquere

夫琅和费生平故事简介夫琅和费的成就有哪些

夫琅和费生平简介:夫琅和费故事经历是怎样的?夫琅和费的成就有哪些?本文这就为你介绍:夫琅和费生平简介约瑟夫·冯·夫琅和费(JosephvonFraunhofer,1787-1826)德国物理学家。夫琅和费从一个光学研究所的工人成为该所的负...

乔治·华盛顿生平故事简介,华盛顿的童年、青年经历!

乔治·华盛顿(GeorgeWashington,1732~1799),1732年2月22日他生于弗吉尼亚布里奇斯溪庄园,他的童年主要是在他父亲的农庄上度过的。那个农庄占地260英亩,周围是茂密的森林和大片未开垦的土地,向东不远就是拉帕哈诺克河。就...

托马斯·杰斐逊生平故事简介,青少年有哪些经历

托马斯·杰斐逊(ThomasJefferson,1743~1826)出生在弗吉尼亚的一个较为富裕的种植园主家庭。他的祖父小托马斯·杰斐逊是从英国的威尔士来到弗吉尼亚的。小托马斯有三个儿子,其中第三个名叫彼得·杰斐逊,生于1707年,是托马...

夏朝女娇生平故事简介女娇的传说有哪些

夏朝女娇简介:女娇生平经历是怎样的?女娇的传说有哪些?本文这就为你介绍:夏朝女娇简介女娇是上古时代传说中涂山氏族的一位女子,夏禹姒文帝的妃子,仪容秀美,生性娴雅,是当地有名的美女,生卒不详。禹即天子位...

弗莱明生平故事简介弗莱明是怎样发现青霉素的

弗莱明生平简介:弗莱明的故事是怎样的?弗莱明是怎样发现青霉素的?本文这就为你介绍:弗莱明生平简介亚历山大·弗莱明(AlexanderFleming,1881年8月6日—1955年3月11日),英国细菌学家,生物化学家,微生物学家。亚历山大·...

贝多芬简介代表作品生平经历贝多芬是怎么死的

...生并不是那么一帆风顺的。本文将为你介绍贝多芬的人物生平资料,贝多芬的生平故事经历以及贝多芬的结局是怎样的?贝多芬简介:路德维希·凡·贝多芬(LudwigvanBeethoven,1770年12月16日-1827年3月26日享年57岁),德国著名的音...

作者施皮特勒生平经历

作者施皮特勒简介:施皮特勒生平经历是怎样的?如何评价施皮特勒?本文这就为你介绍:作者施皮特勒简介卡尔·斯皮特勒(CarlSpitteler,1845-1924),1919年的诺贝尔文学奖评选中积极向评选者们推荐长诗《奥林匹亚的春天》,...

法国女数学家索菲·热尔曼生平经历热尔曼的成就有哪些

法国女数学家索菲·热尔曼简介:索菲·热尔曼生平经历是怎样的?热尔曼的成就有哪些?本文这就为你介绍:法国女数学家索菲·热尔曼简介索菲·热尔曼(1776~1831年)是法国的女数学家。她出身巴黎一个殷实的商人家庭,从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