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汉回收锡线(狮形琥珀:极有可能产自中国汉代)
Posted
篇首语:知识的确是天空中伟大的太阳,它那万道光芒投下了生命,投下了力量。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广汉回收锡线(狮形琥珀:极有可能产自中国汉代)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广汉回收锡线(狮形琥珀:极有可能产自中国汉代)
“一带一路文明印记·阿富汗古代珍宝展”系列报道⑷
正在成都博物馆展出的《文明的回响:来自阿富汗的古代珍宝》展中,蒂拉丘地遗址出土的一件狮形琥珀吊坠,引起了本次展览学术顾问、四川大学考古系教授赵德云的注意。
这件血红色的琥珀,被雕琢成一个蹲坐的小狮子,萌态十足,腰部还有十分明显的穿孔痕迹。这样的造型,在汉代比较常见,赵德云推测,这件文物极有可能产自中国,背后的文化交流意味不言而喻。
琥珀是松柏树脂形成的化石,颜色有淡黄色、褐色或红褐色,燃烧时有香气,可做装饰品。琥珀作为装饰品,出现的年代很早,距今3000多年的广汉三星堆遗址就曾出土一枚琥珀坠饰。从汉代开始,琥珀装饰品逐渐成为皇宫贵族的爱物,无论是赏赐皇亲国戚、后宫佳丽,还是皇帝御用的朝珠、文玩,都有琥珀的一席之地。
阿富汗大展上的狮形琥珀
狮形琥珀是辟邪形珠
最早出现在中国历史记载中的琥珀,来自广汉三星堆遗址,是一枚琥珀坠饰。
当年的发掘报告中是这样描述的:高5.1厘米,略呈心形,上端残缺,中有穿孔贯通,应是一件坠饰。“两面阴刻纹饰,一面为蝉背纹,一面为蝉腹纹。”
这里说的蝉背纹,与金沙心形金箔和人面纹玉璋纹饰相同。
三星堆遗址距今有5000-3000年历史,这一件心形琥珀坠饰的出土,至少可以说明,早在3000多年前,古蜀人已在使用琥珀做装饰了。
在这次阿富汗珍宝展上,展出了一件来自“黄金之丘”蒂拉丘地5号墓的狮形琥珀。小狮子个头不大,长2.6厘米、宽2.2厘米、厚1厘米,蹲伏在地,身体中横穿一孔,与中国的辟邪形珠造型如出一辙。
这只蹲坐的小狮子,与1975年出土于广西合浦县汉墓、现存于广西博物馆的西汉琥珀小狮坠,风格十分相似。
西汉琥珀小狮坠(广西博物馆藏)
值得一提的是,蒂拉丘地遗址的同一个墓地,还出土了带铭文的汉式连弧纹铜镜,让人不得不对这两件文物的由来展开丰富的联想。
关于墓葬的年代,发掘者推测在公元25-50年。我国学者根据墓地出土钱币及佛教艺术品的情况,认为其年代下限在一世纪末,也就是东汉时期。
赵德云在《西周至汉晋时期中国外来珠饰研究》中,详细考证了琥珀的出土情况。
出土的琥珀珠饰,一般体形不大,长径不超过3厘米。从形制上看,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圆形、半圆形、椭圆形等几何形制,也有少数呈不规则形;另一类制成动物形象以及壶形的琥珀最具特色,可能寓涵着丰富的文化信息。
其中的动物形象,除少数为猪、羊、鸟等外,像阿富汗大展上这种蹲踞的狮子形象居多,而且上有穿孔。
有的琥珀原本做工抽象,或出土时就已磨损不清,而两汉时期中国狮子艺术形象的“虎化”,在一些报告中或泛称为“兽”,或定名为虎,实际都应是狮子。
赵德云认为,这些制作成蹲踞狮子形象的珠子,应称为辟邪形珠,与中西文化交流有着密切的关系。
这种穿孔的狮形琥珀,御凶避恶的功能超越其装饰性。
西汉人史游撰写的识字课本《急就章》中记载:“系臂琅玕虎魄龙,璧碧珠玑玫瑰瓮。”汉代人用一根绳子穿孔挂于臂上,认为可以除凶灾而卫其身。
鉴于当时辟邪形珠在中国十分流行,赵德云更倾向于认为,狮形琥珀和连弧纹铜镜一样,都是从汉地传来的。
这其中有两层含义:一方面,辟邪形珠的意匠(构思布局的意思)来自外来文化,然后经过中国文化的改造,在小小的辟邪形珠上体现了中外文化的和谐交融;另一方面,这些器物有可能辗转出境,形成一种文化上的反馈。
成都市区出土的明代琥珀串珠(成都博物馆藏)
古人称琥珀为“虎魄”
琥珀形状多种多样,表面常保留着当初树脂流动时产生的纹路,内部经常可见气泡及古老昆虫或植物碎屑。这种美丽的化石,在诸多文学影视作品中都有出现。
提起琥珀,不少读者会想起人教版语文教材中,德国作家柏吉尔的《琥珀》一文。当蜘蛛准备捕食苍蝇时,被一颗硕大的松脂包裹,最后,滚落在地的松脂球经过沧海桑田的沉淀,变成了一颗琥珀。
如果没有琥珀,恐龙迷可能看不到侏罗纪系列电影。如在《侏罗纪公园》开头,一位生物科学家从琥珀中提取了史前蚊子身体中的恐龙血液,利用DNA培育繁殖恐龙,还原了恐龙世界。
根据赵德云教授的研究,琥珀一词在我国古代文献中出现得较早。西汉思想家陆贾的《新语·道基篇》中,就有“琥珀珊瑚,翠羽珠玉,山生水藏,择地而居”的记载。在陆贾看来,琥珀与其他珍异同样是具有灵性之物。
不过,在汉晋时的其他文献中,琥珀多称为虎魄。
如《汉书》:“封牛……珠玑、珊瑚、虎魄、壁流离。”
《后汉书·西域传》中说大秦:“土多金银奇宝,有夜光壁……珊瑚、虎魄、琉璃……凡外国诸珍异皆出焉。”
《后汉书·西南夷传》说哀牢出“铜、钱、铅、锡、金、银、光珠、虎魄……”。
《华阳国志》说:“张骞特以蒙险远,为孝武开缘边之地,宾沙越之国,致大宛之马,人南海之象,而车渠、玛瑙、珊瑚……玳瑁、虎魄、水晶……殊方奇玩,盈于市朝。”
《三国志》裴松之注《魏略·西戎传》,称为“虎珀”,较晚的《隋书》又称“兽魄”。
古人将琥珀称作“虎魄”,大概与民间“虎死,精魄入地化为石”的说法有关。
东汉琥珀刻螭雕件(广西博物馆)
宋代四川人黄休复在《茅亭客话》中,收录了蜀地的许多奇闻逸事,其中有一则老虎魂魄入地化作琥珀的传说。
相传都江堰一带经常受到老虎侵扰,勇猛的猎人李次口杀死了老虎。
一日,黄休复与李次口在成都万里桥喝酒摆龙门阵,李次口绘声绘色描述打虎的场景:老虎一只眼看物,一只眼发光,一旦被打死,其魂魄顺着眼睛渗于地中。
若猎者能发现老虎死时头的位置,在黑夜里,顺着虎头位置掘地3尺,就能挖出老虎魂魄凝聚成的宝石。
这种添油加醋的故事,让许多人信以为真,其中就包括明代著名医药学家李时珍。
李时珍在修订《本草纲目》时写道:“虎死则精魄入地化为石,此物状似之,故谓之虎魄。俗文从玉,以其类玉也。”
不过,古人用“虎魄”来指代“琥珀”,除讹传的打虎故事群众基础深厚外,还源于古人对老虎这种百兽之王的崇拜。
汉代民俗著作《风俗通义》,记载了汉代许多风俗和鬼神崇拜,其中提到老虎在古人心中是神奇力量的化身,人们对虎有着无可比拟的敬畏:“虎者,阳物,百兽之长也,能执搏挫锐,噬食鬼魅。”
琥珀来源的误读
古代没有化学成分分析手段,没有科普平台,人们对琥珀的形成和来源,存在诸多误读,经历一个逐渐修正的过程。
《后汉书·王符传》李贤注引三国时魏人张揖所撰《广雅》说:“琥珀,珠也。生地中,其上及旁不生草,深者八九尺。初时如桃胶,凝坚乃成。”意思是说,长在地里的琥珀,旁边寸草不生,这其中就有附会谬误。
除前文提及的“虎珀”,琥珀在古代还有一些别名,如江珠、遗玉等。晋人张华在《博物志》卷四中记载:“《神仙传》云:松脂入地千年化为茯苓,茯苓化为琥珀。琥珀一名为江珠。”
《山海经·海外北经》云:“平丘在三桑东,爰有遗玉……”袁珂注曰:“郭璞云:遗玉,玉石。郝懿行云:吴氏(任臣)云,遗玉即璧玉,琥珀千年为璧……”
到南北朝齐梁时,擅长炼丹的医学家陶弘景在《神农本草经集注》中明确提出:“琥珀,旧说是松脂沦入地,千年所化。”大体上接近事实了。
相比实践经验丰富的医家而言,古人博物之学中不乏道听途说,常常缺乏观察分析。尤其对埋在地下的文物,大多有脑洞大开的猜测,想象它们是什么神秘物质而来。
如晚唐志怪小说家段成式《酉阳杂俎》中,就有“龙血入地为琥珀”之说。
唐代诗人韦应物在《咏琥珀》中,描写了一块包裹着蚊蚋的琥珀:“曾为老茯神,本是寒松液。蚊蚋落其中,千年犹可觌(dí)。”
茯苓是一种中药材。古人认为,松脂承载松树不老精华,流入地下形成琥珀,琥珀经过千年埋藏后,变为茯苓。
苏轼的弟弟苏辙身体欠佳,对茯苓的保健功效深信不疑,特写了《服茯苓赋》,赞颂其“庶几可以固形养气延年而却老者”。
吃货苏轼同样深信茯苓的功效,特把它和芝麻、白蜜一道做成糕点,坚信“百病自去,此乃长生要诀”。
对这一误读,陕西师范大学教授历史系教授于赓哲解释,古人认为琥珀在地下会转化为茯苓,实际上是因为茯苓常生长于松林,而琥珀常由松树脂形成,所以才有这样的关联。
广汉三星堆出土的心形琥珀坠饰
琥珀入药与花钿妆
中医非常推崇琥珀的药用价值。早在先秦时期,中医就发现琥珀具有安五脏、定魂魄、消淤生血、疗虫毒破结痂、止血生肌以及安胎等功效。
有趣的是,古人无意中用琥珀敷面,一不小心传出一段爱情佳话,还诞生了一种衍生品——花钿妆。
无论是东晋人王嘉的古代中国神话志怪小说集《拾遗记》,还是明代冯梦龙的有关男女之情的《情史类略》,都记载了孙权的儿子孙和用琥珀给邓夫人疗伤的故事。
孙和十分宠爱邓夫人,一次,孙和一不小心,手里的玉如意碰伤了邓夫人的面颊,顿时血流满面。孙和唤来御医疗伤,命令他们不得留下任何疤痕。
御医禀告说,止血容易,要不留疤,就必须用白獭髓、玉屑和琥珀屑调和成药膏,经常涂抹才能生效。
孙和悬赏千金寻找这些药引子。富春江上有个老渔翁打捞一些白獭骨,孙和命御医加入名贵的琥珀粉调和成药膏,亲自为邓夫人涂抹。
不料,琥珀放得太多了,邓夫人面部的伤口被治愈后,脸颊上留下一个赤红的斑点,反而看起来更娇艳妩媚。
从此,琥珀成为古代妇女“嫩面”的常用之物。后宫女子十分羡慕,买不起名贵的琥珀,只能学着用胭脂在脸颊上做装饰,由此发展出花钿妆的雏形。
清琥珀猴桃纹佩(故宫博物院藏)
琥珀不仅能美容,还能在关键时刻救命。
传说,唐代医药家、药王孙思邈外出行医,途经河南西峡时,遇到一个产妇暴死。
他见棺缝中渗出鲜血,断定妇人一息尚存。他叫来产妇家人,急取琥珀粉灌服,又以红花烟熏死者鼻孔。片刻,产妇复苏,众人皆称他为神医。孙思邈谦虚道:“此乃神药琥珀之功也。”
明代医药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卷三十七中,也叙述了琥珀的药用,认为琥珀入药可宁心神,安五脏,定魂魄,有生血消瘀,生肌破结,安胎止淋等功用。
乾隆帝题诗琥珀鼻烟壶
与金、玉可以媲美的琥珀,一直都是皇宫贵族专属的奢侈品,特别受到后宫女性的青睐。
传说,汉武帝宠幸的宫人丽娟,经常将琥珀佩饰放在衣裾里。汉成帝为皇后赵飞燕定制了一款奢华的琥珀枕头,让她在安睡时摄取芳香。
因为琥珀色泽纯净、剔透明亮的质地,也让多个皇帝视作珍宝。唐代苏颚撰写的《杜阳杂编》,记载了两件与琥珀有关的故事。
唐德宗时,回纥大举进犯,唐德宗亲自率军反击。战事危急下,唐德宗敲碎价值连城的琥珀匣,为战士治刀箭创伤。
类似的故事也曾发生在南北朝,宋武帝率兵作战期间,不惜打碎贵重的琥珀枕,取其粉末代替奇缺的金创药,赐给将士疗伤。
唐花鸟人物螺钿青铜镜,花蕊用琥珀点缀(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了一枚唐代的花鸟人物螺钿青铜镜,1955年出土于河南洛阳的唐墓,其中点缀的琥珀别有一番风味。
这件青铜镜采用的螺钿工艺做工十分繁复。据考证,贝板为南海所产的夜光贝,花蕊用云南一带的琥珀,底纹敷以西亚的青金石碎粉,唐代文化的包容性由此彰显。
还有国博的琥珀透雕龙纹杯,应该也是某个皇帝的爱物。这个红色的龙纹杯,里壁光素无纹,外壁透雕双龙纹、云纹和枝干纹。龙纹盘旋于杯壁两侧,发向前飘,双叉角。龙身满饰龙麟纹,杯一侧透雕枝干纹,并延续至杯底部,看上去栩栩如生。
明琥珀透雕龙纹杯(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元、明、清时期,龙纹渐渐被皇家所垄断,此杯应为宫廷用器。
不过,众多皇帝中,最有个性、也尤其偏爱琥珀的,要数对玉石情有独钟的乾隆帝。据史料和画像记载,他不仅手握琥珀朝珠,将琥珀做成茶具品茗,还将琥珀赐予爱女,甚至在琥珀鼻烟壶上题诗。
琥珀刻诗鼻烟壶(故宫博物院藏)
乾隆41年(1752)正月初三,和孝公主满周岁。小公主活泼伶俐,长得也颇似其父,而且又是乾隆帝最小的女儿,因此格外受宠爱。
别的奶娃娃过一岁生日要抓周,乾隆帝则在那天赏给爱女许多玩物,如汉玉敞口钟、汉玉娃娃戏狮、青玉匙、红白玛瑙仙鹤、汉玉扇等。其中有一个琥珀圆盒,真是把小公主当作掌上明珠了。
众所周知,乾隆帝有收藏的癖好,无论是经他鉴赏过的书画,还是瓷器、玉器,他都非要留下自己不可磨灭的痕迹,表达“朕已阅”。
书画上盖章还好操作,可瓷器、玉器上整个“牛皮癣”十分困难。他脑洞大开,想了一招:刻字。
在故宫博物院收藏的一个清代琥珀鼻烟壶上,就有乾隆帝的御题。这个琥珀鼻烟壶呈酒红色,质地透明,扁方形。壶顶有蓝色料石盖,下连牙匙,底有椭圆形足,壶内还有半瓶剩余的鼻烟。
有趣的是,不知是乾隆帝对琥珀鼻烟壶爱不释手,还是对杜甫的《曲江对雨》情有独钟,他命人在壶体两面雕刻楷书七言律诗一首:“城上春云覆苑墙,江亭晚色静年芳。林花著雨燕脂湿,水荇牵风翠带长。龙武亲军深驻辇,芙蓉别殿漫焚香。何时诏此金钱会,暂醉佳心锦瑟房。”文末署“乾隆甲午仲春御题”的字样。
琥珀观音像(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夜光杯可能就是琥珀
在众多琥珀器物中,酒杯是一个特别的存在。
唐代诗人爱酒,也爱琥珀,韦应物《咏琥珀》尽管对琥珀有所误读,但这并不影响琥珀的神秘感。这种神秘的琥珀,在唐朝成为诗人推杯换盏后挥毫泼墨的重要媒介。
学者海滨在《李白饮酒诗中西域元素考释》一文中作了统计,“琥珀”一词在《全唐诗》中出现了40多处,除少数诗句以咏物口吻客观描述外,大多与饮酒有关,其中不少都是琥珀酒器,如“掌中琥珀钟,行酒双逶迤”“琥珀尊开月映帘,调弦理曲指纤纤”“琥珀杯中物,琼枝席上人”“琥珀盏红疑漏酒,水晶帘莹更通风”等。
这种价格昂贵、神秘瑰丽的琥珀杯,承托出宴会上觥筹交错、兴之所至的气氛。
更为有趣的是,琥珀在唐诗里还是一个颜色词,进而成为美酒的代名词,与白居易的“半江瑟瑟半江红”有异曲同工之妙。
质地温润的琥珀,与玉液琼浆一样清澈透明,唐诗中的“故人薄暮公事闲,玉壶美酒琥珀殷”“酒光红琥珀,江色碧琉璃”等诗句,都是取美酒与琥珀相比。
众多盛酒器皿中,笼罩着神秘与浪漫色彩的夜光杯,近来也被考古界考证原材料可能是琥珀。
无论西汉时东方朔撰写的《海内十洲记》中西王母赠周穆王夜光杯的故事,还是唐代诗人王翰《凉州词》中的“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让夜光杯一直笼罩着传奇的色彩。
夜明珠研究专家、国际知名玉学者、中科院矿物学博士王春云,采用地质学与历史文献结合的方法,根据夜光、吸附性和香味等特质得出结论:夜光杯的材质不是乳色玻璃,也不是羊脂白玉或酒泉玉,而是琥珀。
最早记述夜光杯的文献,是东方朔撰写的《十洲记》;“周穆王时,西胡献昆吾割玉刀及夜光常满杯……刀切玉如切泥,杯是白玉之精,光明夜照……汁甘而香美,斯实灵人之器。”
北宋学者李昉﹑扈蒙﹑李穆编纂的《太平广记》中,还有夜光杯的另一个版本:“周穆王时,西戎献玉杯,光照一室。置杯于中庭,明日水满。杯香而甘美,斯仙人之器也。”
由于是御用学者奉敕编纂,其可信性应该更高。
王春云分析说,“杯香而甘美”的“玉杯”,就是香玉杯,即琥珀杯。琥珀的吸水性很强,这一特性在各种宝石里十分突出,而且琥珀也有白颜色的白珀品种。
1821年,考古学家在英国布莱顿附近发掘出后茯琥珀杯,这种杯子的杯体由一整块血红色琥珀精雕细刻而成,在灯光的映照下泛着嫣红色的光芒。
杯中血红色琥珀,仿佛盛满了一杯醇香醉人的葡萄酒,这大概就是“葡萄美酒夜光杯”的生动写照。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 曾洁 实习生 房井思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关注:ihxdsb,报料QQ:3386405712】
相关参考
废锡回收报价锡线品名地区企业类别回收方式价格手浸炉锡渣广东锡冶炼厂上门回收100元/公斤含3个银波峰焊锡渣广东锡冶炼厂上门回收180元/公斤含3个银锡膏广东锡冶炼厂上门回收110元/公斤过期锡膏广东锡冶炼厂上门回收80元/...
有铅6337锡条(国内废锡回收报价(锡渣、锡线,锡条,锡膏))
废锡回收报价锡线品名地区企业类别回收方式价格手浸炉锡渣广东锡冶炼厂上门回收100元/公斤含3个银波峰焊锡渣广东锡冶炼厂上门回收180元/公斤含3个银锡膏广东锡冶炼厂上门回收110元/公斤过期锡膏广东锡冶炼厂上门回收80元/...
广汉回收红酒(广汉400多平的豪宅长什么样?看完木斯基整个人都飘了)
...,你的日子,过得非常滋润了!木斯基最近有点飘,去了广汉目前为数不多的在售别墅楼盘——瞿上别院,逛了哈他家建面435㎡的独栋别墅样板间。该别墅一共四层,户型图的标识为:首层、一层、二层、三层。别墅采用的是下...
本人想从事废锡泥的回收怎么做起(早上电子厂送货锡条锡线,回来把回收的锡渣锡灰整理一下)
视频加载中...早上出门去电子厂家送焊接电路板的锡条锡线,把电路板烙铁头焊接剩下的锡渣回收回来,回到家整理一下,把无铅锡渣有铅锡渣分类整理出来,好分开处理!
废锡块多少钱一斤(废锡回收价格行情(锡渣、锡灰、锡膏、锡线、锡锭、锡丝))
1#锡144000~145500均价144750跌涨1000(元/吨)锡金属废锡回收报价废锡价名称元/kg无铅波峰渣114-118无铅手浸渣108-112无铅烙铁渣117-1213银波峰渣200-205无铅锡条块121-12503银条128-1323银条207-2163银膏177-184无铅废锡线117-121以上报价仅供参考...
废锡线回收(2021年12月3日废铜回收价格调整信息厂家报价行情最大下调100元)
【黑龙江】1#废铜63600元/吨。二号铜59850元/吨。破碎黄铜42700元/吨。黄杂铜40300元/吨。1#光亮铜线64100元/吨。【吉林】1#废铜63600元/吨。二号铜59850元/吨。破碎黄铜42700元/吨。黄杂铜40300元/吨。1#光亮铜线64100元/吨。【辽宁】1#废...
焊锡丝也叫锡线,焊锡,焊丝,焊锡丝焊点不光亮的现象主要是针对有铅焊锡丝来说的,环保焊锡丝是没有这种情况的,环保焊锡丝主要成分是99.3的SN和0.7左右的CU组成的,而有铅焊锡丝因成份里有Pb的,锡与铅的配比不合适时...
开封回收钢结构漆(动图海报丨封泥揭秘汉代益州郡、石雕印证《东京梦华录》,这些考古发现别错过)
【文博深1°】近日,国家文物局举行“考古中国”重大项目发布会,介绍了湖北十堰学堂梁子遗址、云南昆明河泊所遗址、河南开封州桥与汴河遗址、浙江温州古港遗址考古发现。四个考古项目分别涉及直立人起源与发展、边疆...
楚天激光影雕(中国汉代古墓出土众多竹简,有两本书,外国专家直呼不可能)
竹简,古代用来写字的竹片,也指写了字的竹片。战国至魏晋时代的书写材料。是削制成的狭长竹片(也有木片,称木简),牍比简宽厚,竹制称竹牍,木制称木牍。均用毛笔墨书。册的长度,如写诏书律令的长三尺(约67.5cm),抄...
惠州锡渣回收(为制造领域持续赋能,雅拓莱焊接致力成为行业领袖级代表)
如今,“中国制造2025”的呼声愈发响亮,社会各界对于打造“制造强国”的期待也越来越强烈。为何要推行“中国制造2025”计划?其主要目标,就是打造高价值产业链条,避免被他人“卡脖子“,赢得更多的市场发展空间。...